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排行
  • 赛事
  • 入深圳记
  • 资讯
  • 邻家
  • 注册
  • |
  • 登录
  • 520微咖大赛
  • 睦邻文学奖
  • 华文擂台
  • 作者文库
  • 城市文库
  • 类型文库

登录|注册

  • 首页
  • 排行
  • 赛事
  • 入深圳记
  • 资讯
  • 邻家
  • 520微咖大赛
  • 睦邻文学奖
  • 华文擂台
  • 作者文库
  • 城市文库
  • 类型文库
  • 全网作品
  • 参赛作品
  • 封面文章
  • 海选入围
  • 决赛入围
  • 520周冠
  • 获奖作品
  • 赛事动态
  • 参赛须知
  • 大赛留言
  • 媒体报道

赛事动态

2019年评委王元涛提名作品(排名不分先后)

发布人:秘书处  发布时间:2019/9/25 11:31:45  点击:28695

《养老》郑荣

仓促不是理由,错别字是大问题,一定要解决。养老,当然是真正的大问题,作者笔下流露出的温情,是个人比较喜欢的,尽管我们也知道,衰老不讨喜,与衰老为伴的生活,事实上往往都是庸常无奈而滞重的。给出路,想点子,不是小说的使命,但拥有这种动机,却足以体现作者的良苦用心:在深圳这座年轻城市,养老问题不该只躲在角落。关于叙述技巧,三百六十度全知视角,当然就手便利,但其弊端在于,容易失却焦点。作者对此,不可不察。


《入深圳记:第一站》梁罡烙

读开头,产生了一种期待,希望作者能拿出一篇火花四溅的工业雄文。可惜行文近半,作者说了实话,他并不热爱大机器生产,所以,最后从工厂跑掉了。不过没关系,经历中的工业痕迹还在,作者还没有完全自觉到的是,恰恰在这种逼仄的环境中,他跌跌撞撞地完成了自身的城市化过程。所有的迷惑与算计,都是必然付出的成本与代价,这种残酷的真实,托起了深圳的瑰丽。这第一站的经验,相当宝贵,值得细细推敲,写出其触手可及的内在质感。


《出故乡,入深圳》 初棉

初棉这样写父母:“许多年里,他们一直是这个样子,一点点微小的事情,他们也担心到似乎天要塌了地要裂了。”这也就是父母无能地爱着我们的样子吧。读初棉,我脑海里浮现出的意象是,一只巨大的美丽的风筝,飘在半空,令万人惊羡仰望。牵着这只大风筝的,有千千万万条线或绳索,分别通往这片国土东南西北的各个角落。绳索上,可能布满灰尘,也可能挂满心事,它既是我们归乡的路,也是我们内心的伤。这只风筝,就是深圳。


《云来客栈》米欣

小说的核心工作,当然是写人物。至于讲故事,讲好故事,是为塑造人服务的。很可能,许多作家已经忘掉了这一伟大的传统。《云来客栈》正是一部写人的作品,你可以不喜欢主人公白小素,甚至都可以说,白小素所奉行的人生准则政治不正确,但作为人物,白小素是活着的,是立得住的,作为一种类型,她首先让时代无可奈何,其次会让我们投射性地去身边寻找与她相似的人,然后确认,自己的活法与她们有什么异同。创造坐标,小说就成功了。


《桥头古村(外三首)》周小满

新人需要鼓励,鼓励需要理由。四首诗,其中两首随感,两首应景,但总体看,情绪有来处,词句有担当,干净透明,质朴健康。这种淡远的美好,才属于我们木质或棉质的日常,不是吗?米鼠,水草,生蚝,珍珠,这类意象,已经不容易打动人,周小满却成功地打动了我们,诗人心底有静悄悄的故事啊,这可能就是作品的秘密魅力所在吧。


《杀鱼》游利华

说起杀鱼,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隐喻,它就是一种没来由的自信所换得的一种失败。失败也不是什么伤筋动骨或痛彻肺腑的事,因为我们要么原本就没有上心,要么原本就早有心理准备。如果一定要引申出主题思想,或许可以这样说:即使承诺,也无法兑现,况且,还根本就没有承诺。不止男女主人公,多少人的生活,就在这样慢慢变得夹生。印象中,作者游利华比较擅长白描细节,丰富,繁杂,逼真;这一篇什所透露出的形而上意涵,十分令人欣喜。


《<砚床>打进了好莱坞》陈昌华

拍摄一部电影,制片主任是做什么的?读此文,就会明白,制片主任,几乎什么都做,争取投资,完善剧本,挑选导演,寻找外景地,调控拍摄整体进程,以及安排摄制组吃住行,甚至还要摆平外景地小混混的敲诈纠缠,大大小小忙不完的事,里里外外操不完的心,一个环节脱序,电影就可能难产。喜爱电影的朋友,不可错过如此饶有兴味的幕后故事。从一个制片主任的视角,追述深圳出品电影《砚床》的诞生过程,此文堪称深圳文化史的有力注脚。


《线》南土

必须说,作者在文中所描述的,女工们在一起互相倾诉家暴经历的场面,非常接近心理学意义上的团体治疗。而且,这又不是专家在“治疗”,而是一个个普通而坚强的生命在无师自通地自我挣扎。这样一个个可能永远也不会“著名”的公益组织,正默默滋养着无数女性的尊严与灵魂。这一点,也正是深圳这座城的神奇之处:每个人走进她,都会找到各种机会去完成自我启蒙,自我教育,从而,甚至让每一根手指都了解自己的尊严,保卫自己的尊严。


《福田南修鞋记》阙腾桢

我宁愿相信这个故事是真的。年纪大了,珍惜温情。小摊小贩与大盖帽城管,永远是一对矛盾,其间的平衡,既需要小摊主有拿纸巾擦拭当街污渍的自觉,也需要城管战士有“枪口抬高一寸”的本心。深圳街头的各种大盖帽,不像老家的那么穷凶极恶,这可能正是很多人爱深圳的原因。当然,结尾,也可以换一种手法,比如,两名城管,是出于个人恻隐,来给两位修鞋大妈送还工具的,其温意,可能会更浓些。文学真实,当然不必过于拘泥生活真实。


《月是深圳明》笑笑书生

严格说,这部作品,讲的是一个小生命的入深圳记。她是爱的结晶,这是必然的。她降生在深圳而非其他地方,则有偶然的成分。但她一入深圳,就自然拥有了深圳,深圳也自然拥有了她,因而她与深圳的关系,就与上一辈的战战兢兢、爱恨交织完全不同。她对深圳将理直气壮,正如她对父母的爱一直理直气壮。当一座城,拥有越来越多这种“原创”的生命时,这座城,就拥有了自己链条结实的独立历史。有爱铺路,任何生命入深圳,都会一片坦途。


相关

  • 一个“坪山二代”记父辈经历
  • 我与坪山同频共振
  • 坪山给予我幸福生活
  • “我的家,在金沙”
  • 坑梓的美好
  • 红色力量与新时代
  • 风雨兼程坪山人
  • 2020年度邻家币兑换须知
  • 金碧路
  • 回忆在坪山碧岭的日子
我要发表
大赛评委> 大赛作者>
2020“睦邻文学奖”颁奖典礼>> 2019“睦邻文学奖”颁奖典礼>> 2018“睦邻文学奖”颁奖典礼>>
2017“睦邻文学奖”颁奖典礼>>
2016“睦邻文学奖”颁奖典礼>>
2015“睦邻文学奖”颁奖典礼>>
2014“睦邻文学奖”颁奖典礼>>
2013“睦邻文学奖”颁奖典礼>>

阅读分类

  • 小说
  • 诗歌
  • 散文/游记
  • 城市浮世绘
  • 长篇连载
  • 微创作
  • 纯虚构
  • 非虚构
  • 文论
  • 戏剧
  • 同题/征文
  • 非首发作品
  • 新类型

阅读更多>>精彩评论

幽默和风趣的叙述,让人会心一笑。或许是总习惯从文章中得到什么大义凌然或是慷慨激昂的说理,竟然有些不习惯这样生活的小场景。忙忙碌碌的大城市生活,让多数穷人焦虑不堪,充满乐趣的小生活,如今又有几人歌颂,或是有这闲情雅致写来调侃,而这在我看来,恰恰是现代人最缺的品质。

陈尘 评《有一天我买了一个茶杯》

2021/4/1 17:39:43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史,每个写作者都有自己的之路,读完地三仙这文,有点小触动,他道出了我们这些卑微的写作者的心理暗伤。是的,我们可能永远是站在路牙子上,不可能走进金光大道。可是,写作者,有哪个不想迈上金光大道呢?这是梦想,这是情怀。明知不可为却默默地坚持,就像侠客仗剑上华山,论剑肯定不是你,当下观众鼓鼓掌也好哇。哦,我很想跟作者一起痛饮三杯。

茨平 评《站在写作的马路牙子上》

2021/3/19 14:34:08

夜上阑珊新近发表的小散文《勒杜鹃》,弥漫着浓浓的春天气息,虽然这几天深圳正处于寒冬。文章开头并没有直接写勒杜鹃,而是用牡丹花作了一个小引子,喜欢她的大红大绿,雍容贵气。紧接着作者笔锋一转重笔写了文章的主要花卉--勒杜鹃。从深圳的深南大道、公园、写字楼、小区、城中村、小巷里、老房子,到阳台上,都可以看到它火红的身影,最后直奔主旨:那开出一簇簇的花朵,就像深圳这座城市里的打工者,来了就是深圳人。

方华吉 评《勒杜鹃》

2021/1/11 20:34:49

非常感谢老亨和元罗君的抬爱与慷慨打赏。相信每个人都有一个非比寻常的2020,疫情带给我们不一样的人生体验,我们做不了时代的英雄,但是可以用天然真挚的文字见证时代历史,记录平凡生命的轨迹。感谢邻家,让我们的生命可以在这里相交相感 。年终感言记录我们这一年的欢喜悲忧,也让我们能够在岁月轮回,新旧交替之际,让匆匆的自己能够停足顿首片刻,回望来时的路, 远眺前方的景,在心里,为自己燃一盏灯,继续上路!

王学君 评《2020讲不出再见》

2021/1/5 6:44:07

阅读可以使人生更精彩,使生命更丰盈。阅读也是一门人生的必修课,有修为的人,能多经典,也能把自己读成经典。但从古至今,阅读更多是个人的事,自己的事,能够从自己阅读出发,有对阅读的喜爱出发,把推广阅读作为自己的毕生的事业——纯公益的事业来做,实在是难得,实在是了不起。到了后期,推广活动不仅停留在做几次阅读分享,办几场阅读沙龙,还能调动社会力量,联系爱心企业参与,这样就把对于阅读的公益推广做强做大了!

老练之一 评《做快乐的公益领读人》

2020/12/29 21:23:54

这个小说,来自一句玩笑话。几个文友凑一起瞎聊,我指着某说,我要写你与某某私奔。他们起哄,我就真写了。我没写他们私奔过程,这样会掉进套里。初习写作时,我明白,把假故事编真了才算成功。现在明白,小说就是把简单的事情搞复杂来,越复杂可能越有味道。于是,在这里,我拼命往复杂里搞,横生枝节,摁在看似简单的过程中。最后说一句,写文有时真痛快,有时真痛苦。

茨平 评《闹药》

2020/12/22 11:16:09

诚如深圳老亨所言,作品的篇幅太短了,建议写成金融系列故事。那天陈彻老师讲到,写出自身行业的独特故事,让更多的人阅读与分享。我是股票爱好者,多次持有与操盘深发展,在股市风云际会中沉浮,感慨万千,期待多一些细节描写,加长篇幅,让读者看个痛快。

阮声 评《股票的魔力》

2020/12/3 21:43:18

那天一起坐地铁回家,聊起你的经历、你的行业,兴高竟不觉路短。我因前几年写物流行业的剧本,对这个行业了解了不少,发现这几乎是当代中国城市里最辛苦也最有希望的行业,百万物流人支撑起了整个中国的消费经济,几乎每个中国人都离不开快递、外卖,但并没有多少人了解物流人的工作原理、付出的辛苦。所有快递员一年只有春节休息3、5天,其他节假日永远无休,收入也远没有大家以为的那么高。这个行业值得大书特书,阮声,加油!

陈彻 评《遇见邻家,寻觅久违的文学梦》

2020/12/2 16:01:21

其实,在看到你文章之前,我都不知道深圳发展银行已经消失了。读了你的一系列文章之后,才了解到深圳银行业经历过如此波澜激荡的发展历程。看来任何一个行业外人只能了解到只鳞片爪,只有行内人才能深入、全面地讲出来因去果。希望能有更多行业的人都来说说自己所从事的行业,那天跟阮声一起坐地铁回家,跟他聊起他在快递业的经历,也是大开眼界。希望各行业的人来讲各行业的深圳故事,能成为2021年邻家写作的一个内容。

陈彻 评《股票的魔力》

2020/12/2 15:56:11

感谢各位倾情打赏,这或者就是写作的动力。文字搬运是个苦行僧,搬呀搬呀发现四周无一人,多孤苦,此时多么需要掌声。打赏就是。这篇小说,来自网上热传的不雅视频。都说小说是从新闻结束的地方开始,于是想哈想哈就有了这个故事。人生有很多岔道,我主观地让他们朝好的方向走。但尽管如此,人生乃然有很多条趟不过去的河。河只是一种象征,各位可以从伦理中跳出来,作另外的想象。

茨平 评《趟不过去的河》

2020/11/24 14:18:32

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文学的热爱,这样的人会活得很带劲儿,有理想有追求且一步一个脚印向上攀登着,这样的人生对于理想主义者来说就是最大的幸福。邻家聚集了一大群这样的文学爱好者,我们聚在一起单纯、热烈、美好,无论生活中遇到什么挫折、艰难、变故,只要精神世界的理想还在前方,就总能在跌倒的地方爬起来,收拾好伤口再出发。用故事点亮的城市有万家灯火的热闹,在这样的城市里生活就不会孤独。

陈彻 评《用故事,点亮城市》

2020/11/17 20:24:46

陈老师,当初阅读了你的《被房号串起的日子》以后,我就认为你这篇文章肯定会得奖,甚至可能是获得大奖。你的文字蕴含真情,在朴实无华中,娓娓道来。文章围绕房子这一主线,从初入深圳打工,到与丈夫结缘,一个又一个和房子有关的故事,以及你的自强不息的奋斗,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教师,让我敬佩。获奖实至名归。希望在邻家看到陈老师更多的作品!

谢龙 评《与文字为伴》

2020/11/17 18:25:27

楚桥说得对,越是最痛切的亲情讲述,越是要收着写。把读者看哭的作品固然是出色的,但这一位母亲的人生应该不止令人难过,更应该有悲凉、愤怒、遗憾、思考的情绪,如果行文能把这些情绪都勾出来,那就更好了。推荐这次入决的一篇作品,赵俊的《父亲,我究竟该回忆什么》,这篇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可是不管怎么样,写自己的父母对我们来说都是异常艰难的事,因为可能要面对一个自己不愿面对的自己。让我写的话,肯定没你写得好。

陈彻 评《​关于母亲的一切》

2020/11/6 13:10:04

很精彩的故事呀,叙述的节奏很冷静,成功地牵引了读者的兴趣。只是前面铺垫的有点多,后面拆开“包袱”又有些仓促。由于这个“青龙”始终没有出现过,其实读到中段的时候我已经有些猜到是怎么回事了,如果在这个时候加点疑似青龙的人稍微出现那么一下,会稍微打消读者的疑虑,按照作者的布局继续迷下去。其实这个“青龙”是胡伊格这个可怜的女人对爱情和生活近乎无望却执着的梦想,如果能在方面再深挖一下就更好了。拙见。

陈彻 评《后遗症》

2020/11/6 12:54:01

你太机智了,竟然想到了投资,真是块发财的好料啊!我太实在了,除了当评委推作品打赏,就是用这个普通账号打赏,两个号的邻家币都已经消耗殆尽。不过也是有收获的,这两个月读到了太多好作品,度过了美好的阅读时光。邻家是个温暖的所在,这里喧嚷热闹,其乐融融,很快又将迎来一年一度的节日:颁奖礼,有邻家,所有文友都不孤独。

陈彻 评《写在2020年睦邻文学奖揭晓季》

2020/11/6 12:37:36

最新打赏阅读更多>>

520周冠 打赏了 《一组在深圳春日写的诗》41000邻家币。

Inna 打赏了 《一组在深圳春日写的诗》5000邻家币。

深圳老亨 打赏了 《我在深圳搬了六次家》1000邻家币。

别看了 打赏了 《一组在深圳春日写的诗》1000邻家币。

黄元罗 打赏了 《一组在深圳春日写的诗》5000邻家币。

别看了 打赏了 《我在深圳搬了六次家》2000邻家币。

广东
深圳市
县区
街区
社区
小区
省区选择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华文擂台 子虚国
城市选择
县区选择
街区选择
社区选择
小区选择

分享到:

手机版 |  邻家公约 |  游客便利 |  联系我们 |  会员权利 |  帮助中心 |  建议留言

Copyright ©2016 邻家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40415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7]2756-412号 备案号:粤ICP备14014385-1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