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邻家文学大赛活动如火如荼,作品发表层出不穷。我一直在为写什么如何写伤脑筋,每天在网上学习文友作品,看到自己喜欢的作品忍不住评论,冷不丁我成了“评论家”。虽然没网上的评论家们评得到位,但也有几十个饭盒的收入。下面将获得精的评论贴于后,以之收藏。
作家写文章不容易,评论也更不容易。长一点的文章至少读两次,短一点的文章读一次如没理解透,也得多读一次,还得一边读一边记。对于花甲之人,看电脑时间长眼晴又不舒服。对于外婆级的我,许多的评论还是在凌晨完成,想想也算敬业吧。
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邻家网的好处,文章的字调可以调大,还可以调自己喜欢的颜色来读,这样非常方便俺这个老花眼。假如你遇到编辑文章不方便,就粘在邻家网的发表作品栏,点一键排版,排好版后再粘贴到所需文档里,不知大家发现没?
1:张伟彬《深圳非遗古迹诗》
昨天贴的文章,今天进入决赛,在赞叹深圳速度的同时,不得不欣赏伟彬眼光的独道。上次去南园听南翔老师讲深圳非遗古迹,让我了解了深圳文化历史厚重。今天再读伟彬的诗,眼前更加明亮。8首诗分别描写了观澜永丰源的国瓷,甘坑村的客家凉帽,北帝庙的三月三,石岩客家山歌,新桥的清平古墟,宝安“一大”纪念馆,松岗龙舟比赛,沙井的蚝等,让读者更加认识到深圳非遗的重要意义。歌颂深圳非遗在这次文学比赛中算第一篇,为之点赞。
2:佛花《凤凰》
读完《凤凰》心情沉重。小说语言精练,犀利,准确,干净。因“全天下都知道我丑”,让我产生一口气读完的欲望。丑凤凰从过去不敢见人,遭人唾弃,通过整容后变得顽世不恭,霸气十足。因小时遭受不可告人的凌辱,长大了变得盛气凌人。记忆最深刻就是:最亲近的人,却藏着最多的秘密。就因为凤凰不可告人的秘密,让她在人生的道路上从痛苦走向人格分裂与挣扎。正如小说结尾说:所有的罪与孽,都将无足轻重,随日复一日的时间逝去。
3:徐小明《观澜客家文化古迹诗篇》
这组诗歌所描写的场景是我最熟悉不过的。客家山歌、龙舟赛、永丰陶瓷、版画、红木。在观澜,还有许多非遗值得传承。非遗是历史的真实见证,不忘历史不忘传统文化是我辈应该坚守的原则。与此同时,更应该呼吁广大文朋诗友保护和利用好非遗,对于文化强国尽一份力量。这篇文章让我感触颇多,其实深圳的非遗和客家文化还有很多,期待更多的人挖掘。本篇文章具有时代意义,佩服作者细腻的文笔与观察,值得阅读与点赞。
4:老亨《入深圳记——史上最大同题征文》
让作者变成记者,让文章中的人物是社区最普通的人群,这个想法和做法很好。每个来深圳的创业者,他们或多或少都有成绩,要不然他们哪会在深圳待得下去?其实,每个人都是一部书,一本等待人去书写的书,一个去给别人讲故事片的书。就看哪个写得好,讲得好。心动不如行动。让我们每个人都参与到这个活动中去,写出最感动人的故事,讲出心中最想难忘,最动情的故事。邻居=家为我们搭建了这么好的平台,不用岂不浪费?写吧,亲。
5:刘桃德《宴客诗》
2012年,因为桃德五星级义工事迹在报上发表,我寻找到他的电话,邀他进入观澜等文学群。因为文学彼此之间慢慢走近。参加过N次文学活动,虽聊得不多,但欣赏过他许多的优秀作品。并有幸品尝了他与白师兄煮的佳肴,两个人半上午弄出十八道菜,真不敢相信出自两个大男人的手。站在29楼,海风徐徐,看瓜果满架,闻花儿飘香,观海上田园美景,充满惬意。饮美酒,论诗文,文人相亲,看着阳光帅气的年轻人,我也年轻了。
6:吴小林《故乡与异乡》
同为观澜人,同为在深圳打拼的人,首先肯定的表扬吴小林,干的是最苦最累的工作,当过清洁工,当个保安。自己一直坚持心中的梦想,那就是写作。在深圳,许多人都觉得很寂寞。吴小林用写作打发空闲的时间,写出了许多接地气的文章,也获得了许多奖项。他不抽烟,不打牌,很少喝酒。他的空闲时间,写诗,写小说,写散文。他身边的生活就是写作素材,他所生活的观澜文化底蕴浓厚,给予他丰厚的土壤。把他乡做为故乡,原你早日衣锦返乡。
7:莲花汉子《马峦山,岭南之地的桃源镜像》
曾经跟文友梦晴去过N次马峦山,也跟着黄东和、孙夜、唐兴林等老师登过此山。登马峦山讲究团队协作精神。大家一起去欣赏深圳的山山水水,去闻花草果香。最让人心动的还是自己动手摘菜炒菜的过程。柴火鸡、白斩鹅、水库鱼、无污染绿色蔬菜。作者通过几个片断,描写岭南之地的桃源景色,让我有再次登马峦山的冲动。邻家人,快快约起。大家一起登马峦,写马峦,品美食,放松心情,真的很不错。
8:冬十年《马峦山下》
我真是服你了,把马峦山的历史抖扯得这么清楚。马峦山对于我来说,它是一个旅游圣地,是人们放松心情的好地方,是人们呼吸新鲜空气的好地方,也是人们品尝美食的好地方。当你在山路上渴了,你可喝一口清甜的山泉。当里累了困了,你可坐在石头上听小溪唱歌,看小鸟儿欢快的跳舞。遇上天晴,还可以看日出日落。去过无数次的马峦山,不同的季节,不同的路人,会在途中收获不同的快乐。你能认只很多的植物,你能收获许多的欢笑。 。
9:老师父《1947年那个夏天》
春城的故事还没讲完。他讲的是1947年那个夏天,郑家面临抓壮丁。虽然郑家的郑德光没被抓去当兵,只能选择进城或进山。后来,郑桂英爷孙在深圳墟建立了地下党联络点,无论党内外同志去香港,抑或是香港的同志去广州,这里都是他们联络的好地方。故事拼劲着讲一定很精彩。战争、爱情、革命、虽然是节选,我到是且听你的下回分解。
10:李若《我在深圳那些年:终点又回到起点》
读文章的标题让我想起《驿动的心》的歌词。再看文章,这是一个新作者。文章标题取得很好。在深圳居住21年,应有放许多充满情感、商战等故事可讲。如果有时间,可以好好讲讲。把那些生动的平凡的让你感动也让读者感动的故事讲出来,也是一篇很好的口述历史,加油哟。
11:水去先生《深圳卷帘人》
读完作者的入深圳记,让我真正的了解了他入深圳后的所作所为。我在2013年认识水去先生,后来也是每次文学活动与饭群的聚会上能见到他。他是很儒雅的人,读者在作品中能读到。弹吉它、画漫画、喝酒、写诗、写歌词、写文章,包括他今天的文章,每一节内容都很丰富,都用诗来开头。他两次入深圳,现在深圳结婚定居,能把它他作为故乡,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每个人都有辛酸与励志的故事,他写了,看样子又会获奖,我没动笔。
12:45厘米《一直往南方开》
每个人的入深圳记都有自己的特点,有自己刻骨铭心有故事。作者无数次的找工作。电线厂的杂工到去七鹏厂。还到过电子厂五金制品厂等等。在他身边,也有许多底层人的故事,比如老哥被炒鱿鱼,端子机下的四川女孩等等。作者换了无数个工作,但写排遣心绪的诗从没弃过。文章中有句话说得好:成功的叫煅炼,失败了叫磨练。有时候做业务可改变性格,改变命运。南下,一直南下,坚持就是胜利。读过作者与先佑等人的44厘米,非常不错。
13:李双鱼《母亲在深圳》
笔者下的母亲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母爱。他细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利落。比如:列拾垃圾的母亲、为四个儿女带孙的母亲、当包租婆的母亲、带着一儿一女的年轻母亲、粤剧曲艺世家的母亲、在天桥上卖玩具的白发苍苍的母亲。六个母亲只是深圳母亲的缩影。作为深圳人,当女人苦,做母亲辛苦,做外婆和奶奶更辛苦。只要娃娃一出生母亲就要为孩子操劳,直到死去的那一天。见过许多的人说不带孙和外孙,结果都屁癫癫地为孩子们鞍前马后。
14:谢林涛《深圳这块磁铁》
深圳是块磁铁吸引了千千万万的人来到这座城市,这些人为了深圳的建设努力打拼,为经济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你的哥姐来深圳打拼,你自己来到深圳扎根。现在以淘旧书为职业。都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其实,淘书是一件苦差事,淘到了书,要卖到客户的手中才算数。如果所淘的书别人用不上,还会像山一样堆积在家。深圳变化太大,许多的人在这里安家落户,把深圳作为第二故乡。我家五兄妹,已经有十多个人在深圳工作。
15:刘基《母亲逝世百日祭》
欢迎新朋友的到来。文章虽然短小,看似不起眼。日记记录的是母亲逝去一百天的事情,一个农村的妇女,虽然没有文化,确认同孩子一定要有文化,也支持女儿学习文化,儿子也很争气,考上了自己想考的学校。在农村来也说很了不起的。每个孩子都 有一个伟大的母亲,是因为母爱,儿女们才能健康快乐的成长。作者并没有用过多的语言去赞美母亲,也没用悲伤的语言来表达。母亲去逝,家散了一半,心肯定是痛的。为了生活你出去打工没错,愿你节哀。
16:梁龙基《外婆的微笑》
每个人都有一个慈祥的外婆,因为有外婆,即便是去外婆家路再远也不觉远。到外婆家就有可口的饭菜吃,能看到外婆的微笑。外婆摔伤了腿,用钢夹固定,腰椎也患病,但她从没停下脚步,以她的方式来生活,来为家庭分忧。外婆再有苦再有难,外婆脸上总是微笑,她的笑可冲淡世间的苦,她的微笑可给外孙们增加力量与温暖。把痛苦抛在脑后,把微笑带给身边的人,这就是外婆的魅力所在。我也喜欢我的外婆,她离开我近三十年了。
17:格阑《病隙琐记》
人常常是病魔的俘虏,今晚睡下去,明早是否能醒来也不知。急性白血病听起来也很可怕,既然你己经知道得病,最重要的勇敢面对。庆幸地是有家人的关爱。生病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已把自已吓倒。人有时要改慢脚步来生活,趁此你也可以看看书,写写文章。在病友中发现那些与病魔作斗争的故事记录下来,也可以把你治疗经过和你与疾病抗争的故事记下来,昭示启迪后人。CA并不可怕,现在医疗技术发达,病情缓解后多出去走走。
18:李玉《100万,我住进了郊区城中村》
在外旅游我竟然今天才读到此文。作者用轻松的笔调,写出了深漂人购房经历与房事心路历程。去过玉粉家N次,良心话,你这房子真抵更超值。顶层送平台,种草又种花,又不跟别人有下楼上楼的麻烦。重要是把凉台门与厅门打开,通风良好,免去空调,省了电费。你这小子很有眼光,深圳小产权多如牛毛,就是想拆也拆不完。人生要拼也要赌,就赌它要拆,它总得赔些。有了家便有了根,虽然没有走出村庄,龙华是深圳的后花园,前途一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