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光记忆
  • 点击:3733评论:12023/04/04 10:20

小时候的乡村生活,至今,一幕幕往事,经常清晰的闪现在脑海。30年过去了,弹指一挥间。乡村生活忘不了的经历还有许多。

我老家座落于一个小村庄,东方山顶天空微微发白时,我家前厅西侧偏房鸡舍的公鸡就会啼叫起来,同屋其他三家人的后厅西侧鸡舍公鸡会跟着咯…咯…咯,一起啼声回应。

黎明前鸡啼狗吠的纷杂声,每天在这个时段,除了雷鸣电闪的下雨天外,都会在乡村各处迴荡;隔三差五天,时不时从街边,还会传出猪的惨叫声,那是食品站一早在杀猪,准备天亮后送到村街档口供应。

人们听到以上声音,就知道,天快亮了。鸡啼狗吠等喧闹声一阵过后,很快寂静下来;

不久又听到“当、当、当……”五响清脆的金属声。那是前客厅墙上的古式外国精制机械挂钟发出的。这是德国进口钟,挂钟发出一声当就代表是一个小时,这个挂钟陪伴了我整童年。

清晨5点钟了,我阿婆和母亲,还有同屋前、后厅住的另三家主人,都会陆续各自起床,打开屋大门,走到屋外自家粪坑去大便。客家人历来讲究卫生,厕所不准设在屋内。现在屋外旧厕所,听说给一些不懂客家历史文化的乡镇“城管”队,以重建新农村面貌名义强拆了,悲哀也;

各家主人到厨房洗脸漱口后,忙碌的一天便开始了:

把碗柜里的碗、碟、筷子、条匙等餐具,统统拿到大铁锅里,再从水缸里,用葫芦瓢或松木制作的水勺舀水到锅里,然后用老丝瓜干丝擦洗餐具、锅盖、灶头面,再将锅里的水换过干净的;然后,蹲坐着往大锅下灶头口塞入柴草并将其点燃,把水煮沸,用来给餐具消毒杀菌,最后把碗筷等用竹夹摆放回碗柜里。这是乡下家家户户每天清晨必须做的例行工作,是客家人历代传承下來的厨房卫生习惯。

接着做早餐。按照家里的口粮,家里计划好,每餐做饭时,家中一人一个小碗,每碗只能放二至三両大米。过年过节也才有余米做糕点和客家娘酒。吃不饱,就用自留地种的番薯、大麦、粟米、木薯等杂粮甚至芋头,大蕉粉条等来补充。做饭时在蒸锅里的饭碗周围放点番薯等杂粮,蒸锅第二层有酸菜干、酸菜,还有茄子等可蒸的菜,各自放在碗里;用小孩洗澡木盆一样大的锅盖,盖上一锅全蒸熟。当年蒸熟的茄子加点油盐,轻轻用筷子搅拌几下,茄子皮和心,就烂的象茄泥,用条匙装起送饭,香喷喷入口,味道非常好;现在的茄子怎么蒸煮皮都硬硬的很难有茄泥,可能过去是有机原生态,现在施无机化肥茄子品种变了,不那么好吃了 。

每当做早餐的时候,家家户户的烟囱,都会冒出燃烧鲁茅柴草产生的白色炊烟,一束一束的从各处袅袅轻飘升空,与山上吹来的云雾汇合,这就是当年乡村晨曦云雾缠绕美景。

现在人们早不烧柴草,购买罐装液化气用,炊烟袅袅美景不现了。

红红的大阳从东方懒洋洋地爬出来,小鸟也从树上窝窝飞出,麻雀在屋顶吱吱喳喳,跳来跳去,蜻蜓、小赤蜂、蝴蝶也在屋前屋后草丛中飞来穿去;

家门口上放一个破的洗脸盆,种植了太阳花。它迎着阳光,伸出了红艳艳的花苞,正待开放;在西侧鸡舍外墙沟边的指甲花也在晨风中摇晃,万物苏醒了。指甲花正名凤仙,是种来防蛇的,我听人说蛇都怕它。

吃完早饭,小憩一会,便开始他们一天中最为重要的活计,种田,农村人的一天,早晨以干活开始,以干活结束,夏天的麦子、秋天的玉米,春耕、夏种、秋收、冬储。乡村长大的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会做饭和干农活,从小体会到苦,对以后的人生道路,终究是有益的,苦会引发思考和留下深深的烙印。

那个时候,河水、溪水、圳水都没有一点污染,梅江河的河水,村中心流过的溪水,田间的圳水、都是清澈见底,各种鱼儿在下面穿梭,都看的一清二楚,圳里七彩漂亮小鱼最多,我们经常抓来装在玻璃瓶里养,大一点的儿童就喜欢走到溪中抛钩钓小鱼,每逢清明前后,下雨天时,小溪、圳水中的鲤鱼、鲫鱼最多,随便竹箕下去都能捞上几条来,还有最喜小溪里石磥了,去溪里捡一上午就能带回半桶,拿回家与酸菜相结合,特别好吃,现在,溪里水少了,水质变差了,溪里圳里都很少见到鱼儿和石螺,每每想起以前夏天,一到晚上,最喜到小溪玩水,那是最惬意的时候。

那个时候,一到下雨打雷,就经常性的停电,最受不了的就是夏天停电,闷热的让人喘不过气来,无法入睡。各家各户就在门口聚集一起,拿着扇子喝着茶开始聊天,听着老人们讲村子里的的诡异事件,讲的很神秘,躺在竹床上(这是客家地区常见的夏天人们在屋外纳凉竹具)的我也听的很认真,伸手不见五指黑黑的夜晚,现在依稀朦胧的感受到银色月光,洒向大地,附近稻田、鱼塘,传来喧闹的蛙声虫鸣,此起彼伏。迎面吹来阵阵夜风,让刚才还闷热不堪的我,顿时凉快起来,这时候进屋睡觉也不觉得热了。南方的冬天是比较暖和的,故没有北方的大雪连绵,也没有白雪覆盖的房子。南方的冬天早晨起来,整个天空会被一片白雾包围,屋外植物的叶子上会有一层白茫茫、冷冰冰霜,景色虽然萧瑟,但依旧美丽。

那个时候,除了过年比较隆重外,还有就是村里的“庙会”了,每年的农历九月十三,村里家家户户都兴高采烈的把屋里屋外打扫的干干净净,杀鸡杀鸭,宰猪宰羊,村里各姓氏都组织村民敲锣打鼓,抬着猪羊五牲前往庙里祭祀,同时还在庙前演三天大戏,连着三天,整个村里都是来自各个地方的各种商贩和娱乐活动,全村村民、外出乡贤,无论身处何方,都会赶回来参加这个村俗活动,热闹场景不亚于过年。

许多的时候,身在都市,心在乡,很多地方我们可以悠然的离开,不会留恋,而家乡,是自己生命的起点,那里获取了宝贵的童年生活,即使仍漂泊在他乡过着比较舒适的生活,但心里总想回归家乡。


  • 1
  • 2
  • 3
  • 关键词:乡村生活
  • 分享到:
本文所得 12000邻家币,明细如下:
  • 骨风打赏1000,共计1000
  • 2023-04-04
  • Inna打赏2000,共计2000
  • 2023-04-04
  • 渲染打赏1000,共计1000
  • 2023-04-04
  • 以文会友·庠序邻家

    扫一扫

    关注邻家社区微信版

  • 文章评论
    • Inna3秀才2023/04/04 15:54:18
    • 分享到:
  • 作者是懂氛围感的。期待新作。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最近来访
  • 月亮
  • (我名即我号)
  • 2童生
  • 2星
  • 2钻
  • 粉丝|邻家币|作品|积分
  • 2
  • 39318
  • 1
  • 1620
  • 我们阅读网络小说各种题材,比如穿越、宫斗、职场、言情等,故事很精彩,人物很鲜明,但总觉得会少一些什么,其语言、情节与小说的张力都不能很好地融汇贯通,创造出迷人的气息,给读者阅读带来冲击。这篇小说情节并不复杂,职场故事似曾相识,而语言与节奏把握相得益彰,呈现出一个现实与心理都趋向虚无的多向文化空间,如同昆德拉的小说一样,可此小说的重点并非叙“事”,而是造“境”、抒“情”。

    廖令鹏橘子站在樱桃旁边

    2022/9/21 11:01:52
  • 这篇成长小说刻画了一个思维活跃、生动有趣的小女孩,把她写“活”了,特别是现在二孩、三孩家庭里,孩子们如何与父母、阿姨、兄弟姐妹相处,小说站在孩子的世界作了很多细致入微的观察与思考,既严肃又天真,给人们的启发较大。我比较欣赏小说的语言和叙事,特别是视角的转换比较成功,浑然一体。可以说,这是一部非常成功的成长小说,适合家长、老师、同龄人阅读的一本好作品。

    廖令鹏一加一不等于二

    2022/9/21 10:47:59
  • 主人公从贫苦农村出发,跨越山川湖泊,来到寸土寸金的城市打拼,持之以恒地向梦想一路高歌猛进,最后换来了命运的逆袭。 创业的道路无疑是辛酸且苦闷的,充满荆棘和坎坷。而今凝目回望,仍将感谢曾经那个不轻言放弃的自己。他人的成功无法复制,但是他人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一路走来,既要像海绵一样汲取知识,也像海绵一样挤干“水分”,脚踏实地,追求梦想,深圳是一个充满机遇的城市,创新、包容、进取是真正的深圳精神。

    胡帝我在深圳这些年

    2022/9/21 9:57:44
  • 这篇我今年读的第一篇的文章,这个小说有一股生猛的原生态气息,在我的脑垂体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我生来就是一个感性动物,但我当时还是克制下提名的冲动。我的原则是要把所有的小说和文章看一个大概,才能提名……两栋楼对窗而立,无数个夜晚,他们在熄了灯的床上观摩对面投在窗子上的女人身影,一道凹凸有致的影子慰藉了他们许多个春夜……小说里的多处写实,淋漓尽致,令人忍俊不住……我始终认为爱情是人类的必须品。

    文夕​月在东山上

    2022/9/21 0:09:36
  • 今年我的提名原则也是跟陈卫华老师一样,尽量以提新面孔、年轻人和我不熟悉的作者,手中票数有限,希望鼓励到更多的新人。作者作为新生代都市人,他的笔下的人物,游刃有余地游走在数个大都市里恋爱和生活,看着都是不相干的人物,完全不同的人生,不相同的价值观,最后却都被作者巧妙地捏到了一个小说里,还是亲人情人和友人。作者说到:社会学中有一个说法,世界上任何两个人最小可以通过六个人联系起来。他在这篇小说中做到了。

    文夕​一场生活

    2022/9/20 23:31:41
  • 此文文笔流畅,语言有节奏。我最喜欢这篇文章的是语言节奏感,这种有节奏句子,读起来富有弹性,在节奏中阅读,很容易把读者带入故事情节之中,我读着读着就把自己代入角色了,为她们的故事动情,被她们的真爱所打动。我是一个完全的异性恋者,我并不了解同性之间的爱恋,但在这篇文章中,我看到她们的爱一点也比男女之间的爱逊色。深圳是“我”心中的圣山,“我”的爱人在深圳,给“我”介绍深圳,她的深圳就成了“我”的圣山。

    文夕去深圳

    2022/9/20 21:51:42
  • 历来如此,人之道与文之道异曲同工。求新,也是一种选择。写什么,怎么写都重要。所以,一个平凡的故事也能让人留心。这里,不仅仅是作家的发现,更是作家的选择,读者的期待。

    秦锦屏跨境直播:让世界听到我们的声音

    2022/9/20 14:57:27
  • 人如生活之浪,需要在时代中飞扬,在作家的发现中激昂,作者的的选题,构思,落笔都很好,如能再多讲点故事,多些生命的过往打捞,更好!

    秦锦屏禹国刚,中国证券市场拓荒牛

    2022/9/20 14:51:58
  • 一些生活的细节是可圈可点的,空间格局也有回响。 如果不代替“人物”发表意见,让“人物”自己出镜,更妙。但不失为一篇有腔调的作品。

    秦锦屏羁爱的脚本

    2022/9/20 14:34:22
  • 作者给我的感觉是一个人情练达的人。文字干净,节约,有一种泰然的气质。信手拈来的一些句子,将双城典型环境中的人生况味勾勒的从容,超然,又深入其中,张弛有度。

    秦锦屏王福田的双城生活

    2022/9/20 14:31:39
  • 以科幻的手法,让人事,现实与超现实相互交融交织,给读者提供了一种新体验。以其殊异性,形成了不可替代的形貌。略失于仓促。但不失仍是一个值得继续打磨的文本。

    秦锦屏创·城

    2022/9/20 14:26:01
  • 题材虽不新,还是容易引起共鸣。广场舞是中国特有的一个文化现象,是自发组织的,大妈大爷们精神的需要,几个主角有各自的故事,可以说多少个舞者就有多少个故事,是长篇是中篇,是几部长篇难详尽的一个大妈。我有首诗里写道,她们被老龄丈夫粗暴地赶出家门,一直在公园大唱革命歌曲!人性是复杂的,作者发现了也呈现了,可是还需要进入所谓的化境,即看山还是山。需要让他们再次粉墨登场,可以一笔带过,而避免道德优势与审判之嫌

    健字号跳广场舞的女人

    2022/9/20 14:25:46
  • 人物的命运感很强,他们在时代面前的苦与乐都在故事的兜兜转转中得以体现。这是地三鲜今年连续多篇中我个人觉得最可贵的一篇,特点保持了文章标题亮眼之外,对人物的刻画很有章法,故事也相对圆熟。

    秦锦屏飞往回南天

    2022/9/20 11:49:32
  • 好的非虚构未必是记录大事件,恰恰相反,记录个人生活里闪烁着光辉的微末故事,恰是我们作为平凡老百姓最值得做的,因为大事件自有史官记录,而我们的人生记录者只有自己。这位维修店的小老板文采如此之好,如果能多写一点、选材再种类丰富一点,你的维修杂记是能获大奖的水平。最后再把今天偶得的一句名言分享给你:有时候真实比小说更加荒诞,因为虚构是在一定逻辑下进行的,而现实往往毫无逻辑可言——马克�吐温 ​ ​​​​

    陈彻维修杂记

    2022/9/19 17:56:50
  • 这篇小说写出了人生的无常感。一切都是偶然。亲情、爱情、友情,都是那么回事,无所谓神圣与庸俗。萍水相逢本身就是理由,此外不必再寻找其他的理由。作者对人生有一种冷冷的看透,不赞美也不抨击,只是以零度情感予以叙说,如冷月照江河。语言老道,叙事精妙,很有功力。

    孙行者残鸟

    2022/9/19 14:02:24
  • 邻家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