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修改资料
设置头像
修改密码
退出
消息
充值邻家币
首页
排行
赛事
入深圳记
资讯
邻家
全站
作品
作者
注册
|
登录
520微咖大赛
睦邻文学奖
华文擂台
作者文库
城市文库
类型文库
3星
4钻
郭建勋
(姓郭名建勋)
文学是失意人的事业,喜欢了文学,就别想得意。
TA的社区:
广东
深圳市
宝安区
福海街道
桥头社区
22640
赞TA
留言板
16
粉丝
2
关注
0
共同关注
TA的动态
好友动态
TA的留言
TA的作品
TA的评论
TA的打赏
TA的来访
TA的阅读
TA的收藏
版力/加精
获奖作品
TA的征文
版力/加精
版力/加精
(93)
TA
评论了作品
《命的门》
赵静写得不多,但出来的每一篇都是“精心”之作。“精”指很精细,准备很充足,也写得精致,每个句子每个段落每个篇章,都反反复复地推敲;“心”指很用心,几乎每一篇都是从心流淌出来的,到了非写不可、憋得难受了才不得不写。所以,她为数不多的好些长篇散文几乎都是精品。她的文字手起刀落的利落和花月摇曳的奇诡,也敢于写,直探人性幽微,毫不留情,读来能产生疼痛感。在她的文字里,你感到文学是有力量的,能摧毁一切。
2021/08/25 10:13:10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
明细>>
赵静
回复>
感谢点评、打赏及提名!就因为到了非写不可、憋得难受了才不得不写的境况,所以一直没有上来表示感谢,驽着劲又完成一篇。晚复,请老师见谅!
2021/11/26 17:09:07
TA
评论了作品
《在风景里聆听深圳的律动》
18首诗,18个景,18幅画,构建起刘让文多情的深圳叙事。讲身边人,说身边事,自古以来就有这路诗体,能记录时代的人情世态、世道人心。事实上,诗之所及,未必真实之景,但心中之景就够了。这组诗是刘让文的眼中之景,也是心中之景。
2021/08/23 11:41:47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
明细>>
凡南
回复>
谢谢郭老师的提名、打赏、点评
字字珠玑,句句妙语,荣幸之至,感谢之至
2021/08/23 21:10:33
TA
评论了作品
《在深圳(组诗)》
提名蒙田的诗作,因为他是一个勤劳的写作者,有一股铆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儿,在文学的路上。他的诗写得诚实,拿一把篦梳梳理着身边的生活细节,涓埃成诗。我甚至认为他的情绪也是诚实的,哪怕这种情绪有时候看上去扎眼。有时候,文学需要这种诚实的“不诚实”去表达,尤其是诗歌。
2021/08/23 09:54:53
本评论已获得 6000 邻家币
明细>>
蒙田
回复>
郭老师的评语尤其见地,值得我们这些诗歌写作者们借勉
2021/08/23 11:25:41
蒙田
回复>
感谢郭老师的提名
我会珍惜您和每一位评论者的每一份分享,将其当成人生旅途中每一处心灵驿站,因为它们足以提供给继续上路前行的食粮、行装。感谢
2021/08/23 11:21:09
TA
评论了作品
《蛇口四海公园有天鹅吗?!》
作为一个本年度的中考生家长,读此篇心中五味杂陈,临屏欲泣。要我说这个小说如何个好法,我还当真一时语塞。这样说的意思是,类型小说就是给类型读者读的,作者文字磨砺出来的剑,剌痛了读者的胸膛。能让读者读出疼痛,读出悲愤,哪怕语言差点,结构不讲究,有几个错别字,也不在话下。文学有时候就像一盘毛血旺,营不营养的不重要,关键它能让人毛血喷张。这就够了。更何况,这篇语言亦有趣、结构亦讲究,诚是佳构。
2021/08/20 14:47:42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
明细>>
深圳小树
回复>
谢谢郭老师的悦评与提名,本次参赛以最大的诚意原创了这篇小说,能得到评委们的认可,是本人莫大的安慰与幸运,多谢鼓励!
2021/08/24 16:56:17
TA
评论了作品
《隔离的日子》
白香山说,文章合为时而著。迄今一年半的疫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置身其间,无法回避。刘荣的这篇《隔离》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疫情下的工厂生活事例,被“隔离”地带的非隔离情景展现。他写得很细,场景的细心情的细,如一部纪录片,把我们带到个看上去很熟悉其实相对陌生的环境中,更重要的是心境中。
2021/08/20 14:12:09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
明细>>
刘荣
回复>
谢谢郭老师,向您问好!打工之余,喜欢用文字把真实的生活记录下来,让漂泊的日子变得温暖一点。
2021/08/20 15:33:50
TA
评论了作品
《工业园将在视野里消失》
蛮好,至少,这篇触及到了一个重大的社会命题,工业园区的转型升级。园区升级了,工厂搬走了,而园区和工厂里的那些人呢?他们将何去何从?这就有了较为深刻的追问。文章就该这样,有呈现,更要有追问。文字亦点到为止,些许温馨回忆,淡淡剩恨余忧,刍味留给读者,是酸是苦自得。
2021/08/20 11:12:31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
明细>>
梁岗富元
回复>
这确实是个有些沉重的话题,希望能唤醒一些人在自己年轻的时候能抓紧时间学习好技能,利用深圳各种公共平台机会尽快提升自己。谢谢您对我的支持!
2021/08/23 19:51:48
TA
评论了作品
《台湾人在深圳》
在早期的文学语境里,尤其是所谓打工文学的语境里,“台湾老板”是京剧里的白脸,吝与色,克扣员工工资,把秘书和文员弄成二奶,他们是我们打工作家乐意丑化的对象。作家在生活中奈何不了别人,就在作品里奈何,这是个好办法。段福平的《台湾人在深圳》系列倒似乎较公允为我们呈现了一群与我们无异的台湾人,吝色之外,他们亦艰于命运跋涉、亦累于时代转徙。更可取的是,段不作壁上观,将自己写进去,从交往点滴,看人情冷暖。
2021/08/20 11:00:59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
明细>>
廖令鹏
回复>
原来有高人指点
2021/08/27 12:37:06
段福平
回复>
感谢郭老师的点评,这篇文章经过三个多月的面对面采访,构思,多次在人物故事的书写中,首先要保证故事的真实性,在计划写这篇文章前,多次向郭建勛老师请教,得到郭老师的指导,在非虚构与虚构的写作中受益良多。
2021/08/20 11:32:10
TA
评论了作品
《不息的河流》
将河的历史与现实合起来了,将河的命运与人的命运合起来了,这是对的,显得文字有点小宽厚。行文走笔亦老到。但不得不指出来,较多的对河对人的溢美矜夸之辞会冲淡文本的力量,会落入到近乎机灵的讨巧之中,令不关己的读者心生谨慎;另外,对史料进行引用和考证并由此发思古之幽情,这是吊古散文的模式,但简单的引用和考证为下,发思古之幽情为上,如何幽,更显功底。
2021/08/20 10:39:16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
明细>>
怡
回复>
感谢郭老师!努力在路上,执念于自己的爱好,向文学前辈郭老师学习!
2021/08/20 16:52:32
TA
评论了作品
《我和深南大道》
不管怎么说,这是一个关乎深圳梦的故事,而且还是一个文学青年的深圳梦,至少,它很触动了我,像一根铁钩拔拉了我的曾经岁月。或许,也会拔拉其他的一些人。对2005年就出版过作品的一个“老作家”来说,本篇文字的组合、情绪的处理等未必匹配,近乎流水账似的记录。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或许又是其优点,以真诚的态度讲一个真实的故事。没错,我们都太想做一个眉飞色舞讲故事的人,其实,不动眉色讲,有时候,效果更好。
2021/08/20 10:04:38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
明细>>
尹高洁
回复>
感谢您的点评!
2021/08/20 11:21:33
TA
评论了作品
《那些花儿》
小说之所以叫小说不叫大说,因为它还是长在讲鸡毛蒜皮的事,我几乎可以下个结论,凡是说那么大事的小说没几个称得上好小说的。我这样说的意思是,这个小说很符合我的阅读审美,在近乎絮叨的绘声绘色的叙说里,我到了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故事里,似乎读到哪里都可搁下又似乎搁不下。几年不见,十十的文字变得俏皮机警,字里行间蛮是小智慧,看来,作家还真得辟辟谷闭闭关的,一味儿硬写猛写,固勤固奋,其效未必佳,比如我。
2020/09/09 20:49:52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
明细>>
十十
回复>
谢谢大师的鼓励
几年未写字,写完后还是不太自信,你的点评是我的强心剂
我定会好好努力的
2020/09/13 11:29:48
TA
评论了作品
《车过龙岗税局,想起一条条宽毛巾》
难得的一篇讲老板不容易的文章。几乎,对,几乎,所有的的打工文学都在妖魔化老板,他们嗜血、贪财、好色。他们是打工者的敌人。后来我想想,这其实是坏的文学,文学会告诉我们,这世上有好人有坏人,只有坏的文学才会咬牙切齿地讲这个阶层的人是好人另一个阶层的人是坏人。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大部分的打工文学不是好的文学,它不过是一些人假借了文学之名的讨伐檄。我很晚才明白这个道理。明白这个道理时,我已弃笔多时。
2020/09/09 20:37:11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
明细>>
TA
评论了作品
《兮宝战疫记》
疫情之下,应有文学。这大半年,看了太多疫情文字,得出的结论,文学似乎也染上了肺炎。染上了肺炎的文学至少有三个特点:一是人数多,都在写;二是发高烧,都烧到38.7度以上;三是症状类同,说着同样的泛政治化的话语。这是我看到的略不同的“文学”之一,从微小的视角出发,落到有点宏大的话题,虽亦不乏泛政治化的话语,但作了较为文学的处理。
2020/09/09 13:01:30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
明细>>
兮爸爸
回复>
谢谢鼓励!生活充满故事,带着喜悦之心去发现。
2020/09/11 09:59:29
TA
评论了作品
《一克拉的诗意》
我不懂诗,尤不懂新诗,但我的朴素的诗观是,读完一首诗,你总得让我看出点啥,或惊你的想像之诡,或叹你的意象之寄,或服你文辞之美,或赞你的观察之独。实在什么都没有,你得告诉我一个事,一个特别的事,即白居易的“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意思。我想,这组诗是符合“为事而作”的,用诗歌表达了深圳的一种真实生活状态,写出了个人之遇、人同之境。
2020/09/09 12:46:26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
明细>>
高旗
回复>
感谢郭大侠高评
2020/09/09 13:01:35
TA
评论了作品
《一江春水向南流》
只能说,这是一个老套的故事,也是老套的写法。我仍然提名的原因是,作者很诚实地写。所以,有时候,与其投奸耍巧,故意抖小机灵,倒还如老老实实地讲个故事。古时候,把这叫做“雕新不如叙旧”。这个话的意思是,不是说不要雕新,而是说假如雕不好新,不如不雕,否则,画虎不类反若犬。我还说的是,还是不要尝试为某个阶层代言,小说里头,没有底层人高层人,只有塑造得成功的人物和不成功的人物。这是所谓打工文学的通病。
2020/09/09 12:29:35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
明细>>
海棠未眠
回复>
谢谢郭老师的关注、点评和推荐。
2020/09/09 16:09:03
TA
评论了作品
《那群银行里的年轻人》
辨识度蛮强的,写银行经历的,非行业人士还难写出个中三味。而且,可贵的是,还没“掉书袋”。我几年前看过一个写妇产科的小说,光那把手术刀的技术性能参数、环境温度湿度范围就写了2000多字,看完了也不知道是把什么刀。《我的名字叫做红》写细密画的,也难读,但至少能够读。既然写的是小说,就把把技术性问题文学化,要让人读得懂。有个事也不得不说,还是有美化自身职业之嫌,用了泛道德而不是人情人性的视角,未足取。
2020/09/09 12:17:07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
明细>>
谢龙
回复>
另外,我回顾了一下,作品确实有老师指出的这个问题。我曾经在一篇关于写作的文章里,读到过这样一段话,大意是说:写作者在描述和自己有关的内容时,潜意识里往往会扬长避短,身为写作者,一定要面对真实的自己。
2020/09/09 15:46:18
谢龙
回复>
感谢郭老师的提名和点评。很认同你说的“技术性问题文学化”,要让人读得懂和有趣味。再次感谢老师的鼓励
2020/09/09 14:50:25
TA
评论了作品
《沙嘴村蜗居记》
沙嘴是个暧昧的名字。很多年前。那时候,我在距沙嘴牌坊200米之遥的一间房里编杂志。那些发霉的文字令我呼吸艰难。触摸沙嘴,日子才温暖如春。无数次,我在沙嘴仄的巷道里穿行、寻觅,为一碗桂林米粉,或为别的。回来写作,才思如泉。沙嘴,和沙嘴一样的很多半新不古的村落,把初来深圳或久来深圳的我们的上半身下半身熨帖得酒足饭饱。感怀沙嘴,那一片生存的沼泽地、欲望的加油站、思想的维修点。
2020/09/09 11:54:53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
明细>>
深圳老亨
回复>
城中村,深圳文学湿地
2020/09/09 14:27:17
深圳老亨
回复>
无数次,我在沙嘴仄的巷道里穿行、寻觅,为一碗桂林米粉,或为别的。回来写作,才思如泉。
2020/09/09 14:26:40
TA
评论了作品
《手套》
实话说,有点夹生,说小说吧,似乎太真了,说散文吧,又似乎太假。不过,这年头也不分这个了。散文当小说看,小说当散文看,还美其名曰“跨文体”。这种说法好,为文学的堕落找到了支撑,我是赞成的。我之所以提名这篇,乃是它提供了一个新话题,关乎学校的,关乎插班生的,关乎现代圣都圣洁校园里的一点“非圣性”观察。以小孩的视角在打量深圳打量人世,不像绝大多数的其他篇什,成人的谎话,要么他们很成功,要么他们很悲苦。
2020/09/09 11:22:53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
明细>>
TA
评论了作品
《隐秘的一生》
说起来,文章——事实上应该说小说,无非两种搞法:一种,把故事弄好一点,天生丽质,一笑一颦,风流自度;另一种,写好一点,弄点小技巧,拐个小弯,语言活一点,还能讲个小道理,就谓之小深刻了。当然,二者若能得兼,就好了。但这个难,一共就两个小说得了熊掌鱼肉,一个叫《红楼梦》,一个叫《百年孤独》。其他,大抵分在两个筐里,故事稍那么好一点,技巧稍那么强一点,都能博得大师之名。该篇在第二者上使劲了,是个好小说。
2020/09/09 10:56:18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
明细>>
云裳(安小橙)
回复>
感谢郭老师的点评和提名,能得到郭老师的认同,开心惊喜!
2020/09/09 16:32:39
TA
评论了作品
《云中雀》
陈末是邻家的新作者,更是深圳的老作家,技术很顺溜,故事也倍儿好看,打个比方,像桌名厨弄出来的好菜,凉八样,热八样,不凉不热又八样。我这样说的意思是,读完这个小说,我很难受,吃了个大餐,唯恨自个儿写不出。以我这几年在邻家忝作评委有限的阅读,现在的陈末,原来的张夏,是邻家作家群的顶尖角色。邻家能吸引和涵养一些像陈末、张夏这样的“真正”作家,而不仅仅是一群文学发烧友的嘉年华,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是成功的。
2020/09/09 10:34:58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
明细>>
海棠未眠
回复>
2020/09/10 23:22:47
陈末
回复>
客气话不说了,与建勋老师谈文学,谈电影🎬,谈人生,谈茶道🍵,谈七七八八,就差没有谈恋爱,在深圳宝安有这样一些可谈之人是我的福气!感谢打赏,感谢留言!
2020/09/10 14:11:08
郭建勋
回复>
订正一个字:“难受”应为“享受”。其实,想想,也必要订正的,一个小说,能够让人难受,即为享受。
2020/09/09 10:39:09
TA
评论了作品
《深圳,深圳》
双手可以掸掉世上的尘土,但掸不掉内心的记忆。几乎每个来深圳的人都有点初来时难以释怀的记忆,那点记忆贯穿整个深圳行程,如童年阴影,融进性格。背着这点记忆,求索、打拼、前进、蜕变,活成想要的那个样子。唐诗活成了,在她的文学楼里,像诗一样工作。我还没有,但也想着。
2019/09/03 18:03:14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
明细>>
唐诗
回复>
感谢郭老师过来鼓励
。其实我没有活成想要的样子,只是对现在的工作环境和人生际遇感恩而已。您才是活成了令人羡慕的样子。
2019/09/04 10:48:14
TA
评论了作品
《入深圳记:姐弟仨的深圳路》
不云淡风轻地讲了一段家庭史,其实是波澜壮阔的深圳史。偌大的深圳故事就是由这么些个偌小的或笑或哭或悲或喜的个体故事构成的,那点笑哭悲喜构成了讲述的意义,也构成了文学的意义。城市宣传片让我们慨然神往怦然心动,而文学有时候会让我们黯然神伤潸然泪下。我们需要慨然和怦然,它像滚烫的鸡汤固元补气,像战士那样战斗,但同样也需要黯然和潸然,午夜梦回,像战士抚摸伤口。记录伤口的文字有时候比记录功劳的文字更恒久。
2019/09/03 17:44:38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
明细>>
TA
评论了作品
《行走在深圳(宝安篇)》
方华吉兄带我们在故垒上走了一大圈,开车走过107,再看两边的幕墙森林,就生出了对宝安的轻视,一个大农村。懂点历史有时候如喝碗鸡汤,让卑者尊,傲者倨。我说过,有两种人不大可能自大狂,一是历史学家,二是天文学家。在无远弗界的时空延伸里,会觉得自己是如此的渺如烟轻如尘,至于能写几篇破小说发几首烂诗,更在烟尘渺轻之外。抱着这点警醒,走出书斋,学老方,像匹石驴子,作一次颓垣坏壁的穿行,日子就敞亮得多。
2019/09/03 15:57:55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
明细>>
方华吉
回复>
衷心感谢郭老师的提名及妙趣横生颇具哲人意味的点评!谨记郭老师教诲,走出书斋,穿越时空,把日子过得更加敞亮!
2019/09/03 17:06:11
TA
评论了作品
《深圳辞典:我的二十六个地理图鉴》
费了很大的劲,我估计,把26个字母都整全了。是行吟的足迹,亦是深圳行走的路线图。不管怎么说,这是诗歌日常性的一次体验,尽管这种体验未必发乎心,或有凑乎数之嫌。我特别钦敬俯身于地而抬头看天的写作者,依我看,江飞泉兄俯身于地是做到了的,这是笨功夫。写作这点事,说小也小,说大也大,至少,不下点笨功夫是难窥堂奥的。邻家写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在鼓励和倡扬“俯身于地”的写作。
2019/09/03 15:30:02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
明细>>
江飞泉
回复>
谢谢郭老师打赏与点评。也许俯身于地是基础,我用的确实是笨功夫
2019/09/03 15:34:24
TA
评论了作品
《深圳有条茅洲河》
好的散文的标准很多,但个人以为至少得有一条,形在文辞之中,意在文辞在外。对,散文得有点小文辞,但仅有文辞则又不够——所有的文章均如此,其实——,得还有那点儿文辞之外的小意思。鄙意觉得该篇的“意”尚有开凿的空间。不能说没“意”,是这点“意”较小,较大路。一味地讨好似的夸饰不是好文章,吾人志于写作,若仅在“讨好似的夸饰”上作文章,终非大计。共勉。
2019/09/03 15:10:16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
明细>>
怡
回复>
郭老师的点评于我有指导性的意义,真知灼见当铭记!
2019/09/03 16:14:37
郭建勋
回复>
订正:好的散文的标准很多,但个人以为至少得有一条,形在文辞之中,意在文辞之外。
2019/09/03 15:11:33
TA
评论了作品
《失踪》
第一次看国焕的小说。不错。一个被新闻耽误了的好作家。把乱嗡嗡一群人、一堆事有条不紊地整出来,需要蛮大的功夫。经验类写作就是把生活中的乱七八糟的事弄得有叙事的链条,最后还能深个小刻。显然,这篇做到了。一个少年成长的故事,还设法走进该少年的心理动了点小手术,是社会问题小说的类型。于此 ,又足见该篇比棱棱落落的那些只讲个故事的强。但严格意义上说,这似乎仅是个开头,结束在近乎新闻的铺展里。小说才刚刚开始。
2019/09/03 14:55:31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
明细>>
一叶斑斓
回复>
感谢郭老师提名和鼓励。“小说才刚刚开始”,只能后续再修改打磨了
2019/09/04 14:38:21
TA
评论了作品
《看不见的深圳人》
好些年前,“口述实录”作为一种新的文体大行其道,某述某录,披上真实的铠甲,指哪打哪。后来有“非虚构”,我不知道是不是受其影响。这不是个好事。“口述实录”本来是史学,充其是新闻那个筐里的,不能挤在文学的队伍。我觉得厘定“口述实录”和“散文”的区别至少有一个标准,前者是没文学性的,顶多是文学的雏形,而后者是。国华的散文是货真价实的散文,而且极具文学性,有观察、有思辨、有义理、有文辞,所谓文质彬彬也。
2019/09/02 11:04:12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
明细>>
王国华
回复>
谢谢郭兄给予的评价!!
2019/09/02 11:30:27
TA
评论了作品
《新村旧梦记》
很多年前,第一次全国打工文学论坛,何西来用“元气淋漓”来形容所谓的打工文学。一些年,我以为然。在某些语境里,真实是有力里的,哪怕披着真实的外衣,都像文学的圣斗士。写的人固然像找到了文学的钥匙,看的人也像找到了文学的真谛。但事实证明,光写得真远远不能代表文学,甚至连文学的边也挨不上。这当然是打工文学之所以最后不待见的原因之一,因为它除了真,别无所长。我以这个话来评价此篇,我固誉其真,又憾其实。共勉。
2019/09/02 10:39:41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
明细>>
段福平
回复>
谢谢老师的点评,
2019/09/02 12:37:13
郭建勋
回复>
订正:在某些语境里,真实是有力量的,哪怕披着真实的外衣,都像文学的圣斗士。
2019/09/02 10:41:08
TA
评论了作品
《深圳卷帘人》
深圳这么一个愣头青的城市,一路狂奔在主流媒体、政府工作报告的宏大叙事里,你摸不到它,像梦露的大腿。你说它没文化,它说有,因为它有钱。这是个很容易把有钱当成有文化的时代。在这样的语境下,我们的细细书写几乎是没意义的。但总得有人做些没意义的事,比如作家。《深圳卷帘人》在给我们摸一些摸得着的东西,避开宏大,回到细部,带有温度带有呼吸的细部。几年前,我说过水草淤泥的话,夸奖邻家文字的粘度和养份。至今仍是。
2019/08/26 17:49:44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
明细>>
水去先生
回复>
感谢,鞠躬
2019/08/26 22:22:55
TA
评论了作品
《沉浮》
很扎实的写法。林黛玉叫香菱写诗,雕新不如叙旧。小说搞法很多,以争奇斗妍为能事。但大多也就图个奇妍、凑个热闹,先锋文学最终仍是回到老老实实的叙个小事、现个小实,回到“叙旧”的路子上了。我这是夸《沉浮》。很少读这样近乎白描的小说了——当然,这不过是我阅读浅陋而已——,读乘风兄此篇,有眼前一热之感,如人海之中邂逅睽违久矣的旧女友,温存不在而温暖依然。好的小说,当如旧女友。奇妍之作红唇烈焰而已,过不得夜。
2019/08/26 17:30:13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
明细>>
乘风无痕
回复>
谢谢郭老师!
2019/08/27 15:48:27
TA
评论了作品
《大隐隐于市》
看完了这个很有点长的小说,很深圳的味儿,很老作家的腔,很绵密的针脚,很深的用意,很扎实的准备。几乎是大芬村的记录史。这是好的。但我要说的是,可能作者有太大的抱负,要一古脑儿将天玄地黄的哲学、艺术、爱情、婚姻、商业等全部揽括进来,不过是借了大芬村这个壳,这就显得有小马车拉大炮之嫌,不堪其重,进而使得无论情节铺展还是人物关系都有强捏之嫌,李敖写过一部《法门寺》,哲思固深,文学未及。这是个探索性的小说。
2018/09/04 16:04:51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
明细>>
张夏
回复>
我并无意探索和宣扬哲学玄学,只是塑造了九米这么一个人物。唉,好像我说多了。
2018/09/04 18:11:06
张夏
回复>
谢谢郭老师的点评,辛苦了。写大芬画商和艺术家,其文艺气质和哲学、修道等都是出于刻画人物的需要,毕竟大芬油画村有别于其他商业圈。至于婚恋,只是人间烟火的产物。以上,都非小说意图和主题
2018/09/04 16:49:12
TA
评论了作品
《至尊浴缸》
不错,比那些一味诉苦诉难的所谓打工小说强了一个档,写到了心灵需求这个档了。浴缸的道具用得尚好,楼顶雨中躺浴缸和结尾处杀猪的桥段所指宽泛,笑余心酸。有高人提出前、后打工文学的概念,依我陋见,如果前打工文学关注生存,后打工文学该关注心灵的。而关注心灵则又不可能纯乎关注,需借了黄金浴缸这样的道具。应该说,这篇该是本届的佳构。唯有些语言仍流于粗放,转弯抹角处亦不够圆润,带有纪实的味儿。
2018/09/04 08:14:27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
明细>>
TA
评论了作品
《白色手套》
一个蛮好的开头。但不得不说,这是一个俗套的故事,除了亲子鉴定那个哏。我的意思是说,亲子鉴定是个好哏。没错,一个短篇小说,哪怕写好一个哏就成了。简直可以说,短篇小说就是一个哏,一个设置得那么必偶两然天衣无缝的哏。有了这个哏,我觉得这个小说是有点小意思的,哪怕语言稍打点折。接下来我说的是,语言还有提升的空间,少了点小说的那种特别的味儿。至于什么味儿,我也说不清。依我看,再磨磨,这会成为一个好小说。
2018/09/04 07:38:31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
明细>>
青桐
回复>
感谢郭建勋老师的精彩点评。的确,短篇小说就是一个哏,如何用好这个哏,是个大学问。以后写作,我会记住这些话,不断去完善作品。谢谢!
2018/09/04 16:57:56
TA
评论了作品
《闪光的足印》
龙思韵弄个九归元,郁小尘弄个五魁手,还是想以量取胜。个人之见,拼量,不是个好主意,这种比赛短跑的好。龙为大老板作传,郁为小老板树碑,大抵吃的是忆苦思甜的饭、讲的投机取巧的哏、说的是冠冕堂皇的话。当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只能如此,否则,老板不高兴。但如何在老板不生气的情况下,写出点商性里的人性、行状外的心状,才见写作者之功。我再说一句,千万别给所谓的“大人物”溢美之辞,逢迎过腴,风骨愈瘦。
2018/09/04 05:56:56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
明细>>
郁小尘
回复>
谢谢郭老师指正
2018/09/05 22:48:06
嘲讽
回复>
2018/09/05 10:26:31
TA
评论了作品
《王秋石大雨中赴宴》
这是对的,短篇写个断面就行了,从这个断面蠡测各色人等,弄个故事的“核”。汪曾祺说,短篇,把必要的东西写出来。通过一个饭局,说一场人生的局,杂以快死的文学、女人、猫头鹰等,皆是局里的好玩耍,我说,它是精简而好的。但我说,立意是伪善的,作者还在试图为文学和知识鸣冤,想通过一个失败得透顶文学青年竖一个道德的标,以期对这个腐烂到顶的时代作点小决裂,看起来三观正确,其实未必。塑造人物就行了,别塑造道德。
2018/09/04 05:07:52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
明细>>
姚志勇
回复>
谢谢郭老师佳评,一语击中我心中的那点担忧。我想,这是我贴出这篇小说最大的收获之一。
2018/09/06 03:10:02
TA
评论了作品
《凤凰》
不管怎么说,这是一个特别的故事,在一堆争着叙说深圳商人如何在道与义的幌子下削尖脑壳赚钱的话话下,有点“小清新”,讲一个女孩的野蛮成长,而这成长的野蛮过程,恰是我们所处的这个蛮荒时代的写照。没错,小说该观照一点什么,实在观照不了内心,就该观照点身体。唯其仅观照了身体,显得这个小说看上去有点芜杂而浅薄,但也总比装腔作势的好。当然,它的缺点也是显然的,零乱且零散,前个零,是叙事逻辑,后个零,指语言。
2018/09/04 04:40:44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
明细>>
麦哲伦书吧
回复>
谢谢郭老师阅读关注。
2018/09/04 13:48:18
TA
评论了作品
《运筹》
至少,黄国晟这篇是应景的,把当下甚嚣尘上的中美贸易战也扯进去了,尽管扯得不是十分的好。古人关乎写诗,有个忌,用时语。其实,小说也忌时事。当下的事难盖棺论定。小说最好是两种,一种叙往事,另一种思未来。唯当下这点鸟事难得说,也说不好。所以,一些评家,如谢有顺就批判过,当下的创作潮流,新闻入小说。这是当代作家思辨力和想像力枯竭的一种表现。其实,依我看,仍是小机心作作祟,以为热新闻会招人眼球,其实未必。
2018/09/03 16:28:23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
明细>>
黄国晟
回复>
新闻入小说,个人认为是可以的,一笔带过即可。像《国家订单》这部中篇小说成功的原因,包括但不限于,或者说主要是因为融入了美国9/11恐怖事件,以及它对工厂的影响。探讨!
2018/09/03 17:04:21
黄国晟
回复>
对中美贸易战,我一直关注着。我思考了好长、好长一段时间,真的很难、很难写。最后找到两个突破口来尝试。
2018/09/03 16:50:40
TA
评论了作品
《深圳非遗古迹诗》
有讨巧之嫌,是我说过的小机心。我个人不太欢喜这种小机心,有形无形中会降低作品的格。人要品要格,文亦然。但我仍然为其点赞,综其原因:一、至少它还是诗歌合为事而作的筐里,总比那些没病呻吟的好;二、没凑深商的热闹,因为是东鹏赞的助,而拼命去讴歌林总;三、旧瓶里还是装了新酒,旧时物事里装了点儿新情绪,不管是真的还是假的。关乎最后一点,再说几句,古时即有咏史诗这一路,高下之分,乃是那个迥于别人的情绪和观感。
2018/09/03 16:04:14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
明细>>
伟彬
回复>
感谢郭老师的厚爱。
取材是有点小心机,邻家网好像没有人写过“非遗”诗,所以就“另类”了
2018/09/03 20:03:01
TA
评论了作品
《深商群像》
一口气写九个人,合了主题的辙。这是蛮多写作者的小机心。要赞賞这种小机心。主办方需要戴高帽子。文字也还顺畅,几乎没病句。但我要说的是,初学者宜诫之,一开始就顺着别人的意思去写,到底是为领导写材料的路数,于文学,或于写作用处不大。我们不缺这种作者。几乎全是。而且,通杀不如独杀,好好写一篇,花点劲,天忌盈。又,都采访过吗?若没有,则更要慎之。又又,不要对所谓的大人物太溢美,有时候,会收不了场。
2018/09/03 15:53:42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
明细>>
万群
回复>
郭老师一语到位,金玉良言
2019/01/30 09:58:16
龙思韵
回复>
郭老师的不吝点评让晚辈受益匪浅。告诉您一个小秘密,我成年的那一天偷偷许下了一个小愿望,今后无论男女老少,要学会真诚的赞美别人,不知道这种“强迫症”是否是之前网络上所流行的“讨好型人格”。
2018/09/05 01:53:18
深圳老亨
回复>
独立评论,独立提名,
2018/09/04 00:52:47
憨憨老叟
回复>
郭主席于新秀之一席话,可谓用心良苦之金玉良言。
2018/09/03 17:15:27
TA
评论了作品
《不知所踪的树》
树的意象是好个好意象。像美人额上的痣,英雄手中的剑。诗经说,昔我去者,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文章就得有这么点昔是今非的况味。一味赞美今,那是柏梁体。不过,现在的散文有点回到柏梁体的势。借了一棵树,在写一个人,或者一群人,而意思是反杨朔的搞法,我欢喜。文字亦老到。唯不欢喜者,文末把那点本该藏了的白露了,看似拔了高,其实仍是把读者把蠢里整。有些读者还是聪明的,他要读出自己的味,而不是你给的味。
2018/09/03 15:37:17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
明细>>
静子
回复>
谢谢郭老师的评,结尾已改,使得文同心中的距离更近一步。欣慰获奖!也在此感谢邻家小妹的更新!
2018/11/15 11:00:42
静子
回复>
郭老师的点评总是旁征博引,且以极具代表性的人、事、物相对应、相比较。让人欢喜。倒真是眼尖,最后一评,道破我所心虚处,刚一贴上,下意识地心一抽抖,正是为着它的草率坦白生出的担忧。学习、接纳,并感谢豪赏!
2018/09/03 17:01:04
TA
评论了作品
《舌尖上的深圳》
之所以最后选这篇,乃是它很符合邻家的“原教旨”:深圳、社区、邻里、参与。没错,纯从文学或者文字的角度,这样的文章或许尚有雕磨之处,请老司机加下工,能出彩些。但换一个角度,也唯有这样原生态、毛茸茸的作品方最具邻家性、充满邻家性。邻家自夸要打造深圳文学的地标,这话未必能做到,我以为,与其打造深圳文学的地标,倒不如打造深圳文学的地坪,绿茵茵的一片,蓬勃、苍翠、绵延,一年一度,春风吹又生。
2017/09/01 00:38:28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
明细>>
春风妙语
回复>
感谢老师凌晨在线批改作业,感动,感恩。
2017/09/01 03:50:52
春风妙语
回复>
我想到要写,所以才从过去的记忆里搜寻美食。如果能从理论到实际,把所吃的美味加以论述,会不会更有魅力,在以后的写作中加以尝试。
2017/09/01 03:49:25
春风妙语
回复>
谢谢郭建勋老师的鼓励,我这会也才从海尔回到深圳,看到老师的评语,很是感动,一边带孙子一边写,文章挂上来也没时间打磨,又到内蒙古去见证爱情,品尝美食。
2017/09/01 03:44:20
TA
评论了作品
《花半里》
难得又看到一篇重视技巧的小说。说句不爱听的话,做了三年评委了,眼睛看老花了,没看到蛮多篇在技巧上有追求的小说,大多急匆匆讲个故事,奔着事儿去了。也有些搬弄点国外作家套路,到底只能糊弄门外汉。这是讲一个女人变坏的故事,变得那么顺畅、理所当然而水到渠成,从一个侧面也戳了一下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痛点和泪点。
2017/09/01 00:28:52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
明细>>
不思
回复>
老师过奖了,小说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2017/09/01 10:38:03
TA
评论了作品
《听说我们厂要搬去松岗》
小企业主的秘辛,开公司的白皮书,酸甜苦辣,尽在其中,蛮好。扯点题外话,就文学的意义上来说,我觉得,对老板是不公的,至少在宝安如此。宝安有个“打工文学”,这么多年来,一直在为打工者代言,妖魔化与之相立的所谓老板。这仍是“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路数。所以,我觉得“打工文学”是坏的。好的文学不该这样,它只塑造人物,不管是好人还是坏人,都活生生的。这篇,至少从另一个维度在给我们在讲又一种生活的不容易。
2017/08/31 23:50:35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
明细>>
吴春丽
回复>
谢谢郭老师!
2017/09/08 10:23:32
TA
评论了作品
《还泪》
写诗的人再去写散文,几乎是手到擒来,把诗行里空的那些字儿补上了,就是好散文。要补两个:一是补“跳跃”走了的那点“逻辑”;二是补“抽离”了的那些情节。通畅的行文逻辑、有血有肉的小情节,再加上原来的诗的简略雅美的语言,就是过得去的散文。看了双鱼近年写的几篇散文,皆得散文之趣,卷舒有度、收放自如,亦堪喜。就他妈要少喝点酒,扣!
2017/08/31 23:24:06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
明细>>
TA
评论了作品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
记得去年读过杨点墨的一个小说。讲故事是没有问题的,蛮会讲。但我想说说语言。作家吧,但凡写到一定的份上,我觉得编个曲儿叭叽的故事、弄点一波三折的情节,皆是基本功。最后拼的,可能是语言,独特的语言、有点味的语言、令人耳目一新的语言。依我看,这篇的语言尚有下功夫的地方,至少,我看不到蛮多能跳出来的语言、能界别人物特点性格的语言和特别有机心的语言。过于偏重故事之奇情节之曲而忽略语言之味,非为正途,我认为。
2017/08/31 23:05:40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
明细>>
杨点墨
回复>
谢谢郭老师的提名打赏。
谢谢您的好建议,我会继续努力,在语言方面多下功夫。
2017/09/01 17:32:49
TA
评论了作品
《开盘》
记得有“类型小说”这个说法。这篇大抵属于“类型小说”这个框,要一定的“专业知识”放可读得有味。不知道《三体》算不算“类型小说”,大家说好,我买过两次,但总读不进去。所以,“类型小说”固然能讨剑走偏锋的巧,但亦有曲高和寡的危险。我觉得,“类型小说”,“类型”两个字是定语,脚还得落在“小说”上。得是小说。唯其小说,得在小说的道上,故事、情节、语言,等等。愿东篱在“类型小说”的路上走出自己的“类型”来。
2017/08/31 22:43:02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
明细>>
鳄鱼小赖皮
回复>
您的点评,涉及到写作者的被标签化以及去标签化几个向度。这个问题,讨论开去,那就是洋洋洒洒的篇幅,期待有机会与您面聊。
2017/09/01 12:12:56
鳄鱼小赖皮
回复>
郭老师的点评是在打赏之后,由此可见,您的点评不是随性一说,是经过斟酌的用心提点。 唯其小说,得在小说的道上,故事、情节、语言,等等——这一条小说之道,当对得上所有的小说类型,而并非仅仅对“类型”小说。
2017/09/01 12:08:50
TA
评论了作品
《蓝牌车司机》
听过一个老作家的课。该老作家写得狗屎一样,有句话却说得好,说,作家要写身边的“熟悉的陌生人”。文学是有义务将身边的“熟悉的陌生人”裸裎给读者的,他们的不一样的活着及活着之上的那点不一样的想着。读者都是窥阴癖,希望在庸常猥琐的生活里窥探到点更庸常猥琐的,从而觉得自己的庸常猥琐堂而皇之。所以,我觉得,《蓝牌车司机》是好的,让我觉得,较之于那个司机,我做着这个鸟评委,好像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
2017/08/31 01:12:27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
明细>>
夏曲
回复>
多谢郭建勋老师!
雅俗相济就好。
2017/08/31 18:55:33
TA
评论了作品
《旧时光里的倒影》
看得出来,似乎有点结构上的小野心,但依我看,尚在半成半不成之间。成者,有了兜兜转转、忽明忽暗的那个意思;不成者,有点强拧。有了结构上的想法,不管怎么说,往超拔上走了,自己挑了高难度动作,亦堪喜。作者是小小说名家,忽啦抖个包袱的本事和削铁的白描功夫或能弥补结构尝试上的支绌,弄一队儿词牌名作小标题,亦略显小机心,词句雅美,皆是我欢喜的。
2017/08/31 00:54:31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
明细>>
TA
评论了作品
《深圳遐思37》
有点小斑驳。意思是,一溜儿那么多的一组诗,良莠不齐。我说的“莠”,恰恰是“烟花易冷”“喷涌一池莲语”等从唐的诗宋的词剥来的那些,连鸡肋都算不上,有点像牙慧。我倒很喜欢那些小纪实性的粘连了生产与生活的味的那些小短章,诗歌合为事而作,有事,事又在外,杂交了抒情与叙事,或有应酬之嫌,倒仍比假大空的鸡汤式的抒情或毒药式的怨懑强,我认为。
2017/08/31 00:33:22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
明细>>
伟彬
回复>
感谢郭老师批评指正。睦邻三年,第一次诗歌参赛,心中忐忑。诗歌良莠不齐,有道理,自己2015年至2017年的作品都有。学生我将继续努力,向深圳等许多优秀诗人看齐
2017/08/31 00:41:24
TA
评论了作品
《爱,请深爱》
说实话,搞法有点旧。汪国真、席幕容的徒弟,蛮浅近直白。但有时候,浅近直白又有浅近直白的好,初唐中唐的诗初宋中宋的词也无不是浅近直白的货。这样说的意思是,与其装腔作势,故作深沉语,倒还不如作浅白语,假如情是真的。没错,这些儿诗我看情还是蛮真的,矿泉水瓶儿茅台,作为官员的把戏固不可取,用来做写诗的比喻我觉得也有点小意思,真正懂酒的,还是只顾着酒的,青花瓷儿的瓶,金镶玉的瓶,瓶而已。馋的还是那酒儿。
2017/08/31 00:19:08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
明细>>
木冰
回复>
谢谢郭老师的精彩点评,喜欢这个矿泉水瓶装的茅台。
2017/09/01 08:56:27
TA
评论了作品
《喷嚏悠扬》
邻家的功德之一,是撩拨了张夏这样的作家,至少在我看来,纯从写中篇来说,没有超过她。我是写过中篇的,胡子写白了也没写好,但其中的艰难略知一二,光有个好故事没卵用,光文字顺溜也没卵用,光有双作家的阴毒的眼也没卵用,得把这几样巴皮贴肉地弄一块儿。去年,我说《全家公敌》该在冠亚之间的,惜乎在孙山外,可见我说的也没卵用。幸喜写作还并非全为弄个破奖,否则,我早不写了。
2017/08/31 00:03:58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
明细>>
张夏
回复>
谢谢郭老师的褒扬,能得到这样的关注和肯定,是邻家对我的又一功德。我今年参赛的作品,自己更看重另一个中篇小说《社区公敌》,可惜贴得迟了些。望君以后有空时多指正。
2017/08/31 12:56:42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第
页
广东
深圳市
宝安区
福海街道
桥头社区
小区
省区选择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华文擂台
子虚国
城市选择
县区选择
街区选择
社区选择
小区选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