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排行
  • 赛事
  • 入深圳记
  • 资讯
  • 邻家
  • 注册
  • |
  • 登录
  • 520微咖大赛
  • 睦邻文学奖
  • 华文擂台
  • 作者文库
  • 城市文库
  • 类型文库

登录|注册

  • 首页
  • 排行
  • 赛事
  • 入深圳记
  • 资讯
  • 邻家
  • 520微咖大赛
  • 睦邻文学奖
  • 华文擂台
  • 作者文库
  • 城市文库
  • 类型文库
  • 全网作品
  • 参赛作品
  • 封面文章
  • 海选入围
  • 决赛入围
  • 520周冠
  • 获奖作品
  • 赛事动态
  • 参赛须知
  • 大赛留言
  • 媒体报道

赛事动态

评委廖令鹏提名作品(排名不分先后)

发布人:秘书处  发布时间:2014/10/21 16:54:38  点击:34501


1、 《借火》         李蚌

这一篇其实蛮有温度的。城市里其实每个人许多时候内心都涌动着火焰,当在同一环境下,相互点燃是很正常的事情。借火,其实不是“借”,是“点”,是自己的“火”却燃烧别人的“火”,韩国、法国不少伦理电影有类似的情节,琐碎的生活,人物平凡,推动故事的正是人物内心最深处的泛起的情感。这篇小说叙述从容,不温不火,还带点冷色调,显示出作者较强的语言功底,是一篇比较中正扎实的短篇。


2、《龙华诗章(组诗)》        阿翔

可以读出阿翔于大浪诗意地栖居,用一种近乎静肃的情感追寻文化座标,幽思怀古,切问现实当中个体的位置。这组诗显得节奏相对平和,意象转换与议论的巧妙穿插,时而清新高远,时而跌荡沉着,呈现出对漂泊的生活背景下对大浪的宽容与理解,甚至超然,彰显出诗人强大的内心力量,以及由龙华这片热土升腾而起的广袤的精神王国。整体而言,这组诗大开大阖,收放自如,诗意绚烂。个人认为《暂居地,或大浪诗》相形之下稍显有些单薄小气。


3、 《鸟,飞过了深圳》        老痴

老痴这篇小说,我个人比较喜欢。相对于故事,这篇小说的艺术处理形式略胜一筹,可以说具备了一个好小说的特质。《天堂之门》的结构方式当然也不是很新鲜,是近5年特别流行的一种小说技巧,可以说,《天堂之门》虽然有不少模仿前人的痕迹,但它熔一炉而治,整体上取得了成功。所以进一步看《鸟,飞过了深圳》,DNA十分清晰,特别是语言,比较纯熟,可驾驭大作品,如《牡丹花开》,我读了大部分,还没有完全读完,不好发表评论。


4、 《花城连环套》         水去先生

水去先生的语言很有味道,漫不经意的一句话,都是生活中难得的俚语俗语,闪着亮色,我想也是生活的智慧。而且看得出来,水去先生是一个不急不躁的人,叙述得从容,文雅,跟他一起聊天,可能蛮有意思。这让我记起了蔡澜,似乎也是这种味道。刚才读了水去先生的《深圳六记之罗湖南山三记》,因为拉的空间较宽广,所以有点儿浅了。所以我觉得水去先生如果集中精力,在一篇文章里把一两件事情写深,写透,写细,一定可以写好,写绝。


5、《收获》         竹影摇窗

虽然只是六篇,但文中的正能量感染了我。手记,重在真实,也重在细腻,真实才有说服力,细腻才能感染人。显然,本文真实有余,但细腻有些不足。作者可能系基层干部,这篇文章比较独特:评果记,抗灾,居民换届,赈灾后记等等,都是常被忽视的题材。与去年吃货志不同,这篇更加拓展了邻家社区大赛的叙事视野,所以应当大力提倡其参与到社区大赛来。文采是一方面,但正能量,拓展视野,增进了解,放大深圳的城市气质,乃是最为关键。


6、 《甲午之鹏城辞里得五十四韵》         九罭鱼

我至今还没有给古诗词打过赏,见到此文冲动上来。在今人的别诗中,这首五言诗结构整饬,用典极多,伸张自如,用韵讲究,开篇似有消沉,但气韵还行上行,把与家人辞别那种惆怅表现得淋漓尽致。惟有一点,文辞过于铺陈丽彩,一些生癖古字,我认为能免则免,不要追求陌生化效果,毕竟是时人阅读,不是炫技的话,平实些更有趣。


7、 《失眠诗》         憩园

不再是自我,有了他者,不再是玩世不恭,有了同命相怜,不再是语言机械反复,有了闪闪的亮色。“给”的许多都是当下诗坛的大腕,要拿得出手,得是精品。看得出来,憩园的诗气息更加浑厚,更加无注于“语义”的小运作,更加清爽自如。尝试是成功的,可能洞开了更大的空间,因为“废话”不那么多了,彷徨的分岔少了,更直接深入,更确定,更真诚,更通透。


8、 《全裸写真》        曾楚桥

再拧巴拧巴,就可以写悬疑剧了。故事的好看不在于悬疑、稀奇、宫心,我认为在于感人、动人。无论是《全裸写真》还是《悼念王怀扬》,都是通过制造悬念、营造氛围来推进故事,增强可读性。这是一柄双刃剑。短篇小说的故事性确实重要,但从“如何讲”观之,既有点自以为是,又有讨好读者的嫌疑。另外的两难,既要保持悬念之标,又要HOLD住文学之本,有点“三寸金莲”的味道。悬念的火候如掌握不好,与裹脚布有何区别。


9、 《精致的脸》        王建荣

叙述精到,文老老辣,收放自如。《精致的脸》是一个不错的意象,“他想看到自己精致的脸是如何表现那幸福的样子,可是,琉璃门上只有一张模糊的脸,像他,又像任何一个人。”这句可谓点睛之笔,在这个城市,“脸”的表情五花八门,千变万化,谁又能透过这张脸看穿心灵?不由得想起了一句“GONE WITH THE WIND”,既然我们不属于这个城市和这个时代,那属于彼此吧,珍惜彼此吧,可见,小说的结尾,流露出丝丝温暖。


10、 《关不上的门》        笑笑书生

笑笑书生这篇作品在邻家大赛中比较独特,语言精当,大开大合,取材较为丰富(标题也整得挺吓人),古诗词、现代诗歌、哲学、绘事、宗教、微博、日记、QQ、新寓言……可谓极尽能事,估计把绝学都用完了,我认为是一篇较上乘之作。让我想起了《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也让我想起了里尔克的散文随笔。


11、 《黑色星期天》        王盛菲

王盛菲出手不凡,开头我差点放弃了,罗里罗索的,还玩摇滚音乐。但是小说在那几篇日志中提高了几个音阶,柳暗花明又一村。而最后的结局,让人掩卷叹息。原来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更没有无缘无故的死。回头看她的剁肉、送肉,都是不错的铺垫。社区大赛中,有不少都是厨房里折腾出来的佳作,从柴米油盐到厨房,从厨房到邻居,从邻居到社区,是不错的生活场景变化。作者居然整出了黑色音乐与DIE日志,可观。


12、 《继续深刻》        郭建勋

老郭拿出此篇,让我不得不打赏。前两天读了你的《天堂凹》,今儿个“继续深刻”。这篇小说酣畅自由,十分有趣,最是后面部分,起来越激昂,越来越“深刻”。可以看得出来,你写到那里时已经进入高潮了。依你现在的境界来看,应该是十分珍惜这一段儿。自由舒畅,心手相一,乃是小说最美的体验,管他发不发表获不获奖。


13、 《深圳,今夜无人入眠》         花先生

小说留给我几个很深的印象,阿文和雅琼第一次在暴风雨之后去开房,显得仓促,毫无感情可言,第二次在爬完山后又遇暴风雨,开房,这时显然饱含丰富的感情,作者的描写分割得非常清晰,显然这是可靠的。小说通过叙述阿文感情的漂浮,折射出年轻人在深圳的某种生存状态。小说与《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异曲同工,惟独切入面较小,气度与格局受限。叙述功底深厚,收放自如。语言精致而生活化,带有一定温度和修辞之美。


14、 《工友李文》         段作文

我曾听人讲过,作文兄的打工文学在深圳,现在已然仍是一枝独秀。从《工友李文》及其它近十篇文章来看,作文兄勤奋有加,几年如一日地书写底层打工生活,而且间或有精彩,值得敬佩。能把一个人物塑造成功,也不枉写作一事,坚持写下去,把工厂写得更好看,更富有时代性,更深入现代性,更与时俱进。视野更宽,高度更高,更富有人情味,人们更感恩,更阳光,更像一个“人”。是为共勉!


15、 《南山雅集》         李双鱼

李双鱼的绝活,就是声音的幻术,把各种不同的声音,甚至是噪音,化为内心的一种安稳的,恬静的,微小的声音。所以在双鱼的诗歌里,我们很难听到激烈、狂躁的大声音,而仿佛总是一种催眠的声音,让我们安静,沉醉,缓慢,隐约妙悟。李双鱼的诗歌,是“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王维《过香积寺》)是安静的微尘,是自然的退守,是一种安神之术。因此,我读双鱼的诗歌,清肝明目,惩岔制怒,仿佛修禅。


16、 《梅林关笔记》         闲云

“莲花山看人,宜周末与正月初一。笔架山濯水……“读到此处,我心焉然。读到”一次在山巅,好汉坡附近……一次在山腰,撑伞于观景台,瀑布在前……“,我心逐渐泛起涟漪。我想作者是用心生活的人,而且生活得如鱼得水,即便堵在梅林关,也以一段收音机广播来悠游以对。读《梅林关笔记》系列,最佳处莫过于与作者同心同德,咂品五味人生。此笔记满是公安派性灵之境,而相比之下颇有气象,微言大意,干净通透,不可不识。


17、 《立秋》         王先佑

小说立意深远,结构整饬,语言老练。小说围绕富贵、靓妹、月季三个人的情感纠葛,折射夏天的炎热,浮躁,拥挤,悸动,甚至焦虑,这是所有城市人,包括基层打工者的普遍生活、生存状况。等待立秋、迎接立秋,既是时间的流转,更是心灵的渴望。小说中性的描写,描述有余,意蕴不足,如果与“躁动、膨胀、快感”等内心感觉相呼应的话,则应有另一种风味的性的刻画。性的刻画,乃是为小说整体服务的。


18、 《总经理秘书》        刘菡萏

正能量,有励志,积极向上,主旋律。小说是裁剪的艺术,也是熔合的艺术,因为总是希望在最短的篇幅,最短的叙述中传递最多信息,这种信息,既不是物理信息,更不是数学信息,而是文学的信息。其次是语言,写小说就是写语言,语言的优劣是评判小说的关键,并不是讲明白讲清楚一件事情就是好语言,语言要在叙事当中立得住,可以打转,收放自如,嬉笑怒骂,人情练达,都在一字一句当中。


19、 《日出印象·华强北》        游利华

语言游刃有余,举重若轻,时而春秋笔法,时而直抒胸章,时而白描,时而像征,时而借景抒情,时而寓情于景,总而言之,这篇小说虽没有跌宕起伏,悬念更替,大悲大喜,但通过小人物,小场景,小情调,切切实实的经历与实实在在的感情,在刻画华强北的精神气质方面获得了一定的成功。华强北的气质,不一定要通过恢宏的商战或商业来体现,以小见大可能是比较适宜的叙事策略。结尾那5段,着实感动了我,文章到此,全是胸怀,真诚,用心。


20、 《打理好你身心的小阳台》        花间

花间此篇语言通透,平实,人生感悟从阳台,花草,阳光开始,直至“生活在当下”。“不同的用心,自会有不同的结果。纵然抝不过命运,只要往前奔,不停脚步,谁能说山重水复之后,就一定没有柳暗花明?像打理自家阳台一样,打理好自己身心的小阳台吧!只要你热爱生活,相信明天,生活何时何处没有花开呢?”这完全是正能量啊。


21、 《假日女伴》          驿马

驿马的叙述非常有耐心,乍看是假日邂逅女伴,我更愿意看作是人生旅途中邂逅一片风景。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让我们体会纯净的爱恋。不管是小说,散文,或者非虚构,笔下有没有“情”,文中有没有叙事的“伦理”,我想是驿马的写作准则。我看此文,文辞清明,从容不迫,有君子之风,若以文如其人的观点来看,驿马对所谓的风尘女子怀持的是一种相对比较纠结的,而今看来,让风景完美地驻留心中,不失为人生之佳境。


22、 《夜未央》        欧阳德彬

从象牙塔中走出社会,需要用经历来磨练自己,工作,交际,生活,婚姻,感情等等,都是修炼。欧阳德彬正在深圳大学读研,应该说接受了较为系统的文学训练,具备了较为纯熟的叙述功底,结构严谨,张驰有度,语言精致,对小说中人物的感情把握得比较到位。小说能把人物置身于更加广阔的城市,以深圳为背书,使小说烙上了更加富于现代色彩的痕迹。假以时日,定能走出叙述的旧社会,建立小说的新中国。


23、 《梦圆龙华——我的买房纪实》         兰馨

通过“我”买房的经历,诉说着生活的经历,也是深圳发展的见证。在相对客观严谨的叙述之余,还能窥见作者的心理变化活动。去年邻家大赛的干货总是“吃”,美其名为“吃货”,今年有几篇是“房事”,包括楚翠的《五味瓶》,陈彻的《安得广厦》等,各有侧重,各有千秋。作者还挺细致地引用了一些客观数据,我觉得是一篇挺负责的文章,至少是一篇用心的文章。


24、《天桥摇晃》        庄昌平

为什么来深圳?我想起一个老家的朋友对我说:“我到过深圳,那里有一座天桥,离你那远吗?”我心想,深圳的天桥成千上百,我哪知道你说哪一座。来过深圳与没来过深圳,来了一年与来了三年,来了三年与来了三十年,对深圳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感情也不一样。就像这篇小说,每个人对深圳都有不同的看法,也有不同的对应与选择,东方木、周丽、谢春芳、薛晓梅、“我”,无一不如此。我看《天桥摇晃》,除了感觉结尾稍显薄弱,其余大好。


25、《两方水土一样情》         冰凌花

视角独特,情感真挚,时空交错,记忆流动。“北方,孕育了我的青少年时代。南方,让我逐渐步入人生的成熟。南方北方,各种观念也在碰撞交织渗透。深圳,成了我的第二故乡。两方水土,我有理由付出一样的深情。”这是作者的深切感悟,也是很多人的共鸣。吾心安处是故乡,作者能把深圳生活的点滴描绘得如此富于耐心,如此舒缓,可见生活是认真而踏实的,这也奠定了可以“遥望故乡”的感情基础,即是漂泊他乡的某种慰藉。


26、 《生命如涉》         陈彻

我老是看成“生命如蚁”,读完这个小说,觉得这样看也未必没有道理。一个男人对于家的担当,完全可以让自己变成一只蚂蚁,这是现实。但我们仍然对生活怀抱着巨大的希冀,甚至理解与宽容。小凯或许是黑暗沉重的现实生活中的一只小舟,大志和慧霞是他的护身符,当然也包括慧霞反复说起的“再生一个”。小说结构紧凑,情感饱满,情节的推动,仿佛挥动着大志有力的双手,闪动着疲惫而又坚毅的眼神,这就是所谓的生活本色。


27、 《华强北,我的流金岁月》        何意体

读这篇散文,或者说非虚构,我实为作者捏了一把汗,创业艰难苦战多,一个弱女子,竟然有这等冲劲,实在令人敬佩。其实华强北,像作者一样默默地承受着创业的酸、甜、苦、辣的人非常非常多,正是他们构成华强北商业链条中一个个齿轮,让深圳的经济转动起来。此文中,我不仅看到一份辛勤一份收获,也看到善良真诚带来的附加值,看到天下熙攘,皆为名利背后的人性的光辉灿烂一面。


28、 《拾起》        石路强

作者颇具古典情怀。传统文化的消逝足以让人唏嘘,需要正视,更需要拾起,而这拾起,是落入尘世风俗中的。文化是一种生活的沉淀,是一种随时空变幻的态度。这篇文章的语言像是金子,闪闪发光,拿捏准确,把汉语那种舒缓而深厚的韵味,表现得淋漓尽致。就像深厚的男中音在缓缓诉说,也像一碟老唱机在独自流转。在这篇文章里,我看到另一个方面看到了不同的岗厦,也看到了深圳的另一面,沧海桑田,30多年的时光能沉淀出如此干净、美妙、感性,既超然自如,烟火气极浓的文字,也算不负文化的根脉了。


29、 《深圳的天空》         只因不才

读到“对乡音”那段,一股温暖油然而生——IPQC迫不及待地对我说:“我的家乡话与你的一模一样。”......她急切地将厂牌递给我瞧,口齿流畅地用乡音坦诚地简介:“我叫段琳丽,来中太已有三个多月,我晓得你新来不久。”这几个细节描写甚至精妙,也是于此,才有后边乃至整篇文章《深圳的天空》,因为作者的善良随和,易化解人与人之间的陌生感。我相信以作者的人品,一定能在深圳的天空中做一只快乐幸福的小鸟。


30、 《绿皮火车》        张夏

近几年深圳有好几个知名作家都写过与这篇小说相关的题材。如杨争光的《少年张冲六章》,邓一光的《野百合也有春天》,南翔的《绿皮车》。张夏的文笔、小说技巧、结构等显然不能这些作家比较,但她笔下的问题少年、失独爸爸以及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角度也相当独特。正因为张夏是女性,所以对孩子也好,父亲也好,都有着不一般的理解,这就形成《绿皮火车》的异质性。我愿意把绿皮火车想象成为一种温暖的意象,而不是放逐。             

   

相关

  • 一个“坪山二代”记父辈经历
  • 我与坪山同频共振
  • 坪山给予我幸福生活
  • “我的家,在金沙”
  • 坑梓的美好
  • 红色力量与新时代
  • 风雨兼程坪山人
  • 2020年度邻家币兑换须知
  • 金碧路
  • 回忆在坪山碧岭的日子
我要发表
大赛评委> 大赛作者>
2020“睦邻文学奖”颁奖典礼>> 2019“睦邻文学奖”颁奖典礼>> 2018“睦邻文学奖”颁奖典礼>>
2017“睦邻文学奖”颁奖典礼>>
2016“睦邻文学奖”颁奖典礼>>
2015“睦邻文学奖”颁奖典礼>>
2014“睦邻文学奖”颁奖典礼>>
2013“睦邻文学奖”颁奖典礼>>

阅读分类

  • 小说
  • 诗歌
  • 散文/游记
  • 城市浮世绘
  • 长篇连载
  • 微创作
  • 纯虚构
  • 非虚构
  • 文论
  • 戏剧
  • 同题/征文
  • 非首发作品
  • 新类型

阅读更多>>精彩评论

幽默和风趣的叙述,让人会心一笑。或许是总习惯从文章中得到什么大义凌然或是慷慨激昂的说理,竟然有些不习惯这样生活的小场景。忙忙碌碌的大城市生活,让多数穷人焦虑不堪,充满乐趣的小生活,如今又有几人歌颂,或是有这闲情雅致写来调侃,而这在我看来,恰恰是现代人最缺的品质。

陈尘 评《有一天我买了一个茶杯》

2021/4/1 17:39:43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史,每个写作者都有自己的之路,读完地三仙这文,有点小触动,他道出了我们这些卑微的写作者的心理暗伤。是的,我们可能永远是站在路牙子上,不可能走进金光大道。可是,写作者,有哪个不想迈上金光大道呢?这是梦想,这是情怀。明知不可为却默默地坚持,就像侠客仗剑上华山,论剑肯定不是你,当下观众鼓鼓掌也好哇。哦,我很想跟作者一起痛饮三杯。

茨平 评《站在写作的马路牙子上》

2021/3/19 14:34:08

夜上阑珊新近发表的小散文《勒杜鹃》,弥漫着浓浓的春天气息,虽然这几天深圳正处于寒冬。文章开头并没有直接写勒杜鹃,而是用牡丹花作了一个小引子,喜欢她的大红大绿,雍容贵气。紧接着作者笔锋一转重笔写了文章的主要花卉--勒杜鹃。从深圳的深南大道、公园、写字楼、小区、城中村、小巷里、老房子,到阳台上,都可以看到它火红的身影,最后直奔主旨:那开出一簇簇的花朵,就像深圳这座城市里的打工者,来了就是深圳人。

方华吉 评《勒杜鹃》

2021/1/11 20:34:49

非常感谢老亨和元罗君的抬爱与慷慨打赏。相信每个人都有一个非比寻常的2020,疫情带给我们不一样的人生体验,我们做不了时代的英雄,但是可以用天然真挚的文字见证时代历史,记录平凡生命的轨迹。感谢邻家,让我们的生命可以在这里相交相感 。年终感言记录我们这一年的欢喜悲忧,也让我们能够在岁月轮回,新旧交替之际,让匆匆的自己能够停足顿首片刻,回望来时的路, 远眺前方的景,在心里,为自己燃一盏灯,继续上路!

王学君 评《2020讲不出再见》

2021/1/5 6:44:07

阅读可以使人生更精彩,使生命更丰盈。阅读也是一门人生的必修课,有修为的人,能多经典,也能把自己读成经典。但从古至今,阅读更多是个人的事,自己的事,能够从自己阅读出发,有对阅读的喜爱出发,把推广阅读作为自己的毕生的事业——纯公益的事业来做,实在是难得,实在是了不起。到了后期,推广活动不仅停留在做几次阅读分享,办几场阅读沙龙,还能调动社会力量,联系爱心企业参与,这样就把对于阅读的公益推广做强做大了!

老练之一 评《做快乐的公益领读人》

2020/12/29 21:23:54

这个小说,来自一句玩笑话。几个文友凑一起瞎聊,我指着某说,我要写你与某某私奔。他们起哄,我就真写了。我没写他们私奔过程,这样会掉进套里。初习写作时,我明白,把假故事编真了才算成功。现在明白,小说就是把简单的事情搞复杂来,越复杂可能越有味道。于是,在这里,我拼命往复杂里搞,横生枝节,摁在看似简单的过程中。最后说一句,写文有时真痛快,有时真痛苦。

茨平 评《闹药》

2020/12/22 11:16:09

诚如深圳老亨所言,作品的篇幅太短了,建议写成金融系列故事。那天陈彻老师讲到,写出自身行业的独特故事,让更多的人阅读与分享。我是股票爱好者,多次持有与操盘深发展,在股市风云际会中沉浮,感慨万千,期待多一些细节描写,加长篇幅,让读者看个痛快。

阮声 评《股票的魔力》

2020/12/3 21:43:18

那天一起坐地铁回家,聊起你的经历、你的行业,兴高竟不觉路短。我因前几年写物流行业的剧本,对这个行业了解了不少,发现这几乎是当代中国城市里最辛苦也最有希望的行业,百万物流人支撑起了整个中国的消费经济,几乎每个中国人都离不开快递、外卖,但并没有多少人了解物流人的工作原理、付出的辛苦。所有快递员一年只有春节休息3、5天,其他节假日永远无休,收入也远没有大家以为的那么高。这个行业值得大书特书,阮声,加油!

陈彻 评《遇见邻家,寻觅久违的文学梦》

2020/12/2 16:01:21

其实,在看到你文章之前,我都不知道深圳发展银行已经消失了。读了你的一系列文章之后,才了解到深圳银行业经历过如此波澜激荡的发展历程。看来任何一个行业外人只能了解到只鳞片爪,只有行内人才能深入、全面地讲出来因去果。希望能有更多行业的人都来说说自己所从事的行业,那天跟阮声一起坐地铁回家,跟他聊起他在快递业的经历,也是大开眼界。希望各行业的人来讲各行业的深圳故事,能成为2021年邻家写作的一个内容。

陈彻 评《股票的魔力》

2020/12/2 15:56:11

感谢各位倾情打赏,这或者就是写作的动力。文字搬运是个苦行僧,搬呀搬呀发现四周无一人,多孤苦,此时多么需要掌声。打赏就是。这篇小说,来自网上热传的不雅视频。都说小说是从新闻结束的地方开始,于是想哈想哈就有了这个故事。人生有很多岔道,我主观地让他们朝好的方向走。但尽管如此,人生乃然有很多条趟不过去的河。河只是一种象征,各位可以从伦理中跳出来,作另外的想象。

茨平 评《趟不过去的河》

2020/11/24 14:18:32

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文学的热爱,这样的人会活得很带劲儿,有理想有追求且一步一个脚印向上攀登着,这样的人生对于理想主义者来说就是最大的幸福。邻家聚集了一大群这样的文学爱好者,我们聚在一起单纯、热烈、美好,无论生活中遇到什么挫折、艰难、变故,只要精神世界的理想还在前方,就总能在跌倒的地方爬起来,收拾好伤口再出发。用故事点亮的城市有万家灯火的热闹,在这样的城市里生活就不会孤独。

陈彻 评《用故事,点亮城市》

2020/11/17 20:24:46

陈老师,当初阅读了你的《被房号串起的日子》以后,我就认为你这篇文章肯定会得奖,甚至可能是获得大奖。你的文字蕴含真情,在朴实无华中,娓娓道来。文章围绕房子这一主线,从初入深圳打工,到与丈夫结缘,一个又一个和房子有关的故事,以及你的自强不息的奋斗,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教师,让我敬佩。获奖实至名归。希望在邻家看到陈老师更多的作品!

谢龙 评《与文字为伴》

2020/11/17 18:25:27

楚桥说得对,越是最痛切的亲情讲述,越是要收着写。把读者看哭的作品固然是出色的,但这一位母亲的人生应该不止令人难过,更应该有悲凉、愤怒、遗憾、思考的情绪,如果行文能把这些情绪都勾出来,那就更好了。推荐这次入决的一篇作品,赵俊的《父亲,我究竟该回忆什么》,这篇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可是不管怎么样,写自己的父母对我们来说都是异常艰难的事,因为可能要面对一个自己不愿面对的自己。让我写的话,肯定没你写得好。

陈彻 评《​关于母亲的一切》

2020/11/6 13:10:04

很精彩的故事呀,叙述的节奏很冷静,成功地牵引了读者的兴趣。只是前面铺垫的有点多,后面拆开“包袱”又有些仓促。由于这个“青龙”始终没有出现过,其实读到中段的时候我已经有些猜到是怎么回事了,如果在这个时候加点疑似青龙的人稍微出现那么一下,会稍微打消读者的疑虑,按照作者的布局继续迷下去。其实这个“青龙”是胡伊格这个可怜的女人对爱情和生活近乎无望却执着的梦想,如果能在方面再深挖一下就更好了。拙见。

陈彻 评《后遗症》

2020/11/6 12:54:01

你太机智了,竟然想到了投资,真是块发财的好料啊!我太实在了,除了当评委推作品打赏,就是用这个普通账号打赏,两个号的邻家币都已经消耗殆尽。不过也是有收获的,这两个月读到了太多好作品,度过了美好的阅读时光。邻家是个温暖的所在,这里喧嚷热闹,其乐融融,很快又将迎来一年一度的节日:颁奖礼,有邻家,所有文友都不孤独。

陈彻 评《写在2020年睦邻文学奖揭晓季》

2020/11/6 12:37:36

最新打赏阅读更多>>

520周冠 打赏了 《一组在深圳春日写的诗》41000邻家币。

Inna 打赏了 《一组在深圳春日写的诗》5000邻家币。

深圳老亨 打赏了 《我在深圳搬了六次家》1000邻家币。

别看了 打赏了 《一组在深圳春日写的诗》1000邻家币。

黄元罗 打赏了 《一组在深圳春日写的诗》5000邻家币。

别看了 打赏了 《我在深圳搬了六次家》2000邻家币。

广东
深圳市
县区
街区
社区
小区
省区选择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华文擂台 子虚国
城市选择
县区选择
街区选择
社区选择
小区选择

分享到:

手机版 |  邻家公约 |  游客便利 |  联系我们 |  会员权利 |  帮助中心 |  建议留言

Copyright ©2016 邻家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40415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7]2756-412号 备案号:粤ICP备14014385-1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