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湖行
  • 点击:1868评论:12023/05/06 14:12

白居易曾言“日出江花,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韦庄也作词说:“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其他关于江南的作品曾言“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可见,自古以来,江南风景最美的代表苏杭二州都是人们向往的地方。我们一家此次江南五省之行,苏杭二州那是必去的地方。

到杭州,必到西湖。因为教书时,教到鲁迅先生的《论雷峰塔的倒掉》,讲到了多事的法海处于嫉妒把白娘子镇压在雷峰塔下。然而这雷峰塔在1924年9月倒掉了。从情感来说,这雷峰塔早就该倒了。但是这雷峰塔镇妖毕竟是神话传说,而实际的雷峰太却是西湖的重要景点和历史文化的遗存。

雷峰塔,初名黄妃塔,又名西关砖塔,地处西湖风景区南岸夕照山之上,是吴越国王钱俶为供奉佛螺髻发舍利、祈求国泰民安而建,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是“西湖十景”之一,中国九大名塔之一。此塔到了,毕竟是历史文化的损失,也是西湖美景的损失。于是2002年,为了弥补西湖景区南线标志性景点的缺失,完善杭州文文景观,重现西湖自然与人文交相辉映雷峰夕照美景,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郭黛姮教授的主持下,重新设计出既保留了倒掉的原塔遗存,又保证了原塔在原址景致的雷峰新塔。郭黛姮是中国建筑泰斗梁思成的关门弟子,我儿子又恰好是郭黛姮的关门弟子,此次郭教授雷峰新塔的设计助手就是我的儿子,基于这个原因,我到西湖的主要目的是一定要在不同时间段好好欣赏西湖风光,特别是要欣赏浸透着儿子心血的雷峰新塔。

到了杭州,我们住在西湖边上的赤山苑民俗村,每晚价格偏贵,但服务好,伙食也好。不仅可以在客厅喝茶聊天,也可以品尝杭州小吃,而且离雷峰塔很近,早晚不同时段都可以去西湖边散步,优哉游哉地领略雷峰塔的不同景致。赤山苑民俗村是这次江南五省行最令人满意的客栈。

我们到西湖我每走一个地方,都是闲不住的。城市与城市之间都是坐自家的小车。作为坐车人,一点也不觉得累。所以每到一个地方一落脚,我一个人就会周边走走看看。西湖民俗村住下来,天色已晚,只有去看西湖夜景了。因为儿子设计恢复了雷峰塔,本来不喜欢跑的老伴也能放下心来,不再拉着两个外孙一路出行,而是随我一起去看西湖夜景,特别是去看他儿子的杰作“雷峰新塔”。

我们住的民俗村,到西湖边就十多分钟的路程。我和老伴随着虎跑路转南山路,一直朝雷峰塔方向漫步而行,一边走一边看灯火之中的西湖景象。

还没走到苏堤的位置,就已经看见了灯火耀眼的雷峰新塔了。我变换着角度拍摄者儿子的杰作,一边漫步向前,看湖上灯火。到了苏堤和南山路的连接处,专门有灯光照耀着苏堤的修建者苏东坡的塑像。现在终于欣赏到了苏东坡和他主政时修建的苏堤,心中不仅充满了对苏东坡的敬意,也为自己在古稀之年能够到西湖一游感到欣慰。

夜间,慢慢向前,灯火辉煌的雷峰塔越来越近,却令人有些沮丧:雷峰塔离南山路还有一段距离,院墙把我们和还有上百米的雷峰塔隔离开来,我们只能够站在墙外做一名过客。晚上,雷峰塔景区已经关门,游人只能够远远地欣赏夜色中大放光彩的雷峰塔景象。当然,我们只好回转,决定白天再来登楼观光。

一路上,和苏东坡塑像合合影,给老伴介绍了一些苏堤、白堤的故事,不知不觉中就回到了旅店。

第二天,出门早,我们先打车去了西湖的北边,参观了一些西湖景点后,在专程一边步行“丈量”苏堤,一边欣赏西湖的“三秋桂子”和“十里荷花”。苏堤上,现在有公交车,女儿和外孙选择打车去欣赏书画展览,我和老伴仍然选择步行,漫步西湖。到了苏堤尽头,就是我们昨天晚上和苏东坡塑像合影的地方,再向前不久,就到了雷峰塔的大门口。

新雷峰塔建在旧雷峰塔原址,占地面积8公顷,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台基(起到保护罩的作用)、塔身和塔刹三部分。新雷峰塔保留了宋塔的惯有风格,外观是一座八面、五层楼阁式塔。

雷峰塔外观为平座五层八面带廊檐的阁楼式,设计风格基本上与古城堡相类,新塔选用钢架结构在旧址的基本上修建。新塔地基下列双层,平面呈八角形,地基附近装饰设计有汉白玉石雕制的石材栏杆。地基之上,架体巍巍矗立,塔刹金壁辉煌。

尽管新雷峰塔雷是2002年重建的,但是郭黛姮教授在文物建筑保护与旅游景观需求之间寻求到了一种平衡:

新塔的建设以遗址保护为前提,在新塔的下部设立高9.7米的遗址保护罩,对雷峰塔的遗址进行架空保护,使之免受日晒雨淋。一层塔基内是残败的塔身即雷峰塔的遗址,人们既可以在塔基层的玻璃隔断周围观看遗址,也可以站在塔身首层通过玻璃地板即塔基顶部的玻璃天花板俯瞰遗址全貌。地基二层内,是雷峰塔较大的室内空间,也是雷峰塔遗迹的最好欣赏区:电视屏幕循环播放视频着雷峰塔地宫打开的全过程,特别是发掘出的至宝和当场即时摄入的秘境大特写画面。过道的正中间的展示柜,展示着雷峰塔带符文的塔砖,砖藏经书等珍贵文物。周边的墙壁上选用南朝阶段普遍的壁带构图法,陈列设计了五代名僧贯休制作的《十六应真像》。

为了在原址上重建雷峰塔,因而得以打开了古雷峰塔的地宫,让珍贵的鎏金银阿育王塔、鎏金铜释迦牟尼说法像、玉善财童子国家一级文物得以重见天日,让国人能够真切地了解宋代的一部分文化。

当然由于新雷峰塔的面积受限和在景区内也不便更好地保护雷峰塔地宫的特别珍贵的宋代绝品文物,国家在雷峰塔对面孤山景区的浙江省博物馆内专门开辟了“瑞象重明——雷峰塔文物陈列”的展厅,专门展出雷峰塔地宫的出土文物。这个展厅就是文澜阁旁,要去参观,还是比较方便的。

新雷峰塔的设计者郭黛姮教授把历史遗址原貌和和新雷峰塔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设计,以便游人抚今思昔,更好地了解雷峰塔的前世今生。

现在,游人从塔外搭乘电动扶梯从地基南边的通道进到塔体。通过一条仿宋式香糕砖铺装的过道,迎头便看到的是一座玻璃屏风:手工雕刻着吴越忠懿王钱俶(929年-988年)的《雷峰塔刻石跋记》。该记是十分重要的历史文物。该石碑是从雷峰塔地宫发掘出来拼复后陈放到此处的。北边楼梯口正中间的墙辟上,装嵌有宋代李嵩所绘《西湖图》和雷峰塔旧影相片各一幅,他们与刻石碑文互相映衬,激发了游客缅怀古城堡岁月苍桑的幽幽情结。

二层之上,各层都是有外挑平座及护栏,绕塔成檐廊,能够登塔人多方位欣赏湖山美丽风景。

由于,雷峰塔的设计有儿子付出的心血,我和老伴参观特别仔细。没上一层楼,我都要给老板讲解那些壁画、雕刻的相关内容。当然老伴虽然没有多少文化,但是由于这建筑与儿子有关,与她熟悉的白娘子的故事有关,他也看得仔细,听得有味。而且没上一层楼,我们都要绕楼一周,观赏和拍摄所站高度不同见到的的西湖景致。

下午,女儿他们参观完了名人画展打来电话,我们才既比较满足而又依依不舍地走下了雷峰塔,回到了民俗村客栈。



  • 1
  • 2
  • 3
  • 关键词:西湖雷峰新塔
  • 分享到:
本文所得 1000邻家币,明细如下:
  • 以文会友·庠序邻家

    扫一扫

    关注邻家社区微信版

  • 文章评论
  • 杭州是个好地方,有机会还会再去。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最近来访
  • 1布衣
  • 1星
  • 0钻
  • 李正宣,男,1951年出生于雅安。1978年恢复高考进入西昌师专中文系学习,1997年被评为四川省特级教师。
  • 李正宣,男,1951年出生于雅安。1978年恢复高考进入西昌师专中文系学习,1997年被评为四川省特级教师。
  • 粉丝|邻家币|作品|积分
  • 0
  • 600
  • 6
  • 500
  • 我们阅读网络小说各种题材,比如穿越、宫斗、职场、言情等,故事很精彩,人物很鲜明,但总觉得会少一些什么,其语言、情节与小说的张力都不能很好地融汇贯通,创造出迷人的气息,给读者阅读带来冲击。这篇小说情节并不复杂,职场故事似曾相识,而语言与节奏把握相得益彰,呈现出一个现实与心理都趋向虚无的多向文化空间,如同昆德拉的小说一样,可此小说的重点并非叙“事”,而是造“境”、抒“情”。

    廖令鹏橘子站在樱桃旁边

    2022/9/21 11:01:52
  • 这篇成长小说刻画了一个思维活跃、生动有趣的小女孩,把她写“活”了,特别是现在二孩、三孩家庭里,孩子们如何与父母、阿姨、兄弟姐妹相处,小说站在孩子的世界作了很多细致入微的观察与思考,既严肃又天真,给人们的启发较大。我比较欣赏小说的语言和叙事,特别是视角的转换比较成功,浑然一体。可以说,这是一部非常成功的成长小说,适合家长、老师、同龄人阅读的一本好作品。

    廖令鹏一加一不等于二

    2022/9/21 10:47:59
  • 主人公从贫苦农村出发,跨越山川湖泊,来到寸土寸金的城市打拼,持之以恒地向梦想一路高歌猛进,最后换来了命运的逆袭。 创业的道路无疑是辛酸且苦闷的,充满荆棘和坎坷。而今凝目回望,仍将感谢曾经那个不轻言放弃的自己。他人的成功无法复制,但是他人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一路走来,既要像海绵一样汲取知识,也像海绵一样挤干“水分”,脚踏实地,追求梦想,深圳是一个充满机遇的城市,创新、包容、进取是真正的深圳精神。

    胡帝我在深圳这些年

    2022/9/21 9:57:44
  • 这篇我今年读的第一篇的文章,这个小说有一股生猛的原生态气息,在我的脑垂体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我生来就是一个感性动物,但我当时还是克制下提名的冲动。我的原则是要把所有的小说和文章看一个大概,才能提名……两栋楼对窗而立,无数个夜晚,他们在熄了灯的床上观摩对面投在窗子上的女人身影,一道凹凸有致的影子慰藉了他们许多个春夜……小说里的多处写实,淋漓尽致,令人忍俊不住……我始终认为爱情是人类的必须品。

    文夕​月在东山上

    2022/9/21 0:09:36
  • 今年我的提名原则也是跟陈卫华老师一样,尽量以提新面孔、年轻人和我不熟悉的作者,手中票数有限,希望鼓励到更多的新人。作者作为新生代都市人,他的笔下的人物,游刃有余地游走在数个大都市里恋爱和生活,看着都是不相干的人物,完全不同的人生,不相同的价值观,最后却都被作者巧妙地捏到了一个小说里,还是亲人情人和友人。作者说到:社会学中有一个说法,世界上任何两个人最小可以通过六个人联系起来。他在这篇小说中做到了。

    文夕​一场生活

    2022/9/20 23:31:41
  • 此文文笔流畅,语言有节奏。我最喜欢这篇文章的是语言节奏感,这种有节奏句子,读起来富有弹性,在节奏中阅读,很容易把读者带入故事情节之中,我读着读着就把自己代入角色了,为她们的故事动情,被她们的真爱所打动。我是一个完全的异性恋者,我并不了解同性之间的爱恋,但在这篇文章中,我看到她们的爱一点也比男女之间的爱逊色。深圳是“我”心中的圣山,“我”的爱人在深圳,给“我”介绍深圳,她的深圳就成了“我”的圣山。

    文夕去深圳

    2022/9/20 21:51:42
  • 历来如此,人之道与文之道异曲同工。求新,也是一种选择。写什么,怎么写都重要。所以,一个平凡的故事也能让人留心。这里,不仅仅是作家的发现,更是作家的选择,读者的期待。

    秦锦屏跨境直播:让世界听到我们的声音

    2022/9/20 14:57:27
  • 人如生活之浪,需要在时代中飞扬,在作家的发现中激昂,作者的的选题,构思,落笔都很好,如能再多讲点故事,多些生命的过往打捞,更好!

    秦锦屏禹国刚,中国证券市场拓荒牛

    2022/9/20 14:51:58
  • 一些生活的细节是可圈可点的,空间格局也有回响。 如果不代替“人物”发表意见,让“人物”自己出镜,更妙。但不失为一篇有腔调的作品。

    秦锦屏羁爱的脚本

    2022/9/20 14:34:22
  • 作者给我的感觉是一个人情练达的人。文字干净,节约,有一种泰然的气质。信手拈来的一些句子,将双城典型环境中的人生况味勾勒的从容,超然,又深入其中,张弛有度。

    秦锦屏王福田的双城生活

    2022/9/20 14:31:39
  • 以科幻的手法,让人事,现实与超现实相互交融交织,给读者提供了一种新体验。以其殊异性,形成了不可替代的形貌。略失于仓促。但不失仍是一个值得继续打磨的文本。

    秦锦屏创·城

    2022/9/20 14:26:01
  • 题材虽不新,还是容易引起共鸣。广场舞是中国特有的一个文化现象,是自发组织的,大妈大爷们精神的需要,几个主角有各自的故事,可以说多少个舞者就有多少个故事,是长篇是中篇,是几部长篇难详尽的一个大妈。我有首诗里写道,她们被老龄丈夫粗暴地赶出家门,一直在公园大唱革命歌曲!人性是复杂的,作者发现了也呈现了,可是还需要进入所谓的化境,即看山还是山。需要让他们再次粉墨登场,可以一笔带过,而避免道德优势与审判之嫌

    健字号跳广场舞的女人

    2022/9/20 14:25:46
  • 人物的命运感很强,他们在时代面前的苦与乐都在故事的兜兜转转中得以体现。这是地三鲜今年连续多篇中我个人觉得最可贵的一篇,特点保持了文章标题亮眼之外,对人物的刻画很有章法,故事也相对圆熟。

    秦锦屏飞往回南天

    2022/9/20 11:49:32
  • 好的非虚构未必是记录大事件,恰恰相反,记录个人生活里闪烁着光辉的微末故事,恰是我们作为平凡老百姓最值得做的,因为大事件自有史官记录,而我们的人生记录者只有自己。这位维修店的小老板文采如此之好,如果能多写一点、选材再种类丰富一点,你的维修杂记是能获大奖的水平。最后再把今天偶得的一句名言分享给你:有时候真实比小说更加荒诞,因为虚构是在一定逻辑下进行的,而现实往往毫无逻辑可言——马克�吐温 ​ ​​​​

    陈彻维修杂记

    2022/9/19 17:56:50
  • 这篇小说写出了人生的无常感。一切都是偶然。亲情、爱情、友情,都是那么回事,无所谓神圣与庸俗。萍水相逢本身就是理由,此外不必再寻找其他的理由。作者对人生有一种冷冷的看透,不赞美也不抨击,只是以零度情感予以叙说,如冷月照江河。语言老道,叙事精妙,很有功力。

    孙行者残鸟

    2022/9/19 14:02:24
  • 邻家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