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长奴
  • 点击:4941评论:92023/09/15 14:25


1

高考前一天。

与宋长奴有关的是,宋长奴是这一场考试的监考。高考前一天,考点例行举行监考人员培训会议,时间定在上午九点。到了学校宋长奴才知道,食堂没有供应早餐,原因是食堂在做消毒工作。

宋长奴回到办公室,准备泡一包方便面,看一下方便面日期,过期了一个月,他想将就一下应该还是可以的。他准备烧水发现烧水壶坏了,转到办公室隔壁的教室,饮水机在,只是水桶拿走了,再转一间也是如此,宋长奴放弃了。宋长奴要热水的话,要么把办公室的一桶水搬到教室的饮水机上,要么把饮水机搬到办公室,他琢磨一番,矿泉水泡方便面也应该是可以的。

其实宋长奴可以到外面吃早餐,时间还很充实,但看看这火热的太阳,他就懒得出去。泡完面之后,宋长奴没有开电脑,而是在站在窗前看外面的建筑,最高的楼房应该建了三年,估计有70多层,他一直数它的楼层,但一直数不明白,数着数着就乱了,另一个原因它前面有一栋比它低一截的楼房也在建筑,挡住了层,前面的楼房也不知道它到底要建有多少层,它前面有很多树木。同事们说:“这个楼不会再建了吧。”没有见它在增高,事实上它每天都在增高,网络上应该可以找到它的设计图,但宋长奴没有去找,楼盘建成了,自然就知道了,不过知道与不知道也没有什么区别。

吃完泡面,八点五十分,宋长奴去考务办公室,监考人员、工作人员基本上都来了。投影上宋长奴的名字是在第20考场,跟宋长奴在一块监考的是南山中学的一名年轻女老师,叫丁小,考场都是这样安排的,一男一女。宋长奴看不出丁小的容颜,因为她戴着口罩,又带着眼镜,唯一见到的就是额头的一抹。九点正考务会议正式开始,盖主任也就是学校的教务处主任介绍了考场的主考副主考之后,就回到了考务会议的具体的事务上来。九点二十分,宋长奴感觉肚子不太舒服,就到走廊上倒了一杯热水回来。盖主任在台上说:“今年的情况比较特殊,专门设置了隔离考场……”

宋长奴的注意力都在肚子上,喝一杯热茶之后,还是感觉有问题,悄悄地去了一趟洗手间。

再回到考务办公室,感觉舒服了很多。盖主任讲到了指纹验证的相应的程序,这几年考生都用指纹验证,先是刷身份证,身份证通过了,核对指纹;如果身份证过不了,只能通过人工操作……

十点,考务会开了一个小时,盖主任还没有讲完。宋长奴还得上洗手间,心里有一点不安,这样频繁地进出会场是不是很不礼貌?宋长奴坚持了一会儿。

会议结束了,宋长奴舒了一口气,监考人员带着相应的物品,到各自的考场进行考场布置。

宋长奴对丁小说:“我去一趟洗手间。你知道我们的考试在哪个地方吗?”

丁小说:“我跟21考场的老师一起去。”

当宋长奴到20考室的时候,丁小已经开始贴桌签了,丁小个子很小,宋长奴一米六五,丁小比宋长奴还矮了好多。在考室里,他们都拉下口罩。丁小长得很漂亮,牙齿特别整齐,她说:“我是去年从华中师范大学毕业的,第一次参加高考监考。”

丁小动作很麻利,他们很快把考场布置完了,副主考来检查,很满意。他们关上空调,密封了考室,提着工具箱回到了考务办公室。现在宋长奴肚子已经舒服了很多,布置完考场的老师们陆续回来了,但考务主任没有回来,大家都不知道接下来还有什么通知,宋长奴就跟丁小聊了几句。

大概半个小时之后,教务员小胡说:“盖主任说了,大家可以回去。”于是宋长奴跟丁小说声明天见,就走了。宋长奴赶回去给女儿做午餐。刚到校门口,486就从校门口过去了,等下一趟要15分钟左右。宋长奴准备步行回家,40分钟也就够了,太阳毒辣但宋长奴顾不上,路过潮汕牛肉火锅店,顺道买了一斤生牛肉回家,一斤肥牛86块钱,一斤嫩肉70块钱,宋长奴选了一斤肥牛。师傅切好包好,宋长奴就提着回家到了家里,女儿宋宁还没起床,宋长奴敲她房门说:“你起来吧,我给你买了一斤牛肉。”

宋宁在房间里说:“我已经叫了外卖。”

宋长奴把牛肉就放进了冰箱,自己下一碗面条,吃完了面条,女儿的外卖还没来,宋长奴先去午休。

宋宁去年从深圳大学毕业,她学的是雕塑专业。毕业之前,唐小卷问她:“你是准备考研究生是出国还是就业?”

宋宁说:“准备就业。”

唐小卷说:“你写一份简介,我给你推荐一个单位。”

宋宁说:“不用你操心。”终究没有写简介,毕业回到家里,玩了一个月的电脑。

9月份,宋宁说“要出国”,找了一个培训机构,培训费近10万块钱,是唐小卷出的。

由于疫情,出国泡汤了。

宋长奴感觉宋宁开始颓废了,一个月不出门,白天下午四五点起床,晚上两三点睡觉。宋长奴中午赶回家,希望叫她早一点起床或者去培训机构,出国还是不出国,那是另外一回事,总不能一整天睡觉或者玩游戏,但宋长奴说了好像不管用,日子终究以宋长奴的失败而收场。

宋宁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宋长奴的妻子32岁的唐小卷,不知道从哪里得到消息,独自到深圳,一年后转正成了深圳的一名正式老师,唐小卷原来是教初中的,到深圳后改教小学。宋长奴以为唐小卷会第一时间把女儿带到深圳上学,但唐小卷说,等她安稳后再说。宋长奴也同意,毕竟女儿在保平上的是最好的小学。这一安稳就是三年,宋宁上了初中,唐小卷才把女儿接到深圳,这期间唐小卷当上了水湾学校的一名中层领导。

宋长奴怀疑唐小卷嫁给他一开始就动机不纯,像宋长奴这样的长相,唐小卷不可能看得上,唐小卷虽然也长得小巧玲珑,但很招人喜欢,甚至说是风情万种,夸张地说她有点妖冶。宋长奴曾听到这话,看到唐小卷就想跟她睡觉。这让宋长奴五味杂陈。当年宋长奴在保平一中,唐小卷在乡下一个偏远的初中校,一个女孩子呆在偏远的乡村的确很不方便,她申请调动一直调动不了,她在一中当老师的亲戚把她介绍给宋长奴,那时宋长奴过了而立之年,一中的张泽校长兼任教育局副局 长,他是一个有魄力有人情味的长者,宋长奴唐小卷领了结婚证之后,张泽校长就把唐小卷就从乡下调到城关的初中校。

生了宋宁之后,唐小卷比以前更加妩媚,很多人都说她是鲜花插到牛粪上。以教书而论,宋长奴肯定比她教的好;但在交际方面,宋长奴小学还没毕业。

宋宁到深圳上初中,43岁的宋长奴也跟着来到深圳。唐小卷到了深圳就风生水起,而宋长奴霉运连连,参加教师转正考试,连考三年一直没考上,招聘一人宋长奴考了第二名,招两人宋长奴是第三名,招三个宋长奴是第四名,宋长奴走越来越没有信心,而且超过45周岁之后也失去参加招考的机会。

唐小卷成了一所小学的校长,宋长奴还是一个临聘教师,夫妻之间有了矛盾,宋长奴也觉得很丢人,就协议离婚,女儿上大学之后,宋长奴回到保平了,但宋长奴已经被保平一中开除了,只好在保平一中当代课教师,后来深圳光华中学负责教学的李刚副校长给宋长奴打电话,宋长奴又回到了深圳。唐小卷购置了两套房,一套自己住,一套给宋宁,宋长奴在深圳是寄居在女儿家里。

2

高考考场最累的是学生,最困的是监考老师,宋长奴不敢轻易的坐下来,万一不小心睡着了,那就出名了,于是宋长奴在教室里面找蚂蚁,但没有找到,在紫外线的消杀之下,蚂蚁很难幸免。宋长奴坐了一会儿,又站了一会儿;站了一会儿,然后又坐了一会儿,他们尽量少走动;两个半小时的语文对考生来说可能很短,对监考老师来说极为漫长。好在丁小的确很能干,换答题卡、拿草稿纸等等都是她来操作。理综考试,宋长奴真的很困,叫来了机动监考,让她替一会儿,宋长奴到洗手间洗了一把脸。

考试结束之后,宋长奴说:“理综考试特别困,我担心坐一下就睡着了。”

丁小说:“原以为会有很多学生要换答题卡,结果一张都没有,我也很困,有人换答题卡或者要草稿纸,还能走动一下,但是今天都没有。”

犯困的不仅有宋长奴,还有像丁小这么年轻的教师。

丁小说:“看看蚂蚁,好像能够改变一下思维,考场没有蚂蚁。”

高考之后是高二学业水平测试。

宋长奴是班主任,不参加监考,但得带队,学校要求学生7点40分集中在教室,考试时间是9点。

在教室,蔡安国说:“老师,考试要准考证吗?”

宋长奴说:“要准考证的。”

蔡安国说:“我没带。”

宋长奴说:“打电话给你家长,叫你爸给你送来吧。”

蔡安国在宋长奴办公室打了电话。

8点15分,蔡安国对宋长奴说:“老师,考试需要身份证吗?”

宋长奴说:“需要身份证,两件都不能少啊。”

蔡安国说:“我没带身份证。”他又到宋长奴的办公室给他家长打电话。他父亲说,我已经在路上了。只好掉头回家取身份证。他家住在龙岗,到学校估计得一个小时,宋长奴只好先给蔡安国准备了一张进入考场的临时证明,证明他是光华中学的学生,忘记了带身份证与准考证。

8点20分进考场,蔡安国说:“老师,我是在哪一个考场考试啊?”

周围的同学都在笑。

宋长奴说:“我让你爸把你的身份证与你的准考证拍个照片给我。”

蔡安国父亲拍了准考证发到宋长奴的手机。

宋长奴去找蔡安国,却找到,宋长奴告诉同学们说:“谁看蔡安国就告诉他,他在第5考场第12座位。”

同学们都说好。

学业水平考试是考两个科目,每一个科目考试时间一个小时,中间间隔40分钟,考生不出考点,在考场附近做一个简单的休息。第二场考物理,宋长奴趁着这个间隙,到外面去剪一个头发。之前的两次头发都是同事游卡车老师剪的,他有推子,游老师第一次剪头发,剪的是宋长奴的,第二次剪头发依然是宋长奴的;因为少了剪刀,所以头发就显得很乱。之前宋长奴家附近新开了一家理发店,剪一次29块钱,他觉得还是很便宜的,后来他又到了理发店,理发师讲现在是49块钱了,宋长奴说,前一段时间不是29块钱?理发师说,那是在他们试营业的时候,现在正式开业是49块钱。宋长奴说,那就剪吧。

宋长奴早上上班时看到路边有个流动的剪发摊子,单剪10元钱。

宋长奴回到学校考试还没有结束,头发剪了,到洗手间冲洗了一下,凉爽了很多。11点40分考试结束。

宋长奴在教室里面写了一个通知:“大家回到班级之后收拾一下东西自行回校,周末不上课,星期天有返校的学生照常返校,最后离开教室的同学,请关闭电源,特别是空调。”

学校有提供午餐,但宋长奴没吃,还是回家给宋宁午饭,也许她不一定吃,起码我回家,可以叫她起床,哪怕她不起床,起码也醒来了。

  • 1
  • 2
  • 3
1/4页上一页1234下一页
  • 关键词:言情
  • 分享到:
本文所得 13000邻家币,明细如下:
  • 陈彻打赏2000,共计2000
  • 2023-10-02
  • 十十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3-09-18
  • 受富打赏2000,共计2000
  • 2023-09-16
  • 666打赏1000,共计1000
  • 2023-09-15
  • 以文会友·庠序邻家

    扫一扫

    关注邻家社区微信版

  • 文章评论
  • 年纪一直是职场特别敏感的一环,年轻就是资本,这句话听起来很讽刺,也是赤果果的现实。宋长奴前半生的努力让宋宁过上了躺平人生,原本就有问题的原生家庭愈演愈烈,离婚成了最直接划清关系的途径。在好友家宋长奴邂逅现任,这算是职场失意,情场得意吧?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谢谢,“宋长奴前半生的努力让宋宁过上了躺平人生”这也许就是父母的悲凉,非常感谢。
    • 十十4举人2023/09/16 15:51:53
    • 分享到:
  • 宋长奴是在深圳的一名代课老师,我也曾在深圳当过老师,他很多的感受都是我曾经历过的。在妻子唐小卷面前有点窝囊的宋长奴连续三年都没考上正编,而妻子却已成为学校的领导,两个人的距离越拉越长,话不投机半句多,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谢谢十十老师的点评,谢谢
    • 老师父2童生2023/09/19 11:30:29
    • 分享到:
  • 近期有些小忙,毕竟教学高三。课多、作业多、会议也多,都希望学生考出好成绩。文章提交给邻家,一切就全交给了邻家文友了,希望能写出好文章,但未必能做得到,只希望给已经十分热闹的邻家加上一点微光,凑点热度,感谢老黄牛学飞翔、受富、昆阳森林、魅惑春生、黄啊胖、Very Six诸君的打赏,希望你们的打赏会得到相应的回报,谢谢。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十十4举人2023/09/16 15:57:15
    • 分享到:
  • 喜结良缘,皆大欢喜。“虽然是冬天,但还是生机勃勃”,“马上是春天了嘛。”,是的,宋词长奴终于迎来了他人生的春天,祝福。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十十4举人2023/09/16 15:55:12
    • 分享到:
  • 两人最终还是离婚了。女儿宋宁非常有经济头脑,竟然想到把母亲给她的房子出租,以至宋长奴不得不搬离女儿的住处,也逼得他咬牙买下了一套房子。幸好,结局是美好的,宋长奴最终和模样端正,皮肤白净做钟点工的何莹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谢谢您耐心在读完全文,特别是网络上的文章,读者可能缺乏的是耐心,而您耐心在看,耐心在评。谢谢
    • 受富1布衣2023/09/16 09:41:44
    • 分享到:
  • 梅开二度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最近来访
  • 2童生
  • 4星
  • 4钻
  • 粉丝|邻家币|作品|积分
  • 7
  • 108498
  • 19
  • 2920
  • 这篇文章说是小说,看起来更像散文,情节跳跃,语言流畅。用诗的语言描写了三代女人。“这三个女人,既想成为和自己母亲一样的人,又拼命挣脱上一代的束缚,想做完全相反的人,她们是那样的不同又是那样的相似,”最后“她们又都变成了一株植物……”三位母亲人生完全不同,第一位母亲生了生育过度,劳累不堪。第二位母亲被计划生育,守着女儿过着没有男人的生活。到了第三位母亲没有婚育,领养了“我”,人口终于负增长了……

    文夕三个女人的植物诗

    2023/10/12 21:44:59
  • 《断尾》这个名字很哲学!断尾对于一些动物来说是生存的本能,对人来说却是智慧。在人的一生中,有许多时候需要做出断尾的抉择,尽管疼得生不如死,但是生存更重要,只有生存才有希望,对能实现理想。铅山的壁虎两耳是贯穿的,从这个耳孔望进去,可以看那只耳孔外的世界,这是一个隐喻,两耳的两边也许是两个世界,从此生望去,看到壁虎耳外的前生或者来世,公公从断尾铅山壁虎的一只耳孔看到另一只耳孔外更大的世界。他激动得大喊

    文夕断尾

    2023/10/12 20:28:35
  • “舞蹈还能这样跳,你的白腿,旋转的裙摆,实在是太漂亮了,活力四射,真的让人念念不忘呀。你就像一个五彩陀螺,在我的心头转,转来转去,就带走了我的心。”江新爱她真的成了陀螺,为了生活了为工作不停地旋转,这篇小说短而精,在小小的篇幅里道同事业、生活、爱情之中种种微妙的链接,很耐读而又给人回味无穷。

    红红的雨陀螺

    2023/10/12 13:55:24
  • 龙华四季,基实就是写她自己人生的几个阶段,成长中的快乐与哀愁,总之作者算是苦尽甘来,过的还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作者又是勤奋的,打过工,又经营着自己的店,看完了写的冬,总之也让我感觉了: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生命生活就是这样,需要反反复复地创造,反反经受考验......

    理红龙华四季

    2023/10/12 10:58:31
  • 深圳四十多年沧海桑田,荣哥的事件已没法复制,但荣哥这种精神值得讴歌赞美,这种蛮干苦苦用心的劲儿也可用在现代科技的研发上。作者的文字有力量、有嚼劲,构思缜密,一点一滴地叙述着荣哥为了求生存求发展,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写得滴水不漏,文风四平八稳,干净而有利索!

    理红荔香夜话

    2023/10/12 10:46:13
  • “三个女人的植物诗”,人非草木。但人就如草木一样,而又比草木生得活沉重,作者在舒缓的述说着如弹奏起一曲曲悲凉的曲子,一个时代同另一个时代还是有所不同,女人过得好与否,同社会的文明、时代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关系。总之第三代女人所处的社会的进步还是超越前面的,虽然在作者笔下的文没有一一叙述,但还是读得懂的。我来读了一遍,不留句言,好像心里不踏实......

    红红的雨三个女人的植物诗

    2023/10/11 21:53:39
  • 写出了中英街的现状和历史,通过老人映照历史,通过导游写了为了追求想要的生活,而做出的不懈努力,通过水客,写了中英街的暗潮涌动,求生之艰辛。其中种种,只有海浪知道。

    昆阳森林三汲浪

    2023/10/11 17:28:42
  • 飞泉的诗一如既往的好!有力度、有高度、有气势!血脉里都流淌着对诗歌的热爱,所以他笔耕不辍。生命里不能没有光,在黑暗中,突然出现一丝亮光,生活里便有了希望。各种光充斥在飞泉的诗里,只愿飞泉拾到适合自己的光,照亮自己。不再如:你对我说,孩子,暴雨终将过去 “太阳还会绽放,像你的笑容” ......之后又 落在一片片乌黯的云层之后 那是我凋落的心.....

    红红的雨拾光者

    2023/10/11 16:26:45
  • 这篇能吸引我读下去,特别是写深圳家长的卷,写得轻松自如,也令人读来轻松活泼,不像有些人写的那些,自认为硬是道理。其实嘛,像深圳中学,那么几十个人能上清北,整人数一千七八,盲目跟风卷,还不是傻丢钱。我是看原籍是四川人的作者来认真读的,当年我伯父57年毕业于北大然后去四川教大学。 作者的文笔原浆味,不僵硬,很潇洒自如,故事与故事交织在一起,也不零乱,很干爽!

    红红的雨福田南,石厦北,石厦南

    2023/10/11 15:55:01
  • 很纯粹的思绪,诗意随诗人所描述的花朵、燕子、海鸥飞扬。诗歌有无数的表现形式,这样的唯美诗句令多数人开心,因为读来轻松,忘却了一切,没有现实的了磕绊。诗人是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所以能把日常琐碎写入诗中,并且是在开怀时写的,不信你去读“宠物狗的耳语”,写得可爱极了!哈哈......

    红红的雨日落时分的吟唱

    2023/10/11 15:41:08
  • 作者打工多年,写诗多年。她的诗来自生活,也高于了生活。工作、生活,是有点像苦瓜的滋味,但尝过苦味之后,又滋养了身心。正像苦瓜可以选择结果不结果的事,工作会苦,但可以选择乐观对待,它就变味了,平淡甚至清甜了。女诗人因为月光,便有了深度的思考,生命的节律也因为月的亏盈而潮起潮落,因月亏而心生诗,月圆梦也圆了。作者的诗越写越好。赞

    红红的雨月光里的我们

    2023/10/11 15:20:30
  • 文字如饭菜,厨师好,材料好,味道好,“三好”才算好。这篇小文有此三好。真没想到,六六作者的文字的语感——味道这么好——轻、松、醇、纯、新、鲜、透。虽不长情节,但生活、情感、品格、精神等的功夫已内涵在长长短短的句子和温情从容的对话里了。文学是人学,不光是写“人”,最重要是“人”写,“人”的精神与“写”的劳动最好是自然、和谐、统一,那么他一落笔,便有了个人的味道。文如其人是此理,六六找到了文学的钥匙。

    廖令鹏太阳下山有月光

    2023/10/11 11:23:25
  • 这是一篇很有涵养的散文佳作。其涵养,不仅体现在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不俗的艺术造诣与丰富的知识储备上,更体现在作者见天地、见苍生的通达境界中。作者文笔雅致、从容、大气,于云淡风轻、静水流深的叙述中,将自己的艺术史、心灵史、家族史与地方志乃至中国当代史融汇起来,让我读得心潮澎湃。这篇散文值得再三品读。我的10个提名指标已经用完,读到此文,忍不住赘评几句,以此表达对此文以及此文作者的敬意。

    孙行者墨点无多泪点多

    2023/10/10 23:48:04
  • 这应该算一片非虚构小说吧,报告文学似的笔调,熟悉的场景,很像是讲述的真人真事。时代背景是大家共同经历过的,主角的南漂经历,也容易让人感同身受。题材和角度虽然有点旧,但这种孜孜不倦的书写,也是值得铭记、关注和尊重的,就如同社会不能遗忘个体在时代潮流中的命运沉浮,这座城市不能忽略每个人微小的内心世界。只是小说开头入戏有点慢了,人物形象不是很立体,这可能跟笑兰写惯了散文有关,节奏感方面建议再润色一下。

    张夏远方以远

    2023/10/10 23:40:55
  • 谢龙的小说,笔调轻快、跳跃,年轻态。但又带着生活的肌理和质感,夹叙夹议转换自然。心理描写深刻而简洁,自然流露,就像不时迸出的小火花,有点个性。抑郁症能通过这种偶尔自我放逐,文艺的漂泊,在山水间行走呼吸而痊愈吗?当重新面对生活本身时,那种曾被唤醒的孤独只会更清晰,被现实的泥泞重新碾压时只会更疼痛。文学难以拯救生活,但或许可以拯救心灵。靠近,治愈不了社会人生赋予的隐疾,但或许可以解释它。

    张夏​靠近

    2023/10/10 23:18:03
  • 邻家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