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
巨大的机场匍匐着
在宝安,昼夜不停喘息
被吞进去、被吐出来
旋即,迷失在城市的丛林
从冰城飘飞的大雪走来
到岭南的温润如春中去
穿过四季
行人都有两脚泥
地铁口翻涌着
老榕树的胡须
沿途勒杜鹃绽放
那人在梧桐山眺望
南方的立春,更像立春
◎雨水
春天读一本书
在雨水到来之前
空气残余鞭炮的气味
烟花的回响
读一本书吧
一首诗或者
一段故事
一篇随笔
在柳树萌芽之前
抛开昨天的忧愁
在春天读一本书吧
翻开斑斓的
繁花册页中绽放
归鸟于文字间飞翔
笔架山泉水流淌
山丘褪去枯黄时
雨水洗出
整个城的春意
◎清明
一个亲人的离开
像流星划向深邃宇宙
像鱼儿游往广阔大海
雨丝冰冷凄凉
从身体里分割出
灵魂的一部分
满坡烛火映不出
哪怕模糊的背影
目光所及
都是睡梦中的样子
唯有噩梦惊醒
空荡的,路灯微亮
手机屏幕光耀刺眼
表针冷漠地转着圈
有时会不经意
念出那个人的名字
◎谷雨
楼下有块青草地
烈日、行人、汽车尾气
都没有杀死它
面对白昼的注视
四季交替的眼神
阳光带来愉悦
星空让它不孤单
我要赞美它
坚强且乐观的
青草地
即使困在水泥围成的
方寸之间
也从未失去
向上生长的勇气
◎立夏
漫长的季节
在立夏,结束
琴弦,拨动心弦
这恼人的命运啊
来自东北,千里之外
融化的积雪
一遍、一遍
冲刷贫瘠的心床
夏天的雨
秋天的风
那遥远的雪花
我见过
宿命在前
每一次相遇
都是重复的轮回
是谁,在苍穹下哭泣
日日夜夜
黄昏挽歌唱响
那人打个响指
告诉沉睡的人们
永远永远
向前看,别回头
相隔遥远的时空
我们与自己重逢
将泪水滴落大地
将回忆化入蝉鸣
将苦难揉进晚风
将人生嚼成渣滓
华丽幕布落下
凉薄的人始终看不见
所有陌生面孔
都是异端
是谁,在空旷田野奔跑
来来回回
远方丧钟哀鸣
把过往时光打包
丢在磨盘一角
这个立夏到了
据说有雷、雨
◎小满
人们祈求圆满
当一段路途过半
前后都不见终点
小满未满
而蝉蛹尚在沉眠
逝去的记忆纷纷叩问
野花冲开
钢筋水泥的封锁
小满是一种祝福
在所有的声音里
最缺乏存在感
◎芒种
芒种时,北方收麦
而播种停留在
上一个忙碌的晚秋
此时,南方黑白颠倒
心田失去水分
变成干涸土地
闪电划落天际
野外独自行走
撑一把破伞
暴雨中去寻找
种子发芽的心情
◎夏至
一台黑白电视机
或是老旧收音机
陈年的旧车票
像一首电台情歌
心间缓缓飘过
时代从工厂残破铁门前
路过锈迹斑斑的人生
每一台退休机器
都曾拥有
五彩斑斓的光辉岁月
夏至到来
彩虹散去
来一个人
继续半场游戏
◎小暑
小小的蜗牛在路边爬
雨滴落在路面上
混着尘埃渗下去
它要跟太阳赛跑
在最燥热的季节
完成一场华丽交配
当雨后的晚风袭来
路边孩童
一遍又一遍吟唱
水牛儿、水牛儿
先出犄角后出头
◎大暑
没有足够的电量喂食
呜咽之后,空调死掉了
煞白的楼与炙热的路
交错一张巨大蜘蛛网
空调挂在上面、大口吐血
蛛网遮盖的角落里
蓝蝴蝶和黄蝴蝶
出没,来回奔跑
这时候要是起风就好了
阳台上独自欣赏一整场日落
余霞再一次招手
这热闹
是盛夏结束的祝词
◎立秋
一只鸟在阳台
短暂停留
我有些抱歉
这歇脚的地方
过于寒酸
还好
它不会在意啊
追逐一片风里的落叶
它飞走了
甚至不屑回头
秋光里剩下我自己
我羡慕它的自由
◎处暑
三伏天等冬雪
如一场遥遥无期的
少年旧梦
盛大的节日
总伴着成年人的狂欢
网吧也是
归宿的一种
在热闹以外
独守安宁的街道
这个嘈杂的世界里
只有群发短信记得你
◎白露
白露并不如霜
北方来的同学如是说
秋天到来之前
在情绪之间摇摆
两种选择的内耗
是失败人生的借口
肆意的勇士
无需患得患失
如果你有了选择
请不要徘徊纠结
每一条秋天的野径
都能通往冬季
◎秋分
视线外有一场盛典
整个龙华的作家们
在深圳书城赞美秋天
季节的分离
从第一句歌颂开始
每添加一块词汇
信仰的大楼就拔高一层
圈里圈外
你没到场
但,也未缺席
结束以后才明白
毫无秩序
是这款游戏的真谛
◎寒露
我有一个梦想
在我还是少年时候
但我从不说出口
那时我也不知道
这终将只会是一个梦想
等我想说出来的时候
我已经不记得这个梦想
我翻看了许多回忆
朋友圈、QQ空间,
笔记本、泛黄的相片
我意识到
有一个少年
被遗留在多年前
那个寒露初凝的清晨
◎霜降
白霜和流星同时降落
夜枭沉默
无数车灯袭来
无数高楼远去
流星消失在旷野
白霜消失在城市
光明,前进一步
黑暗,退后一步
反之亦然
时间是黑与白的纠缠
在底色融化的角落
写诗的旅人
将大地任意涂抹
◎立冬
停车场门口
拾荒的人
追逐落日
追逐朝霞
一个一个垃圾箱
立正
等待他的检阅
一个一个晴天
立冬
等待生命的终结
岁月流逝的路上
他心里开着最鲜艳的花
◎小雪
小小的雪花
是大雪的前奏
越过高高的山
跨过长长的河
没有一场邂逅
不存在意义
从婴孩到青年
从青年到垂暮
一粒雪花在成长
所有期待
都会相遇
所有相遇
都将别离
这原是,人生常态
◎大雪
巨大的虚无
包裹着我
像一场大雪将我
淹没,进而压垮
一条走向消亡的
必经之路
我在游离
封口、封鼻、封心
看不到存在的意义
就无法激情昂扬地前进
我和窗台的花
不在同一场轮回
和一场大雪
也不在同一个维度
◎冬至
冬至,是年轮的终点站
也是收获祝福的时刻
从一个人
把祝福播撒出去那天起
这是一场
漫长的等待
丰收的时刻
绝不允许任何人缺席
你要歌唱
就大声歌唱
你要起舞
就随时随地
翩翩起舞
庆祝一个愉悦的午后
到时间尽头
到星空深处
◎小寒
日出之前、离开深圳
行李搬上北行的列车
那些盘踞在头顶
巨大的阴影
和沉默、渐渐远去
轨道,覆盖脚印
车窗外留下城市的足迹
再往前
是久违的村庄
告别那年
你二十郎当岁
一本书在风中翻页
一个人在年华中老去
所有岁月的馈赠
通通消融在小寒
这一场雪
◎大寒
铁路的尽头
村庄静默无语
你回来了,如同
一个陌生的过客
但,你不是过客
熟悉的依旧熟悉
陌生的更加陌生
一些人消失不见
一些人隐入尘烟
唯有村庄依旧
过往的河流依旧
清澈。倒映黄昏
黄昏时的太阳
日落后的月光
村庄终于唤起你的名字
可惜你不再是她的儿郎
没有什么比这更叫人心寒
仿佛,只你没有来处
您只需点赞10元,即享月度会员,30天内免费阅读全网作品。
以文会友·庠序邻家
扫一扫
关注邻家社区微信版
这篇文章说是小说,看起来更像散文,情节跳跃,语言流畅。用诗的语言描写了三代女人。“这三个女人,既想成为和自己母亲一样的人,又拼命挣脱上一代的束缚,想做完全相反的人,她们是那样的不同又是那样的相似,”最后“她们又都变成了一株植物……”三位母亲人生完全不同,第一位母亲生了生育过度,劳累不堪。第二位母亲被计划生育,守着女儿过着没有男人的生活。到了第三位母亲没有婚育,领养了“我”,人口终于负增长了……
《断尾》这个名字很哲学!断尾对于一些动物来说是生存的本能,对人来说却是智慧。在人的一生中,有许多时候需要做出断尾的抉择,尽管疼得生不如死,但是生存更重要,只有生存才有希望,对能实现理想。铅山的壁虎两耳是贯穿的,从这个耳孔望进去,可以看那只耳孔外的世界,这是一个隐喻,两耳的两边也许是两个世界,从此生望去,看到壁虎耳外的前生或者来世,公公从断尾铅山壁虎的一只耳孔看到另一只耳孔外更大的世界。他激动得大喊
“舞蹈还能这样跳,你的白腿,旋转的裙摆,实在是太漂亮了,活力四射,真的让人念念不忘呀。你就像一个五彩陀螺,在我的心头转,转来转去,就带走了我的心。”江新爱她真的成了陀螺,为了生活了为工作不停地旋转,这篇小说短而精,在小小的篇幅里道同事业、生活、爱情之中种种微妙的链接,很耐读而又给人回味无穷。
龙华四季,基实就是写她自己人生的几个阶段,成长中的快乐与哀愁,总之作者算是苦尽甘来,过的还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作者又是勤奋的,打过工,又经营着自己的店,看完了写的冬,总之也让我感觉了: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生命生活就是这样,需要反反复复地创造,反反经受考验......
深圳四十多年沧海桑田,荣哥的事件已没法复制,但荣哥这种精神值得讴歌赞美,这种蛮干苦苦用心的劲儿也可用在现代科技的研发上。作者的文字有力量、有嚼劲,构思缜密,一点一滴地叙述着荣哥为了求生存求发展,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写得滴水不漏,文风四平八稳,干净而有利索!
“三个女人的植物诗”,人非草木。但人就如草木一样,而又比草木生得活沉重,作者在舒缓的述说着如弹奏起一曲曲悲凉的曲子,一个时代同另一个时代还是有所不同,女人过得好与否,同社会的文明、时代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关系。总之第三代女人所处的社会的进步还是超越前面的,虽然在作者笔下的文没有一一叙述,但还是读得懂的。我来读了一遍,不留句言,好像心里不踏实......
写出了中英街的现状和历史,通过老人映照历史,通过导游写了为了追求想要的生活,而做出的不懈努力,通过水客,写了中英街的暗潮涌动,求生之艰辛。其中种种,只有海浪知道。
飞泉的诗一如既往的好!有力度、有高度、有气势!血脉里都流淌着对诗歌的热爱,所以他笔耕不辍。生命里不能没有光,在黑暗中,突然出现一丝亮光,生活里便有了希望。各种光充斥在飞泉的诗里,只愿飞泉拾到适合自己的光,照亮自己。不再如:你对我说,孩子,暴雨终将过去 “太阳还会绽放,像你的笑容” ......之后又 落在一片片乌黯的云层之后 那是我凋落的心.....
这篇能吸引我读下去,特别是写深圳家长的卷,写得轻松自如,也令人读来轻松活泼,不像有些人写的那些,自认为硬是道理。其实嘛,像深圳中学,那么几十个人能上清北,整人数一千七八,盲目跟风卷,还不是傻丢钱。我是看原籍是四川人的作者来认真读的,当年我伯父57年毕业于北大然后去四川教大学。 作者的文笔原浆味,不僵硬,很潇洒自如,故事与故事交织在一起,也不零乱,很干爽!
很纯粹的思绪,诗意随诗人所描述的花朵、燕子、海鸥飞扬。诗歌有无数的表现形式,这样的唯美诗句令多数人开心,因为读来轻松,忘却了一切,没有现实的了磕绊。诗人是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所以能把日常琐碎写入诗中,并且是在开怀时写的,不信你去读“宠物狗的耳语”,写得可爱极了!哈哈......
作者打工多年,写诗多年。她的诗来自生活,也高于了生活。工作、生活,是有点像苦瓜的滋味,但尝过苦味之后,又滋养了身心。正像苦瓜可以选择结果不结果的事,工作会苦,但可以选择乐观对待,它就变味了,平淡甚至清甜了。女诗人因为月光,便有了深度的思考,生命的节律也因为月的亏盈而潮起潮落,因月亏而心生诗,月圆梦也圆了。作者的诗越写越好。赞
文字如饭菜,厨师好,材料好,味道好,“三好”才算好。这篇小文有此三好。真没想到,六六作者的文字的语感——味道这么好——轻、松、醇、纯、新、鲜、透。虽不长情节,但生活、情感、品格、精神等的功夫已内涵在长长短短的句子和温情从容的对话里了。文学是人学,不光是写“人”,最重要是“人”写,“人”的精神与“写”的劳动最好是自然、和谐、统一,那么他一落笔,便有了个人的味道。文如其人是此理,六六找到了文学的钥匙。
这是一篇很有涵养的散文佳作。其涵养,不仅体现在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不俗的艺术造诣与丰富的知识储备上,更体现在作者见天地、见苍生的通达境界中。作者文笔雅致、从容、大气,于云淡风轻、静水流深的叙述中,将自己的艺术史、心灵史、家族史与地方志乃至中国当代史融汇起来,让我读得心潮澎湃。这篇散文值得再三品读。我的10个提名指标已经用完,读到此文,忍不住赘评几句,以此表达对此文以及此文作者的敬意。
这应该算一片非虚构小说吧,报告文学似的笔调,熟悉的场景,很像是讲述的真人真事。时代背景是大家共同经历过的,主角的南漂经历,也容易让人感同身受。题材和角度虽然有点旧,但这种孜孜不倦的书写,也是值得铭记、关注和尊重的,就如同社会不能遗忘个体在时代潮流中的命运沉浮,这座城市不能忽略每个人微小的内心世界。只是小说开头入戏有点慢了,人物形象不是很立体,这可能跟笑兰写惯了散文有关,节奏感方面建议再润色一下。
谢龙的小说,笔调轻快、跳跃,年轻态。但又带着生活的肌理和质感,夹叙夹议转换自然。心理描写深刻而简洁,自然流露,就像不时迸出的小火花,有点个性。抑郁症能通过这种偶尔自我放逐,文艺的漂泊,在山水间行走呼吸而痊愈吗?当重新面对生活本身时,那种曾被唤醒的孤独只会更清晰,被现实的泥泞重新碾压时只会更疼痛。文学难以拯救生活,但或许可以拯救心灵。靠近,治愈不了社会人生赋予的隐疾,但或许可以解释它。
赞👍🏻
哈哈,不得不说这小伙子非常勤奋,勤奋得到了回报。第一次参加龙华区全国的散文大赛获奖,第一次参加邻家社区文学的征文比赛又获奖。都说天道酬勤,小伙子今年运气不错,不知12月份还会有什么喜事发生?希望你继续加油,用你的双手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来。深圳这座奋斗的城市是值得书写的,更是值得让人打拼和留恋的地方。来了就是深圳人,愿你早日在深圳安家。
读来唏嘘不已,文学可以改变人生:可以是空理想这样的,也可以是韦奋斗这样的。高洁兄的文字好读。
这是一个很励志的故事,母亲是位了不起的农村老太太,独自撑起了5个儿女的天空;女儿的基因里有母亲的刚强、果断和勇敢进取的传承,上天没给她娇美的容貌,却给了她乐观豁达的性格和能言善辩口才。如果丑女因丑而自卑,她的生活将是一地泥泞;丑女能坦然接受自己的缺点,并充满自信过上理想幸福的生活!令人佩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