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满天星
  • 点击:15655评论:42022/08/29 12:21

八月四号,农历七夕,老俞坐在阳台上,抬眼瞅着高楼头顶的夜空,天气晴朗,却看不见一颗星星,这时候,若是在乡下,一定是满天繁星,夏风与虫鸣交织的夜晚,他已经很久不曾拥有了。

下午,妻子刘莉来拉走了最后一批箱子,不,现在应该是前妻了,将她留在屋子里的最后一丝痕迹抹除,从此以后,这里只有老俞,以及独属于老俞的物件和回忆。

楼下越发吵闹,紧挨着的城中村,一入夜便显露出独属于大城市的活力,年轻的情侣们进进出出,如同活跃在这建筑群里的蟑螂。杯中的酒与手里的烟一样,失去了往日的魅力,老俞盯着在脚底穿梭的乌压压的人头,心里涌出一阵强烈的烦躁。

刘莉在床上躺了四年多,老俞在床边照顾了四年多,回忆起当初那场车祸,老俞依旧有些心悸。就是在这里,在这个阳台上,同样无星无云的夜晚,两个人大吵一架,吵架的人,嘴上手上都不会客气,打也打了,骂也骂了,是相互的,刘莉不是肯吃亏的女人,在这一点上,她绝没让老俞占了便宜,因此,刘莉摔门而出的时候,老俞一没阻拦,二没挽留,和现在有些相似,他点了一根烟,又拿出一瓶酒,坐在阳台上抬头看天,低头看人。如果可以,他其实更想开车去乡下,许是农民出身的缘故,他总认为乡野的环境可以抚平自己的情绪,让他平和下来。但当时他的车正被刘莉开走,所以他只能坐在阳台一根接一根的抽烟。老俞烟瘾大,酒瘾也大,积年累月下来得了严重的肾结石,刘莉在家的时候,他总是不能自由,那一天,他把阳台当成自己的天堂,但这天堂很快就沦为地狱,从他得知刘莉出车祸被送往深圳三院抢救的时候,他就掉进了地狱,一颗心随着整个人都凉了。

老俞先是在阳台上呆坐了半个小时,脑袋里空空的,什么也不知道,随后才火急火燎赶到医院,儿女已经等在手术室外的走廊里。老俞有一儿一女,儿子结婚两年,有个不到一岁的孩子,女儿尚单身,老俞从不催促他们,儿女自有儿女的人生,这一点,老俞拥有和刘莉一样的开明态度。

见老俞来了,儿女围上来让他不要着急上火,老俞心中一堵,什么也没说,只眼巴巴盯着那扇门。

手术室的门终于再次被推开,主刀的医生说命是保住了,但脊柱受损,以后能不能重新站起来还很难说。

病房里,一家人围着刘莉的病床沉默着,老俞说你们该回家回家,该忙的就去忙,你妈有我照顾,等出了院也有我守着,不大需要你们操心。儿女很欣慰,觉得父母果真数十年相爱如一日,如今患难见真情,而躺在病床上的刘莉不知是太虚弱,还是麻药的效力没过去,她没有睁开眼睛,只有缓慢均匀的呼吸声。

一个人守在医院的时候,老俞躲在厕所里给杨惠打了最后一个电话。

“惠,刘莉出车祸了,就在跟我吵架之后。”

电话那头“嗯”了一声。

“咱们以后别再联系了。”老俞仿佛用尽全身的力气,说到。

杨惠先是沉默,忽又问到:“她很严重吗?”

“嗯,医生说可能下半辈子都要在床上躺着了。”

“老俞,我挺佩服你的。”杨惠忽然这样说。

“她毕竟给我生了两个孩子,又到了这个岁数,我不能不管她。”老俞说。

又是一阵沉默。

“你还记得咱们刚认识那会我说的话吗?”

“那会啊。”老俞沉吟着。

杨惠却不等他回答,说完一句“以后别再联系了”,就挂了电话。

老俞愣愣地,却仿佛卸下心上的一块石头,轻松了不少,看着手机上的微信好友,鼓起勇气将杨惠删掉,又拉出手机通讯录,怔怔愣了半天,终于没舍得也删掉,就当留个念想吧,反正以后不联系就是了,老俞宽慰自己,脑子里不由得又响起杨惠那句话,你还记得咱们刚认识那会我说的话吗?

怎么会忘记呢?老俞痴痴的想,那是又一个四年前,老俞儿子刚谈了对象,老俞高兴,大手一挥,在羊台山脚下全款买了一套新房,那一年天气不太好,老俞的茶叶生意大受影响,于是琢磨着另起炉灶,这时候,杨惠找上了他。说起来,他们的相识很有一点戏剧性,老俞茶叶生意还好的时候,有一年突发奇想赞助了一项文学比赛,杨惠是那年比赛的一等奖获得者,主办方举办的颁奖礼上,老俞亲手给她颁了奖,还合了照,晚宴上闲聊,得知杨惠与自己年纪相仿,也有自己的工作,写作纯粹是为了圆一个年轻时候的文学梦,老俞听了就很佩服。好女人就像天上的星星,一到夜里就闪闪发光,这里亮一颗,那里亮一颗,哎呀,闪得人晃眼、头晕、心颤,老俞常这样跟别人说,显然杨惠就是很亮的一颗星,两人当即加了微信好友,只是那次之后也很少联系,仅仅逢年过节群发一条祝福信息,时间久了,老俞也就淡忘,毕竟没有哪片夜空只一颗星星的。

杨惠找上老俞,说她从一个朋友那里知道有个中储粮的项目要招标,恰好朋友跟中储粮那边的负责人王总有些往来,得到了一些内部信息,杨惠觉得是个机会,但她朋友中建筑圈子里的不多,于是想起老俞来,这还多亏当初晚宴上老俞豪吹自己年轻时候的丰富经历,说者有意,听者亦有心,老俞听了可谓一拍即合,拉起一帮施工队,对他来说不是难事,难的是人家凭什么把活交给他们干,杨惠说这不用担心,那王总正在深圳考察,我朋友在当中牵个线,一起吃顿饭,先探探路子。

王总是个本分人,一般来说在这个行业里,坐到他这个位子,吃喝嫖赌基本就占全了,王总只占一个“喝”,这就很正派了。正派的人却不一定好对付,好在王总的正派里不掺杂顽固,反而处事很灵活,要不人家是领导呢。

老俞带上珍藏多年的老酒,在酒店包间里见到了王总和杨惠的朋友,四个人彼此寒暄着,很快酒桌上的氛围就热络起来,老俞忍着肾疼要把王总陪好,可他还是有些低估这位王总的实力,两瓶白酒见底,王总仿佛运动员刚刚热了身,正要起兴,老俞有些肝颤,一旁杨惠很会察言观色,不动声间接过了老俞的角色,开始与王总推杯换盏,一番高谈阔论引得王总不住开怀大笑,老俞不禁对杨惠刮目相看,只是这话题不知怎的就转移到男人女人上头来了。

杨惠说,男人就是下半身思考的动物,你不让他找女人,就是杀死他交配的天性,这是不现实的。

王总将巴掌往桌沿上啪的一拍,夸赞道,说得好,那老妹儿你一定不能允许自己老公出轨的,精神出轨也不行。

杨惠笑了,说,我现在单身呢。

三个男人相视一眼,随即大笑。

杨惠又说,我觉得男人结了婚,就要有责任心,只要他能对自己的妻子儿女负责,对自己的家庭担起责任,就还是个好男人,就是出轨也没什么。

说得好,王总给杨惠鼓起掌来,连老俞听了也是心中一动,到底是个文化人,杨惠的境界就是比一般女人高,他一边偷偷想着,一边瞅了一眼手机,刘莉已经连发了四五条信息询问他几点回家,这么晚在外边干什么。唉,货比货得扔啊,老俞感慨着,愈发觉得杨惠是个巾帼英雄般的人物,不同凡俗。

事情异常顺利,八千万的粮库项目当场谈妥,后面招标投标都是走个过场,没啥问题。老俞感激杨惠,从项目招标到完工,半年多时间,两人间的距离也越来越近,直到同床共枕。且杨惠果然善解人意,她从不过问老俞的私事,也从不说让他离婚取了自己那样的话,她就像夜空里最亮的那颗星,总在最合适的时间出现,又总在最恰当的时间消失,这让老俞欣慰且快活着。

老俞现在回想,一定是当时自己过于得意忘形,才让刘莉有所察觉,直到被她发现。男人偷腥,藏得再好也总是有迹可循,何况近年来整日里哭兮兮一张奔丧脸的老俞,那半年里忽然像一朵朝阳下盛开的菊花,成日里春光灿烂,说他没事,自己都不能信。

是他做得过了,愿本应该可以好说好散的,但他也没想到,只是跟刘莉吵了一架,她就躺在了眼前的病床上,老俞守着病床,一夜间头发白了大半,和杨惠断绝往来,他是下了极大的决心,就像从自己身体里硬生生撕裂了一部分摘除出去,而醒转过来的刘莉只是静静躺着,不发一言,这样的沉默让病房里格外压抑,老俞觉得眼前仿佛蛰伏着一头未醒的凶兽。

陪床的第三天,刘莉终于开口对他说话。

“这下你可开心了,滚吧,滚去和你的小情人过日子去吧。”

“唉,我跟她断了,以后不会见面了。”

刘莉不能动弹,眼睛里忽然多出的凌厉显露了她此刻的情绪,“果然,你们就是有事,那天你还说我冤了你,你还……”

老俞又开始叹气:“别说了,是我不对,我跟她断了,以后我专心照顾你,你也别闹了,都是做了爷爷奶奶的人,让孩子们笑话。”

“你还怕笑话?呸。”刘莉越说越激动,老俞只能先躲出去。

半月后将刘莉从医院接回家,老俞开始兑现自己的话,一天到晚围着刘莉转,鞍前马后地伺候着,也幸亏他有点钱,茶叶生意虽然做得不大,却也是个进项,儿子有自己的生意,女儿也不大用他操心,他现在一心一意照顾刘莉,以此来弥补自己的亏欠。

一晃四年过去,刘莉奇迹般重新站起来,结束了四年的苦难,她做的第一个决定就是离婚,初时儿女听了都极力反对,轮番来劝和,等听到刘莉说出老俞的过往,便也知道无可挽回。刘莉是铁了心要离,硬拖着就很没意思,老俞认命了。

七夕的月亮是个半圆,夜深之后,半个月亮在楼顶挪了挪屁股,老俞掐灭最后一个烟头,盯着手机通讯录里那个耀眼的名字,深吸一口气按了下去。

“是老俞吗?”电话那头传来久违的声音。

老俞张了张嘴,竟没说出话来,他使劲咳嗽一声,才说到“是我”。

“不是说不联系了吗?”

“我……离了。”

电话那头沉默下来。

“你在哪?”老俞又问。

“韶关。”杨惠回到。

“我能去找你吗?”

“嗯。”

老俞挂断电话,换一身衣裳,对着镜子整了整,驱车上了高速,车从深圳市区出来,道边的香蕉树成片成片在月光下沉默着,抬眼看一下斜上方的天空,大块大块的云朵跑向远方,露出无数的星星,每一颗都在向他眨眼睛。

按照杨惠发来的地址开过去,深山古寺,到达地点已经是凌晨,晨光熹微,老俞心想,杨惠什么时候喜欢来拜佛了,还这么早,莫不是夜宿在这里,拜上几天?

知客僧引了老俞到客房稍候,耳中传来僧侣们早课的声音,暮鼓晨钟,确实能让人心生安宁,老俞这一路的风风火火都消弭在这阵阵佛音里。

不多时,脚步声响,从门外走进一人,门口灯光照出那人清瘦的身影。

“你来了。”

“你,你,你是杨慧?”

老俞张大了嘴,看着眼前一身灰袍头戴僧帽的人,脑袋里嗡嗡乱响。

“俗名而已,贫尼也有法号的。”

出家了?出家了?为什么?老俞心头有一万个问号,却不知从何问起,只盯着杨惠说,你既然出家,还让我过来干什么呢?他的语气里尽是落寞。

“见一面,算是了了这段尘缘,让你心安。”杨惠说着,很有一种出家人的淡然和冷漠的理智。

  • 1
  • 2
  • 3
1/2页上一页12下一页
  • 关键词:深圳中年爱情婚姻出轨
  • 分享到:
本文所得 3000邻家币,明细如下:
  • 悠悠打赏1000,共计1000
  • 2022-08-29
  • 以文会友·庠序邻家

    扫一扫

    关注邻家社区微信版

  • 文章评论
    • 文夕评委2022/09/08 21:59:22
    • 分享到:
  • 一个令人惆怅的故事。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哈哈,别惆怅,节日愉快
    • 暁霞囡4举人2022/08/31 21:20:30
    • 分享到:
  • 有自己的文字节奏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自娱自乐😁😂
  • 最近来访
  • 2童生
  • 1星
  • 2钻
  • 粉丝|邻家币|作品|积分
  • 0
  • 1142
  • 5
  • 1080
  • 我们阅读网络小说各种题材,比如穿越、宫斗、职场、言情等,故事很精彩,人物很鲜明,但总觉得会少一些什么,其语言、情节与小说的张力都不能很好地融汇贯通,创造出迷人的气息,给读者阅读带来冲击。这篇小说情节并不复杂,职场故事似曾相识,而语言与节奏把握相得益彰,呈现出一个现实与心理都趋向虚无的多向文化空间,如同昆德拉的小说一样,可此小说的重点并非叙“事”,而是造“境”、抒“情”。

    廖令鹏橘子站在樱桃旁边

    2022/9/21 11:01:52
  • 这篇成长小说刻画了一个思维活跃、生动有趣的小女孩,把她写“活”了,特别是现在二孩、三孩家庭里,孩子们如何与父母、阿姨、兄弟姐妹相处,小说站在孩子的世界作了很多细致入微的观察与思考,既严肃又天真,给人们的启发较大。我比较欣赏小说的语言和叙事,特别是视角的转换比较成功,浑然一体。可以说,这是一部非常成功的成长小说,适合家长、老师、同龄人阅读的一本好作品。

    廖令鹏一加一不等于二

    2022/9/21 10:47:59
  • 主人公从贫苦农村出发,跨越山川湖泊,来到寸土寸金的城市打拼,持之以恒地向梦想一路高歌猛进,最后换来了命运的逆袭。 创业的道路无疑是辛酸且苦闷的,充满荆棘和坎坷。而今凝目回望,仍将感谢曾经那个不轻言放弃的自己。他人的成功无法复制,但是他人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一路走来,既要像海绵一样汲取知识,也像海绵一样挤干“水分”,脚踏实地,追求梦想,深圳是一个充满机遇的城市,创新、包容、进取是真正的深圳精神。

    胡帝我在深圳这些年

    2022/9/21 9:57:44
  • 这篇我今年读的第一篇的文章,这个小说有一股生猛的原生态气息,在我的脑垂体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我生来就是一个感性动物,但我当时还是克制下提名的冲动。我的原则是要把所有的小说和文章看一个大概,才能提名……两栋楼对窗而立,无数个夜晚,他们在熄了灯的床上观摩对面投在窗子上的女人身影,一道凹凸有致的影子慰藉了他们许多个春夜……小说里的多处写实,淋漓尽致,令人忍俊不住……我始终认为爱情是人类的必须品。

    文夕​月在东山上

    2022/9/21 0:09:36
  • 今年我的提名原则也是跟陈卫华老师一样,尽量以提新面孔、年轻人和我不熟悉的作者,手中票数有限,希望鼓励到更多的新人。作者作为新生代都市人,他的笔下的人物,游刃有余地游走在数个大都市里恋爱和生活,看着都是不相干的人物,完全不同的人生,不相同的价值观,最后却都被作者巧妙地捏到了一个小说里,还是亲人情人和友人。作者说到:社会学中有一个说法,世界上任何两个人最小可以通过六个人联系起来。他在这篇小说中做到了。

    文夕​一场生活

    2022/9/20 23:31:41
  • 此文文笔流畅,语言有节奏。我最喜欢这篇文章的是语言节奏感,这种有节奏句子,读起来富有弹性,在节奏中阅读,很容易把读者带入故事情节之中,我读着读着就把自己代入角色了,为她们的故事动情,被她们的真爱所打动。我是一个完全的异性恋者,我并不了解同性之间的爱恋,但在这篇文章中,我看到她们的爱一点也比男女之间的爱逊色。深圳是“我”心中的圣山,“我”的爱人在深圳,给“我”介绍深圳,她的深圳就成了“我”的圣山。

    文夕去深圳

    2022/9/20 21:51:42
  • 历来如此,人之道与文之道异曲同工。求新,也是一种选择。写什么,怎么写都重要。所以,一个平凡的故事也能让人留心。这里,不仅仅是作家的发现,更是作家的选择,读者的期待。

    秦锦屏跨境直播:让世界听到我们的声音

    2022/9/20 14:57:27
  • 人如生活之浪,需要在时代中飞扬,在作家的发现中激昂,作者的的选题,构思,落笔都很好,如能再多讲点故事,多些生命的过往打捞,更好!

    秦锦屏禹国刚,中国证券市场拓荒牛

    2022/9/20 14:51:58
  • 一些生活的细节是可圈可点的,空间格局也有回响。 如果不代替“人物”发表意见,让“人物”自己出镜,更妙。但不失为一篇有腔调的作品。

    秦锦屏羁爱的脚本

    2022/9/20 14:34:22
  • 作者给我的感觉是一个人情练达的人。文字干净,节约,有一种泰然的气质。信手拈来的一些句子,将双城典型环境中的人生况味勾勒的从容,超然,又深入其中,张弛有度。

    秦锦屏王福田的双城生活

    2022/9/20 14:31:39
  • 以科幻的手法,让人事,现实与超现实相互交融交织,给读者提供了一种新体验。以其殊异性,形成了不可替代的形貌。略失于仓促。但不失仍是一个值得继续打磨的文本。

    秦锦屏创·城

    2022/9/20 14:26:01
  • 题材虽不新,还是容易引起共鸣。广场舞是中国特有的一个文化现象,是自发组织的,大妈大爷们精神的需要,几个主角有各自的故事,可以说多少个舞者就有多少个故事,是长篇是中篇,是几部长篇难详尽的一个大妈。我有首诗里写道,她们被老龄丈夫粗暴地赶出家门,一直在公园大唱革命歌曲!人性是复杂的,作者发现了也呈现了,可是还需要进入所谓的化境,即看山还是山。需要让他们再次粉墨登场,可以一笔带过,而避免道德优势与审判之嫌

    健字号跳广场舞的女人

    2022/9/20 14:25:46
  • 人物的命运感很强,他们在时代面前的苦与乐都在故事的兜兜转转中得以体现。这是地三鲜今年连续多篇中我个人觉得最可贵的一篇,特点保持了文章标题亮眼之外,对人物的刻画很有章法,故事也相对圆熟。

    秦锦屏飞往回南天

    2022/9/20 11:49:32
  • 好的非虚构未必是记录大事件,恰恰相反,记录个人生活里闪烁着光辉的微末故事,恰是我们作为平凡老百姓最值得做的,因为大事件自有史官记录,而我们的人生记录者只有自己。这位维修店的小老板文采如此之好,如果能多写一点、选材再种类丰富一点,你的维修杂记是能获大奖的水平。最后再把今天偶得的一句名言分享给你:有时候真实比小说更加荒诞,因为虚构是在一定逻辑下进行的,而现实往往毫无逻辑可言——马克�吐温 ​ ​​​​

    陈彻维修杂记

    2022/9/19 17:56:50
  • 这篇小说写出了人生的无常感。一切都是偶然。亲情、爱情、友情,都是那么回事,无所谓神圣与庸俗。萍水相逢本身就是理由,此外不必再寻找其他的理由。作者对人生有一种冷冷的看透,不赞美也不抨击,只是以零度情感予以叙说,如冷月照江河。语言老道,叙事精妙,很有功力。

    孙行者残鸟

    2022/9/19 14:02:24
  • 邻家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