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日报】“入深圳记”背后的非虚构力量 ——“睦邻文学奖”龙华获得者创作谈
2019/12/12 15:44:12|阅读26790次|作者:邻家|类型:媒体报道

近日,2019“睦邻文学奖”颁奖典礼在深圳中心书城举行。深圳本土作家、画家水去先生凭借非虚构作品《深圳卷帘人》获得深圳市“睦邻文学奖”年度大奖,而旅美作家王顺健则以《下梅林上人》斩获福田区“睦邻文学奖”年度大奖。除了两个大奖外,王先佑、游利华、刘郎、陈末、李双鱼、老师父、陈燕梅、曾令维、小海、邬霞10位作者获得深圳市“睦邻文学奖”;安小橙、赵静、张型锋、江飞泉、赵倚平、苇公子、王香瑞、茨平、欧阳静如、笑笑书生10位作者获得福田区“睦邻文学奖”。

通过采访,本报记者了解到两位获奖的龙华作者创作背后的一些故事。王先佑利用工作之余,乔装打扮走访田间菜农、车站清洁工以及廉价日租房老板等,用非虚构的写作形式呈现这些不被关注的底层人群的日常和生存现状,在作品《四种深圳》里,读者看到这些普通人在庸常的日子过着波澜不惊却坚韧的生活。另一名作者陈燕梅则记录了姐弟仨勇闯深圳的真实经历,各自的命运随着深圳的发展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深圳市“睦邻文学奖”年度十佳获得者王先佑

温暖色调里的底层生活

用笔名“老末”参赛,凭借作品《四种深圳》获奖,王先佑觉得,或许因为《四种深圳》与这届征文主题“入深圳记”高度契合,其间带有运气因素。谈到过往的六届“睦邻文学奖”,他说曾有两次参赛经历,作品进入终评,但最终成为“陪跑者”。

《四种深圳》实际上是四个人的故事,共包含四篇非虚构文章,分别将共享单车维修工、深山菜农、车站清洁工、廉价日租房老板作为书写对象,呈现这些不被关注的底层人群的日常生活和生存现状。有评委点评,王先佑将他们聚合在一起,构成了底层生活的基座,没有苦难,各安其命地生存。正是在这种波澜不惊的庸常日子里,透射出生活的坚韧,作者将这些日子串起来,冷峻中散发出温暖的力量。

据王先佑介绍,这四篇文章写于2017年3月到7月间,45厘米团队刚刚组建不久。“45厘米”的初衷,就是深入到那些不被注意的生活现场,以非虚构写作的方式,还原那些被光环和喧嚣所遮蔽的生活细节。那段时间,他和45厘米的另外两位写作伙伴萧相风、李江波像打了鸡血一般,一到周末就外出做田野调查,在街头、车站、菜地、市场、城中村,和从事各种职业的人接触、交流,体验他们的生活,感受他们的生存状态。然后再把他们的故事写出来。“我们意在通过这些原生态的记录提醒人们:深圳不是只有高科技、高楼大厦和高收入人群,还有很多默默无闻的小人物。这些微不足道的普通人和他们所生存的环境,共同构成了与深圳光鲜亮丽的那一面相对应的‘深圳B面’。”王先佑认为,这可能并不符合很多人对于深圳的想象和期待,但却真实、鲜活,构成了这座城市的基石。

非虚构写作除了需要投入时间、精力和经济成本,更加关键的是要克服采访过程中的种种障碍,对王先佑来说,后者是最大的困难。囿于身份,他们往往只能“乔装打扮”,让自己和采访对象产生自然的、正常的社会关系,以引起对方的共情,打消或者减轻他们的冷淡、警惕或者戒备心理——这些心理对采访工作相当不利。在《四种深圳》的采访过程中,他分别扮演了共享单车骑行者、买菜顾客、旅客、15元店住客的角色。“尽管如此,在龙华汽车站‘卧底’时,那位清洁工大叔仍然让我体会到了挫败感。”这是非虚构写作者随时需要面对的考验和挑战,王先佑说自己一直在为此而努力。龙华新闻记者 李秋妮


深圳市“睦邻文学奖”年度十佳获得者陈燕梅:

姐弟仨真实的深圳路

“获奖作品《姐弟仨的深圳路》里所写的,就是我们姐弟几个真实的生活经历。我们在深圳生活了二三十年,姐姐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来到观澜的,可以说是第一代打工者的代表,我和弟弟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来深圳的,属于第二代打工者。”陈燕梅姐弟仨见证和亲历了深圳沧桑巨变,各自的命运也因为这座城市而发生了改变。三个人有着不同的经历和追求,有成功也有失败,这些也是许多打工者的缩影。“通过我们姐弟仨的亲身经历,来反映深圳的变化,希望能重现和记录深圳的发展历程,让大家知道,虽然在时代变迁的洪流中有很多机遇,但要学会把握。”文章的获奖评语是这样写的:“叙述朴实无华不事雕琢,对个体喜怒哀乐的描述中蕴含着直击人心的力量。并不云淡风轻的一段家庭史,融入波澜壮阔的深圳史。‘偌大’的深圳故事,就是由这些‘偌小’的或悲或喜的个体故事构成,那些小悲喜构成了讲述的意义,也构成了文学的意义。”评委的中肯解读,也是陈燕梅的创作初衷。

将近两万字的《姐弟仨的深圳路》从构思到完成,陆陆续续花了一个月的时间。目前供职于龙华区税务局的陈燕梅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写作,工作日则凌晨四五点钟就起来写作,周六日有时一整天都呆在书房构思。她觉得写姐姐那部分的文字结构比较困难,因为只亲眼所见姐姐成长中的一小部分,大多数是从姐姐口中得知。因为时间久远,有些情景她讲得并不细致,对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观澜,陈燕梅没有一点概念,有时对着电脑几个小时都写不出一个字。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过去的观澜,她查阅了有关观澜的书和资料,还通过“大潮起珠江”等一些展览了解当时的深圳。“曾经想过放弃,最终能坚持下来,还得感谢我的家人。姐姐是随问随答,丈夫则包揽了所有的家务,遇到瓶颈时,与我一起讨论,帮我打开思路。”

在此文的写作过程中,陈燕梅到“邻家网”看其他作者的参赛作品,从中学习他们的写作方法,还向陈卫华、李玉、龙良如等文友请教,请他们对文章提出修改意见。文章发表到网上后,她认真阅读每一位评委和文友的点评,这让她的写作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对于接下来的创作方向,陈燕梅说,深圳在这四十年来创造了许多奇迹,发生了许多故事,这些都是很好的写作素材,它们就像一个大金矿,等着我们去挖掘。所以,她接下来的写作题材的重点依然是深圳人的奋斗故事。

睦邻文学奖被深圳文学圈称为“深圳的诺贝尔文学奖”,至今已举办了七年,培养、挖掘了一批又一批本土的作者,让他们走得更快更远,好几个作者的作品在国家级的文学杂志上刊登。获奖对于陈燕梅来说,是写作路上一个前进的动力。

“龙华文学氛围很浓厚,活跃着很多文学爱好者,大家利用业余时间,写自己的生活和见闻。”作为一名龙华写作者,陈燕梅对自己身处于这样的写作环境很自豪,同时觉得媒体给龙华文友提供了很好的投稿平台,让他们得以一起学习和讨论,有了一个温暖的文学精神家园。

龙华新闻记者 李秋妮


  • 标签
  • 入深圳记
  • 睦邻文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