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排行
  • 赛事
  • 入深圳记
  • 资讯
  • 邻家
  • 注册
  • |
  • 登录
  • 520微咖大赛
  • 睦邻文学奖
  • 华文擂台
  • 作者文库
  • 城市文库
  • 类型文库

登录|注册

  • 首页
  • 排行
  • 赛事
  • 入深圳记
  • 资讯
  • 邻家
  • 520微咖大赛
  • 睦邻文学奖
  • 华文擂台
  • 作者文库
  • 城市文库
  • 类型文库
  • 全网作品
  • 参赛作品
  • 封面文章
  • 海选入围
  • 决赛入围
  • 520周冠
  • 获奖作品
  • 赛事动态
  • 参赛须知
  • 大赛留言
  • 媒体报道

赛事动态

2017年评委郭建勋提名作品(排名不分先后)

发布人:秘书处  发布时间:2017/9/1 14:03:07  点击:49571

《饮酒八篇》刘郎

少年习过古体诗,如爱京剧,哪怕票友也算不上,也看不上流行歌曲。所以,蛮多年,对新诗有点小敌意。事实上是未通款曲。近年倒欢喜新诗,如皿成千,我就视之如璧,恭之如师。别有味,即撇开了甚嚣尘上的“鸡汤抒情诗”的馊味。我看,刘郎的诗亦在别有味之列,清奇灵致,非常道。又,刘郎人近讷而诗特敏,较之那些人特敏而诗近讷的,我更欢喜前者。装敏和装讷又当别论。皿成千和刘郎皆有泰象,至于最后如何,看天。


《舌尖上的深圳》郑荣

之所以最后选这篇,乃是它很符合邻家的“原教旨”:深圳、社区、邻里、参与。没错,纯从文学或者文字的角度,这样的文章或许尚有雕磨之处,请老司机加下工,能出彩些。但换一个角度,也唯有这样原生态、毛茸茸的作品方最具邻家性、充满邻家性。邻家自夸要打造深圳文学的地标,这话未必能做到,我以为,与其打造深圳文学的地标,倒不如打造深圳文学的地坪,绿茵茵的一片,蓬勃、苍翠、绵延,一年一度,春风吹又生。


《花半里》刘礼达

难得又看到一篇重视技巧的小说。说句不爱听的话,做了三年评委了,眼睛看老花了,没看到蛮多篇在技巧上有追求的小说,大多急匆匆讲个故事,奔着事儿去了。也有些搬弄点国外作家套路,到底只能糊弄门外汉。这是讲一个女人变坏的故事,变得那么顺畅、理所当然而水到渠成,从一个侧面也戳了一下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痛点和泪点。


《失魂夜》姚志勇

记得几年前初看志勇的《雨夜》,颇为其“大胆细心”而倾倒。大胆者,是敢写,不受拘束,有股爱谁谁的劲儿;细心者,是会写,捏着柳叶刀,髓间骨缝,皆下得去。再读这篇,还是大胆细心的路数,把个嫖娼遭劫的事儿写得活灵活现。


《最后一个情人节》王建荣

抽取一天的断面,把一地鸡毛的工作、生活、恋爱等全般呈现,现实的烦忧、婚姻的恐惧、未来的焦虑,皆来纸上,倒亦足见作者编排讲述之功。诚荐之。


《听说我们厂要搬去松岗》吴春丽

小企业主的秘辛,开公司的白皮书,酸甜苦辣,尽在其中,蛮好。扯点题外话,就文学的意义上来说,我觉得,对老板是不公的,至少在宝安如此。宝安有个“打工文学”,这么多年来,一直在为打工者代言,妖魔化与之相立的所谓老板。这仍是“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路数。所以,我觉得“打工文学”是坏的。好的文学不该这样,它只塑造人物,不管是好人还是坏人,都活生生的。这篇,至少从另一个维度在给我们在讲又一种生活的不容易。


《众筹》黄春燕

早两年,我参与了个众筹项目,亏了。看题目,以为是写这类事儿的,想解下气。原来不是,写众筹治病。早些年的众筹,现如今的共享,皆是好词儿,做的却是烂事,人性里的贪婪卑鄙,不管是藉了如何好的词,总在那儿嗞嗞地长。看完了,有点小唏嘘,世态人情,世道人心,皆有所涉,这是好的,唯觉得还是写得太赶,近于故事远于小说。


《还泪》李双鱼

写诗的人再去写散文,几乎是手到擒来,把诗行里空的那些字儿补上了,就是好散文。要补两个:一是补“跳跃”走了的那点“逻辑”;二是补“抽离”了的那些情节。通畅的行文逻辑、有血有肉的小情节,再加上原来的诗的简略雅美的语言,就是过得去的散文。看了双鱼近年写的几篇散文,皆得散文之趣,卷舒有度、收放自如,亦堪喜。就他妈要少喝点酒,扣!


《秘境:关于一座城市的断想笔记》赵目珍

今年偷懒,老挑诗看,省时间。目珍兄的诗是偏于哲思的。哲思不好思,得假托了意象,有平常的意象,也有诡异的意象,有看似平常其实诡异的意象,也有看似诡异其实平常的意象,但这些意象皆只是手段和幌子,直指的是那丁点儿不明不白不干不脆的小思考。诚荐之。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杨点墨

记得去年读过杨点墨的一个小说。讲故事是没有问题的,蛮会讲。但我想说说语言。作家吧,但凡写到一定的份上,我觉得编个曲儿叭叽的故事、弄点一波三折的情节,皆是基本功。最后拼的,可能是语言,独特的语言、有点味的语言、令人耳目一新的语言。依我看,这篇的语言尚有下功夫的地方,至少,我看不到蛮多能跳出来的语言、能界别人物特点性格的语言和特别有机心的语言。过于偏重故事之奇情节之曲而忽略语言之味,非为正途,我认为。


《开盘》马虹玫

记得有“类型小说”这个说法。这篇大抵属于“类型小说”这个框,要一定的“专业知识”放可读得有味。不知道《三体》算不算“类型小说”,大家说好,我买过两次,但总读不进去。所以,“类型小说”固然能讨剑走偏锋的巧,但亦有曲高和寡的危险。我觉得,“类型小说”,“类型”两个字是定语,脚还得落在“小说”上。得是小说。唯其小说,得在小说的道上,故事、情节、语言,等等。愿东篱在“类型小说”的路上走出自己的“类型”来。


《皮影戏》何子

又有个文学女青年。看来,今年,大家跟文学女青年铆上了。沈宏非有一句话有点名:“我喜欢文学,更喜欢喜欢文学的女青年”。诚哉斯言。王元涛老师说,老桥段。依我看,写小说,桥段老不老事儿不大,关键是手段新。《圣经》说:“太阳底下无新事”。盘古开天至如今,男人争的还是交配权,人性还是自私和虚伪的,原始人的眼泪和地产新贵的眼泪仍一样是咸的,改不了。只要手段新,老桥段仍可出彩。这篇儿有点小出彩,我推荐它。


《飞人》喻敏

电影一样的小说,场景转换勤密,闪闪忽忽,令人目不睱接。我说过,刚开始写小说,后来跑去写剧本,再后来又回头来写小说,在故事的推进上肯定能别开生面,颇会讲究可读性。但缺点是,有时候会陷入跑马观花、浅尝辄止的境地,一味地追求故事性而漠视了文学性。所以,这是个两难的事儿,侧重了这头就得舍弃点那头。两头都好的,但真没有。当然,现如今,小说已经让蠢得像猪一样的读者逼得只剩了一个故事的骨架了。


《红磷焰火》陈再见

淡如水的故事,拿捏得精稳的叙述,近乎无隙可击的情节铺展,可浓可淡的解读,又加些神神道道的“精神分析”,是个老司机。好些作家喜欢在作品里头拿文学论事儿,要么“我”是个作家,要么泡了个文学青年,之类,弄不懂到底是崇拜还是消解文学?至少,我个人不太喜欢小说里头有“文学”,总觉得在讨文学的便宜。文学本身很小的,再在文学里弄“文学”,有蜗角里的道场之嫌。若是自传体,当然又另当别论。一哂。


《蓝牌车司机》夏曲

听过一个老作家的课。该老作家写得狗屎一样,有句话却说得好,说,作家要写身边的“熟悉的陌生人”。文学是有义务将身边的“熟悉的陌生人”裸裎给读者的,他们的不一样的活着及活着之上的那点不一样的想着。读者都是窥阴癖,希望在庸常猥琐的生活里窥探到点更庸常猥琐的,从而觉得自己的庸常猥琐堂而皇之。所以,我觉得,《蓝牌车司机》是好的,让我觉得,较之于那个司机,我做着这个鸟评委,好像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


《旧时光里的倒影》徐建英

看得出来,似乎有点结构上的小野心,但依我看,尚在半成半不成之间。成者,有了兜兜转转、忽明忽暗的那个意思;不成者,有点强拧。有了结构上的想法,不管怎么说,往超拔上走了,自己挑了高难度动作,亦堪喜。作者是小小说名家,忽啦抖个包袱的本事和削铁的白描功夫或能弥补结构尝试上的支绌,弄一队儿词牌名作小标题,亦略显小机心,词句雅美,皆是我欢喜的。


《深圳遐思37》伟彬

有点小斑驳。意思是,一溜儿那么多的一组诗,良莠不齐。我说的“莠”,恰恰是“烟花易冷”“喷涌一池莲语”等从唐的诗宋的词剥来的那些,连鸡肋都算不上,有点像牙慧。我倒很喜欢那些小纪实性的粘连了生产与生活的味的那些小短章,诗歌合为事而作,有事,事又在外,杂交了抒情与叙事,或有应酬之嫌,倒仍比假大空的鸡汤式的抒情或毒药式的怨懑强,我认为。


《爱,请深爱》木冰

说实话,搞法有点旧。汪国真、席幕容的徒弟,蛮浅近直白。但有时候,浅近直白又有浅近直白的好,初唐中唐的诗初宋中宋的词也无不是浅近直白的货。这样说的意思是,与其装腔作势,故作深沉语,倒还不如作浅白语,假如情是真的。没错,这些儿诗我看情还是蛮真的,矿泉水瓶儿茅台,作为官员的把戏固不可取,用来做写诗的比喻我觉得也有点小意思,真正懂酒的,还是只顾着酒的,青花瓷儿的瓶,金镶玉的瓶,瓶而已。馋的还是那酒儿。


《阳光黑美人》王先佑

在一个向往着不义而富且贵的时代,总得有点玩意儿往反方向拉一把,比方宗教,再比方文学。宗教不说。所以,文学常常讴歌失败者、失意者、边缘人、小人物,意淫一下精神富贵,虽然还真没有什么真正意义上的胜利者、得意者、主流人、大人物。在这样的语境下,写小人物的小说有时候会引起伪大人物的貌似关心,掬捧同情泪,完成假到极致的灵修。小聪明的作家喜欢这样干,也有效。我看,先佑也有点这个味,虽然小说不错。


《喷嚏悠扬》张夏

邻家的功德之一,是撩拨了张夏这样的作家,至少在我看来,纯从写中篇来说,没有超过她。我是写过中篇的,胡子写白了也没写好,但其中的艰难略知一二,光有个好故事没卵用,光文字顺溜也没卵用,光有双作家的阴毒的眼也没卵用,得把这几样巴皮贴肉地弄一块儿。去年,我说《全家公敌》该在冠亚之间的,惜乎在孙山外,可见我说的也没卵用。幸喜写作还并非全为弄个破奖,否则,我早不写了。

相关

  • 一个“坪山二代”记父辈经历
  • 我与坪山同频共振
  • 坪山给予我幸福生活
  • “我的家,在金沙”
  • 坑梓的美好
  • 红色力量与新时代
  • 风雨兼程坪山人
  • 2020年度邻家币兑换须知
  • 金碧路
  • 回忆在坪山碧岭的日子
我要发表
大赛评委> 大赛作者>
2020“睦邻文学奖”颁奖典礼>> 2019“睦邻文学奖”颁奖典礼>> 2018“睦邻文学奖”颁奖典礼>>
2017“睦邻文学奖”颁奖典礼>>
2016“睦邻文学奖”颁奖典礼>>
2015“睦邻文学奖”颁奖典礼>>
2014“睦邻文学奖”颁奖典礼>>
2013“睦邻文学奖”颁奖典礼>>

阅读分类

  • 小说
  • 诗歌
  • 散文/游记
  • 城市浮世绘
  • 长篇连载
  • 微创作
  • 纯虚构
  • 非虚构
  • 文论
  • 戏剧
  • 同题/征文
  • 非首发作品
  • 新类型

阅读更多>>精彩评论

夜上阑珊新近发表的小散文《勒杜鹃》,弥漫着浓浓的春天气息,虽然这几天深圳正处于寒冬。文章开头并没有直接写勒杜鹃,而是用牡丹花作了一个小引子,喜欢她的大红大绿,雍容贵气。紧接着作者笔锋一转重笔写了文章的主要花卉--勒杜鹃。从深圳的深南大道、公园、写字楼、小区、城中村、小巷里、老房子,到阳台上,都可以看到它火红的身影,最后直奔主旨:那开出一簇簇的花朵,就像深圳这座城市里的打工者,来了就是深圳人。

方华吉 评《勒杜鹃》

2021/1/11 20:34:49

非常感谢老亨和元罗君的抬爱与慷慨打赏。相信每个人都有一个非比寻常的2020,疫情带给我们不一样的人生体验,我们做不了时代的英雄,但是可以用天然真挚的文字见证时代历史,记录平凡生命的轨迹。感谢邻家,让我们的生命可以在这里相交相感 。年终感言记录我们这一年的欢喜悲忧,也让我们能够在岁月轮回,新旧交替之际,让匆匆的自己能够停足顿首片刻,回望来时的路, 远眺前方的景,在心里,为自己燃一盏灯,继续上路!

王学君 评《2020讲不出再见》

2021/1/5 6:44:07

阅读可以使人生更精彩,使生命更丰盈。阅读也是一门人生的必修课,有修为的人,能多经典,也能把自己读成经典。但从古至今,阅读更多是个人的事,自己的事,能够从自己阅读出发,有对阅读的喜爱出发,把推广阅读作为自己的毕生的事业——纯公益的事业来做,实在是难得,实在是了不起。到了后期,推广活动不仅停留在做几次阅读分享,办几场阅读沙龙,还能调动社会力量,联系爱心企业参与,这样就把对于阅读的公益推广做强做大了!

老练之一 评《做快乐的公益领读人》

2020/12/29 21:23:54

这个小说,来自一句玩笑话。几个文友凑一起瞎聊,我指着某说,我要写你与某某私奔。他们起哄,我就真写了。我没写他们私奔过程,这样会掉进套里。初习写作时,我明白,把假故事编真了才算成功。现在明白,小说就是把简单的事情搞复杂来,越复杂可能越有味道。于是,在这里,我拼命往复杂里搞,横生枝节,摁在看似简单的过程中。最后说一句,写文有时真痛快,有时真痛苦。

茨平 评《闹药》

2020/12/22 11:16:09

诚如深圳老亨所言,作品的篇幅太短了,建议写成金融系列故事。那天陈彻老师讲到,写出自身行业的独特故事,让更多的人阅读与分享。我是股票爱好者,多次持有与操盘深发展,在股市风云际会中沉浮,感慨万千,期待多一些细节描写,加长篇幅,让读者看个痛快。

阮声 评《股票的魔力》

2020/12/3 21:43:18

那天一起坐地铁回家,聊起你的经历、你的行业,兴高竟不觉路短。我因前几年写物流行业的剧本,对这个行业了解了不少,发现这几乎是当代中国城市里最辛苦也最有希望的行业,百万物流人支撑起了整个中国的消费经济,几乎每个中国人都离不开快递、外卖,但并没有多少人了解物流人的工作原理、付出的辛苦。所有快递员一年只有春节休息3、5天,其他节假日永远无休,收入也远没有大家以为的那么高。这个行业值得大书特书,阮声,加油!

陈彻 评《遇见邻家,寻觅久违的文学梦》

2020/12/2 16:01:21

其实,在看到你文章之前,我都不知道深圳发展银行已经消失了。读了你的一系列文章之后,才了解到深圳银行业经历过如此波澜激荡的发展历程。看来任何一个行业外人只能了解到只鳞片爪,只有行内人才能深入、全面地讲出来因去果。希望能有更多行业的人都来说说自己所从事的行业,那天跟阮声一起坐地铁回家,跟他聊起他在快递业的经历,也是大开眼界。希望各行业的人来讲各行业的深圳故事,能成为2021年邻家写作的一个内容。

陈彻 评《股票的魔力》

2020/12/2 15:56:11

感谢各位倾情打赏,这或者就是写作的动力。文字搬运是个苦行僧,搬呀搬呀发现四周无一人,多孤苦,此时多么需要掌声。打赏就是。这篇小说,来自网上热传的不雅视频。都说小说是从新闻结束的地方开始,于是想哈想哈就有了这个故事。人生有很多岔道,我主观地让他们朝好的方向走。但尽管如此,人生乃然有很多条趟不过去的河。河只是一种象征,各位可以从伦理中跳出来,作另外的想象。

茨平 评《趟不过去的河》

2020/11/24 14:18:32

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文学的热爱,这样的人会活得很带劲儿,有理想有追求且一步一个脚印向上攀登着,这样的人生对于理想主义者来说就是最大的幸福。邻家聚集了一大群这样的文学爱好者,我们聚在一起单纯、热烈、美好,无论生活中遇到什么挫折、艰难、变故,只要精神世界的理想还在前方,就总能在跌倒的地方爬起来,收拾好伤口再出发。用故事点亮的城市有万家灯火的热闹,在这样的城市里生活就不会孤独。

陈彻 评《用故事,点亮城市》

2020/11/17 20:24:46

陈老师,当初阅读了你的《被房号串起的日子》以后,我就认为你这篇文章肯定会得奖,甚至可能是获得大奖。你的文字蕴含真情,在朴实无华中,娓娓道来。文章围绕房子这一主线,从初入深圳打工,到与丈夫结缘,一个又一个和房子有关的故事,以及你的自强不息的奋斗,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教师,让我敬佩。获奖实至名归。希望在邻家看到陈老师更多的作品!

谢龙 评《与文字为伴》

2020/11/17 18:25:27

楚桥说得对,越是最痛切的亲情讲述,越是要收着写。把读者看哭的作品固然是出色的,但这一位母亲的人生应该不止令人难过,更应该有悲凉、愤怒、遗憾、思考的情绪,如果行文能把这些情绪都勾出来,那就更好了。推荐这次入决的一篇作品,赵俊的《父亲,我究竟该回忆什么》,这篇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可是不管怎么样,写自己的父母对我们来说都是异常艰难的事,因为可能要面对一个自己不愿面对的自己。让我写的话,肯定没你写得好。

陈彻 评《​关于母亲的一切》

2020/11/6 13:10:04

很精彩的故事呀,叙述的节奏很冷静,成功地牵引了读者的兴趣。只是前面铺垫的有点多,后面拆开“包袱”又有些仓促。由于这个“青龙”始终没有出现过,其实读到中段的时候我已经有些猜到是怎么回事了,如果在这个时候加点疑似青龙的人稍微出现那么一下,会稍微打消读者的疑虑,按照作者的布局继续迷下去。其实这个“青龙”是胡伊格这个可怜的女人对爱情和生活近乎无望却执着的梦想,如果能在方面再深挖一下就更好了。拙见。

陈彻 评《后遗症》

2020/11/6 12:54:01

你太机智了,竟然想到了投资,真是块发财的好料啊!我太实在了,除了当评委推作品打赏,就是用这个普通账号打赏,两个号的邻家币都已经消耗殆尽。不过也是有收获的,这两个月读到了太多好作品,度过了美好的阅读时光。邻家是个温暖的所在,这里喧嚷热闹,其乐融融,很快又将迎来一年一度的节日:颁奖礼,有邻家,所有文友都不孤独。

陈彻 评《写在2020年睦邻文学奖揭晓季》

2020/11/6 12:37:36

再说一句,深谢老亨多次打赏。这篇稿子的确花了点心思去写,三易其稿吧。正面强攻,侧翼包抄,最后采用此法写,觉得更好一点。你的痛苦来自于哪,你就会幻想于哪,不只是中国人,恐怕全世界人性都这样。所谓侠客,所谓清官,所谓明君,都来自于此。小说原名《臆症》《伤心洗马井》,最后才是此名,我也不知哪个好,望师友们赐教。 小说,小心谨慎地说。故事,多加点事。呵呵!

茨平 评《后遗症》

2020/11/5 19:26:02

身体弱,没文化,很难改变自己的命运。少时从父,中年从夫,老来从子,是一位典型的老式传统弱势女性。这种文字,我觉得作者不必有太多的旁白和感慨,而是耐心地结合时代背景讲述母亲的一生。当然,作为儿子,在书写母亲的人生时,确实难以做到那么理性,或藏或露都有太多讲究。所以,写自己或者写至亲是技术难度很大的事儿。

海棠未眠 评《​关于母亲的一切》

2020/10/31 17:49:50

最新打赏阅读更多>>

停云阁 点赞了 《再见,固戍》10元(1000邻家币)。

ོ俊 ོ 点赞了 《再见,固戍》10元(1000邻家币)。

黄元罗 打赏了 《亲子文学•莲花山》1000邻家币。

放学别走 打赏了 《亲子文学•莲花山》1000邻家币。

深圳老亨 打赏了 《遇见深圳义工》5000邻家币。

深圳老亨 打赏了 《亲子文学•莲花山》2000邻家币。

广东
深圳市
县区
街区
社区
小区
省区选择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华文擂台 子虚国
城市选择
县区选择
街区选择
社区选择
小区选择

分享到:

手机版 |  邻家公约 |  游客便利 |  联系我们 |  会员权利 |  帮助中心 |  建议留言

Copyright ©2016 邻家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40415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7]2756-412号 备案号:粤ICP备14014385-1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