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睦邻运动
社区睦邻运动起源于英国,旨在“减轻社会弊病”,倡导“社会和解、自助、互助、共享”的邻里精神,与《伊丽莎白济贫法》等社会保障措施相呼应。邻家社区网络在深圳首倡和践行该理念,以社区建设为切入点,以“文化+社区”的模式聚集人才、积淀人文,促进城市和谐有序发展。
分享到:
2014/04/29 11:43:29更新 阅读21024次 作者:秘书处

社会工作者组织发起的社区居民自助互助运动。该运动发生在19世纪80年代,当时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刚刚经历了大的社会动荡。虽然危机已暂时度过,但产生危机的根源却远未消除,社会问题仍普遍存在。贫困问题、失业问题、犯罪问题等等仍很严重,对社会制度造成经常的、潜在的威胁。

 起源与发展 

英国最早开始工业革命,也最早完成工业革命,靠国内资本的积累,对殖民地国家的掠夺,经济发展水平上远远超过了其他各国。19世纪中后期,英国被世界各国视为繁荣富强和自由主义的象征。但英国国内经济的发展,社会政策的调整及向海外的扩张,并未解决城市中的贫困问题。财富日益积聚于少数人之手,贫富差距加大,社会矛盾更加尖锐。进入19世纪80年代后,从事社会问题研究的人,特别是从事实证社会学研究的人激增。宗教界人士也积极倡导研究和解决社会问题。他们成立了专门的慈善事业委员会和英国统计协会,一起进行社会调查,以便掌握和发动社会舆论,以引起官方对社会“阴暗”面的注意,并就“减轻社会弊病”,完善社会制度提出建议。社区睦邻运动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首先在英国拉开了帷幕。

倡导社会睦邻运动的主将是宗教界人士,还有一些社会科学研究者。这批早期的社会工作者想通过实地工作研究来为解决社会问题找到出路。认为让社会上一部分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和贫民共同生活,不但能使贫富打成一片,实现政治上的平等和民主,而且可以使贫民获得接受教育和享受文化生活的机会;同时知识分子深入贫民区与贫民共同生活,可以促进对贫穷问题的深切了解,并会有助于该问题的合理解决。

社区睦邻运动的发起人是东伦敦教区的牧师巴涅特。他早年就读于牛津大学,毕业后到东伦敦教区任职。这一教区是伦敦最贫困的教区之一,教区内又脏又乱,居民生活得十分困苦。巴涅特在那里目睹了许多社会的黑暗面,下决心要改变教区的面貌,改善教区居民的生活,并和夫人一起搬到教区内居住。巴涅特在社会上奔走呼吁,动员人们为改造他所在的社区出力。他动员的主要目标是当时就读于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贵族子弟,号召他们前往他的教区为贫民服务,并邀请他们住在教区内,与贫民共同生活,了解贫民的生活状况,并研究解决的方法。在众多前往教区服务的人中,牛津大学经济学讲师汤恩比与巴涅特最为志趣相投,为贫民服务尽心尽力。他们致力于共同的事业,情谊笃厚。1883年汤恩比因病去世后,为纪念他伟大的献身精神,并进一步号召知识青年为贫民服务,以继承他的遗志,巴涅特于1884年在伦敦东区建立了一个大学社区睦邻服务中心,命名“汤恩比服务所”。这成了社区睦邻运动的开端。

继“汤恩比服务所”之后,许多类似的服务机构在英国相继成立,社区睦邻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这些服务机构的共同特点是:①设在贫民区,工作人员住在区内,与贫民共同生活;②工作无既定计划,只因居民的现时需要而定;③尽量利用本社区内的资源,培养居民的自助与互助精神;④服务机构既是服务中心,也是当地的文化中心。

许多社会学家也加入到社区睦邻运动的行列中。实际上,它成了一场社区改造运动,成为在更大范围内解决社会问题的一种尝试。社区睦邻运动的独特方法,它所提倡的服务精神和所取得的成就,无疑给当时面临种种社会问题而束手无策的世界各国指出了一条可行之路,因而在短期内迅速传遍欧洲大部分国家,东南亚及日本等国也竟相效仿。美国受这一运动的影响最大,开展得最为广泛。

社区睦邻运动在数十年内遍及美国各地,其发展程度远远超过了英国,到1937年,全美国已有社区睦邻服务所500多个。由于社区睦邻运动的推动,1922年首次国际社会服务工作会议在伦敦举行,在这次会议的基础上,1926年成立了国际服务所及邻里服务中心联合会,总部设在荷兰的乌得勒支市,并在当时的国际联盟派有视察员。

 对中国的影响 

社区睦邻运动在中国的影响要比欧美各国小得多。这是因为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一直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有识之士更关心的是如何避免亡国灭种的问题,而国民生计问题,相对而言,便成了次要问题。但中国毕竟被迫向世界敞开了大门、西方各国的文化不断涌入,而派遣出国留学生更增加了中国与西方各国的文化交流。许多攻读社会学的留学生把西方的社会学理论及其实践引入中国,并试图使之在中国的土地上结出果实1917年沪江大学社会学系在上海杨树浦工人区创建的“沪东公社”,可以说是社区睦邻运动在中国的翻版。而20世纪20、3 0年代的“农村复兴”、“乡村建设”、“合作运动”、“土地村公有”等则是各国社区工作在中国的本土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区睦邻运动的影响慢慢减弱,取而代之的是福利国家思潮的兴起,政府开始干预社会问题的解决,社会工作从自发的慈善事业阶段走向自为的政府参与组织管理阶段。社区睦邻运动也被社区组织与发展,即社区工作所替代,变得更系统、更有计划。

 作用和影响 

社区睦邻运动前后持续了近50年,是社会工作史上极富影响力的运动,在专业发展方面,它有许多贡献。

一、首创了以特定社区为工作对象的社会工作方法,为社会工作向专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虽然在此之前已有德国的汉堡制和爱尔伯福制,但它们的侧重点都在于社区的行政管理,而不是以社区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意义上的社区工作。在社区睦邻运动中,工作者吃住在社区内,根据社区的基本情况制订工作计划,尽量利用本社区的资源改造社区,改善社区内居民的生活境遇。这些都已成为现代社区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可以说,社区睦邻运动是当今社区工作方法的基石。

二、树立了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当时社会流行这样的观点:贫穷、失业、犯罪等都是因为个人有缺陷所致,社会没有提供帮助的责任。因而从事社区睦邻工作,既得不到嘉奖,工作对象的地位又决定了工作条件是相当艰苦的。但这些早期的社会工作者不计个人得失,热心于社区服务事业,为后世树立了楷模。这一好传统延续至今,成为社会工作行业居于首位的职业准则。

三、综合运用了多种工作方法,使社会工作方法进一步丰富、完善。在社区睦邻运动之前,早期社会工作者多用个案工作方法,在此之后,则既用个案工作方法,也用群体工作方法和社区工作方法,使它们在解决不同的问题时发挥各自的作用。随着社会工作逐渐向专业化、职业化发展,这三大方法便完善成为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在当今的社会工作实践中广泛应用。

在社会发展方面,社区睦邻运动引导人们注意研究解决社会问题,注意基层社区的建设,注意小社区的改造对于整个社会的意义,为社会去除弊病,和谐稳定地向前发展提供了启示。

现代社区工作仍在许多方面秉承了社区睦邻运动的做法:两者都是以特定的社区为对象开展工作,以社区为依托,寻求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两者在工作者的参与程度方面是基本相同的。工作者都生活在社区内,与工作对象一起工作,既是组织者,又是实际工作者;两者都尽量利用本社区内的资源。虽然也争取外界专家、学者的参与帮助,但更多的是依靠工作者自身和本社区的力量解决问题。

 

 

 

  • 文化社区
  • 睦邻运动
  • 社区即社稷

    “社区”源于拉丁语,意思是共同的东西和亲密的伙伴关系。它强调人群内部成员之间的文化维系力和归属感。近年来,为修正过度重视宏观经济发展而忽略社区需求的形势,政府将“社区建设”或“社区营造”提升到国家政策的层面。社区即社稷,好社会,从好社区开始。

  • 全民写作计划

    在深圳读书月倡导“全民阅读”的基础上,通过社区文学大赛推动“全民写作”,这是深圳实现市民文化权利的又一举措,也是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文化多样性、尊重人的表达自由等理念的践行。从“全民阅读”到“全民写作”的跨越,是深圳城市文化积淀的一次创新,也是城市社区建设、深圳社会建设的有益尝试。

  • 社区文学大赛

    社区文学大赛以“文学+社区”的方式,将全民写作做到“可操作、可计量、可积累、可持续”。大赛的宗旨是“为社区立传,为民生著史”,首倡“记录社区,人文睦邻”,为此设立“睦邻文学奖”,将社区睦邻运动的国际理念,创造性地引入深圳,引入中国,是深圳的一次人文创新、社会建设创新。

  • 在地文学理论

    “在地文学”倡议每一位生活在当下时代的个人,通过书写自己此时此地的经历、通过对“在地”之当下的重新注视、打量甚至认同来诠释并创造自我存在的意义。“在地文学”所倡导的“在地”一词,既是一个“本土”的视角,同时也是一个“当下”的视角。

 
广东
深圳市
县区
街区
社区
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