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深圳为题,与世界对话
  • 点击:6832评论:72022/11/24 10:04


以深圳为题  与世界对话

——“睦奖十年”的能与不能

黄东和/文


“睦奖”十年了,好快啊。作为深圳睦邻文学奖的策划人和日常运营负责人,我有很多想说的,但真要说起来,又不知道如何说了。好在关于睦邻文学奖的介绍资料已经很周详了,我把十年来一直梦寐萦怀的几个硬核问题拎出来,与大家分享:

全民参与的可能性

睦邻文学奖,是深圳全民写作计划暨社区文学大赛的专属奖项,很亲民,因为定位就是全民。约莫20年前,深圳青年杂志社钟铁夫等深圳本土文化精英,就希望借鉴美国故事计划等海外经验在深圳推动全民写作,但是域外的成功难以在本土简单复制。10年前,深圳青年杂志社再度提出深圳全民写作计划,迅速获得深圳市宣传文化发展专项基金的支持,运行至今,投入资金并不多,运营效果已经溢出深圳,成为近年来中国文学界难得的口碑极佳的现象级文学赛事。细究因由,一是全年全天候开放接纳投稿的赛事网络平台为全民参与提供了技术可能,这是20多年前互联网尚未普及的年代不能设想的。二是不好高骛远,不追求城市宏大叙事,相反希望参与者写自己、写周遭。托尔斯泰说:“写好了你的村庄,你就写好了世界”。睦邻文学奖鼓励书写自己生活所在的社区故事,接地气,有人气,文学创作的源头活水始终奔涌澎湃。三是聚焦深圳,一切与深圳有关,把40多年来深圳移民对深圳这座城市的真情实感、真知灼见视为文学瑰宝。用文学,砌一座城。动员一城人,书写一座城。《入深圳记》成为深圳全民写作计划经久不息的主题。全民写作计划,不是大炼钢铁,不是硬性要求人人书写的文学运动,而是为想书写、想创作、想用文学表达的方式抒发对这个世界的看法的人提供了权威的、专业的、及时的、方便的参与平台和参与机会。睦奖十年,论证了深圳全民写作计划的可参与性和真实有效性,既符合这座新兴移民城市跳跃式文化发展的需要,也能很好满足近年来日益高涨的深圳市民对文学艺术的需求。

公开、公平、公正性

十年来,睦奖征文评选一直有个“约法三章”:一、必须是原创文学作品;二、题材内容必须与深圳有关;三、毋违公序良俗。即:文学性、在地性、合法性,这是睦邻文学奖的基础门槛。符合这三条的所有作品均可进入参评程序,大门打得足够开,给所有人机会,确保全民写作广泛的参与性和起点的公平性。放低门槛,打开大门,接下来就是全程公开透明的点评互动、点赞打赏,开放式的海选,小赌怡情式的周冠作品评选,然后才是本土文化精英和文学专业人士的公开提名,和海内外文学名家的记名终评。睦邻文学奖“以公开求公正”,以可计量的邻家币为参赛作品打分,赢得了参赛文友宝贵的“信任票”。“睦奖”的口碑和信誉,十年见长,在“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的文学评选中,十分难得。

文学的在地性与专业性

睦奖之所以叫睦邻文学奖,源自工业化、城市化以来的社区睦邻运动。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文化认同和社区文化重构,是当今人类文明的重大课题。以文学这一融通人类心灵的艺术形式来链接陌生人社会的心灵孤岛,于深圳这座新兴的移民城市有着莫大的功德。睦邻文学奖,通过社区文学网络平台,围绕深圳题材组织原创文学作品,是集约集成的互联网时代,深圳人文集腋成裘、后发先至的大道坦途。而源自深圳本土的文学灵感,经由本土文化精英和文学专业人士的提点,和海内外文学大家的加持,一条自下而上直达文学殿堂的文学星光大道就打造出来了。十年来,李敬泽、苏童、格非、刘西鸿、虹影、黄灿然、熊景明、谢有顺、邱华栋、孟繁华、葛红兵、徐则臣、梁鸿、谢泳等海内外名家,与邓一光、杨争光、南翔、胡野秋、汤奇云、张黎明、黄灯等在深文学大家一起,为深圳题材的文学创作导引方向、画龙点睛,睦奖作者的文学视野由是开阔,睦奖作品的文学境界由是提升,域外文学名家与本土文学创作关联不足、“两张皮”的现象由是改观。

美誉度与持续性

睦奖以贴地飞行的低姿态运行十年,口碑越来越好,影响越来越大。睦奖作品的再发表率、再获奖率很高,睦奖作者的成长性、成才率也很高。倘若没有睦邻文学奖,深圳文坛会少些什么呢?其一:深圳文学素人,将会少了一条进入深圳文坛的无障碍通道。像陈卫华,两度睦奖夺冠;雷贤平,深商故事大赛夺冠。此前,深圳文坛未闻其名;此后,中国文坛渐闻其名。其二,深圳文学熟人,将会少了一种逼着自己写下去的氛围。每年睦邻文学奖像一年一度的文学市集,逼迫深圳文坛写作者每年拿出自己的新作,且新作必须有新意。陈彻首届冠军作品不过3万字,第九届十佳作品20多万字。现在动辄数十万字的作品不少,篇幅渐长,创作周期渐长,成为趋势。其三,深圳文坛,将会少了一个观照和自我观照的坐标系。通过一年一度的睦邻文学奖,人们对深圳文学新人新作,对深圳文坛的整体实力,以及中外文坛对深圳题材的文学原创的态度和评价,都了然于心。

但是睦邻文学奖的覆盖面还不够,每年的十佳作品和年度冠军作品都过得硬,但是数量太少了,很多个性化、先锋性、很具成长性的作品被忽略了,这就需要更多的特色奖项来承载,很可惜,这十年一直没有解决好这个问题。

睦邻文学奖的持续性也是存在问题的,主要是因为赛事运营严重依赖深圳市宣传文化基金支持,扶植资金往往满足不了实际运营的需要,扶持力度时常波动乃至断断续续,亟待充分的明确可预期的资金保障,亟待社会力量的参与共建。

深圳全民写作计划、睦邻文学奖既属基础性的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也是社会参与的城市公益文化范畴,而其商业性则不强,缺乏商业运营的空间,这是下一个十年必须面对的客观事实。

如何优化睦邻文学奖的顶层设计和持续运营机制,扩大睦邻文学奖的覆盖面、和社会影响力,做好后期出版及IP运营等,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本文系2022年度睦邻文学奖颁奖典礼上的致辞。

2022年,疫情反复纠缠,无法大规模颁奖,只能分批次、小范围颁奖,导致亲友颁奖的睦奖传统今年无法持续。好在邓一光老师文学工作室的高规格和仪式感,为昨天的市级颁奖增光添彩,十分满意!

  • 1
  • 2
  • 3
  • 关键词:睦奖十年回眸2022年度颁奖
  • 分享到:
本文所得 11000邻家币,明细如下:
  • 陈彻打赏1000,共计1000
  • 2022-12-10
  • 五月打赏1000,共计1000
  • 2022-12-06
  • 以文会友·庠序邻家

    扫一扫

    关注邻家社区微信版

  • 文章评论
    • 静静1布衣2022/12/12 16:05:01
    • 分享到:
  • 刚刚加入邻家,期待下一个十年,看到不一样的自己!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陈彻4举人2022/12/10 23:53:43
    • 分享到:
  • 十年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新纪元的开始,明年让我们一起继续走下去。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五月1布衣2022/12/06 16:06:00
    • 分享到:
  • 感谢为之付出辛勤努力的老师们!从落地生根到木秀于林,睦邻文学奖终归会昂然屹立于中国文坛。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十年,对于一个人不易,对于一个文学赛事不易,对于一个人把心血、智慧完全花费在一个文学赛事上,尤其不易。致敬邻家,致敬老亨和他的团队,希望赛事越办越兴旺,无阻无忧,到下一个、下下一个……十年!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陈湖2童生2022/11/26 01:11:56
    • 分享到:
  • 致敬睦奖,致敬邻家,致敬默默付出的幕后工作人员!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恭喜获奖的文友,祝邻家越走越远,越来越好,挖掘更多的人才和激发更多的好文。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十年不易,下个十年,携手前行,我们的事业永远年轻!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2022年,疫情反复纠缠,无法大规模颁奖,只能分批次、小范围颁奖,导致亲友颁奖的睦奖传统今年无法持续。好在邓一光老师文学工作室的高规格和仪式感,为昨天的市级颁奖增光添彩,十分满意!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最近来访
  • 5进士
  • 3星
  • 4钻
  • 深圳主义者
  • 深圳主义者
  • 粉丝|邻家币|作品|积分
  • 154
  • 92444
  • 66
  • 37170
  • 我们阅读网络小说各种题材,比如穿越、宫斗、职场、言情等,故事很精彩,人物很鲜明,但总觉得会少一些什么,其语言、情节与小说的张力都不能很好地融汇贯通,创造出迷人的气息,给读者阅读带来冲击。这篇小说情节并不复杂,职场故事似曾相识,而语言与节奏把握相得益彰,呈现出一个现实与心理都趋向虚无的多向文化空间,如同昆德拉的小说一样,可此小说的重点并非叙“事”,而是造“境”、抒“情”。

    廖令鹏橘子站在樱桃旁边

    2022/9/21 11:01:52
  • 这篇成长小说刻画了一个思维活跃、生动有趣的小女孩,把她写“活”了,特别是现在二孩、三孩家庭里,孩子们如何与父母、阿姨、兄弟姐妹相处,小说站在孩子的世界作了很多细致入微的观察与思考,既严肃又天真,给人们的启发较大。我比较欣赏小说的语言和叙事,特别是视角的转换比较成功,浑然一体。可以说,这是一部非常成功的成长小说,适合家长、老师、同龄人阅读的一本好作品。

    廖令鹏一加一不等于二

    2022/9/21 10:47:59
  • 主人公从贫苦农村出发,跨越山川湖泊,来到寸土寸金的城市打拼,持之以恒地向梦想一路高歌猛进,最后换来了命运的逆袭。 创业的道路无疑是辛酸且苦闷的,充满荆棘和坎坷。而今凝目回望,仍将感谢曾经那个不轻言放弃的自己。他人的成功无法复制,但是他人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一路走来,既要像海绵一样汲取知识,也像海绵一样挤干“水分”,脚踏实地,追求梦想,深圳是一个充满机遇的城市,创新、包容、进取是真正的深圳精神。

    胡帝我在深圳这些年

    2022/9/21 9:57:44
  • 这篇我今年读的第一篇的文章,这个小说有一股生猛的原生态气息,在我的脑垂体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我生来就是一个感性动物,但我当时还是克制下提名的冲动。我的原则是要把所有的小说和文章看一个大概,才能提名……两栋楼对窗而立,无数个夜晚,他们在熄了灯的床上观摩对面投在窗子上的女人身影,一道凹凸有致的影子慰藉了他们许多个春夜……小说里的多处写实,淋漓尽致,令人忍俊不住……我始终认为爱情是人类的必须品。

    文夕​月在东山上

    2022/9/21 0:09:36
  • 今年我的提名原则也是跟陈卫华老师一样,尽量以提新面孔、年轻人和我不熟悉的作者,手中票数有限,希望鼓励到更多的新人。作者作为新生代都市人,他的笔下的人物,游刃有余地游走在数个大都市里恋爱和生活,看着都是不相干的人物,完全不同的人生,不相同的价值观,最后却都被作者巧妙地捏到了一个小说里,还是亲人情人和友人。作者说到:社会学中有一个说法,世界上任何两个人最小可以通过六个人联系起来。他在这篇小说中做到了。

    文夕​一场生活

    2022/9/20 23:31:41
  • 此文文笔流畅,语言有节奏。我最喜欢这篇文章的是语言节奏感,这种有节奏句子,读起来富有弹性,在节奏中阅读,很容易把读者带入故事情节之中,我读着读着就把自己代入角色了,为她们的故事动情,被她们的真爱所打动。我是一个完全的异性恋者,我并不了解同性之间的爱恋,但在这篇文章中,我看到她们的爱一点也比男女之间的爱逊色。深圳是“我”心中的圣山,“我”的爱人在深圳,给“我”介绍深圳,她的深圳就成了“我”的圣山。

    文夕去深圳

    2022/9/20 21:51:42
  • 历来如此,人之道与文之道异曲同工。求新,也是一种选择。写什么,怎么写都重要。所以,一个平凡的故事也能让人留心。这里,不仅仅是作家的发现,更是作家的选择,读者的期待。

    秦锦屏跨境直播:让世界听到我们的声音

    2022/9/20 14:57:27
  • 人如生活之浪,需要在时代中飞扬,在作家的发现中激昂,作者的的选题,构思,落笔都很好,如能再多讲点故事,多些生命的过往打捞,更好!

    秦锦屏禹国刚,中国证券市场拓荒牛

    2022/9/20 14:51:58
  • 一些生活的细节是可圈可点的,空间格局也有回响。 如果不代替“人物”发表意见,让“人物”自己出镜,更妙。但不失为一篇有腔调的作品。

    秦锦屏羁爱的脚本

    2022/9/20 14:34:22
  • 作者给我的感觉是一个人情练达的人。文字干净,节约,有一种泰然的气质。信手拈来的一些句子,将双城典型环境中的人生况味勾勒的从容,超然,又深入其中,张弛有度。

    秦锦屏王福田的双城生活

    2022/9/20 14:31:39
  • 以科幻的手法,让人事,现实与超现实相互交融交织,给读者提供了一种新体验。以其殊异性,形成了不可替代的形貌。略失于仓促。但不失仍是一个值得继续打磨的文本。

    秦锦屏创·城

    2022/9/20 14:26:01
  • 题材虽不新,还是容易引起共鸣。广场舞是中国特有的一个文化现象,是自发组织的,大妈大爷们精神的需要,几个主角有各自的故事,可以说多少个舞者就有多少个故事,是长篇是中篇,是几部长篇难详尽的一个大妈。我有首诗里写道,她们被老龄丈夫粗暴地赶出家门,一直在公园大唱革命歌曲!人性是复杂的,作者发现了也呈现了,可是还需要进入所谓的化境,即看山还是山。需要让他们再次粉墨登场,可以一笔带过,而避免道德优势与审判之嫌

    健字号跳广场舞的女人

    2022/9/20 14:25:46
  • 人物的命运感很强,他们在时代面前的苦与乐都在故事的兜兜转转中得以体现。这是地三鲜今年连续多篇中我个人觉得最可贵的一篇,特点保持了文章标题亮眼之外,对人物的刻画很有章法,故事也相对圆熟。

    秦锦屏飞往回南天

    2022/9/20 11:49:32
  • 好的非虚构未必是记录大事件,恰恰相反,记录个人生活里闪烁着光辉的微末故事,恰是我们作为平凡老百姓最值得做的,因为大事件自有史官记录,而我们的人生记录者只有自己。这位维修店的小老板文采如此之好,如果能多写一点、选材再种类丰富一点,你的维修杂记是能获大奖的水平。最后再把今天偶得的一句名言分享给你:有时候真实比小说更加荒诞,因为虚构是在一定逻辑下进行的,而现实往往毫无逻辑可言——马克�吐温 ​ ​​​​

    陈彻维修杂记

    2022/9/19 17:56:50
  • 这篇小说写出了人生的无常感。一切都是偶然。亲情、爱情、友情,都是那么回事,无所谓神圣与庸俗。萍水相逢本身就是理由,此外不必再寻找其他的理由。作者对人生有一种冷冷的看透,不赞美也不抨击,只是以零度情感予以叙说,如冷月照江河。语言老道,叙事精妙,很有功力。

    孙行者残鸟

    2022/9/19 14:02:24
  • 邻家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