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山秋语
这个世界很安静
一座山,一尊塔,一朵云
一片被风吹过的树
几个树下戏嬉的孩子
不知诵经的人,与风
摇响风铃的次数谁更多
鸟飞一次,听一次
都忘了,只学着檐角的风铃
叫几声,岁月的迟疑
铜的清脆
生活就是这样,得失之间
有经声,有鸟鸣
有失落,有向往
我只是凡人,卑微且世俗
每次上山,要么原路下山
要么,换一边山坡下山
拜过佛之后
并不曾留在山上
没有人间烟火,活不成
下午五点,明和塔
底层的大门已上锁,僧人呢
经书停在了铃声的第几层
荡着秋天
一个上山的人,正在下山
这首诗在山上写了一半
下山又写了一半
经过明和塔时,开过光
2022.8.27
暖色
风吹着树
树叶晃动着阳光
一只鸟突然不再跳跃
它在一万面镜子里
遇见了一万个自己
它只犹豫了一下
一万只鸟就都安静了下来
剩下了一只鸟
这是它早就预料到的
一个孩子,抱着树转圈
透过树叶,和一万面镜子
寻找太阳和后羿
这也是它预料到的
时间流淌,记忆
一条逆行的船,载着他
完成了想象中的回眸
秋天停在树的四周
雨早就停了,台风渐行渐远
树安静了下来,鸟安静了下来
一万个期待中的明天
安静了下来,阳光也安静了下来
像一幅油画上,永恒的暖色
2022.8.26
马鞍
马鞍架上了蓝色的大海
山岳,树木,河流,云朵
高楼,车辆……一时间
马蹄声急。我抓住了一节树枝
想让一棵树安静
但并不成功,就像因为分贝
想劝退一场广场舞
我架着马鞍,在大街上飞跑
嘴里嘀咕着,肃静,肃静
马鞍来了,马鞍来了
他们说,怕什么
又不是马
2022.8.25
秋意
窗外的雨声又大了
秋意若一只小鸟扑打着窗户
一只麻雀或者更小的芦雀
在老家时常会遇见它们
甚至,还在雪地上捉到过
——其中一只
它在我的手掌上发抖
然后,小心翼翼地飞走
也许,完全未感受到我内心
想表达的温暖。窗外的雨声又大了
路灯下,那些闪亮的雨水
像扑火的蛾,前仆后继
我和草木,对于秋天
谁会更深刻一些
刀尖抵谁的脖子更近
现在,还未可知
雨停了,也未必能见分晓
剪辑
否认时间的连续
剪辑一生中精彩的片断
疼痛,快乐,卑微,高贵……
它们发生联系的过程
其实非常短暂。我只说自己
不说麦子,也不说向日葵
一个人,肯定了岁月的整体
就能大致算出浪费的生命
至少是一生的三分之一
也许,是三分之二
2022.8.24
鼓励
树,灯光,飞蛾
三轮车驮着闪着夜光的工衣
心跳,和着启明星
会不会有律动,和音乐发生
篮球场上的绿和红,将被朝霞俘虏
犹如想念的大海和滩涂
海堤上的树,抱着鸟
抄袭了母亲的牵挂
现在,秋天的芦苇又抄袭了
母亲的白发。我鼓励
这世上的万物
不妨再抄袭抄袭母亲的爱
二千公里的长途,从苏北到深圳
从春夏到秋冬,扯不断的目光
被老花镜一股一股拧成了绳
只要故乡还有母亲
纵然千山万水,飘洋过海
也能落锚靠岸
2022.8.23
秋夜的蚕房
入夜,秋雨沙沙
我想起了故乡的蚕房
和父亲养的秋蚕
夜凉了,该要加温了吧
蚕房墙上的温度计,水银跳动
父亲叨着卷烟
一边撤去蚕沙,一边喂上桑叶
桑园里的桑叶吃完了
蚕就该大眠了,上山了
它们通体透明,被捉上草龙
方格簇,先要吐丝结茧
然后,才会化蝶
只是在它们化蝶之前
尽数卖给了蚕茧站
被烘干了,去缫丝厂缫丝……
能化成蝴蝶的蚕
比得道成仙的人还少
天上也有桑园和蚕房吗
星星是封在煤炉里的炭火吗
那些撒下的蚕沙
是它们经过了丝绸之路
而未及消化的文字吗
今夜,我在河边遇见的蝴蝶
不是梁祝,也许就是化蝶的蚕
就像这世上得道成仙的人
让人钦羡
2022.8.21
如果地球不是椭圆的
坐在草地上
看流水缓缓流过
许多野花开了,又谢了
没有一点动静
就是圆的,我会不会顺着草地
滑出地球呢?地球
又会不会将我拽住?
宇宙那么大,星空那么美
有好多时候
我特想变成一只鸟
飞到另一颗星球上
一个人生活
不再打扰任何人
也不打扰孤独与快乐
2022.8.20
自信
早晨,清新的空气里
混杂着风,酱料,蒜,鸟鸣
我在一棵树下看天空
使劲地看,也只看到一些寂静的光斑
在南方,树叶从不为秋风所动
该怎么绿,还怎么绿
可以一直坚持到春天,甚至夏天
树木省下的树叶就像我在南方
省下的衣服……我不会因为它们
而不想念四季分明的故乡
黄海,星空,条子泥
丹顶鹤,麋鹿,和辽阔的滩涂
我采过野花的小河
搭过木屋的盐碱地,和易逝的时光
我努力地活着,从不会放弃
任何一缕希望,就像溺水的人
奋力地游向岸,游向明天
我写下的诗,就算悉数被抄袭
还可以写下更多的诗
2022.8.19
汇合
我到树下避雨
树顶,有灯光漏下
满树的果实,沉默不语
每一个核都很坚硬
突然跑出的树苗
像破壳的小鸡
当我老了,世界还很年轻
孩子们,还很年轻
我可以不辞而别
再不问此生的意义
所有的人,都不知道
我去了哪里?
只知道沿着河流
分分秒秒,都有流水
和足迹汇入大海
月光曲
乡下的月亮比城里的月亮清纯
这是个很有趣的事情
一轮月亮的不同演技,并没有什么不妥
空气中的高楼大厦
有槟榔的味道
风中的小麦,稻子,玉米
有些随心所欲。清纯与油腻
并不能选择。赏月的地方
月饼的口味,可以选择
这一生见过日月同辉
见过雨雪,彩虹,闪电和雷
不必苛求太多,陷自己于水火
空间
走过篮球场,关卡,体温枪
右拐出村,避开路边的铁丝网
它的铁刺像刺猬
天很蓝,往左有一块乌云
它下午会向西散去
雨,就算是停了
一个乡下孩子得意于自己
对天气的判断,然后
经过去往天虹的所有空间
电梯,烟草柜台
喧嚣的卷烟,服饰,精加工的粮食
在三楼的超市重新把自己拼装好
绿巨人,奥特曼,葫芦娃
像一切要拯救世界而不得的英雄
这符合我的懦弱与卑微
也符合动漫精神
空间有些空洞,我的错觉
并不能形成时间的黑洞
在人间呆着,能呆多久呆多久
直至穿越,某朝某国
去看皇帝的新衣
被一群飞禽走兽占领
今天将要结束
夜来了,今天将要结束
明天紧随其后
我能改变什么呢
一片树叶的方向
手一松,还是回到了秋天
流水安静,芦苇安静
天空高远,飞鸟归林
有许多东西,遗留在今夜
身外之物也会有伤痛
我捂着胸口
手掌的锁,能锁住的
只是时光的悲悯
多少年后,我会变成尘埃
落在异乡的,随风飘散
飞到故乡的,将被一株芦苇
收留。夜来了
我在梦中,焦虑万分
为邮件的地址发愁
何必呢?能收到的
不能收到的,其实早有抉择
明天的驿站,可以寄存
也可以遗失
一群白鹭为了裹腹
苦守着流水,若我的荒凉
也若我的葱郁
2022.8.18
风
风凉凉的,滑滑的
有时像树叶
有时,像花儿,像蝴蝶
像小雨滴,一钻进衣服里
就逮不着了
她说,我吹牛
她从小和我一起长大
咋就没见过风长啥样
我说像蜜蜂
总有一天会蜇你
两下……
要不,我们也去海边
一起抽颗烟
大海睡觉的时候
会打呼噜。我们坐在海堤上
看潮涨潮落
那些闸口的渔船
已在闸口停了好久
似乎还没想到出海的事情
我们也只是来海边
看一下日出,和那些船
我家有麦地,和稻田
起风时会抄袭海浪
就像抄袭诗
没有人能阻止它们
我和父亲,蹲在田埂上抽烟
像俩渔民,谈起葬身鱼腹的人
很平静,没有一点哀伤
大海像是一口蓝色的水晶棺材
我们虽然生在海边
对大海,也是一知半解
不知道自己能活多久
只是一个劲地抽烟
谁也没有先把这句话说岀来
2021.1.11
您只需点赞10元,即享月度会员,30天内免费阅读全网作品。
以文会友·庠序邻家
扫一扫
关注邻家社区微信版
我们阅读网络小说各种题材,比如穿越、宫斗、职场、言情等,故事很精彩,人物很鲜明,但总觉得会少一些什么,其语言、情节与小说的张力都不能很好地融汇贯通,创造出迷人的气息,给读者阅读带来冲击。这篇小说情节并不复杂,职场故事似曾相识,而语言与节奏把握相得益彰,呈现出一个现实与心理都趋向虚无的多向文化空间,如同昆德拉的小说一样,可此小说的重点并非叙“事”,而是造“境”、抒“情”。
这篇成长小说刻画了一个思维活跃、生动有趣的小女孩,把她写“活”了,特别是现在二孩、三孩家庭里,孩子们如何与父母、阿姨、兄弟姐妹相处,小说站在孩子的世界作了很多细致入微的观察与思考,既严肃又天真,给人们的启发较大。我比较欣赏小说的语言和叙事,特别是视角的转换比较成功,浑然一体。可以说,这是一部非常成功的成长小说,适合家长、老师、同龄人阅读的一本好作品。
主人公从贫苦农村出发,跨越山川湖泊,来到寸土寸金的城市打拼,持之以恒地向梦想一路高歌猛进,最后换来了命运的逆袭。 创业的道路无疑是辛酸且苦闷的,充满荆棘和坎坷。而今凝目回望,仍将感谢曾经那个不轻言放弃的自己。他人的成功无法复制,但是他人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一路走来,既要像海绵一样汲取知识,也像海绵一样挤干“水分”,脚踏实地,追求梦想,深圳是一个充满机遇的城市,创新、包容、进取是真正的深圳精神。
这篇我今年读的第一篇的文章,这个小说有一股生猛的原生态气息,在我的脑垂体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我生来就是一个感性动物,但我当时还是克制下提名的冲动。我的原则是要把所有的小说和文章看一个大概,才能提名……两栋楼对窗而立,无数个夜晚,他们在熄了灯的床上观摩对面投在窗子上的女人身影,一道凹凸有致的影子慰藉了他们许多个春夜……小说里的多处写实,淋漓尽致,令人忍俊不住……我始终认为爱情是人类的必须品。
今年我的提名原则也是跟陈卫华老师一样,尽量以提新面孔、年轻人和我不熟悉的作者,手中票数有限,希望鼓励到更多的新人。作者作为新生代都市人,他的笔下的人物,游刃有余地游走在数个大都市里恋爱和生活,看着都是不相干的人物,完全不同的人生,不相同的价值观,最后却都被作者巧妙地捏到了一个小说里,还是亲人情人和友人。作者说到:社会学中有一个说法,世界上任何两个人最小可以通过六个人联系起来。他在这篇小说中做到了。
此文文笔流畅,语言有节奏。我最喜欢这篇文章的是语言节奏感,这种有节奏句子,读起来富有弹性,在节奏中阅读,很容易把读者带入故事情节之中,我读着读着就把自己代入角色了,为她们的故事动情,被她们的真爱所打动。我是一个完全的异性恋者,我并不了解同性之间的爱恋,但在这篇文章中,我看到她们的爱一点也比男女之间的爱逊色。深圳是“我”心中的圣山,“我”的爱人在深圳,给“我”介绍深圳,她的深圳就成了“我”的圣山。
历来如此,人之道与文之道异曲同工。求新,也是一种选择。写什么,怎么写都重要。所以,一个平凡的故事也能让人留心。这里,不仅仅是作家的发现,更是作家的选择,读者的期待。
人如生活之浪,需要在时代中飞扬,在作家的发现中激昂,作者的的选题,构思,落笔都很好,如能再多讲点故事,多些生命的过往打捞,更好!
一些生活的细节是可圈可点的,空间格局也有回响。 如果不代替“人物”发表意见,让“人物”自己出镜,更妙。但不失为一篇有腔调的作品。
作者给我的感觉是一个人情练达的人。文字干净,节约,有一种泰然的气质。信手拈来的一些句子,将双城典型环境中的人生况味勾勒的从容,超然,又深入其中,张弛有度。
以科幻的手法,让人事,现实与超现实相互交融交织,给读者提供了一种新体验。以其殊异性,形成了不可替代的形貌。略失于仓促。但不失仍是一个值得继续打磨的文本。
题材虽不新,还是容易引起共鸣。广场舞是中国特有的一个文化现象,是自发组织的,大妈大爷们精神的需要,几个主角有各自的故事,可以说多少个舞者就有多少个故事,是长篇是中篇,是几部长篇难详尽的一个大妈。我有首诗里写道,她们被老龄丈夫粗暴地赶出家门,一直在公园大唱革命歌曲!人性是复杂的,作者发现了也呈现了,可是还需要进入所谓的化境,即看山还是山。需要让他们再次粉墨登场,可以一笔带过,而避免道德优势与审判之嫌
人物的命运感很强,他们在时代面前的苦与乐都在故事的兜兜转转中得以体现。这是地三鲜今年连续多篇中我个人觉得最可贵的一篇,特点保持了文章标题亮眼之外,对人物的刻画很有章法,故事也相对圆熟。
好的非虚构未必是记录大事件,恰恰相反,记录个人生活里闪烁着光辉的微末故事,恰是我们作为平凡老百姓最值得做的,因为大事件自有史官记录,而我们的人生记录者只有自己。这位维修店的小老板文采如此之好,如果能多写一点、选材再种类丰富一点,你的维修杂记是能获大奖的水平。最后再把今天偶得的一句名言分享给你:有时候真实比小说更加荒诞,因为虚构是在一定逻辑下进行的,而现实往往毫无逻辑可言——马克�吐温
这篇小说写出了人生的无常感。一切都是偶然。亲情、爱情、友情,都是那么回事,无所谓神圣与庸俗。萍水相逢本身就是理由,此外不必再寻找其他的理由。作者对人生有一种冷冷的看透,不赞美也不抨击,只是以零度情感予以叙说,如冷月照江河。语言老道,叙事精妙,很有功力。
从开头的五个字,我脑海里就响起了《舌尖》的bgm,自动代入李老师的经典旁白:“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采用最朴素的烹饪方法,忙碌了一天,陈师傅准备……”,不介意来个地方特色小吃安利,让“陈师傅”再忙碌起来。这是时间的味道,这是人情的味道。
说到吃,客家菜应有一席之地。
第一眼看成盘丝洞,特来打赏。
最后的反转,直呼好家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