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田南,石厦北,石厦南
  • 点击:7882评论:292023/08/28 14:30

1. 福田南

我去过几个海外的城市旅游,却没去过文学上的盛宴巴黎与纽约。盛宴嘛,总想延迟满足,等把亚洲的大都会先打卡,再去不迟。

过去的三年就这么过去了,像在一场漫长的噩梦中醒来。让人感觉不知所措,对于出国旅游,没有那么大的念想与热情。更重要的是个人的荷包里也没有那么充足了。

在福田CBD片区上班这些年,在摩天大楼中穿行,脑袋里总会蹦出来这样的比较:“想象中的纽约和福田南会不会很像?”。

纽约有中央公园,有曼哈顿上的华尔街,有法拉盛街区。中国原产的网络红人“凤姐”出没在法拉盛当美甲师。很多男性网民因凤姐长的不好看而网络暴力她,各类“厌女”的言论朝她喷,我还是暗暗地关注她。最近传回来的二手消息,她在“奔四张”的年纪,出没在纽约公立大学皇后学院里求学,进修微积分和生物的课程。

凤姐在国内是师专中文系毕业的。我看过她写的诗歌,文学功底还不错。出国前,从重庆乡村中学的教师岗去大上海闯荡,做一名超市的收银员。现在又去全球的移民中心城市 — 纽约,文科生转成理科生,这还不够励志吗?

我这样想,更多是共情我自己。我好好的一个学计算机的理科生,中年跨界写小说,没遭到网络暴力。不理解的亲朋好友,泼过来的一桶又一桶的“冷水”,可没少淋过。

我把福田比做纽约,对于女儿婷婷的感受就没这么乐观。她每年小学寒暑假,被我当“无人陪伴儿童” 飞机托运回成都姐姐家里。外甥比她大几岁,到了知识丰富的初中阶段,总是调侃这个深圳回来的小妹妹:“小渔村的小孩儿回来了。”婷婷被气的张口结舌,她出生在福田区,生下来几天,黄疸超标。被我们用出租车载去儿童医院,她用好奇的眼神打量车窗外的摩天大楼。怎么小表哥就振振有词的说她是小渔村回来的?还连篇累赘反问她:“ 我们成都是有2000年历史的古都,有三国时期的武侯祠,还有动物里的活化石-带你去玩的熊猫中心里看到的熊猫。你们小渔村,有啥?”

婷婷回来追着我,把小表哥的话,气吼吼的复述给我。我宽解她:“ 深圳呵,在妈妈出生之前,的确不是成都那么大的城市;在外婆出生前,是个渔村。就在福田,靠红树林海边那一片沙嘴,上沙下沙,水围村,“三沙一水村”,都是原来渔村的名字呢。我们现在是国际大都市,你出生时就是大城市了。我们的心态更要开放,不要和你淘淘哥计较了。”

国际大都市才有各种各样的复杂性。福田也有像华尔街一样的股市交易所 — 深圳证券交易所。从北往南,莲花山下来,过了市民中心是大片的绿地与公园,地下有巨大的交通枢纽。再往滨海大道以南是石厦片区,石厦北是花园小区,石厦南是石厦西村和东村两个城中村组成的。再往南,福强路另一头,是深圳最大型的公务员安居房片区-益田村。

新的都市有新的好处,福田区的道路命名有高人策划,横向的如福中路,福民路,福强路,都有一个“福”字;纵向的民田路,益田路,金田路,都有一个“田”字。完美的把“福田”二字嵌入各条大街小巷里。不像老城罗湖区,建设路,和平路,全国的城市都有这么几条毫无创意而雷同的路名。

几大块福田南街区的划分,石厦北承接福田CBD里的企业白领和管理层的居住,石厦南的城中村又给石厦北的居民提供各种生活服务与补给,层层递进,自然形成不同的社区。

深圳是一个不主张有社会阶层的地方,来自全国各种阶层的人融洽在同一片城区蓝天下。这不是很像纽约?小时候,看过一个很热门的电视剧,姜文演的《北京人在纽约》里这样描述:“如果你爱她,就把她送到纽约去,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她,就把她送到纽约去,那里是地狱。”

那时候,我还在大山里的小镇上读书。对诗和远方充满着向往,潜意识中哪怕能去电视上很热火的深圳,也是不错的。

石厦村里住着湖南攸县一个县的人,这个县很有特色,承担着深圳的出租车司机岗位。石厦片区的湘菜馆的小炒,也细分到湖南攸县附近的口味。我这个四川人中午点外卖,喜欢点“攸县香干饭” 。每回聚餐,都有人问,你这个川妹子肯定能吃辣的。我均回复人家,我吃辣的功力是来深圳后,在石厦这片吃湘菜练出来的。

深圳这个城市就是这样,一个地方的老乡在干哪个行业城市服务的工作。一传十,十传百,老乡带老乡,整个县的人都在从事某一项工作。我有次改装燃气管道,管道工人就很骄傲的说,整个深圳的燃气管道工都是四川某县的。他们原来被叫做农民工,自从“来了,就是深圳人”的精神之后,他们被改称为:来深建设者。这座摩登城市的每一盏霓虹灯都是经他们之手装点。

益田村的公务员去市民中心上班的较多,在规划地铁时,最早开通一号线和三号线。一号线从罗湖口岸到宝安机场,每天人山人海。三号线只有益田到福田短短的几站,还未延长到龙岗之前,人气一直不旺。两条线的热与冷,是两个极端的对比。

……

特殊时期,福田南片区常常被关,老刘戒了她多年的麻将瘾,去楼下当义工帮着干扫手机码之类的活。在这过程中,又收获了她当年在公司当我们“知心姐姐”的成就感。现在最爱去参加公益活动,还喜欢拉上我一起去:“你手上考那么多《心理师证》,《社会工作师》证书。有证不用,岂不是浪费啊?”

“唉,我们这种小镇做题家,就喜欢考证来证明自己,也不是真正的想学以致用。”

我在写作的时候,不想周末外出受到干扰,随便扯一个借口。

她继续逼问我:“那你整天在家里不是闭门造车啊?写出什么大作来没有?我今年有没有颁奖的机会?我现在逛街买裙子,买的都是重要场合的盛装,可都是在为了给你撑场面,时刻准备着。”

这家伙,我们彼此个性不同却做闺蜜20年。我第一年写作有新人的运气,得了深圳睦邻文学奖一个小奖,邀请她给我颁发的奖项。她在颁奖礼上见到深圳卫视的男主持人,激动得快把词给忘了。那以后,她比我自己还“望友成凤”,年年来盘问我写啥作品没?还有没有希望得奖。

我挺郁闷的,我这上面不正在开头嘛。一开头,就刹不住车,心不在焉地继续应付她,扫到一眼米兰.昆德拉去世的新闻。

“我的文学偶像米兰.昆德拉死了,我的写作还有什么意义?我喜欢像他那样夹叙夹议的写小说,可是读者都喜欢看故事精彩的,哪怕情节再狗血,都有人追地喊爽。”

老刘电话中呵呵一笑:“你又在给自己找借口吧?不来就不来,我是怕你把自己给憋坏了,让你出来透透气。请不动你这大作家了,姐姐我永远支持你的作家梦。”

读者朋友们,上面那个开头如何啊?让我们继续聊福田的那些事。

我叫张晓敏,出生于1978年,来自四川北边一个千年小古镇,彻头彻尾的一个小镇做题家。靠着高考的运气,“鲤鱼跳农门”考去了省会成都读书,学的计算机软件专业。

2000年毕业,本来要回老家县城的职高去教计算机。实习的那一个月让我的心凉了半截,职高的电脑教室里全是旧电脑,WIN98系统已经用两年了,我们在成都的学校里联上互联网玩冲浪,那边的电脑还是旧的DOS系统,更别说上网。

人就是这样的心态,“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老校长是当初我们普高的校长,我在高中的学生会被任命各种部长职务,都是他强加给我的。他拍着胸口说等我毕业,就去县里人事局抢我的档案。他在校长办公室拍着胸口说这话时,还紧紧拉着我的手不松,我困窘的满脸发热抽不出来。他的手又肥又腻,让我的胃里有些翻滚,觉得这超越了一个长辈的关心,更加动摇我回来“自投罗网”的决心。

实习结束,回到学校,看到一张宣传海报,深圳富士康招聘懂电脑的储备员工20名。我一念之差跑去他们在成都的中介公司报名了。设想的很美很浪漫,一直想去深圳看一趟蓝色的大海的念头要实现了。反正还有一段时间纠结要不要回职高教书,或许是两全其美的小算盘了。那家成都的中介在春熙路口的太平洋百货楼上写字楼里,办公室装修的很豪华很现代。他们爽快的通过我的面试,给我买了一张价值550块钱来广东的卧铺火车票。我在成都的正式毕业手续没办理,能落户口,有档案有编制的大学生派遣证都没有领取,就来到了深圳。

在富士康的那份工作完全是一个阴差阳错的误会。决定个人命运的齿轮转动起来,就停不下来。我是学计算机软件的,他们要的是给电子电路绘制电子机械制图的制图员。成都那边得到的指示要求会电脑,英语好的人才。原来,教我们绘图的技术总监是个韩国三星退休的满头白发的韩国人,我们得用英语沟通。

好在我的学习能力还不错,两个星期就学会了用AUTO CAD 软件画那些机械平面图。我不是工科生,平生最怕学物理,公司安排了好些电子电路的塑胶模具的师傅,天天晚上上课。

富士康全封闭管理,我呆了一个月,顺利过了试用期,也没机会看到深圳的大海。我纠结要不要回四川去办毕业报道手续。和很多同事相熟以后,每个人都对我进行了劝退的友好说明。说你再去深圳市区看一眼,保管就不想再回这座“大监狱”了,深南大道的绿花带又宽又阔,鲜花四季不断,整个市区像一个大花园。深圳真的是花园城市,但不包括我们这里。我们没读过大学,没办法去市里面的公司,你不要在这里荒废青春了。

被他们说动后,我去开通了一个BB机,公司已经给办理了入关的暂作证。让成都的同学给我介绍几个校友,校友们大部分住在南山。几个学长学姐在一个周末,还真是接待了我。从梅林关进入福田,再从福田上海宾馆走深南大道坐204路公交车去南山。市民中心还没开始施工,闲置的土地种着各种蔬菜。深南大道两边是大片的公园与菜地,到了华侨城片区,更是梦幻,欢乐谷景区里的小火车在头上穿来穿去,世界之窗门口的广场和电视里见到的一模一样,绚烂多彩,喷泉高过楼房,像一个流动的嘉年华大舞台,像不买门票也逛到了景区。

这一次,的确开了眼界,撩拨着我,让我产生无尽的向往,来市区里工作。

师兄们周末本来在南油这边定期打羽毛球,聚餐,多了我一个人也无谓。这里的酒楼只要是他们脖子上有华为公司的工牌,都给他们打折。饭桌上都在聊买房,说南山所有的新楼盘给他们华为的人打折。我第一次和师兄们聚会,不好意思开口说我的工作。个个听说我在富士康,也是摇头,劝我赶紧去人才大市场换个工作。

我呆够了半年,公司帮我办理好在深圳需要的各种证件,我买了一个诺基亚手机做好万全的退路,才提辞职。在富士康办辞职和办入职的人大排队,真是一个巨无霸工厂,有人来,有人走。富士康,后来经常有负面的新闻出来,我的心里还是会对老东家有一些感激,至少他们给我一个毫无工作经验的新人,提供了一张来深圳的卧铺车票。

  • 1
  • 2
  • 3
1/5页上一页12345下一页
  • 关键词:城市年代
  • 分享到:
本文所得 35000邻家币,明细如下:
  • 红红的雨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3-10-13
  • 杨彬彬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3-10-11
  • 文夕打赏2000,共计2000
  • 2023-10-10
  • 廖令鹏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3-10-10
  • 廖令鹏提名10000,共计10000
  • 2023-10-09
  • 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3-09-09
  • 王丽筠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3-09-06
  • 冯毅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3-09-05
  • 黄元罗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3-08-31
  • 杨点墨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3-08-30
  • 深圳小树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3-08-30
  • 打赏1000,共计1000
  • 2023-08-29
  • 冯毅打赏1000,共计1000
  • 2023-08-28
  • 欣欣打赏1000,共计1000
  • 2023-08-28
  • 以文会友·庠序邻家

    扫一扫

    关注邻家社区微信版

  • 文章评论
  • 写得很从容,也很轻松,温暖,比如最后的打赏,就是听一个感人的故事,把自己也听进去了,结果打赏了,为自己打赏。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这篇文章,我愿意用“清流”,既是流动的,也是是清彻的,可以照人——沧浪之水呀。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谢谢廖老师的提名及走心的评语,更感动的是你感受到我的创作状态,先前也有老师来建议我改的再“虚构”一些,我是很茫然无措的,的确当时是很从容的一气呵成本文的。谢谢你的欣赏!
    • 文夕评委2023/10/10 20:38:52
    • 分享到:
  • 我早年租住在下步庙,现在更各叫下步庙。我在那里住了两年半,写了两本小说,也结识了一个在小区门口摆摊的裁缝女人,也有说不尽的故事……读这篇文章,往事又在眼前,又想起了那个漂亮的女裁缝,也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谢谢文夕老师的悦评和打赏,下步庙也是多有人间烟火气的地方啊,我们都是深圳有故事的女同学。
  • 这篇能吸引我读下去,特别是写深圳家长的卷,写得轻松自如,也令人读来轻松活泼,不像有些人写的那些,自认为硬是道理。其实嘛,像深圳中学,那么几十个人能上清北,整人数一千七八,盲目跟风卷,还不是傻丢钱。我是看原籍是四川人的作者来认真读的,当年我伯父57年毕业于北大然后去四川教大学。 作者的文笔原浆味,不僵硬,很潇洒自如,故事与故事交织在一起,也不零乱,很干爽!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特别是写那个改裙子可怜女的老公像段作文,看得我笑死了
  • 谢谢“红红的雨”老师进来本文赏评,我也好怕段作文老师提出抗议来的。可能对于深圳家长的卷我们的认知是同步的吧,都不想被裹胁到那种焦虑中,也不想去描绘追随那种焦虑,觉得在数据背后,没啥意义,谢谢!
  • 老段应该不会来抗议的,他早就因为这成别人追捧的星了
    • 杨彬彬2童生2023/10/10 21:47:56
    • 分享到:
  • 小树的这篇文章满满当当生活气息扑面而来,以至于我自己都怀疑自己“我好像从未来过深圳,这是我们共同生活的深圳吗”尽管我在福田居住多年,并且也在福田cbd工作过。读到——公司的同事都戏称他儿子聪明:“严峻的家庭形势所迫,小小年纪,早就看穿了父母靠不住,只能靠自己努力。”忍不住笑出声来,但是读到最后,又内心狠狠地疼了一下!小树可真是四川女人啊热气腾腾,风风火火,可就是生活吖!祝贺小树进入决赛。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谢谢彬彬同学来访本文,让我们都有一双发现不一样的深圳的眼睛,共同去书写各自的她。一起加油!
  • 哈哈哈哈哈哈哈,之所以我觉得我们所在的不是一个深圳,是因为我是大路痴。分不清东西南北,工作生活中都是固定路线,约朋友也去固定的地方。至今都没有去过关外。
  • 2000年的深圳,用余华老师的话来说,上一辈人出来打拼,遍地是黄金,只要你肯干就会有收获。再看20年后的今天,不是打拼就会有收获的,因此年轻人普遍焦虑,内卷。话说回来,还是挺羡慕作者的,见证了深圳平地起高楼的崛起时期。作者从一个外地实习生蜕变成了深圳人,拥有了自己的房子和小家庭。有了家庭,教育就是头等大事,也是社会的一大痛点。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最后裁缝店老板的故事戳到我了,被拐卖,被唾弃,但她敢于命运做斗争,艰苦养大女儿,在石厦开了属于自己的店面,妥妥的大女主剧本。
  • 是的,这么多评论被你识破了,我前面写张晓敏的幸运并不是为了岁月静好,而是为了引出另外一位70后女性不幸的人生却在深圳得到救赎,这些人都是真实的遇见的。谢谢你能戳破它。
    • 2童生2023/09/08 19:29:09
    • 分享到:
  • 小说述事有点意识流的意味,表达的是女性命运。是一种女性主义的表达。主人公一个是中产女性,一个是底层女性。她们生活境遇不一样,有差别,但也有共同面对的困境。比如孩子求学。 孩子中考考不进普高,中产阶级女性正自纠结,要不要交五万块去读私立高中。结果那位底层女性早一咬牙,把孩子送去那所学校了。生活中不泛这样的事情。越是身份卑微的人,越渴望改变命运,而出路就是读书。这样的心理描写,以及逻辑性都有可信之处。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谢谢胡老师的悦评,你对本文的解析,正是本人创作的初衷或者叫灵感吧。
    • 王丽筠1布衣2023/09/05 15:01:29
    • 分享到:
  • 作为来深圳30多年的60后来说,对这篇都市小说产生强烈的共鸣,深圳往事历历在目,文字精彩,画面生动,从纽约说起,从凤姐说起,看着看着,忽然画风一转:我叫张晓敏……有种电影的感觉。2000年正是深圳生机勃勃的上升期,一个大学毕业生来深圳创业的心路历程,亲切,感人,呈现出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喜欢文中所说:深圳是一个不主张有社会阶层的地方,来自全国各种阶层的人融洽在同一片城区蓝天下,这是不是很像纽约。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谢谢丽筠老师对我作品的解析与评悦,同为深圳人,你写的,我们懂这种感觉,这样的回馈让作为创作者的我很是开心。
    • 理红2023/10/12 10:17:59
    • 分享到:
  • 其实这篇文归于非虚构更好!
    • 冯毅3秀才2023/09/01 15:18:07
    • 分享到:
  • 如果说以前的打工文学是以出租屋、工厂打工人等为主要载体,那么本文算是升级版的白领阶层的打工文学。文中,名校毕业的作者,进名企、纠结是否去上海分公司、买市中心区的房子、婚后为孩子拼名校,等等,是作者毕业后来深圳十多年的心理历程。表面上看,文章涉及到的题材比较散,但好文章应该怎么写并没有绝对的衡量标准,如果有死板的标准的话,那什么鲁奖茅奖诺奖也没存在的意义了。我手写我心,这个“心”是作者的思想。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我对打工文学的定义也觉得不必限定于工厂,在写字楼的,大厂的,谁不是一个打工人啊,谁又没有自己的悲欢离合呢。文学不必太多限定,自会自由的去书写去表达,去创新。感谢冯老师的认同,我手写我心,共勉。
  • 看的出来是一篇用心的小说,我特别欣赏你的那句:小说不是为了讲故事而是传递思想,并不是什么好事或坏事都发生在一个人身上,这并不是真正的生活。走出了套路,寻找新思路,找到自己的风格,加油💪💪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天啦,感谢Emma 美女豪爽的打赏与支持,希望大家一起加油,找到真的自我的风格。
    • 黄元罗5进士2023/08/30 10:43:10
    • 分享到:
  • 这不仅是一篇报告类文学,全面概述了福田自二000年以来,二十余载日新月异的变化;也是一部个人奋斗史,细细回顾了作者大学毕业后,勇闯深圳期间,凭借自身不懈努力,实现事业与家庭双丰收的圆满。另外,还巧妙插入职场故事、育儿辛酸等家长里短,读来愈发感同身受。所以说,这样一种既紧扣大赛主题,深挖福田,又充满励志向上味道的文字,个人非常看好!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在邻家最幸运的事情就是碰到了黄老师这样真诚的人,或许也是真诚才能让我们相逢,感谢你每年都给予我的作品关注与鼓励,唯有感谢!
    • 杨点墨3秀才2023/08/30 09:17:14
    • 分享到:
  • 在文章里看到了许多熟悉的地名,很是亲切,那些街道我也曾走过无数次,那些大厦我也曾在那里上过班。相信深圳有无数文中的小镇做题家,他们散落在深圳的各个街道里,他们的经历和故事也许不是那么轰轰烈烈,可能是散淡的,日常的,就像一盘广式白灼菜心,一缕邻家漂来的飯焦香。但却是宝贵的。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谢谢点墨,知音难觅的感动,聊聊几句评论,却散发着你个人那种才情与熨贴。
  • 今年是第四次参加睦邻文学奖,我希望自己越来越成长,作品也越来越成熟。每年看到应征主题,都是真诚以待而潜心创作。在生活中,我可能是一个拨打12345最多的普通市民,希望深圳变得越来越好。那是自己内心对这座城市的无限热爱与眷恋。在作品中,我也希望挖掘出来自己热爱一座城市的若干理由。或者是记忆中的点点滴滴,有没有能让一个在深圳生活过的人感觉到共同的记忆,那将也给我莫大的安慰。敬请各位文友悦评,小树敬上。
  • 本评论已获得 2000 邻家币明细>>
  • 最近来访
  • 2童生
  • 3星
  • 3钻
  • 粉丝|邻家币|作品|积分
  • 17
  • 31857
  • 29
  • 2750
  • 这篇文章说是小说,看起来更像散文,情节跳跃,语言流畅。用诗的语言描写了三代女人。“这三个女人,既想成为和自己母亲一样的人,又拼命挣脱上一代的束缚,想做完全相反的人,她们是那样的不同又是那样的相似,”最后“她们又都变成了一株植物……”三位母亲人生完全不同,第一位母亲生了生育过度,劳累不堪。第二位母亲被计划生育,守着女儿过着没有男人的生活。到了第三位母亲没有婚育,领养了“我”,人口终于负增长了……

    文夕三个女人的植物诗

    2023/10/12 21:44:59
  • 《断尾》这个名字很哲学!断尾对于一些动物来说是生存的本能,对人来说却是智慧。在人的一生中,有许多时候需要做出断尾的抉择,尽管疼得生不如死,但是生存更重要,只有生存才有希望,对能实现理想。铅山的壁虎两耳是贯穿的,从这个耳孔望进去,可以看那只耳孔外的世界,这是一个隐喻,两耳的两边也许是两个世界,从此生望去,看到壁虎耳外的前生或者来世,公公从断尾铅山壁虎的一只耳孔看到另一只耳孔外更大的世界。他激动得大喊

    文夕断尾

    2023/10/12 20:28:35
  • “舞蹈还能这样跳,你的白腿,旋转的裙摆,实在是太漂亮了,活力四射,真的让人念念不忘呀。你就像一个五彩陀螺,在我的心头转,转来转去,就带走了我的心。”江新爱她真的成了陀螺,为了生活了为工作不停地旋转,这篇小说短而精,在小小的篇幅里道同事业、生活、爱情之中种种微妙的链接,很耐读而又给人回味无穷。

    红红的雨陀螺

    2023/10/12 13:55:24
  • 龙华四季,基实就是写她自己人生的几个阶段,成长中的快乐与哀愁,总之作者算是苦尽甘来,过的还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作者又是勤奋的,打过工,又经营着自己的店,看完了写的冬,总之也让我感觉了: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生命生活就是这样,需要反反复复地创造,反反经受考验......

    理红龙华四季

    2023/10/12 10:58:31
  • 深圳四十多年沧海桑田,荣哥的事件已没法复制,但荣哥这种精神值得讴歌赞美,这种蛮干苦苦用心的劲儿也可用在现代科技的研发上。作者的文字有力量、有嚼劲,构思缜密,一点一滴地叙述着荣哥为了求生存求发展,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写得滴水不漏,文风四平八稳,干净而有利索!

    理红荔香夜话

    2023/10/12 10:46:13
  • “三个女人的植物诗”,人非草木。但人就如草木一样,而又比草木生得活沉重,作者在舒缓的述说着如弹奏起一曲曲悲凉的曲子,一个时代同另一个时代还是有所不同,女人过得好与否,同社会的文明、时代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关系。总之第三代女人所处的社会的进步还是超越前面的,虽然在作者笔下的文没有一一叙述,但还是读得懂的。我来读了一遍,不留句言,好像心里不踏实......

    红红的雨三个女人的植物诗

    2023/10/11 21:53:39
  • 写出了中英街的现状和历史,通过老人映照历史,通过导游写了为了追求想要的生活,而做出的不懈努力,通过水客,写了中英街的暗潮涌动,求生之艰辛。其中种种,只有海浪知道。

    昆阳森林三汲浪

    2023/10/11 17:28:42
  • 飞泉的诗一如既往的好!有力度、有高度、有气势!血脉里都流淌着对诗歌的热爱,所以他笔耕不辍。生命里不能没有光,在黑暗中,突然出现一丝亮光,生活里便有了希望。各种光充斥在飞泉的诗里,只愿飞泉拾到适合自己的光,照亮自己。不再如:你对我说,孩子,暴雨终将过去 “太阳还会绽放,像你的笑容” ......之后又 落在一片片乌黯的云层之后 那是我凋落的心.....

    红红的雨拾光者

    2023/10/11 16:26:45
  • 这篇能吸引我读下去,特别是写深圳家长的卷,写得轻松自如,也令人读来轻松活泼,不像有些人写的那些,自认为硬是道理。其实嘛,像深圳中学,那么几十个人能上清北,整人数一千七八,盲目跟风卷,还不是傻丢钱。我是看原籍是四川人的作者来认真读的,当年我伯父57年毕业于北大然后去四川教大学。 作者的文笔原浆味,不僵硬,很潇洒自如,故事与故事交织在一起,也不零乱,很干爽!

    红红的雨福田南,石厦北,石厦南

    2023/10/11 15:55:01
  • 很纯粹的思绪,诗意随诗人所描述的花朵、燕子、海鸥飞扬。诗歌有无数的表现形式,这样的唯美诗句令多数人开心,因为读来轻松,忘却了一切,没有现实的了磕绊。诗人是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所以能把日常琐碎写入诗中,并且是在开怀时写的,不信你去读“宠物狗的耳语”,写得可爱极了!哈哈......

    红红的雨日落时分的吟唱

    2023/10/11 15:41:08
  • 作者打工多年,写诗多年。她的诗来自生活,也高于了生活。工作、生活,是有点像苦瓜的滋味,但尝过苦味之后,又滋养了身心。正像苦瓜可以选择结果不结果的事,工作会苦,但可以选择乐观对待,它就变味了,平淡甚至清甜了。女诗人因为月光,便有了深度的思考,生命的节律也因为月的亏盈而潮起潮落,因月亏而心生诗,月圆梦也圆了。作者的诗越写越好。赞

    红红的雨月光里的我们

    2023/10/11 15:20:30
  • 文字如饭菜,厨师好,材料好,味道好,“三好”才算好。这篇小文有此三好。真没想到,六六作者的文字的语感——味道这么好——轻、松、醇、纯、新、鲜、透。虽不长情节,但生活、情感、品格、精神等的功夫已内涵在长长短短的句子和温情从容的对话里了。文学是人学,不光是写“人”,最重要是“人”写,“人”的精神与“写”的劳动最好是自然、和谐、统一,那么他一落笔,便有了个人的味道。文如其人是此理,六六找到了文学的钥匙。

    廖令鹏太阳下山有月光

    2023/10/11 11:23:25
  • 这是一篇很有涵养的散文佳作。其涵养,不仅体现在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不俗的艺术造诣与丰富的知识储备上,更体现在作者见天地、见苍生的通达境界中。作者文笔雅致、从容、大气,于云淡风轻、静水流深的叙述中,将自己的艺术史、心灵史、家族史与地方志乃至中国当代史融汇起来,让我读得心潮澎湃。这篇散文值得再三品读。我的10个提名指标已经用完,读到此文,忍不住赘评几句,以此表达对此文以及此文作者的敬意。

    孙行者墨点无多泪点多

    2023/10/10 23:48:04
  • 这应该算一片非虚构小说吧,报告文学似的笔调,熟悉的场景,很像是讲述的真人真事。时代背景是大家共同经历过的,主角的南漂经历,也容易让人感同身受。题材和角度虽然有点旧,但这种孜孜不倦的书写,也是值得铭记、关注和尊重的,就如同社会不能遗忘个体在时代潮流中的命运沉浮,这座城市不能忽略每个人微小的内心世界。只是小说开头入戏有点慢了,人物形象不是很立体,这可能跟笑兰写惯了散文有关,节奏感方面建议再润色一下。

    张夏远方以远

    2023/10/10 23:40:55
  • 谢龙的小说,笔调轻快、跳跃,年轻态。但又带着生活的肌理和质感,夹叙夹议转换自然。心理描写深刻而简洁,自然流露,就像不时迸出的小火花,有点个性。抑郁症能通过这种偶尔自我放逐,文艺的漂泊,在山水间行走呼吸而痊愈吗?当重新面对生活本身时,那种曾被唤醒的孤独只会更清晰,被现实的泥泞重新碾压时只会更疼痛。文学难以拯救生活,但或许可以拯救心灵。靠近,治愈不了社会人生赋予的隐疾,但或许可以解释它。

    张夏​靠近

    2023/10/10 23:18:03
  • 邻家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