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钟的修理铺
  • 点击:2463评论:12023/02/15 16:34

老钟在龙华牛栏前开了一间义务修理铺,专修单车、摩托,附带小件家电维修。一早他给我电话说,要来观澜与我一聚。故而我们约定:中午就近在观澜陶家湾酒楼小聚。

老钟是个勤勉之人,挺有一番处事原则。早在担任村干部时,处事雷厉风行,从不敷衍了事。

他工作起来特别卖力,忙起来甚至连吃饭都顾不上。乡亲们言不由衷地说:“老钟是咱们的‘父母官’,只要有他在什么困难都可以克服。”

一天,他儿子突发“高烧”,妻子在电话里心急火燎叫他立马回家送儿子去医院,可是直到很晚仍不见丈夫的影子。无奈妻子只得叫邻居老王把孩子送到乡卫生院。从医院回来后,妻子气咻咻的把门拴上。待到老钟忙完了村里的公务回家,一推门却死死的被关上了,那一晚老钟被堵在门外一个待了一个通宵。

一次,县报记者欲采访他,老钟却故意躲到朋友家里。后来他托朋友捎话说:“倘若要来采访就去找村民吧!俗话说得好:会打三棒鼓,还要两个人。”

记者想了解“三农”问题与开展油茶种植情况,借此,在全县树立一个榜样的作用,以便带动春耕生产的开展。

老钟说,众人拾柴火焰高。油茶种植靠的是大伙齐心协力,工作才能圆满完成。”

村里1000多亩茶林,株株都已挂果。而且年产油量7.5万公斤以上,创年利润600多万元,这在咱们那个穷乡僻壤树立了“脱贫致富的丰碑!”如今村上40%的农户都盖了别墅,而且家家户户都建了新房子。

村民手里有了钱,他们坚持不要政府的“扶贫款”。在召集各村支部“精准扶贫”会上,老钟代表发言说:“大伙的力量是无穷的,只要我们力往一处使,没有办不到的事儿。”

领导听了老钟的发言后,对在座的十几位村干部说:“老钟的发言想必大家都听到了,所以我不再累赘,我们应当以上关村成功的经验作为导向,苦干加实干,把我乡经济搞上去!”

在办理退休手续时,领导拍着老钟的肩膀,说:“您做了16年的村干部,做得好,群众对你很满意!”

老钟不假思索的说:“是啊!我也想跟大伙一直干下去,可是年纪大了又没啥文化,说真的我还是让年轻人来接替我这副担子。”

卸下了沉重的工作,老钟对乡亲们说:“虽然我已经退休,我依然还要发挥余热。”

“发挥余热”一词,题外话便是想开一间单车、电动车修理铺,重拾年轻时的“老本行”为乡亲们义务修理单车、摩托。

说到做到,不久老钟便在自己家门口开了一间“义务修理铺”。大伙儿车辆遇个什么毛病,只要拿给老钟捣弄一番,便又可以继续上路了。

老钟推行免费修车服务后,毋容置疑,对他来说需要付出一番沉重的牺牲。 他规定:修理者只要不置换零件,修车是不收费的。见老钟有时忙得满头大汗,乡亲们执意要付给老钟一点手续费,老钟却一抹汗水,说:“没关系,井水挑不干,力气用不尽嘛!”

见丈夫毫不在意的样子,妻子说:谁像你这么做修理的,不但赚不回本钱,反而连我也受累,每天都要照料你一日三餐。这样下去,我们只有喝西北风去。”

老钟乜了一眼老伴,说:“你一个妇道人家懂什么?大伙儿都是乡里乡亲的,抬头不见低头见嘛!谁个需要帮忙的时候。况且乡邻们不也帮了我们不少呢。”

老伴无言以对,仔细琢磨丈夫的话,觉得说得有道理。


阳春三月,老钟与一帮乡友来到龙华区民治牛栏前一家塑胶厂做临时工。这是一家中外合资企业,约200来人。本厂节、假日一般不用上班,员工们有的利用节、假日去外面揽些临时工贴补家用。

那天,我们在陶家湾酒楼一边喝酒,一边聊些生活上的话题。

老钟说,初来龙华他与几个工友合租在牛栏前一个农家小院落里。隔壁是一家小卖部,生意不错。小卖部除了经营一些零星百货还兼做早点生意。店老板是潮州人,听说在龙华有好几间门面。小卖部生意挺好,尤其是节假日夫妻俩忙得跟陀螺似的。

老钟见夫妻俩忙得有时连吃饭也顾不上吃,他想: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帮他们夫妻俩搭把手。

节假日老钟帮他俩去批发市场拉些杂货或在店里打打下手或引导顾客购物什么的。夫妻俩心里很是感激,有时留老钟吃顿饭或给些小费,可是老钟却婉言谢绝,他说:“给你们帮衬是我自己愿意的,如果想趁此捞点好处,这就太不应该了。”

工友们见老钟如此厚道,并且乐于助人,便故意调唆道:“老钟呀,见你一闲下来就往店里跑,是不是被什么妖精迷住了啊?”

老钟呵呵一笑道:人过留名,鸟过留声。我们在世上为人,就要留个好名声。如今我活到这把年纪,趁自己还能做点事,给人家帮帮,自己也感到充实啊!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嘛!

这便是老钟的哲学,也是他素来做人的根本。

夫妻俩对老钟信任有加,为感谢老钟对自己的帮助,他俩说:“您不辞劳苦帮助咱们,这使我们过意不去,倘若您不介意的话,我们便把牛栏前的一间铺面让给您开一间修理铺,您不是会修理吗?”

老钟私下想:自己做了数十年的村干部,也没少帮过乡亲们。特别是退休以来,义务为乡亲们修理各种机动车辆。

现在老板既然肯腾出一间铺面让我做修理,这不是天大的好事吗?一则自己可以继续为工友们服务;二则还可以照常在厂里上班,这样劳逸结合,工作与服务两不误。

尽管如此老板那里我还要尽力抽时间帮他们照顾生意,自己总不能“过河拆桥”呀!既然主意已定,何不马上动手呢?

主意已定,老钟便爽快地答应了黄老板的诚意,为不使老板吃亏,老钟善解人意的说:“黄老板,感谢您对我的关照!不过房租费嘛,我还是按照每月交一部分,这样就不至于亏得太多,我心里也好受些!请考虑我的提议。”

既然话到这个份上,黄老板只好点头答应。

修理铺开义那天,牛地铺、民乐、坂田工业园、观澜竹村等一些附近的朋友特意赶来祝贺。宴席上,老钟对大伙说:“你们不辞辛苦赶来为我捧场,我深表感谢了!”说完,老钟举起酒杯与大伙一饮而尽。

接着老钟喉结抖了抖,说:“如果遇上修理耗时太多,并且难度稍大的作业还望各位亲友理解。”

修理铺开张后,来自湖南、江西、四川各地的工友,他们的单车、摩托、电动车遇到什么故障,只要给老钟倒弄一番,便又可以继续上路了。

修理铺门口车水马龙,好不热闹。为不耽误工友们上班,老钟只好充分利用节假日加班加点,每常忙到深夜。

他说,修车是他的爱好,不图名不图利,只为替大伙尽点力所能及的事。有人劝慰问他说:“您年纪这么大了,并且不愁吃不愁穿的,干嘛这么拼命,为啥呀?”

他风趣地说:“我也想歇歇,可是一停下来,就怕自己成为一个无用的废人或者倚老卖老,挥享清福什么的, 所以我还想有一份光,发一份热呢。”说完,哈哈一笑。


那天,我和老钟把一瓶“二锅头”干了个底朝天。老钟还有些酒量只是微醉,他乜了我一眼,说:“我这辈子能活到今天也值了,感谢国家救了我这条小命。小时候,没上过几天学,后来而多亏村上办了个“扫盲班”,于是我报名上夜校。做了村干部后,我渐渐地明白:当干部只有老老实实为乡亲们做点事,才能不辜人们的信任······”

他还说,趁自己有生之年,尽力为乡亲们做点实事,死后才会被人铭记,否则自己就是白来一遭。

他的这番话在乡亲们中耳熟能详,被称之曰:老钟的哲学。

修理铺无论白天还是晚上,修车的人络绎不绝。这在外人看来,他的生意好得不得了,可是老钟不但没有赚到钱,而且连老本也赔了进去。原因是他的修理铺奉行的是义务修理,屙屎大喷嚏---两头蚀。

村里人称老钟是个货真价实的傻老头、倔老头、一根筋、木脑壳······

而无论别人怎么说,老钟却是一笑了之。我拍了拍他的肩膀,说:“老伙计,我们都没有以前的酒量了,看来咱们真的老了呀!”

他迷迷糊糊的“嗯”了一声,不知是赞同还是否认我的观点。老钟只比我大一岁,可是他身体的每个“零件”都很硬朗,不像我身体严重透支,前年心脏还安了个支架呢。

他四十好几才当上村干部,村上三千多号人对他的口碑很好。说老钟朴实厚道,没有花花肠子。

我认为还应该加上一条:做人低调,从不摆架子。村里有个年轻人为父亲没有评上“低保”,居然把老钟告到乡政府。

老钟非但不与那人计较,还将他请到自己家里,一边喝洒一边聊天。老钟耐心地对那人说:“你父亲年纪大了,而且有类风湿病,腰椎盘突出等,行动有些不方便,这些我都知道。但老人家生活还能自理,况且你们兄弟仨常年在外打工,经济收入还不错······”

老钟一边说,一边而把村里那些评上“低保户”的作了一番比较,接着说:“比如,低保户赛老钢从小没有父母,伯父一手把他抚养成大。可是伯父现在已经去世,而赛老钢一把年纪了,仍然穷得叮当响,无奈娶了个先天性没有手指头的女人,并且患有严重的脑智障。

祸不单行,女儿生下来也像她的妈妈没有手指头,母女俩好像同一个翻版似的,都没有劳动能力。

村里另一个低保户主老七,他在兄弟姊妹排行中第七。也是家里太穷,到了上学年龄上不起学。倘未成年又遭遇父母病故,无奈兄长把他抚养。

老实本分的老七,四十好几了,刁然一身,没有姑娘肯嫁给他。兄长家也是经济入不敷出,只得把他分开住。

老钟对村里这些“困难户”了如指掌,如数家珍说给年轻人听,并且多次在会上做了解释,使那些抱有成见的村民,不得不佩服老钟做事坦坦荡荡,公事公办,大家心悦诚服地称他为“父母官”。

那个年轻人对老钟说:“当初我怼你是我不对,望你大人不计小人过。”

老钟意味深长地说:“既然大伙选我当村干部,就要对大伙负责,做到“一碗水端平”有句俗语说:“人在做,天在看。”我为人不做亏心事,那怕深夜鬼敲门。

我送他去站台的路上,他一再嘱咐:做人要讲良心,不存欺心,走遍天下都不怕。


不久,龙华举办了一次征文颁奖活动。活动结束已近黄昏,火烧云映红了西边的天空。我沿着公园路沿线,一边电话里跟老钟聊天,一边朝着牛栏前方向走去。

老钟听我说要去,高兴地说:“马上我叫你婶子准备好饭菜,专等你过来。”我说“咱俩喝点小酒,好好叙一叙。”他说:“我们同在龙华区,却不能每常在一起实在遗憾!”

从人民路往坂田方向,再向右拐一个弯便到了牛栏前老钟的修理铺。铺面不是很大,入里有一条长长的通道,约60平米,摆满了单车、摩托车等各种机动车辆。

老钟见了我随手捡起地上的一块抹布,擦了擦满是油腻腻的手,给我递了一支烟。接着掏出火机“拍打”一声,点燃了香烟。袅袅的烟雾驱散开来,屋里弥漫着一股烟味。

  • 1
  • 2
  • 3
1/2页上一页12下一页
  • 关键词:老钟、修理铺、牛栏前
  • 分享到:
本文所得 2000邻家币,明细如下:
  • Inna打赏1000,共计1000
  • 2023-02-16
  • 以文会友·庠序邻家

    扫一扫

    关注邻家社区微信版

  • 文章评论
    • Inna3秀才2023/02/16 14:25:15
    • 分享到:
  • 老钟是个老好人,实在人。退休前为人民服务,退休后还是在为人民服务。义务修理铺给老钟的退休生活带来了很多有趣的新故事,感觉把修理店和客户的部分梳理出来,故事会更饱满。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最近来访
  • 2童生
  • 2星
  • 1钻
  • 粉丝|邻家币|作品|积分
  • 8
  • 9600
  • 27
  • 2650
  • 我们阅读网络小说各种题材,比如穿越、宫斗、职场、言情等,故事很精彩,人物很鲜明,但总觉得会少一些什么,其语言、情节与小说的张力都不能很好地融汇贯通,创造出迷人的气息,给读者阅读带来冲击。这篇小说情节并不复杂,职场故事似曾相识,而语言与节奏把握相得益彰,呈现出一个现实与心理都趋向虚无的多向文化空间,如同昆德拉的小说一样,可此小说的重点并非叙“事”,而是造“境”、抒“情”。

    廖令鹏橘子站在樱桃旁边

    2022/9/21 11:01:52
  • 这篇成长小说刻画了一个思维活跃、生动有趣的小女孩,把她写“活”了,特别是现在二孩、三孩家庭里,孩子们如何与父母、阿姨、兄弟姐妹相处,小说站在孩子的世界作了很多细致入微的观察与思考,既严肃又天真,给人们的启发较大。我比较欣赏小说的语言和叙事,特别是视角的转换比较成功,浑然一体。可以说,这是一部非常成功的成长小说,适合家长、老师、同龄人阅读的一本好作品。

    廖令鹏一加一不等于二

    2022/9/21 10:47:59
  • 主人公从贫苦农村出发,跨越山川湖泊,来到寸土寸金的城市打拼,持之以恒地向梦想一路高歌猛进,最后换来了命运的逆袭。 创业的道路无疑是辛酸且苦闷的,充满荆棘和坎坷。而今凝目回望,仍将感谢曾经那个不轻言放弃的自己。他人的成功无法复制,但是他人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一路走来,既要像海绵一样汲取知识,也像海绵一样挤干“水分”,脚踏实地,追求梦想,深圳是一个充满机遇的城市,创新、包容、进取是真正的深圳精神。

    胡帝我在深圳这些年

    2022/9/21 9:57:44
  • 这篇我今年读的第一篇的文章,这个小说有一股生猛的原生态气息,在我的脑垂体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我生来就是一个感性动物,但我当时还是克制下提名的冲动。我的原则是要把所有的小说和文章看一个大概,才能提名……两栋楼对窗而立,无数个夜晚,他们在熄了灯的床上观摩对面投在窗子上的女人身影,一道凹凸有致的影子慰藉了他们许多个春夜……小说里的多处写实,淋漓尽致,令人忍俊不住……我始终认为爱情是人类的必须品。

    文夕​月在东山上

    2022/9/21 0:09:36
  • 今年我的提名原则也是跟陈卫华老师一样,尽量以提新面孔、年轻人和我不熟悉的作者,手中票数有限,希望鼓励到更多的新人。作者作为新生代都市人,他的笔下的人物,游刃有余地游走在数个大都市里恋爱和生活,看着都是不相干的人物,完全不同的人生,不相同的价值观,最后却都被作者巧妙地捏到了一个小说里,还是亲人情人和友人。作者说到:社会学中有一个说法,世界上任何两个人最小可以通过六个人联系起来。他在这篇小说中做到了。

    文夕​一场生活

    2022/9/20 23:31:41
  • 此文文笔流畅,语言有节奏。我最喜欢这篇文章的是语言节奏感,这种有节奏句子,读起来富有弹性,在节奏中阅读,很容易把读者带入故事情节之中,我读着读着就把自己代入角色了,为她们的故事动情,被她们的真爱所打动。我是一个完全的异性恋者,我并不了解同性之间的爱恋,但在这篇文章中,我看到她们的爱一点也比男女之间的爱逊色。深圳是“我”心中的圣山,“我”的爱人在深圳,给“我”介绍深圳,她的深圳就成了“我”的圣山。

    文夕去深圳

    2022/9/20 21:51:42
  • 历来如此,人之道与文之道异曲同工。求新,也是一种选择。写什么,怎么写都重要。所以,一个平凡的故事也能让人留心。这里,不仅仅是作家的发现,更是作家的选择,读者的期待。

    秦锦屏跨境直播:让世界听到我们的声音

    2022/9/20 14:57:27
  • 人如生活之浪,需要在时代中飞扬,在作家的发现中激昂,作者的的选题,构思,落笔都很好,如能再多讲点故事,多些生命的过往打捞,更好!

    秦锦屏禹国刚,中国证券市场拓荒牛

    2022/9/20 14:51:58
  • 一些生活的细节是可圈可点的,空间格局也有回响。 如果不代替“人物”发表意见,让“人物”自己出镜,更妙。但不失为一篇有腔调的作品。

    秦锦屏羁爱的脚本

    2022/9/20 14:34:22
  • 作者给我的感觉是一个人情练达的人。文字干净,节约,有一种泰然的气质。信手拈来的一些句子,将双城典型环境中的人生况味勾勒的从容,超然,又深入其中,张弛有度。

    秦锦屏王福田的双城生活

    2022/9/20 14:31:39
  • 以科幻的手法,让人事,现实与超现实相互交融交织,给读者提供了一种新体验。以其殊异性,形成了不可替代的形貌。略失于仓促。但不失仍是一个值得继续打磨的文本。

    秦锦屏创·城

    2022/9/20 14:26:01
  • 题材虽不新,还是容易引起共鸣。广场舞是中国特有的一个文化现象,是自发组织的,大妈大爷们精神的需要,几个主角有各自的故事,可以说多少个舞者就有多少个故事,是长篇是中篇,是几部长篇难详尽的一个大妈。我有首诗里写道,她们被老龄丈夫粗暴地赶出家门,一直在公园大唱革命歌曲!人性是复杂的,作者发现了也呈现了,可是还需要进入所谓的化境,即看山还是山。需要让他们再次粉墨登场,可以一笔带过,而避免道德优势与审判之嫌

    健字号跳广场舞的女人

    2022/9/20 14:25:46
  • 人物的命运感很强,他们在时代面前的苦与乐都在故事的兜兜转转中得以体现。这是地三鲜今年连续多篇中我个人觉得最可贵的一篇,特点保持了文章标题亮眼之外,对人物的刻画很有章法,故事也相对圆熟。

    秦锦屏飞往回南天

    2022/9/20 11:49:32
  • 好的非虚构未必是记录大事件,恰恰相反,记录个人生活里闪烁着光辉的微末故事,恰是我们作为平凡老百姓最值得做的,因为大事件自有史官记录,而我们的人生记录者只有自己。这位维修店的小老板文采如此之好,如果能多写一点、选材再种类丰富一点,你的维修杂记是能获大奖的水平。最后再把今天偶得的一句名言分享给你:有时候真实比小说更加荒诞,因为虚构是在一定逻辑下进行的,而现实往往毫无逻辑可言——马克�吐温 ​ ​​​​

    陈彻维修杂记

    2022/9/19 17:56:50
  • 这篇小说写出了人生的无常感。一切都是偶然。亲情、爱情、友情,都是那么回事,无所谓神圣与庸俗。萍水相逢本身就是理由,此外不必再寻找其他的理由。作者对人生有一种冷冷的看透,不赞美也不抨击,只是以零度情感予以叙说,如冷月照江河。语言老道,叙事精妙,很有功力。

    孙行者残鸟

    2022/9/19 14:02:24
  • 邻家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