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排行
  • 赛事
  • 入深圳记
  • 资讯
  • 邻家
  • 注册
  • |
  • 登录
  • 520微咖大赛
  • 睦邻文学奖
  • 华文擂台
  • 作者文库
  • 城市文库
  • 类型文库

登录|注册

  • 首页
  • 排行
  • 赛事
  • 入深圳记
  • 资讯
  • 邻家
  • 520微咖大赛
  • 睦邻文学奖
  • 华文擂台
  • 作者文库
  • 城市文库
  • 类型文库
  • 全网作品
  • 参赛作品
  • 封面文章
  • 海选入围
  • 决赛入围
  • 520周冠
  • 获奖作品
  • 赛事动态
  • 参赛须知
  • 大赛留言
  • 媒体报道

赛事动态

2016年评委郭建勋提名作品(排名不分先后)

发布人:秘书处  发布时间:2016/9/29 14:25:34  点击:28992


1、《漂鸟》  徐建英

上个月,读了徐建英三个小小说,有个写屠夫的,白描功夫拿手。当时评道:“别有味道。没抖个小包袱就完事了,文字蛮雅美,意境有别趣。”老一代作家是讲究“两白”的,白描和留白。我觉得,《漂鸟》“两白”都用得不错,极简的笔墨、极忍的情绪勾勒了极残酷残缺的人情世态。《漂鸟》的喻意亦佳;小店经营者的独特体验又为“深圳漂泊”的文学抒写捡了一个小漏补了一个缺。两小建议:一、第五节宜再藏点;二、第八节有“温暖”之嫌。


2、《相信爱》  阿北

我有夜读的积习,心情好读散文,心情坏读小说,心情不好也不坏,读传记。只说心情坏为什么读小说,乃是小说一般都往惨里整,我的生活还好过小说里的生活,心情遂好。阿北的小说提供了好的爱情坏的生活,流塘又像条香樟街,声色俱佳,是阿北文学的地标与卖场,至少,我是喜欢的。文学该描写我们最熟悉的地儿或最陌生的事儿,前者,谓之生活功底,后者谓之想象力。这篇显然生活功底见长而想象力见乏,没关系,执一端,亦能成好文。


3、《古桥遗梦》  木冰

古游记是蛮有意思的,不说唐宋大家,明清小品里偶蹦出来一篇,皆有观有感有情有趣。至近代,哪怕像《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的命题作文,或有大路货之嫌,状景抒情,亦收放有致。后来就不堪了,充斥了杨朔的那类,不说人话。余秋雨又一恶,假抒情,看似引经据典,其实跟杨朔是同一个路子,只是更花里胡哨了些。不得不说,《古桥遗梦》倒是既缺了杨朔的“假巧”,又少了余秋雨的“伪情”,反过来,却是优点,虽文章还真得既巧又情的。


4、《我们都是可耻的》  无影

男女间的那点事儿,是我们最爱搞,也最容易搞出事的。最爱搞——发乎性;搞出事——止乎礼。婚姻是发乎性与止乎礼撞车的事故现场,所以,在发乎性的文学里,婚姻的地位连青楼都不如。读宋词,我只读过两个人的悼妻诗,苏东坡的”十年生死两茫茫”和戴复古的“千里归来赋悼亡”,大多的,是送一夜情的妓女的。《我们都是可耻的》仍在讲“性”与“礼”的那点纠结,小话剧般地呈现了当下撕裂式婚姻的种种桥段,下手或狠,倒中肯綮。


5、《西乡河的倒影》  李双鱼

生活向前,文学向后,文学至少有个意义是帮我们打捞曾经的生活,让那些蒙了灰尘的喜怒哀乐回光反照一次。从这个意义上说,搞文学也并非毫无意思。更有意思的是,能感己,冷不丁,还感人。这样说的意思是,《西乡的倒影》是感人的,兜兜转转、杂杂碎碎的日子是双鱼的西乡岁月,亦是吾辈的异乡行状。双鱼又是写诗的,诗的小细腻、小忧伤、小柔情侵到散文的肌骨里,凄清几至凄厉,中秋刚过,月白如雪,几有魅影。


6、《青春骊歌》  杨点墨

先说点题外话。我喜欢说题外话。青春骊歌,一曲告别青春的歌,蛮喜欢这几个字。我都快要写《中年骊歌》了。由一个写中年骊歌的人评价青春骊歌,有点儿小隔;之外,甚至还有点儿小嫉妒。《青春骊歌》写了涉世之初的酸甜苦辣,还有职场的小政治、小斗争,挺活泛的,堪称深圳小白领挣扎沉浮的元素表和谱系图,但骨子里,还是“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的义勇军进行曲,那是挡不住的风情掩不住的青春。


7、《深圳视角,日本细节》  笑笑书生

周作人对中国近代思想是有启蒙之功的,一直在不遗余力地推介两块:一是希腊;一是日本。不说希腊。在周的眼里,日本是汉唐的海外遗珠,又是西方文明的优等生,师之,对其时的病残中华或有裨益焉。历史越百年,旧话题或仍有新意义,书生观感,至少是有“比较学”的意义的,一味的詈骂和雠言总是弱者的伎俩。另,人看既小,马看蹄爪,一个细节胜过雄辩滔滔,余秋雨似的蹈空之思,除了激情就是激情。有时候,激情是条然并卵。


8、《青葱记忆》  钟平

结构主义的尝试之作?可能是,也可能不是。但不管是不是,至少,作者在有意识地进行一些文本的寻幽探微,就所谓的打工文学这个破箩筐来说,是有点小意义的。工厂生活是文学创作的富矿,但未必真的如讨好“底层叙事”的人所说的,其粗砺的、不加雕饰的材料即是文学,那充其量只是“民俗”。我觉得,文学还是雅致化。而文本上的探索和尝试是雅致化的一个途径之一;语言也是一个。当然,还有其他。


9、《深圳密码:我对世间万物保持中立》  江飞泉

不太懂诗。不太懂,但仍可置喙,这是所谓评委的权力。这样说的意思是,参加比赛得有个好心态。由主观的人创作主观的作品,要求主观的评委作客观的评估,这事有点难。近些年,我做过很多次评委,也参加过些文学赛事,个中滋味,五味杂陈,得出的结论是:这事儿还真当不得真。喜欢文学,写点小玩意,乃志趣也,把志趣的事儿去求高低评判,这是把道德的事儿交法院,不好办。说这么多,意思是,假如我评得不好,请谅。


10、《全家公敌》  张夏

张夏蛮能写的,半夜读,读出我一身冷汗,怀疑我就是那个柳正直。老婆就常骂我:“外面热古子劲,回家死蛇子一样!”死蛇子不专指性事。人这鬼东西,总是分裂的,病人多常人少,不仅个人人格分裂,其社会人格也是分裂的,一个坏官员是个好女婿,一个烂作家偏偏唱得手好花鼓戏。人生如此丰富,文学才有搞头。《全家公敌》以斩铁式的决绝与果敢写出了这种丰富性表述下的人生残酷,直指了当下百鬼狰狞下的人格分裂社会分裂,洵是佳构。


11、《年尾过了是年头》  段作文

我在想一个比喻,文学和历史的关系。总算有了,是情人和老婆的关系。把文学放历史前头,说明,我是重文学的。一般说,文学和历史是互补的,相安无事,但有时,也敌对,会相互执了刀打仗。历史会故意语焉不详,如打工前30年的事儿,在磅礴的宏大叙事里,只成了一个淡略的逗号,也许,这才有了打工文学的创作驱动和话语诉求,那些血泪交织悲喜交加的细节才丰盈了那段主流叙事外的历史空白。老段是补这个空白的一个工蜂式的写作者。


12、《冷焰》  马虹玫

上了一堂分娩课。分娩课外,展开了一幅医患的世道人心图。不管怎么说,这小说是独特的,小喜欢。文学到底是写活大伙儿知道的好,还是写活大伙儿不知道的好?是有争议的。我个人是倾向陌生化阅读,未知的领域游个小泳,湿乎一下热燥的生活。文字亦顺溜,寻常情节铺展开,有一搭没一搭,把个事儿清清爽爽地说完了,很有点讲故事的能力。但我仍然觉得科普的痕迹有点重,人物也略有点脸谱化。人生都不易,各有各的理,作家无妨做路人。


13、《三人行》  游利华

用工笔画般的细致、文火煲汤的耐心给咱们讲了三个命运迥异的女人的故事。三个女人一台戏,这台戏其实也是这个鸟时代——最好的时代最坏的时代——的戏。俗说话,做戏的人痴,看戏的人傻,痴而为文,能够让人看傻,产生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的互动,这种互动,正是文学的魅惑之一。分贝是痴的,相识于晚报《都市絮语》,絮语已成风絮,吾辈已作鸟人,而她躬耕于文字陇亩,风动她不动,亦堪喜更堪敬;我就傻傻地看,仍做“游丝”。


14、《老实人》  王建荣

本届小说一个小亮点是开始关心心灵了。记得几年前,某老友对我调笑新旧工场小说的变迁:原来,推开门,经理的手放在文员的大腿上;现在不了,推开门,经理的手没放在文员的大腿上,放在文员姐姐的大腿上。这种对身体的过度消费正是所谓“打工文学”饱受诟病的理由之一。有时候,都写到胸部了,就懒得再往里钻钻,进到心灵。文学固然要关心民瘼,拿不到工资偷不到汉,但我总觉得,心灵问题也是文学的母命题。没宗教,文学填。诚荐。


15、《水客相》  风居住的街道

有点小意思。盖文字这玩意儿,或黄钟大吕振聋,或晓风残月悦性,宇宙之大,蝼蚁之微,皆是好的。至于做法,亦公婆之理仁智之见,读的人能读出点小意思,也是好的。倒有两点甚为讨厌,一是端个架子,二是说个理儿。所以,古人讲文章有两句棒喝:不落言筌;不涉理路。《水客相》是微的,犄角之微,边缘地带某一种活色生香的生存方式,读来甚可爱,虽用的是夹白文言,亦未在言筌理路之中,诚荐之。


16、《枕歌待旦(地铁工人专题长篇组诗)》  云替

塞车塞怕了,坐了几次地铁,鸡肠儿似的延贯了出去,特方便,为表达谢意,有几次想写诗,但几次均未得。不用我写了,云替写了,而且,还写得那么刚健的。白香山说,诗歌合为事而作。叙事诗那个路线历来自有“拾遗补阙”的史实功能的。深圳地铁也应该有首诗。依我看,那诗最好不是御制诗,“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的唐朝比“清风拂槛露华浓”的唐朝就诗歌的意义更好些。《枕歌待旦》还是“露华”浓了一点,窃以为。


17、《旧时光的倒影》    顾启淋  

唱对台戏啊,那壁厢有个李双鱼《西乡河的倒影》,这壁厢又来了个《旧时光的倒影》,还都六字句的标题,有点味。“三杯桃李春风酒,一榻菰蒲夜雨船”,久客怀归,烟波江上乡愁烟起,这是中国文人的老桥段。但读《旧时光的倒影》仍是让老江湖的我读出了白云乡寮的浅喜和烟雨江南的浅愁,走的又是浅白平易的路线,淡淡融融的文字、遮遮掩掩的情思,淡疏的文人小品,有时候倒胜过金碧山水。


18、《七节棍》  项建标

就我看到的小说,我觉得,《七节棍》是最厉害的。很短的篇幅、很藏的写法、很毒的内容、很深的指向,好小说该不该就是这样的?我不知道,我知道的是,它的感染力如此之强,越过电脑屏,几乎把我击倒。作者好像不是个老司机,由此亦可见,小说还得个好故事,这是天成的东西。天成的好故事总是那么容易打动人,直指人心,直穿肺腑,至于所谓手法,其实真的不太重要。邻家该奖掖和扶持新司机,因为,新司机带来新气象。


19、《步步危机》  乘风无痕

吾人爱讲场,物以类聚的意思。场,也叫圈,比如文学圈、娱乐圈;有时也叫群,Q群、微信群之类。场,讲聚;另一面,也讲分,人以群分。所以,场中有政治。凡三个人,即有政治。政治,是人性大恶之一种。《步步危机》是说办公室政治或曰职场政治的,职场成功是粒酒心糖,外头蘸了业绩、职位、才干的甜,里头是那丁点儿小利益,还是苦的。庄子讲过一个蜗角之争的故事。职场游戏如此,其实,所有俗世种种,包括政治,皆如此。诚荐。


20、《深圳就像另一个我》  黄国焕

周作人批评鲁迅的回忆文章有“诗意的假”。钱钟书也说过传记最不靠谱的话。凡是冠了“自传体”色彩的文字皆有虚妄的成份,有披金拣沙的“创作”的功夫在里头,不能作史看。所以,“非虚构”大抵虚构,倒是虚构的小说能映出生活的钉钉铆铆。国焕的这篇景在钉钉铆铆之中,意在钉钉铆铆之外,就文章来说,至少心是忠诚的。怀了忠诚的心去记录,偶或抹了虚构与非虚构之痕,亦在“文”的盘子里。毕竟,做文不同做史,史重实,文重情。


相关

  • 一个“坪山二代”记父辈经历
  • 我与坪山同频共振
  • 坪山给予我幸福生活
  • “我的家,在金沙”
  • 坑梓的美好
  • 红色力量与新时代
  • 风雨兼程坪山人
  • 2020年度邻家币兑换须知
  • 金碧路
  • 回忆在坪山碧岭的日子
我要发表
大赛评委> 大赛作者>
2020“睦邻文学奖”颁奖典礼>> 2019“睦邻文学奖”颁奖典礼>> 2018“睦邻文学奖”颁奖典礼>>
2017“睦邻文学奖”颁奖典礼>>
2016“睦邻文学奖”颁奖典礼>>
2015“睦邻文学奖”颁奖典礼>>
2014“睦邻文学奖”颁奖典礼>>
2013“睦邻文学奖”颁奖典礼>>

阅读分类

  • 小说
  • 诗歌
  • 散文/游记
  • 城市浮世绘
  • 长篇连载
  • 微创作
  • 纯虚构
  • 非虚构
  • 文论
  • 戏剧
  • 同题/征文
  • 非首发作品
  • 新类型

阅读更多>>精彩评论

夜上阑珊新近发表的小散文《勒杜鹃》,弥漫着浓浓的春天气息,虽然这几天深圳正处于寒冬。文章开头并没有直接写勒杜鹃,而是用牡丹花作了一个小引子,喜欢她的大红大绿,雍容贵气。紧接着作者笔锋一转重笔写了文章的主要花卉--勒杜鹃。从深圳的深南大道、公园、写字楼、小区、城中村、小巷里、老房子,到阳台上,都可以看到它火红的身影,最后直奔主旨:那开出一簇簇的花朵,就像深圳这座城市里的打工者,来了就是深圳人。

方华吉 评《勒杜鹃》

2021/1/11 20:34:49

非常感谢老亨和元罗君的抬爱与慷慨打赏。相信每个人都有一个非比寻常的2020,疫情带给我们不一样的人生体验,我们做不了时代的英雄,但是可以用天然真挚的文字见证时代历史,记录平凡生命的轨迹。感谢邻家,让我们的生命可以在这里相交相感 。年终感言记录我们这一年的欢喜悲忧,也让我们能够在岁月轮回,新旧交替之际,让匆匆的自己能够停足顿首片刻,回望来时的路, 远眺前方的景,在心里,为自己燃一盏灯,继续上路!

王学君 评《2020讲不出再见》

2021/1/5 6:44:07

阅读可以使人生更精彩,使生命更丰盈。阅读也是一门人生的必修课,有修为的人,能多经典,也能把自己读成经典。但从古至今,阅读更多是个人的事,自己的事,能够从自己阅读出发,有对阅读的喜爱出发,把推广阅读作为自己的毕生的事业——纯公益的事业来做,实在是难得,实在是了不起。到了后期,推广活动不仅停留在做几次阅读分享,办几场阅读沙龙,还能调动社会力量,联系爱心企业参与,这样就把对于阅读的公益推广做强做大了!

老练之一 评《做快乐的公益领读人》

2020/12/29 21:23:54

这个小说,来自一句玩笑话。几个文友凑一起瞎聊,我指着某说,我要写你与某某私奔。他们起哄,我就真写了。我没写他们私奔过程,这样会掉进套里。初习写作时,我明白,把假故事编真了才算成功。现在明白,小说就是把简单的事情搞复杂来,越复杂可能越有味道。于是,在这里,我拼命往复杂里搞,横生枝节,摁在看似简单的过程中。最后说一句,写文有时真痛快,有时真痛苦。

茨平 评《闹药》

2020/12/22 11:16:09

诚如深圳老亨所言,作品的篇幅太短了,建议写成金融系列故事。那天陈彻老师讲到,写出自身行业的独特故事,让更多的人阅读与分享。我是股票爱好者,多次持有与操盘深发展,在股市风云际会中沉浮,感慨万千,期待多一些细节描写,加长篇幅,让读者看个痛快。

阮声 评《股票的魔力》

2020/12/3 21:43:18

那天一起坐地铁回家,聊起你的经历、你的行业,兴高竟不觉路短。我因前几年写物流行业的剧本,对这个行业了解了不少,发现这几乎是当代中国城市里最辛苦也最有希望的行业,百万物流人支撑起了整个中国的消费经济,几乎每个中国人都离不开快递、外卖,但并没有多少人了解物流人的工作原理、付出的辛苦。所有快递员一年只有春节休息3、5天,其他节假日永远无休,收入也远没有大家以为的那么高。这个行业值得大书特书,阮声,加油!

陈彻 评《遇见邻家,寻觅久违的文学梦》

2020/12/2 16:01:21

其实,在看到你文章之前,我都不知道深圳发展银行已经消失了。读了你的一系列文章之后,才了解到深圳银行业经历过如此波澜激荡的发展历程。看来任何一个行业外人只能了解到只鳞片爪,只有行内人才能深入、全面地讲出来因去果。希望能有更多行业的人都来说说自己所从事的行业,那天跟阮声一起坐地铁回家,跟他聊起他在快递业的经历,也是大开眼界。希望各行业的人来讲各行业的深圳故事,能成为2021年邻家写作的一个内容。

陈彻 评《股票的魔力》

2020/12/2 15:56:11

感谢各位倾情打赏,这或者就是写作的动力。文字搬运是个苦行僧,搬呀搬呀发现四周无一人,多孤苦,此时多么需要掌声。打赏就是。这篇小说,来自网上热传的不雅视频。都说小说是从新闻结束的地方开始,于是想哈想哈就有了这个故事。人生有很多岔道,我主观地让他们朝好的方向走。但尽管如此,人生乃然有很多条趟不过去的河。河只是一种象征,各位可以从伦理中跳出来,作另外的想象。

茨平 评《趟不过去的河》

2020/11/24 14:18:32

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文学的热爱,这样的人会活得很带劲儿,有理想有追求且一步一个脚印向上攀登着,这样的人生对于理想主义者来说就是最大的幸福。邻家聚集了一大群这样的文学爱好者,我们聚在一起单纯、热烈、美好,无论生活中遇到什么挫折、艰难、变故,只要精神世界的理想还在前方,就总能在跌倒的地方爬起来,收拾好伤口再出发。用故事点亮的城市有万家灯火的热闹,在这样的城市里生活就不会孤独。

陈彻 评《用故事,点亮城市》

2020/11/17 20:24:46

陈老师,当初阅读了你的《被房号串起的日子》以后,我就认为你这篇文章肯定会得奖,甚至可能是获得大奖。你的文字蕴含真情,在朴实无华中,娓娓道来。文章围绕房子这一主线,从初入深圳打工,到与丈夫结缘,一个又一个和房子有关的故事,以及你的自强不息的奋斗,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教师,让我敬佩。获奖实至名归。希望在邻家看到陈老师更多的作品!

谢龙 评《与文字为伴》

2020/11/17 18:25:27

楚桥说得对,越是最痛切的亲情讲述,越是要收着写。把读者看哭的作品固然是出色的,但这一位母亲的人生应该不止令人难过,更应该有悲凉、愤怒、遗憾、思考的情绪,如果行文能把这些情绪都勾出来,那就更好了。推荐这次入决的一篇作品,赵俊的《父亲,我究竟该回忆什么》,这篇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可是不管怎么样,写自己的父母对我们来说都是异常艰难的事,因为可能要面对一个自己不愿面对的自己。让我写的话,肯定没你写得好。

陈彻 评《​关于母亲的一切》

2020/11/6 13:10:04

很精彩的故事呀,叙述的节奏很冷静,成功地牵引了读者的兴趣。只是前面铺垫的有点多,后面拆开“包袱”又有些仓促。由于这个“青龙”始终没有出现过,其实读到中段的时候我已经有些猜到是怎么回事了,如果在这个时候加点疑似青龙的人稍微出现那么一下,会稍微打消读者的疑虑,按照作者的布局继续迷下去。其实这个“青龙”是胡伊格这个可怜的女人对爱情和生活近乎无望却执着的梦想,如果能在方面再深挖一下就更好了。拙见。

陈彻 评《后遗症》

2020/11/6 12:54:01

你太机智了,竟然想到了投资,真是块发财的好料啊!我太实在了,除了当评委推作品打赏,就是用这个普通账号打赏,两个号的邻家币都已经消耗殆尽。不过也是有收获的,这两个月读到了太多好作品,度过了美好的阅读时光。邻家是个温暖的所在,这里喧嚷热闹,其乐融融,很快又将迎来一年一度的节日:颁奖礼,有邻家,所有文友都不孤独。

陈彻 评《写在2020年睦邻文学奖揭晓季》

2020/11/6 12:37:36

再说一句,深谢老亨多次打赏。这篇稿子的确花了点心思去写,三易其稿吧。正面强攻,侧翼包抄,最后采用此法写,觉得更好一点。你的痛苦来自于哪,你就会幻想于哪,不只是中国人,恐怕全世界人性都这样。所谓侠客,所谓清官,所谓明君,都来自于此。小说原名《臆症》《伤心洗马井》,最后才是此名,我也不知哪个好,望师友们赐教。 小说,小心谨慎地说。故事,多加点事。呵呵!

茨平 评《后遗症》

2020/11/5 19:26:02

身体弱,没文化,很难改变自己的命运。少时从父,中年从夫,老来从子,是一位典型的老式传统弱势女性。这种文字,我觉得作者不必有太多的旁白和感慨,而是耐心地结合时代背景讲述母亲的一生。当然,作为儿子,在书写母亲的人生时,确实难以做到那么理性,或藏或露都有太多讲究。所以,写自己或者写至亲是技术难度很大的事儿。

海棠未眠 评《​关于母亲的一切》

2020/10/31 17:49:50

最新打赏阅读更多>>

深圳老亨 打赏了 《梦里饥荒》1000邻家币。

520周冠 打赏了 《亲子文学•莲花山》45000邻家币。

Inna 打赏了 《亲子文学•莲花山》1000邻家币。

之乎者也 打赏了 《亲子文学•莲花山》2000邻家币。

停云阁 点赞了 《再见,固戍》10元(1000邻家币)。

ོ俊 ོ 点赞了 《再见,固戍》10元(1000邻家币)。

广东
深圳市
县区
街区
社区
小区
省区选择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华文擂台 子虚国
城市选择
县区选择
街区选择
社区选择
小区选择

分享到:

手机版 |  邻家公约 |  游客便利 |  联系我们 |  会员权利 |  帮助中心 |  建议留言

Copyright ©2016 邻家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40415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7]2756-412号 备案号:粤ICP备14014385-1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