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在深圳来来往往
  • 点击:5803评论:462023/09/26 10:14

在深圳生活二十二年,我看过无数的风景,走过无数的路,遇见无数的人。这些景,这些路已经在我心留下不灭的印记,这些人,给我温暖。故事很多,略以记之。


一:雨中观看划龙船

2018年6月12日  小雨   气温  29-35℃

听说今年的龙舟比赛要在中央电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台直播,我得去凑下热闹。早上七点,我向比赛现场进发。在观澜河畔的桥上,龙舟比赛的彩旗迎风招展。从桥上往下看:黄皮肤、白皮肤、黑皮肤的运动健儿们正在做赛前操。我一边走一边拍摄,三步并着两步来到安检处,我向工作人员出示电子票,经过安检,顺利进入比赛现场。

或许因为直播的原因,此次的龙舟比赛观众不能紧挨在河边,只能在搭好的台子上观看,这对于喜欢摄影的我来说,无凝有点扫兴。观众碌续地进入场地,特警、巡警、治安员、义工、文明观察员,清洁工、摄影家穿梭在河岸上。看台上,人们整齐划一的摇着小扇子等待着比赛开始,几架无人机像燕子一样在空中盘旋着。

上午九点龙舟比赛正式开始。今年的龙舟赛有来自美国、俄罗斯、菲律宾、香港、广州、东北电力等16支专业队,8支业余队来观澜比赛。运动健儿从起始点前往主-席台参加宣誓,他们在观澜河集体亮相时,受到观众们的热烈欢迎。

龙舟比赛在《龙腾盛世》打击鼓表演中开了龙舟比赛的序幕。随着一声令下,一只只龙舟像脱缰的野马向着目标冲刺,又像离弦的弓箭射向远方。刹时间:飞溅的浪花,飞舞的龙旗,飞驰的龙舟在河面上形成一幅幅天然的油彩画。当运动员们从奋力像终点划时,比赛场上的锣鼓声、号子声、加油声、呼喊声、掌声响彻云霄。观澜河畔群情振奋,你追我赶,百舸争流,蔚为壮观。

当观众们正在庆幸天气不错时突然下起雨来,雨点打在河里行成了一朵朵白色的雨花。这时一声令下,比赛又开始了。只见雨中的女运动员们奋力飞桨,一朵朵黑玫瑰、白玫瑰、黄玫瑰、红玫瑰像观众湧来,让观澜河增添了绚丽的风景。运动员们发扬龙舟精神,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勇往直前,奋起直追。“巾帼不让须眉”她们堪称风雨中的玫瑰,观众们无不拍手称赞。

看台边,精彩画面层出不穷:一对老夫妇举着伞给治安员挡雨;一摄影师给他心爱的照相机穿上了“雨衣”;一位老奶奶背着孙子观看龙舟比赛;警察治安员一边穿雨衣一边执勤;有许多的治安员还来不及穿雨衣,直挺挺地站在雨中,真让观众们感动。第一次在雨中观看龙舟比赛,我为勇敢顽强的运动员,为兢兢业业的工作人员折服。

雨停下来了,终于可以让观众下到河岸边观看。我问身边的警察小伙子,你们今天啥时候起床的?他说六点钟。为这次大型的比赛他们已经忙了很多天。其实,龙舟比赛能成功举办七届,不仅能充分展示龙华区生态优美、治水提质,更能体现区政府与市民齐心协力,共创全国文明城市的决心。

这次的龙舟比赛有很多的亮点:首次在中央电视台直播、首次有女子队参加、首次可以在网上取票看比赛。而龙舟比赛朝着国际化、品牌化、专业化、创新性、广泛性方面发展,成为广东甚至全国的“龙华名片”。

文艺节目表演给市民带来惊喜。当一个个蛟龙冲出水面,在空中180度与360度大翻转,浪花形成绚丽的孤型;当摩托艇来回穿梭在河面激起层层波浪;当年轻的姑娘们站在船上热情表演《舞动青春》啦啦操;当歌舞《龙的船人》、《客家山歌永流传》配上霹雳舞,不仅给市民带来刺激的视觉盛宴,还给市民带来美好的享受。

比赛结束了,无论运动员们有无获得名次,他们的龙舟表演为市民们留下美好的印象。观澜龙舟比赛有170多年的历史,能完好无损的得到传承是龙华人的骄傲。我相信,“你追我赶、永不服输、力争上游、精诚团结的“龙舟精神”能在龙华发扬光大,龙华的未来会更加美好。


二:登大南山

2018年8月5日   天晴   气温 29-34℃

坐宇杰的车去蛇口海关,准备到南山公园登山口去登山。这次是“打铁文艺社”野外登山组的一次活动。在等人的间隙,郭老头摸出笔记本开始创作起来,只见他先勾勒出人的头型,五官,几分钟的时间便画出一个人物来。原来,郭老头看着我不到两岁外孙伏在石凳上亲吻,便画就一幅《亲吻石凳的孩子》。

大家在登山口拍完照,便沿着指示牌前行。南山不高,路程只有三百多米。爬阶梯并不轻松,阶梯直上,没有平坦的休息场地。一个团队,有一老一少两个宝给团队带来许多不便。上山前,只听临队一声喊:“没问题,我把你孙子扛上去!”哈,这么多的男同胞,哪怕我有几个孙子他们也能扛上去。

都说下山容易上山难,没过多长时间,许多人都气喘吁吁。看看郭老面色发白,嘴唇发绀,汗湿衣衫,大家都座下来休息。郭老头像战场记者,他又开始创作。他画的是孙子坐在梯上,临队与涛峰兄在两旁。看来是临队扛不动了,两个队员牵着孙子往上爬。

爬到半山腰, 差不多一百层楼高,便可把南山的市区景色尽收眼底。深圳湾海水湛蓝,与天同色。长桥跨两岸,连接天南地北。到了南山观景台,这里是南山区最高点,可眺望香港。一艘艘航船扬帆远行,跨海桥上,各种车辆来回穿梭,一座大桥连接深港,让市民们出行更加方便快捷。我可以想象,站在高处看日落日出是多么的惬意。  

天气虽热,风很大,站在这里非常凉爽。下山时,东南兄、老万、杨勇等铁匠们唱起了《游击队员之歌》。随着坚定欢快的音乐,迈着坚定的步伐,没多大功夫就下了山。登山结束后,登山队员们在陕西老王面馆以“面”会友,其乐融融。


三:观灯光秀

2019年9月28号    天晴  有风  28-33℃

晚上,我坐地铁去莲花山公园观看国庆灯光秀。节日来临的夜晚,热闹非凡,行人络驿不绝,晚上7点,登莲花山公园已经人山人海了。有情侣、有老人,还有父母带着孩子的。我从莲花山公园后门登山,一路上人比较少。一对夫妇怕走错路与我结伴而行,即将到达莲花山顶时,一排排国旗与红灯笼展现在我眼前。人们争先恐后站在国旗下摄影留恋。

到达山顶,观灯光秀的人们早已经把最佳位置占领。在铜像前,站满了很多的人,等待第一场灯光秀的开始。大人们顶着孩子望着前方,一个老人站在最前支好三角架,调好相机镜头。整个山上人声鼎沸,都等待这一时刻。

7点30分,第一场面灯光秀开始了,人们屏住呼吸,仿佛有天仙下凡,喧哗声戛然而止。远处一束束灯光射过来,灯光秀序曲拉开:五湖四海的人在深圳聚集,汇成改革开放的潮涌,穿越40年的光辉岁月,创造城市新的精神和力量。第一篇章,映入我眼帘的是飞驰的车辆,交织的道路,跳跃的交通标志和符号,构成城市的秩序,创造崭新的语法,满载市民的期盼。繁忙的交通象征年青的活力,各式的标志是城市发展的缩影。建筑的高大,广场的开阔,离不开建设者的努力。交通信号协同,行人汽车礼让,海陆空汇成网络,川流不息,成就城市秩序之美、行为之美。

多彩的铅笔,随意的涂鸦,欢快的曲调,展现自然风情。我看到了梧桐山颠的花草树木,东部海滨的海洋生物,红树林里的黑脸琵琶鹭,生命之花在眼前绽放,人们随着灯光的变换,哇哇地叫个不停。自由的空气,蔚蓝的天空,炙热的阳光,璀璨的星空,汇成一串童真和一路欢笑。万象复始,小伙伴们载歌载舞,用童真欢笑来绘画都市趣味。

灯光在人们的眼前出现幻影,黑白变幻,灯光回闪,仿佛把我们带回到从前的小渔村,鱼儿跳出了藩篱,创造出一片新天地。黑与白,象征世界的本原,也代表人们的初心。斗转星移,有理想的人们不断聚集到这里,挥洒热血,奉献聪明才智,在变革创新中历经坎坷,与时间赛跑时披荆斩棘,溯流而上,带给世界一个奇迹。时尚的色块,独特的线条,绘就前卫之城,编织着未来城市的梦想。

时间将一个城市的新鲜许给了全世界,摩登的建筑披上彩色的披风走上时代的舞台,未来就这世界就这样打开。灯光秀精彩纷呈。灯光下只见全民摄影的爱好者不断用指头按着快门,抖音、礼频号、朋友圈在现场实况转播,大伙将灯光秀的实况传播到家喻户晓。


四: 光明小镇的秋天

2021年11月5日  多云   气温24-29℃

北国已经进入冬天,南国秋色正浓。清晨,我坐M337从观澜出发,约摸一个多小时便到达光明小镇的欢乐田园。深秋的光明,阳光正好。我行径在圳园路的绿道,两旁的树叉形成天然的荫凉,和煦的秋风吹拂脸庞,风夹杂着花儿的芳香在空气中流动,这是久违的桂花香味。

眺望远处,身着金黄色上衣的绿化工人在河道边锄草,几台耕地机正地田里耕地,花农们骑着摩托车在田间小路上穿行。在园区门边有一块匾,上面写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园区右边,偌大几块玉米地,绿色的玉米叶在秋风吹拂下哗哗作响。一些玉米已经抽穗,扬着白色小花。

园区左边,渠沟里的河水波光粼粼,几只白鹭在河面上盘旋着,时儿扑打水面,时儿低呤浅唱。最吸引眼球的还是沟边的植被:随风摇曳的是紫红色狼尾巴草,婀娜多姿的芦苇开着白色的花絮。那些紫红色的象草,浅黄色的荻草,白色的巴茅花与河水形成一幅幅天然的秋图,让我想起:“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的诗句来。

在园区路口边,那些着开着黄色花、橙色花的灌木,竟显得有些幽静。眺望台前,工人们正在忙碌地种植粉黛乱子草。它是一种顶端呈拱形,绿色叶片纤细,顶生云雾状粉色花絮的植物,种植成片呈现出粉色云雾般的梦幻景观。

在竹篱笆上,红色的簕杜鹃花探出小脑袋朝着行人笑。竹篱笆外,大红色的朱槿花形似喇叭,小蜜蜂站在花蕊上跳芭蕾舞。一垅垅的粉纸扇花,叶片薄如纸,形似绢宫扇,仿佛摇摆两下就会飘来清淡粉脂香。正如诗句“裁为合欢扇,团圆似明月”所说。

秋收过后的田里留下许多稻草秸,上面还有些干枯的谷穗,新土与旧土交汇,让我闻到了泥土香。再往前行,硕大的“公明水库”映入眼帘。整片的紫色簕杜鹃花与朱槿花形成花海,孩子们在田埂边上追逐游玩,少男少女在花间留连,或你侬我侬,或摆弄扑实拍摄留恋。

人工湖如同一面大镜子,成为欢乐田园的中心地带。湖边周围,穿着绿裙的美人蕉,花骨朵或大红、或浅黄。我站在湖边尽情地享受秋风掠过的舒爽,阳光的抚摸。然后静坐在湖边,看鱼儿在水中自由的遨游,红蜻蜓在天空飞舞,听鸟儿在湖边歌唱,并用镜头把这些美景记录下来。

广场上,小伙伴们在父母陪伴下放风筝。那些蝴蝶形、蛇形的风筝象鸟儿一样在风中飞行。湖边丹蓝眼花儿的蓝、湖水的白,远处簕杜鹃的红在镜头里显得更加五彩斑澜。这时,一位身着白色连衣裙的少女长发飞舞,衣袂飘飘朝我款款而来,我立即抓拍了几个镜头。

  • 1
  • 2
  • 3
1/3页上一页123下一页
  • 关键词:读深圳行走深圳变化
  • 分享到:
本文所得 35000邻家币,明细如下:
  • 高旗打赏1000,共计1000
  • 2023-10-08
  • 素心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3-10-08
  • 廖令鹏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3-10-06
  • 孙行者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3-10-05
  • 谢龙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3-10-03
  • 宁深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3-10-03
  • 时知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3-10-03
  • 谢龙打赏1000,共计1000
  • 2023-10-03
  • 时知打赏1000,共计1000
  • 2023-10-01
  • 瑞雪打赏1000,共计1000
  • 2023-09-30
  • 上官孟雪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3-09-30
  • 平安1打赏2000,共计2000
  • 2023-09-29
  • 昆阳森林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3-09-28
  • 梦晴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3-09-28
  • 十十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3-09-28
  • 李玉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3-09-28
  • 胡笑兰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3-09-28
  • 红红的雨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3-09-28
  • 一棠打赏1000,共计1000
  • 2023-09-27
  • 以文会友·庠序邻家

    扫一扫

    关注邻家社区微信版

  • 文章评论
  • 人总是要有积极的生活状态,要有健康的身体和健全的身心。还要加上你在身体力行的两件事,读书与写作。佩服郑荣老师的好心态~~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谢谢廖老师的鼓励与打赏,深圳并不是文化沙漠。有文学的滋养,我们老年人生活得幸福与踏实。每天在邻家网读读文章,能评一下,也是在学习。
  • 我这临近老年人,愿与你这位“老年人”一起玩儿。
  • “我们俩像快乐的蝴蝶在秋风中飞舞。”“那些人,那些事在我心中变成一道道美丽的彩虹。”这两句,生动且美好,它们是《我在深圳来来往往》的文眼,洋溢着动人的气质。荣姐用文学养颜、养心,有热爱而无执念,怡在其中,乐在其中。这是一种境界,赞!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谢谢孙老师的打赏与鼓励。深圳的文化活动特别的丰富,每天都的各种不同内容的活动。
  • 著名作家传授写作经验、诗歌朗诵会、图书馆的活动,各作家协会的活动,等等,根本能加不完。退休的我有时间就让自己生活过得更充实,更有味
    • 素心1布衣2023/10/07 23:15:47
    • 分享到:
  • 在文友的朋友圈里认识了荣姐,她对生活的热情,对文学的热爱,让我总有一种想要靠近她的感觉。后来,在一次机缘下,我们成为了微信好友,虽然我们至今还没见上面,但一点也不影响我们的友谊。荣姐文章里的有很多地方我都已经去过了,但再一次读荣姐的文章时,感觉像是又重游了一遍似的。文章中的每天读书社,是我向往已久的读书圣地,因怕自己坚持不下来了,而迟迟不敢行动,是该鼓起勇气去突破我那湖南牌的普通话了。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谢龙2童生2023/10/03 10:35:09
    • 分享到:
  • 朴实真诚的叙述,体现出热爱生活,热爱文学,关心朋友,热心公益。也是对深圳这个城市的热爱。每个人可能都有面对的一地鸡毛和琐碎。心态和视野,却是可以自己选择的,从这个角度来讲,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人生的主人。作者做到了。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谢谢阿龙的精彩评论,谢谢你的打赏和鼓励。
  • 读完荣阿姨的文章,阿姨的文章情感丰富而真实,可以从中想象,阿姨在深圳生活了二十多年,对深圳的点点滴滴都十分的热爱,从看龙舟、登大南山、观灯光秀、游光明小镇、游观澜的文章可看出,她对身边的事物观察细微,比如在写光明小镇的文章中,甚至一朵花,一个小昆虫在她的笔下都能写的生动活泼。在后面的三个故事文章中可以看到,荣阿姨在文学道路上的不断进取,为人和善,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这是友谊之情的宝贵财富。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谢谢你的精彩点评和关注,谢谢你的打赏
    • 宁深1布衣2023/10/01 00:53:14
    • 分享到:
  • 我最佩服作者的执着和坚韧,她对文学的爱,对摄影的爱,对别人的好是刻在骨子里,无论是龙舟赛,还是登南山,或者读书堂,田间小路,历史古迹,甚至对文友的拜访,总是说走就走,不管风雨不管路程,就为了心中的理念和爱好。她的退休生活是最充实最丰富的,她通过文学让自己变的更年轻更智慧更踏实,她的激情和热情感染了一大帮人,读她的文章,你始终会感受到火辣辣的爱和那种细腻真实,荣姐真的是我们这些人的榜样和标杆!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谢放宁深的精彩点评
    • 时知1布衣2023/10/01 00:15:39
    • 分享到:
  • 春风老师,我们要称一声“荣姐”的,她对身边的人、身边的事都怀着一种真挚、热忱,在历经世事之后,仍有赤子之心,实在令人敬佩。此篇文章以日记体书写深圳记忆,就是把深圳的点点滴滴当成生命中最平凡不过又最错失不得的美好。荣姐的文字朴实无华,但情感又从字里行间流淌而出,这座接纳了她22年的城市,其实也是我们这些读者所努力生活的城市。只是,当我们奋斗的时候,有没有抬头看看,身边其实也有诸多美好事物接连上演呢。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谢谢你的精彩点评和打赏
  • 我虽然与作者素未谋面,可是文字却让我们走进彼此的心灵,一篇篇最为真实地记录深圳的文字也饱含作者对深圳的热爱,特别看到作者写的端午划龙舟部分让我印象深刻,因为从小到大,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活动,作者通过文字的表述,让我了解到深圳其实每年都会有这样的活动,也有暖心感动的一幕,深圳也是一座有爱的城市,每一场活动都有一些细节让人感动。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谢谢你的精彩点评,虽然我们素不相识。
  • 我和荣姐也认识好多年了,说不清在哪一天的哪一场活动相遇了,大大小小的活动带着外孙也参加了很多的活动,姐姐是一位特别热心肠的人,最让我感动的一次,那天晚上下着雨,还为我送来周家兵老师及其他书籍,我在松元厦地铁站接到她,我们就坐在地铁站最里面通道的楼梯处,也没有觉得不好,她知道我下班后没有吃晚饭,还为我送来一碗她亲自煮的西红柿鸡面,她说虽然简单,也总比在外面吃得好,那一刻说不感动是假的,心里暖暖的。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谢谢小俐的精彩点评和打赏。
  • 郑老师是个活动家,是热心人,作品也写得亲切动人,虽然未曾谋面,但郑老师的身影在很多照片里,视频里都能看得到。人生可以有无数中追求,但各种追求和开心比起来,还是开心最重要。人来人往,你唱我和,其乐融融,这才是真真的人间烟火气。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谢谢森林老师的精彩评论与关注。你说得很对,虽没谋过面,你的作品我也经常读到过。祝老师中秋节快乐。
    • 梦晴3秀才2023/09/27 09:51:52
    • 分享到:
  • 昨天还在说,真的很佩服荣姐,去参加活动不知疲惫,从早忙到晚也不会喊累,精力旺盛得不像个50后,她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对文化活动的热爱,还有对人对事的热心,赢得了一众文友的尊敬。她所记录的龙舟赛、大南山、火光秀、光明小镇等,都是深圳人熟悉的事物,也是深圳人的日常,虽然琐碎细微,却有记录有温度,正如她本人,外表平凡,内心火热,如春风温暖人心,用妙语给人欢乐。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谢谢梦晴的精彩点评,知我者,梦晴也,光我们两个一起参加的活动都不行其数,所以,你也是激情四射,充满活力的活动家。跟你们在一起,50后的我更加的年轻。
    • 十十4举人2023/09/27 09:24:04
    • 分享到:
  • 以为荣姐今年不参评了,没想到突然来个大爆炸呀!单是看页数已经很佩服了。我们饭饭群的几个都曾笑称荣姐是我们深圳文坛的“交际花”,不管哪里有文学活动,只有荣姐有空,她必参加,甚至在外孙几个月时便抱着娃到处参加活动。荣姐是个非常热情、热心的人,那些初涉文学的不少文学青年是得到过她的帮助的,我也曾因荣姐的对我关怀而感动不已。观澜龙舟赛,大南山,莲花山灯光秀,秋天的光明小镇,观澜古墟,打铁文艺社,每天读书社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哈哈 ,评这么多,十十大作家费心了。记得我得到你的关照,斧正我的文章。谢谢了。
    • 李玉5进士2023/09/27 09:08:24
    • 分享到:
  • 作者是深圳文学圈的活动家,从观澜到宝安,从宝安到罗湖,从罗湖到南山,有山有海有文字的地方就有郑荣的身影。这些年来她先是一个人奔波在深圳的公共汽车和地铁上,然后又带上了她的小孙子。他对深圳的很多地方应该比大部分人都熟悉,说起某些地方的美景美食,她头头是道如数家珍,她是一个老顽童也是一个老深圳通。我写过一篇文字,结尾是说如果我到了她这个年纪能保持跟她一样的热情,那是再好不过了。愿青山不老,美人依旧。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谢谢李玉老师的点评与鼓励。有好多读者都 说你那篇文章写得很好。主要特点描写得恰到好处。
    • 胡笑兰1布衣2023/09/26 16:29:53
    • 分享到:
  • 雨中观看划龙船,画面感强烈,生动,如一架摄影机高空掠过;登大南山,畅享登顶的愉快,令人振奋;光明小镇的花花草草尽入了荣姐的眼睛,也追着她的文字入了读者的眼睛。当然,还有人。一切的一切,皆入画中来,也走进读者的内心。荣姐本是深圳文学圈一个活跃的人,就是一个热情的姐姐。正如她所言:“微信说千遍,不如见一面”,她爱文学,爱交游,对生活充满热爱,热爱之处流于笔端。时不时有文章获奖,社区的采写工作尤其出色。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谢谢笑兰的精彩点评。你也是活动家。上个星期新桥活动,我看你报名了,后来我去你又没去,你又在另一个活动中。
  • 每一篇有日期、有天气、有温度。像是日记,又像是散文,有点碎碎念的意味在里头,却能感受到作者对深圳,对文学的热爱。在深圳的22年,从一个陌生人到深圳人,她通过文学和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结识了许许多多的朋友,她看过深圳的风景、感受过深圳的人文、体验过社区的关爱。深圳是什么样的城市?这些只用简单话术就可以长篇大论的热衷者就是最好的答案。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谢谢你的精彩评论,发现你打赏和点评文友最多,谢谢你对文友的关注与大爱。
  • 光标题就吸引了我,这篇相比荣姐以前的很多篇都好,有很大的进步。在深圳这个移民城市,人与人有往来,特别是兴趣和爱好相同一大群人常相聚,这是人间最美好的喜事。字里行间,弥漫着尘世间最温暖的烟火气息,看似普通的日常,却也如行云流水般,硬是被作都活生生地抒写出来了。人们常说:生活是最好的老师,认识作者十年,她是热爱生活的,她每次展现在我面前的姿态高出生活本身,所以她越写越好了。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红红,我们是在梦晴的QQ空间里加的好友,又是在《宝安日报》20周年读者见面会上相见,十年了,某种角度讲,你也是我的贵人啊。那一次活动,同时还认只了十十,还认识了很多的文友。
    • 高峰4举人2023/10/16 20:53:48
    • 分享到:
  • 人生是短暂的,生命是自己的,人生一世,活的是一种心态。人们都希望自己的生活充满欢乐。深圳的文化活动特别丰富,这些形式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总有光荣退休的荣姐参与其中。荣姐读书写作,活动频繁,对生活的热情,正如她所言:“在深圳生活二十二年,我看过无数的风景,走过无数的路,遇见无数的人。这些景,这些路已经在我心留下不灭的印记,这些人,给我温暖。”“那些人,那些事在我心中变成一道道美丽的彩虹。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许小玲2童生2023/10/04 23:26:52
    • 分享到:
  • 《我在深圳来来往往》,好喜欢荣姐的这个标题!我印象中的你,热情开朗,热心善良,总给人温暖和关怀;你不停地行走,用脚步丈量着深圳,用文字与摄影记录着深圳的日常与文学;你不是在参加各种活动,就是在去参加活动的路上;为每一场活动而奔赴,你乐此不疲,好像每天都有用不完的能量;经常带孙子参加文学活动,从推着婴儿车开始,带着他乘地铁转公交,赶往每一个现场……还有加入读书社,坚持每天阅读打卡,更令我佩服!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瑞雪2童生2023/09/30 17:02:14
    • 分享到:
  • 见字如面,如沐春风。看陈老师的文章,热情洋溢的阳光生活扑面而来,令人神清气爽!观澜龙舟赛,大南山,莲花山灯光秀,秋天的光明小镇,观澜古墟,打铁文艺社,每天读书社,每一处都有浓郁的人间烟火气息!祝福陈老师创作丰收!生活幸福!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谢谢平安1的打赏与鼓励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上一页12下一页 第
  • 最近来访
  • 6探花
  • 3星
  • 3钻
  • 退休医生,爱好文学,音乐
  • 退休医生,爱好文学,音乐
  • 粉丝|邻家币|作品|积分
  • 162
  • 122995
  • 150
  • 54030
  • 这篇文章说是小说,看起来更像散文,情节跳跃,语言流畅。用诗的语言描写了三代女人。“这三个女人,既想成为和自己母亲一样的人,又拼命挣脱上一代的束缚,想做完全相反的人,她们是那样的不同又是那样的相似,”最后“她们又都变成了一株植物……”三位母亲人生完全不同,第一位母亲生了生育过度,劳累不堪。第二位母亲被计划生育,守着女儿过着没有男人的生活。到了第三位母亲没有婚育,领养了“我”,人口终于负增长了……

    文夕三个女人的植物诗

    2023/10/12 21:44:59
  • 《断尾》这个名字很哲学!断尾对于一些动物来说是生存的本能,对人来说却是智慧。在人的一生中,有许多时候需要做出断尾的抉择,尽管疼得生不如死,但是生存更重要,只有生存才有希望,对能实现理想。铅山的壁虎两耳是贯穿的,从这个耳孔望进去,可以看那只耳孔外的世界,这是一个隐喻,两耳的两边也许是两个世界,从此生望去,看到壁虎耳外的前生或者来世,公公从断尾铅山壁虎的一只耳孔看到另一只耳孔外更大的世界。他激动得大喊

    文夕断尾

    2023/10/12 20:28:35
  • “舞蹈还能这样跳,你的白腿,旋转的裙摆,实在是太漂亮了,活力四射,真的让人念念不忘呀。你就像一个五彩陀螺,在我的心头转,转来转去,就带走了我的心。”江新爱她真的成了陀螺,为了生活了为工作不停地旋转,这篇小说短而精,在小小的篇幅里道同事业、生活、爱情之中种种微妙的链接,很耐读而又给人回味无穷。

    红红的雨陀螺

    2023/10/12 13:55:24
  • 龙华四季,基实就是写她自己人生的几个阶段,成长中的快乐与哀愁,总之作者算是苦尽甘来,过的还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作者又是勤奋的,打过工,又经营着自己的店,看完了写的冬,总之也让我感觉了: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生命生活就是这样,需要反反复复地创造,反反经受考验......

    理红龙华四季

    2023/10/12 10:58:31
  • 深圳四十多年沧海桑田,荣哥的事件已没法复制,但荣哥这种精神值得讴歌赞美,这种蛮干苦苦用心的劲儿也可用在现代科技的研发上。作者的文字有力量、有嚼劲,构思缜密,一点一滴地叙述着荣哥为了求生存求发展,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写得滴水不漏,文风四平八稳,干净而有利索!

    理红荔香夜话

    2023/10/12 10:46:13
  • “三个女人的植物诗”,人非草木。但人就如草木一样,而又比草木生得活沉重,作者在舒缓的述说着如弹奏起一曲曲悲凉的曲子,一个时代同另一个时代还是有所不同,女人过得好与否,同社会的文明、时代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关系。总之第三代女人所处的社会的进步还是超越前面的,虽然在作者笔下的文没有一一叙述,但还是读得懂的。我来读了一遍,不留句言,好像心里不踏实......

    红红的雨三个女人的植物诗

    2023/10/11 21:53:39
  • 写出了中英街的现状和历史,通过老人映照历史,通过导游写了为了追求想要的生活,而做出的不懈努力,通过水客,写了中英街的暗潮涌动,求生之艰辛。其中种种,只有海浪知道。

    昆阳森林三汲浪

    2023/10/11 17:28:42
  • 飞泉的诗一如既往的好!有力度、有高度、有气势!血脉里都流淌着对诗歌的热爱,所以他笔耕不辍。生命里不能没有光,在黑暗中,突然出现一丝亮光,生活里便有了希望。各种光充斥在飞泉的诗里,只愿飞泉拾到适合自己的光,照亮自己。不再如:你对我说,孩子,暴雨终将过去 “太阳还会绽放,像你的笑容” ......之后又 落在一片片乌黯的云层之后 那是我凋落的心.....

    红红的雨拾光者

    2023/10/11 16:26:45
  • 这篇能吸引我读下去,特别是写深圳家长的卷,写得轻松自如,也令人读来轻松活泼,不像有些人写的那些,自认为硬是道理。其实嘛,像深圳中学,那么几十个人能上清北,整人数一千七八,盲目跟风卷,还不是傻丢钱。我是看原籍是四川人的作者来认真读的,当年我伯父57年毕业于北大然后去四川教大学。 作者的文笔原浆味,不僵硬,很潇洒自如,故事与故事交织在一起,也不零乱,很干爽!

    红红的雨福田南,石厦北,石厦南

    2023/10/11 15:55:01
  • 很纯粹的思绪,诗意随诗人所描述的花朵、燕子、海鸥飞扬。诗歌有无数的表现形式,这样的唯美诗句令多数人开心,因为读来轻松,忘却了一切,没有现实的了磕绊。诗人是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所以能把日常琐碎写入诗中,并且是在开怀时写的,不信你去读“宠物狗的耳语”,写得可爱极了!哈哈......

    红红的雨日落时分的吟唱

    2023/10/11 15:41:08
  • 作者打工多年,写诗多年。她的诗来自生活,也高于了生活。工作、生活,是有点像苦瓜的滋味,但尝过苦味之后,又滋养了身心。正像苦瓜可以选择结果不结果的事,工作会苦,但可以选择乐观对待,它就变味了,平淡甚至清甜了。女诗人因为月光,便有了深度的思考,生命的节律也因为月的亏盈而潮起潮落,因月亏而心生诗,月圆梦也圆了。作者的诗越写越好。赞

    红红的雨月光里的我们

    2023/10/11 15:20:30
  • 文字如饭菜,厨师好,材料好,味道好,“三好”才算好。这篇小文有此三好。真没想到,六六作者的文字的语感——味道这么好——轻、松、醇、纯、新、鲜、透。虽不长情节,但生活、情感、品格、精神等的功夫已内涵在长长短短的句子和温情从容的对话里了。文学是人学,不光是写“人”,最重要是“人”写,“人”的精神与“写”的劳动最好是自然、和谐、统一,那么他一落笔,便有了个人的味道。文如其人是此理,六六找到了文学的钥匙。

    廖令鹏太阳下山有月光

    2023/10/11 11:23:25
  • 这是一篇很有涵养的散文佳作。其涵养,不仅体现在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不俗的艺术造诣与丰富的知识储备上,更体现在作者见天地、见苍生的通达境界中。作者文笔雅致、从容、大气,于云淡风轻、静水流深的叙述中,将自己的艺术史、心灵史、家族史与地方志乃至中国当代史融汇起来,让我读得心潮澎湃。这篇散文值得再三品读。我的10个提名指标已经用完,读到此文,忍不住赘评几句,以此表达对此文以及此文作者的敬意。

    孙行者墨点无多泪点多

    2023/10/10 23:48:04
  • 这应该算一片非虚构小说吧,报告文学似的笔调,熟悉的场景,很像是讲述的真人真事。时代背景是大家共同经历过的,主角的南漂经历,也容易让人感同身受。题材和角度虽然有点旧,但这种孜孜不倦的书写,也是值得铭记、关注和尊重的,就如同社会不能遗忘个体在时代潮流中的命运沉浮,这座城市不能忽略每个人微小的内心世界。只是小说开头入戏有点慢了,人物形象不是很立体,这可能跟笑兰写惯了散文有关,节奏感方面建议再润色一下。

    张夏远方以远

    2023/10/10 23:40:55
  • 谢龙的小说,笔调轻快、跳跃,年轻态。但又带着生活的肌理和质感,夹叙夹议转换自然。心理描写深刻而简洁,自然流露,就像不时迸出的小火花,有点个性。抑郁症能通过这种偶尔自我放逐,文艺的漂泊,在山水间行走呼吸而痊愈吗?当重新面对生活本身时,那种曾被唤醒的孤独只会更清晰,被现实的泥泞重新碾压时只会更疼痛。文学难以拯救生活,但或许可以拯救心灵。靠近,治愈不了社会人生赋予的隐疾,但或许可以解释它。

    张夏​靠近

    2023/10/10 23:18:03
  • 邻家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