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排行
  • 赛事
  • 入深圳记
  • 资讯
  • 邻家
  • 注册
  • |
  • 登录
  • |
  • 发布作品
  • 520微咖大赛
  • 睦邻文学奖
  • 华文擂台
  • 作者文库
  • 城市文库
  • 类型文库

登录|注册

  • 首页
  • 排行
  • 赛事
  • 入深圳记
  • 资讯
  • 邻家
  • 520微咖大赛
  • 睦邻文学奖
  • 华文擂台
  • 作者文库
  • 城市文库
  • 类型文库
  • 全网作品
  • 参赛作品
  • 封面文章
  • 海选入围
  • 决赛入围
  • 520周冠
  • 获奖作品
  • 赛事动态
  • 参赛须知
  • 大赛留言
  • 媒体报道

赛事动态

2021年评委蔡德林提名作品(排名不分先后)

发布人:秘书处  发布时间:2021/9/16 12:16:07  点击:40791

《深圳搬家记》     邬霞

评委评语:恨无积蓄买房,幸有文字作伴。其实从这个角度看,你比那些个冷冷的房东幸福多了。人和人之间,精神生活的差异远远大于物质生活的差异。你还知道他们有100、200套房子,他们或许都没听说过你读的那些书,更没看过你码的这些精美的文字。先扬起脸,笑起来,自信而坚定,活下去,写下去。祝福你。


《深圳、深圳》      六六

评委评语:这是一位已经离开深圳的女人写给深圳的感恩文字,我觉得深圳应该感谢她。篇幅不长,却写出了作者独特的人生经历,家庭变故,商场与职场的起落跌宕。一位敢拼敢闯的硬气女子,从事业的峰巅一路跌落,而绝不向命运低头。就像吊兰,命运向下,而头颅向上。也许在旁人看来,她在深圳经历的,是她人生中最不堪的一段,可这却是她生命中最难能可贵的一段旅程。因此她把深圳当做她的第二故乡,这其实是她与深圳的灵魂共振,互相认同。


《站在路口的那个女孩》       一棠

评委评语:对于爱情的书写与咏唱,一直是作家艺术家们乐此不疲的主题。而写作要出新意,就像一个产品,需要在万舸争流的红海里找到自己的细分市场,找到市场的缝隙。新的意蕴,来自于不与前人雷同,不与旁人重复,而又自成一格,自洽自适,从而才能引人共鸣,给人启示。此篇的独特之处就在于,作者因为羞怯与自卑,竟然拒绝了一场美好的爱情,当然后期女方家庭的干预很常见。这个故事呈现出来的复杂人性与深刻现实,颇耐咀嚼。


《回深圳》       行云流水

评委评语:记者看深圳,看到的是全貌。整体的经济环境、文化氛围,以及各类传奇人物的传奇经历。这种观察与思考,构成了作者与深圳的独特关系,也呈现出另一类深漂者的生存境遇。这种宏观的视野,有助于读者整体把握深圳的主体脉动。而作者饱蘸情感,心心念念要再回深圳,字里行间浸淫着对深圳的爱与认同。一座万众瞩目的移民城市,改革开放的桥头堡,人们来来去去,已经司空见惯,但离去者的回忆与讴歌,以及回归的期许,尤能让人信服首肯。


《短河长岸》      游利华

评委评语:看了作品,也看了评论,感觉得到一批实力作家不约而同的集体公认。技法圆熟,内蕴丰厚,无需我在赘述。我倒是从苦难中,看出了另一种东西,那是苦难岁月里间或咀嚼出来的生活滋味,是平凡日子中某个瞬间的活色生香,是面对如涛坎坷的从容淡定,是唯利是图的尘世间如珍珠般撒落的爱,是庸常人世里的美,暗夜的光,也是我们活下去的理由。


《行走》      蒙丫

评委评语:电焊工参赛的作品是一双波鞋,波鞋被命名为《行走》,别具深意。我们在职场、在商场、在文化圈,我们的整个人生,都是一段旅程,行走实际上是我们的生命的打开方式。而电焊工的行走背景,是深圳,从泥水工开始,再干电焊,再开公司,一路走来,艳阳阴霾,令人感慨唏嘘。而最大的亮点是,主人公处卑微之境,却不灰心怯懦,不苟且躺平,而是意志坚定,勇敢图变;且怀抱初心,执守正义,分惠于职场上更多的同类。


《时间的琴键上悲喜交替》     魏先和

评委评语:秋天已经到了悬崖,还在拿秋风扫落叶,还在把时间当流水;口罩让人不能自由呼吸,也让有些话不方便说——但我还是毕恭毕敬,把春天安置在口罩里;这粉饰的山河,是虚构的苍茫还是真实的辽阔;只用了小半夜时间,便一统江山,风并不是虚张声势。一树持不同意见的叶子,下落不明。——真正的好诗,总是扣准时代的脉搏,于寻常事物中发现诗美与深意。


《深汕之光》     老城

评委评语:史料稍多,可归于大散文范畴。愚以为大散文之大,甚至可以涵盖好的通讯或公文,有一些意蕴、情怀、趣味、词采在其间即可。这有助于全民书写的推广。此外,睦邻文学也没必要局限于深圳一隅,尽可以吸纳周边,涵容全国,甚至辐射整个华人社会,逐步扩大影响,以收庠序之功。此文思路清晰,文字干净,围绕“山水”二字,说深汕之事,以小见大,视野开阔。


《背着大山的梦》     水过河

评委评语:“我希望自己可以给母亲建一座世界上最美丽的坟墓。”这个奇突的愿景促使我将此文读下去。总是被草根的书写所打动,总是在这笙歌宴饮的盛世,要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底层。而作者分明不只是在哀怨,不只是在泣诉,而是在绝境中抗争,在困厄里奋起,从而招显生命的不屈、伟岸与尊严。


《听那个母亲说话》    李玉

评委评语:“这就是母亲,一个活到老,操劳到老的母亲,一个把泪水吞进去,把腰杆挺起来的母亲。”我们见识过很多这样的母亲,当然还有那样的母亲,天下的母亲并不都是一样的。作者在文中不动声色,只在详略得当地叙述中彰扬着这一种类型,隐含着自己的价值判断。不肯再照顾孙女,因为自己做的饭不好吃,孙女不喜欢吃,也管不住孙女,自己的成了无用之人,但到了古稀之年,坚决不肯息肩弛担,要为后人分担,让人鼻酸。

相关

  • 2023年“睦邻文学奖”提名评委名单公布
  • 征稿延期至9月30日!“睦邻文学奖”期待你的参与
  • 2023年深圳“睦邻文学奖”征文公告
  • 2023年福田“睦邻文学奖”征文公告
  • 2022年度邻家币兑换须知
  • 打赏推荐入决作品(排名不分前后)
  • 2022年评委罗芳提名作品(排名不分先后)
  • 2022年评委王顺健提名作品(排名不分先后)
  • 2022年评委陈卫华提名作品(排名不分先后)
  • 2022年评委朱熳青提名作品(排名不分先后)
我要发表
大赛评委> 大赛作者>
2022“睦邻文学奖”颁奖典礼>> 2021“睦邻文学奖”颁奖典礼>> 2020“睦邻文学奖”颁奖典礼>> 2019“睦邻文学奖”颁奖典礼>> 2018“睦邻文学奖”颁奖典礼>>
2017“睦邻文学奖”颁奖典礼>>
2016“睦邻文学奖”颁奖典礼>>
2015“睦邻文学奖”颁奖典礼>>
2014“睦邻文学奖”颁奖典礼>>
2013“睦邻文学奖”颁奖典礼>>

阅读分类

  • 小说
  • 诗歌
  • 散文/游记
  • 城市浮世绘
  • 长篇连载
  • 微创作
  • 纯虚构
  • 非虚构
  • 文论
  • 戏剧
  • 同题/征文
  • 非首发作品
  • 新类型

阅读更多>>精彩评论

此文故事非常吸引人的眼球!杨健生是龙菊花的前夫,孙大炮是菊花曾经的情人,鲁子砚是菊花的暧昧对象也是她的画画老师,关系真够错综复杂的。突如其来的小区封控,三个男人跟菊花也就是现在叫龙华的女人被困在同一个屋里,来找孙大炮的老婆苟春柳也一并被禁闭。当年龙华被杨健生的两粒纸包糖感动,婚后随丈夫来到深圳龙华,一次无意撞见他和发小郎志鲲厮混在一起,那个情景把龙华惊蒙了,怪不得杨健生有个怪癖,同房前一定要看碟片

十十 评《两粒纸包糖》

2023/9/21 12:48:28

一个人要证明自己的存在,到底要凭借什么?我是在作者的文章中初识段作文先生的,所以知他缺了门牙、名气不高,勤于动笔,写作有老贾、老史的风格。但我点进来,却因标题,我对那个男人感到好奇,只因他能对标老贾。这是老段的处境,也是当下所有籍籍无名者的处境,我们被认识、被记住,似乎并不因我们是我们。老段的挣扎体现在他的文字里,那我们呢,如何自处?感谢作者的随笔而作,让我认识了老段,但认识自己,仍旧前路漫漫。

时知 评《说说那个长得像贾平凹的男人》

2023/9/21 12:42:26

宠物、植物、阳光、餐饮、娱乐,本是人一生应当享受的资源,在城中村却成了最渴望又最难以触及、最廉价又最宝贵、最值得又最不堪的存在。写作生活琐碎细节的前提“情动于中”,明明最应当习以为常的事物,却总是反常,何处得来?是人被压抑、被扭曲后对生活残酷真相的洞察。我住过城中村,感受并不好,但何时逃离,何时能永远逃离,简单的问题,却成就了如我这般的漂泊者最无奈的沉默。

时知 评《高岭往事》

2023/9/21 11:39:38

你不知道你不在我有多孤独多寂寞多可怜吗?什么都得我一个人去面对!我得独自面对我的癌症,我得独自面对儿子的抑郁症,还得面对母亲的癌症,现在又要面对肿瘤的复发,你以为我是神吗? ======= 读到这里,我的眼泪下来了。俗世凡尘,人各有难。女人总是感性的,软弱的。殊不知人生的路,终归要自己走。每个人都一样,必须独立面对人世间的一切艰难险阻,闯过去,再回首,便是:轻舟已过万重山。

青桐 评《天凉好个Q》

2023/9/21 11:31:31

“。。。。。。在老段不少散文作品里,其结构形式都是网状的,纵横交错,经纬相织,这种庞杂的内容和复杂的结构考验着他对文字的驾驭能力,他经受住了这种考验,用看似轻描淡写的文字完成了一部出色的生活史,一部壮阔的家族史,一部触及人心的心灵史。这部具有“三史”特征的散文集,就像余华的长篇小说《活着》那样,一幕幕演绎着半个世纪以来的人间悲喜与冷暖。” ——这也是我最想说的话。

biaoran 评《说说那个长得像贾平凹的男人》

2023/9/21 11:30:53

三毛说:“不要慌,太阳下山有月光,月亮落下有朝阳。不要过于焦虑与着急,即使身处黑暗,抬头也可以看见漫天星辰。”这句话很适合用于这篇作品,从作者的字里行间不难看出六六是个心思细腻的人,人生浮浮沉沉经历过从有到无,只身前往深圳,工作换了又换,唯独那份对生活的炽热从未改变。不管是华强北还是观澜,她遇到的许多普通人,性格迥异,却不约而同的为生存而努力,在这一刻,我好像明白了:杀不死的终将使我变得坚强。

戴珍珠的难孩 评《太阳下山有月光》

2023/9/21 11:01:13

自然界太广博了,还有很多事物是不被人类所知晓的。甚至可以说有些现象人类根本就不可能弄清楚。但这并不能说明科学不对,更不能说明迷信的内容合理。无从理解也就无从解释。所以你说,它能解释得东西范畴才多大?所以很多人试图将科学当成丈量万物得尺子,其实它还短得很。科学本身的态度是:我能即我能,不能即不能,若到某些这给变成,我能即万能,不能即不存在。你这就是赤裸裸的zong教情怀了,是迷信的开始!

漫漫 评《感知》

2023/9/21 10:46:57

满屏的辛酸与无奈,满屏的忍耐与慰藉。一路读来,时时为作者揪心,又时时被她的达观、坚韧和无处不在的幽默逗笑,更为她优异的语言天赋而拍案叫好。丰赡的精神世界,残酷的底层生存,一群善良真诚、个性鲜明的同伴,组合成一幅当代占比最大的众生图景,让人感慨万千。自身的努力和坚持、蔑视苦难的勇气,这些自然重要,自然能给人鼓舞,催人奋进,但生存境遇如此荒谬却不得不引人沉思。这样,作品就具备了震撼人心的批判力量。

蔡德林 评《太阳下山有月光》

2023/9/21 10:41:16

生活中麻木的群体比比皆是,人生的轨迹是一成不变的进行,现在不管做什么事都很难,物价在涨油价在涨房价在涨,唯独我们的工资没有涨,所以有的人为了生活颠沛流离,身在底层的穷人,因为认知能力有限,即便取得了一点成就也很难保持长久,缺少成功的经验,只是靠自己不断的摸索、试错,在遇见困难时,下意识就凭着自己主观意识而做决定,光成长起来就已经筋疲力尽了,即便如此也只能靠打工赚死工资。

欣欣 评《说说那个长得像贾平凹的男人》

2023/9/21 10:35:18

这三年来我们一直处于战斗中,“青春才几年,病毒占三年”戳中了很多人的痛点和泪点,对于初三、高三学子来说尤其如此,病毒可以限制住我们行动的自由,却限制不住万物生长的希望,天生我才必有用,人生处处是考场,一次中考经历远不止升学那么简单,这个奋斗过程将受益终身,年寒窗苦读,1000多个日日夜夜,所有的辛苦,所有的劳累,所有的付出,都会有回报。

欣欣 评《深圳中考的那些事》

2023/9/21 10:24:16

从孕育生命那刻起,教育这个话题就开始围绕在父母身边。作者是位很优秀的妈妈,照顾大的,还是顾着小的。给孩子辅导功课、抢义工名额获取积分、分析评估各大学校师资水平、注意孩子的饮食起居……爱这个词语,在这里成了生动而具体的动词。家长们盼望着教育系统得以完善,盼望着孩子们注重学业同时要具备一定抗压能力。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戴珍珠的难孩 评《深圳中考的那些事》

2023/9/21 10:08:55

从农村出来的禾小苗和他的大哥大嫂,皆因邻居大头薯那个穿着喇叭裤、带着墨镜,醉酒模样旁若无人地疯狂扭动的表哥“街痞佬”的“众目睽睽下嘣嚓嚓”而决定来到深圳的。不同的是,大哥大嫂是光明正大来深圳的,而禾小苗是拿着父亲给的读书钱偷偷溜走的。成为“新时代手袋厂”员工的禾小苗,热爱这里的每一台机器,每一个人,甚至是每一件废料。在他的努力下,成为部门的先进工作者。脚勤手快肯吃苦的禾小苗,得到老板的赏识和奖励。

十十 评《我们“嘣嚓嚓”》

2023/9/21 8:05:37

莫成功、吴抱负、空理想、韦奋斗和他儿子韦文学,这些所谓的曾经或现在的文学青年,他们历尽了生活的沧桑,受尽了社会的毒打,经历了各种各样的艰难困苦,不禁让人怀疑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个啥?曾经的梦想曾经的抱负是否还值得坚持和坚守?“五百二十万字!十个长篇!没有一个出版!这对莫成功来说,该是多么绝望的一件事!”莫成功不仅为文学贡献了一切,也因此一直未能成家孤独终老,最终得肺癌而走。

iris 评《雨夜》

2023/9/21 7:11:55

女孩是悲哀的,自小父母离异,不管在父亲还是母亲重组的家庭里,她都过得非常不如意过得非常憋屈。女孩又是幸运的,成年后的她,终于拥有了自己的事业,碰上了她真正的白马王子。年少的经历让女孩有了恐婚之想,温暖的男孩土豆爱上了女孩最终拯救了女孩。作者在文中还非常幽默、风趣地调侃了现在很多所谓的作家,读了让人不免会心一笑。好文!

iris 评《探照灯》

2023/9/21 4:10:13

说实话,我是第一次听说豆腐圆,不知道作者老家是哪的?妈妈牌豆腐圆无法超越,妈妈的味道永远是第一的。此文也让我想起自己的母亲,她做的我们客家酿豆腐绝对一流,是我永远不会忘记的味道,也是我一直怀念的味道。文中做豆腐的过程和场景,跟我小时经历的差不太多,满满都是回忆。文中的母亲于2019年去世,而我的母亲于2012年离开,她们都才七十多岁,非常遗憾和悲伤。

十十 评《妈妈牌豆腐圆》

2023/9/21 3:11:14

最新打赏阅读更多>>

西西里梦 点赞了 《生命如涉》10元(1000邻家币)。

段作文评委 提名了 《养鸟人家》10000邻家币。

黄勉 打赏了 《​跂踵之年》1000邻家币。

十十在《两粒纸包糖》 的评论被加精,获得1000邻家币的奖励!

时知在《说说那个长得像贾平凹的男人》 的评论被加精,获得1000邻家币的奖励!

青桐在《天凉好个Q》 的评论被加精,获得1000邻家币的奖励!

广东
深圳市
县区
街区
社区
小区
省区选择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华文擂台 子虚国
城市选择
县区选择
街区选择
社区选择
小区选择

分享到:

手机版 |  邻家公约 |  游客便利 |  联系我们 |  会员权利 |  帮助中心 |  建议留言

Copyright ©2016 邻家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40415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7]2756-412号 备案号:粤ICP备14014385-1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