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旧天堂书店
  • 点击:2146评论:22023/02/20 10:09

旧天堂书店在华侨城创意园,我偶尔会去那转转,买书,或者不买,就是看看。我觉得那书店好看。

创意园分南区和北区,书店在它的北区。南区我写过了,写它的时候,还没有北区呢。书店的外观,像一个人戴着一顶帽子:玻璃门和两边的玻璃窗,就是眼眉和脸面,门窗上方、从左边开始逐步走低的屋檐,就是歪歪的、斜压在眼眉上方的帽檐。我感觉,那一定是顶贝雷帽,帅气,好看。

其实,这地方原是个楼梯间,被匠心独运地改造成了书店。从书店外面看,这楼梯依然在,只是分作两部分:左边还是窄窄的一架楼梯;右边一大片修成漫坡状。这道漫坡,现在用红砖、树篱构成,原先却是滑溜溜的木板。就有些孩子当它是滑梯,从坡顶滑下。那时我每次来,都看见孩童们在滑滑梯,父母们在下面接着。这到底不大安全。于是,就改成现在的样子?

进到书店里,迎面的墙像一面三角旗:从左边的旗杆处一路走低,最右处却不是锐角,是垂直的形成钝角;倚着墙,顶着天花板,一排书架摆过来,也成了旗形。左手边的墙,倚着与旗杆一般高的书架,右手边则相对矮,靠墙放着些黑胶唱片、光碟、盒带,还有一架唱机……店堂中间,还挤着两排书架,留下回形针似的走道,将就能容两人擦肩而过。有时蹲下身子、撅起屁股去挑书,最好速战速决——挡住别人的路了。书是按架分类的:华语文学、诗歌、文学评论、外国文学、传统文化、古典文学、历史、政经法、哲学宗教、电影、艺术、设计……还有二手书。二手书、唱机、唱片、光碟……都是旧物。这些旧物不少人都曾经拥有,当初太平常,就不加珍惜,哪里想到,今天可以当作商品来卖。

迎面的墙上,还开了一个门洞,门洞右上方有一匾,写着“匠气十足”四字。门洞后面,又是旗形的一间房,却布置成咖啡馆。咖啡馆里,摆着圆桌、方桌,搭配各类椅子;又置着沙发和长几……也都是旧物。桌子上、壁橱里,摆着黑白电视机、木盒收音机、收录机、手风琴、挂钟……不消说,还是旧物。它们带着各自年代的风格特点,全都新奇、好看。每次去,都有人要了咖啡,坐在那里,打开笔记本电脑,边喝咖啡边上网。书店附带咖啡馆、酒吧,甚至餐厅,现在不稀奇了,被当作一种时髦。只是这类书店,一般都叫书吧,比如,位于中心书城的著名的尚书吧。我在这里喝咖啡,最多两三次。因为长年夜班,熬出失眠的毛病,对茶和咖啡之类,尽量敬而远之。

在这里,我买的多是二手书。最初,二手书放在左边墙的书架,紧挨着收银台的(现在,它们放在里间的咖啡馆,整整一面墙立着一排书架,有点装饰墙的意思了)。我每次进店,就往那边凑,多半是买散文集。我买方方、韩东等人的集子,全都低于四折。《深圳文物志》原价148元,被我50元拿下。最痛心的一次,是错失余英时的一套书,别说打折了,全价我也要啊。可是,被一个戴眼镜的、手更快的家伙抢去了。拿书去付款,收银的姑娘会问:要不要盖个购书章?我肯定地说:当然。购书章有横、竖两种款式,盖在书上,很是雅致、好看。我不在这买新书,要买都在网上;我承认,是贪图那几个折扣。

女儿没出国的时候,常常被我拉到这里。那时候,店里养着一只花猫,猫在书架间跳来跳去,给书店带来一股灵动的气息。于女儿,那只花猫的吸引力,比书店里的其他似乎更大。她也喜欢书店的外观:除了“贝雷帽”之类,门两边有绿植围着,构成一个外摆区,里面放些桌和椅,也可要了咖啡,坐着品尝及聊天。绿植中,还立着一个绿色的邮筒,肯定是装饰物了。外摆区是后来才有的;有了外摆区,书店就更好看。有一次,我站在书店门前,让女儿帮我拍了,设置成我的手机屏保。那些日子里,我上班、下班,会友、闲逛……裤兜里揣着“旧天堂”手机,各处游走,指哪打哪。

我不喜欢带老婆去,因每次都遭她埋怨。老婆转着转着,看到一架子的盒带,会说:你那些磁带要是不丢呢?看到一墙壁光碟,又说:可惜了啊!当初那么多光碟。确实,曾几何时,谁家没收录机、影碟机?谁家不是一抽屉盒带、一架子光碟?我的那些盒带里,还有全套的《新概念英语》呢!好在我没玩过唱机,不然,看到满墙、满架的黑胶唱片,老婆又得多唠叨几句。想起家里还有个铁盒子,里面堆着些分币、角币、壹元币……无论如何,我得收藏好了。

靠着玻璃窗的一边,架子上摆着些小玩意:藏书票、电影海报、明信片、创意杯具、迷你收音机、钥匙扣及饰物……都那么可心、好看。我在这买过两次钥匙扣饰物,一次是圆锥形隔离墩,一次是斧头。买斧头的那次,还想找东西来搭配,没找着。

为什么叫旧天堂书店?博尔赫斯说: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那么,书店跟图书馆长相类似,是不是也就像天堂了?但是,为什么又是旧的?或许,跟书店里的旧物有关?

我家住在创意园旁。书店这么近,又这么好看,我却只是偶尔去去。太辜负它了。

  • 1
  • 2
  • 3
  • 关键词:华侨城创意园书店
  • 分享到:
本文所得 2000邻家币,明细如下:
  • 以文会友·庠序邻家

    扫一扫

    关注邻家社区微信版

  • 文章评论
    • 谭振南2童生2023/02/22 09:54:55
    • 分享到:
  • 谢谢老亨!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书店的外观,像一个人戴着一顶帽子:玻璃门和两边的玻璃窗,就是眼眉和脸面,门窗上方、从左边开始逐步走低的屋檐,就是歪歪的、斜压在眼眉上方的帽檐。”写得好,转到我的微博了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最近来访
  • 2童生
  • 3星
  • 2钻
  • 粉丝|邻家币|作品|积分
  • 1
  • 44395
  • 11
  • 1420
  • 我们阅读网络小说各种题材,比如穿越、宫斗、职场、言情等,故事很精彩,人物很鲜明,但总觉得会少一些什么,其语言、情节与小说的张力都不能很好地融汇贯通,创造出迷人的气息,给读者阅读带来冲击。这篇小说情节并不复杂,职场故事似曾相识,而语言与节奏把握相得益彰,呈现出一个现实与心理都趋向虚无的多向文化空间,如同昆德拉的小说一样,可此小说的重点并非叙“事”,而是造“境”、抒“情”。

    廖令鹏橘子站在樱桃旁边

    2022/9/21 11:01:52
  • 这篇成长小说刻画了一个思维活跃、生动有趣的小女孩,把她写“活”了,特别是现在二孩、三孩家庭里,孩子们如何与父母、阿姨、兄弟姐妹相处,小说站在孩子的世界作了很多细致入微的观察与思考,既严肃又天真,给人们的启发较大。我比较欣赏小说的语言和叙事,特别是视角的转换比较成功,浑然一体。可以说,这是一部非常成功的成长小说,适合家长、老师、同龄人阅读的一本好作品。

    廖令鹏一加一不等于二

    2022/9/21 10:47:59
  • 主人公从贫苦农村出发,跨越山川湖泊,来到寸土寸金的城市打拼,持之以恒地向梦想一路高歌猛进,最后换来了命运的逆袭。 创业的道路无疑是辛酸且苦闷的,充满荆棘和坎坷。而今凝目回望,仍将感谢曾经那个不轻言放弃的自己。他人的成功无法复制,但是他人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一路走来,既要像海绵一样汲取知识,也像海绵一样挤干“水分”,脚踏实地,追求梦想,深圳是一个充满机遇的城市,创新、包容、进取是真正的深圳精神。

    胡帝我在深圳这些年

    2022/9/21 9:57:44
  • 这篇我今年读的第一篇的文章,这个小说有一股生猛的原生态气息,在我的脑垂体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我生来就是一个感性动物,但我当时还是克制下提名的冲动。我的原则是要把所有的小说和文章看一个大概,才能提名……两栋楼对窗而立,无数个夜晚,他们在熄了灯的床上观摩对面投在窗子上的女人身影,一道凹凸有致的影子慰藉了他们许多个春夜……小说里的多处写实,淋漓尽致,令人忍俊不住……我始终认为爱情是人类的必须品。

    文夕​月在东山上

    2022/9/21 0:09:36
  • 今年我的提名原则也是跟陈卫华老师一样,尽量以提新面孔、年轻人和我不熟悉的作者,手中票数有限,希望鼓励到更多的新人。作者作为新生代都市人,他的笔下的人物,游刃有余地游走在数个大都市里恋爱和生活,看着都是不相干的人物,完全不同的人生,不相同的价值观,最后却都被作者巧妙地捏到了一个小说里,还是亲人情人和友人。作者说到:社会学中有一个说法,世界上任何两个人最小可以通过六个人联系起来。他在这篇小说中做到了。

    文夕​一场生活

    2022/9/20 23:31:41
  • 此文文笔流畅,语言有节奏。我最喜欢这篇文章的是语言节奏感,这种有节奏句子,读起来富有弹性,在节奏中阅读,很容易把读者带入故事情节之中,我读着读着就把自己代入角色了,为她们的故事动情,被她们的真爱所打动。我是一个完全的异性恋者,我并不了解同性之间的爱恋,但在这篇文章中,我看到她们的爱一点也比男女之间的爱逊色。深圳是“我”心中的圣山,“我”的爱人在深圳,给“我”介绍深圳,她的深圳就成了“我”的圣山。

    文夕去深圳

    2022/9/20 21:51:42
  • 历来如此,人之道与文之道异曲同工。求新,也是一种选择。写什么,怎么写都重要。所以,一个平凡的故事也能让人留心。这里,不仅仅是作家的发现,更是作家的选择,读者的期待。

    秦锦屏跨境直播:让世界听到我们的声音

    2022/9/20 14:57:27
  • 人如生活之浪,需要在时代中飞扬,在作家的发现中激昂,作者的的选题,构思,落笔都很好,如能再多讲点故事,多些生命的过往打捞,更好!

    秦锦屏禹国刚,中国证券市场拓荒牛

    2022/9/20 14:51:58
  • 一些生活的细节是可圈可点的,空间格局也有回响。 如果不代替“人物”发表意见,让“人物”自己出镜,更妙。但不失为一篇有腔调的作品。

    秦锦屏羁爱的脚本

    2022/9/20 14:34:22
  • 作者给我的感觉是一个人情练达的人。文字干净,节约,有一种泰然的气质。信手拈来的一些句子,将双城典型环境中的人生况味勾勒的从容,超然,又深入其中,张弛有度。

    秦锦屏王福田的双城生活

    2022/9/20 14:31:39
  • 以科幻的手法,让人事,现实与超现实相互交融交织,给读者提供了一种新体验。以其殊异性,形成了不可替代的形貌。略失于仓促。但不失仍是一个值得继续打磨的文本。

    秦锦屏创·城

    2022/9/20 14:26:01
  • 题材虽不新,还是容易引起共鸣。广场舞是中国特有的一个文化现象,是自发组织的,大妈大爷们精神的需要,几个主角有各自的故事,可以说多少个舞者就有多少个故事,是长篇是中篇,是几部长篇难详尽的一个大妈。我有首诗里写道,她们被老龄丈夫粗暴地赶出家门,一直在公园大唱革命歌曲!人性是复杂的,作者发现了也呈现了,可是还需要进入所谓的化境,即看山还是山。需要让他们再次粉墨登场,可以一笔带过,而避免道德优势与审判之嫌

    健字号跳广场舞的女人

    2022/9/20 14:25:46
  • 人物的命运感很强,他们在时代面前的苦与乐都在故事的兜兜转转中得以体现。这是地三鲜今年连续多篇中我个人觉得最可贵的一篇,特点保持了文章标题亮眼之外,对人物的刻画很有章法,故事也相对圆熟。

    秦锦屏飞往回南天

    2022/9/20 11:49:32
  • 好的非虚构未必是记录大事件,恰恰相反,记录个人生活里闪烁着光辉的微末故事,恰是我们作为平凡老百姓最值得做的,因为大事件自有史官记录,而我们的人生记录者只有自己。这位维修店的小老板文采如此之好,如果能多写一点、选材再种类丰富一点,你的维修杂记是能获大奖的水平。最后再把今天偶得的一句名言分享给你:有时候真实比小说更加荒诞,因为虚构是在一定逻辑下进行的,而现实往往毫无逻辑可言——马克�吐温 ​ ​​​​

    陈彻维修杂记

    2022/9/19 17:56:50
  • 这篇小说写出了人生的无常感。一切都是偶然。亲情、爱情、友情,都是那么回事,无所谓神圣与庸俗。萍水相逢本身就是理由,此外不必再寻找其他的理由。作者对人生有一种冷冷的看透,不赞美也不抨击,只是以零度情感予以叙说,如冷月照江河。语言老道,叙事精妙,很有功力。

    孙行者残鸟

    2022/9/19 14:02:24
  • 邻家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