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排行
  • 赛事
  • 入深圳记
  • 资讯
  • 邻家
  • 注册
  • |
  • 登录
  • 520微咖大赛
  • 睦邻文学奖
  • 华文擂台
  • 作者文库
  • 城市文库
  • 类型文库

登录|注册

  • 首页
  • 排行
  • 赛事
  • 入深圳记
  • 资讯
  • 邻家
  • 520微咖大赛
  • 睦邻文学奖
  • 华文擂台
  • 作者文库
  • 城市文库
  • 类型文库
  • 全网作品
  • 参赛作品
  • 封面文章
  • 海选入围
  • 决赛入围
  • 520周冠
  • 获奖作品
  • 赛事动态
  • 参赛须知
  • 大赛留言
  • 媒体报道

赛事动态

​​2015年评委郭建勋提名作品(排名不分先后)

发布人:秘书处  发布时间:2015/9/29 11:11:50  点击:27523

1、《再见,固戍》      段作文  

  在拙作《寂寞骆宾王》里,有个朋友说了骆的一首诗,她只说了诗名《于易水送别》。我将全诗录了:“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用的是荆柯剌秦的典。老段俨然是把固戍当成他的易水了,是一颗悲秋的心。悲秋没什么不好,看是壮士的悲,还是文士的悲?我是不喜欢文士的悲秋的,直白说吧,我不太喜欢老段如水般絮叨里的寂寥与惶恐,虽然是真实的。生活是苦的,自个儿咽了,行之于文,我觉得还是轻松点儿好。

上述其一也。 其二,生活是需要盘底的,而盘底云者,大抵要看流水账,流水账里的分分毫毫,皆是过往日子的光与影油与盐。而老段的这段盘底,看似流水账,却显然将固戍生动了起来,让固戍这两个挺生硬且武装的字眼软了且满贯了人情味。这样说的意思是,老段还是很会写的,把乱蓬蓬的如枕头絮的日子整理得三秋树,干脆明净。这是需要隐忍的功夫的。事实上,最厉害的不是一发不可收拾,而是隐而不发。显然,这点老段做到了。

固戍是永久地守在那儿的意思,却偏偏守不住,只是个来来往往的驿站,打工人就这鸟命,离离合合的,是飘荡的魂。老段这篇东西写出了这种离离合合的痛,守不住的痛,从这个意义上说,固戍或许因此有了文学的小意义,是打工人命运的谶。老段的谶是固戍,满满的兵家气,我的谶则是鹊山,只有一个鸟。这点上,老段赢了。老段赢了的还有文字,那么的惆怅,尽是血,不像我,一副玩世不恭的鸟样。之所以不恭,是不满,我要说。


2、《消失的电梯》   游利华

有个写小说的朋友说,说来说去,其实,小说就是写纠结,人生的纠结。纠结这词儿用得好,你看,我都往五奔了,按理,明事儿了,却仍坐在粥桶里,不时跟人亦跟己纠结。贾宝玉和西门庆在女人堆里纠结,有了情和色两个经典。朱衣典纠结,缠蛛网里,越缠越紧。一个烂电梯,或是这个城市的隐喻,整天背了那么些纠结上下通达,但有时候也是个黑洞,会吞没了你。佐了这部电梯,作者写出了纠结,写出了庸常日子里的小痛感,我推荐它。


3、《带一把故土出发》     李玉  

乡愁这码子事,有点像当红的窑姐儿,谁都想跟她来一腿,所以,乡愁的诗,都堆成垛了。另一垛,是爱情。乡愁和爱情,是文学的滥觞,好像再着一词,都是多余。鉴于上,写乡愁参加这种赛事是危险的,危险得像湘菜馆把辣椒炒肉当招牌菜。但李玉兄的这盘辣椒炒肉还是炒出了别一样的小味道,直说了吧,除其他的好处,我最看中的这是一首能吟诵的诗,押了宽韵,有琅爽之势。这么说,我的诗观有点旧。有时候,雕新不如述旧,我持是论。


4、《布吉城寨》     张夏   

如果,我是说如果,《再见,固戍》是燕瘦,《布吉城寨》就有点“环肥”。我喜欢比喻。之所以打引号,不是宫妃的,是邻家大嫂的,满满的油盐味烟火气,额际上有乱发围裙上有油渍。城寨,一个好词儿,布吉是披了城皮的村,望着城守着村,是城的尾村的头。记得当年还有个小站,绿皮火车停在那,上去些人,下来些人,臃臃肿肿的行囊,是衣服被窝,也有小梦想。依我看,唯一的小憾是,这邻家大嫂喜欢看新闻联播,我倒希望她张长李短些。


5、《【系列散文】病区——始于疾病,止于思想》     张谋  

文坛上有两个病人,一是史铁生,一是贾平凹。两人都留下了病中细密的体验和观察,尤其是史的《病隙碎笔》,指向了内心。病了能让人更容易感触那些平时忽略和淡漠了的东西,如生死,如男女,如名利,更容易看到人生真实的那一面。夸张点说吧,一场病,或有宗教的功效。我将这组散文称之曰灵魂散文,是我在这个坛子里看到的绝少数的能将视野从乱嗡嗡的俗世转向安静的灵魂世界的文章。俗世镀了金,灵魂却长了草,这是我们的时代。


6、《一切都会好起来》      黄国焕 

假的东西好弄,编编扯扯,能自圆其说就好了。真的东西就难弄多了,图写得高兴,没那么回事,被写的那个人会跳出来指着鼻子骂。非虚构难就难在这里。更别说还有裁冰剪雪之工、遣词造句之美了。国焕这篇是用了功的,认认真真说真事儿,几乎丢掉了作文章的作劲,文词质朴得如当年农村姑娘的大花裤头,看似好脱,却裤腰甚紧,一赞。


7、《吃酒》     格阑

好像周作人说过,文章越短越难写。这话我信,短短几百字就能抓住人,难。周作人写一辈子小品文,写成了巨擘。国华兄亦专事千字文,出的书都等身了。我也在小品文上下过蛮多功夫,到底写不好,所以,看到好的小品文,总心羡之。《吃酒》,是个闲常事儿,闲常事儿入文,不讨好;还不能太有匠心,藏了机关又讨人厌;得有趣味,文字得俏皮。作者是会写的,闲常事儿入了文,避了匠心,一路儿说丁丁点点的趣事儿,憨拙。对,写得憨拙。


8、《比比李奇幻历险记——写给我们的女儿》     笑笑书生 

世态人情的小说读多了,人会更厚黑。我说我自己。所以,有时候,读点澄明干净的童话,能让心灵洗个澡。前年,我捡了小儿子的《格林童话》看了遍。去年又看完了《哈利波特》。心得是,写得好。以我的知识面,好像现在的好童话不多,一是想象力没长翅膀,二是弄来弄去还是成年人的思维。好作家该有颗童趣的心,深刻该留给哲学家。至少,这组童话是独特的,吃梦之说,也有点新意思,虽然愿望等桥段或有偷懒之嫌,我先来,赏万元大洋。


9、《从深圳到石节子村有多远》     婉君  

一个《女报》体的故事,——我这是夸《女报》——精致,纤巧,唯美,还小资,得有个咖啡馆。没咖啡馆,饮品店也行。对,这里是书咖,书和咖啡全有。一个眼界高高的女文艺范,——这也是《女报》体常有的范儿——爱上了一个别人不敢爱的主。导演,电影,剧本,歌词,旅游村,都是格儿甚高的玩意儿,最后凝成了导演意味深长的那一眼。唯其是《女报》体,拼凑的的线脚有点碍眼,又唯其是《女报》体,洋溢的时尚元素又能一俊遮百丑。


10、《大树进城》     红树林  

作者是有点小隐喻的,槐树是主人公的梦想?对故土的牵忆?反城市反时俗的象征?意思挺好的。一篇文章能告诉点别人意外的东西,若还能激发点思考,不管怎么说,这个文章就成了,我觉得。但如张夏老师所言,我也又觉得有些牵强的地方,立的意或是好的,写的时候可能跑了,或者,心想到了那儿,笔力未逮,这也是作家常碰到的事。另有一事要指出,农村有槐不做棺的俗,盖槐树边有个鬼,怕鬼找上门。作者家乡或有另俗,则不论。


11、《祖堂》     皿成千

每一种姓氏都是植物的宗亲。水让植物向上 而血让姓氏向下 …… 晨起,读诗,一打眼这样的句子,就让我有种被铁棍击了一下的感觉,心里头有了点东西,叫肃穆。我不懂诗,但我懂从文字里传出来的那种刹那的杀伤力,能击穿胸臆。写法有点像郭金牛,但这首好像却比老郭的更直接有力,有金属的铿铿声,有血从刃口流出来的声音,还有血流千里的声音。石宝生——一个崭新的诗的意象,是剑客,是行吟诗人,是流浪者,是打工的你我。


12、《雨夜》      姚志勇

眼睛都看肿了,总算看到一篇说裤裆里事的了。惭愧,我的阅读审美有点低。除非有经天纬地思想的——那没办法,人家有这个野心——我觉得,小说得好玩。这篇是好玩的,三个小协警抠女的嘴脸活脱脱是老郭。痞之外,还有庄严,弄了“女警察”的体制崇拜、“临时工”的身份自卑和安全套戮洞的底层狡黠,虽廖廖数笔,都精到有力,是好小说的细节。依我之见,倒是强奸的事儿有点偷懒,滑入了温暖的滥调。作者的胆子还是太小了,我觉得。


13、《与荣格的一次雨中约会》      曾楚桥

读楚桥的小说有点像捉泥鳅,要小心地抄了手去,气都不能出大了。没错,稍分心,泥鳅就跑了,从指缝间跑了。这样说,楚桥挺会玩儿的,再来一个比喻,打牌的高手,一副烂牌,却能赢钱。接着夸,楚桥不是那种竹筒倒豆的事儿爷作家,——当然,事儿爷也有事儿爷的好——他把事儿退到了后面,把人生的痛楚悲凉递给你,也不直接递,不断换手法,这是在文体上有野心的人才敢弄的,我就不敢,一门心思做事儿爷。或许,高下就在这里吧。


14、《出城》     老痴  

倒是把所谓白领的一地鸡毛的泼烦日子写活了,有点意思,摇过来晃过去的写法也蛮考验人,像个醉了酒的人提了个摄影机趔趄着腿儿拍,但景深还是把握得蛮好的,哪些要清晰,哪些要模糊,心里有数。感觉段位不低,否则,没那么看上去随心率性其实谨严有度。喜欢嘉嘉妈那条鲜红内裤,是一面中年猥琐男不甘不愿的旗帜,连同了那朵丝瓜花,还勃勃有生气。名曰出城,其实没出成,意思跟那条内裤差不多,只看了一眼。收回目光,仍在城里。


15、《铁皮屋》     非思

21号到了陕西,仍看订正后的《铁皮屋》。证明我是多么负责任的评委,拿人钱财,替人消灾,尽管目前毛都没一根。另,也有点跟这篇东西铆上了。我的文学观有点旧,在写什么和怎么写这两个打架的事上,我执前者。所以,一开始,我就对铁皮屋有了先入为主的偏好,如长发且戴眼镜的姑娘。是的,青春期起,我就想娶那样个姑娘,是农村穷小子的知识崇拜。这事黄了,命运使然。好文章要写出迥异的命运轨迹和独特的生活经验,我始终认为。


16、《涂超美的个人历史》      谢端平   

深圳本地人——一谈到本地人,很多人皱起了眉头——很少进入外来作家的视野。偶尔进入,也是妖魔化,是房虫、没文化等的代名词。小言之,是文化壁垒;大言之,是族群仇视。其实,作家是最应该抹平情感沟痕的人,轻易作代言人,会使格局变得小小的,小得像祥林嫂。所以,我有点看重《涂超美的个人历史》,外来作家肯下功夫去钻研本地人的前尘往事、去抒写本地人的命运沉浮,就有了允执厥中的高度。至于怎么个讲法,就见仁见智了。


17、《秋梅》       郁小尘    

打工是苦的,而人到中年的打工嫂是苦中之苦的那一拨。秋梅是其中一个, 一个金镶玉的好女人,人世间的坏事儿却排了队落在她身上,唯有一个人对她有点好,那个背时的老宋,但她却不能要。秋梅的命运其实是很多中年打工嫂的命运,她遇到的问题令人同情又令人束手无策。别说你,国家都没辙。写得很老实,很真,因了这,一直以来,打工文学深受评家诟病。元气淋漓的老实和真,有时候,恰恰是文学的生命力,如一把利刃,直贯胸臆。


18、《青蛙》     唐诗   

有点考验阅读耐心和智慧的一个小说,蛮有机心的,看似松松垮垮的情节铺展埋着的是动魄惊心的“核”,明明晦晦地讲述这个时代的“病”。好的小说该提供给我们可能中的不可能和不可能中的可能,本文作者优游地在可能与不可能中穿插,就我所精读的此批次的小说之中,此篇当属上乘之作,若跑马观花,则又另当别论。略有遗憾之处,文字稍显芜杂;论述句甚夥,且所论多寻常,难说机警;嫖赌之情节等,未深虑,有大路货之嫌。


19、《你若盛开》     王盛菲

蛮谑的同人故事,或者叫圈子故事,好处是,能博熟人一粲,不好是,外人不知所云。有点像夫妻间的暗语。对都市智识女性的情感婚姻等问题有些独特的小思考,有点“身体苏醒”“性别觉悟”的意思,往大里说,近乎“女性革命”,这就比一般的白糖似的闺情白开水似的闺事白虎星似的闺怨强何止百倍。只是小说还是讲细节的,过多梦呓般的思想絮叨会削弱阅读快感,且所说之理,多在腠理,少及骨髓。又,“植入广告”尚不够巧妙,有点硬。

我有点承认自己是乌鸦嘴了,初稿中,我说了“有点硬”,这不,订正稿就变软了。我高兴了,老亨和东南就不高兴了。有时候想,我是不是不识时务?硬就硬点,关我鸟事。况且,这是个除了“植入广告”啥都不硬的时代。以上闲话。订正稿又看了一遍——惭愧,我是个多么拿鸡毛当令箭的人——其实,除了文中那些人取的名字有点谑外,这是个不谑的小说,严肃得像那位既教政治又教生理卫生的老师。谑,固然能令人轻松,但有时也会消解严肃。


20、《望海潮.无题》     天外来客   

存了个小想法,想推荐首古体。把入围的古体诗词大抵看了个够,论切题,是笑笑书生的《咏深圳八景》,上次打了赏,又太应景,又觉得有些句子有偷工减料之嫌,故不打了。天外兄的这首除了切题之外,尚对赛事有讽谏,有诗歌合为事而作的意思,故拣了它。不论平仄,个人觉得,总体是流畅舒顺的,用词亦算工。唯有些句子仍感到太拣现,如“斜日画屏”“参差数百邻家”等。又“难辩秋瓜”“破俗还原美景”等句费解。若说错了,请谅。

相关

  • 一个“坪山二代”记父辈经历
  • 我与坪山同频共振
  • 坪山给予我幸福生活
  • “我的家,在金沙”
  • 坑梓的美好
  • 红色力量与新时代
  • 风雨兼程坪山人
  • 2020年度邻家币兑换须知
  • 金碧路
  • 回忆在坪山碧岭的日子
我要发表
大赛评委> 大赛作者>
2020“睦邻文学奖”颁奖典礼>> 2019“睦邻文学奖”颁奖典礼>> 2018“睦邻文学奖”颁奖典礼>>
2017“睦邻文学奖”颁奖典礼>>
2016“睦邻文学奖”颁奖典礼>>
2015“睦邻文学奖”颁奖典礼>>
2014“睦邻文学奖”颁奖典礼>>
2013“睦邻文学奖”颁奖典礼>>

阅读分类

  • 小说
  • 诗歌
  • 散文/游记
  • 城市浮世绘
  • 长篇连载
  • 微创作
  • 纯虚构
  • 非虚构
  • 文论
  • 戏剧
  • 同题/征文
  • 非首发作品
  • 新类型

阅读更多>>精彩评论

夜上阑珊新近发表的小散文《勒杜鹃》,弥漫着浓浓的春天气息,虽然这几天深圳正处于寒冬。文章开头并没有直接写勒杜鹃,而是用牡丹花作了一个小引子,喜欢她的大红大绿,雍容贵气。紧接着作者笔锋一转重笔写了文章的主要花卉--勒杜鹃。从深圳的深南大道、公园、写字楼、小区、城中村、小巷里、老房子,到阳台上,都可以看到它火红的身影,最后直奔主旨:那开出一簇簇的花朵,就像深圳这座城市里的打工者,来了就是深圳人。

方华吉 评《勒杜鹃》

2021/1/11 20:34:49

非常感谢老亨和元罗君的抬爱与慷慨打赏。相信每个人都有一个非比寻常的2020,疫情带给我们不一样的人生体验,我们做不了时代的英雄,但是可以用天然真挚的文字见证时代历史,记录平凡生命的轨迹。感谢邻家,让我们的生命可以在这里相交相感 。年终感言记录我们这一年的欢喜悲忧,也让我们能够在岁月轮回,新旧交替之际,让匆匆的自己能够停足顿首片刻,回望来时的路, 远眺前方的景,在心里,为自己燃一盏灯,继续上路!

王学君 评《2020讲不出再见》

2021/1/5 6:44:07

阅读可以使人生更精彩,使生命更丰盈。阅读也是一门人生的必修课,有修为的人,能多经典,也能把自己读成经典。但从古至今,阅读更多是个人的事,自己的事,能够从自己阅读出发,有对阅读的喜爱出发,把推广阅读作为自己的毕生的事业——纯公益的事业来做,实在是难得,实在是了不起。到了后期,推广活动不仅停留在做几次阅读分享,办几场阅读沙龙,还能调动社会力量,联系爱心企业参与,这样就把对于阅读的公益推广做强做大了!

老练之一 评《做快乐的公益领读人》

2020/12/29 21:23:54

这个小说,来自一句玩笑话。几个文友凑一起瞎聊,我指着某说,我要写你与某某私奔。他们起哄,我就真写了。我没写他们私奔过程,这样会掉进套里。初习写作时,我明白,把假故事编真了才算成功。现在明白,小说就是把简单的事情搞复杂来,越复杂可能越有味道。于是,在这里,我拼命往复杂里搞,横生枝节,摁在看似简单的过程中。最后说一句,写文有时真痛快,有时真痛苦。

茨平 评《闹药》

2020/12/22 11:16:09

诚如深圳老亨所言,作品的篇幅太短了,建议写成金融系列故事。那天陈彻老师讲到,写出自身行业的独特故事,让更多的人阅读与分享。我是股票爱好者,多次持有与操盘深发展,在股市风云际会中沉浮,感慨万千,期待多一些细节描写,加长篇幅,让读者看个痛快。

阮声 评《股票的魔力》

2020/12/3 21:43:18

那天一起坐地铁回家,聊起你的经历、你的行业,兴高竟不觉路短。我因前几年写物流行业的剧本,对这个行业了解了不少,发现这几乎是当代中国城市里最辛苦也最有希望的行业,百万物流人支撑起了整个中国的消费经济,几乎每个中国人都离不开快递、外卖,但并没有多少人了解物流人的工作原理、付出的辛苦。所有快递员一年只有春节休息3、5天,其他节假日永远无休,收入也远没有大家以为的那么高。这个行业值得大书特书,阮声,加油!

陈彻 评《遇见邻家,寻觅久违的文学梦》

2020/12/2 16:01:21

其实,在看到你文章之前,我都不知道深圳发展银行已经消失了。读了你的一系列文章之后,才了解到深圳银行业经历过如此波澜激荡的发展历程。看来任何一个行业外人只能了解到只鳞片爪,只有行内人才能深入、全面地讲出来因去果。希望能有更多行业的人都来说说自己所从事的行业,那天跟阮声一起坐地铁回家,跟他聊起他在快递业的经历,也是大开眼界。希望各行业的人来讲各行业的深圳故事,能成为2021年邻家写作的一个内容。

陈彻 评《股票的魔力》

2020/12/2 15:56:11

感谢各位倾情打赏,这或者就是写作的动力。文字搬运是个苦行僧,搬呀搬呀发现四周无一人,多孤苦,此时多么需要掌声。打赏就是。这篇小说,来自网上热传的不雅视频。都说小说是从新闻结束的地方开始,于是想哈想哈就有了这个故事。人生有很多岔道,我主观地让他们朝好的方向走。但尽管如此,人生乃然有很多条趟不过去的河。河只是一种象征,各位可以从伦理中跳出来,作另外的想象。

茨平 评《趟不过去的河》

2020/11/24 14:18:32

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文学的热爱,这样的人会活得很带劲儿,有理想有追求且一步一个脚印向上攀登着,这样的人生对于理想主义者来说就是最大的幸福。邻家聚集了一大群这样的文学爱好者,我们聚在一起单纯、热烈、美好,无论生活中遇到什么挫折、艰难、变故,只要精神世界的理想还在前方,就总能在跌倒的地方爬起来,收拾好伤口再出发。用故事点亮的城市有万家灯火的热闹,在这样的城市里生活就不会孤独。

陈彻 评《用故事,点亮城市》

2020/11/17 20:24:46

陈老师,当初阅读了你的《被房号串起的日子》以后,我就认为你这篇文章肯定会得奖,甚至可能是获得大奖。你的文字蕴含真情,在朴实无华中,娓娓道来。文章围绕房子这一主线,从初入深圳打工,到与丈夫结缘,一个又一个和房子有关的故事,以及你的自强不息的奋斗,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教师,让我敬佩。获奖实至名归。希望在邻家看到陈老师更多的作品!

谢龙 评《与文字为伴》

2020/11/17 18:25:27

楚桥说得对,越是最痛切的亲情讲述,越是要收着写。把读者看哭的作品固然是出色的,但这一位母亲的人生应该不止令人难过,更应该有悲凉、愤怒、遗憾、思考的情绪,如果行文能把这些情绪都勾出来,那就更好了。推荐这次入决的一篇作品,赵俊的《父亲,我究竟该回忆什么》,这篇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可是不管怎么样,写自己的父母对我们来说都是异常艰难的事,因为可能要面对一个自己不愿面对的自己。让我写的话,肯定没你写得好。

陈彻 评《​关于母亲的一切》

2020/11/6 13:10:04

很精彩的故事呀,叙述的节奏很冷静,成功地牵引了读者的兴趣。只是前面铺垫的有点多,后面拆开“包袱”又有些仓促。由于这个“青龙”始终没有出现过,其实读到中段的时候我已经有些猜到是怎么回事了,如果在这个时候加点疑似青龙的人稍微出现那么一下,会稍微打消读者的疑虑,按照作者的布局继续迷下去。其实这个“青龙”是胡伊格这个可怜的女人对爱情和生活近乎无望却执着的梦想,如果能在方面再深挖一下就更好了。拙见。

陈彻 评《后遗症》

2020/11/6 12:54:01

你太机智了,竟然想到了投资,真是块发财的好料啊!我太实在了,除了当评委推作品打赏,就是用这个普通账号打赏,两个号的邻家币都已经消耗殆尽。不过也是有收获的,这两个月读到了太多好作品,度过了美好的阅读时光。邻家是个温暖的所在,这里喧嚷热闹,其乐融融,很快又将迎来一年一度的节日:颁奖礼,有邻家,所有文友都不孤独。

陈彻 评《写在2020年睦邻文学奖揭晓季》

2020/11/6 12:37:36

再说一句,深谢老亨多次打赏。这篇稿子的确花了点心思去写,三易其稿吧。正面强攻,侧翼包抄,最后采用此法写,觉得更好一点。你的痛苦来自于哪,你就会幻想于哪,不只是中国人,恐怕全世界人性都这样。所谓侠客,所谓清官,所谓明君,都来自于此。小说原名《臆症》《伤心洗马井》,最后才是此名,我也不知哪个好,望师友们赐教。 小说,小心谨慎地说。故事,多加点事。呵呵!

茨平 评《后遗症》

2020/11/5 19:26:02

身体弱,没文化,很难改变自己的命运。少时从父,中年从夫,老来从子,是一位典型的老式传统弱势女性。这种文字,我觉得作者不必有太多的旁白和感慨,而是耐心地结合时代背景讲述母亲的一生。当然,作为儿子,在书写母亲的人生时,确实难以做到那么理性,或藏或露都有太多讲究。所以,写自己或者写至亲是技术难度很大的事儿。

海棠未眠 评《​关于母亲的一切》

2020/10/31 17:49:50

最新打赏阅读更多>>

妮子 点赞了 《双赢》10元(1000邻家币)。

张华 点赞了 《双赢》10元(1000邻家币)。

妮子 点赞了 《神秘的美女邻居》10元(1000邻家币)。

卿卿 🍀 点赞了 《双赢》10元(1000邻家币)。

涅槃中的狼 点赞了 《双赢》10元(1000邻家币)。

勿语。 点赞了 《读过》10元(1000邻家币)。

广东
深圳市
县区
街区
社区
小区
省区选择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华文擂台 子虚国
城市选择
县区选择
街区选择
社区选择
小区选择

分享到:

手机版 |  邻家公约 |  游客便利 |  联系我们 |  会员权利 |  帮助中心 |  建议留言

Copyright ©2016 邻家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4]0415-115号 备案号:粤ICP备14014385-1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