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排行
  • 赛事
  • 入深圳记
  • 资讯
  • 邻家
  • 注册
  • |
  • 登录
  • |
  • 发布作品
  • 520微咖大赛
  • 睦邻文学奖
  • 华文擂台
  • 作者文库
  • 城市文库
  • 类型文库

登录|注册

  • 首页
  • 排行
  • 赛事
  • 入深圳记
  • 资讯
  • 邻家
  • 520微咖大赛
  • 睦邻文学奖
  • 华文擂台
  • 作者文库
  • 城市文库
  • 类型文库
  • 全网作品
  • 参赛作品
  • 封面文章
  • 海选入围
  • 决赛入围
  • 520周冠
  • 获奖作品
  • 赛事动态
  • 参赛须知
  • 大赛留言
  • 媒体报道

赛事动态

2016年评委费新乾提名作品(排名不分先后)

发布人:秘书处  发布时间:2016/9/30 16:04:30  点击:55952


1、《我们都是可耻的》          无影

无影的确没有让人失望。继《触摸》后,这篇《我们都是可耻的》又找到了那种小说的节奏和语感,那种“无影式”的叙述。小说非常压抑,开场就是长镜头特写,主人公如临深渊,对回家的恐惧、沉重,无力前行。摇摇欲坠的婚姻,无休止的语言与肢体暴力,备受摧残的身心,无影没有任何回避,直接正面切入,甚至有些地方过于写实,让人产生生理上的不快,比如有点变态的性描写,那种镜头语言,直观地呈现,大胆而残忍。作者足够冷静,就像外科医生,用尖刀一点点解剖生活,解剖失败的婚姻标本。这篇小说和《触摸》是相通的,它的语言,它的叙述,它的气息,它的体温,是一脉相承的。这种写作特质,我希望无影能保持下去,并彰显成自己的风格。


2、《木马》         卫鸦

这篇小说无疑是篇力作。卫鸦驾驭文字和构建情节的能力,可谓炉火纯青,所以整个故事读起来很流畅,伏笔、转折、高潮,起承转合,都很漂亮。难得的是有温暖的基调,人性的光辉在故事的反转中,照亮了普通的小人物。我始终认为文学的普世价值是审美,揭丑和审丑不是目的,只是手段和工具。文学可以写人性之恶,甚至将其推到极致,但这恶中还能开出人性之花,就像在灰烬中葆有火种,如果呈给读者的只是灰烬,文学的价值将大打折扣。


3、《全家公敌》        张夏

张夏每年参赛的小说都写得相当扎实,她这篇《全家公敌》一发上来,我就注意到了。就算我不提名,肯定还是有评委慧眼识珠的。柳正直因沉溺于做善事,而被全家视为公敌。柳正直和家人,特别是其母亲的高度对立与冲突,这样的情节设置富有戏剧性和张力。最后的结尾略带黑色幽默,被视为不孝的逆子反而是唯一的为父扫墓者,反讽的意味显而易见。张夏笔下的人物有点夸张,特别是柳正直母亲的首次出场,非常夸张的骂人,带有表演性质。这应该是作者有意为之。整个就是一场戏,演戏的认真,看戏的热闹,一地鸡毛,不可收拾。张夏成功地写出了“喜剧式的悲剧”。


4、《我要自个儿待着》         笑笑书生

书生终于老实地讲了一回故事,没有《关不上的门》那种天花乱坠,十八般武艺全上,而是扎起马步,按着规范动作来耍。这也算是他的一个尝试吧。这篇小说可以和无影的《我们都是可耻的》放在一起来看,同样是写不幸的婚姻,无影用的是阻击枪,瞄准一点,不及其余,力求一击毙命,毕其功于一役;书生用的是机关枪,突突突,一连串,射得千疮百孔,体无完肤。很难说两者哪个更高明,都是高手。高手入决,龙争虎斗,精彩还在后头。


5、《夕阳以西》         许媛

许媛的文字是唯美的,带着女性独有的呼吸与节奏。我知道她微咖写得好,没想到她的短篇小说也写得如此之好。这篇《夕阳以西》惊艳到了我,这样温婉、精致的文字,不疾不徐的节奏,14路车及终点的想象,到最后的谜底揭开,像一件完美的工艺品,需要静下心来,细细欣赏。我个人偏爱文字漂亮的小说,不是刻意堆砌出来的漂亮,是那种精心打磨、句斟字酌的漂亮。如果一个写作者,对笔下的文字不负责、态度马虎,能写出什么好的作品呢?


6、《阿贞的肚子》         老痴

老痴这个故事真是司空见怪,说白了,就是上司搞大了下属阿贞的肚子。但故事的叙述却摇曳生姿,别出心裁。从同一个人,分出两条线来讲述,好像精神分裂出一个自我,一个他我。以自我的角度,来讲述他我的故事,而且不做作,不勉强,天衣无缝,这就是老痴的功力。“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但文中的“我”既是当局者,又是旁观者,于是这个简单的故事,就不是一碗清水看到底了,而是有了深度,有了热量,有了各种混沌,欲语还休。文中的老板口头禅,把鸡巴割掉,也就是炒员工鱿鱼,很黄很粗暴,但这粗俗倒也符合身份,直接粗鲁,金钱为上,哪管他人死活。把怀孕的阿贞鸡巴割掉,这和阿贞以小三身份,被上司搞大肚子一样荒谬而残酷。之所以说阿贞被上司搞大肚子荒谬,是因为这件事进行得明目张胆、正大光明,当事人表现得理直气壮、旁若无人,同事表现得熟视无睹、见怪不怪。如此社会,难怪小三当道。


7、《时间坚硬》          哥萨克人

好吧,这篇小说是绕不过去的,迟提名不如早提名。《时间坚硬》可能是我目前看到的情节性最强的小说了,很适合改编成影视剧本。夫妻来深圳后的种种奋斗、挫败、背叛、伤害,以及坚守、反抗、挣扎、无奈,演绎了一出深圳小人物版的“欲望都市”、“罪与罚”。这篇小说是典型的故事片,以情节取胜,无巧不成书,种种戏剧性的矛盾冲突,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生命不止,折腾不息,就地取材的深圳样本,倒也名副其实。只有深圳,才适合演绎这种爱恨情仇、财富人生、底层奋斗、大起大落。这篇稍显不足的是,情节推进得太快了,太影视化了,故事化了,反而削弱了其文学性。


8、《深圳草人》             水去先生

水去还是那个水去,写的文章还是那个味儿,感觉是用弹琴画画的手来写烟火、草民,所以再俗的生活到了他这里,也有点“清明上河图”的味道了。这一派热闹,人物众多,小摊贩与鬼佬共存,一点也不违和。水去算是个人精了,三教九流,都能成为朋友,所以得以窥见千姿百态人生,领略万千世界风采。水去的观察能力一流,用文字画出的那一幅幅人物肖象,都活灵活现,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好在文笔洒脱,不然这么多人物,非得乱成一锅粥不可。


9、《二十四个圳事:从大寒到立春(组诗)》      江飞泉

飞泉真的是高产,小说、诗歌都出手不凡。这组《二十四个圳事》写得气势磅礴,诗情澎湃。看这组诗,感觉一下子回到当时看笑笑书生的《关不上的门》,同样的才气横溢,十八般武艺尽现,语言天花乱坠,精彩词句纷呈,让人眼花缭乱。从形式上,从技巧上都趋于完美。文无定法,当作者将文字表达推到一种极致,这也是一种成功,或许有炫技之嫌,或许有形式大于内容之弊,但终是瑕不掩瑜,遮掩不住文字的光芒。只是以作者的才情,还需要为诗歌注入更多的感情,就像《冬至》那首,有血肉体温,有眼泪心跳。另外,作为组诗,是否能做到一个整体,做到1+1大于2?这很重要。


10、《植物的天真与自由(组诗)》           浅尘尘

浅尘尘连续两年,都拿出一组植物诗来参赛。这个女人真的很喜欢植物,她说自己本性像草叶,她“不顾人世,向大自然寻找安慰”。她的诗歌简洁、素净,有禅意,有哲思,如流水倒影,如清风明月。这些诗的意义/随遇而安的种子/在任何一个地方遇见/诗也如此/在音调中呈现,在自然中念起/在喧嚣与孤寂中觉知。遇见这些诗,邂逅宁静的美好时光,与植物为友,沉溺于自然,于生活在深圳的红尘中人来说,不啻是侈奢的享受。


11、《枕歌待旦(地铁工人专题长篇组诗)》       云替

这组诗歌是劳动者之歌,更具体点说,是地铁工人之歌。这组诗打动我的,在于作者那力透纸背的激情与力量,那种粗糙、不加修饰的诗句,那种直接凭本能和热血写下的诗句,凝结着来自一线工人的热腾腾的血和汗,梦想、奋斗,日复一日的工作,显见一颗地铁人的赤子之心。这组诗歌是完全贴着地面来写的,它少了些郑小琼的那种沉重与疼痛,多了些昂扬与激越,发出新生代打工者的声音。这种正能量、大气、励志而不矫情的诗歌久违了。当然它的缺点也很明显,粗糙、表层化,不够凝炼、含蓄等等。但胜在激情与热血,不管不顾,一吐为快,初生牛犊不怕虎,不讲什么规则,我手写我心,这种原生态写作自有可贵之处。


12、《老实人》           王建荣

《老实人》写得不“老实”,通过简单的情节处理,切入人性深处,就像做一个微创手术,表面开的口子小,但下的刀却深。写人性的蜕变,如蛹化蝶,这个过程本身就足够迷人,再加上故事剑走偏锋,偷窥、恋乳狂,真是活色生香,但作者显然不是为了猎奇,而是探究人性之幽微。主人公从浴室偷窥到博物馆欣赏名画,从恋乳之画到最后性之交融,挣脱“老实人”的人性枷锁,释放天性。基调先抑后扬,故事渐渐走进高潮,并止于高潮。写人,写人性,不浮于故事表层,才能使小说耐读,有味道,有嚼头,让人回味。不然就是一杯白开水,淡而无味;就是肥皂剧,看时热闹,看后就忘。


13、《二十八个深圳年轮》            柏亚利

这是一篇饱含深情的非虚构,二十八个深圳年轮,是作者生命中的烙印,无法抹去。平实的文字,生动的细节,叙述着这似水流年。因一次被偷,阴差阳错来到深圳,经历工作、生活的历炼,文学和商业成为支撑“我”前行的两个支点。深圳打工文学发轫之作是林坚《别人的城市》,深圳始终是他乡,第一代打工文学的“无根”性特征由此凸显。随着时代发展,对深圳的书写更加深入,从他乡到故乡,从他的城到我的城,这种书写使深圳文学找到了“根”。对深圳的文学书写应该与时俱进,融入这座城市的肌理,真正与其“同呼吸、共命运”。以局外人的身份来书写深圳,总有隔靴搔痒之嫌。另外,谈一下非虚构,它是以现实元素为背景的写作,强调作者以个人视角进行完全独立的写作。呈现独特的个人经历,让读者收获不同的人生。社区文学大赛的主旨“为社区立传,为民生著史”,也是在彰显非虚构写作的重要性。


14、《深圳诗卷》          程鹏

程鹏的诗歌叙事,不是于坚、伊沙的那种口语化,也不是藏棣、王小妮那种学院化,他自成一派,不苟且,也不高蹈,重要的是还不“装”。读过太多云里雾里,“装”得厉害的诗歌,对这种真诚、自然,脱下假面具的诗歌,尤觉得可贵。他的用词看上去都很平淡,但却经得起咀嚼,越嚼越有味道;明明在叙事,在书写日常生活,但却饶有深意,比如“沙滩上有人把自己埋在这里,我埋着我的朋友”,从平常中写出不平常,这是一种能力。


15、《念桥边红药》             刘菡萏

菡萏转型做编剧后,文章果然有点影视化了,长镜头、短镜头、特写、聚焦……戏剧性十足的情节,国外国内的情景切换,活活一部现代都市爱情剧。故事整个调性很小女人,也很小资。那些爱恨情仇离我们的生活似乎远了点,但这戏看着却也精彩。文无定法,文学本是无中生有,只要能自圆周其说,怎么编排就看作者的能耐了。文学向影视靠,强调画面感与戏剧性,这也是一种写作方向。文学没有边界,任何形式都可以尝试,只要是真诚的。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文学形式是多样的,多尝试一些写作的可能性,多突破一下自己的写作边界,这样才有可能走得更远。


16、《盼》         赵静

这是一篇勇气、不妥协之作,行文就像一列火车,顺着一个黑暗的方向,几乎不做停顿地飞驰。家庭矛盾从一开篇就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最终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作者有一股狠劲,没有任何遮遮掩掩,而是把伤疤连皮带肉地揭开。这种掏心挖肺似的写作,具爆发力与感染力,将事件推到极致,不仅是对作者文笔的考验,对作者心智、情感也是一场大考。有些作者可能避重就轻绕过去了,而本文作者反其道而行之,避轻就重,正面强突,勇气可嘉。


17、《大女人》          电击

这篇作品让我感兴趣的是题材,抑郁症、强迫症、精神分裂症等心理疾病,在现代都市越来越普遍,前不久明星乔任梁就是死于抑郁症。作者选取一个个鲜活的典型病人,用纪实的手法,将心理疾病背后的故事合盘托出。作者如果不是亲历,那应该是做了比较扎实的案头工作,显得专业和懂行。就像东篱的《冷焰》,行文中涉及到一些颇为专业的医学知识,但并不显生硬,而是很好地融入情节当中,使故事更加丰富、立体、可信。小说到最后,留了一个光明的尾巴,使文章在整体灰暗的调子上多了一抹亮色。


18、《回家》     笑谈一生

少见的佳作!全文四万五千多字,但文气贯通,从头至尾,作者都很娴熟地驾驭着文字和情节,始终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线上。到结尾还能甩出一个高潮,亮个彩,显示了作者扎实的写作功底。题材聚焦当下深圳,浓墨重彩地写活了夏风、李晓媚、陈音乐等职场中人,更成功塑造了薛素萍这个潮商。写深圳,潮州人绕不过去,正如文中所说,深圳如果没有潮州人,这个城市会有一半的灯暗下去。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这是一篇有着纯正深圳血统的小说。本文的题目稍显平淡,和文章不相称。另外,文中政治性的一些调侃,如无必要,都可去掉。行文可以更干脆利落一点。


19、《流离失爱》     叶瑞芬

叶瑞芬的《流离失爱》看过有一段时间了,现在翻出来,还是那种阴郁、压抑,像乌云压城,充塞着暴雨前的沉闷。人有七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我”的感情受挫、流离失爱,也脱不开这七苦。今年的大赛,我看了太多描写失败爱情、破碎婚姻的作品,看来这是普遍现象了。文章最后走向阴郁而吊诡,特别是那句似有所指“你掀开那张沙发的肚子看看吧”,里面会藏着一个男人的尸体吗?这个处理有让人悚然心惊的效果。这篇作品表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特质,对一个女人的心理刻画颇为细腻,就像一口井,深不见底。我特别欣赏那个结尾,伏笔千里,高潮突起。让我们打开沙发看看吧。


20、《乘愿再来》      严仕英

如此诗意、轻盈、干净、剔透的小说,就像一滴水,没有任何杂质,入世的佛,出尘的心。这是想象的结晶,这是唯美的高蹈。佛乘白马而来,经过人间烟火,“就像一面妖镜,观至每个平静心灵深处的微澜”。这是一则城市的禅语?寓言?童话?无法归类。但又有什么关系呢?读到这样美的文字,不觉得庆幸、欢喜吗?看看我们的文学,有的还在地底下,有的习惯贴着地面,有的在半空飞翔,有的则是翱翔宇宙太空,视野多大,格局就有多大。本想把最后一票留到截稿后,但看到这篇小说,忍不住了。以唯美、诗意作结,骑着白马,乘愿而来,度人而去,算是个意外的圆满,是个小确幸。



相关

  • 2022年度邻家币兑换须知
  • 打赏推荐入决作品(排名不分前后)
  • 2022年评委罗芳提名作品(排名不分先后)
  • 2022年评委王顺健提名作品(排名不分先后)
  • 2022年评委陈卫华提名作品(排名不分先后)
  • 2022年评委朱熳青提名作品(排名不分先后)
  • 2022年评委欧阳德彬提名作品(排名不分先后)
  • 2022年评委钟芳提名作品(排名不分先后)
  • 2022年评委孙勇提名作品(排名不分先后)
  • ​2022年评委廖令鹏提名作品(排名不分先后)
我要发表
大赛评委> 大赛作者>
2021“睦邻文学奖”颁奖典礼>> 2020“睦邻文学奖”颁奖典礼>> 2019“睦邻文学奖”颁奖典礼>> 2018“睦邻文学奖”颁奖典礼>>
2017“睦邻文学奖”颁奖典礼>>
2016“睦邻文学奖”颁奖典礼>>
2015“睦邻文学奖”颁奖典礼>>
2014“睦邻文学奖”颁奖典礼>>
2013“睦邻文学奖”颁奖典礼>>

阅读分类

  • 小说
  • 诗歌
  • 散文/游记
  • 城市浮世绘
  • 长篇连载
  • 微创作
  • 纯虚构
  • 非虚构
  • 文论
  • 戏剧
  • 同题/征文
  • 非首发作品
  • 新类型

阅读更多>>精彩评论

我们阅读网络小说各种题材,比如穿越、宫斗、职场、言情等,故事很精彩,人物很鲜明,但总觉得会少一些什么,其语言、情节与小说的张力都不能很好地融汇贯通,创造出迷人的气息,给读者阅读带来冲击。这篇小说情节并不复杂,职场故事似曾相识,而语言与节奏把握相得益彰,呈现出一个现实与心理都趋向虚无的多向文化空间,如同昆德拉的小说一样,可此小说的重点并非叙“事”,而是造“境”、抒“情”。

廖令鹏 评《橘子站在樱桃旁边》

2022/9/21 11:01:52

这篇成长小说刻画了一个思维活跃、生动有趣的小女孩,把她写“活”了,特别是现在二孩、三孩家庭里,孩子们如何与父母、阿姨、兄弟姐妹相处,小说站在孩子的世界作了很多细致入微的观察与思考,既严肃又天真,给人们的启发较大。我比较欣赏小说的语言和叙事,特别是视角的转换比较成功,浑然一体。可以说,这是一部非常成功的成长小说,适合家长、老师、同龄人阅读的一本好作品。

廖令鹏 评《一加一不等于二》

2022/9/21 10:47:59

主人公从贫苦农村出发,跨越山川湖泊,来到寸土寸金的城市打拼,持之以恒地向梦想一路高歌猛进,最后换来了命运的逆袭。 创业的道路无疑是辛酸且苦闷的,充满荆棘和坎坷。而今凝目回望,仍将感谢曾经那个不轻言放弃的自己。他人的成功无法复制,但是他人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一路走来,既要像海绵一样汲取知识,也像海绵一样挤干“水分”,脚踏实地,追求梦想,深圳是一个充满机遇的城市,创新、包容、进取是真正的深圳精神。

胡帝 评《我在深圳这些年》

2022/9/21 9:57:44

这篇我今年读的第一篇的文章,这个小说有一股生猛的原生态气息,在我的脑垂体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我生来就是一个感性动物,但我当时还是克制下提名的冲动。我的原则是要把所有的小说和文章看一个大概,才能提名……两栋楼对窗而立,无数个夜晚,他们在熄了灯的床上观摩对面投在窗子上的女人身影,一道凹凸有致的影子慰藉了他们许多个春夜……小说里的多处写实,淋漓尽致,令人忍俊不住……我始终认为爱情是人类的必须品。

文夕 评《​月在东山上》

2022/9/21 0:09:36

今年我的提名原则也是跟陈卫华老师一样,尽量以提新面孔、年轻人和我不熟悉的作者,手中票数有限,希望鼓励到更多的新人。作者作为新生代都市人,他的笔下的人物,游刃有余地游走在数个大都市里恋爱和生活,看着都是不相干的人物,完全不同的人生,不相同的价值观,最后却都被作者巧妙地捏到了一个小说里,还是亲人情人和友人。作者说到:社会学中有一个说法,世界上任何两个人最小可以通过六个人联系起来。他在这篇小说中做到了。

文夕 评《​一场生活》

2022/9/20 23:31:41

此文文笔流畅,语言有节奏。我最喜欢这篇文章的是语言节奏感,这种有节奏句子,读起来富有弹性,在节奏中阅读,很容易把读者带入故事情节之中,我读着读着就把自己代入角色了,为她们的故事动情,被她们的真爱所打动。我是一个完全的异性恋者,我并不了解同性之间的爱恋,但在这篇文章中,我看到她们的爱一点也比男女之间的爱逊色。深圳是“我”心中的圣山,“我”的爱人在深圳,给“我”介绍深圳,她的深圳就成了“我”的圣山。

文夕 评《去深圳》

2022/9/20 21:51:42

历来如此,人之道与文之道异曲同工。求新,也是一种选择。写什么,怎么写都重要。所以,一个平凡的故事也能让人留心。这里,不仅仅是作家的发现,更是作家的选择,读者的期待。

秦锦屏 评《跨境直播:让世界听到我们的声音》

2022/9/20 14:57:27

人如生活之浪,需要在时代中飞扬,在作家的发现中激昂,作者的的选题,构思,落笔都很好,如能再多讲点故事,多些生命的过往打捞,更好!

秦锦屏 评《禹国刚,中国证券市场拓荒牛》

2022/9/20 14:51:58

一些生活的细节是可圈可点的,空间格局也有回响。 如果不代替“人物”发表意见,让“人物”自己出镜,更妙。但不失为一篇有腔调的作品。

秦锦屏 评《羁爱的脚本》

2022/9/20 14:34:22

作者给我的感觉是一个人情练达的人。文字干净,节约,有一种泰然的气质。信手拈来的一些句子,将双城典型环境中的人生况味勾勒的从容,超然,又深入其中,张弛有度。

秦锦屏 评《王福田的双城生活》

2022/9/20 14:31:39

以科幻的手法,让人事,现实与超现实相互交融交织,给读者提供了一种新体验。以其殊异性,形成了不可替代的形貌。略失于仓促。但不失仍是一个值得继续打磨的文本。

秦锦屏 评《创·城》

2022/9/20 14:26:01

题材虽不新,还是容易引起共鸣。广场舞是中国特有的一个文化现象,是自发组织的,大妈大爷们精神的需要,几个主角有各自的故事,可以说多少个舞者就有多少个故事,是长篇是中篇,是几部长篇难详尽的一个大妈。我有首诗里写道,她们被老龄丈夫粗暴地赶出家门,一直在公园大唱革命歌曲!人性是复杂的,作者发现了也呈现了,可是还需要进入所谓的化境,即看山还是山。需要让他们再次粉墨登场,可以一笔带过,而避免道德优势与审判之嫌

健字号 评《跳广场舞的女人》

2022/9/20 14:25:46

人物的命运感很强,他们在时代面前的苦与乐都在故事的兜兜转转中得以体现。这是地三鲜今年连续多篇中我个人觉得最可贵的一篇,特点保持了文章标题亮眼之外,对人物的刻画很有章法,故事也相对圆熟。

秦锦屏 评《飞往回南天》

2022/9/20 11:49:32

好的非虚构未必是记录大事件,恰恰相反,记录个人生活里闪烁着光辉的微末故事,恰是我们作为平凡老百姓最值得做的,因为大事件自有史官记录,而我们的人生记录者只有自己。这位维修店的小老板文采如此之好,如果能多写一点、选材再种类丰富一点,你的维修杂记是能获大奖的水平。最后再把今天偶得的一句名言分享给你:有时候真实比小说更加荒诞,因为虚构是在一定逻辑下进行的,而现实往往毫无逻辑可言——马克�吐温 ​ ​​​​

陈彻 评《维修杂记》

2022/9/19 17:56:50

这篇小说写出了人生的无常感。一切都是偶然。亲情、爱情、友情,都是那么回事,无所谓神圣与庸俗。萍水相逢本身就是理由,此外不必再寻找其他的理由。作者对人生有一种冷冷的看透,不赞美也不抨击,只是以零度情感予以叙说,如冷月照江河。语言老道,叙事精妙,很有功力。

孙行者 评《残鸟》

2022/9/19 14:02:24

最新打赏阅读更多>>

渲染 打赏了 《淡淡的爱》1000邻家币。

渲染 打赏了 《春拾记》1000邻家币。

黄元罗 打赏了 《淡淡的爱》2000邻家币。

戴珍珠的难孩 打赏了 《春拾记》2000邻家币。

谭振南 打赏了 《​金丝绒盘扣》1000邻家币。

谭振南 打赏了 《春拾记》1000邻家币。

广东
深圳市
县区
街区
社区
小区
省区选择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华文擂台 子虚国
城市选择
县区选择
街区选择
社区选择
小区选择

分享到:

手机版 |  邻家公约 |  游客便利 |  联系我们 |  会员权利 |  帮助中心 |  建议留言

Copyright ©2016 邻家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40415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7]2756-412号 备案号:粤ICP备14014385-1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