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排行
  • 赛事
  • 入深圳记
  • 资讯
  • 邻家
  • 注册
  • |
  • 登录
  • 520微咖大赛
  • 睦邻文学奖
  • 华文擂台
  • 作者文库
  • 城市文库
  • 类型文库

登录|注册

  • 首页
  • 排行
  • 赛事
  • 入深圳记
  • 资讯
  • 邻家
  • 520微咖大赛
  • 睦邻文学奖
  • 华文擂台
  • 作者文库
  • 城市文库
  • 类型文库
  • 全网作品
  • 参赛作品
  • 封面文章
  • 海选入围
  • 决赛入围
  • 520周冠
  • 获奖作品
  • 赛事动态
  • 参赛须知
  • 大赛留言
  • 媒体报道

赛事动态

评委唐成茂提名作品(排名不分先后)

发布人:秘书处  发布时间:2014/10/9 15:15:55  点击:27108

1、房子惹的祸        迟宗平

“时间可以收割一切!”是这句让我往下细读的。“房子”是带着隐喻的,它是物质,是人内心的欲望。主人公因“感恩”,险些沦为贩毒罪犯——作者以房子来唤醒我们对个体承受力的感观,它包括了生活中各种不确定(或者说不稳定)因素。很显然,作者对现代人追求物质生活充满了思考和担忧,要“和谐”和“平稳”,要“发展”和出路,是小说结尾把主人公拉回轨迹的一个有趣铺垫。应该说这是一部警世力作。

 

2、村里有个姑娘叫素素         魏先和

作者以女主人公素素对爱情的坚守说起来,以打工生活作为背景,徐徐展开,折射女性面临的各种社会问题。“白纸”般的性格逃不开命运的布局和设定——命运多舛。经历爱情、失落、背叛、疼痛,最后获得的算不算是幸福?(主人公是怎么过上外表光鲜生活的?)故事情节并不曲折,也不复杂,说直白一点,甚至流于俗套,叙述起来更是波澜不惊,不抓人,但主人公那股“痴傻劲”感染了我——人物塑造得较为鲜活,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3、天桥摇晃        庄昌平

一群人,他们离开故乡,来到城市。多年后,有多少已经功成名就?有多少还在原地踏步?工业化的进程,让一批又一批外出打工者,走不进城市,也回不去故乡,只能在时代这只颠簸的大船上,战战兢兢地度日。小说中的人物,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小说中的事件,更是比比皆是。难得的是,这是一篇充满“深圳味道”的小说,一切扎根于深圳,但一切又都使人无限感概。

 

4、成长岁月         丹诺       

很寻常的故事片断用不同的语言和心境,就会“萦绕于心”。文字之所以有力量,能让人疼痛和悲喜,是因为作者赋予了它个性、情感、生命力。作者用“平常心”叙述的“平常事”,让你突然之间会打个激灵,这是“非虚构”作品独一无二的行文效果。也许不是所有人都能记住丹诺这个名字,但这样的文字是深入人心的,就像人群中的一张熟悉而又生动的脸,不经意中冲我们微微一笑,便让身旁人都心生温暖。

 

5、诗意栖居——在大浪的日子(组诗)        袁华韬

这是一组有想象力的诗,既着眼于抒情,又具有灵动、跳跃的文字。每一首诗歌都有一幅美好的画面,读完这些,仿佛心里也多了点诗意,不由自主地被作者笔下的生活所感染。诗歌就是用最简短的文字,抒写作者的所思所想。生活中处处有诗,用心去感受,每个人都能活得有诗意。不足之处是诗歌内涵略显单薄,希望随着阅历的增长作者能写出更厚重的诗。

 

6、没有鱼的池塘         刘桃德

《没有鱼的池塘》读来是一名进城务工青年对深圳都市环境的一种思索,是作者警醒人们对工业污染的反省。没有鱼的池塘,简单明了地道破了工业时代的问题——身在深圳,心系社区。很显然,作者关注现代社会生活环境,对周边生活有相对深厚的触摸和窥探。全诗语言朴实清新、生动有力,内蕴较丰赡。

 

7、孩子丢了        张华

城中村的家庭妇女,这是一个容易被人忽视的群体,她们的话题鲜活地存在于公交车上、小摊上、社区里,但因为本身的局限,她们缺少为自己发声的机会,终日劳碌,承担着相夫教子的重任却并未获得应有的尊重;孩子是维系家庭的纽带,也折射出他们婚姻中存在的问题,让人反思。

 

8、继续深刻        郭建勋

好的小说能听得见自己的声音,能坚持自己的观点,不会随着知识界和文学界的潮流而走,必定是独树一帜的,必定是读来会令人想那么一刻还想“继续深刻”的。严格说来,我乐于看使我的内心感到些许“恐怕”的小说,它能照见人性最真实的一面,如何抓紧它并理解它,让它产生惊人的效果,强化某种画面——就是这样,哪怕是害怕,我也会全盘接受,跟随它直指人心的力量。同意“写小说未必就图个发表”的观点。

 

9、有疾        陈再见

我对陈再见作品的整体印象是:行文妥贴,创作严肃——他是一个极具洞察力的作家,时常能写出令人严生微妙共鸣,能非常准确地捕捉到那些渴望和失落的情景。我认为,短篇小说对于人物的情感,性格的设定胜过小说情节或者说故事本身——从这个短篇来看,陈再见在表现情感和性格方面都做得很到位——细致、流畅地刻画了两对母女难以言说的情感。那种阴影是生活的无可奈何和别无选择,甚至于无关习俗和情感的限制。

 

10、陈老师的爱情        十十

十十的小说充满了“烟火味”,语言一如既往的朴素,正是这种接地气的气味令我不由自主跟着小说里的人物去感受。阅读这样的小说,想到的是“生活就是一部电视连续剧”,那些真实和虚构,都恰当地展现了生活的魅力,使我们对生活或者说人性充满了好奇。这样的作品具有非凡的魅力——那种切中肯綮的感觉是一位心思缜密、用心的女性写作者的有力武器,令人赞赏。

 

11、心事付瑶琴        欧阳德彬

优美的散文读来在于意境的“美”,“你”的设定,那种淡然的气质,就像把故事设置在一个非常有趣的情景里,用语言探索它的各种可能性。在我看来,写一个故事的开场是很重要的,一篇散文的开场尤其如此——这背后隐藏着深的含义,一个意向性的开头或者对话,哪怕是自言自语,都会让我们呼吸到不一样的新鲜空气,像是负离子,于脑有益,沁人心扉。

 

12、转角        仪桐

直面现实,关注留守少年的成长,是该作品的人文主题。作者以第一人称的行文方式,较好地握住了少年的心理特征,以少年的视觉描写青春叛逆的心灵之旅。作品在结构上的无意识布局令人耳目一新,以少年从初中升高中这个阶段为切入点,从身体发育这一敏感地带入手,植入留守少年对亲情、学业、沟通、网络、教育方式的迷惘与思考,反映了城市化进程对下一代的某些影响,紧贴现实教育,充满深深的忧患意识。

 

13、走在勇往直前的路上         张华

见过张华或者了解张华的人,估计都自然不自然地把她以及她的文字往“励志”上面靠,当然,文字本身会切合作者的气味,多少都是作者内心的折射。这篇文字,我不想简单地说“正能量”这类的话——主人公的命运让我看到的是深圳这座年青的城市(女性和男性的比例仍然是3:1罢?)不断游走的那些灵魂,她们的价值观,她们对“三观”的理解。塑造的三个女性有一定的代表性,若能在生活哲学上有所突破,会更上一层楼的。

 

14、南方的城市        笑笑书生

比起作者的长篇或者中篇,我更乐意花时间来品味这样的短篇散文。在我印象中,最开始,散文的美在于行文的美、言语的美、意境的美,可以是淡淡的愁、浅浅的甜、哀哀的伤,属于抒情的、婉转的、隐匿的。渐渐地,散文开始多元化,叙事的居多,像小说那样讲故事的尤其多,可以直白,可以言而无物,不再有那么多“框架”。此文,是“最开始”是“渐渐地”。“究竟怎样才算深圳人?”如“诗眼”那样,我把这句当成散文的文眼,并陷入沉思。

 

15、免费十平米        王盛菲

比起一些“宏大”题材来讲,作者的这篇文字关注的是“荒僻”的土地。应该这样说,小说中的人物未经刻意雕琢,注入的是尖锐的活力与赤裸的社会层面。底层小说我看了不少,写疼痛的也不少,如何让读者透过疼痛看到心动的风景,这是文学赋予我们的能力——将现实场景与人生处境互相结合,使得文字更有力量和延续性,这是该篇小说的成功之处。

 

17、华强北,我去听小说“炼金术”        郑荣

这篇文字是我看得最快的,作者对文学的热爱,对邻家的热爱,那一腔热情扑面而来——就我的内心而言,就单单冲着这个也应该提名才对。我还是坚持那个观点,最打动人的永远是那份诚挚的情感,唯有此才能锁定读者的注意力。此外,作者如“流水账”似的记录和叙述使得整个场景跃于纸上,令人不知不觉跟随作者的眼光去看,去想,去思索。文句朴实,叙述起来可谓稳扎稳打。

 

18、荔枝红了        郁小尘

作者用平实而真切的语言,为我们娓娓讲述了一个邻里之间暖暖的友情故事。主人公苏青与小雪、房东一家的友情、赵大海和他的义工队等,内容真实自然,感觉故事就切切实实在我们身边发生过。正是邻里之间这些凡人小事,于不经意间,打动了我们。行文流畅,文字朴实亲切,内容与邻家社区精神取向何其一致。期待邻家出现更多如《荔枝红了》这样温暖人心的好故事、好文字。

 

19、日出印象·华强北        游利华

语言深刻、诚挚(同样能让这个词形容故事以及故事里的人物),有些词句读来令人心痛又感动。作者用灵动的文笔刻画了深沉、复杂的人物内心世界,细品之下令人屏息。华强北是个充满梦想的地方,有梦的地方就会有欢笑,同时也会有眼泪,作者用文字非常骨感地进行叙述,文字是一扇窗,窗里和窗外都在发生故事,故事的结局并不那么重要,让我们去追求和期待的,恰恰是那些耐人寻味的过程之美。

 

20、你在福田的日子        清如许

看多了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小说,突然看第二人称,有“小清新”的感觉。其实不管是散文式的小说还是小说式的散文,说到底呈现的都只是生活某一个面。好的作品会让我们的视野开阔。作家的语言不生硬、不罗嗦,对人物内心的把握比较到位,故事情节的推进清晰有力,贴近当下,不落俗套。我认为读者想要读到的是类似的,可以通过小小的途径,让我们理解人性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的小说。

 

21、南山雅集        李双鱼

喜欢读李双鱼的诗最开始是由他的《小令》开始的。读他的诗给我最深的感受是:写作中,继承传统和反传统是一个争执不下的问题,有人彻底地背弃,自然也有人彻底地护卫,然,一旦彻底起来,就不可爱了。我相信双鱼从传统文化那里,汲取了符合他自身结构的营养,他用一种古典的叙事方式,呈现当下鲜活而深刻的诗意。尤其是《清明日,与诸友小聚》的结尾部分,白话生活,呈现了俗世可爱的另一面。

 

22、含羞草之恋         恋爱交白卷

第一次看变爱交白卷的文字是发在《打工文学》的“处女作”,一张白纸那样,没有涂涂改改,是那份对生活的理解和包容攫住了读者的眼球。“含羞草”是一种隐喻,是一种对隐密生活的渴望,是爱情的含蓄和委婉——那些没有说出来的感情往往是最动人心弦的,正如那些没有说出来的话,才会给我们制造出无限的想象。是生活给了我们无限的想象力,而小说提供了生活无限的张力。

 

23、那一天你拉着我的手        道长

无意间瞥了一眼别人的评论,以为这是篇“正能量”的东西——说起来,我绝少看“心灵鸡汤”之类的东西。乍一看,又似乎是篇情感类的作品(特别是这题目)——我一直认为出色的作家是可以通过训练出来的,训练他如何跟别人拼语言、拼结构、拼故事、拼细节,可作者的这篇东西颠覆了我的想象——没有那些“穷”讲究,有的是浓烈的个人情感渗透于字里行间,正是最直接的情感打动了我。

 

24、这个早晨        骚风

现代人生活的状态其实是非常模糊的,每个人都忙忙碌碌,疲于奔命,只有极少数的人才会去思考生活与生命本身的意义——单纯,我常想到这个词,似乎再去寻求内心单纯的幸福与快乐是件特别难的事情。《这个早晨》试图通过混沌的现实,关照迷失的灵魂,返朴归真,同时唤醒人们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这样的诗歌有一种能够通向人类灵魂的力量,就此而言,诗歌完成了它应该完成的使命。

 

25、门里门外        徐建英      

寡妇再婚,所面临的不仅是单一的个人情感,而会涉及到多种因数的牵扯,比如孩子,亡夫的双亲,还有多方家庭的亲友圈等。小说《门里门外》,主人公晓晴面对四宝的多年深情,国强的憨厚待人,婆婆视为已出的深明大义,门里是生活,门外是风景,这种两难的尴尬,让作品陡添一丝苦涩——“寡妇门前是非多”,作者用悲悯的眼光看待已经发生的事和将要发生的事,以此来作为发声的起点。

 

26、致邻家        隆焱

隆焱的诗,文字简洁,却不简单,无论叙事还是抒情,没有矫揉造作,没有故弄玄虚,没有文字游戏,没有刻意的雕琢,没有无意义的意象堆砌,没有无病呻吟。字字句名都是出自肺腑,自然成文,朴素真实、平易简淡,如清水芙蓉,似荆钗布裙,有自然朴素之美。都是真情实感,自然流畅,思想或感情的表达完整。这与时下盛行的某些诗风相比,显然是十分可贵的。

 

27、深圳小调(组诗)        莫寒

莫寒的诗我第一次看,也许是因为我本身写诗比较多的原因,个人更倾向于读来简单、朴素的诗。诗歌的美来自于诗人的灵性,来自于他对这个世界刹那情绪的捕捉,来自于他内心的爱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莫寒的诗向我讲述了他对深圳的爱,他想在这里飞得更高。是这种心境抓住了最初来深圳有同样心境的我。希望莫寒找到那保留着“乡下人脾气”的情人(是什么样的脾气?朴实、率真和耿直?)以后能通过诗歌在深圳有更多的收获。作者选择用艺术来表达内心深处对深圳这座城市的热爱,无论是大芬油画村、现代化城市标志地铁,还是沿着地铁的轨迹一直追溯,直到深圳的历史内核——深圳河,这些方向都与人性这一写作向度有着密切的关联。可以这样说,《深圳小调》这组诗之所以放弃乡愁、情感等主流写作角度,而选择人性这条道路,是别有用心的——深圳这座年轻的大都市,经过了高度交互与融和之后,已经形成了独特的富有深远影响力的地域、人文色彩。

 

28、迎香穴        唐诗

唐诗的小说会在不经意中往人的心中“戳”那么一下,或疼痛或甜蜜或感动——在哪都打着一把伞的韩香,打工生活中的辛酸不提、委屈不提、要强不提,轻描淡写一句:“不晴也不刮风不下雨的天气挡住这张脸,有时候难免丢脸”,这是对个体生活的小诠释,是一种维持自尊的表述,呈现了一览无余的鲜明个性。简而言之,我喜欢主人公对待世俗生活的姿态,我认为那是一种了不起的坚守。

 

29、悼念王怀扬        曾楚桥

楚桥的小说总是在说生活中的无限可能性,通过“实”来展现“虚”,这个实是生活可能存在的一面,“虚”是故事有可能走向的一面。人物之所以能站起来,鲜活在读者心里,我个人认为并不单单取决于作者的功力(写作技法)是否深厚,而是他对生活的想法。好的小说不仅仅是绘声绘色地讲故事,更多的是通过人生百态来讲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和感悟,是对生活的一种永不停止的希望。

 

30、深圳河(组诗)       王桦 

一条深圳河的变迁,应从“那个地方天也放晴”开始追溯。深圳这座改革开放前沿的城市,是伴随着外来建设者一起成长,城市的疼痛和诗人的疼痛碰撞磨擦,有迷茫更有希冀。这是一个时代背景下的素描,通过“从秀色中出逃与这里的火热亲密”,“家是安好了,但心还在流浪途中”等句子,诗歌有层次感地捕捉到了外来建设者来深圳寻找自我和突破,內心那种渴望与焦虑。是一场人与城市的对话。

相关

  • 一个“坪山二代”记父辈经历
  • 我与坪山同频共振
  • 坪山给予我幸福生活
  • “我的家,在金沙”
  • 坑梓的美好
  • 红色力量与新时代
  • 风雨兼程坪山人
  • 2020年度邻家币兑换须知
  • 金碧路
  • 回忆在坪山碧岭的日子
我要发表
大赛评委> 大赛作者>
2020“睦邻文学奖”颁奖典礼>> 2019“睦邻文学奖”颁奖典礼>> 2018“睦邻文学奖”颁奖典礼>>
2017“睦邻文学奖”颁奖典礼>>
2016“睦邻文学奖”颁奖典礼>>
2015“睦邻文学奖”颁奖典礼>>
2014“睦邻文学奖”颁奖典礼>>
2013“睦邻文学奖”颁奖典礼>>

阅读分类

  • 小说
  • 诗歌
  • 散文/游记
  • 城市浮世绘
  • 长篇连载
  • 微创作
  • 纯虚构
  • 非虚构
  • 文论
  • 戏剧
  • 同题/征文
  • 非首发作品
  • 新类型

阅读更多>>精彩评论

夜上阑珊新近发表的小散文《勒杜鹃》,弥漫着浓浓的春天气息,虽然这几天深圳正处于寒冬。文章开头并没有直接写勒杜鹃,而是用牡丹花作了一个小引子,喜欢她的大红大绿,雍容贵气。紧接着作者笔锋一转重笔写了文章的主要花卉--勒杜鹃。从深圳的深南大道、公园、写字楼、小区、城中村、小巷里、老房子,到阳台上,都可以看到它火红的身影,最后直奔主旨:那开出一簇簇的花朵,就像深圳这座城市里的打工者,来了就是深圳人。

方华吉 评《勒杜鹃》

2021/1/11 20:34:49

非常感谢老亨和元罗君的抬爱与慷慨打赏。相信每个人都有一个非比寻常的2020,疫情带给我们不一样的人生体验,我们做不了时代的英雄,但是可以用天然真挚的文字见证时代历史,记录平凡生命的轨迹。感谢邻家,让我们的生命可以在这里相交相感 。年终感言记录我们这一年的欢喜悲忧,也让我们能够在岁月轮回,新旧交替之际,让匆匆的自己能够停足顿首片刻,回望来时的路, 远眺前方的景,在心里,为自己燃一盏灯,继续上路!

王学君 评《2020讲不出再见》

2021/1/5 6:44:07

阅读可以使人生更精彩,使生命更丰盈。阅读也是一门人生的必修课,有修为的人,能多经典,也能把自己读成经典。但从古至今,阅读更多是个人的事,自己的事,能够从自己阅读出发,有对阅读的喜爱出发,把推广阅读作为自己的毕生的事业——纯公益的事业来做,实在是难得,实在是了不起。到了后期,推广活动不仅停留在做几次阅读分享,办几场阅读沙龙,还能调动社会力量,联系爱心企业参与,这样就把对于阅读的公益推广做强做大了!

老练之一 评《做快乐的公益领读人》

2020/12/29 21:23:54

这个小说,来自一句玩笑话。几个文友凑一起瞎聊,我指着某说,我要写你与某某私奔。他们起哄,我就真写了。我没写他们私奔过程,这样会掉进套里。初习写作时,我明白,把假故事编真了才算成功。现在明白,小说就是把简单的事情搞复杂来,越复杂可能越有味道。于是,在这里,我拼命往复杂里搞,横生枝节,摁在看似简单的过程中。最后说一句,写文有时真痛快,有时真痛苦。

茨平 评《闹药》

2020/12/22 11:16:09

诚如深圳老亨所言,作品的篇幅太短了,建议写成金融系列故事。那天陈彻老师讲到,写出自身行业的独特故事,让更多的人阅读与分享。我是股票爱好者,多次持有与操盘深发展,在股市风云际会中沉浮,感慨万千,期待多一些细节描写,加长篇幅,让读者看个痛快。

阮声 评《股票的魔力》

2020/12/3 21:43:18

那天一起坐地铁回家,聊起你的经历、你的行业,兴高竟不觉路短。我因前几年写物流行业的剧本,对这个行业了解了不少,发现这几乎是当代中国城市里最辛苦也最有希望的行业,百万物流人支撑起了整个中国的消费经济,几乎每个中国人都离不开快递、外卖,但并没有多少人了解物流人的工作原理、付出的辛苦。所有快递员一年只有春节休息3、5天,其他节假日永远无休,收入也远没有大家以为的那么高。这个行业值得大书特书,阮声,加油!

陈彻 评《遇见邻家,寻觅久违的文学梦》

2020/12/2 16:01:21

其实,在看到你文章之前,我都不知道深圳发展银行已经消失了。读了你的一系列文章之后,才了解到深圳银行业经历过如此波澜激荡的发展历程。看来任何一个行业外人只能了解到只鳞片爪,只有行内人才能深入、全面地讲出来因去果。希望能有更多行业的人都来说说自己所从事的行业,那天跟阮声一起坐地铁回家,跟他聊起他在快递业的经历,也是大开眼界。希望各行业的人来讲各行业的深圳故事,能成为2021年邻家写作的一个内容。

陈彻 评《股票的魔力》

2020/12/2 15:56:11

感谢各位倾情打赏,这或者就是写作的动力。文字搬运是个苦行僧,搬呀搬呀发现四周无一人,多孤苦,此时多么需要掌声。打赏就是。这篇小说,来自网上热传的不雅视频。都说小说是从新闻结束的地方开始,于是想哈想哈就有了这个故事。人生有很多岔道,我主观地让他们朝好的方向走。但尽管如此,人生乃然有很多条趟不过去的河。河只是一种象征,各位可以从伦理中跳出来,作另外的想象。

茨平 评《趟不过去的河》

2020/11/24 14:18:32

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文学的热爱,这样的人会活得很带劲儿,有理想有追求且一步一个脚印向上攀登着,这样的人生对于理想主义者来说就是最大的幸福。邻家聚集了一大群这样的文学爱好者,我们聚在一起单纯、热烈、美好,无论生活中遇到什么挫折、艰难、变故,只要精神世界的理想还在前方,就总能在跌倒的地方爬起来,收拾好伤口再出发。用故事点亮的城市有万家灯火的热闹,在这样的城市里生活就不会孤独。

陈彻 评《用故事,点亮城市》

2020/11/17 20:24:46

陈老师,当初阅读了你的《被房号串起的日子》以后,我就认为你这篇文章肯定会得奖,甚至可能是获得大奖。你的文字蕴含真情,在朴实无华中,娓娓道来。文章围绕房子这一主线,从初入深圳打工,到与丈夫结缘,一个又一个和房子有关的故事,以及你的自强不息的奋斗,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教师,让我敬佩。获奖实至名归。希望在邻家看到陈老师更多的作品!

谢龙 评《与文字为伴》

2020/11/17 18:25:27

楚桥说得对,越是最痛切的亲情讲述,越是要收着写。把读者看哭的作品固然是出色的,但这一位母亲的人生应该不止令人难过,更应该有悲凉、愤怒、遗憾、思考的情绪,如果行文能把这些情绪都勾出来,那就更好了。推荐这次入决的一篇作品,赵俊的《父亲,我究竟该回忆什么》,这篇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可是不管怎么样,写自己的父母对我们来说都是异常艰难的事,因为可能要面对一个自己不愿面对的自己。让我写的话,肯定没你写得好。

陈彻 评《​关于母亲的一切》

2020/11/6 13:10:04

很精彩的故事呀,叙述的节奏很冷静,成功地牵引了读者的兴趣。只是前面铺垫的有点多,后面拆开“包袱”又有些仓促。由于这个“青龙”始终没有出现过,其实读到中段的时候我已经有些猜到是怎么回事了,如果在这个时候加点疑似青龙的人稍微出现那么一下,会稍微打消读者的疑虑,按照作者的布局继续迷下去。其实这个“青龙”是胡伊格这个可怜的女人对爱情和生活近乎无望却执着的梦想,如果能在方面再深挖一下就更好了。拙见。

陈彻 评《后遗症》

2020/11/6 12:54:01

你太机智了,竟然想到了投资,真是块发财的好料啊!我太实在了,除了当评委推作品打赏,就是用这个普通账号打赏,两个号的邻家币都已经消耗殆尽。不过也是有收获的,这两个月读到了太多好作品,度过了美好的阅读时光。邻家是个温暖的所在,这里喧嚷热闹,其乐融融,很快又将迎来一年一度的节日:颁奖礼,有邻家,所有文友都不孤独。

陈彻 评《写在2020年睦邻文学奖揭晓季》

2020/11/6 12:37:36

再说一句,深谢老亨多次打赏。这篇稿子的确花了点心思去写,三易其稿吧。正面强攻,侧翼包抄,最后采用此法写,觉得更好一点。你的痛苦来自于哪,你就会幻想于哪,不只是中国人,恐怕全世界人性都这样。所谓侠客,所谓清官,所谓明君,都来自于此。小说原名《臆症》《伤心洗马井》,最后才是此名,我也不知哪个好,望师友们赐教。 小说,小心谨慎地说。故事,多加点事。呵呵!

茨平 评《后遗症》

2020/11/5 19:26:02

身体弱,没文化,很难改变自己的命运。少时从父,中年从夫,老来从子,是一位典型的老式传统弱势女性。这种文字,我觉得作者不必有太多的旁白和感慨,而是耐心地结合时代背景讲述母亲的一生。当然,作为儿子,在书写母亲的人生时,确实难以做到那么理性,或藏或露都有太多讲究。所以,写自己或者写至亲是技术难度很大的事儿。

海棠未眠 评《​关于母亲的一切》

2020/10/31 17:49:50

最新打赏阅读更多>>

停云阁 点赞了 《再见,固戍》10元(1000邻家币)。

ོ俊 ོ 点赞了 《再见,固戍》10元(1000邻家币)。

黄元罗 打赏了 《亲子文学•莲花山》1000邻家币。

放学别走 打赏了 《亲子文学•莲花山》1000邻家币。

深圳老亨 打赏了 《遇见深圳义工》5000邻家币。

深圳老亨 打赏了 《亲子文学•莲花山》2000邻家币。

广东
深圳市
县区
街区
社区
小区
省区选择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华文擂台 子虚国
城市选择
县区选择
街区选择
社区选择
小区选择

分享到:

手机版 |  邻家公约 |  游客便利 |  联系我们 |  会员权利 |  帮助中心 |  建议留言

Copyright ©2016 邻家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40415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7]2756-412号 备案号:粤ICP备14014385-1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