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里汇聚了深圳最优秀的社工
  • 点击:5936评论:02022/12/24 17:55

原标题:这里汇聚了深圳最优秀的社工,我却以为误入了童话世界

因为身边有一群优秀的社工和公益人,我对社工、对公益有着特别的关注。偶然的机会,知道深圳竟然还有一条社工街,迫不及待前来一探究竟。

社工街位于龙华区观湖街道观城社区大和村,是龙华区300多个城中村之一,是一座有着200多年历史的客家村落,面积仅2平方公里。

改革开放40多年来,在工业化、城市化大潮中,大和村的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大和村基础设施薄弱、公共资源短缺、安全隐患频发,村里流动人口多,村民参与社区治理意识不强、能力不足,公共服务设施相对匮乏、党群服务资源短缺等治理短板都成为了社区治理的一个难题。

2018年,龙华区招募了一批具有不同专长的资深社工入驻大和村,进行社区营造和创新探索。随着骨干社工的到来,大和村成了群众口中的“社工村”,是深圳乃至全国首个社工村,这里汇聚了社工行业精英,开展社区治理工作。

大和到底是不是全国首个社工村?我在网上查阅资料,2020年9月14日报道:全国首家“社工村”是南京江宁的“如愿社工村”,而龙华拟在观湖街道创建全国首个“社工村”的理念是2018年8月提出并完成选址和“社工村”村民招募。

此后,2019年与2020年,全国第一家“社会工作行业党群服务中心”、全市首个行业性社会组织党总支先后在大和村落地。

在我们的游览中得知,2020年初,三位北大毕业的年轻人在大和村扎根近半年,根据村里现有条件,与本地居民共同完成改造计划,2020年8月份开始与村民共同改造社工街,在我们走进社工街的2021年1月初刚刚完工,难怪我们在街上从中午逛到晚上都没有游客,原来是“养在深闺人未识”。

社工街是一条百米长街,街口门楼上“龙华社工街”五个大字彰显街区定位。走进社工街,右边是一个由键盘墙、键盘坐凳和立体绿化组成,创意独特的键盘花园,54个键盘艺术装置代表着青年与网络,颇具特色的键盘凳子,让大家“切换”、“回归”、“本真”。墙上还有明确标识:如果有网瘾问题需要支持和帮助,可以到社工小院去找社工。街道两旁鲜花绽放,每一盆花都是“名花有主”,花盆下或是花茎旁都有一个牌牌,写着村民或者旁边幼儿园小朋友的名字,还有关于花的介绍 ,花团锦簇,色彩缤纷是对社工街最深刻的印象。

再往前走,左边是一个趣味电话亭,在手机早已普及的今天,还有多少人会记得这种电话,对于村里的孩童来说,这也是了解通讯工具变迁的一种很好的方式。

社工街只是一个短小的街道,街道内每一处角落都发挥得淋漓尽致,依电线杆而建的指示牌、逍遥自在的陀螺椅、长颈鹿造型的铁皮烟囱、可以随意转动的九宫格镜子,随手一拍,都是最动人的画面。

最吸引眼球的是墙上七彩斑斓的社工街平面图,怎么看都像是一个童话世界。

在广东人的生活中,离不开汤水和糖水,饭前一碗靓汤,饭后一碗糖水,这一顿才算吃出了仪式感,社工街上有一家糖水铺,店铺门前挂着一个牌牌,写着:龙华社工村大和社区公益联盟成员。糖水铺门口的街角处,就地取材装饰成一个小小的儿童乐园,我们点了店员推荐的糖水,冬日的下午,坐在门前晒晒太阳吃碗糖水,看孩童们在乐园嬉戏,是一件无比美好的事情。

社工行业党群服务中心、社区居民委员会位于街道中段,观湖社工站就在社工街内,社工站左边是一片社工主题翻转墙,翻转牌正反两面不同颜色,翻转之后可以组成不同数字、图案,还有可更换的文字帖,通过翻转牌进行社工知识的普及,给居民正向的、积极的引导。我翻转的第一块牌牌是“被爱是美好的”。我想,所有的美好都值得期待、充满感激,无论爱人还是被爱,都是幸福的。

始终相信:幸福是一种能力。

在社工街的治理中,共建共享的治理理念贯穿其中,街上有一面垃圾分类艺术墙,远看是一副美丽的图画,走近了细看,原来是用废弃的瓶盖拼出来的,包含了垃圾分类座椅和星空瓶盖墙两部。看了墙上的介绍,当时我就震惊了,改造前与改造后的图片对比,简直是天壤之别。这是社工和社区居民捐赠的瓶盖,共同参与完成的艺术墙,设计者的用心用情也可见一斑。居民在参与过程中不仅仅学会了变废为宝,根植垃圾分类意识,更是增强了凝聚力,树立了团队意识。

大和村是典型的客家村落,作为一名客家人,走在大和村,独特的客家建筑、耳畔传来的客家乡音,满满都是亲切感。

从中午来到社工街,短短百米的街道,我们走走停停,竟然就到了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在橘黄色温暖灯光中,孩童们在小巷中踩单车,奔跑嬉戏,疫情之下的社工街,一派安静祥和。

此刻,最吸引我们的,是路口的“大榕树”烧烤店。走进店内,首先映入眼帘的依然是“龙华社工村大和社区公益联盟成员”的牌牌,。与一般烟火缭绕的烧烤店不同。墙上的每一幅涂鸦,都显得生动有趣,每一句短语,都催人奋发向上。据工作人员介绍,店内所有的装饰画,都是社工画的。吃着眼前的烤串,看着墙上店内满满文艺范儿的装饰,物质与精神,相得益彰。

社工街的改造,赋予了大和村新的生命力。

撸完串,我突然希望对社工村有更多的了解,于是又返回社工站,此刻,早已经过了下班时间,社工站大门依然敞开,走进里面空无一人,我站在一楼问“有人吗”?二楼下来一个斯文秀气的姑娘,在一楼书架上拿出《大和时光记忆》、《社工支网计划》、《深圳市民文明手册》、《龙华社工村活动邀请函》等文字资料的册子送给我,并告诉我,民政领导和设计师们、社工们还在二楼开会,从下午开到现在,正在研究如何进一步完善社工街,原来,接待我的是姑娘姓何,是北大人类学二年级研究生,在社工站协助做一些文字整理工作,何姑娘向我介绍社工街的情况,说话间,二楼又下来一个小伙子,拿着快餐单过来让她点餐,何姑娘悄悄告诉我,楼上民政和社区领导经常跟社工一起,一边吃快餐一边开会,最高效地利用时间,解决人手不够的问题。我看看手机时间,已经是晚上7点多了,繁华温馨的背后,是一群人默默无闻的付出,不由心生敬意。

也许,这就是“敢闯敢试、开放包容、务实尚发、追求卓越”的深圳精神的最好诠释。

社工,一个并不被大众关注的群体,却在特区建设进程中,以服务凝聚人心,用生命影响生命。查阅深圳社工的数据,目前,深圳社工持证专业人数有2万多人,行业从业人员9000多人,服务领域广泛,服务人次不断增加,社会服务成效显著,特殊时期,面对汹涌的新冠疫情,深圳社工不顾自身安危,不问白天黑夜,默默坚守在抗疫前线,用社会工作者的果敢与担当,谱写了“逆行者”最美的篇章。

龙华社工街,汇聚了全国社工精英,成立了社工之家,探索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模式,这里的每一个细节,都彰显社工的智慧与情怀,让老村落换发新的生命力,随着熟悉社工街的人越来越多,相信这里也将会是众多社工梦想开始的地方。

借此机会,向平凡而不平庸的社工们致敬!


  • 1
  • 2
  • 3
  • 关键词:共建共治
  • 分享到:
本文所得 1000邻家币,明细如下:
  • 以文会友·庠序邻家

    扫一扫

    关注邻家社区微信版

  • 最近来访
  • 姚静
  • (我名即我号)
  • 1布衣
  • 2星
  • 1钻
  • 爱音乐、爱生活、爱旅行
  • 爱音乐、爱生活、爱旅行
  • 粉丝|邻家币|作品|积分
  • 0
  • 6641
  • 5
  • 710
  • 我们阅读网络小说各种题材,比如穿越、宫斗、职场、言情等,故事很精彩,人物很鲜明,但总觉得会少一些什么,其语言、情节与小说的张力都不能很好地融汇贯通,创造出迷人的气息,给读者阅读带来冲击。这篇小说情节并不复杂,职场故事似曾相识,而语言与节奏把握相得益彰,呈现出一个现实与心理都趋向虚无的多向文化空间,如同昆德拉的小说一样,可此小说的重点并非叙“事”,而是造“境”、抒“情”。

    廖令鹏橘子站在樱桃旁边

    2022/9/21 11:01:52
  • 这篇成长小说刻画了一个思维活跃、生动有趣的小女孩,把她写“活”了,特别是现在二孩、三孩家庭里,孩子们如何与父母、阿姨、兄弟姐妹相处,小说站在孩子的世界作了很多细致入微的观察与思考,既严肃又天真,给人们的启发较大。我比较欣赏小说的语言和叙事,特别是视角的转换比较成功,浑然一体。可以说,这是一部非常成功的成长小说,适合家长、老师、同龄人阅读的一本好作品。

    廖令鹏一加一不等于二

    2022/9/21 10:47:59
  • 主人公从贫苦农村出发,跨越山川湖泊,来到寸土寸金的城市打拼,持之以恒地向梦想一路高歌猛进,最后换来了命运的逆袭。 创业的道路无疑是辛酸且苦闷的,充满荆棘和坎坷。而今凝目回望,仍将感谢曾经那个不轻言放弃的自己。他人的成功无法复制,但是他人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一路走来,既要像海绵一样汲取知识,也像海绵一样挤干“水分”,脚踏实地,追求梦想,深圳是一个充满机遇的城市,创新、包容、进取是真正的深圳精神。

    胡帝我在深圳这些年

    2022/9/21 9:57:44
  • 这篇我今年读的第一篇的文章,这个小说有一股生猛的原生态气息,在我的脑垂体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我生来就是一个感性动物,但我当时还是克制下提名的冲动。我的原则是要把所有的小说和文章看一个大概,才能提名……两栋楼对窗而立,无数个夜晚,他们在熄了灯的床上观摩对面投在窗子上的女人身影,一道凹凸有致的影子慰藉了他们许多个春夜……小说里的多处写实,淋漓尽致,令人忍俊不住……我始终认为爱情是人类的必须品。

    文夕​月在东山上

    2022/9/21 0:09:36
  • 今年我的提名原则也是跟陈卫华老师一样,尽量以提新面孔、年轻人和我不熟悉的作者,手中票数有限,希望鼓励到更多的新人。作者作为新生代都市人,他的笔下的人物,游刃有余地游走在数个大都市里恋爱和生活,看着都是不相干的人物,完全不同的人生,不相同的价值观,最后却都被作者巧妙地捏到了一个小说里,还是亲人情人和友人。作者说到:社会学中有一个说法,世界上任何两个人最小可以通过六个人联系起来。他在这篇小说中做到了。

    文夕​一场生活

    2022/9/20 23:31:41
  • 此文文笔流畅,语言有节奏。我最喜欢这篇文章的是语言节奏感,这种有节奏句子,读起来富有弹性,在节奏中阅读,很容易把读者带入故事情节之中,我读着读着就把自己代入角色了,为她们的故事动情,被她们的真爱所打动。我是一个完全的异性恋者,我并不了解同性之间的爱恋,但在这篇文章中,我看到她们的爱一点也比男女之间的爱逊色。深圳是“我”心中的圣山,“我”的爱人在深圳,给“我”介绍深圳,她的深圳就成了“我”的圣山。

    文夕去深圳

    2022/9/20 21:51:42
  • 历来如此,人之道与文之道异曲同工。求新,也是一种选择。写什么,怎么写都重要。所以,一个平凡的故事也能让人留心。这里,不仅仅是作家的发现,更是作家的选择,读者的期待。

    秦锦屏跨境直播:让世界听到我们的声音

    2022/9/20 14:57:27
  • 人如生活之浪,需要在时代中飞扬,在作家的发现中激昂,作者的的选题,构思,落笔都很好,如能再多讲点故事,多些生命的过往打捞,更好!

    秦锦屏禹国刚,中国证券市场拓荒牛

    2022/9/20 14:51:58
  • 一些生活的细节是可圈可点的,空间格局也有回响。 如果不代替“人物”发表意见,让“人物”自己出镜,更妙。但不失为一篇有腔调的作品。

    秦锦屏羁爱的脚本

    2022/9/20 14:34:22
  • 作者给我的感觉是一个人情练达的人。文字干净,节约,有一种泰然的气质。信手拈来的一些句子,将双城典型环境中的人生况味勾勒的从容,超然,又深入其中,张弛有度。

    秦锦屏王福田的双城生活

    2022/9/20 14:31:39
  • 以科幻的手法,让人事,现实与超现实相互交融交织,给读者提供了一种新体验。以其殊异性,形成了不可替代的形貌。略失于仓促。但不失仍是一个值得继续打磨的文本。

    秦锦屏创·城

    2022/9/20 14:26:01
  • 题材虽不新,还是容易引起共鸣。广场舞是中国特有的一个文化现象,是自发组织的,大妈大爷们精神的需要,几个主角有各自的故事,可以说多少个舞者就有多少个故事,是长篇是中篇,是几部长篇难详尽的一个大妈。我有首诗里写道,她们被老龄丈夫粗暴地赶出家门,一直在公园大唱革命歌曲!人性是复杂的,作者发现了也呈现了,可是还需要进入所谓的化境,即看山还是山。需要让他们再次粉墨登场,可以一笔带过,而避免道德优势与审判之嫌

    健字号跳广场舞的女人

    2022/9/20 14:25:46
  • 人物的命运感很强,他们在时代面前的苦与乐都在故事的兜兜转转中得以体现。这是地三鲜今年连续多篇中我个人觉得最可贵的一篇,特点保持了文章标题亮眼之外,对人物的刻画很有章法,故事也相对圆熟。

    秦锦屏飞往回南天

    2022/9/20 11:49:32
  • 好的非虚构未必是记录大事件,恰恰相反,记录个人生活里闪烁着光辉的微末故事,恰是我们作为平凡老百姓最值得做的,因为大事件自有史官记录,而我们的人生记录者只有自己。这位维修店的小老板文采如此之好,如果能多写一点、选材再种类丰富一点,你的维修杂记是能获大奖的水平。最后再把今天偶得的一句名言分享给你:有时候真实比小说更加荒诞,因为虚构是在一定逻辑下进行的,而现实往往毫无逻辑可言——马克�吐温 ​ ​​​​

    陈彻维修杂记

    2022/9/19 17:56:50
  • 这篇小说写出了人生的无常感。一切都是偶然。亲情、爱情、友情,都是那么回事,无所谓神圣与庸俗。萍水相逢本身就是理由,此外不必再寻找其他的理由。作者对人生有一种冷冷的看透,不赞美也不抨击,只是以零度情感予以叙说,如冷月照江河。语言老道,叙事精妙,很有功力。

    孙行者残鸟

    2022/9/19 14:02:24
  • 邻家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