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拎一袋蛙鸣敲开诗歌之门
  • 点击:6813评论:02022/11/19 23:50

我们是在2019年1月《特区文学》杂志社举办的第三期“深读诗会”,马兴老师的诗歌研讨会上认识的,这些年逐渐读过作者的许多作品,每一次都被其诗中独有的,如大地般厚重与海洋般澎湃的具像与意像所感染,作者以雷州半岛为坐标,以海边的小渔村迈特村为地标与圆心,用极富弹性的诗歌为半径画圆圈,开始时以迈特村到深圳的距离为半径,用一袋蛙鸣为长度,画出太极图般生生不息的,一种生命地理与精神守望。在其作品我是一首乡土诗中,马兴老师如此写下诗行:

我是迈特村田野的一粒种子

生长在岁月的阳光和风雨中

我时常噙含风霜弯向土地

也仰望星空,长成现在的样子

迈特村的土地收获了稻谷和闪电

我手中一直擎着迈特村的灯盏

诗人的许多首诗与这首诗有异曲同工之妙,文本中都有同一个指向性,就是一直在迈特村的具像中定位自己,又一直在诗中以星空与灯盏,稻谷和闪电将诗的意像瞬间外延与移位,作者尝试以这种象征性的关联把自己与迈特村的骨肉相连,唇齿相依的情感,打开一个通道,这个通道,将作者最珍惜的初心,生命地理与精神守望进行了无缝对接地关联与关切,这个时候,文本在某种情感叠加中迅速加温与升华,迈特村逐渐成为了类似于外婆的澎湖湾,南泥湾好地方,洪湖水浪打浪,以及请到天涯海角来,这样的一种关联,看到作者,让人不由自主地关联迈特村,看到作者的诗歌,让人心怀向往,有种即刻想去到迈特村的冲动,这应该是诗歌文本中作者想要表达与想要达到的意义所在。

1913年,庞德提出了自己的“意像”定义,认为意像就是思想与情感的瞬间凝合体。作者写下我拎着一袋蛙鸣来到深圳,当我看到这首诗的题目,眼前一亮,这就是思想与情感的瞬间凝合体,就这一句,作者就充分又不露痕迹地把思想植入到情感中,又巧妙到不动声色地把情感嫁接到思想里,当时,我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欢自言自语,单单就这一句就是诗话言的创新,作者写了别的诗人没有写出的诗句与意境,这一句如诗人李元胜写的我想和你一起虚度时光,一句就楔入读者心,一句就可以成为经典,文本中诗人通过一袋蛙鸣将乡愁与城愁相关联,走到哪里,都拎在手里,那段有弹性的诗歌半经就更富柔韧度拉长且一直延伸。

一年多前聚会,作者的新书《敲门》面世,随手翻开诗集,每一页都如一扇门,每一首诗都是一扇门,我瞬间明白,作者是从迈特村拎着一袋蛙鸣来敲门的,先是敲开深圳的门,再敲开诗歌的门,尔后,作者正用其思想与情感瞬间的合二为一,诗与人合一,敲开所有想敲开的门,敲是意像,门是具像,作者在这里有指向性的这扇门是诗歌宫殿的门,这扇门或许要礼貌性地去敲,也许只是象征性地虚掩,作者前脚正迈步而入,那些身后写过的啊,皆为云淡,前方殿堂正风轻,千里骏马,正因诗而兴。

附作品一首:

我拎着一兜蛙鸣来深圳 | 马兴

1988年夏天,同样有雨

落在南中国海边。同样有雨

和台风把雷州湾再次洗刷。不一样的

是天空出现了一道彩虹

走在深南大道东

陷入桉树林般稠密的楼群

我不由地缩了缩肩膀

网兜里的青蛙挤成一团

瞪着不知所措的大眼睛

和我一样,对这块未知的天地

保持起新媳妇般的警觉

登上10路公交车

窗外的霓虹灯一下子亮了

受惊的青蛙有小小骚动

它们控制不住惊恐,叫出声来

乡下的蛙鸣

引来城里人异样的眼神

我红着脸

拎着这兜水土不服的蛙声

中途下车

穿过了没有稻香的红岭中路

在荔枝公园旁的亲友家

我带来的一兜蛙鸣让他惊喜不已

我的羞涩才慢慢消解

那一晚,我们从青蛙聊到童年的萤火虫

聊到白鹭飞过的稻田

聊到虫鸣和乡音

把这一兜家乡的美味

变成治病的乡音扑通扑通倒进湖里

这么多年,每当听到荔枝公园的蛙鸣

耳朵总是竖起来

想给这熟悉的乡音打上节拍

哪一声是当年的种子?

如在歌唱中拔节,一茬又一茬在城市生长

  • 1
  • 2
  • 3
  • 关键词:拎一袋蛙鸣敲开诗歌之门
  • 分享到:
本文所得 1000邻家币,明细如下:
  • 以文会友·庠序邻家

    扫一扫

    关注邻家社区微信版

  • 最近来访
  • 3秀才
  • 1星
  • 1钻
  • 粉丝|邻家币|作品|积分
  • 2
  • 6000
  • 68
  • 5090
  • 我们阅读网络小说各种题材,比如穿越、宫斗、职场、言情等,故事很精彩,人物很鲜明,但总觉得会少一些什么,其语言、情节与小说的张力都不能很好地融汇贯通,创造出迷人的气息,给读者阅读带来冲击。这篇小说情节并不复杂,职场故事似曾相识,而语言与节奏把握相得益彰,呈现出一个现实与心理都趋向虚无的多向文化空间,如同昆德拉的小说一样,可此小说的重点并非叙“事”,而是造“境”、抒“情”。

    廖令鹏橘子站在樱桃旁边

    2022/9/21 11:01:52
  • 这篇成长小说刻画了一个思维活跃、生动有趣的小女孩,把她写“活”了,特别是现在二孩、三孩家庭里,孩子们如何与父母、阿姨、兄弟姐妹相处,小说站在孩子的世界作了很多细致入微的观察与思考,既严肃又天真,给人们的启发较大。我比较欣赏小说的语言和叙事,特别是视角的转换比较成功,浑然一体。可以说,这是一部非常成功的成长小说,适合家长、老师、同龄人阅读的一本好作品。

    廖令鹏一加一不等于二

    2022/9/21 10:47:59
  • 主人公从贫苦农村出发,跨越山川湖泊,来到寸土寸金的城市打拼,持之以恒地向梦想一路高歌猛进,最后换来了命运的逆袭。 创业的道路无疑是辛酸且苦闷的,充满荆棘和坎坷。而今凝目回望,仍将感谢曾经那个不轻言放弃的自己。他人的成功无法复制,但是他人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一路走来,既要像海绵一样汲取知识,也像海绵一样挤干“水分”,脚踏实地,追求梦想,深圳是一个充满机遇的城市,创新、包容、进取是真正的深圳精神。

    胡帝我在深圳这些年

    2022/9/21 9:57:44
  • 这篇我今年读的第一篇的文章,这个小说有一股生猛的原生态气息,在我的脑垂体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我生来就是一个感性动物,但我当时还是克制下提名的冲动。我的原则是要把所有的小说和文章看一个大概,才能提名……两栋楼对窗而立,无数个夜晚,他们在熄了灯的床上观摩对面投在窗子上的女人身影,一道凹凸有致的影子慰藉了他们许多个春夜……小说里的多处写实,淋漓尽致,令人忍俊不住……我始终认为爱情是人类的必须品。

    文夕​月在东山上

    2022/9/21 0:09:36
  • 今年我的提名原则也是跟陈卫华老师一样,尽量以提新面孔、年轻人和我不熟悉的作者,手中票数有限,希望鼓励到更多的新人。作者作为新生代都市人,他的笔下的人物,游刃有余地游走在数个大都市里恋爱和生活,看着都是不相干的人物,完全不同的人生,不相同的价值观,最后却都被作者巧妙地捏到了一个小说里,还是亲人情人和友人。作者说到:社会学中有一个说法,世界上任何两个人最小可以通过六个人联系起来。他在这篇小说中做到了。

    文夕​一场生活

    2022/9/20 23:31:41
  • 此文文笔流畅,语言有节奏。我最喜欢这篇文章的是语言节奏感,这种有节奏句子,读起来富有弹性,在节奏中阅读,很容易把读者带入故事情节之中,我读着读着就把自己代入角色了,为她们的故事动情,被她们的真爱所打动。我是一个完全的异性恋者,我并不了解同性之间的爱恋,但在这篇文章中,我看到她们的爱一点也比男女之间的爱逊色。深圳是“我”心中的圣山,“我”的爱人在深圳,给“我”介绍深圳,她的深圳就成了“我”的圣山。

    文夕去深圳

    2022/9/20 21:51:42
  • 历来如此,人之道与文之道异曲同工。求新,也是一种选择。写什么,怎么写都重要。所以,一个平凡的故事也能让人留心。这里,不仅仅是作家的发现,更是作家的选择,读者的期待。

    秦锦屏跨境直播:让世界听到我们的声音

    2022/9/20 14:57:27
  • 人如生活之浪,需要在时代中飞扬,在作家的发现中激昂,作者的的选题,构思,落笔都很好,如能再多讲点故事,多些生命的过往打捞,更好!

    秦锦屏禹国刚,中国证券市场拓荒牛

    2022/9/20 14:51:58
  • 一些生活的细节是可圈可点的,空间格局也有回响。 如果不代替“人物”发表意见,让“人物”自己出镜,更妙。但不失为一篇有腔调的作品。

    秦锦屏羁爱的脚本

    2022/9/20 14:34:22
  • 作者给我的感觉是一个人情练达的人。文字干净,节约,有一种泰然的气质。信手拈来的一些句子,将双城典型环境中的人生况味勾勒的从容,超然,又深入其中,张弛有度。

    秦锦屏王福田的双城生活

    2022/9/20 14:31:39
  • 以科幻的手法,让人事,现实与超现实相互交融交织,给读者提供了一种新体验。以其殊异性,形成了不可替代的形貌。略失于仓促。但不失仍是一个值得继续打磨的文本。

    秦锦屏创·城

    2022/9/20 14:26:01
  • 题材虽不新,还是容易引起共鸣。广场舞是中国特有的一个文化现象,是自发组织的,大妈大爷们精神的需要,几个主角有各自的故事,可以说多少个舞者就有多少个故事,是长篇是中篇,是几部长篇难详尽的一个大妈。我有首诗里写道,她们被老龄丈夫粗暴地赶出家门,一直在公园大唱革命歌曲!人性是复杂的,作者发现了也呈现了,可是还需要进入所谓的化境,即看山还是山。需要让他们再次粉墨登场,可以一笔带过,而避免道德优势与审判之嫌

    健字号跳广场舞的女人

    2022/9/20 14:25:46
  • 人物的命运感很强,他们在时代面前的苦与乐都在故事的兜兜转转中得以体现。这是地三鲜今年连续多篇中我个人觉得最可贵的一篇,特点保持了文章标题亮眼之外,对人物的刻画很有章法,故事也相对圆熟。

    秦锦屏飞往回南天

    2022/9/20 11:49:32
  • 好的非虚构未必是记录大事件,恰恰相反,记录个人生活里闪烁着光辉的微末故事,恰是我们作为平凡老百姓最值得做的,因为大事件自有史官记录,而我们的人生记录者只有自己。这位维修店的小老板文采如此之好,如果能多写一点、选材再种类丰富一点,你的维修杂记是能获大奖的水平。最后再把今天偶得的一句名言分享给你:有时候真实比小说更加荒诞,因为虚构是在一定逻辑下进行的,而现实往往毫无逻辑可言——马克�吐温 ​ ​​​​

    陈彻维修杂记

    2022/9/19 17:56:50
  • 这篇小说写出了人生的无常感。一切都是偶然。亲情、爱情、友情,都是那么回事,无所谓神圣与庸俗。萍水相逢本身就是理由,此外不必再寻找其他的理由。作者对人生有一种冷冷的看透,不赞美也不抨击,只是以零度情感予以叙说,如冷月照江河。语言老道,叙事精妙,很有功力。

    孙行者残鸟

    2022/9/19 14:02:24
  • 邻家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