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排行
  • 赛事
  • 入深圳记
  • 资讯
  • 邻家
  • 注册
  • |
  • 登录
  • 520微咖大赛
  • 睦邻文学奖
  • 华文擂台
  • 作者文库
  • 城市文库
  • 类型文库

登录|注册

  • 首页
  • 排行
  • 赛事
  • 入深圳记
  • 资讯
  • 邻家
  • 520微咖大赛
  • 睦邻文学奖
  • 华文擂台
  • 作者文库
  • 城市文库
  • 类型文库
  • 全网作品
  • 参赛作品
  • 封面文章
  • 海选入围
  • 决赛入围
  • 520周冠
  • 获奖作品
  • 赛事动态
  • 参赛须知
  • 大赛留言
  • 媒体报道

赛事动态

王国华推选决赛入围作品

发布人:秘书处  发布时间:2013/9/27 9:10:06  点击:34262

 

对社区文学大赛评价及决赛入围作品的推选标准和理由

评委:王国华

这是一个有落脚点的、可以无障碍参与的活动。我不希望社区文学大赛成为一般的文学赛事,而是希望通过它让参与者和围观者互相撞击,逐渐找到共同点,再强化之,逐渐形成一个城市真正的文化。

大赛无需被形式束缚。有很多东西肯定是我们无法想到的。我觉得就像现在这样,只要划出一个大致的方向即可,其他的,让参与者去做。

推选标准及理由:

在严格遵守海选原则的基础上,挑选推荐作品时,我又遵循了以下几个原则。

1.直觉。判断一篇文章优劣,很大程度上凭的是直觉。如果你读完一篇作品毫无感觉,然后有人替你分析:“这篇小说好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这样写”,你才恍然大悟。这样的作品算是好作品吗?存疑。我相信直觉,直觉是作者和读者之间的缘分。读者即使一时无法探知其妙在何处,但起码应知其妙。社区文学大赛中的作品多多少少都给了我触动,而我推荐的这8篇作品则给我的触动更大。让我或感动、或感慨、或深省、或黯然神伤。

2.互补原则。包括①作者的互补性。遴选过程,有的作者文笔和构思能力明显突出,参赛数量又多,这样就只能挑一篇比较好的。一个作者写得再好,也是一个人的风格。而大赛结果理应提供更多的选择。②文字的互补性。作品的文通字顺是基本要义,在此基础上,适当地给粗疏、生猛一点空间。不必字斟句酌,以不影响阅读为限。其实,有时候太娴熟的文字也会影响阅读的,而粗粝却给人新鲜感。③内容的互补性,要有历史有现在,有草根有白领。

3.内容和主题可以现实、可以残酷,但不能让人绝望。

 

王国华评委推荐的2013年度深圳社区文学大赛决赛入围作品及入选理由

 

《一张床和一个沙发的家》 作者:唐兴林

入选理由:这是我至今最喜欢的一篇作品。故事比较平淡,写一个超市店主和店员的爱情经历。但平静的叙述,波澜不惊的细节,却处处透出温暖。读到结尾时我甚至鼻子发酸。社区文学大赛中写温暖、写感动的本来就不多,而本文应该是比较突出的一篇。

 

《开杂货店的女人》 作者:彼岸朵朵

入选理由:肠粉、叹茶、偷东西的顾客、孩子早恋……这些琐碎的事凑在一起,再加上时不时冒出的客家方言,很容易让人与池莉的代表作《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做对比。尽管深圳是个移民城市,但还是有自己坚固的底层生活,如何呈现它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但在本文中,情节已让位于细节。这是细节的胜利。

 

《我在深圳,我是单亲妈妈》  作者:唐诗

入选理由:唐诗对自己的生活体察很深,她通过自己的生活延展到对周围的态度,视角很健康很容易引起共鸣。在一些观察者那里,创作自由的作家最好能抛开自己的生活,游刃有余地将各种事物置于笔下,如马原等。其实写自己熟悉的东西甚至只写自己,向来是写作的重要方式。可以想象,不写新疆的刘亮程和李娟会是个什么样子。唐诗的一组组自述性质的作品已经有了自己的特点,可以继续。不要惧怕标签,不用担心枯竭,生活是变化的,文字自有灵动的理由。

 

《意外》  作者:十十

入选理由:在阅读参赛作品时,我要努力克服“认识这个作者”带来的负担,尽量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打量。但是再怎么绕,也绕不过十十这个名字。她的作品整体质量显然要高出不少。《意外》乃其参赛作品中的一篇。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很悲催,读者读了却会有哭笑不得的感觉。这样的家庭在深圳并不鲜见,但通过这样的方式让主人公接纳,却着实狡黠。叙述节奏平稳,张弛有度,很耐读。

 

《深圳记忆》  作者:大乡里

入选理由:现在流传的与深圳有关的各种文本,要么是深圳成为特区至今的记忆,要么是动辄上百年上千年前的宝安“历史”。本篇参赛作品乃少见的填补空白的文字之一。又加是作者的亲历,为读者提供了改革开放前的一段真实历史。

 

《甲级写字楼里的那些事》 作者:锦鲤

入选理由:深圳写字楼里的白领众生相。将写字楼里真真假假的“高贵”和人情冷暖形象地勾勒出来。非常生动,人物呼之欲出。

 

《念奴娇》  作者:洪之芥

入选理由:这也是一篇写家庭故事的小说,成功之处在于作者的文笔。故事很纠结,但作者将男主人公的处境和心理、两个当事女主人公的处境和心理以及旁观者美仪姐的心理,很传神地呈现给读者。

 

《既然选择了深圳就不要喊累》 作者:水去先生

入选理由:这篇文字打动了我。初读时,感觉其价值导向一般般,“既然选择了深圳就不要喊累”,这种东西并不值得提倡。该喊累时就喊累,想停下来时就停下来。所谓成功是没有尽头的。但该文噼噼啪啪的生活气氛扑面而来,很有融入感,粗糙的叙事不再成为障碍。我希望这样的文字在整个大赛中保有一席之地。

 

《我的深圳十二年——之港人印象》    作者:我是鳄鱼小赖皮

入选理由:香港对深圳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几乎可以说,没有香港就没有深圳。《我的深圳十二年——之港人印象》是本次征文中比较全面描述“香港”概念的一篇作品。深圳人对香港从仰视到平视再到以后可能的俯视心理,在这里形象地体现出来。尽管这还只是表象的东西(价值观上的差距远非物质和硬件所能弥补的),但表象本身就是一种存在。深圳在很长很长一段时间内都绕不过香港。

 

《石厦西村的笑与泪》    作者:五色莲 

入选理由:深圳生活对于外地人来说离不开这样几个关键词:漂泊、打拼、困难、扎根、贵人……还有爱情。这篇以热水器切入,貌似描写日常生活的作品,我从中读到了痛彻心扉的两个字:爱情。这两个字奢侈而必不可少。它是其他一切关键词的根基,有了它,其他关键词才有存在或消失的可能。此时,我更愿意向作者和读者推荐一个词汇:命运。爱情是命运的一个组成部分,就像深圳是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

 

评委简介:

王国华,笔名易水寒,七零后,现供职于深圳报业集团,《打工文学》周刊负责人。中国作协会员,吉林省杂文学会副会长,专栏作家。已出版《书中风骨》、《我爱这苍凉的世界》等十五部作品集。在《南方周末》、《深圳商报》、《羊城晚报》、《齐鲁晚报》等十余家报刊报刊开过专栏。

 


 

相关

  • 一个“坪山二代”记父辈经历
  • 我与坪山同频共振
  • 坪山给予我幸福生活
  • “我的家,在金沙”
  • 坑梓的美好
  • 红色力量与新时代
  • 风雨兼程坪山人
  • 2020年度邻家币兑换须知
  • 金碧路
  • 回忆在坪山碧岭的日子
我要发表
大赛评委> 大赛作者>
2020“睦邻文学奖”颁奖典礼>> 2019“睦邻文学奖”颁奖典礼>> 2018“睦邻文学奖”颁奖典礼>>
2017“睦邻文学奖”颁奖典礼>>
2016“睦邻文学奖”颁奖典礼>>
2015“睦邻文学奖”颁奖典礼>>
2014“睦邻文学奖”颁奖典礼>>
2013“睦邻文学奖”颁奖典礼>>

阅读分类

  • 小说
  • 诗歌
  • 散文/游记
  • 城市浮世绘
  • 长篇连载
  • 微创作
  • 纯虚构
  • 非虚构
  • 文论
  • 戏剧
  • 同题/征文
  • 非首发作品
  • 新类型

阅读更多>>精彩评论

夜上阑珊新近发表的小散文《勒杜鹃》,弥漫着浓浓的春天气息,虽然这几天深圳正处于寒冬。文章开头并没有直接写勒杜鹃,而是用牡丹花作了一个小引子,喜欢她的大红大绿,雍容贵气。紧接着作者笔锋一转重笔写了文章的主要花卉--勒杜鹃。从深圳的深南大道、公园、写字楼、小区、城中村、小巷里、老房子,到阳台上,都可以看到它火红的身影,最后直奔主旨:那开出一簇簇的花朵,就像深圳这座城市里的打工者,来了就是深圳人。

方华吉 评《勒杜鹃》

2021/1/11 20:34:49

非常感谢老亨和元罗君的抬爱与慷慨打赏。相信每个人都有一个非比寻常的2020,疫情带给我们不一样的人生体验,我们做不了时代的英雄,但是可以用天然真挚的文字见证时代历史,记录平凡生命的轨迹。感谢邻家,让我们的生命可以在这里相交相感 。年终感言记录我们这一年的欢喜悲忧,也让我们能够在岁月轮回,新旧交替之际,让匆匆的自己能够停足顿首片刻,回望来时的路, 远眺前方的景,在心里,为自己燃一盏灯,继续上路!

王学君 评《2020讲不出再见》

2021/1/5 6:44:07

阅读可以使人生更精彩,使生命更丰盈。阅读也是一门人生的必修课,有修为的人,能多经典,也能把自己读成经典。但从古至今,阅读更多是个人的事,自己的事,能够从自己阅读出发,有对阅读的喜爱出发,把推广阅读作为自己的毕生的事业——纯公益的事业来做,实在是难得,实在是了不起。到了后期,推广活动不仅停留在做几次阅读分享,办几场阅读沙龙,还能调动社会力量,联系爱心企业参与,这样就把对于阅读的公益推广做强做大了!

老练之一 评《做快乐的公益领读人》

2020/12/29 21:23:54

这个小说,来自一句玩笑话。几个文友凑一起瞎聊,我指着某说,我要写你与某某私奔。他们起哄,我就真写了。我没写他们私奔过程,这样会掉进套里。初习写作时,我明白,把假故事编真了才算成功。现在明白,小说就是把简单的事情搞复杂来,越复杂可能越有味道。于是,在这里,我拼命往复杂里搞,横生枝节,摁在看似简单的过程中。最后说一句,写文有时真痛快,有时真痛苦。

茨平 评《闹药》

2020/12/22 11:16:09

诚如深圳老亨所言,作品的篇幅太短了,建议写成金融系列故事。那天陈彻老师讲到,写出自身行业的独特故事,让更多的人阅读与分享。我是股票爱好者,多次持有与操盘深发展,在股市风云际会中沉浮,感慨万千,期待多一些细节描写,加长篇幅,让读者看个痛快。

阮声 评《股票的魔力》

2020/12/3 21:43:18

那天一起坐地铁回家,聊起你的经历、你的行业,兴高竟不觉路短。我因前几年写物流行业的剧本,对这个行业了解了不少,发现这几乎是当代中国城市里最辛苦也最有希望的行业,百万物流人支撑起了整个中国的消费经济,几乎每个中国人都离不开快递、外卖,但并没有多少人了解物流人的工作原理、付出的辛苦。所有快递员一年只有春节休息3、5天,其他节假日永远无休,收入也远没有大家以为的那么高。这个行业值得大书特书,阮声,加油!

陈彻 评《遇见邻家,寻觅久违的文学梦》

2020/12/2 16:01:21

其实,在看到你文章之前,我都不知道深圳发展银行已经消失了。读了你的一系列文章之后,才了解到深圳银行业经历过如此波澜激荡的发展历程。看来任何一个行业外人只能了解到只鳞片爪,只有行内人才能深入、全面地讲出来因去果。希望能有更多行业的人都来说说自己所从事的行业,那天跟阮声一起坐地铁回家,跟他聊起他在快递业的经历,也是大开眼界。希望各行业的人来讲各行业的深圳故事,能成为2021年邻家写作的一个内容。

陈彻 评《股票的魔力》

2020/12/2 15:56:11

感谢各位倾情打赏,这或者就是写作的动力。文字搬运是个苦行僧,搬呀搬呀发现四周无一人,多孤苦,此时多么需要掌声。打赏就是。这篇小说,来自网上热传的不雅视频。都说小说是从新闻结束的地方开始,于是想哈想哈就有了这个故事。人生有很多岔道,我主观地让他们朝好的方向走。但尽管如此,人生乃然有很多条趟不过去的河。河只是一种象征,各位可以从伦理中跳出来,作另外的想象。

茨平 评《趟不过去的河》

2020/11/24 14:18:32

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文学的热爱,这样的人会活得很带劲儿,有理想有追求且一步一个脚印向上攀登着,这样的人生对于理想主义者来说就是最大的幸福。邻家聚集了一大群这样的文学爱好者,我们聚在一起单纯、热烈、美好,无论生活中遇到什么挫折、艰难、变故,只要精神世界的理想还在前方,就总能在跌倒的地方爬起来,收拾好伤口再出发。用故事点亮的城市有万家灯火的热闹,在这样的城市里生活就不会孤独。

陈彻 评《用故事,点亮城市》

2020/11/17 20:24:46

陈老师,当初阅读了你的《被房号串起的日子》以后,我就认为你这篇文章肯定会得奖,甚至可能是获得大奖。你的文字蕴含真情,在朴实无华中,娓娓道来。文章围绕房子这一主线,从初入深圳打工,到与丈夫结缘,一个又一个和房子有关的故事,以及你的自强不息的奋斗,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教师,让我敬佩。获奖实至名归。希望在邻家看到陈老师更多的作品!

谢龙 评《与文字为伴》

2020/11/17 18:25:27

楚桥说得对,越是最痛切的亲情讲述,越是要收着写。把读者看哭的作品固然是出色的,但这一位母亲的人生应该不止令人难过,更应该有悲凉、愤怒、遗憾、思考的情绪,如果行文能把这些情绪都勾出来,那就更好了。推荐这次入决的一篇作品,赵俊的《父亲,我究竟该回忆什么》,这篇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可是不管怎么样,写自己的父母对我们来说都是异常艰难的事,因为可能要面对一个自己不愿面对的自己。让我写的话,肯定没你写得好。

陈彻 评《​关于母亲的一切》

2020/11/6 13:10:04

很精彩的故事呀,叙述的节奏很冷静,成功地牵引了读者的兴趣。只是前面铺垫的有点多,后面拆开“包袱”又有些仓促。由于这个“青龙”始终没有出现过,其实读到中段的时候我已经有些猜到是怎么回事了,如果在这个时候加点疑似青龙的人稍微出现那么一下,会稍微打消读者的疑虑,按照作者的布局继续迷下去。其实这个“青龙”是胡伊格这个可怜的女人对爱情和生活近乎无望却执着的梦想,如果能在方面再深挖一下就更好了。拙见。

陈彻 评《后遗症》

2020/11/6 12:54:01

你太机智了,竟然想到了投资,真是块发财的好料啊!我太实在了,除了当评委推作品打赏,就是用这个普通账号打赏,两个号的邻家币都已经消耗殆尽。不过也是有收获的,这两个月读到了太多好作品,度过了美好的阅读时光。邻家是个温暖的所在,这里喧嚷热闹,其乐融融,很快又将迎来一年一度的节日:颁奖礼,有邻家,所有文友都不孤独。

陈彻 评《写在2020年睦邻文学奖揭晓季》

2020/11/6 12:37:36

再说一句,深谢老亨多次打赏。这篇稿子的确花了点心思去写,三易其稿吧。正面强攻,侧翼包抄,最后采用此法写,觉得更好一点。你的痛苦来自于哪,你就会幻想于哪,不只是中国人,恐怕全世界人性都这样。所谓侠客,所谓清官,所谓明君,都来自于此。小说原名《臆症》《伤心洗马井》,最后才是此名,我也不知哪个好,望师友们赐教。 小说,小心谨慎地说。故事,多加点事。呵呵!

茨平 评《后遗症》

2020/11/5 19:26:02

身体弱,没文化,很难改变自己的命运。少时从父,中年从夫,老来从子,是一位典型的老式传统弱势女性。这种文字,我觉得作者不必有太多的旁白和感慨,而是耐心地结合时代背景讲述母亲的一生。当然,作为儿子,在书写母亲的人生时,确实难以做到那么理性,或藏或露都有太多讲究。所以,写自己或者写至亲是技术难度很大的事儿。

海棠未眠 评《​关于母亲的一切》

2020/10/31 17:49:50

最新打赏阅读更多>>

妮子 点赞了 《双赢》10元(1000邻家币)。

张华 点赞了 《双赢》10元(1000邻家币)。

妮子 点赞了 《神秘的美女邻居》10元(1000邻家币)。

卿卿 🍀 点赞了 《双赢》10元(1000邻家币)。

涅槃中的狼 点赞了 《双赢》10元(1000邻家币)。

勿语。 点赞了 《读过》10元(1000邻家币)。

广东
深圳市
县区
街区
社区
小区
省区选择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华文擂台 子虚国
城市选择
县区选择
街区选择
社区选择
小区选择

分享到:

手机版 |  邻家公约 |  游客便利 |  联系我们 |  会员权利 |  帮助中心 |  建议留言

Copyright ©2016 邻家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4]0415-115号 备案号:粤ICP备14014385-1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