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排行
  • 赛事
  • 入深圳记
  • 资讯
  • 邻家
  • 注册
  • |
  • 登录
  • 520微咖大赛
  • 睦邻文学奖
  • 华文擂台
  • 作者文库
  • 城市文库
  • 类型文库

登录|注册

  • 首页
  • 排行
  • 赛事
  • 入深圳记
  • 资讯
  • 邻家
  • 520微咖大赛
  • 睦邻文学奖
  • 华文擂台
  • 作者文库
  • 城市文库
  • 类型文库
  • 全网作品
  • 参赛作品
  • 封面文章
  • 海选入围
  • 决赛入围
  • 520周冠
  • 获奖作品
  • 赛事动态
  • 参赛须知
  • 大赛留言
  • 媒体报道

赛事动态

2017年评委朱铁军提名作品(排名不分先后)

发布人:秘书处  发布时间:2017/9/1 14:33:10  点击:53914

《湾厦旧村:2万个深圳活法》 萧相风

柴春芽曾说,非虚构这种文体会限制写作者的虚荣。因为小说可以修饰,可以比划技巧和花招,这些手艺玩多了,会增加写作者的虚荣心。但非虚构不行,它需要朴实的叙述和真实的记录。对真实人事的忠实还原,远比文学化的虚构与创造要付出更多的代价。萧相风的这篇作品,为我们展现了一派鲜活的原汁原味的城中村众生相,也为深圳这座飞速更新的现代大城记录了一份生动的民间故史。本文质朴无华,且充满温情与人文关切,值得推荐点赞。


《去暮色里》 无影

这篇小说的素材并不新颖,甚至有点泛滥,无论是人设还是情节,都没有太多特别之处。但这种原本简单易见的故事,经过无影的书写,立即有了细腻极致的纹理和繁茂的生命力。于细节之处进入深度,这已成为她的独特标签和文风。作为一个年轻且写小说时间并不长的新作者来说,无影的老练与深刻、从容与沉稳让人惊喜。去暮色里,即便已是黄昏临晚,也终是能告别最不堪的过去的自己,余弦与徐方的不同,正是她找到了未来的可能。


《红磷焰火》陈再见

对于小说阅读,我并不喜欢太多隐喻。但陈再见是个例外。不同于其他几位善写这类作品的本地男作家,陈再见的文字单纯、净澈,文本情绪也控制得很安稳,这样一篇幻游记,并未走向荒诞,却充满了悲悯情怀。主人公一直在游走,从乡镇到临城结合部再到大都市的边缘,却从未与任何一片场域建立清晰明确的联系,红磷擦过,燃起的焰火如微弱的灯光,照亮片刻的微妙的模糊的瓜葛,但是随着硝烟飘散,一切依然归向虚无,甚至是极端的毁灭。


《隆胸》 陈卫华

这篇小说篇幅不大,却写得趣味盎然,作者的语感极好,行文控制收放自如,故事表面叙述了一段并不稀奇的心理波折,却处处有着隐语不发的机巧。像舒法家、常相思,以及拥有G罩杯被升为总助的王扬眉,人物名字的设置就有着刻意而为的诙谐、隐喻与画面感。隆胸的想法究竟是为了取悦或满足丈夫、还是作为“外交夫人”站台,其实都并不重要,或许都是也或许皆非。文尾抛出的裹脚类比,似乎更欲指向的,是城市女性所面临的从流与无奈。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 杨点墨

大赛之外曾读过杨点墨的一些作品,这一篇让我颇有些惊喜。本文语言流畅,叙述洗练,情节紧凑,一波三折,环环相扣,是一篇阅读黏性很强的作品。戏剧所需的矛盾冲突、转折突变、伏笔包袱等运用得娴熟自然且毫无匠气,京剧唱段如隐喻般贯穿在文中,增添了阅读的寻索趣味。更为可贵的是,人物塑造没有犯脸谱化的毛病,善恶有因,立体真实,通达了人性的多元。


《社区公敌》 张夏

起初读时,这篇小说总是让我想起勒庞的《乌合之众》。作者用尖锐的笔锋,描绘了一场红旗招展、众声嘈杂的社区大剧。在这场躁动的狂欢中,大部分人物的面目是模糊的、同化的,他们被设置为许多符号化的轮廓,推动故事的发展与前进,却不体现自我。就连男性主角的形象也是略显扁平的。只有运动始终如浪,裹挟着人们从激昂到沉默,同时复杂的人性恰被巧妙地藏匿于这看似纷杂的书写中,造就着文本另辟蹊径的一种饱满。


《不归》 卫鸦

从《木马》到《小镇拳师》,再到《不归》,卫鸦的小说近几年愈发成熟稳健。这篇小说以一个意外起始,牵连出一系列跌宕起伏的情节变化,罹患绝症的儿子,救子心切失去理性的妻子,突发的生意变故,将马平川拉进了一个又一个漩涡。危机四起、悲欢反复、希望浮沉,波折不断的事件在作者不疾不徐的叙述中层层推进,卫鸦对小说结构和分寸、矛盾与转折的把握已炉火纯青。值得一提的是陈巧婚后的变化,读罢唏嘘之余,竟有了一层悚然之感。


《姐姐》 佛花

佛花的语言让人嫉妒。它们精练、准确、冷冽、锋利,同时又节制透彻,充满张力,像野生的植物,恣意且高傲,有一种不可言说的幽暗的美感。写作有技巧可以模仿、借鉴、修炼,但终归是一种手艺,惟有语言是天赋的,无法盗取。小说以妹妹的视角进行着自我剖白,她自卑怯懦,笼罩在姐姐的光环之下,当姐姐宣布不再跳舞时,她心中有了龌龊黑暗、罪恶却又难以抑制的欢喜,她曾有万一之秒的瞬间希望姐姐死去,然而姐姐真的死亡后,背负着自己的原罪继续活着,便成为了生活给她的审判。小说将人性的暗面写得入肌入骨,却没有鲜血淋漓,这是需要极为深厚的叙述控制能力的。如果结尾不把南柯一梦的隐喻以及创作意图说破,无论是戛然而止,还是稍点几笔,留下开放空间,可能都会更好些。


《关系》 艾容

有的心理学流派认为,原生家庭对人未来的影响至关重要,因此家庭治疗师会从咨询者的家庭系统和关系中寻找源发因素;弗洛伊德也认为自我道德化之后成为超我,童年创伤造成防御机制并影响三我间的平衡。恐怕没有太多的名词在复杂程度上可以与“关系”匹敌了。这篇小说写关系,以原生家庭为切口,枝蔓交错且线索清晰,讲述了一个看似复杂却表浅意深的故事。随着情节的发展,我们几乎可以看到王卯的每个行为都与原生家庭的影响密不可分,被传染的恨意、认为成为母亲是一场灾难、对于最亲近的人必将成为最凶恶的敌人的潜意识恐惧、对婚姻抵斥以及对异性的轻漫等等。故事的尾声被设置成反转,可新的冲突却倏然平息,一家三口以静默的方式继续对峙,他们都仿佛若无其事。开放式的未来似乎又那样显而易见,像一场冗长循环的梦境。


《孤独症》无香

这篇读毕犹豫了一阵。无香的写作有明显的长短板,读到文中决心赴死的母亲有条不紊地预备一切后事,我就感觉最终她死不了。小说创作的文学艺术性固然重要,但未能把创作者的上帝之手藏好,人物行为便会被架至高阁。人性是立体的,若只有预设却遗漏了必要的描述,就会使人物虚弱。但是无香在叙述上有着较为出色的电影式语言,情境切换自然、代入感强烈,能给阅读者如临其境的浸入式想象,并且有较强的牵引力。另外,文本的情绪营造是成功的,文笔娴熟节制,连语感和断句上也浸透着情绪,可见作者的文字功底扎实成熟。这个故事让人酸楚揪心,结尾也安置了希望,虽在意料之中,却给人以对生命的尊重和感动的能量。从这些角度来看,我们未必要以传统的文学审美来严苛地评判睦邻大赛的作品,珍珠与琉璃,都是闪耀的存在。


《我的门外有一片好大的湖》 叶京京

这篇不太像小说的小说,布满了作者设置的隐喻和机关,无论是时间之海,还是博尔赫斯/温子涛/我,以及贯穿始终的大湖等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阅读难度。作者文学功底深厚,阅读广博,语言中还隐约有王小波的气息,看似掉书袋式的叙述元素其实都有用意,却偏故意往虚无里带路。索性也散漫着读,甭管什么世界是混沌的,文学是非现实的,虚构的往往最真实,像水消失在水里一般的庸俗沉沦也是清醒与坚持。这篇很有意思,值得读几遍。


《卷柏》 薛丽娜

两个女孩在深圳的夜色中相遇,她们在白昼的反面喝酒聚会纵情青春,但却只能算是彼此的陌生人。正因为陌生且毫无交集,女孩卷柏讲述了自己的经历。那段不堪的屈辱压抑的婚姻生活,导致了卷柏的逃离。在深圳,每天都有这样的情节在发生和消逝。而后便是蜕变和重生,应合了卷柏这种可还魂复生的蕨类植物的命名隐喻。故事挺简单的,脉络也不复杂,但是原本很轻的构架,却写得质感韵味兼备,读来舒服柔和,这是很难得的能力。


《开盘》 马虹玫

这篇作品已经很成熟,人物刻画生动鲜活,故事线的铺设组合、情节的推进、矛盾冲突的设置、以及叙述节奏等都控制得很不错。选择深圳 房地产这样的题材,既需要对素材有深度的了解,还需要一点野心和自信。显然,马虹玫出色地完成并做到了。另外,从扶郎花到合唱团再到这篇开盘,马虹玫所选取的题材都具有新颖、现时、都市化、或其他作家较少介入的特征,并且“很深圳”,能够将文学作品与当下时代保持同步,这是个很好的写作意识。


《风从晒布路吹过》 清如

琐碎时光,植被商铺,邻人小贩,晒布路周遭的素常事物们构成了宋小眉的平淡生活。它们氤氲着平凡百姓的烟火气息,也更像镜头虚化下的日常背景。然而经济的压力、衰老的女性危机、寡淡的夫妻关系,使宋小眉感到幸福越来越成了一种奢望,她为此焦虑不安。一位陌生网友的宽慰和鼓励,使她的日子变得有趣起来,也隐隐地有了些许期待。可对方却毫无征兆地消失了。一切还原。她这才发现,原来幸福无非是归家灯火,一日三餐,安于守望,如一株绿萝,知足易满,饮水亦饱。清如许用她温润的文字讲述的这个小故事,虽然简单清淡,却意蕴饱满。


《谒山》隐词

许多以失败告终的婚姻,几乎都有差不多相似的剧情,能在艰辛岁月中共患难,却在富贵安乐时变做仇敌。因此城市生活从不缺少苟且,有人一败涂地失心落魂草草余生,有人因恨生怨自此喋喋愈发不堪。故事起初的何知雨和那些常见的情节并无太大区别,直到进入一家公益性机构,从最初的打份工支撑开销,到逐渐融入其中,发现付出和帮助的力量,才有了新的生命和远方。作者的文笔和小说技巧都颇有功底,故事所传递的积极能量尤为可贵。


《天堂不在别处》张亚丽

作者的文笔浑厚刚劲,跨度如此庞大的叙述,结构却严密坚稳,形神皆无散处,因此对于作品的文学高度和创作优劣,已无需太多评说。以文中所述,作者应是较早一批的深圳媒体人前辈,其所经历的报刊社剧变,基本是深圳纸媒兴衰的历史脉络。大势所趋本无可多言,但个中冷暖悲欢,恐惟有业内人自知。于是有人告别有人坚守,也有人找到了混迹江湖的良方,作者却说:我本为鸟,天地很大,白羽清风。我想,这便是此文开端所说的,那盏灯了。


《失魂夜》姚志勇

两年后又见姚志勇的雨夜,还失了魂,写的是焦灼的欲望和冲动,小说语言一如既往的有股子野生气息,不造作也没有雕饰感。故事也不复杂,搬运工杨成才八个月没有性生活,其间有同厂女工的暗许,也有公园暗娼的迎纳,但老杨都在最后时刻忍住了。打断冲突,是小说里常用的手艺,但是两次都用道德打断,最后却还是冲破了道德,会不会显得手段有点儿单一脆弱,有探讨空间。不管怎么说,瑕不掩瑜,是篇好小说,节奏合理,吸引力强,好看。


《我有一个岛》王顺健

公岛往事读了好几遍,每次都像初读,每次都有新趣味。此文是本届睦邻奖大热,且不去论文体当属哪个纲目科属种了,小说也好非虚构也罢,就好像公岛诗歌奖颁给了生活,一身胆气的铁拳老甲也会害羞、他的宠物是只小鸭子,勒令小姐背唐诗后来连佛经都要放在高贵地方的王虫子,岛主王诗人也得打麻将、伪装成溺水情报员拉客,每个人都血肉鲜活、悲欢往常,诗意在公岛被化解为凡尘生活,日常片段即是全部的意象与隐喻。杜尚大哥说的对啊。


《在龙塘》余不醒

租住在龙塘新村的快递员小马和小谢,是两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青年。故事在漫不经心中开始,小马暗恋着瘦弱的女孩玛丽。幻想产生着幻象,龙塘的夜晚恍惚迷离,一切都在真实与虚幻之间飘荡。因为被人误解有口臭,小谢杀了人,每晚做噩梦。而小马极有可能是惟一的目击者,因此小谢才寻他而来,和他成为同事与合租伙伴……小说写得不露声色,不但将线索藏在最易被疏忽的细节里,口香糖、酒量、杨桃,而且还以虚笔再将其掩盖、绕开、制造理解路径的迷踪,作者像一个老谋深算的猎人,讲起故事却是一副云淡风轻的口吻。能把短篇小说驾驭得纯熟精悍,可见作者深厚的写作功底,好小说不一定布满矛盾冲突才好读好看,写得轻盈是更高一层境界。


《在等信的日子里》koko

如若无人提及,我几乎已经忘掉写信这种方式了。我们正不断地追求着快,高速铁路、超音速、光传播、即时通讯,人类放佛要竭尽所能地力求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抵达。从前车马信都慢,我们会说,见字如面。纸香墨浓里,是缓慢的春秋和漫长的思念,因为遥远与等待,信笺传递着的,是一份久长绵延的盼望。而如今一个视频通话,就能实现见面,再也不需要纸笔。这篇散文为我们唤醒了一份消逝的记忆,读后不禁惆怅满怀。我不知该给谁写一封信。

相关

  • 一个“坪山二代”记父辈经历
  • 我与坪山同频共振
  • 坪山给予我幸福生活
  • “我的家,在金沙”
  • 坑梓的美好
  • 红色力量与新时代
  • 风雨兼程坪山人
  • 2020年度邻家币兑换须知
  • 金碧路
  • 回忆在坪山碧岭的日子
我要发表
大赛评委> 大赛作者>
2020“睦邻文学奖”颁奖典礼>> 2019“睦邻文学奖”颁奖典礼>> 2018“睦邻文学奖”颁奖典礼>>
2017“睦邻文学奖”颁奖典礼>>
2016“睦邻文学奖”颁奖典礼>>
2015“睦邻文学奖”颁奖典礼>>
2014“睦邻文学奖”颁奖典礼>>
2013“睦邻文学奖”颁奖典礼>>

阅读分类

  • 小说
  • 诗歌
  • 散文/游记
  • 城市浮世绘
  • 长篇连载
  • 微创作
  • 纯虚构
  • 非虚构
  • 文论
  • 戏剧
  • 同题/征文
  • 非首发作品
  • 新类型

阅读更多>>精彩评论

夜上阑珊新近发表的小散文《勒杜鹃》,弥漫着浓浓的春天气息,虽然这几天深圳正处于寒冬。文章开头并没有直接写勒杜鹃,而是用牡丹花作了一个小引子,喜欢她的大红大绿,雍容贵气。紧接着作者笔锋一转重笔写了文章的主要花卉--勒杜鹃。从深圳的深南大道、公园、写字楼、小区、城中村、小巷里、老房子,到阳台上,都可以看到它火红的身影,最后直奔主旨:那开出一簇簇的花朵,就像深圳这座城市里的打工者,来了就是深圳人。

方华吉 评《勒杜鹃》

2021/1/11 20:34:49

非常感谢老亨和元罗君的抬爱与慷慨打赏。相信每个人都有一个非比寻常的2020,疫情带给我们不一样的人生体验,我们做不了时代的英雄,但是可以用天然真挚的文字见证时代历史,记录平凡生命的轨迹。感谢邻家,让我们的生命可以在这里相交相感 。年终感言记录我们这一年的欢喜悲忧,也让我们能够在岁月轮回,新旧交替之际,让匆匆的自己能够停足顿首片刻,回望来时的路, 远眺前方的景,在心里,为自己燃一盏灯,继续上路!

王学君 评《2020讲不出再见》

2021/1/5 6:44:07

阅读可以使人生更精彩,使生命更丰盈。阅读也是一门人生的必修课,有修为的人,能多经典,也能把自己读成经典。但从古至今,阅读更多是个人的事,自己的事,能够从自己阅读出发,有对阅读的喜爱出发,把推广阅读作为自己的毕生的事业——纯公益的事业来做,实在是难得,实在是了不起。到了后期,推广活动不仅停留在做几次阅读分享,办几场阅读沙龙,还能调动社会力量,联系爱心企业参与,这样就把对于阅读的公益推广做强做大了!

老练之一 评《做快乐的公益领读人》

2020/12/29 21:23:54

这个小说,来自一句玩笑话。几个文友凑一起瞎聊,我指着某说,我要写你与某某私奔。他们起哄,我就真写了。我没写他们私奔过程,这样会掉进套里。初习写作时,我明白,把假故事编真了才算成功。现在明白,小说就是把简单的事情搞复杂来,越复杂可能越有味道。于是,在这里,我拼命往复杂里搞,横生枝节,摁在看似简单的过程中。最后说一句,写文有时真痛快,有时真痛苦。

茨平 评《闹药》

2020/12/22 11:16:09

诚如深圳老亨所言,作品的篇幅太短了,建议写成金融系列故事。那天陈彻老师讲到,写出自身行业的独特故事,让更多的人阅读与分享。我是股票爱好者,多次持有与操盘深发展,在股市风云际会中沉浮,感慨万千,期待多一些细节描写,加长篇幅,让读者看个痛快。

阮声 评《股票的魔力》

2020/12/3 21:43:18

那天一起坐地铁回家,聊起你的经历、你的行业,兴高竟不觉路短。我因前几年写物流行业的剧本,对这个行业了解了不少,发现这几乎是当代中国城市里最辛苦也最有希望的行业,百万物流人支撑起了整个中国的消费经济,几乎每个中国人都离不开快递、外卖,但并没有多少人了解物流人的工作原理、付出的辛苦。所有快递员一年只有春节休息3、5天,其他节假日永远无休,收入也远没有大家以为的那么高。这个行业值得大书特书,阮声,加油!

陈彻 评《遇见邻家,寻觅久违的文学梦》

2020/12/2 16:01:21

其实,在看到你文章之前,我都不知道深圳发展银行已经消失了。读了你的一系列文章之后,才了解到深圳银行业经历过如此波澜激荡的发展历程。看来任何一个行业外人只能了解到只鳞片爪,只有行内人才能深入、全面地讲出来因去果。希望能有更多行业的人都来说说自己所从事的行业,那天跟阮声一起坐地铁回家,跟他聊起他在快递业的经历,也是大开眼界。希望各行业的人来讲各行业的深圳故事,能成为2021年邻家写作的一个内容。

陈彻 评《股票的魔力》

2020/12/2 15:56:11

感谢各位倾情打赏,这或者就是写作的动力。文字搬运是个苦行僧,搬呀搬呀发现四周无一人,多孤苦,此时多么需要掌声。打赏就是。这篇小说,来自网上热传的不雅视频。都说小说是从新闻结束的地方开始,于是想哈想哈就有了这个故事。人生有很多岔道,我主观地让他们朝好的方向走。但尽管如此,人生乃然有很多条趟不过去的河。河只是一种象征,各位可以从伦理中跳出来,作另外的想象。

茨平 评《趟不过去的河》

2020/11/24 14:18:32

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文学的热爱,这样的人会活得很带劲儿,有理想有追求且一步一个脚印向上攀登着,这样的人生对于理想主义者来说就是最大的幸福。邻家聚集了一大群这样的文学爱好者,我们聚在一起单纯、热烈、美好,无论生活中遇到什么挫折、艰难、变故,只要精神世界的理想还在前方,就总能在跌倒的地方爬起来,收拾好伤口再出发。用故事点亮的城市有万家灯火的热闹,在这样的城市里生活就不会孤独。

陈彻 评《用故事,点亮城市》

2020/11/17 20:24:46

陈老师,当初阅读了你的《被房号串起的日子》以后,我就认为你这篇文章肯定会得奖,甚至可能是获得大奖。你的文字蕴含真情,在朴实无华中,娓娓道来。文章围绕房子这一主线,从初入深圳打工,到与丈夫结缘,一个又一个和房子有关的故事,以及你的自强不息的奋斗,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教师,让我敬佩。获奖实至名归。希望在邻家看到陈老师更多的作品!

谢龙 评《与文字为伴》

2020/11/17 18:25:27

楚桥说得对,越是最痛切的亲情讲述,越是要收着写。把读者看哭的作品固然是出色的,但这一位母亲的人生应该不止令人难过,更应该有悲凉、愤怒、遗憾、思考的情绪,如果行文能把这些情绪都勾出来,那就更好了。推荐这次入决的一篇作品,赵俊的《父亲,我究竟该回忆什么》,这篇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可是不管怎么样,写自己的父母对我们来说都是异常艰难的事,因为可能要面对一个自己不愿面对的自己。让我写的话,肯定没你写得好。

陈彻 评《​关于母亲的一切》

2020/11/6 13:10:04

很精彩的故事呀,叙述的节奏很冷静,成功地牵引了读者的兴趣。只是前面铺垫的有点多,后面拆开“包袱”又有些仓促。由于这个“青龙”始终没有出现过,其实读到中段的时候我已经有些猜到是怎么回事了,如果在这个时候加点疑似青龙的人稍微出现那么一下,会稍微打消读者的疑虑,按照作者的布局继续迷下去。其实这个“青龙”是胡伊格这个可怜的女人对爱情和生活近乎无望却执着的梦想,如果能在方面再深挖一下就更好了。拙见。

陈彻 评《后遗症》

2020/11/6 12:54:01

你太机智了,竟然想到了投资,真是块发财的好料啊!我太实在了,除了当评委推作品打赏,就是用这个普通账号打赏,两个号的邻家币都已经消耗殆尽。不过也是有收获的,这两个月读到了太多好作品,度过了美好的阅读时光。邻家是个温暖的所在,这里喧嚷热闹,其乐融融,很快又将迎来一年一度的节日:颁奖礼,有邻家,所有文友都不孤独。

陈彻 评《写在2020年睦邻文学奖揭晓季》

2020/11/6 12:37:36

再说一句,深谢老亨多次打赏。这篇稿子的确花了点心思去写,三易其稿吧。正面强攻,侧翼包抄,最后采用此法写,觉得更好一点。你的痛苦来自于哪,你就会幻想于哪,不只是中国人,恐怕全世界人性都这样。所谓侠客,所谓清官,所谓明君,都来自于此。小说原名《臆症》《伤心洗马井》,最后才是此名,我也不知哪个好,望师友们赐教。 小说,小心谨慎地说。故事,多加点事。呵呵!

茨平 评《后遗症》

2020/11/5 19:26:02

身体弱,没文化,很难改变自己的命运。少时从父,中年从夫,老来从子,是一位典型的老式传统弱势女性。这种文字,我觉得作者不必有太多的旁白和感慨,而是耐心地结合时代背景讲述母亲的一生。当然,作为儿子,在书写母亲的人生时,确实难以做到那么理性,或藏或露都有太多讲究。所以,写自己或者写至亲是技术难度很大的事儿。

海棠未眠 评《​关于母亲的一切》

2020/10/31 17:49:50

最新打赏阅读更多>>

停云阁 点赞了 《再见,固戍》10元(1000邻家币)。

ོ俊 ོ 点赞了 《再见,固戍》10元(1000邻家币)。

黄元罗 打赏了 《亲子文学•莲花山》1000邻家币。

放学别走 打赏了 《亲子文学•莲花山》1000邻家币。

深圳老亨 打赏了 《遇见深圳义工》5000邻家币。

深圳老亨 打赏了 《亲子文学•莲花山》2000邻家币。

广东
深圳市
县区
街区
社区
小区
省区选择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华文擂台 子虚国
城市选择
县区选择
街区选择
社区选择
小区选择

分享到:

手机版 |  邻家公约 |  游客便利 |  联系我们 |  会员权利 |  帮助中心 |  建议留言

Copyright ©2016 邻家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40415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7]2756-412号 备案号:粤ICP备14014385-1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