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怀念父亲
  • 点击:3730评论:02023/04/05 09:33

题记:昨夜风雨大作,卧榻辗转,待沉沉入睡,忽见老父亲款款入梦,惊起,涕泗,方记起父亲已离世百日。作文,缅怀先父。

壬寅年冬月廿六日子夜(零时十七分),父亲终究未能熬过疫情放开后的第一波袭击,驾鹤西去,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享年八十。

父亲去世的前一天,儿子打电话给我,说他爷爷高烧逼近39度,吃了点药,已经退烧,此后便一直处于昏迷状态。我便让儿子开视频查看,视频中老父亲嘴巴大张,呼吸虽不急促,还算均匀,但双眼无神,眼珠已不能正常转动。我一边吩咐儿子找医生,一边忙着请假买票。简单收拾了一下行装,便急匆匆往家里赶。

两年前,父亲因患脑溢血,在重症监护室护理十多天后,生生将父亲从死神手中抢回来,然而祸不单行,几天后,父亲又因肺部严重感染,二次住进重症监护室,一星期过去了,父亲基本已无大碍,但除右半身能活动,头脑清醒,表达能力不太清晰外,基本上已丧失了生活自理的能力,瘫痪在床。

父亲虽育有三子,小儿子(我的三弟)离家较近,我和我哥都远在外地工作,三弟家在县城,离父亲也有二三十公里远,我哥家在外市,离父亲有三百公里左右,我虽在外地工作,离家有一千多公里,好在我的家人都在父亲身边,同住一个大院,大院里有年逾九旬的舅舅,还有已近八十的父母,我的小孙女三岁有余,活泼可爱,是大院里大人们的开心果。大院之中,有老有小,其乐融融。奈何天妒亲情,父亲的卧病在床,让大院之内,顿感阴霾重重。

“爸,已经打120了,医生来给个建议,现在医院因疫情原因,病号很多,像我爷这种情况,有基础病的,最容易感染,反而不安全。看现在我爷的情况,不是很乐观,医院也不接。”儿子的一个电话,把我的思绪拉了回来,火车正以时速三百多公里的速度飞驰着,此时已近晚上八点,下了火车还有三个小时的车程才能到家,眼见百里之遥,与我却如万里之隔,车厢内时而传来细微的鼾声,应该是困极了的旅客在小憩,而我却坐立不安,在车厢来回晃动着。

父亲刚躺倒在病床上的一段时间,因生活不能自理,吃喝拉撒全由我母亲和我爱人、儿子照顾着,父亲意识清醒,眼见病情已成定局,医治无望,不忍拖累家人,终日以泪洗面,有几次听母亲说,父亲竟打算不吃不喝,试图以绝食了却残生,母亲和我爱人几经劝说,父亲虽不再坚持,逐渐进食,但心结终未打开。假期回家,陪伴卧床的父亲,有次陪他聊天,说起吃喝一事,我故作轻松地给老父亲打了个比方:“爸,您老也常说过‘路上走的是死人,床上躺的是病人’这话啊!既然已经病在身上,也改变不了啥,又何必为难自己呢?”“是……是哦!”父亲用含糊不清的话回答着,脸上也露出浅浅的笑意。“爸,以后可不要多想了,能吃吃能喝喝,身体养好了,抵抗力强一些,想出去转转,坐着轮椅,让孩子们推着您!生老病死,人都要走这一遭的,想开点。您虽然生病躺倒了,至少我回家还有爸叫啊!您真走了,我又到哪儿去叫爸?您说呢?”父亲老泪纵横,嗫嚅样艰难吐出“好……好……”。

再次放假回家,见到父亲时,父亲已不再是枯瘦如柴样,脸色红润了许多。听母亲说,很多时候,父亲会主动跟母亲说想吃点什么,喝点什么,母亲就不厌其烦做给父亲。假期回到家,天气晴好时,我会推着轮椅上的父亲,顺着公路溜达着,有一搭没一搭地给父亲说着家长里短,邻里趣事,父亲时不时回应着,努力地表达着自己的意思;有时,我的小孙女也会跟着溜达,父亲总是慈爱地看着我的小孙女,慈祥的目光里又间杂着许多的无奈和不舍。

“爸,您到哪儿了?我过去接您。”“快到了,你过来吧!”放下电话,刚从拼的小车里下来,已看到儿子在路边等我,此时,已近晚上11点。坐在车上我简单问了问老父亲的情况,儿子只答还是那样,一直处于昏迷状态。

到了家,我顾不上许多,直奔父亲病榻,哽咽着轻声呼唤:“爸,我回来了,儿子回来了!”父亲嘴巴大张,眼珠一动不动,无神地望着屋顶,只急促地呼吸着,喉咙里像堵着什么样,胡噜作响。“爸,儿子回来了!”我连声轻轻呼唤着,此时,父亲的胡噜声似乎小了许多,呼吸也平稳下来。我慢慢拉过父亲那只还能活动的手臂,轻轻搭在父亲的脉搏上,父亲的脉象虽算正常,但沉细迟涩,一种不好的兆头涌上心头。

三弟站在身边,我简单问了问情况,三弟说这种情况已经一天多了,父亲未进一粒食物,只勉强喂一点水。三弟也还在发着烧,一脸倦容,无奈地望着我,母亲可能也累了,在隔壁屋休息。我没有惊动母亲,只吩咐三弟先观察情况。此时,儿子已忙着在给我准备晚饭,刚把碗拿在手上,三弟打电话过来,“二哥,你快过来,爸好像……”我丢下饭碗,飞跑着来到父亲跟前,父亲的呼吸已明显感觉不到了,我急忙凑在父亲耳边,急声呼唤着“爸,爸爸…”每一声呼唤,父亲就只能用粗重的呼吸回应着我,晶莹的泪水从父亲无神的眼角流下,当我最后声嘶力竭地呼唤着父亲时,父亲再也没有对我作出任何回应。我无力地捶打着父亲略显瘦弱的躯体,无声地抽咽着。

许久,我对身边的三弟说:“让妈起来吧!”便拿出手机,拨通我哥的电话,哽咽着说:“哥,爸……走了。”电话那端哭泣声起,“我明天就能回去了,现在还在外地往家里赶。”打完电话,母亲也已来到父亲病榻前,哭泣着数落着尚有余温的父亲,“我侍候你两年多了,你也受了二年罪,哎……”我和三弟已成泪人。母亲“数落”完父亲,便吩咐我给父亲烧纸钱。儿子把家里原来存放的纸钱递给我,我呆呆地站在父亲身边,望着父亲饱经风霜的脸庞,迟迟不愿点燃手中的纸钱,久久凝望着,似乎在等待父亲能从睡梦中醒来。然而,手中的纸钱又分明在告诉我,我与父亲此时已阴阳相隔天人分离,丝毫也不会因为我们父子没有准备好的再见而重新来过。我重重地跪拜在父亲床前,颤抖着点燃手中的纸钱,随纸钱的飞舞,父亲的生命永远静止在壬寅年农历十一月廿六日零时十七分。

长夜漫漫,我独自守着父亲,多想父亲喃喃着,哪怕含糊不清地唤我一声也好啊!然而,所有的一切,在此刻都化成一种不能触碰的遗憾,都化作一种无以名状的伤痛和执念。

此后,我的天空

不再完整

曾经遮风挡雨的那块云

已化作一缕轻烟

从我的世界里消散


此后,我的呼唤里

少了一个叫爸爸的称谓

归于尘土的您

总把音容笑貌

刻入我的心间


此后,父子今生缘尽

一抷黄土,隔断天人

或说天国没有病痛

纵有锥心不舍

终从我手中脱离


此后经年

坟茔独枕荒凉

萋萋青草

摇碎寸寸肝肠

仰天怅望

儿在寻找

属于父亲的星光

父亲,这是您走后的第一个清明节,儿子不孝,不能在您坟前敬香。天国那边,您的病痛可否痊愈?梦中依稀见您一如壮年,精神焕发。是真的吗?


  • 1
  • 2
  • 3
  • 关键词:清明怀念
  • 分享到:
本文所得 1000邻家币,明细如下:
  • 以文会友·庠序邻家

    扫一扫

    关注邻家社区微信版

  • 最近来访
  • 1布衣
  • 1星
  • 0钻
  • 粉丝|邻家币|作品|积分
  • 0
  • 500
  • 1
  • 230
  • 我们阅读网络小说各种题材,比如穿越、宫斗、职场、言情等,故事很精彩,人物很鲜明,但总觉得会少一些什么,其语言、情节与小说的张力都不能很好地融汇贯通,创造出迷人的气息,给读者阅读带来冲击。这篇小说情节并不复杂,职场故事似曾相识,而语言与节奏把握相得益彰,呈现出一个现实与心理都趋向虚无的多向文化空间,如同昆德拉的小说一样,可此小说的重点并非叙“事”,而是造“境”、抒“情”。

    廖令鹏橘子站在樱桃旁边

    2022/9/21 11:01:52
  • 这篇成长小说刻画了一个思维活跃、生动有趣的小女孩,把她写“活”了,特别是现在二孩、三孩家庭里,孩子们如何与父母、阿姨、兄弟姐妹相处,小说站在孩子的世界作了很多细致入微的观察与思考,既严肃又天真,给人们的启发较大。我比较欣赏小说的语言和叙事,特别是视角的转换比较成功,浑然一体。可以说,这是一部非常成功的成长小说,适合家长、老师、同龄人阅读的一本好作品。

    廖令鹏一加一不等于二

    2022/9/21 10:47:59
  • 主人公从贫苦农村出发,跨越山川湖泊,来到寸土寸金的城市打拼,持之以恒地向梦想一路高歌猛进,最后换来了命运的逆袭。 创业的道路无疑是辛酸且苦闷的,充满荆棘和坎坷。而今凝目回望,仍将感谢曾经那个不轻言放弃的自己。他人的成功无法复制,但是他人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一路走来,既要像海绵一样汲取知识,也像海绵一样挤干“水分”,脚踏实地,追求梦想,深圳是一个充满机遇的城市,创新、包容、进取是真正的深圳精神。

    胡帝我在深圳这些年

    2022/9/21 9:57:44
  • 这篇我今年读的第一篇的文章,这个小说有一股生猛的原生态气息,在我的脑垂体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我生来就是一个感性动物,但我当时还是克制下提名的冲动。我的原则是要把所有的小说和文章看一个大概,才能提名……两栋楼对窗而立,无数个夜晚,他们在熄了灯的床上观摩对面投在窗子上的女人身影,一道凹凸有致的影子慰藉了他们许多个春夜……小说里的多处写实,淋漓尽致,令人忍俊不住……我始终认为爱情是人类的必须品。

    文夕​月在东山上

    2022/9/21 0:09:36
  • 今年我的提名原则也是跟陈卫华老师一样,尽量以提新面孔、年轻人和我不熟悉的作者,手中票数有限,希望鼓励到更多的新人。作者作为新生代都市人,他的笔下的人物,游刃有余地游走在数个大都市里恋爱和生活,看着都是不相干的人物,完全不同的人生,不相同的价值观,最后却都被作者巧妙地捏到了一个小说里,还是亲人情人和友人。作者说到:社会学中有一个说法,世界上任何两个人最小可以通过六个人联系起来。他在这篇小说中做到了。

    文夕​一场生活

    2022/9/20 23:31:41
  • 此文文笔流畅,语言有节奏。我最喜欢这篇文章的是语言节奏感,这种有节奏句子,读起来富有弹性,在节奏中阅读,很容易把读者带入故事情节之中,我读着读着就把自己代入角色了,为她们的故事动情,被她们的真爱所打动。我是一个完全的异性恋者,我并不了解同性之间的爱恋,但在这篇文章中,我看到她们的爱一点也比男女之间的爱逊色。深圳是“我”心中的圣山,“我”的爱人在深圳,给“我”介绍深圳,她的深圳就成了“我”的圣山。

    文夕去深圳

    2022/9/20 21:51:42
  • 历来如此,人之道与文之道异曲同工。求新,也是一种选择。写什么,怎么写都重要。所以,一个平凡的故事也能让人留心。这里,不仅仅是作家的发现,更是作家的选择,读者的期待。

    秦锦屏跨境直播:让世界听到我们的声音

    2022/9/20 14:57:27
  • 人如生活之浪,需要在时代中飞扬,在作家的发现中激昂,作者的的选题,构思,落笔都很好,如能再多讲点故事,多些生命的过往打捞,更好!

    秦锦屏禹国刚,中国证券市场拓荒牛

    2022/9/20 14:51:58
  • 一些生活的细节是可圈可点的,空间格局也有回响。 如果不代替“人物”发表意见,让“人物”自己出镜,更妙。但不失为一篇有腔调的作品。

    秦锦屏羁爱的脚本

    2022/9/20 14:34:22
  • 作者给我的感觉是一个人情练达的人。文字干净,节约,有一种泰然的气质。信手拈来的一些句子,将双城典型环境中的人生况味勾勒的从容,超然,又深入其中,张弛有度。

    秦锦屏王福田的双城生活

    2022/9/20 14:31:39
  • 以科幻的手法,让人事,现实与超现实相互交融交织,给读者提供了一种新体验。以其殊异性,形成了不可替代的形貌。略失于仓促。但不失仍是一个值得继续打磨的文本。

    秦锦屏创·城

    2022/9/20 14:26:01
  • 题材虽不新,还是容易引起共鸣。广场舞是中国特有的一个文化现象,是自发组织的,大妈大爷们精神的需要,几个主角有各自的故事,可以说多少个舞者就有多少个故事,是长篇是中篇,是几部长篇难详尽的一个大妈。我有首诗里写道,她们被老龄丈夫粗暴地赶出家门,一直在公园大唱革命歌曲!人性是复杂的,作者发现了也呈现了,可是还需要进入所谓的化境,即看山还是山。需要让他们再次粉墨登场,可以一笔带过,而避免道德优势与审判之嫌

    健字号跳广场舞的女人

    2022/9/20 14:25:46
  • 人物的命运感很强,他们在时代面前的苦与乐都在故事的兜兜转转中得以体现。这是地三鲜今年连续多篇中我个人觉得最可贵的一篇,特点保持了文章标题亮眼之外,对人物的刻画很有章法,故事也相对圆熟。

    秦锦屏飞往回南天

    2022/9/20 11:49:32
  • 好的非虚构未必是记录大事件,恰恰相反,记录个人生活里闪烁着光辉的微末故事,恰是我们作为平凡老百姓最值得做的,因为大事件自有史官记录,而我们的人生记录者只有自己。这位维修店的小老板文采如此之好,如果能多写一点、选材再种类丰富一点,你的维修杂记是能获大奖的水平。最后再把今天偶得的一句名言分享给你:有时候真实比小说更加荒诞,因为虚构是在一定逻辑下进行的,而现实往往毫无逻辑可言——马克�吐温 ​ ​​​​

    陈彻维修杂记

    2022/9/19 17:56:50
  • 这篇小说写出了人生的无常感。一切都是偶然。亲情、爱情、友情,都是那么回事,无所谓神圣与庸俗。萍水相逢本身就是理由,此外不必再寻找其他的理由。作者对人生有一种冷冷的看透,不赞美也不抨击,只是以零度情感予以叙说,如冷月照江河。语言老道,叙事精妙,很有功力。

    孙行者残鸟

    2022/9/19 14:02:24
  • 邻家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