• 维修杂记
  • 点击:18488评论:152022/08/24 01:16

前言

我在龙岗经营着一家手机维修店,兼卖一些手机和配件。期间搬过一次店,算起来,在这个行业已经干了七八年了。

维修行业有一个其他行业不具备的特点,那就是维修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能跟顾客进行较长时间的交流,增进彼此的了解。

迎来送往,见识了各色各样的人。一个个的个体,组成了人间百态。


1.手机出气筒

早上开门没多久,就进来一位老哥。他看起来大约五十岁上下,花白的头发显得有些杂乱,略显沧桑的脸上透着一丝疲惫。

他一进来,就焦急地问,你看下这个还能修吗?他的手上,拿着一个碎得几乎面目全非的手机。

我接过一看,屏幕和后盖都碎成渣了,边框也严重变形,简直就是“全身粉碎性骨折”! 所幸主板所在的区域还算完好,但即使可以修好,费用也会很高,维修的价值并不大。

老哥大约看出我的犹豫,连忙说道,贵一点不怕,关键是要能修开机,里面有重要的资料!我看他坚持要修,便给他报了个价。

老哥是个爽快人,他二话不说,欣然接受。为了缓解他的焦虑,我安慰他说,我会尽力而为,因为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你想修好,我想赚钱!

调齐所需的配件后,我便开始动手维修。老哥坐在我对面的柜台那边,焦急地等待着结果。

我一边修理,一边好奇地问道,你这手机怎么会摔成这个样子?

老哥有些尴尬笑了笑,说道,老婆摔的……

我一听就明白了,他跟老婆吵架了。这种因为家庭纠纷摔手机的情况,我已经遇到N次了。如今的手机,已经不仅仅是通讯工具,还俨然成为了出气筒。这是人家的家事,我也不好意思继续追问下去。没想到老哥大大咧咧地说道,昨晚跟朋友出去喝酒,我骗老婆说是在加班,不知道是谁告诉她的,回去后她就闹了起来。

我不知该如何答话,只好笑了笑,继续低头修手机。

我见过一部同样是夫妻吵架被损坏的手机,也是我见过的此类情况中“牺牲”得最惨烈的手机。机主是个年轻人,他将小车停在门口后,就快步走了进来,将手机放在柜台上。这是一部最新的苹果手机,整部手机已经面目全非,主板也断成了两截。他看到我诧异的眼神后,就笑了笑,毫不掩释地说,撩了一个妹子,被老婆看到了,她简直像疯了一样,用石头砸手机!你看下有没有办法修复?在得到我的否定回答后,他只好悻悻地离开了。

有些遭遇被摔命运的手机,则是因为紧张的亲子关系造成的。孩子无心读书,整天拿着手机打游戏;父母看在眼里,未免怒火攻心。于是,手机便在双方实力悬殊的冲突中,成了最无辜的受害者。碎裂的手机,象征着一对碎裂的亲子关系。疫情以来,因为上网课的需要,这些碎裂的手机,又被重新翻找了出来。只是,不知道手机修好之后,亲子关系是否还能和好如初?

眼前的这位老哥,一直在着急地问:能修好吗?我只好让他先沉住气。

当屏幕亮起来的那一刻,老哥激动极了。他那本来愁得像苦瓜的脸,一下子如同花朵一样舒展开来;眼睛似乎也放出了光,显得格外有神。他接过手机,连忙查看资料是否还在。看过后,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连声称赞我的技术太牛了。他的主板没有坏,其实任何一个维修师傅都能搞得定。

他付完款后,就出去了。没过一会儿,他又回来了。只见他拿着一盒烟和一瓶饮料,硬要塞给我。我推辞不过,便要了那瓶饮料,把烟还给了他。我不抽烟。

老哥满意地走了。我看着他远去的身影,心里想道,愿他生活美满吧。


2.窘迫的年轻人

这天,来了一个小伙子,他的神情显得很沮丧。他大约二十出头,体形瘦削,脸上长着许多青春痘。如果把脸比喻成地表的话,那这些青春痘像极了一个个小火山。

他把手机递到我面前,轻声问道,修这个要多少钱?

我接过手机一看,原来屏幕摔坏漏液了,还出现许多条纹,已经不能正常使用了。这种情况,更换屏幕总成就可以修好了。我给他报了价,他想了一下后,点头表示接受,只是要求我快点修好。

我立马拆机,没过多久,就换上了新屏幕。手机修好了,小伙子拿着手机,试用了一下。从他的表情里,可以看出他相当满意。维修费是两百多元,我以为他很快就会付款走人了。谁知他拿着手机不停地给人发语音打电话,听得出来,他是在向别人借钱。

过了半天,他有些窘迫地跟我解释说,他在跟朋友借钱,但他的朋友在上班没有回复信息;手机先放在我这儿,他晚上再过来取。

到了晚上,小伙子又来了。他满怀期待地打开手机,却发现回复者廖廖。他点开了回复者的语音,声音播放出来,无一例外都是婉拒借钱的。他拿着手机又操作了一通,最后有些无奈地说,手机还是放在我这儿,他明天再过来看下。

近些年来,在这个小小的维修店里,我遇到了许多生活困顿的人,有年轻人,也有中年人。他们往往连一两百元都拿不出来,都是靠向别人借钱,才能把维修费给付了。这看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确实是事实。

这个小伙子算是有自知之明,他不像有的人,要求抵押身份证(也有可能他的身份证早被职业中介扣押了)。我是从来不接受这样做的,说实话,身份证真的很不值钱(补办也就二十元);万一抵押的身份证不见了,或者信息泄露了,那麻烦就会找上门来。身份证是个人极为隐私和重要的证件,但却经常有人要求抵押身份证。也许,在他的身上,能拿得出手的也就只有这个了吧。

接下来几天,小伙子每天都会来看下手机,但每次都是操作一通,最后放下手机,失望地离去了。在当今的社会,身上没有手机简直是寸步难行。看着他失落离去的背影,我有时也曾想过先给他赊账,但一想到之前的一些教训,我又下不了决心了(我将把我得到教训的故事,安排在下一个章节里)。

这一天,小伙子又来了。他照例看了一下手机信息,接着又打了一些视频电话,不过都没有接通。他轻轻叹了口气,呆呆坐着,似乎已是穷途末路。我有些于心不忍,但我也是小本经营,我心里打算让他付一部分的钱,先把手机拿回去用着。

这时,他又开始打起了电话。他说的是方言,我听不大懂。打完电话后,他要我加一个人的微信。他解释说,他跟他爸要钱了,但他爸没有微信,所以他爸委托村里有微信的人转账给我。我加了那人微信后,果然把钱转了过来。

小伙子拿着手机,如释重负般地向我道别。他走后,我在想,他一定是万不得已,最后才向家里的老父亲伸手要钱。而事实上,也只有自己家里的人,才会向他伸出援手。


3.社会的毒打

我之所以不敢轻易赊账给顾客,不是我狠心,而是我一旦这么做了,要不回钱财是小事,最大的损失是将有可能从此失去这个顾客了。尽管不讲诚信的人是极少数的,但正是这些极少数的人,制造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

有一次,来了一位中年女顾客。她是来贴膜的,贴好膜后,她说忘记带钱了,而且微信现在也有点问题,说明天过来给我。我爽快地答应了。但几天过去了,也没见她过来。我猜想她可能是忘记了。大概过了一个星期吧,我在一家早餐店遇到了她,她正和一个女同伴在买包子。说实在的,我都快把这件事给忘了。我看到她的侧脸,只是觉得她有点似曾相识。但她发现我后,脸色微微一红,立马把脸转到一边,背对着我。我知道,她明显是记得我、记得未付款这件事的。我没有戳穿她,毕竟她的同伴也在。我买完包子后,默默地离开了。一路上,我有些难过,因为在有的人眼里,信任和手机膜一样,并不值钱。

一位阿叔来换手机电池,因为店里没有现货,需要订货。按照常规流程,订货需要先付一些订金,修好后再付余款。他付了20元订金,留下联系号码后就走了。电池到货后,我发信息通知了他。到了晚上,他带着手机来到了店里。电池换好后,他说手机有点卡,请我帮他清理一下,我答应了。总共清理了十几分钟,期间又来了几个顾客。清理完毕后,我把手机还给了他。等我回过神来,才发现他已经走了。我查了一下收款记录,并没有收到他该付的余款。我打电话给他,他说他忘记了,明天过来把钱给我。但他始终没有来,后来打他的电话,竟然不接了。从那一刻我就知道,我不但收不到这钱了,还将从此失去了一个顾客。事实也是这样。这件事之前,他偶尔会来买点配件或贴膜什么的;这件事之后,他就没有再来了。

下面来讲一个更奇葩的事情——“提桶骗局”,这也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被骗。

当时是晚上九点左右,来了一位个子高挑的大哥,满脸笑意,说话声音特别宏亮。他手里提着一个水桶,水桶里塞着一床被单,被单是用红色袋子包住的,只露出一个角。他一进门,就把水桶提高起来,似乎有意让我看到,接着感慨地说,唉,今天买东西又花了一百多块!来,帮我贴个膜,再拿套充电器。

贴好膜后,他挑了一套售价将近一百元的充电器,满脸笑意地说,这是给我老婆的手机用的,我不知道她喜欢不喜欢?合适不合适?我这些东西先撂在你这儿,我把充电器拿回去给她看下,可以吗?他看到我有些犹豫,紧接着打了个哈哈,又继续说,我上次还在你这里贴过膜的,都是老顾客了,还信不过我呀?我这些东西也值一百多呢!

我被他说得有些不好意思,便答应了。很快,他拿着充电器就走了。可是接下来,我左等右等,等到很晚了,他也没有回来。我走过去看了一下水桶和被单,居然都是用过的,已经很旧的了,根本不值钱。我意识到可能上当了,但又不敢十分确定。只好等到明天,看看情况再说。不出意料,这位大哥再也没有出现过。但我又不敢擅自处置他的物品,万一他哪天回来了,那我就不好交待了,尽管我知道这是很渺茫的事情。我这个地方本来就不大,现在还要放置这些东西,看着真是心堵。在帮他保管了将近两个月之后,我就把这些垃圾全部扔掉了。现在想来,我估计他可能是要搬家了,于是利用这些带不走的旧物实施了一个骗局!只是,有这么聪明的大脑,为什么不用在正道上呢?

以上这些都是真实的记录,还有一些类似的场景,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结局是一样的,那就是我基本永久地失去这些顾客了。

写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一个人,他也是我的顾客,叫廖文才。


4.廖文才

廖文才,其实并没有什么文才,我猜想他可能也就念过几年书。他曾在我这里开过号码卡,我看过他的身份证,所以知道他的名字。开卡的最后环节需要他签名,我递给了他一支笔。他写字的时候,出奇用力地握住笔,好像那笔有千斤重似的。尽管如此,那支笔在接触纸的时候,还是有些不听使唤,微微颤抖起来。最后,他歪歪扭扭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字的笔顺也不很对。他把笔还给我的时候,咧嘴一笑,似乎如释重负。写这三个字,好像耗尽了他全身的力气一样。

  • 1
  • 2
  • 3
1/3页上一页123下一页
  • 关键词:维修窘境手机生活诚信生存
  • 分享到:
本文所得 21000邻家币,明细如下:
  • 陈彻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2-09-20
  • 陈彻打赏2000,共计2000
  • 2022-09-19
  • 陈卫华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2-09-17
  • 陈卫华提名10000,共计10000
  • 2022-09-16
  • 江飞泉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2-08-25
  • 悠悠打赏2000,共计2000
  • 2022-08-25
  • 楊剛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2-08-24
  • 楊剛打赏1000,共计1000
  • 2022-08-24
  • 以文会友·庠序邻家

    扫一扫

    关注邻家社区微信版

  • 文章评论
  • 40余年的改革开放,深圳发展到今天,城市车流滚滚,摩肩接踵,高科技、金融、外贸、地产似乎是这个城市的主流,而我们的日常又离不开那些不起眼的小摊小贩,修修补补,这里一样有深圳的温度。这篇作品让我难忘的是我们目光不到处的作者的情怀、悲悯、善良。虽然作品还不是很成熟,但值得进决赛。 生活不易,期待作者有空把它接着向下写,应该是一篇有热度的非虚构。
  • 本评论已获得 3000 邻家币明细>>
  • 感谢评委的厚爱和鼓励!我将按照您的建议,将这篇作品用心完善一下。
  • 一个写作的人,最厉害的本事不是将浓词艳赋完美呈现,而是于自然中将发现之美荣归与生活,又表现于文本。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谢谢
  • 除了有点短,缺少些挖掘,其他都不错,有语言,有情怀。写人物其实不好写,要入心入情。期待作者有更厚实的作品问世。生存不易,多保重。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感谢评点
    • 陈彻4举人2022/09/19 17:56:50
    • 分享到:
  • 好的非虚构未必是记录大事件,恰恰相反,记录个人生活里闪烁着光辉的微末故事,恰是我们作为平凡老百姓最值得做的,因为大事件自有史官记录,而我们的人生记录者只有自己。这位维修店的小老板文采如此之好,如果能多写一点、选材再种类丰富一点,你的维修杂记是能获大奖的水平。最后再把今天偶得的一句名言分享给你:有时候真实比小说更加荒诞,因为虚构是在一定逻辑下进行的,而现实往往毫无逻辑可言——马克�吐温 ​ ​​​​
  • 本评论已获得 3000 邻家币明细>>
  • 感谢打赏和评点!已按照您和各位老师的建议,丰富了细节和内容,比原先增加了三分之一的篇幅。
    • 江飞泉6探花2022/08/24 19:22:54
    • 分享到:
  • 看了一下午的作品,被这篇感动了。事实上很多看似微不足道的人,一样是别人的儿女、父母,一样是需要依靠他的人。芸芸众生总会遇到很多擦肩而过的人,拾掇起来,或许就是满满的故事。故事稍显单薄,细节上可以再丰富丰富,或许效果会更好。
  • 本评论已获得 2000 邻家币明细>>
  • 谢谢
    • 楊剛3秀才2022/08/24 09:46:41
    • 分享到:
  • 这是很好的题材,以维修手机为线,聚焦一个个鲜活的人,准确的说是底层芸芸众生相,有为生活奔忙勤劳的泥瓦工大叔,有信守承诺佛系的廖文才小伙子,有为生活带娃开衣店的年轻妈妈,有贪小便宜赖账诈骗的高个男、阿叔、女顾客,有借不到两百元钱交维修费的可怜小伙子,有手机被当成出气筒的丈夫们……格外有趣的记录,这样的素材还可以更多一点,记录别人也是记录自己,生活不易,珍惜努力,有自私自利骗人钱财的,有心存诚信善良的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感谢老师的评论
  • 一下打赏下来,发现没币了,不好意思
  • 一路打赏下来
  • 根据各位老师的指导意见,本文增加了许多情节和内容,由最早的5千多字,增加到现在的1.1万余字,请老师们评阅。2022.9.26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最近来访
  • 1布衣
  • 2星
  • 1钻
  • 粉丝|邻家币|作品|积分
  • 0
  • 600
  • 1
  • 340
  • 我们阅读网络小说各种题材,比如穿越、宫斗、职场、言情等,故事很精彩,人物很鲜明,但总觉得会少一些什么,其语言、情节与小说的张力都不能很好地融汇贯通,创造出迷人的气息,给读者阅读带来冲击。这篇小说情节并不复杂,职场故事似曾相识,而语言与节奏把握相得益彰,呈现出一个现实与心理都趋向虚无的多向文化空间,如同昆德拉的小说一样,可此小说的重点并非叙“事”,而是造“境”、抒“情”。

    廖令鹏橘子站在樱桃旁边

    2022/9/21 11:01:52
  • 这篇成长小说刻画了一个思维活跃、生动有趣的小女孩,把她写“活”了,特别是现在二孩、三孩家庭里,孩子们如何与父母、阿姨、兄弟姐妹相处,小说站在孩子的世界作了很多细致入微的观察与思考,既严肃又天真,给人们的启发较大。我比较欣赏小说的语言和叙事,特别是视角的转换比较成功,浑然一体。可以说,这是一部非常成功的成长小说,适合家长、老师、同龄人阅读的一本好作品。

    廖令鹏一加一不等于二

    2022/9/21 10:47:59
  • 主人公从贫苦农村出发,跨越山川湖泊,来到寸土寸金的城市打拼,持之以恒地向梦想一路高歌猛进,最后换来了命运的逆袭。 创业的道路无疑是辛酸且苦闷的,充满荆棘和坎坷。而今凝目回望,仍将感谢曾经那个不轻言放弃的自己。他人的成功无法复制,但是他人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一路走来,既要像海绵一样汲取知识,也像海绵一样挤干“水分”,脚踏实地,追求梦想,深圳是一个充满机遇的城市,创新、包容、进取是真正的深圳精神。

    胡帝我在深圳这些年

    2022/9/21 9:57:44
  • 这篇我今年读的第一篇的文章,这个小说有一股生猛的原生态气息,在我的脑垂体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我生来就是一个感性动物,但我当时还是克制下提名的冲动。我的原则是要把所有的小说和文章看一个大概,才能提名……两栋楼对窗而立,无数个夜晚,他们在熄了灯的床上观摩对面投在窗子上的女人身影,一道凹凸有致的影子慰藉了他们许多个春夜……小说里的多处写实,淋漓尽致,令人忍俊不住……我始终认为爱情是人类的必须品。

    文夕​月在东山上

    2022/9/21 0:09:36
  • 今年我的提名原则也是跟陈卫华老师一样,尽量以提新面孔、年轻人和我不熟悉的作者,手中票数有限,希望鼓励到更多的新人。作者作为新生代都市人,他的笔下的人物,游刃有余地游走在数个大都市里恋爱和生活,看着都是不相干的人物,完全不同的人生,不相同的价值观,最后却都被作者巧妙地捏到了一个小说里,还是亲人情人和友人。作者说到:社会学中有一个说法,世界上任何两个人最小可以通过六个人联系起来。他在这篇小说中做到了。

    文夕​一场生活

    2022/9/20 23:31:41
  • 此文文笔流畅,语言有节奏。我最喜欢这篇文章的是语言节奏感,这种有节奏句子,读起来富有弹性,在节奏中阅读,很容易把读者带入故事情节之中,我读着读着就把自己代入角色了,为她们的故事动情,被她们的真爱所打动。我是一个完全的异性恋者,我并不了解同性之间的爱恋,但在这篇文章中,我看到她们的爱一点也比男女之间的爱逊色。深圳是“我”心中的圣山,“我”的爱人在深圳,给“我”介绍深圳,她的深圳就成了“我”的圣山。

    文夕去深圳

    2022/9/20 21:51:42
  • 历来如此,人之道与文之道异曲同工。求新,也是一种选择。写什么,怎么写都重要。所以,一个平凡的故事也能让人留心。这里,不仅仅是作家的发现,更是作家的选择,读者的期待。

    秦锦屏跨境直播:让世界听到我们的声音

    2022/9/20 14:57:27
  • 人如生活之浪,需要在时代中飞扬,在作家的发现中激昂,作者的的选题,构思,落笔都很好,如能再多讲点故事,多些生命的过往打捞,更好!

    秦锦屏禹国刚,中国证券市场拓荒牛

    2022/9/20 14:51:58
  • 一些生活的细节是可圈可点的,空间格局也有回响。 如果不代替“人物”发表意见,让“人物”自己出镜,更妙。但不失为一篇有腔调的作品。

    秦锦屏羁爱的脚本

    2022/9/20 14:34:22
  • 作者给我的感觉是一个人情练达的人。文字干净,节约,有一种泰然的气质。信手拈来的一些句子,将双城典型环境中的人生况味勾勒的从容,超然,又深入其中,张弛有度。

    秦锦屏王福田的双城生活

    2022/9/20 14:31:39
  • 以科幻的手法,让人事,现实与超现实相互交融交织,给读者提供了一种新体验。以其殊异性,形成了不可替代的形貌。略失于仓促。但不失仍是一个值得继续打磨的文本。

    秦锦屏创·城

    2022/9/20 14:26:01
  • 题材虽不新,还是容易引起共鸣。广场舞是中国特有的一个文化现象,是自发组织的,大妈大爷们精神的需要,几个主角有各自的故事,可以说多少个舞者就有多少个故事,是长篇是中篇,是几部长篇难详尽的一个大妈。我有首诗里写道,她们被老龄丈夫粗暴地赶出家门,一直在公园大唱革命歌曲!人性是复杂的,作者发现了也呈现了,可是还需要进入所谓的化境,即看山还是山。需要让他们再次粉墨登场,可以一笔带过,而避免道德优势与审判之嫌

    健字号跳广场舞的女人

    2022/9/20 14:25:46
  • 人物的命运感很强,他们在时代面前的苦与乐都在故事的兜兜转转中得以体现。这是地三鲜今年连续多篇中我个人觉得最可贵的一篇,特点保持了文章标题亮眼之外,对人物的刻画很有章法,故事也相对圆熟。

    秦锦屏飞往回南天

    2022/9/20 11:49:32
  • 好的非虚构未必是记录大事件,恰恰相反,记录个人生活里闪烁着光辉的微末故事,恰是我们作为平凡老百姓最值得做的,因为大事件自有史官记录,而我们的人生记录者只有自己。这位维修店的小老板文采如此之好,如果能多写一点、选材再种类丰富一点,你的维修杂记是能获大奖的水平。最后再把今天偶得的一句名言分享给你:有时候真实比小说更加荒诞,因为虚构是在一定逻辑下进行的,而现实往往毫无逻辑可言——马克�吐温 ​ ​​​​

    陈彻维修杂记

    2022/9/19 17:56:50
  • 这篇小说写出了人生的无常感。一切都是偶然。亲情、爱情、友情,都是那么回事,无所谓神圣与庸俗。萍水相逢本身就是理由,此外不必再寻找其他的理由。作者对人生有一种冷冷的看透,不赞美也不抨击,只是以零度情感予以叙说,如冷月照江河。语言老道,叙事精妙,很有功力。

    孙行者残鸟

    2022/9/19 14:02:24
  • 邻家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