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簕杜鹃在点头
  • 点击:24980评论:262022/08/25 15:21
  • 2022年深圳市“睦邻文学奖”十佳

(一)

宁之洲是入殓师。她不是哑巴,只是不愿与人说话。殡仪馆的清晨,不是鸟鸣,就是家属的哭声,今天特别地静。她如同往常,早早来到办公室,泡好咖啡,放入方糖,搅拌了几下,便出神地望着窗外的绿茵:刚才上班的路上,草丛里有只黑猫向她打招呼,她回应了吗?白色糖块作了一个蛙泳,轻蔑地瞥了她一眼,潜入了褐色的深湖。

殡仪馆位于深圳盐田社区菠萝山南侧,地处偏远,从盐梅路沿着林荫夹道的柳家路开车进来,也要十几分钟。柳家路曲卧在山脚下,旁边依偎着一条溪河伯公沥,那条溪河,瘦骨嶙峋,甚至连溪底的菱石都刺了出来。上个月,雨水丰沛,宁之州路过时,伯公沥炫耀地将溪水溢出堤岸。她不吃那一套,调侃说,这不是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嘛。伯公沥白了她一眼,与天上的白云一起缓缓东去。一栋厂房蹲在荒废的山田间,它在风雨中乞讨了好多年了,生锈的钢筋挂在断壁中,一幅衣衫褴褛的模样。同样被人漠视,那排老竹林前的客家排屋却显得有些不一样:白灰墙,黑老瓦,飞钩般的人字形垂脊,百年岁月的沧桑透着深山特有的静谧,倔强地守护着面前无人耕种的田地。世人没有遗忘它,它却以这种姿态谢绝了世人的阿谀奉承。这让宁之州对其另眼相看。它自我介绍时,自称是陶渊明,只是不会作诗。它的谈笑中有一种扎根于乡土之下的安宁。

家给不了她的,在这里找到了。

人总是抱怨生的苦难,却又厌恶死的孤绝。入殓师这份工作,向来都很难被世间人接受的。宁之州不在乎。人是复杂的,厌恶并不代表不需要。她还年轻,生与死,于她,犹如花开花落,悲则悲矣,也仅此而已,可她却深知一个道理:人在呵护中诞生,自然要在呵护中死去。倘若她有一天猝逢事故,为世间添一抹烟火之前,也是希望有人能将她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人就是这样,心随遇而变。宁之洲见过一些人,前脚对她连声称谢,出了殡仪馆就朝地上吐口水,驱晦气。宁之州不在乎,本来就不是为了他们而工作。身边的女同事一旦恋爱或相亲成功,总会匆匆离职,她们的另一半恐怕至死都不会知道,自己的女友或妻子曾给死人化过妆。宁之州从未见过工作一年半以上的女同事,也从未收过她们的喜帖。反倒是男同事看得开,柳毅就曾说,有什么所谓啊,反正做不做这份工,都找不到女朋友的了,深圳这种地方,男也好,女也好,大家不管是不是自愿的,都得单着,这种社会性太监现象,其实是很没道理的,唉,算了,干脆……你们以后都叫我柳公公吧。

化妆部上下,没人叫过他这个诨号,大家都有共同的心病。

化妆部办公室坐落于殡仪馆北侧的庭院中,北侧开窗,南侧开门。阳光偷偷地爬进来,清爽的林风穿堂而过。在花香与树荫的寂静之处,宁之州看到了那个女孩,六七岁的模样,孤零零地站在树下,身上的白碎花黄色连衣裙在风中轻摆。她走出办公室,在女孩的面前蹲下。两人相对,还未来得及开口,风就催促起来,树荫下又只剩她一人了。她偷眼侧看,草丛中一只绿皮蜥蜴朝她眨眼。她做了一个嘘声的手势,这是她与它之间的秘密。

此时还不到八点,宁之州在簕杜鹃花丛旁呆坐。隔壁院子传来清洁工刘阿姨扫地的“唰唰”声。打扫声朝她这边一步一步地靠近,又在院子中庭停了下来。刘阿姨朝她打手势,问她吃过早饭没有。她展颜而笑,露出一排洁白的牙齿。长发飘动,身边的簕杜鹃点点头。

殡仪馆的人都没见过宁之州开过口。柳毅知道她会在什么情况下说话,他将这个秘密深藏于心底,从未向他人道出。

刘阿姨开始自顾自地说起话来:我家那个大的,刚刚考上大学,就找我要钱买电脑,说是学习要用,一天到晚就知道要钱,他爸倒好,说给吧给吧,不是拿去买电脑,也是去追女生了,都是好事来的,说得好听,自己又不去上班,明年的学费都不知道怎么办呢。

宁之州只是看着,听着。刘阿姨说着说着,抬头看了看她,视线交接上了,又埋头继续说。刘阿姨每天早上都会找她唠叨日常,柴米油盐酱醋茶,不然就是昨天菜市场的小贩多收了她一块三毛钱,检测核酸的工作人员故意不教她怎么打开粤核酸检测码等等,诸如此类。她喜欢说,宁之州喜欢听。或许是殡仪馆太安静了,宁之州想。刘阿姨做完卫生,转移到其他区域。

院子又静了下来。

宁之州穿过走廊,来到殡仪馆南侧的一间化妆车间。车间中央的工作台上盖着一张白布,凹凸起落,像一座静谧的小雪山。她在内室换工作服。寂静之中,听到了花开的声音。

我妈妈呢?女孩问,白碎花黄色连衣裙像一缕轻烟在她身后流淌。

“姐姐待会给你化妆,化得漂漂亮亮的,你妈妈就会来接你回家了,”她低声说。

我不要化妆,我妈说了,小孩子不用化妆也是美美的,我要我妈妈……

宁之州听到花掉落的声音,落寞地站了四五分钟,才推着工具车来到工作台前。她轻柔地翻开白布,生怕惊醒一个熟睡的梦。死者是昨晚二十一点左右送来的,听柳毅说,这小女孩开学前跟父母外出旅游,回来的路上追尾撞上了运载钢管的货车。她的脸部被撞出一个血口,宛若一朵狰狞的花,致命伤在胸部,钢管贯穿伤。从冰冷的眼角和面部角度柔和的轮廓上,宁之洲看到了疼爱与呵护的痕迹。

原来爱也是可以被肉眼看到的,这样一想,宁之洲竟然有些妒嫉起来,很想咬这女孩的脸庞一口,爱是什么味道呢?是不是像她天天吃的大红苹果?如果上天让她和这女孩置换人生,她可以得到求而不得的父母的爱,代价是在七岁时躺在这里,这样的人生是否就完美了?上天是如此地刻薄寡恩,递给你一个苹果,还不忘在里面放一颗虫卵。

她褪去女孩身上的白碎花黄色连衣裙,折叠整齐,捧着它放在一旁的木盒内,木盒旁有一件同款式的连衣裙,尚未拆封,女孩的母亲昨晚送来的。她打开蓬头,用手掌探测水温,直至调试到舒适的温度,才开始为女孩梳洗。梳洗时不忘用手掌遮挡住女孩的耳朵,眼睛和口鼻,生怕蓬头的水溅入其中,让女孩感到不适。不论活着还是死去,生命都是敏感的,都需要呵护。给女孩洗头时,她非常欣慰:没有一根头发随水流走。头发是女性的第二生命。她吹干女孩的头发,又替她修剪起指甲来,每一个指甲都修剪得圆匀美观。

母亲也曾这样为她剪过指甲,指甲钳咬合时会发出声声的脆响,母亲捏住自己手指的力度,就像丝绸般柔软。那时候的母亲,在她的记忆里就像是一个错觉。她读到高中时,才知道母亲心情恶劣时对她的所作所为是有法律名词的:家庭暴力,虐待孩童。从那时候起,她就慢慢地变得不愿开口说话了。

她将德国制硅胶颈套固定在女孩的脖子上,让女孩的睡姿显示出稳固的力量,精心挑选一款肤色硅胶,修补女孩破碎的脸,覆上进口的美白面膜,用彩妆刷安抚面膜冷静下来。此时,女孩的神情宛若一朵沉睡的莲花。她抽了抽鼻子,却闻不到一丝花香。这时候,她就听到了雨打荷花的声音:不知哪里来的眼泪,一滴,一滴滴,打落在女孩的脸上。她呆了呆,以为自己一直心如止水。拿起棉巾轻放在泪珠上吸干,又有几滴滴下了来,她有些急了,这才记起来要仰头。

当她为女孩穿上新的衣服时,已近中午。

宁之州没有胃口,在办公室外树荫下的草地上独坐。她摸了摸身侧的草地,早上女孩站立的地方。这个世界,真的是毫无道理可言,她想,内心有个声音在独白:昨晚,我跟一朵簕杜鹃讲了一个故事,说的是一颗星星是怎样被人从天空上丢下来的,簕杜鹃的花瓣是三瓣的,很美,它听懂了,就朝我点了点头,你知道我看到了什么了吗?我看到了一滴白露从花瓣上滑了下来。

簕杜鹃花在风中点点头,听懂了白露的故事。

宁之洲希望生活在一座空中花园。这座花园必须位于白色巨塔之巅,白色巨塔一定要建造在白云之上。四季分别居住于花园的东南西北,她不用走出花园,就可以经历春夏秋冬,不用与人接触,就可以走完一生。

柳毅朝她走了过来。他人高瘦,头发在后脑勺挽一个小发髻,平时总穿一身现代风汉服。他是深圳小有名气的年轻雕塑家,去年还拿过省级雕塑奖项。他比她早几个月来这里工作,至今还在向同事解释自己从事入殓师的原因:为自己下一部与沉睡有关作品取材。宁之州一直都很好奇这些艺术家,是怎样面对他们的童年的。他在她的斜对面坐下时,她又不敢问了。或许他和她一样,那她又何必揭人伤疤呢?

柳毅将手中的点心和牛奶递给她。

谢谢,宁之州心里说,摇摇头。他没有坚持。

“小孩送去告别厅了,她的父母也在那里,好可怜,这么小就走了,”他说。

这个世界本来就是没什么道理可讲的,宁之州内心应道。柳毅的耳畔只有风的清响。宁之州眨了眨依然红肿的眼睑,察觉到他的眼神,心脏猛地一阵快跳。

“也不用太放在心上的,你每次都这样,那这工作做起来就太辛苦啦,”柳毅说。

没什么辛不辛苦的,反正这个世界是没有道理可以讲的,宁之州内心说。凉风阵阵,树梢声沁人心脾,一片绿叶掉落在她的秀发上。不知道柳毅是在看人,还是在看落叶,总之,他看呆了。他从口袋里拿出小女孩的木雕像。他昨晚独自在化妆车间完成的新作。每当化妆车间送来一具新的大体,办公室的陈列柜就会多一件木雕新作。他将女孩雕像递给宁之洲。宁之洲将它摆在早上女孩站立的地方,怔怔地看着,出了神,女孩形态直如她化妆后的模样,只是眼里嘴角多了许多笑容。她疑惑地看向柳毅。

“我当然没见过她笑的样子,可是,你想想,这么小的年纪,平时脸上除了笑以外,还会有别的表情吗?”柳毅说。

宁之洲点点头。

柳毅“唉呀”了一声,宁之洲猜他又要开始胡说八道。谁知他却问道,“今天下班后想吃点什么?说,哥请客,”

宁之洲回过神来,内心慌忙地说,不了,谢谢。又不忘朝他莞尔一笑。


(二)

宁之洲站在告别厅门口,畏畏缩缩,右手局促地捏着左手小臂。呵护子女的父母,令她自惭形秽。小时候,她有时放学回家,路过小巷,看到邻居一家几口在门口嬉笑打闹,就只敢远远地望着。她家也曾有过这样的笑容,在一张旧相片上,母亲抱着襁褓中的她,坐在高背木椅上,背后站着西装革履的父亲。笑容来得如此简单,如此轻易,以致后来没人珍惜。父亲后来承包煤矿发家,渐渐地就少在家住,反而是他那几个情人小三,隔三岔五就闹上门。辱骂,挠脸,揪头发。互有胜负,没有休止。刚开始,母亲还会找她哭诉:我不离婚,还不都是为了你。后来,母亲看她的眼神,就有了敌意。之后,母亲在家里又制造了一个敌人。

阿妈是怪物,她想。

  • 1
  • 2
  • 3
1/3页上一页123下一页
  • 关键词:入殓师
  • 分享到:
本文所得 539000邻家币,明细如下:
  • 朱正安提名10000,共计10000
  • 2022-09-19
  • 孙行者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2-09-09
  • 孙行者提名10000,共计10000
  • 2022-09-08
  • 文夕打赏1000,共计1000
  • 2022-09-08
  • 朱洛嬉点赞10(1000),共计1000
  • 2022-08-31
  • 别看了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2-08-28
  • 辛尚仁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2-08-26
  • 魅惑春生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2-08-25
  • 东子打赏2000,共计2000
  • 2022-08-25
  • Inna打赏1000,共计1000
  • 2022-08-25
  • 陈湖打赏1000,共计1000
  • 2022-08-25
  • 以文会友·庠序邻家

    扫一扫

    关注邻家社区微信版

  • 文章评论
  • 这个短篇小说让我心下一沉,却让我眼前一亮!小说写的是入殓师,探讨的是死亡问题。死亡是生命的另一个维度。人活着最终是为了死?这是个天问,没有答案,“这世界是没有道理可讲的”。人与人之间的悲喜既相通,也不相通;人类与其他生灵之间也是如此。这个短篇,容量很大,除了明问之外,还有若干引而不发的暗暗的拷问在其中。作者的文笔又立体又魔幻,每一节叙事都带着情绪、思考与意境,让这篇小说兼有诗歌与散文的风致。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谢谢老师的鼓励和支持。再接再厉
  • 特殊行业的一声“呐喊”,即便是对花语,对风言,终有最重要的一朵——“勒杜鹃点头”……至此,作者内心的硬度和柔软,光明与期待,都与文脉中的血液共生,凝结成本届一个独特的存在。赞!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谢谢秦老师的称赞,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鼓励
  • 来自破碎原生家庭的宁之洲,内心奔涌着对生活绝望的暗流,为逃避家人来到深圳,选择入殓师这份职业,借此遁世封闭自己。只到她为一个车祸身亡的小女孩化妆时,婉惜鲜花般盛开又凋谢的短暂生命,突然明了生命的可贵意义。再面对真诚向她示爱的同事柳毅,渐渐卸下冷漠伪装,有了逃离黑暗的勇气,重获对生活的希望。作者叙述老道,笔墨克制得当,女主心境一波三折的转变无过多渲染,有对生死的思考,结尾场景喻意光明,也是点到即止。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谢谢朱老师的点评和鼓励,我会再接再厉。
    • 文夕评委2022/09/08 13:02:01
    • 分享到:
  • 在中华文明的孝道掩饰下,家暴有合理合情的地位,“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剥夺了受害子女的任何反抗和申诉权利,甚至是一点点的诉说也不被允许;在彻底有无助中,未成年的子女只能在家暴的肆虐中沉默的忍受,最后大多自闭或者自毁……许多人一生都很难走出这种阴影……主角在花草动物中找到了情感寄托,这是我看到的最好的结果,应该算是有正能量的……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谢谢老师的鼓励
    • 别看了4举人2022/08/26 11:22:56
    • 分享到:
  • 主角的故事原本很沉重,作者却不让读者第一眼就看出来,需要细细品味,待到读者渐渐拨开云雾,才能看到庐山真面目。主角不幸原生家庭,使她变得性格孤僻,入殓师应该跟这个性格很契合吧。同样被视作晦气,无人问津,这与作者的命运某种程度上达到完美契合。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打错了,改:主角原生家庭不幸,使她变得性格孤僻。
  • 谢谢点评
    • 辛尚仁2童生2022/08/26 09:57:22
    • 分享到:
  • 文章内容新颖自然通达,入殓师一提到这个职业大家第一反映就是和死人打交道,心里不免有些害怕和对他们这种特殊职业的抵触,因为社会对这个职业还有是很多的偏见,会受到很多人的冷嘲热讽,他们给死去的人一个体面的样子离开这个世界,给予逝者最大的尊重,为什么我们就不能给到他们最大的尊重,接生的人叫白衣天使,送逝者体面的离开这个世界的人,却要被我们所不齿呢?所以我觉得入殓师不是什么晦气的人,他们也是最善良的天使。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是的,有同感。
  • 入殓师一直以来对我而言都是一个很令人敬佩且神圣的职业,世人体面来到这个世界,入殓师就像天使一样,让他们体面的离开这个世界,联想到前阵子的《人生大事》,故事发展让人泪奔,感觉这个职业备受争议,多数人觉得这个职业太晦气,一旦入行,不但陌生人觉得不祥有时候就连亲人朋友都觉得你去那个地方上班“不干净”,在那里不能笑容满面,不是冷酷无情,而是以平常心去面对生死,看完文章,感慨珍惜眼前人吧,给身边人更多的爱。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谢谢你的点评
    • 易子强2童生2022/11/16 12:13:46
    • 分享到:
  • 榜上无名,有点小失落。读了杜鹃,服了!关注了!煞费苦心。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谢谢老师的肯定
    • 朱洛嬉1布衣2022/08/31 21:27:15
    • 分享到:
  • 为什么改了笔名??找了好久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别看了4举人2022/08/26 11:23:37
    • 分享到:
  • 喜欢作者笔下的宁之洲,她会愿意跟花草蚊虫说话,这些是人类完全无视的而他们却真实存在的东西,没人在意过它们,只有宁之洲认识它们。喜欢作者笔下的柳毅,看似仙风道骨,实测非常可爱,对于生活的细节,总能精准捕捉。每位送来殡仪馆的大体老师都有一个专属雕像,这是柳毅最戳我的地方。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Inna3秀才2022/08/25 17:14:24
    • 分享到:
  • 网站还没遇到写殡仪馆的,我承认被吸引了。主人公是个女生,会从事这个职业很难得。为她点赞。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谢谢点赞
    • 暁霞囡4举人2022/08/25 17:05:37
    • 分享到:
  • 题材不错,文笔更不错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多谢文友老师的肯定
    • 东子3秀才2022/08/25 16:47:04
    • 分享到:
  • 题材让我眼前一亮,斥巨资打赏了。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谢谢鼓励啊
  • 最近来访
  • 1布衣
  • 3星
  • 2钻
  • 粉丝|邻家币|作品|积分
  • 7
  • 17607
  • 1
  • 320
  • 此文故事非常吸引人的眼球!杨健生是龙菊花的前夫,孙大炮是菊花曾经的情人,鲁子砚是菊花的暧昧对象也是她的画画老师,关系真够错综复杂的。突如其来的小区封控,三个男人跟菊花也就是现在叫龙华的女人被困在同一个屋里,来找孙大炮的老婆苟春柳也一并被禁闭。当年龙华被杨健生的两粒纸包糖感动,婚后随丈夫来到深圳龙华,一次无意撞见他和发小郎志鲲厮混在一起,那个情景把龙华惊蒙了,怪不得杨健生有个怪癖,同房前一定要看碟片

    十十两粒纸包糖

    2023/9/21 12:48:28
  • 一个人要证明自己的存在,到底要凭借什么?我是在作者的文章中初识段作文先生的,所以知他缺了门牙、名气不高,勤于动笔,写作有老贾、老史的风格。但我点进来,却因标题,我对那个男人感到好奇,只因他能对标老贾。这是老段的处境,也是当下所有籍籍无名者的处境,我们被认识、被记住,似乎并不因我们是我们。老段的挣扎体现在他的文字里,那我们呢,如何自处?感谢作者的随笔而作,让我认识了老段,但认识自己,仍旧前路漫漫。

    时知说说那个长得像贾平凹的男人

    2023/9/21 12:42:26
  • 宠物、植物、阳光、餐饮、娱乐,本是人一生应当享受的资源,在城中村却成了最渴望又最难以触及、最廉价又最宝贵、最值得又最不堪的存在。写作生活琐碎细节的前提“情动于中”,明明最应当习以为常的事物,却总是反常,何处得来?是人被压抑、被扭曲后对生活残酷真相的洞察。我住过城中村,感受并不好,但何时逃离,何时能永远逃离,简单的问题,却成就了如我这般的漂泊者最无奈的沉默。

    时知高岭往事

    2023/9/21 11:39:38
  • 你不知道你不在我有多孤独多寂寞多可怜吗?什么都得我一个人去面对!我得独自面对我的癌症,我得独自面对儿子的抑郁症,还得面对母亲的癌症,现在又要面对肿瘤的复发,你以为我是神吗? ======= 读到这里,我的眼泪下来了。俗世凡尘,人各有难。女人总是感性的,软弱的。殊不知人生的路,终归要自己走。每个人都一样,必须独立面对人世间的一切艰难险阻,闯过去,再回首,便是:轻舟已过万重山。

    青桐天凉好个Q

    2023/9/21 11:31:31
  • “。。。。。。在老段不少散文作品里,其结构形式都是网状的,纵横交错,经纬相织,这种庞杂的内容和复杂的结构考验着他对文字的驾驭能力,他经受住了这种考验,用看似轻描淡写的文字完成了一部出色的生活史,一部壮阔的家族史,一部触及人心的心灵史。这部具有“三史”特征的散文集,就像余华的长篇小说《活着》那样,一幕幕演绎着半个世纪以来的人间悲喜与冷暖。” ——这也是我最想说的话。

    biaoran说说那个长得像贾平凹的男人

    2023/9/21 11:30:53
  • 三毛说:“不要慌,太阳下山有月光,月亮落下有朝阳。不要过于焦虑与着急,即使身处黑暗,抬头也可以看见漫天星辰。”这句话很适合用于这篇作品,从作者的字里行间不难看出六六是个心思细腻的人,人生浮浮沉沉经历过从有到无,只身前往深圳,工作换了又换,唯独那份对生活的炽热从未改变。不管是华强北还是观澜,她遇到的许多普通人,性格迥异,却不约而同的为生存而努力,在这一刻,我好像明白了:杀不死的终将使我变得坚强。

    戴珍珠的难孩太阳下山有月光

    2023/9/21 11:01:13
  • 自然界太广博了,还有很多事物是不被人类所知晓的。甚至可以说有些现象人类根本就不可能弄清楚。但这并不能说明科学不对,更不能说明迷信的内容合理。无从理解也就无从解释。所以你说,它能解释得东西范畴才多大?所以很多人试图将科学当成丈量万物得尺子,其实它还短得很。科学本身的态度是:我能即我能,不能即不能,若到某些这给变成,我能即万能,不能即不存在。你这就是赤裸裸的zong教情怀了,是迷信的开始!

    漫漫感知

    2023/9/21 10:46:57
  • 满屏的辛酸与无奈,满屏的忍耐与慰藉。一路读来,时时为作者揪心,又时时被她的达观、坚韧和无处不在的幽默逗笑,更为她优异的语言天赋而拍案叫好。丰赡的精神世界,残酷的底层生存,一群善良真诚、个性鲜明的同伴,组合成一幅当代占比最大的众生图景,让人感慨万千。自身的努力和坚持、蔑视苦难的勇气,这些自然重要,自然能给人鼓舞,催人奋进,但生存境遇如此荒谬却不得不引人沉思。这样,作品就具备了震撼人心的批判力量。

    蔡德林太阳下山有月光

    2023/9/21 10:41:16
  • 生活中麻木的群体比比皆是,人生的轨迹是一成不变的进行,现在不管做什么事都很难,物价在涨油价在涨房价在涨,唯独我们的工资没有涨,所以有的人为了生活颠沛流离,身在底层的穷人,因为认知能力有限,即便取得了一点成就也很难保持长久,缺少成功的经验,只是靠自己不断的摸索、试错,在遇见困难时,下意识就凭着自己主观意识而做决定,光成长起来就已经筋疲力尽了,即便如此也只能靠打工赚死工资。

    欣欣说说那个长得像贾平凹的男人

    2023/9/21 10:35:18
  • 这三年来我们一直处于战斗中,“青春才几年,病毒占三年”戳中了很多人的痛点和泪点,对于初三、高三学子来说尤其如此,病毒可以限制住我们行动的自由,却限制不住万物生长的希望,天生我才必有用,人生处处是考场,一次中考经历远不止升学那么简单,这个奋斗过程将受益终身,年寒窗苦读,1000多个日日夜夜,所有的辛苦,所有的劳累,所有的付出,都会有回报。

    欣欣深圳中考的那些事

    2023/9/21 10:24:16
  • 从孕育生命那刻起,教育这个话题就开始围绕在父母身边。作者是位很优秀的妈妈,照顾大的,还是顾着小的。给孩子辅导功课、抢义工名额获取积分、分析评估各大学校师资水平、注意孩子的饮食起居……爱这个词语,在这里成了生动而具体的动词。家长们盼望着教育系统得以完善,盼望着孩子们注重学业同时要具备一定抗压能力。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戴珍珠的难孩深圳中考的那些事

    2023/9/21 10:08:55
  • 从农村出来的禾小苗和他的大哥大嫂,皆因邻居大头薯那个穿着喇叭裤、带着墨镜,醉酒模样旁若无人地疯狂扭动的表哥“街痞佬”的“众目睽睽下嘣嚓嚓”而决定来到深圳的。不同的是,大哥大嫂是光明正大来深圳的,而禾小苗是拿着父亲给的读书钱偷偷溜走的。成为“新时代手袋厂”员工的禾小苗,热爱这里的每一台机器,每一个人,甚至是每一件废料。在他的努力下,成为部门的先进工作者。脚勤手快肯吃苦的禾小苗,得到老板的赏识和奖励。

    十十我们“嘣嚓嚓”

    2023/9/21 8:05:37
  • 莫成功、吴抱负、空理想、韦奋斗和他儿子韦文学,这些所谓的曾经或现在的文学青年,他们历尽了生活的沧桑,受尽了社会的毒打,经历了各种各样的艰难困苦,不禁让人怀疑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个啥?曾经的梦想曾经的抱负是否还值得坚持和坚守?“五百二十万字!十个长篇!没有一个出版!这对莫成功来说,该是多么绝望的一件事!”莫成功不仅为文学贡献了一切,也因此一直未能成家孤独终老,最终得肺癌而走。

    iris雨夜

    2023/9/21 7:11:55
  • 女孩是悲哀的,自小父母离异,不管在父亲还是母亲重组的家庭里,她都过得非常不如意过得非常憋屈。女孩又是幸运的,成年后的她,终于拥有了自己的事业,碰上了她真正的白马王子。年少的经历让女孩有了恐婚之想,温暖的男孩土豆爱上了女孩最终拯救了女孩。作者在文中还非常幽默、风趣地调侃了现在很多所谓的作家,读了让人不免会心一笑。好文!

    iris探照灯

    2023/9/21 4:10:13
  • 说实话,我是第一次听说豆腐圆,不知道作者老家是哪的?妈妈牌豆腐圆无法超越,妈妈的味道永远是第一的。此文也让我想起自己的母亲,她做的我们客家酿豆腐绝对一流,是我永远不会忘记的味道,也是我一直怀念的味道。文中做豆腐的过程和场景,跟我小时经历的差不太多,满满都是回忆。文中的母亲于2019年去世,而我的母亲于2012年离开,她们都才七十多岁,非常遗憾和悲伤。

    十十妈妈牌豆腐圆

    2023/9/21 3:11:14
  • 邻家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