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排行
  • 赛事
  • 入深圳记
  • 资讯
  • 邻家
  • 注册
  • |
  • 登录
  • 520微咖大赛
  • 睦邻文学奖
  • 华文擂台
  • 作者文库
  • 城市文库
  • 类型文库

登录|注册

  • 首页
  • 排行
  • 赛事
  • 入深圳记
  • 资讯
  • 邻家
  • 520微咖大赛
  • 睦邻文学奖
  • 华文擂台
  • 作者文库
  • 城市文库
  • 类型文库
  • 全网作品
  • 参赛作品
  • 封面文章
  • 海选入围
  • 决赛入围
  • 520周冠
  • 获奖作品
  • 赛事动态
  • 参赛须知
  • 大赛留言
  • 媒体报道

赛事动态

评委王元涛提名作品(排名不分先后)

发布人:秘书处  发布时间:2014/10/13 13:46:05  点击:28318

1、天桥摇晃        庄昌平

原典意义上的小说,重在塑造人物,因此,好故事,是为形象服务的。这一点,就将小说与评书区分开来。本篇在形象塑造上较为成功,东方木于纸上鲜活,深圳的独特气息自然就扑面而来。写人物,而不是沉溺于情节,这是好小说家必备的自觉。当然,通观全篇,对“我”的心理揭示,可以更深入一些。

 

2、日出印象·华强北       游利华

情感真挚,叙述合理,不夸张苦痛,不虚拟前景,小说像单筒望镜,聚焦华强北汹涌人潮中一小群平凡的生命,让大时代夹缝的碎屑闪烁生命的些微光芒。当然,作为小说,文字显得随笔化了一些。

 

3、借火       皮九花

这是一夜情,而不是一夜性。但这里的情,不是情感,而是情绪。性成为一对陌生男女相互舔伤的出口,小说就让我们有了对生命生发感慨的空间。从技术上讲,小说最忌交代,他来自哪儿,她来自哪儿,他从哪儿毕业,她又从哪儿毕业……无可避免的交代当然无可避免,但好的写手,一定会把交代压缩到最低限度,本篇实现得不错。

 

4、离开工厂的日子       段作文

想靠文字为自己挣扎出一种相对轻松的生活,这应该是一种相当古典的情怀了吧,尤其是在深圳这种人造都市里。本文的可贵之处在于,对真实的困窘,不加掩饰,而是坦白地叙述,因此,自己与自己的卑微和解,也就是与一切不公、磨难和解。当然,如果再多一点自嘲和幽默,本文会更动人。

 

5、陈老师的爱情        十十

这是一个社会新闻题材,写一条消息的话,500字即已足够,因而要处理成小说,具有相当的难度,十十做得不错。如果丑行本身优雅,那么伤害就会深入骨髓;如果再用优雅的文字把丑行书写得不动声色又活色生香,那么那种撕裂的痛感就会像台风豪雨激起的迷雾一样弥漫无边。

 

6、去乡     叶耳

传统意义上的散文,无论是小说还是随笔,都可以靠勤来补拙,而诗性的书写,则对天份的要求极高。这种天份的实质构成常人难以言说,应该是生命个体与母语的一种神秘联系,可遇而不可求。叶耳是有天份的。尽管我也知道,这样评价他和他的诗,并不是鼓励他立志当大诗人。在眼下这个以市场为圭臬的时代,诗人的生存好难好难。但是,叶耳果真是有诗性天份的。

 

7、花城连环套      水去先生

连环套的写法,需要一流的文字操控能力,否则,容易变为流水账。水去先生做得不错。这也许应该感恩深圳。设想长春或成都这种老城,日子散淡,阳光慵懒,你想编织连环套,很可能像午后在树荫下打毛衣的老奶奶一样,打着打着就睡过去了。是深圳的激荡节奏,让急促的叙述找到了立足的根。这种文体努力,值得尊敬,尽管文本还不够那么十分精妙。

 

8、夜未央        欧阳德彬

小说所呈现的年轻一代的婚恋模式,于我而言相当陌生,因此在整个阅读过程都抱有一种挑剔的态度,想从中发现漏洞。结果,漏洞不多,逼真可信。回头再读第二遍,发现这里那里,有好多情节,我都应该提出道德批判才对啊,可是,为什么没有想到呢?因为主人公的命运起伏已经把我迷住,让我不知不觉放下了批判的武器。这也就是小说的魅力。

 

9、出深圳记         破罐

这部作品,有与刘心武成熟期作品《五一九长镜头》相近的味道,当然,文字还略显粗糙,有提升的空间。富士康九连跳,在这种痛人心肺的悲剧背后,生活着怎样一群兄弟姐妹?阅读过程中,我经常会忘记,这是小说。因此,最让人难过的就是:“我”以及众多伙伴,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跳”的主人公。或者说,哪个人成为了“跳”的主人公,都不奇怪。出深圳记,在此意义之上,也就接近了“出埃及记”。

 

10、假途灭虢         黄国晟

说实话,如果从来没有做过或接触过外贸行业,那么对小说核心情节的真假就会缺乏足够的判断能力,但至少,从文字呈现的角度看,小说具备足够的紧张度,张弛之间提供了强大的阅读快感。只是,主人公冒着风险不远千里赴约交易以戳穿骗局的动力何在,似乎交代不足,为了区区数千元利润肯定不值,为了展示自己的智力优势又显得过于浪漫空幻了。

 

11、康宁医院        郭金牛      

说句题外话,深圳的诗人,为什么爱用“祖国”这个词?再说句题外话,康宁医院,就在我家附近,曾经出于好奇去探访过,印象最深的是,大院里遍布制服保安。因此,希望第一眼看到《康宁医院》所产生的亲近感不会让我做出不公平的判断。如果我说,诗人放纵意象奔腾的某个片刻真的与精神病人相去不远,郭金牛可能不会同意;那么如果我说,你们爱用的那个词所指代的土地边界可能也就是一个更为辽阔的康宁医院,郭金牛又会怎么说呢?

 

12、深圳学车记        乘风无痕

难得作者如此有耐性,把个学车过程描摹得巨细无遗。不客气地说,这就是一份学车指南,几乎接近说明文体了。但是,足够有趣,这就是救命稻草。日常是平庸的,文字的魔力就在于化腐朽为神奇,这也就是我们依然坚持阅读与写作所能获得的最大报偿。

 

13、啤酒妹,小三,小三,啤酒妹       艾勤

请允许我好奇一下:如果作者没有亲身当过啤酒妹,何以如此详尽了解她们的工作及生活细节?再请允许我幸灾乐祸一下:包养果真是麻烦啊,所有设想中的得意与滋润,最后都会被现实磨得千疮百孔——生活中,真是这个样子的吗?既然道德批判早已退场,就请允许我们借这样的小说来一场虚拟的“报应狂欢”吧。小说的价值,至少在此。

 

14、生命如涉        陈彻

这种题材不讨巧。作者迎难而上,抽丝剥蚕,多视角揉搓,工笔重彩蒸煮炖,西皮流水锯刨磨,还是捧出了一大海碗家常食材的丰盛大餐。记者的无奈一节尤其逼真,轻松唤起同感。小细节提示:三十三四岁、四十多平方米,等。

 

15、有疾        陈再见 

传统上,“有疾”二字前头,还有两个字“寡人”,这意思就变了,但是不离题。用成龙的话说,天下男人,哪个心里不住着一个齐宣王?只是,当有疾真是有疾时,我们民族本质上缺乏宗教感的短板就暴露出来了。在小说中,疾病几乎在损耗着每一个人,他们的内心却无法生发出强大的力量来保持头颅与四肢的平衡。是的,我们的内心,无依无靠,个个都是孤儿。而结尾,用一种有疾来拯救另一种有疾,可能也只是我们不敢放弃的温暖亮色。

 

16、荔枝红了         郁小尘

起首进入阅读,就一直在等待一个变故,但是,最终,却没有等来任何变故。就这么一个简单的故事,却有丝丝的温暖轻盈入怀。尽管我们明知道不可能,但又多么希望这就是生活的本态。主旋律?是的,这是我们自己的主旋律,泛爱亲仁,守望相助,我们曾经失去的,我们早晚要再拿回来。

 

17、深圳调调(深圳组诗十九首)        笑笑书生

在我们这个有着辉煌唐宋诗史的国度,无韵的现代诗注定只能换来小众的小声喝彩。“李白来到杜甫梦中,产生了唐诗。”那么北岛不小心得了诺奖,现代诗遂大红特红,可能吗?我们还是该潜下心来,逐字逐句体味笑笑书生的诗性情怀。如果你一时还找不到美感,一定要给自己一点时间,慢慢地去发现汉语言韵脚之外的节奏秘密。

 

18、迎香穴         唐诗

整体结构上,跳脱感十足,有话则长,无话则无,读起来很利索。节奏上,层次感清晰,情绪发展每一步都有扎扎实实的脚窝。最关键的是,人物形象出来了,韩香,当你默含这个名字时,会有一个倔强女子的面影闪现于脑海深处,即小说可以让我们顺利执行脑补的任务。而且,标题性感,有勾人之效。

 

19、开窍        茨平

一直担心,叙述中会对残障人士有不敬之语。即使是小说,即使是让角色来说话,那种骨子里的不敬,依然会让人心生反感。还好,数次堪堪走到边缘,又拽回来了。人物鲜活,看来可能是有真实经历。而且,整体上看,那种相对轻快的语气,也大大减轻了阅读负担。

 

20、门里门外         徐建英

读这篇小说,首先让我心动的,是那个婆婆。对人性,对本能,她有同情的理解;同时,又知道什么是稳妥的道路,尽管路上未必有浪漫的鲜花,却也不会有意外的陷阱。因此,她的表现,就是内心经过交战之后的淡定,矛盾与冲突不可能不让她内心受伤,可她要表达的,依然是亲情之爱,小心翼翼,却坚定合理。人物形象,因之丰满,因之可信。当然,整体而言,本篇最令人心动的,则是干净,非常干净。

 

21、爱情下山了        刘菡萏

一直相信,世界上的人,至少分两种,一种是爱情动物,另一种是非爱情动物。后一种,终其一生,也不知晓爱意味着什么。本篇把这种不知晓,描摹得自然贴切,而其实,作者可能又是无意而为之的。对爱可以生爱,对不爱也可以生爱,这是对生命本身的打量,也是文本具有的力量。如果一定要指出不足,就是高远的形象单薄了些,一定要报复,可以让他稍稍柔和些,用痛陈伤害,来逼迫女主人公,阅读效果就会显得更为阴鸷,从而动人心魄。

 

22、遗失的白色耳环        肖谨君

遇上漂亮的文字,有时就会忽略故事的演进及结果。当然,生活本身,也难有结果,即使我们离开这个世界,依然会留下冗长的回声。青春的权利之一,就是欲说还休,这篇文字,把这种权利运用到了极致。因此,回味,就成为值得褒扬的重大理由。

 

23、一只狗的冷暖生活         安小橙

少年时,看过一本掉皮的《散文特写选》,里边写到一位老人与一条狗的故事,说老人为抢修水库大坝不幸牺牲,这条狗就不吃不喝守在坝上直到饿死。生命的美感与美的力量超越种群,第一次震撼了我。读《一只狗的冷暖生活》,依稀找回了当年的感觉。

 

24、牡丹花开       老痴

本来想说,植物离开了土地会在漂流的途中开出异色的花;本来想说,人们离开了乡土才会在都市的边缘率性自为。但我又知道,故乡的榆树与垂柳也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纯洁,只不过乡村路尽头浓黑的夜色遮掩住了一切而已。我知道这不是一个新奇的故事,但作者娓娓道来的劲头让人着迷。这是一部有长篇风范的长篇,值得肯定。

 

25、两方水土一样情        冰凌花

这种老老实实的写实,肯定不容易讨巧,它需要用心体味,苦思追索。中国从南到北,几乎相当于从北欧到地中海,那种文化跨度与文化差异,真的值得我们大书特书。从衣食住行的小角度切入,可以唤起每个人的即兴反应,进而从中找到知音感。当然,在比较的过程中,能更狠辣一些就好了,有时候,一针见血的批评反而会生发出一种华美感来。


26、女保安        张礼军

说实话,本篇的文字显得笨拙,比如,“她们看似瘦弱、袅娜的身材却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瘦弱与袅娜并列,在修饰逻辑上是不合适的;其次,此句的主语是“身材”,而“身材发挥作用”也不合适。正确的语序应该是“她们身材看似瘦弱,却……发挥作用”,这样主语就是“她们”了。但是,文字的瑕疵,挡不住真实体验散发出来的力量,这一点,与路遥的《人生》相似。

 

27、纪实《岗厦村文氏的前朝后代》(精简版)         道长

这是一项有价值的工作!不由想起了春秋的史官,说齐君杀史官,史官弟接班,又被杀,史官子明知会被杀,依然前来接班……我们的先辈读书人,是有过风骨的。当然,写岗厦村文氏史,并没有什么风险,但其探幽索微的艰苦功夫,依然令人尊敬。尤其对于我这种一到深圳就扑奔所城访古的人来说,文氏信史,几乎就是“深圳学派”的起始原点。

 

28、建筑工地往事      憨憨老叟

如果作品采用第一人称,会让人感觉更为亲近些。如果标题叫《我们都是脚手架》,会略有诗意,足以克服“建筑工地往事”的笨拙。但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从第一个字起,粗粝的生活气息就扑面而来,逼真得让人绝望,因为我知道,我也是可能成为李小鱼的,从田间一步跨进都市,在步步被动中学习劳动,学习爱恨,学习性。我们都是脚手架,或装或拆,都在和命运头抵头相碰相撞。

 

29、深圳土特产        刘贵生

活色生香,心态健康。上天入地,通感自然。东拉西拽,联想诡异。收放自如,情感节制。

 

30、深圳洪湖公园的荷花开         木偶人

当我读诗的时候,我在期待什么?如果喜欢故事,可以去看纪实。如果迷恋情节,可以去看小说。当然,如果想励志,不会去看成功学,而是去翻丘吉尔的传记,看他到底患的是哪一种抑郁症。所以,读诗,实际上是与自己的情绪相遇,那些片断的闪光,那些绝望的透明,那些高蹈的误解,一句“母亲的呼唤远高于乡村的屋檐”,就把这一切混乱通通瓦解了。世界从此清明,我与诗性独对。这种感觉,木偶人给到我了。

相关

  • 一个“坪山二代”记父辈经历
  • 我与坪山同频共振
  • 坪山给予我幸福生活
  • “我的家,在金沙”
  • 坑梓的美好
  • 红色力量与新时代
  • 风雨兼程坪山人
  • 2020年度邻家币兑换须知
  • 金碧路
  • 回忆在坪山碧岭的日子
我要发表
大赛评委> 大赛作者>
2020“睦邻文学奖”颁奖典礼>> 2019“睦邻文学奖”颁奖典礼>> 2018“睦邻文学奖”颁奖典礼>>
2017“睦邻文学奖”颁奖典礼>>
2016“睦邻文学奖”颁奖典礼>>
2015“睦邻文学奖”颁奖典礼>>
2014“睦邻文学奖”颁奖典礼>>
2013“睦邻文学奖”颁奖典礼>>

阅读分类

  • 小说
  • 诗歌
  • 散文/游记
  • 城市浮世绘
  • 长篇连载
  • 微创作
  • 纯虚构
  • 非虚构
  • 文论
  • 戏剧
  • 同题/征文
  • 非首发作品
  • 新类型

阅读更多>>精彩评论

夜上阑珊新近发表的小散文《勒杜鹃》,弥漫着浓浓的春天气息,虽然这几天深圳正处于寒冬。文章开头并没有直接写勒杜鹃,而是用牡丹花作了一个小引子,喜欢她的大红大绿,雍容贵气。紧接着作者笔锋一转重笔写了文章的主要花卉--勒杜鹃。从深圳的深南大道、公园、写字楼、小区、城中村、小巷里、老房子,到阳台上,都可以看到它火红的身影,最后直奔主旨:那开出一簇簇的花朵,就像深圳这座城市里的打工者,来了就是深圳人。

方华吉 评《勒杜鹃》

2021/1/11 20:34:49

非常感谢老亨和元罗君的抬爱与慷慨打赏。相信每个人都有一个非比寻常的2020,疫情带给我们不一样的人生体验,我们做不了时代的英雄,但是可以用天然真挚的文字见证时代历史,记录平凡生命的轨迹。感谢邻家,让我们的生命可以在这里相交相感 。年终感言记录我们这一年的欢喜悲忧,也让我们能够在岁月轮回,新旧交替之际,让匆匆的自己能够停足顿首片刻,回望来时的路, 远眺前方的景,在心里,为自己燃一盏灯,继续上路!

王学君 评《2020讲不出再见》

2021/1/5 6:44:07

阅读可以使人生更精彩,使生命更丰盈。阅读也是一门人生的必修课,有修为的人,能多经典,也能把自己读成经典。但从古至今,阅读更多是个人的事,自己的事,能够从自己阅读出发,有对阅读的喜爱出发,把推广阅读作为自己的毕生的事业——纯公益的事业来做,实在是难得,实在是了不起。到了后期,推广活动不仅停留在做几次阅读分享,办几场阅读沙龙,还能调动社会力量,联系爱心企业参与,这样就把对于阅读的公益推广做强做大了!

老练之一 评《做快乐的公益领读人》

2020/12/29 21:23:54

这个小说,来自一句玩笑话。几个文友凑一起瞎聊,我指着某说,我要写你与某某私奔。他们起哄,我就真写了。我没写他们私奔过程,这样会掉进套里。初习写作时,我明白,把假故事编真了才算成功。现在明白,小说就是把简单的事情搞复杂来,越复杂可能越有味道。于是,在这里,我拼命往复杂里搞,横生枝节,摁在看似简单的过程中。最后说一句,写文有时真痛快,有时真痛苦。

茨平 评《闹药》

2020/12/22 11:16:09

诚如深圳老亨所言,作品的篇幅太短了,建议写成金融系列故事。那天陈彻老师讲到,写出自身行业的独特故事,让更多的人阅读与分享。我是股票爱好者,多次持有与操盘深发展,在股市风云际会中沉浮,感慨万千,期待多一些细节描写,加长篇幅,让读者看个痛快。

阮声 评《股票的魔力》

2020/12/3 21:43:18

那天一起坐地铁回家,聊起你的经历、你的行业,兴高竟不觉路短。我因前几年写物流行业的剧本,对这个行业了解了不少,发现这几乎是当代中国城市里最辛苦也最有希望的行业,百万物流人支撑起了整个中国的消费经济,几乎每个中国人都离不开快递、外卖,但并没有多少人了解物流人的工作原理、付出的辛苦。所有快递员一年只有春节休息3、5天,其他节假日永远无休,收入也远没有大家以为的那么高。这个行业值得大书特书,阮声,加油!

陈彻 评《遇见邻家,寻觅久违的文学梦》

2020/12/2 16:01:21

其实,在看到你文章之前,我都不知道深圳发展银行已经消失了。读了你的一系列文章之后,才了解到深圳银行业经历过如此波澜激荡的发展历程。看来任何一个行业外人只能了解到只鳞片爪,只有行内人才能深入、全面地讲出来因去果。希望能有更多行业的人都来说说自己所从事的行业,那天跟阮声一起坐地铁回家,跟他聊起他在快递业的经历,也是大开眼界。希望各行业的人来讲各行业的深圳故事,能成为2021年邻家写作的一个内容。

陈彻 评《股票的魔力》

2020/12/2 15:56:11

感谢各位倾情打赏,这或者就是写作的动力。文字搬运是个苦行僧,搬呀搬呀发现四周无一人,多孤苦,此时多么需要掌声。打赏就是。这篇小说,来自网上热传的不雅视频。都说小说是从新闻结束的地方开始,于是想哈想哈就有了这个故事。人生有很多岔道,我主观地让他们朝好的方向走。但尽管如此,人生乃然有很多条趟不过去的河。河只是一种象征,各位可以从伦理中跳出来,作另外的想象。

茨平 评《趟不过去的河》

2020/11/24 14:18:32

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文学的热爱,这样的人会活得很带劲儿,有理想有追求且一步一个脚印向上攀登着,这样的人生对于理想主义者来说就是最大的幸福。邻家聚集了一大群这样的文学爱好者,我们聚在一起单纯、热烈、美好,无论生活中遇到什么挫折、艰难、变故,只要精神世界的理想还在前方,就总能在跌倒的地方爬起来,收拾好伤口再出发。用故事点亮的城市有万家灯火的热闹,在这样的城市里生活就不会孤独。

陈彻 评《用故事,点亮城市》

2020/11/17 20:24:46

陈老师,当初阅读了你的《被房号串起的日子》以后,我就认为你这篇文章肯定会得奖,甚至可能是获得大奖。你的文字蕴含真情,在朴实无华中,娓娓道来。文章围绕房子这一主线,从初入深圳打工,到与丈夫结缘,一个又一个和房子有关的故事,以及你的自强不息的奋斗,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教师,让我敬佩。获奖实至名归。希望在邻家看到陈老师更多的作品!

谢龙 评《与文字为伴》

2020/11/17 18:25:27

楚桥说得对,越是最痛切的亲情讲述,越是要收着写。把读者看哭的作品固然是出色的,但这一位母亲的人生应该不止令人难过,更应该有悲凉、愤怒、遗憾、思考的情绪,如果行文能把这些情绪都勾出来,那就更好了。推荐这次入决的一篇作品,赵俊的《父亲,我究竟该回忆什么》,这篇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可是不管怎么样,写自己的父母对我们来说都是异常艰难的事,因为可能要面对一个自己不愿面对的自己。让我写的话,肯定没你写得好。

陈彻 评《​关于母亲的一切》

2020/11/6 13:10:04

很精彩的故事呀,叙述的节奏很冷静,成功地牵引了读者的兴趣。只是前面铺垫的有点多,后面拆开“包袱”又有些仓促。由于这个“青龙”始终没有出现过,其实读到中段的时候我已经有些猜到是怎么回事了,如果在这个时候加点疑似青龙的人稍微出现那么一下,会稍微打消读者的疑虑,按照作者的布局继续迷下去。其实这个“青龙”是胡伊格这个可怜的女人对爱情和生活近乎无望却执着的梦想,如果能在方面再深挖一下就更好了。拙见。

陈彻 评《后遗症》

2020/11/6 12:54:01

你太机智了,竟然想到了投资,真是块发财的好料啊!我太实在了,除了当评委推作品打赏,就是用这个普通账号打赏,两个号的邻家币都已经消耗殆尽。不过也是有收获的,这两个月读到了太多好作品,度过了美好的阅读时光。邻家是个温暖的所在,这里喧嚷热闹,其乐融融,很快又将迎来一年一度的节日:颁奖礼,有邻家,所有文友都不孤独。

陈彻 评《写在2020年睦邻文学奖揭晓季》

2020/11/6 12:37:36

再说一句,深谢老亨多次打赏。这篇稿子的确花了点心思去写,三易其稿吧。正面强攻,侧翼包抄,最后采用此法写,觉得更好一点。你的痛苦来自于哪,你就会幻想于哪,不只是中国人,恐怕全世界人性都这样。所谓侠客,所谓清官,所谓明君,都来自于此。小说原名《臆症》《伤心洗马井》,最后才是此名,我也不知哪个好,望师友们赐教。 小说,小心谨慎地说。故事,多加点事。呵呵!

茨平 评《后遗症》

2020/11/5 19:26:02

身体弱,没文化,很难改变自己的命运。少时从父,中年从夫,老来从子,是一位典型的老式传统弱势女性。这种文字,我觉得作者不必有太多的旁白和感慨,而是耐心地结合时代背景讲述母亲的一生。当然,作为儿子,在书写母亲的人生时,确实难以做到那么理性,或藏或露都有太多讲究。所以,写自己或者写至亲是技术难度很大的事儿。

海棠未眠 评《​关于母亲的一切》

2020/10/31 17:49:50

最新打赏阅读更多>>

妮子 点赞了 《双赢》10元(1000邻家币)。

张华 点赞了 《双赢》10元(1000邻家币)。

妮子 点赞了 《神秘的美女邻居》10元(1000邻家币)。

卿卿 🍀 点赞了 《双赢》10元(1000邻家币)。

涅槃中的狼 点赞了 《双赢》10元(1000邻家币)。

勿语。 点赞了 《读过》10元(1000邻家币)。

广东
深圳市
县区
街区
社区
小区
省区选择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华文擂台 子虚国
城市选择
县区选择
街区选择
社区选择
小区选择

分享到:

手机版 |  邻家公约 |  游客便利 |  联系我们 |  会员权利 |  帮助中心 |  建议留言

Copyright ©2016 邻家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4]0415-115号 备案号:粤ICP备14014385-1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