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长的一夜
  • 点击:13170评论:112022/08/31 10:40

1

“空市长,真的不用为您安排车子吗?”实秘书问道。

“不用了。”我收拾了一下桌面上的文件,说,“岗厦离这不远,我直接坐地铁过去就是了。再说,我就是去看望一个老朋友。”


2

走出市府大楼,一股寒风扑面而来,夹着细细的冷雨。雨飘落在脸上,竟有一种硬生生的疼痛。

天气预报说这几天是朋城建市七十四年来最冷的时间段。

我把羊毛呢大衣的立领立起来,裹住脖子,沿着人行道,走向大剧院地铁站。

路上几乎没有行人,很是安静,雨虽小,却绵绵密密,落在崭新的青色长柄伞面上,能听到一阵阵急促的声音。

我抬头看到地王大厦的顶层,向着深灰色的苍穹射出一道绿色的激光。那道激光在漫天的小雨中,犹如一条蜿蜒的蛟龙在不住地吞吐着耀眼的光芒。

那是一道我无比熟悉的绿色激光。

三十多年前,经常在周末的晚上,我和我合租的那帮文友们结伴走出岗厦那个隧道,然后沿着璀璨夺目的朋南大道人行道,边走边手舞足蹈地诉说着自己伟大的梦想。那时的梦想是激动人心的,说着说着就忍不住发出尖叫,叫着叫着就撕开喉咙唱起歌来。

我们边唱,边朝着那道绿色激光昂首挺胸地走过去。

那是一段让后来的我时时想起,就热泪盈眶的青春岁月。

三十多年过去,如今,在这个夜晚,在朋南大道人行道上,所有曾经的背影都已远去,只剩下我这个五十六岁的老头。

虽然组织上说我还年轻,但是我确切地知道,我其实已经老了。


3

走进地铁站,在站台上静静地等着地铁。

我瞥了一眼悬挂的液晶屏,上面的时间显示是2053年2月14日晚上20点28分,离地铁到站还有两分钟。

我站的这个位置,有四、五个人,都是年轻人。其中一个小伙子总是拿眼睛睃我,眼神里透着一丝惊讶。我能看出那种眼神的意思。但是他不能确定。看到我看他,他不好意思地转过头去;不一会儿,他又拿眼睛来睃我。

忽然间,他张大了口,觉得有点不可思议。我朝他点头笑了笑。他也笑着向我点了点头。

这时,地铁进站了。

门开了,我走了进去。地铁里很多人,没有座位。我站在拥挤的人群里,右手吊着吊环,稳住身子。一瞬间,我感到了一种熟悉的味道。

三十多年前,我每天都会坐这趟地铁上下班。那时,我租住在岗厦村,岗厦站是大站,每天早上等地铁的人黑压压的就跟地穴里的蚂蚁一样多。在我的记忆中,每次我都是身不由己地被人流裹挟进地铁里。在涌动的“蚁”群里,我连呼吸都是艰难的。

地铁很快就重新开动了,呼啸着在黑暗的地洞里奔驰向前。一时间我有种时空错乱的感觉,感觉我乘着这趟地铁,义无反顾地朝着我的热血青春时代驶去。

地铁经过科学馆站、华强路站,很快就到了岗厦站。

我随人流走了出来,走向地铁站A出口。

我知道有一个人会在A出口等我。他是我三十年前在朋城最好的朋友之一,韦奋斗。


4

2019年3月,通过视频面试,我被《南报》录用为实习生。来朋城之前,我在网上查询租房信息。我找到了一则招合租的信息,留下那则信息的人,正是韦奋斗。

“我们租了一个两房一厅,现在有三个人了,还想再找一个人,减轻一下房租。” 韦奋斗在招合租信息里写道。

我留意到,他在信息里还特意强调了一点,并且是必不可缺的一点:租友必须爱好写作。

我在大学时就热爱文学,是大学文学社团的骨干成员,内心里一直有着一个崇高的文学梦,希冀有一天可以写出一部流芳百世的伟大小说来。

看到这则信息之后,我第一时间就跟韦奋斗打去电话,向他说明了我的情况。韦奋斗很高兴,他表示,我到岗厦的那天,他会亲自来接我。

当我拖着一个行李箱走出岗厦地铁站A出口的时候,一个中等个子的人走了过来。看长相,他比我大三、四岁,脸上却长着许多的青春痘。

“你是空理想吧?你好,我是韦奋斗。”

他伸出一双大手,有力地握住我的右手,我顿时感到像被钳子夹住了一般。我能感受到他的那份热情。


5

三十四年后的这个晚上,当我走出岗厦地铁站A出口的时候,看到了一个苍老的身影。他穿着一件厚厚的油得发亮的保安服,身形略有些佝偻。他撑着一把断了一根伞骨的灰色旧折叠伞,站在路旁,焦急地向着A出口张望着。

“韦奋斗!”

我向他招了招手,然后快步走向他,一把握住了他的右手。握手的刹那,我就感觉有点不对。我的手是强劲有力的,他的手却是绵软无力的。

“空理想…..”

因为激动,“空”字他说得比较大声,或许他马上就意识到了什么,想把话收回去,但“理想”两个字已经蹦了出来,收不回去了,但他仍然快速地降低了“理想”两个字的音调。

他干瘪的薄嘴唇哆嗦了一下,然后恭敬地称道:

“空市长……”

我的心瞬间抖动了一下,然后看着他一头灰白的头发,说:

“奋斗兄,你好吗?”

韦奋斗眼里含着泪花,说:

“好,好。三十年了,还能见到你,真是太好了。难为你还记得我这个老家伙。”


6

韦奋斗本想带我去村里一个休闲茶馆喝茶,但我执意要去他的屋子里坐坐。

“我屋子里乱得很啊……”他有点不好意思。

我说:

“再乱,能有当年我们合租的屋子那么乱吗?”

当年,我们四个男人合租一个屋子,虽说我们都是自诩清高的文学才子,但个个懒得跟猪一样,房间里十天半个月都不会打扫一下的,垃圾成堆成堆地堆在门口。

想到那时候我们懒惰的情形,我笑了,韦奋斗也笑了。

韦奋斗租住的地方是东二坊,我跟着他七弯八拐走进去,一路泥泞不堪。进入最里面的一条小巷子,黑魆魆的,没有灯光,韦奋斗打着手机上的光在前面照着。我在后面看到伞下的韦奋斗,他的身影在地下迟缓地移动着,小雨整个儿地覆盖了他的身影,显得格外的苍老、弱小。

我忽然间就生出一种莫可名状的哀伤来。

终于到了韦奋斗租住的楼层门口。

韦奋斗的屋子在八楼顶层。我们两个老头子十分吃力地爬上去,都是气喘吁吁的。韦奋斗扶住门,喘了好一会儿气,这才掏出钥匙来开门。


7

“我们住八楼,顶层,比下面的楼层便宜两百块。”

“为什么住八楼便宜两百块?”

“顶层一到夏天,就跟蒸笼一样,热得很。房东主动给我们降了两百块。”

“那为什么不搬到下面去?”

“刚才跟你说了,便宜两百块钱啊。现在钱不好挣,能省一个是一个。”

在一楼门口,韦奋斗一把就把我重重的行李箱扛了起来,蹬蹬蹬地往楼上跑了上去,我在后面空着手都追不上他。

来到出租屋门口,韦奋斗放下行李箱,大叫:

“开门!开门!”

门开了,一个比韦奋斗年纪大上四、五岁的男人,穿着齐膝的大喇叭裤,光着上身站在那里,朝我笑了笑,爽朗地说了声“你来了,欢迎欢迎”,然后也不等我回应,就从韦奋斗手里接过行李箱,拖了进去。

“他是莫成功,我们这里最有成就的大作家。”韦奋斗对我说。

莫成功刚来朋城的时候,在工厂里做流水线,日以继夜地加班,一个月到手却没几个钱。他爱喝酒,生性又豪爽,每次工资到手,就要请几个相好的工友去喝酒。

在工厂干了三年,钱没攒到一毛,也看不到任何希望,就跑到一家小公司跑销售,卖家具。

没干两个月,他就知道自己不是干销售的料,又辞职了。

接下来,他就开始了频繁的跳槽。

他已经记不清到底换了多少份工作了,粗略算一下,三十份是有的。

十年过去了,二十八岁生日那天,他强烈地意识到,如果继续这样混下去,这辈子就毁了。

于是他开始郑重地思考起人生的意义来。他觉得,这辈子总要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才没白来这世上走一遭。

琢磨了三天三夜,他终于找到了那条最有意义的道路。

他在高中的时候特别爱写作,有一次,语文老师把他的作文推荐给了县里一家内刊发表。虽然那篇作文只有五百来字,但那是他生平第一次发表文章。他是个感性的人,接下来,他开始狂热地做起了作家梦来。

其实他学习成绩还不错,但就因为发表了那篇作文,从此着了魔似的,天天写呀写的,导致成绩急剧下降。最后高考一塌糊涂,距离二本录取线差了两百多分。

他的作家梦就在高考结束后,醒了。

在他打工的十年时间里,他再也没有写过一个字,浑浑噩噩地过着。

当他像个哲人一样认真思考了自己的人生后,他决意,重新拾起年少时候的那个作家梦,用写作去改变命运。

那天晚上,他澡也不洗,光着膀子,趴在那台几百块钱淘来的二手电脑上,用一指禅啪啪啪地敲字。他用了一个通宵的时间,敲出了一个五千字的短篇小说。

然后他在网上找了一百多个文学杂志的电子邮箱,一个个地发了出去。

四个月后,他的小说在一份市级文学杂志上发表,还拿到了九百多块钱的稿费。

这让他信心大增,更加勤奋地写作。

一年左右的时间,他前前后后发表了四十来个作品(包括小说、散文)。他统计了一下,他拿到的稿费多达五万,其中最多的一次拿了一万两千块,那是一个发表在北京一份国家级的文学杂志上的三万字的中篇小说,另外还有两个小说获得了征文比赛的大奖,拿了将近两万。

虽然这些稿费并不比打工赚的多,但这让他看到了巨大的希望。

更加重要的是,写作是一件无论是身体还是精神都更加自由的事。

他最崇拜的偶像,就是他们河南南阳本土作家二月河,那个写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历史的大作家。二月河靠着那十几册历史小说的畅销带来的高额版税,过着财务自由的幸福生活。

“我也要成为二月河那样的畅销书作家!我一定要靠写作改变我的命运!”

他毅然辞职,来到了岗厦村,租了一间单房,开始了专职写作。

二十八岁那年他发表了四十来个作品,但奇怪的是,他辞职专职来写作的时候,发表的作品数量却少了一半。

发表数量一少,稿费收入自然也就少了,他一个人租的单间,交房租的时候就有点吃力。

这个时候,他想到的是,租个大点的屋子,然后找几个人合租,一起分担房租。

他找的合租的第一个人,就是韦奋斗。


8

韦奋斗初中没读完就辍学了,因为他除了语文成绩好点儿,其他科目的成绩都差得一塌糊涂。尤其是数理化,从来没有得过三十分以上。

他离开学校的那天,没有人送他,瘦小的身影显得孤零零的,很是可怜。

但是他一点都不伤感,反而对着校门口大发誓言:总有一天,我要开着宝马,风光地回来。那时,我一甩手就是两百万,把这座破破烂烂的学校重新修一遍。

他之所以在十五岁的时候就有这番了不起的志气,是因为他早就有了一个伟大的梦想:成为沈从文第二。

他最高的成就,就是在初二上学期那年参加湘西的一个中学生征文大奖赛,他以一篇两千字的散文《另一个边城》,荣获唯一的特等奖。他除了领到一个镶满金边的获奖证书,还领到三千块钱的奖金。

  • 1
  • 2
  • 3
1/7页上一页1234567下一页 第
  • 关键词:文学梦
  • 分享到:
本文所得 20000邻家币,明细如下:
  • 阮声打赏1000,共计1000
  • 2022-09-04
  • 白兆山下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2-09-01
  • 陈湖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2-09-01
  • 冯毅打赏1000,共计1000
  • 2022-08-31
  • 谢龙打赏1000,共计1000
  • 2022-08-31
  • 打赏2000,共计6000
  • 2022-08-31
  • 打赏2000,共计4000
  • 2022-08-31
  • 打赏2000,共计2000
  • 2022-08-31
  • 陈湖打赏2000,共计2000
  • 2022-08-31
  • 以文会友·庠序邻家

    扫一扫

    关注邻家社区微信版

  • 文章评论
    • 陈湖2童生2022/09/01 01:02:40
    • 分享到:
  • 来邻家的人或许都怀有一个文学梦,只是多数人不像小说里的吴抱负和韦奋斗那么执着。小说姓名的设定似乎就决定了几个主角的走向,一场文学梦,有人抽身,有人挣扎,有人至死不渝,有人向现实妥协,这其实映射的也是生活,亦是处世态度。在当今的写作环境中,能靠写作养家糊口的有几个?生活与理想不得兼顾,最后大多数不都败给现实,能写是一种幸运,写下去就是毅力了。尹兄的文字非常细腻,圆润,人物形象深刻,读后受益匪浅。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感谢陈湖兄弟点评!
  • 我看到《人世间》的味道了,不过这篇更贴近深圳,更贴近未来,算是未来写实主义小说吧,六小君子变成了几个取名别致有深意的文学青年,空理想、韦奋斗、莫成功、吴抱负,他们的写作人生让人唏嘘不已,尹兄以略带夸张的故事情节,非常深刻地描摹文学写作者在现实中遇到的尴尬,指望写小说赚钱养家成名发达,比登天还难,写作不易且行且珍惜。借用大先生一句话作结:希望本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要向莫、陈学习。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感谢杨刚兄的打赏与评论!
    • 尹高洁2童生2022/09/01 07:57:40
    • 分享到:
  • 第六页最末,编辑删掉了一段,这里补上,这一段是空理想拒绝韦奋斗的原因,乃是全篇点睛之笔,请读者知悉:好一会儿,我缓缓地说: “奋斗兄,三十多年前,你就是我心中最优秀的朋城本土诗人之一。我最喜欢的你的一首诗,就是《新一代人》。我现在还记得那首诗的每一个字:白天给了我白色的眼睛/眼睛却引导着我走向夜晚。” 韦奋斗哭泣着说: “我们这一代人,太艰难,太艰难了!”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3秀才2022/08/31 19:58:34
    • 分享到:
  • 谢谢你,尹高洁。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3秀才2022/08/31 19:58:12
    • 分享到:
  • 时光在一刹那间开始向后疾驰,如同一匹长着翅膀的白色的飞马,倒着飞过华城,飞过北京,飞到朋城的朋南大道人行道上,飞到岗厦那个八楼的出租屋里。 最后停在了岗厦地铁站A出口。 一个中等身材的年轻人,迈着矫健的步子走了过来。 “你是空理想吧?你好,我是韦奋斗。”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3秀才2022/08/31 19:46:08
    • 分享到:
  • 吴抱负慢慢地闭上了眼睛。我们都以为他就此走了。谁知,忽然他又睁开了眼睛,使出全身的力气喊了一句话。那句话好像是从胸腔里喷出来的一样。他嘶哑着喉咙,眼珠子都爆了出来,咬牙切齿地喊道:‘文学,我操——你——妈——’这句话耗尽了他最后所有的精力,他眼睛都没闭上,头一歪,就死过去了…… ——真他妈地壮烈。。。。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现实中这样惨烈的例子比比皆是,生活不容易。
    • 尹高洁2童生2022/08/31 18:19:26
    • 分享到:
  • 作者声明:因为本文涉及到的某些敏感问题,故只能写“朋城”、“朋南大道”,不作“鹏”,请读者知悉。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2022/08/31 18:43:19
    • 分享到:
  • 写成“鸟”城,也许娱乐性更强一点。。。
  • 最近来访
  • 2童生
  • 3星
  • 3钻
  • 粉丝|邻家币|作品|积分
  • 7
  • 38718
  • 11
  • 1230
  • 我们阅读网络小说各种题材,比如穿越、宫斗、职场、言情等,故事很精彩,人物很鲜明,但总觉得会少一些什么,其语言、情节与小说的张力都不能很好地融汇贯通,创造出迷人的气息,给读者阅读带来冲击。这篇小说情节并不复杂,职场故事似曾相识,而语言与节奏把握相得益彰,呈现出一个现实与心理都趋向虚无的多向文化空间,如同昆德拉的小说一样,可此小说的重点并非叙“事”,而是造“境”、抒“情”。

    廖令鹏橘子站在樱桃旁边

    2022/9/21 11:01:52
  • 这篇成长小说刻画了一个思维活跃、生动有趣的小女孩,把她写“活”了,特别是现在二孩、三孩家庭里,孩子们如何与父母、阿姨、兄弟姐妹相处,小说站在孩子的世界作了很多细致入微的观察与思考,既严肃又天真,给人们的启发较大。我比较欣赏小说的语言和叙事,特别是视角的转换比较成功,浑然一体。可以说,这是一部非常成功的成长小说,适合家长、老师、同龄人阅读的一本好作品。

    廖令鹏一加一不等于二

    2022/9/21 10:47:59
  • 主人公从贫苦农村出发,跨越山川湖泊,来到寸土寸金的城市打拼,持之以恒地向梦想一路高歌猛进,最后换来了命运的逆袭。 创业的道路无疑是辛酸且苦闷的,充满荆棘和坎坷。而今凝目回望,仍将感谢曾经那个不轻言放弃的自己。他人的成功无法复制,但是他人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一路走来,既要像海绵一样汲取知识,也像海绵一样挤干“水分”,脚踏实地,追求梦想,深圳是一个充满机遇的城市,创新、包容、进取是真正的深圳精神。

    胡帝我在深圳这些年

    2022/9/21 9:57:44
  • 这篇我今年读的第一篇的文章,这个小说有一股生猛的原生态气息,在我的脑垂体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我生来就是一个感性动物,但我当时还是克制下提名的冲动。我的原则是要把所有的小说和文章看一个大概,才能提名……两栋楼对窗而立,无数个夜晚,他们在熄了灯的床上观摩对面投在窗子上的女人身影,一道凹凸有致的影子慰藉了他们许多个春夜……小说里的多处写实,淋漓尽致,令人忍俊不住……我始终认为爱情是人类的必须品。

    文夕​月在东山上

    2022/9/21 0:09:36
  • 今年我的提名原则也是跟陈卫华老师一样,尽量以提新面孔、年轻人和我不熟悉的作者,手中票数有限,希望鼓励到更多的新人。作者作为新生代都市人,他的笔下的人物,游刃有余地游走在数个大都市里恋爱和生活,看着都是不相干的人物,完全不同的人生,不相同的价值观,最后却都被作者巧妙地捏到了一个小说里,还是亲人情人和友人。作者说到:社会学中有一个说法,世界上任何两个人最小可以通过六个人联系起来。他在这篇小说中做到了。

    文夕​一场生活

    2022/9/20 23:31:41
  • 此文文笔流畅,语言有节奏。我最喜欢这篇文章的是语言节奏感,这种有节奏句子,读起来富有弹性,在节奏中阅读,很容易把读者带入故事情节之中,我读着读着就把自己代入角色了,为她们的故事动情,被她们的真爱所打动。我是一个完全的异性恋者,我并不了解同性之间的爱恋,但在这篇文章中,我看到她们的爱一点也比男女之间的爱逊色。深圳是“我”心中的圣山,“我”的爱人在深圳,给“我”介绍深圳,她的深圳就成了“我”的圣山。

    文夕去深圳

    2022/9/20 21:51:42
  • 历来如此,人之道与文之道异曲同工。求新,也是一种选择。写什么,怎么写都重要。所以,一个平凡的故事也能让人留心。这里,不仅仅是作家的发现,更是作家的选择,读者的期待。

    秦锦屏跨境直播:让世界听到我们的声音

    2022/9/20 14:57:27
  • 人如生活之浪,需要在时代中飞扬,在作家的发现中激昂,作者的的选题,构思,落笔都很好,如能再多讲点故事,多些生命的过往打捞,更好!

    秦锦屏禹国刚,中国证券市场拓荒牛

    2022/9/20 14:51:58
  • 一些生活的细节是可圈可点的,空间格局也有回响。 如果不代替“人物”发表意见,让“人物”自己出镜,更妙。但不失为一篇有腔调的作品。

    秦锦屏羁爱的脚本

    2022/9/20 14:34:22
  • 作者给我的感觉是一个人情练达的人。文字干净,节约,有一种泰然的气质。信手拈来的一些句子,将双城典型环境中的人生况味勾勒的从容,超然,又深入其中,张弛有度。

    秦锦屏王福田的双城生活

    2022/9/20 14:31:39
  • 以科幻的手法,让人事,现实与超现实相互交融交织,给读者提供了一种新体验。以其殊异性,形成了不可替代的形貌。略失于仓促。但不失仍是一个值得继续打磨的文本。

    秦锦屏创·城

    2022/9/20 14:26:01
  • 题材虽不新,还是容易引起共鸣。广场舞是中国特有的一个文化现象,是自发组织的,大妈大爷们精神的需要,几个主角有各自的故事,可以说多少个舞者就有多少个故事,是长篇是中篇,是几部长篇难详尽的一个大妈。我有首诗里写道,她们被老龄丈夫粗暴地赶出家门,一直在公园大唱革命歌曲!人性是复杂的,作者发现了也呈现了,可是还需要进入所谓的化境,即看山还是山。需要让他们再次粉墨登场,可以一笔带过,而避免道德优势与审判之嫌

    健字号跳广场舞的女人

    2022/9/20 14:25:46
  • 人物的命运感很强,他们在时代面前的苦与乐都在故事的兜兜转转中得以体现。这是地三鲜今年连续多篇中我个人觉得最可贵的一篇,特点保持了文章标题亮眼之外,对人物的刻画很有章法,故事也相对圆熟。

    秦锦屏飞往回南天

    2022/9/20 11:49:32
  • 好的非虚构未必是记录大事件,恰恰相反,记录个人生活里闪烁着光辉的微末故事,恰是我们作为平凡老百姓最值得做的,因为大事件自有史官记录,而我们的人生记录者只有自己。这位维修店的小老板文采如此之好,如果能多写一点、选材再种类丰富一点,你的维修杂记是能获大奖的水平。最后再把今天偶得的一句名言分享给你:有时候真实比小说更加荒诞,因为虚构是在一定逻辑下进行的,而现实往往毫无逻辑可言——马克�吐温 ​ ​​​​

    陈彻维修杂记

    2022/9/19 17:56:50
  • 这篇小说写出了人生的无常感。一切都是偶然。亲情、爱情、友情,都是那么回事,无所谓神圣与庸俗。萍水相逢本身就是理由,此外不必再寻找其他的理由。作者对人生有一种冷冷的看透,不赞美也不抨击,只是以零度情感予以叙说,如冷月照江河。语言老道,叙事精妙,很有功力。

    孙行者残鸟

    2022/9/19 14:02:24
  • 邻家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