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深圳大剧院
在大部分时间的罅隙里,
它横亘着,如若沉睡。
在众多高层建筑中,
它以雏鸟之姿仰视,
从没有一个人愿意喂养,
而它躲避着长久的风暴。
众多奇迹在此孵化。
证券交易所的彩带,
无限对应着它内部的幕布,
如果你没有剧情,
平庸,兑水的寡淡,
为你预设好已知的结局。
当它接纳所有的不幸,
甚至丢失了羽翼。
血本无归的人选择飞翔,
它选择平静叙述。
当合上册页,
没有人供养泪滴。
还有灯光,还有喷泉在为
薄情进行长久的忏悔。
几个孩子在嬉闹,
仍在致敬刀马旦的脚步。
剧院前的广场不知疲倦,
时刻增添自我的戏份。
多么需要一场台风,
在众人欢愉时刻登陆。
扫荡,清除冗余的台词,
只剩下无人喝彩的舞台。
这时候城市卸下浓妆,
地基下是镂空的白骨。
2、如何获得入海口
当嘉兴和湖州合并时,
我们仿佛获得了入海口。
那时候余华正在游泳,
他说,要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作为山乡人,我们不知道
冷暖流交汇的泥沙,
永远带着浑浊的审美。
当它变脸,
我们仍躲藏于竹叶之下。
在绿的庇佑下,
我们失去了海的颜色。
正如一次地级市的合并,
并未使版图位移。
后来,不断的人工填海,
让它变成更为遥远的所在。
但在飞机的单向运动中,
这距离变得可有可无。
当机身将我搬运到深圳,
我已从“我们”中解脱。
这是一次全新的超验:
入海口就在眼前。
只是,我不得不回到
市区坐落于山丘的陋室。
在它的高度表达中,
山海的难题,
又一次成为钟摆。
它的弧线,是一道
永难言说的几何题。
3、一个诗人的离去
在深圳的海浪边,
一个老诗人对我说:
“诗人永远是少数的,
而这种辨认将伴随终身。”
无数的海草在盐渍中生存,
鲜少有被海浪带离的幸存者。
直到一个诗人的逝去,
这辨认才逐渐清晰。
它就是那一棵被孤立的海草,
他将自己隔离于庸众之外——
但他用怜悯的词根代言,
从不将自我放逐于人群之外。
荒烟的气旋依旧冲击着诗,
它的唯一性一度受挫。
诗人仍端坐在黑色帘幕的后面,
他只发现,从不给出答案。
他将创作一门冷僻的方言,
那里的居民是树洞的倾听者。
有很多秘密被封存在里面,
它是人心众多星系的总和。
当挽联挂满已故诗人的灵堂,
新的迫害却在收集细小的碎步。
但这是你将要承受的伦理的镜面,
连同反光,奔向它自由的磁场。
4、异乡人
故乡有了第二落点:
在京城的此刻,
你思念深圳29度的天气,
和被这天气映照的人。
她打开你的诗集,
就打开了莫干山所有的密钥。
隐藏的童年正在涌动,
那漩涡曾吸附你。
作为地域的收藏品,
故乡曾是你登陆明月的方式。
当无限的流动时刻发生
真正的故乡是否已经丢失?
你需要借助陈旧的地球仪,
在上面标注故乡的坐标。
你在北回归线和北纬三十度来回移动,
接受着来自北纬四十度的训诫。
而此刻,你从这个地方远眺,
就拥有外太空的视角。
在这被视为中心的地点,
在坐标上曾有过无数次的偏离。
当所有人都被视为外乡人的时候,
所有的异乡人都消失了。
在移民城市的帷幔下,
每个故乡都成为番邦。
它们进贡,然后消失,
版图在瞬间位移。
当你回到第二落点,
你将再次选择故乡的名字。
5、鸽群
在禽流感肆虐时她是瘟神,
迥异于平时天使和和平的言说。
当它的侧翼扔下羽毛的令箭,
中世纪的黑暗统治所有的领空。
主人的彩旗仍是浮动的坐标,
航线不停地延伸进视线的殡仪馆。
这是一场天真的告别:
死亡的阴影代替爱心的泉眼。
密集带来的恶疾潜藏已久,
在城市的静脉中肆意游动。
自由的定义被不停修改,
飞翔不再具有正义的言辞。
当驱赶的声音开始响彻,
后悔的颗粒伸向喙和喉结。
感恩的舍利已从塔中迁徙,
在梦的异乡开始不确定的流浪。
而主人摆弄着永久的丹书铁券:
对质疑者展示信鸽的证书。
罔顾恐惧已降临在鸽笼的豁口,
它们的绿瞳,仍无偿地对外界开放。
6、雨水启示录
被凌迟的雨水。在冬季化为
南国的烟云。季节剧情的变奏
带来新的命题:北回归线始终
争执深圳属于热带还是亚热带?
滋养万物的雨水。街边的菠萝蜜树
率先闻到这气息。始于树干内部的
不事张扬的暖意。在向天空传递信息
紫荆花瓣以弧形的风中舞蹈,击碎谎言。
当人们以冬的姿态,迎接新年的到来
当他们揉搓双手,站在葱茏的雨林
一只灰鹭从池水中叼走泥鳅,它以进食
宣告活跃期的到来,在水杉中休憩。
它的卵被隐藏在湖心的小岛?浮游生物
正在汲取它的粪便。摇曳的姿态是一场
新年晚会的楔子。细叶榕上系了斑点狗
它的叫声饱含青葱。叶绿素从绳索传递到
它纤细的血管。在盛大的演出中兴奋莫名
当北方的河流开始运送滑冰者,雨林补充
足够的氧气,空运到遥远地貌的上方
这多么像一场国际贸易。而时区和国别将
我们禁锢在同一区域。季节的言说拒绝
接纳这协定。爱城主义者们试图回到
古希腊或先秦的城邦状态。此地的生态系统
躲在亚文化的雨伞之中。一朵毒菌在雨后食腐。
7、放生
----兼致同行诸友人
被雨水洗濯的叶片兀自发亮,
让它从季节的模糊中出走。
捧出从植物学中跃然于前的茎叶,
让生之荣耀从心灵史的荒原升起。
当它们的根系荡漾于湖底,
被放生的灵动:鱼和鳖的翩跹。
否则这静谧将孤悬于春天,
直至将美扼杀于枯荣的恩典。
请注视那从杀戮中抽离出的手,
连接着从岸边游向池水深处的基因。
它不时回头,连垂钓者都会却步,
钢制鱼钩伸向忏悔的风暴中心。
在菜市场的鱼档前氧气飞舞,
为屠宰场奔向生命制造工厂蓄力。
“你放生的是一尾濒死的鱼,
以挽救你日益低垂的生活。”
却未曾想到,在更遥远的天池
水系相连,你的腮布满全地。
曾有人将你从高处释放,
那弧线,构成生活的全息图。
8、混酒
我深知这荼毒,
我甘愿领受。
这是心的试剂。
张开它的风眼,
能依次看到酵母、菌丝
和甘于臣服于此的孤胆。
那风暴中心潜藏漩涡。
就让它变成饕餮,
用巨胃为生活冠冕。
不必反刍悲伤和理智,
不必为节制建造立法院。
那干枯的,
必将被滴灌。
那饥饿的,
将以饱足迎接晨昏。
在城市围栏中,
斜躺着一个醉汉。
他染霜的气孔,
渗透着福祉。
无人逼视我的从容。
在乌有之乡,
我的唇语连接春夜。
在身体内部有一场交战,
那液体的征战,
穿越身体的子午线。
罔顾这不知疲倦的路灯。
9、猫,和以后的世界
一只猫在追逐红点。
在十平方以内,
它完成夸父未竟的事业。
这并非虚妄:
夜行动物剔除生长激素,
驱赶自我的无眠。
窗外漏风,
雨滴进入白噪音魔盒。
在猫眼里,
平淡是虚像的一切。
它横切着轴面,
进入秩序的滚筒,
而依然有孩童伸出舌苔。
他们喊叫,
描红着猫以外的场景。
在虚拟中,
无人回返到晒谷场,
那是好奇之心第一次悸动,
带着永恒旋转的马达。
澄清期:天真将被买断,
猫将拥有自我的刻度。
注视沸水,
不再拘泥于腥味。
这是一次伟大的转折:
那无法嫁接的野外生活,
终将在城市一角显现出异象。
10、买菜的人
超市明码标价,
让你节约口水和心机,
是意象诗向日常投降。
市井气已被关押,
你依然夹紧尊严,
致敬着沉默和肃穆。
这游戏古老而新鲜,
无关悖论和教条。
无论如何,你已建立通道:
蔬菜大棚、养殖场和你的胃,
绿叶与血污在杂交,
骨殖理论磕碰着犬齿,
完成不经意的输出。
你已不关心雁阵,
和由此带来的鸣叫。
你投入厨房,
淬炼着蛋白质和叶绿素的爱。
你将经历失败的口译,
它无法传递生活的必要。
当筷子伸向瓷盘,
无数劳作又一次自我虚化,
在这凸透的镜面中,
五脏庙的图腾升起又落下。
11、会飞的蟑螂
见的蟑螂多了,
你就会见到会飞的一部分。
就像看见家鸡在飞,
那扑腾,是无奈的输出。
而蟑螂是为了制造阴影,
当它开始飞翔,
就无限接近蝙蝠。
它携带病灶,
进行一场无情审判。
在家乡,洁净就可以驱逐它,
在南国,气团将它裹挟。
你无法摆脱它,
它以脏水完成死亡缠绕。
当它降落,
重新将自己编程,
就完成了一次次爬行。
只有当暴雨袭来,
它溺毙的样子才让你发现,
这死神的镰刀上
也有小小的水形缺口。
12、听别人诉说忧伤的爱情
在那一刻,爱有冻龄之美,
变成永恒的防腐剂,
穿透时间的壁垒,
宋朝谈论的事件,
仍在口中生出昙花。
它仍在动用短暂,
发育出凄美的词牌。
不需要束身,
不需要削尖下巴,
来迎合今人的双瞳。
如果诉说得动容,
就可以让你戴上3D眼镜,
你进入那些私域,
不是孙行者穿过兜率宫,
是贾宝玉在做一个真实的梦。
你仿佛获得新生。
绿叶油亮,云朵洗眼,
燕雀用舌头谱写长恨歌。
仿佛尘土中也酝酿微风,
吹皱世人无情的鬓角。
如果你仍有疑问,
你就会穿过细节的经纬度。
在时间的地图内,
你看到那日他们坐标重叠,
在荒凉中,布满细密的红绳。
13、海洋
在滨海城市,
海已经成为你的过客。
它只住在诗里,
寄居在过度隐喻的疲倦中。
当它成为巨大虚像,
覆盖生活的半径。
蓝成为图腾,
而你忘记了跪拜。
当你从汽车中经过海滨,
只是吸收水汽。
而它并不施舍盐分,
为口渴的淡水伴奏。
有时候,甚至没有归途。
如何才能返回到一部电视剧,
女主角在海边点起篝火,
而众人捡拾海星。
以此对抗黑夜成为掌权者。
翌日,海洋气候登陆在肤色之中,
成为一片被充满的电池,
让你在都市中继续奔驰。
14、荒岛
椰汁为你续命。
人群造就重影,
而仍是荒岛。
你仍需要乳汁:
语言、微笑甚至吵闹。
它让你展览脆弱。
有时你跌入树荫之中,
像你从未将热量
作为必要的恩赐。
在这里,你好像背着自己,
在做着一个七彩的梦,
试图挣脱地心引力。
当奇迹以倍速飞离。
你仍啃噬残渣,
渔火以害羞停泊。
类文明睁眼。
在孤鸿之中,
一片树叶让你悸动。
15、路过一座葡萄园
你静止,
就有呼啸穿透脊柱。
在风剔牙之时,
藤蔓在疯狂进军。
经过它时,
去日仍不肯止息。
那善恶果的脸,
在太初后化满浓妆。
站立在葡萄园中,
人已决定败坏。
罔顾它肿胀的脸,
已决定用糖分拯救味蕾。
无人记得欧洲瘟疫时,
葡萄的液体代替淡水。
而人子的血,也被它在
圣餐时用紫色覆盖。
而现在团丁仍紧闭双唇,
拒绝说出这一切。
那果肉之中没有结籽,
密码已被修改了一次。
只剩下无数嫁接,
重演着造物时的场景。
这种僭越并非无心之失,
它在这个世代中游走。
而你路过葡萄园,
你无法进入它的真身。
哪怕你用虔诚,一遍遍
擦拭被亵渎的浓阴。
16、海边突发性暴雨
海边,云和雨近亲繁殖。
畸变中,酝酿着一种混沌。
你永远无法准确定论,
在广义之中,
今夜的暴风雨在幻化。
那分身,曾君临过
你被母亲抚摸过的头发,
像一种至小的安慰。
那种用力过猛,接近于
山神庙中的豹子头林冲。
娘子已没有发簪而
辉光不愿意再度降临。
在这一刻光被吞噬。
永恒变得顽皮,
当神在天际吐出烟圈,
您只需点赞10元,即享月度会员,30天内免费阅读全网作品。
以文会友·庠序邻家
扫一扫
关注邻家社区微信版
我们阅读网络小说各种题材,比如穿越、宫斗、职场、言情等,故事很精彩,人物很鲜明,但总觉得会少一些什么,其语言、情节与小说的张力都不能很好地融汇贯通,创造出迷人的气息,给读者阅读带来冲击。这篇小说情节并不复杂,职场故事似曾相识,而语言与节奏把握相得益彰,呈现出一个现实与心理都趋向虚无的多向文化空间,如同昆德拉的小说一样,可此小说的重点并非叙“事”,而是造“境”、抒“情”。
这篇成长小说刻画了一个思维活跃、生动有趣的小女孩,把她写“活”了,特别是现在二孩、三孩家庭里,孩子们如何与父母、阿姨、兄弟姐妹相处,小说站在孩子的世界作了很多细致入微的观察与思考,既严肃又天真,给人们的启发较大。我比较欣赏小说的语言和叙事,特别是视角的转换比较成功,浑然一体。可以说,这是一部非常成功的成长小说,适合家长、老师、同龄人阅读的一本好作品。
主人公从贫苦农村出发,跨越山川湖泊,来到寸土寸金的城市打拼,持之以恒地向梦想一路高歌猛进,最后换来了命运的逆袭。 创业的道路无疑是辛酸且苦闷的,充满荆棘和坎坷。而今凝目回望,仍将感谢曾经那个不轻言放弃的自己。他人的成功无法复制,但是他人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一路走来,既要像海绵一样汲取知识,也像海绵一样挤干“水分”,脚踏实地,追求梦想,深圳是一个充满机遇的城市,创新、包容、进取是真正的深圳精神。
这篇我今年读的第一篇的文章,这个小说有一股生猛的原生态气息,在我的脑垂体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我生来就是一个感性动物,但我当时还是克制下提名的冲动。我的原则是要把所有的小说和文章看一个大概,才能提名……两栋楼对窗而立,无数个夜晚,他们在熄了灯的床上观摩对面投在窗子上的女人身影,一道凹凸有致的影子慰藉了他们许多个春夜……小说里的多处写实,淋漓尽致,令人忍俊不住……我始终认为爱情是人类的必须品。
今年我的提名原则也是跟陈卫华老师一样,尽量以提新面孔、年轻人和我不熟悉的作者,手中票数有限,希望鼓励到更多的新人。作者作为新生代都市人,他的笔下的人物,游刃有余地游走在数个大都市里恋爱和生活,看着都是不相干的人物,完全不同的人生,不相同的价值观,最后却都被作者巧妙地捏到了一个小说里,还是亲人情人和友人。作者说到:社会学中有一个说法,世界上任何两个人最小可以通过六个人联系起来。他在这篇小说中做到了。
此文文笔流畅,语言有节奏。我最喜欢这篇文章的是语言节奏感,这种有节奏句子,读起来富有弹性,在节奏中阅读,很容易把读者带入故事情节之中,我读着读着就把自己代入角色了,为她们的故事动情,被她们的真爱所打动。我是一个完全的异性恋者,我并不了解同性之间的爱恋,但在这篇文章中,我看到她们的爱一点也比男女之间的爱逊色。深圳是“我”心中的圣山,“我”的爱人在深圳,给“我”介绍深圳,她的深圳就成了“我”的圣山。
历来如此,人之道与文之道异曲同工。求新,也是一种选择。写什么,怎么写都重要。所以,一个平凡的故事也能让人留心。这里,不仅仅是作家的发现,更是作家的选择,读者的期待。
人如生活之浪,需要在时代中飞扬,在作家的发现中激昂,作者的的选题,构思,落笔都很好,如能再多讲点故事,多些生命的过往打捞,更好!
一些生活的细节是可圈可点的,空间格局也有回响。 如果不代替“人物”发表意见,让“人物”自己出镜,更妙。但不失为一篇有腔调的作品。
作者给我的感觉是一个人情练达的人。文字干净,节约,有一种泰然的气质。信手拈来的一些句子,将双城典型环境中的人生况味勾勒的从容,超然,又深入其中,张弛有度。
以科幻的手法,让人事,现实与超现实相互交融交织,给读者提供了一种新体验。以其殊异性,形成了不可替代的形貌。略失于仓促。但不失仍是一个值得继续打磨的文本。
题材虽不新,还是容易引起共鸣。广场舞是中国特有的一个文化现象,是自发组织的,大妈大爷们精神的需要,几个主角有各自的故事,可以说多少个舞者就有多少个故事,是长篇是中篇,是几部长篇难详尽的一个大妈。我有首诗里写道,她们被老龄丈夫粗暴地赶出家门,一直在公园大唱革命歌曲!人性是复杂的,作者发现了也呈现了,可是还需要进入所谓的化境,即看山还是山。需要让他们再次粉墨登场,可以一笔带过,而避免道德优势与审判之嫌
人物的命运感很强,他们在时代面前的苦与乐都在故事的兜兜转转中得以体现。这是地三鲜今年连续多篇中我个人觉得最可贵的一篇,特点保持了文章标题亮眼之外,对人物的刻画很有章法,故事也相对圆熟。
好的非虚构未必是记录大事件,恰恰相反,记录个人生活里闪烁着光辉的微末故事,恰是我们作为平凡老百姓最值得做的,因为大事件自有史官记录,而我们的人生记录者只有自己。这位维修店的小老板文采如此之好,如果能多写一点、选材再种类丰富一点,你的维修杂记是能获大奖的水平。最后再把今天偶得的一句名言分享给你:有时候真实比小说更加荒诞,因为虚构是在一定逻辑下进行的,而现实往往毫无逻辑可言——马克�吐温
这篇小说写出了人生的无常感。一切都是偶然。亲情、爱情、友情,都是那么回事,无所谓神圣与庸俗。萍水相逢本身就是理由,此外不必再寻找其他的理由。作者对人生有一种冷冷的看透,不赞美也不抨击,只是以零度情感予以叙说,如冷月照江河。语言老道,叙事精妙,很有功力。
这个设想甚好,也是邻家经过十年探索之后,开始开花结果的征兆。此前比赛就比赛,评奖就评奖,然后,就很少有然后了。有了这个“重叙方土故事”的创意,就等于把邻家赛事进行了由虚到实、由创作到市场、由作品到变现的崭新尝试。写作终究要走到这一步来。“全球化现代化的今天,所有在地文献都需要重新整理,所有方土故事,都需要重新讲述,这恰恰是我们文友参与在地文化重构的机会。”这既是邻家的机会,也是邻家文友的机会。
学习。点赞。
非遗文化需要传承。
摇钱树变成要钱树,讽刺得好!生活中“猴精”这类人真不少,好讨厌!接地气的佳作,赞赏支持黄老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