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年底,欢迎大家用文学装饰深圳
2016/11/25 10:52:25|阅读49260次|作者:邻家|类型:媒体报道

“文学的鸡血”又来了,好多人都在用文学装饰深圳。每到年末,深圳的文学圈都会特别骚动,先是深圳文学季的开幕,接着会有各类文学活动登场,深圳读书月好像也变成了一个写作月,阅读与写作,正在深圳寻找一种对等的关系。文学颁奖,丛书首发,各类文学论坛频频举办,令这个城市的写作者享受着荣耀与福利,同时也给年轻的深圳带来一个命题,如何书写深圳?你的写作如何与这个城市的文化发生内在关系?如何与这个城产生共鸣?如果你写得足够好,你可以出书,比如向《我们深圳》丛书投稿,由这个城市的出版社推出你对这个城市的独特观察;也可以领奖,比如向“睦邻文学奖”投稿,最高可获5万奖金。当然,也还有另外敞开的通道,重要的是在喊着“全民写 作”口号的深圳,你写了吗?

一百个角度书写深圳,《我们深圳》丛书等你加入

11月18日,对于深圳是一个普通的日子,然而对于深圳文学,这是可以记上一笔的一天。在深圳中心书城南台阶,《我们深圳》丛书在举行首发仪式;在位于八卦岭的飞地书局,2016“睦邻文学奖”在颁奖。这两场不约而同举行的文学活动,聚集了两群不同的写作者与文学拥趸。

《我们深圳》丛书首批推出《杨争光:文字岁月》《远渡加勒比:彼岸的祖父》《寻找罗定朝:从哈莱姆、牙买加到中国》《血脉:烽火罗氏》《她的老街:1979-1983》五部力作。当晚的发布会由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社长胡洪侠主持,丛书作者杨争光、罗敏军、葆拉·威廉姆斯·麦迪逊、张黎明等嘉宾出席发布会。

据丛书总策划胡洪侠介绍,作为首部全面探寻深圳人文地理世界的大型非虚构图文丛书,《我们深圳》计划从自然地理和人文层面,带领读者发现深圳,题材包含人物、自然、地理、科技、艺术、创意、历史以及人文共100个主题。这套书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深圳没有大型文库的空白。在内容上,这套人文普及丛书将围绕小切口,深入挖掘,讲述一个民间的深圳、个人的深圳、充满情怀的深圳,做到原创、独特和深入。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将担任作者,采用图说的形式,梳理深圳人文、历史、地理、自然等领域的故事,以独特的视角来讲述个性化、多元的深圳,呈现出一种既有真实性又有人文性的写作和叙述,既充满故事的张力,又有打动人心的力量,让读者了解深圳、热爱深圳。

胡洪侠表示,《我们深圳》丛书,因“我们”而起,为“深圳”而生。这是一套“故园家底”丛书,它会告诉我们:深圳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路边有何独特风景,地下有何文化遗存。我们曾经唱过什么歌,跳过什么舞,点过什么灯,吃过什么饭,住过什么房,做过什么梦。这也是一套“城市英雄”丛书,它将一一呈现。

该丛书的编辑岳鸿雁告诉南都记者,丛书面向社会公开征稿,邀请深圳的写作者一起来书写深圳。她表示,“每个深圳人都有权利记载属于自己的深圳故事,昨天的生活,就是今天的历史”,“我们深圳”,期待成为我们每个人的深圳。

睦邻文学奖击中了深圳城市文化的特质与软肋

如果说,真正能够加入《我们深圳》丛书的作者是有限的,那么“睦邻文学奖”的参与者却可以是无限的。对于深圳的普通写作者来说,它就是一剂强心的文学鸡血。11月18日,2016“睦邻文学奖”在深圳飞地书局颁出,各项奖项“名花有主”。颁奖礼以“文学,城市的匠心”为主题,集聚了全城最基层的一群文学热爱者,充分展现了一个贴近城市生活的文学奖的气度与风貌。

“睦邻文学奖”已走过4年,其所提倡的很多价值理念已越来越被公众认可与接受。比如“全民写作”,比如“为社区立传,为民生著史”。然而,睦邻文学奖与深圳城市文化有何内在关系?全民写作概念对深圳文学的发展是否真的有促进作用?“文学社区化”是否能形成一种独特的城市文学生态?这些问题仍需要进一步去探讨、分析与厘清。

深圳特区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黄士芳认为,睦邻文学奖是深圳城市文化发展在文学领域的重要平台和载体。它有民间文化的特色,很好地利用了互联网+的传播方式,吸引了广泛的人参与,影响也越来越大,是一个非常有凝聚力的平台。

新锐文学批评家廖令鹏认为,从历届睦邻文学奖的获奖者来看,绝大多数是那些未被官方关注的默默无闻的写作者,他们就像是深圳文学的“创客”,睦邻文学奖就像是深圳文学的孵化器。社区文学大赛在深圳的成功,本身就说明其与深圳城市文化有着共生共荣的内在联系,它是城市文化生态圈中融合性非常好、活跃度非常高、凝聚力非常强的动力单元。

曾斩获2014年度“睦邻文学奖”大奖的诗人憩园表示,睦邻文学奖立足深圳,由此引领一大批写作者或文学爱好者广泛参与其中,这些写手们没有年龄和职业的限制,我手写我心、写我之切实生活基本体验。毫无疑问,这种温度感兼疼痛感并存的写作思维,直接产生了相当数量扎根深圳本土现实的作品。之所以有这么多人参与,有这么多接地气的作品出现,正是由深圳这座城市特殊的经济和文化双重肌理影响的结果。换句话说,尤其是近年,深圳愈来愈大强度的文化政策扶持,这直接有力地保证了睦邻文学得以存在的现实,并在这块沃土成长得很好,热闹繁荣。

文化学者吕绍刚则表示,作为一个移民城市,深圳社群文化天然具备相互融通的张力。作为一个先锋城市,高度的物质化现代化背后需要精神的慰藉。睦邻文学奖正是击中了深圳城市文化的特质与软肋。

深圳的文学奖太少,文学共同体有待建构

深圳的文学生态到底该怎样去建构?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挖的话题。

深圳市作家协会驻会副主席于爱成表示,深圳作为一个2000万人口的超大城市,作为一个拥有国内最多写作者的新兴大都会,文学奖项实在太少,跟文学创作的活跃严重不相符,现有的专业奖项也仅有深圳青年文学奖和原创网络文学奖,因此,睦邻文学奖的出现适逢其时,非常重要,起到了凝聚人才、奖励成果、倡导风气、形成一种共同体的作用。

著名作家邓一光则认为,全民阅读和全民写作是创建大众文化的一对翅膀,对深圳这座新型的移民城市尤为重要。大众文学不是精英文学的补充,实际上,它是城市文学的主流形态之一,对深圳这种根文化严重遮蔽、缺乏广泛有效的人际关联的城市,大众写作的意义不言而喻。大众文学的类型化,使它一出现就具有社区化形态,只是睦邻文学的社区化形态还不够明显,范围还不够广,比如,深圳在类型文学创作上成就彰显,但科幻文学、社区戏剧社、社区诗文社、企业文学,以及街头涂鸦、街头演艺、rap等方面还有待发现和发展。深圳全民写作运动是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文化学者胡野秋认为,睦邻文学奖的设立为普罗大众的写作提供了释放的空间。深圳读书月办了这么多年,阅读的人很多,看书多了自然需要出口,所以写作的人也多起来,但你会发现其实全民写作陷入了一个困境,因为写得好的人少。以往文学创作是把普遍人排除在外的,睦邻文学奖所起的作用,就是将众多的民间的写作者打捞出来,让阅读与写作在深圳取得一种呼应,一种对等的关系。

观点

全民写作也就是尽可能让更多市民参与写作的意思,有了量的不断递增,质的收获就会不断显现出来

南翔

(一级作家,深圳大学文学院教授)

文学是文化的重要一翼,文学的教育、认识和审美功能历来被强调,当然其内涵也在不断变化。全民写作也就是尽可能让更多市民参与写作的意思,有了量的不断递增,质的收获就会不断显现出来,因而对深圳文学的促进也就毋庸置疑。

“文学社区化”体现的要义有两点,一是普及,二是提升,文学的良性发展,是需要多层面、全方位的渗透,换言之,文学既在庙堂,也在江湖,既在课室,也在里巷,既在纯雅,也在俚俗……“文学社区化”能否形成一种独特的城市文学生态,尚待时日,但是这个路径的探勘与开辟,其彰显的现实意义也不言而喻。

采写/摄影:

南都记者 谢湘南

原文链接:http://epaper.oeeee.com/epaper/H/html/2016-11/22/content_96512.htm

  • 标签
  • 深圳
  • 睦邻文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