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深圳福田咏叹调》(组诗)
陈昌华
1,莲花山
2,孺子牛
3,上海宾馆
4,电子科技大厦
5,华强北
6,华联大钟楼
7,地王大厦
8,市民中心
9,中心书城
10,福田
11,深南大道
莲花山
——题记:在深圳莲花山顶,一座邓小平的铜像巍然屹立……
莲花山并不雄伟,
海拔只有106米。
在众多名山大川面前,
它确实沒有太大的名气。
但在主峰广场中央,
有座铜像巍然屹立。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它再次印证了刘禹锡的诗句。
这里是市内最高的室外广场,
这里是深圳最中心的区域,
这里可以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这里可以把春风尽情沐浴。
小平还是那样目光炯炯,
他还在鸟瞰这座城市,
鸟瞰这座城市的发展壮大,
鸟瞰这座城市的日新月异。
小平还是那样步履矫健,
他还在巡视,匆匆来去。
作为中国人民的儿子,
他深爱着走过的每一寸土地。
有人说这座一夜之城,
是他那个圆圈画出来的。
的确,在中国那幅辽阔的总设计图上,
深圳可能只是小小的一笔。
春天的故事就这样展开,
改革的神话就这样传奇。
一扇窗口打开了国门,
两个春天改变了中国四季。
每个市民都爱在此登顶眺望,
每个游人都爱在此回首过去。
人们发现“锦绣中华”的万千气象,
此时、此地都可以尽收眼底。
孺子牛
栉风沐雨,站立在
深南中路的街头
默默无言,俯首在
市委大院的门口
这尊特区精神的
标志性铜像
这头深圳市民
最熟悉的孺子牛
这头牛,出自
鲁迅先生的诗句
这头牛,来自
潘鹤教授的雕塑
这头牛,成了
这座城市的象征
这头牛,记录着
拓荒者的奋斗
在那历史的转折关头
老一代孺子牛挺身而出
他们敢为天下先
他们象一群初生牛犊
披荆斩棘,争先恐后
开拓着特区的
一座座旷野荒丘
土地拍卖,敲响了
共和国的第一槌
深圳速度,崛起了
三天一层的高楼
到处都是热气腾腾
的建设工地
遍地都是滚滚奔腾
的改革洪流
似乎在一夜之间
就诞生了这座新城
好象没费吹灰之力
一个神话就一挥而就
但前仆后继的孺子牛知道
每一分沉甸甸的收获
都被太多太多的血汗浸透
从杀开那条血路开始
一代代孺子牛就从没退后
泰山压顶不弯腰
台风袭来未低头
认准了一个方向
眼睛一眨不眨
眉头从来不皱
因为一百年不动摇啊
只能坚定不移向前走
四十年的辛勤耕耘
四十年的春种秋收
牛角,顶住了
多么巨大的压力
牛背,驮负着
多少时代的重托
蹄印,踏过了
多少岁月的坎坷
身后,留下了
多少迷人的风流
忍辱负重,孺子牛的
精神不会丢
锲而不舍,不达目的
绝不罢休
吃的是草,挤的是奶
俯下身子,一辈子
为人民做马当牛
不过,在孺子牛的队列里
也有临阵脱逃的熊包
没有坚持到最后
他们降下了奋斗的风帆
选择了人生避风的港口
不幸,在孺子牛的群落里
还有红了眼的疯牛
抵挡不住灯红酒绿的诱惑
葬身在追名逐利的腐朽
他们吞噬着人民的血汗
张开了无比贪婪的大口
一失足成千古恨
他们背叛了自己的誓言
成为孺子牛的败类
被订在了历史的耻辱柱
啊!一批批勤勤恳恳的建设者
一代代继往开来的孺子牛
耕耘的岁月,进入了
收获的季节
春天的故事,成熟了
满城的枝头
二次创业,涌动着
创新的大潮
共和国的骄子
要更上一层楼
倍感亲切,从早到晚
进出市委大院的人们
都要经过这头孺子牛
一见如故,一年到头
来到这座城市的游客
都会来看看这头孺子牛
它还在四蹄蹬地埋头苦干
不负重望和大好春光
它还在牛头高昂奋勇争先
耕耘着一个又一个金秋
让深圳告诉世界吧
让历史告诉未来吧
共和国既然
打开了这扇窗口
深圳的明天
一定会万紫千红
更加锦绣
上海宾馆
小渔村哪见过大世面,
建个楼就起名上海宾馆。
尽管有些不伦不类,
却是建设者的一厢情愿。
很有那么几年,
她站在市区与郊区之间。
为候鸟们指明城市的方向,
为打工者引导回家的路线。
一座又一座摩天大楼,
在她身后拔地而起;
一条又一条城市大道,
在她两边延伸向前。
小渔村早变成了大都市,
宾馆旁早成为最火的商圈。
她一直默默守望在这里,
守望着深圳的沧海桑田。
守望着这座城市的历史,
守望着这座城市的变迁,
守望着我们曾经的奔波,
守望着我们曾经的期盼。
如今,还会有老朋友怀旧,
到此重温一下从前。
几杯老酒,畅饮着往事,
一杯咖啡,品味着永远。
终归,这儿不是过客的天下,
不是阿拉随意迁徙的地盘。
来了走了,走了来了,
这座宾馆见证了多少离合悲欢。
她和这座城市一起,
经历了太多的苦辣酸甜。
我们为她也为自己庆幸,
一直坚守着不离不弃的空间。
电子科技大厦
——始建于1981年1月,1982年8月竣工的二十层高的电子科技大厦,是当时深圳特区的第一座高楼。
手中的手机
不知更新了多少代
但份量最重的
还是最早的大哥大
身边的高楼
不知起了多少座
但最高大上的
还是当年的电子大厦
有多少新奇的电子产品
刺激得我们眼花缭乱
有多少光鲜的进口商标
风糜着刚刚开放的天下
那时的电子大厦
就象一个神奇的魔术师
每天都在千变万化
会当凌绝顶,她曾经
一览众山小
独占鳌头,她曾在
深圳电子世界称王称霸
神通广大,她孵化出
多少丑小鸭变成白天鹅
居高临下,她俯瞰着
华强北商圈最牛的神话
如果说华强北是一部史诗
她就是这部史诗的第一位作者
如果说华强北是一条河流
她就是这条河流的第一朵浪花
如果说华强北是一棵大树
她就是这棵大树的第一条根脉
如果说华强北是一幅巨画
她就是这幅巨画的第一个画家
如今的深圳街头
高楼大厦林立,一座
更比一座高大挺拔
就在华强北的核心门户
赛格大厦早就后来居上
正引领着新的千军万马
但电子大厦不甘落后
老骥伏枥,
从未停下
追赶的步伐
和赛格大厦遥相呼应
为华强北继续添砖加瓦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映照着情同手足的兄弟俩
英雄猩猩相惜,一对镇守着
华强北门户的电子大侠
江湖地位了得,它们早和
华强北一起名扬天下
华强北
——题记:和上海的南京路,北京的王府井一样,华强北是深圳的必去之地。
1990年代中期,
一个叫万佳的超市,
做了一笔最牛的交易。
华强北从此改变了命运,
华强北从此翻天覆地。
不起眼的工业建筑,
不值钱的破旧厂区,
一下子被点石成金,
阿里巴巴的财富之门
由此开启。
赛格电子的专柜,
组装了中国多少电脑;
万商电器的元件,
配置了中国多少手机。
我不知道一一
谁没来这里淘过货,
但我清楚一一
谁不来那才叫稀奇。
没有那个深圳人
沒来过这里,
没有那个观光客
沒逛过这里。
就象到上海必到南京路,
就象去北京必去王府井,
华强北也成了
来深圳的必去之地。
顺电、国美、苏宁……
家电市场三年河东、三年河西,
仓储、连锁、专卖……
商家肉搏拼出了十八般武艺。
精明的老板,
先开了个女人世界,
以吸引逛街的女人。
接着又开了个男人世界,
他们不怕男人不来,
因为在每个女人身后,
都会跟着一个男的。
潮涨潮落,
也有泥沙俱下,沉渣泛起,
假冒伪劣一度猖獗,
山塞盗版很难绝迹。
天天都有商家剪彩,
天天也有商家倒闭。
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商海的竞争就是这样残酷无情;
诚信买卖,公平交易,
赢家的法宝就是这样所向无敌。
商品每天都这样流动,
交易每天都这样继续,
生活每天都这样忙碌,
太阳每天都这样升起。
从诞生那天开始,
华强北就没有停止过改造;
从万佳撤走算起,
华强北也没有停止过升级。
三十多年的商海沉浮,
几万商家的新老交替,
华强北正在走向世界,
华强北就要三十而立。
和身处的这座城市一样,
没有任何人怀疑,
华强北的传奇
将继续演绎,
华强北的明天
会更加日新月异!
华联大钟楼
毗邻深圳孺子牛雕塑
俯看深南大道的延伸
与小平画像遙遙相望
跟荔枝公园迎送晨昏
一圈一圈,走得沉着坚定
每时每刻,都在分秒必争
目睹了国贸
三天一层楼的速度
目睹了时间就是金钱
见证了地王
后来居上的记录
见证了效率就是生命
四十不惑,不惑
四十个春秋
一如既往的坚守
毫不动搖,不忘
一百年不变
改革开放的初心
大钟楼,注视着
小漁村的沧海桑田
大钟楼,转动着
一夜城的前世今生
大钟楼,走过了
深圳的日新月异
大钟楼,迎来了
重新出发的新长征
地王大厦
走南闯北,见识过
太多的大厦
振聋发聩,听说过
不少的地王
即使是在深圳
前有国贸大厦一跃登顶
后有京基大厦后来居上
但地王大厦有些例外
它的尊称由来已久
它的真名却被遗忘
地王大厦一一信兴广场
它就是当年亚洲的第一高楼
它曾是名符其实的深圳地王
不得不感叹
它的设计灵感
既得益于中国古代文化中
通、透、瘦的灵感
又来源于中世纪
西方教堂的辉煌
无论你从哪个角度眺望
它都是那副超凡脱俗的形象
你可能听说过
八十年代看国贸
三天一层楼的
速度独一无二
但你未必知道
九十年代看地王
两天半一层楼的
超越举世无双
324.8米高的摩天大楼
两根伸向天空的
塔尖高高在上
在罗湖的虎踞龙盘之地
尽管已被439米高的
京基大厦远远超过
但地王大厦仍争夺着全城
喜新并不厌旧的目光
是因为鹏城美景的中央揽胜
是因为深港两地的壮丽风光
是因为东方之珠的五光十色
是因为一国两制的两尊蜡像
是因为金融中心的尽收眼底
是因为美食飘香的购物天堂
是,也不是
是因为地王打开了
一扇旅游观光的窗口
是因为地王架起了
一座对外开放的桥梁
已经不用多久了
600米高的平安大厦
将登临深圳最高的宝座
地王大厦的排行又要下降
唯一让它感到欣慰的是
不管登基最高的是谁
都改变不了它的名字
一一地王
市民中心
不光设计别具一格,
不光名字叫的好听。
一只大鹏展翅飞翔,
送走月落,衔来日升。
从它开建那天起,
就吸引了太多的眼球;
从它落成那天后,
就让人完全耳目一新。
有些疑惑,这就是政府大楼?
千真万确,这就是市民中心!
绝不是换汤不换药,
而是一次脱胎换骨的转身。
没有高大气派的围墙,
没有威风凛凛的大门,
没有高高挂起的招牌,
没有三令五申的严禁。
却有公共停车的泊位,
这地方可是寸土寸金;
却有对外营业的餐厅,
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银行网点一应俱全,
随处可见细微温馨。
你只有亲身体验之后,
才会感受它离你多近。
少了等级森严的限制,
少了三六九等的区分,
少了墨守成规的戒律,
少了文山会海的旅行。
多了层层简化的效率,
多了公开透明的流程,
多了一站式服务的省力,
多了一揽子搞定的省心。
因为职业,到过太多的政府,
个中滋味一言难尽。
看过太多难看的脸色,
进过太多难进的大门。
突然间想起前不久的新闻,
北京发出拆除围墙的指令。
我们不禁感叹,会心一笑,
一不留神深圳又抢了头名。
围墙压根就没建,
可见深圳的先见之明。
早就以市民为中心的城市,
就这样顺其自然水到渠成。
深圳中心书城
坐拥一座高大的城堡,
雄踞这座城市的中心。
从早到晚的知识会餐,
20多万册图书取之不尽。
西有音乐厅,可以
欣赏中外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