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岁月如流,人生如梦。2019年的春天,因为一个久违的文学梦想,我开始整理那些旧书。在深圳漂泊了十多年,去过许多地方,搬过许多次家,唯一放不下的,是一些旧的书刊杂志。不管岁月如何沧桑,我依然舍不得扔掉那些发黄的旧书,阅读的时光是美好,也是让人难忘怀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一直是内心深处的理念。是文学陪伴我走过那段在工厂的打工时光,是文学让遇见了一些美好的故事。
我抚摸着一本发黄的杂志,就像抚摸着那些不堪回首的打工岁月。突然一个信封从杂志中滑落,跌落在我的眼前,80分的邮票上印着如水般的条纹,圆形的邮截上印着黑色的字体:“广东深圳2005.05.09.12M,中心局(机)1”。收件人是我的姓名,收件人与发件人地址是一样的,深圳西乡乐群邮电所,邮编也是一样的,518102,黑色的手书字体,显得清秀淡雅。
从2005年到2019年,十五年的时光,有许多往事,记忆已经模糊,谁给我写的信,我几乎没有任何印象。书信,如今已经成为古董般的老物件,我已经有许多年没有见到信件了。仿佛已经过几个世纪。我迫不及待地打开信件,白底细红条的信笺纸,黑色的字体,清新秀丽,我仿佛看到一个美丽的女孩,正趴在简陋的桌子上,给我写着这封信,一种久违的情感从我心底油然而生。
阿龙:
你好!很早就想给你写封信,但一直到现在才正式提笔给你写,是因为犹豫了很久,怕你不会回,拒绝我,我只能写信碰碰运气。
我们在同一个地方收信,相信你到这里,只要几分钟的时间就可以了。由于近,我才选择和你交友。有几次在邮电所我都看到你的信,或许这半年给你写信的人比较多吧。
我是一个非常内向的女孩(我有几个笔友都说没见过这么内向的人)。正因为这个原因,我几乎没有朋友,你知道,人活一世不能没有朋友,没有朋友是多么的悲哀啊!
不知道你的朋友多不多?相信你也交了一些笔友吧?我猜你可能也只有二十多岁吧。
我说过,碰碰运气,你回信见了面,我们就有机会了解对方,相反,则仍是城市的陌路人。
静候佳音!
祝:
写作有成!
梅子 2005.5.7
往事如烟,恍惚间,我仿佛穿越了所有的时光,回到了十五年前。高中毕业后,就南下打工,那时我年少轻狂,喜欢幻想,我不满足于工厂流水线的枯燥生活,我渴望找到一份好工作,改变自己的命运。于是不加班的时候,我经常去夜市,书店,邮政报刊亭,购买书籍报刊杂志。那些年打工文学流行,到处都是珠三角的打工杂志,讲述打工生活的酸甜苦辣。或许是命运,我悄悄爱上了文学,开始写一些小文章,发表在各种打工杂志上。有的杂志在文章的最后,还留下作者的详细地址及邮编。这样一来,有许多打工的兄弟姐妹给我写信交朋友。同是天涯打工人,相逢何心曾相识,刚开始,我来者不拒,每一封信都回复。后来,因为工厂里经常加班加点,根本没有时间,回信慢慢开始变得力不从心了。只是选择性回信一部分。
考虑到工作的不稳定性,爱好文学的我,经常有收到杂志社的样刊,稿费汇款单,文友们的来信。于是我开始寻找一个固定的地址,作为收信之用。一次偶然的机会,去一个老乡的表姐那里聚餐,他表姐在当时的西乡镇新乐村租房,表姐告诉我,村里有一个乐群邮电所。
从那以后,我的邮件地址都改成了“深圳市宝安区西乡镇乐群邮电所”。那段时间,因为年轻气盛,辞职离开工厂,准备寻找新的工作,没想到离开工厂的集体宿舍后,工作并不好找,我竟然找不到落脚的地方。于是只好去老乡新乐村的出租房暂住,那段失业的日子,我有点心灰意冷,孤独寂寞的时候,我依然保持着对文学的狂热,经常用稿子一笔一画地书写着自己的作品,然后贴上邮票,满怀信心地去乐群邮电所寄信。付出还是有一些回报,经常有一些小文章发表在打工杂志上,但稿费收入微薄,当然没有在工厂的工资来得稳定与实在。
在那种情况下,我收到了梅子的来信。梅子,一个充满诗意的名字,当时我的脑海呈现的一首诗的意境,“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我的压抑已久的心情,在深圳的城中村顿时变得明朗。
在那些漂泊的他乡日子,我暂住在老乡的出租屋,晚上睡觉打地铺,白天找工作,找累了,回到城中村的出租屋,继续做着自己的文学梦。梅子的来信,就像一场及时的春雨,为我干涸的原野,带来了甘露的滋润。听说她就在附近,我内心涌上一种莫名的期待,我一遍遍阅读着梅子的来信,心中充满了喜悦,我们有共同的文学爱好,又居住在附近,孤单的时候,我们可以互相交流,可以做彼此的红颜知己。那是一个多愁善感的年代,收到梅子的来信后,我当天晚上就熬夜写一封热情洋溢的信,并留下了自己的手机号码,希望能与她选择一个和风日丽的日子,我们一起见面,一起漫步街头,一起喝杯奶茶,听听音乐,或者在街道拐角的咖啡店,点两杯加了白糖的咖啡,聊聊文学,聊聊人生。
第二天早上,我揉揉朦胧的睡眼,一路小跑到乐群邮电所,将那充满希望的信封,虔诚地投到店门口绿色的邮筒里。我在期待着,一个美丽的女孩,走进我的文学世界。盼望着,盼望着,一天两天三天,日子就这样在盼望着溜走。我终于等到梅子的回信,激动地拆开,原始的血液开始沸腾,我的心跳开始加快。因为我期待着,相遇是一种缘,相逢是一首歌。
岁月有些模糊青春的记忆,我依稀记得,当时梅子在回信中说,因为我们离得比较近,不像普通笔友,那么遥远。但她相信距离能产生美,她考虑了很久,始终没有勇气与我见面,希望能通过书信保持着联系,保持在彼此心中的美好,若有缘分,我们总会有见面的时候。
读着梅子的回信,我一下子从火热的夏天,穿越到冷冷的冬天。在我的内心深处,我一直渴望着,在后来的日子,我们有缘走到一起。尽管如此,我还是热情如初,又写一封感情真挚的信,寄给了梅子,我一次次徘徊在邮电所的门口,在那块小黑板上寻找自己的名字,我收到了一封又封信,可惜都不是梅子的。日子在悄悄逃走,我来不及追赶,我不知道是我在逃避现实,还是梅子在逃避着我。我依然在充满希望,期待着梅子的回信。梅子,你为我写信,我为你写诗,我在城中村的岁月,仿佛也充满了诗情画意。
从炎炎的夏天,等到秋风渐起,等到有些寒意的冬天。不知道什么原因?也不知道梅子是否收到我的回信?我依然没有等到梅子的回信,也没有等到梅子的电话或者短信之类的。所有的美好期待,都随风而去,我有些伤感,难道是我行走他乡异地的自做多情,这是一场还没有开始的爱恋,就悄悄地成为一种回忆。梅子的名字,从此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不曾忘怀。
那个年代,流行网络歌曲《两只蝴蝶》,一首纯情与凄美的爱情歌曲,传遍大江南北。当我思念梅子时,我就会去聆听着这首歌,婉转悠扬,庞龙的声音甚至有些沧桑的伤感,一如我当时的心情。“追逐你一生爱恋我千回,不辜负我的柔情,你的美。我和你缠缠绵绵,翩翩飞,飞越这红尘永相随。等到秋风起,秋叶落成堆,能陪你一起枯萎,也无悔。”
时光就这样在怀念中悄悄地流逝,岁月抚平了我心中年少的忧伤。
在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那个居在新乐村的老乡,开始张罗着给我介绍女朋友。女朋友是老乡的同事,一起在新乐村租房,两房一厅,我以前曾经在那里暂住过一些日子。只是那时,我一个人在客厅打地铺。有时幸福就在眼前,行走在他乡,男女双方来自不同的省份,生活习惯完全不一样,我们同样缺少恋爱的勇气,按着我们老家的风俗,男女相亲相爱,是需要媒人撮合的。诚然,老乡就充当了这一光荣的使命,让我在他乡异地的城中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爱情。我们开始恋爱了,我从工厂的宿舍,搬到女朋友与老乡合租的出租屋。这次,我再也没有在客厅打地铺,而是搬到女朋友的单间,过起了青春的同居生活。老乡则与他的老公居在另一个单间,我们两家共用客厅、厨房、洗手间。这是我在深圳的第一个家,虽然简陋,却充满温馨。
居住在新乐村,偶尔路过乐群邮电所,我还是有点怀念那些写信读信的日子,偶尔也会想起一个叫梅子的女孩,她曾经走进我的梦中,走进我的诗歌里,成为我诗歌的一种意境,辽阔深远。只是一直没有收到她的回信,我也没有心情去写信,就像往事如风一般飘散,尽管有些伤感的痕迹,留在心灵深处,依然是一种美好的回忆。
男人有了家,就有了责任,成家立业,抑或养家糊口。女朋友并不支持我搞写作,只是希望我找份好工作,多多赚钱。在生活的压力下,文学的梦想变得遥不可及。我开始用业余时间自学英语与计算机,经常去人才市场寻找新的工作机会。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找到了一份英文跟单员的白领工作。当我第一次告别工厂的流水线,走向高档办公室时,我的内心激动不已。工资也翻了好几倍。女朋友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我们开始正式谈婚论嫁。
繁忙的工作,良好的工作环境,让我的内心不再孤单与忧伤。我知道文学的梦想与我渐行渐远,打工赚钱,成家立业,成为奋斗的动力与目标。那个叫梅子的女孩,成为我心中的一种怀念,有时看书读报时,不经意间,偶尔想起那个略带忧伤的梅子,还有那些往事。
因为工作关系,我在新乐村居住一年后,女朋友成了妻子,我们需要自己的空间,就搬家去了另一个村子。后来,又换了几份工作,我一路走来,来来去去,不知搬家多少次,开店创业,生儿育女,成败得失,一种成长的历练。爱情、友情、亲情,在这里融合成一种深情,滋养着我在他乡寻梦的岁月。
女儿几年前因报考坪洲小学,以两分之差落选,失去了读公办小学的机会。只好选择民办小学。听一个老乡说,优智实验学校比较好,于是我们选择了优智实验学校。因为居住的小区离学校比较远,每天接送女儿读书,成为一件麻烦事,只好把老家的母亲拉到深圳来帮忙。接送了两年,母亲不想挤公交汽车,每天带着孙女,背着一个沉甸甸的书包,来回走路将近一个钟头。长期以往,累坏了老人与小孩,我们看着也心疼。
于是,我与妻子商量后,又一次搬家。我们在优智实验附近,转来转去,比较房价,选择向阳一点的好房子,最后,我们还是选择在新乐村,租了一个两房一厅。妻子笑着说,没有想到,我们与新乐村还是挺有缘分的,又回到从前。我感慨无限,在深圳这座城市,不知换了多少工作,也不知搬了多少次家。十五年后,我们又一次回到了当初出发的地方。刚开始,我来新乐村,只是一个懵懂的青年,后来谈恋爱,有了女朋友,结婚生子。从一个到两个人,再到一家人。新乐村也与时俱进,不再是以前脏乱差的城中村,一些老旧的房屋已经刷新,有许多改成公寓租房模式。新乐村引入了专业物业管理公司,合围式管理,一切井然有序,我们在进步,城中村的治理同样也在进步。只是有些遗憾,昔日的乐群邮电所不知何时搬走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家汕头牛肉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