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是一个旷野
  • 点击:20831评论:32022/11/23 14:39

组委会要求提供获奖感言,简历和照片。

我找出一些照片,发到微信群里,让他们帮忙选。

“这张最帅最man,最吸引少妇,其它差评!” 张帅说。

菲菲说:“脸上光影感太强了,印刷出来效果不好,还是用第一张吧。”

“第一张是最搞笑的!傲娇小肥龙,” 张帅问:“你终于承认了你是平庸的写作者嘛?”

俊辉:“他不是获奖了吗?”

“前年获深圳奖,今年获福田奖,退步了啊!” 李响说。


他们在微信群里七嘴八舌。

他们作为《路上是何人》的“原型”,毫不介意我把他们写进小说里。我也不用担心他们对号入座,因为他们根本就没兴趣读我写的故事。

他们问我在干嘛,我一般都答:“写小说啊!”

他们坚信只有无所事事的闲人,才会去写小说。我也很无奈,求职简历挂在猎聘网,几乎无人问津。


我们之间常争执,对于他们的冷嘲戏言,我通常都一笑了之。如果影响到了正常交流,就用他们听得懂的语言。有时我也胡说,他们指出我的错误,我就认错。说服别人前,先说服自己,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绝不拉稀摆带。


他们更生活化,比我有趣。我羡慕,又不完全苟同。理性告诉我,人应当尽可能的积极,但我不反对别人自由意志的选择,更不鞭挞。

我也好奇,他们是怎样建立起这样的自信的。

作为90后和85后,自我觉知更强,本我意识更鲜明。也没那么酷和散漫。

随性生长,自由无畏,——这也是我青春时代渴望的。回想自己的青春,我便没有替他们担心的理由。


他们更像是生活的旁观者,参与又不参与,活于市井的同时精神上保持疏离。他们很敏捷,不仅仅是聪明。

一件事情于我,可能是一种观念,于他们可能是两种甚至更多。这就刺激我思考,对于写作也是开创性的体验,我找到了一点点属于自己的拓展边界的可能性。我想写出这种希望,也许我一直想表达又说不出来的,其实就是这种感觉。我想把这感觉写进小说里。我也不知道,我有没有写出来。那我就,认真完成这件事情就好了。

他们不规则的天性,在受限制的环境里,成为了与规则相处的自由人,他们就是这样又规则又自在又兼容的。

和他们沟通没有成本,不用去猜,粗糙的直白,冲击我惯性的思维,带给我惊喜,对我写这篇小说帮助巨大。


我年轻时代对写作有妄想症:渴望语不惊人不罢休,妄想横空出世,出道即巅峰,却眼高手低,除了学生期间发表几篇散文豆腐块,毕业后混迹于艰难俗世,停笔未动。人到中年,依然是少年的心,青年的思想。

现在回看,这篇小说的盲点和硬伤都巨多,我的小说处女作就这么交代了嘛?他们安慰我,首次在杂志刊物公开发表的才算处女作,你可以来得及继续努力。


写这篇小说的时候是七月份,心情是放松的,截稿的紧迫又时时像鞭子。早上爬起来到麦当劳吃一个猪柳蛋汉堡,去咖啡馆开写,中午到超市吃个盒饭,吃完打个盹再写,晚餐点外卖继续写,咖啡馆打烊才离开。

写作过程中,提醒自己不要被某种概念所束缚,“非此”,也无须“即彼”,尽可能释放内在的表达。


当代年轻人的情感困境更甚围城,前路迢迢,不知走向何方,不知路上陪伴者是何人,又该选择何人。此乃《路上是何人》的立意。

这篇小说,想表达的东西太多,我也想有意制造这种杂乱感。

生活本来就是无序,五彩纷呈的。所以动笔前先把篇幅定为中篇。三个主角的人设预先有备案,在这个前提下,构思的时候,就没想要写一个完整的故事,就想把几个角色的生活切片提炼呈现出来,尽可能不束缚自己,尽可能逻辑自洽,也因为在写的过程中,越到后面越难以驾驭,干脆天马行空。这也是写作不成熟之处。


人生是一个旷野,自由的灵魂永远在路上,无惧世俗的羁绊,尽可能做真实的自我,——从年轻一代身上,我看到了生命本身的闪亮、有趣和灵巧。


顺便说一下他们的近况。

菲菲和俊辉的新房刚装修好,正在通风,请我元旦去暖房吃饭。这么早提前通知,好像我日理万机似的。

李响继续热衷吃鸡,和我们吃饭的时候,一个手机,一个pad, 吃鸡直播和羽毛球直播,他可以同时看。

张帅最近练打坐,他请教师父,可以一边提肛一边打坐吗?师父说不可以,你还没到这个境界,别坐地铁坐过站了。我帮他介绍过两个女朋友,他还是单身。


感谢这些在路上的年轻人,从他们的身心,让我从一己生命通向辽阔文学世界的版图,没有他们,就没有《路上是何人》。

感谢睦邻文学奖组委会,第一篇非虚构《那群银行里的年轻人》于此获奖;小说处女作《路上是何人》于此获奖。

在邻家文学社区,收获的不仅是获奖,更是组委会创造的亦师亦友的写作者互评互动这个平台,予以我的帮助。这对一个初级写作者是莫大的鼓舞,激励我不懈怠去探索更广阔的文学世界。

  • 1
  • 2
  • 3
  • 关键词:路人寄语
  • 分享到:
本文所得 53000邻家币,明细如下:
  • 陈彻打赏1000,共计1000
  • 2022-12-10
  • 520周冠打赏38000,共计38000
  • 2022-11-28
  • Inna打赏5000,共计5000
  • 2022-11-24
  • 以文会友·庠序邻家

    扫一扫

    关注邻家社区微信版

  • 文章评论
    • Inna3秀才2022/11/24 16:28:59
    • 分享到:
  • 我认可的理想状态是三五好友,平时可以互掐互损,关键时刻一定会第一个挡在你身前。这是来自朋友的真诚和信任。作者的《路上是何人》角色众多,都有“原型”,这是一帮多么强大而坚韧的力量。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谢龙2童生2022/11/23 14:57:44
    • 分享到:
  • 昨晚七点左右,工作人员催促我提交获奖感言,我答应好。心想,明早交也不迟吧。晚上快十点,工作人员又发微信催,说是设计师已经在排版了。我这篇应该是最迟提交发上来的吧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Inna2022/11/24 16:31:02
    • 分享到:
  • 很走心,赶上了末班车。
  • 最近来访
  • 谢龙
  • (我名即我号)
  • 2童生
  • 4星
  • 3钻
  • 粉丝|邻家币|作品|积分
  • 9
  • 411590
  • 6
  • 2350
  • 此文故事非常吸引人的眼球!杨健生是龙菊花的前夫,孙大炮是菊花曾经的情人,鲁子砚是菊花的暧昧对象也是她的画画老师,关系真够错综复杂的。突如其来的小区封控,三个男人跟菊花也就是现在叫龙华的女人被困在同一个屋里,来找孙大炮的老婆苟春柳也一并被禁闭。当年龙华被杨健生的两粒纸包糖感动,婚后随丈夫来到深圳龙华,一次无意撞见他和发小郎志鲲厮混在一起,那个情景把龙华惊蒙了,怪不得杨健生有个怪癖,同房前一定要看碟片

    十十两粒纸包糖

    2023/9/21 12:48:28
  • 一个人要证明自己的存在,到底要凭借什么?我是在作者的文章中初识段作文先生的,所以知他缺了门牙、名气不高,勤于动笔,写作有老贾、老史的风格。但我点进来,却因标题,我对那个男人感到好奇,只因他能对标老贾。这是老段的处境,也是当下所有籍籍无名者的处境,我们被认识、被记住,似乎并不因我们是我们。老段的挣扎体现在他的文字里,那我们呢,如何自处?感谢作者的随笔而作,让我认识了老段,但认识自己,仍旧前路漫漫。

    时知说说那个长得像贾平凹的男人

    2023/9/21 12:42:26
  • 宠物、植物、阳光、餐饮、娱乐,本是人一生应当享受的资源,在城中村却成了最渴望又最难以触及、最廉价又最宝贵、最值得又最不堪的存在。写作生活琐碎细节的前提“情动于中”,明明最应当习以为常的事物,却总是反常,何处得来?是人被压抑、被扭曲后对生活残酷真相的洞察。我住过城中村,感受并不好,但何时逃离,何时能永远逃离,简单的问题,却成就了如我这般的漂泊者最无奈的沉默。

    时知高岭往事

    2023/9/21 11:39:38
  • 你不知道你不在我有多孤独多寂寞多可怜吗?什么都得我一个人去面对!我得独自面对我的癌症,我得独自面对儿子的抑郁症,还得面对母亲的癌症,现在又要面对肿瘤的复发,你以为我是神吗? ======= 读到这里,我的眼泪下来了。俗世凡尘,人各有难。女人总是感性的,软弱的。殊不知人生的路,终归要自己走。每个人都一样,必须独立面对人世间的一切艰难险阻,闯过去,再回首,便是:轻舟已过万重山。

    青桐天凉好个Q

    2023/9/21 11:31:31
  • “。。。。。。在老段不少散文作品里,其结构形式都是网状的,纵横交错,经纬相织,这种庞杂的内容和复杂的结构考验着他对文字的驾驭能力,他经受住了这种考验,用看似轻描淡写的文字完成了一部出色的生活史,一部壮阔的家族史,一部触及人心的心灵史。这部具有“三史”特征的散文集,就像余华的长篇小说《活着》那样,一幕幕演绎着半个世纪以来的人间悲喜与冷暖。” ——这也是我最想说的话。

    biaoran说说那个长得像贾平凹的男人

    2023/9/21 11:30:53
  • 三毛说:“不要慌,太阳下山有月光,月亮落下有朝阳。不要过于焦虑与着急,即使身处黑暗,抬头也可以看见漫天星辰。”这句话很适合用于这篇作品,从作者的字里行间不难看出六六是个心思细腻的人,人生浮浮沉沉经历过从有到无,只身前往深圳,工作换了又换,唯独那份对生活的炽热从未改变。不管是华强北还是观澜,她遇到的许多普通人,性格迥异,却不约而同的为生存而努力,在这一刻,我好像明白了:杀不死的终将使我变得坚强。

    戴珍珠的难孩太阳下山有月光

    2023/9/21 11:01:13
  • 自然界太广博了,还有很多事物是不被人类所知晓的。甚至可以说有些现象人类根本就不可能弄清楚。但这并不能说明科学不对,更不能说明迷信的内容合理。无从理解也就无从解释。所以你说,它能解释得东西范畴才多大?所以很多人试图将科学当成丈量万物得尺子,其实它还短得很。科学本身的态度是:我能即我能,不能即不能,若到某些这给变成,我能即万能,不能即不存在。你这就是赤裸裸的zong教情怀了,是迷信的开始!

    漫漫感知

    2023/9/21 10:46:57
  • 满屏的辛酸与无奈,满屏的忍耐与慰藉。一路读来,时时为作者揪心,又时时被她的达观、坚韧和无处不在的幽默逗笑,更为她优异的语言天赋而拍案叫好。丰赡的精神世界,残酷的底层生存,一群善良真诚、个性鲜明的同伴,组合成一幅当代占比最大的众生图景,让人感慨万千。自身的努力和坚持、蔑视苦难的勇气,这些自然重要,自然能给人鼓舞,催人奋进,但生存境遇如此荒谬却不得不引人沉思。这样,作品就具备了震撼人心的批判力量。

    蔡德林太阳下山有月光

    2023/9/21 10:41:16
  • 生活中麻木的群体比比皆是,人生的轨迹是一成不变的进行,现在不管做什么事都很难,物价在涨油价在涨房价在涨,唯独我们的工资没有涨,所以有的人为了生活颠沛流离,身在底层的穷人,因为认知能力有限,即便取得了一点成就也很难保持长久,缺少成功的经验,只是靠自己不断的摸索、试错,在遇见困难时,下意识就凭着自己主观意识而做决定,光成长起来就已经筋疲力尽了,即便如此也只能靠打工赚死工资。

    欣欣说说那个长得像贾平凹的男人

    2023/9/21 10:35:18
  • 这三年来我们一直处于战斗中,“青春才几年,病毒占三年”戳中了很多人的痛点和泪点,对于初三、高三学子来说尤其如此,病毒可以限制住我们行动的自由,却限制不住万物生长的希望,天生我才必有用,人生处处是考场,一次中考经历远不止升学那么简单,这个奋斗过程将受益终身,年寒窗苦读,1000多个日日夜夜,所有的辛苦,所有的劳累,所有的付出,都会有回报。

    欣欣深圳中考的那些事

    2023/9/21 10:24:16
  • 从孕育生命那刻起,教育这个话题就开始围绕在父母身边。作者是位很优秀的妈妈,照顾大的,还是顾着小的。给孩子辅导功课、抢义工名额获取积分、分析评估各大学校师资水平、注意孩子的饮食起居……爱这个词语,在这里成了生动而具体的动词。家长们盼望着教育系统得以完善,盼望着孩子们注重学业同时要具备一定抗压能力。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戴珍珠的难孩深圳中考的那些事

    2023/9/21 10:08:55
  • 从农村出来的禾小苗和他的大哥大嫂,皆因邻居大头薯那个穿着喇叭裤、带着墨镜,醉酒模样旁若无人地疯狂扭动的表哥“街痞佬”的“众目睽睽下嘣嚓嚓”而决定来到深圳的。不同的是,大哥大嫂是光明正大来深圳的,而禾小苗是拿着父亲给的读书钱偷偷溜走的。成为“新时代手袋厂”员工的禾小苗,热爱这里的每一台机器,每一个人,甚至是每一件废料。在他的努力下,成为部门的先进工作者。脚勤手快肯吃苦的禾小苗,得到老板的赏识和奖励。

    十十我们“嘣嚓嚓”

    2023/9/21 8:05:37
  • 莫成功、吴抱负、空理想、韦奋斗和他儿子韦文学,这些所谓的曾经或现在的文学青年,他们历尽了生活的沧桑,受尽了社会的毒打,经历了各种各样的艰难困苦,不禁让人怀疑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个啥?曾经的梦想曾经的抱负是否还值得坚持和坚守?“五百二十万字!十个长篇!没有一个出版!这对莫成功来说,该是多么绝望的一件事!”莫成功不仅为文学贡献了一切,也因此一直未能成家孤独终老,最终得肺癌而走。

    iris雨夜

    2023/9/21 7:11:55
  • 女孩是悲哀的,自小父母离异,不管在父亲还是母亲重组的家庭里,她都过得非常不如意过得非常憋屈。女孩又是幸运的,成年后的她,终于拥有了自己的事业,碰上了她真正的白马王子。年少的经历让女孩有了恐婚之想,温暖的男孩土豆爱上了女孩最终拯救了女孩。作者在文中还非常幽默、风趣地调侃了现在很多所谓的作家,读了让人不免会心一笑。好文!

    iris探照灯

    2023/9/21 4:10:13
  • 说实话,我是第一次听说豆腐圆,不知道作者老家是哪的?妈妈牌豆腐圆无法超越,妈妈的味道永远是第一的。此文也让我想起自己的母亲,她做的我们客家酿豆腐绝对一流,是我永远不会忘记的味道,也是我一直怀念的味道。文中做豆腐的过程和场景,跟我小时经历的差不太多,满满都是回忆。文中的母亲于2019年去世,而我的母亲于2012年离开,她们都才七十多岁,非常遗憾和悲伤。

    十十妈妈牌豆腐圆

    2023/9/21 3:11:14
  • 邻家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