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橙橙(我名即我号)
  • 这家伙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版力/加精
  • TA评论了作品《长歌与乡愁》 往前追溯十几年,或者更久,凉帽是很常见的物件,只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凉帽慢慢地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为了用于缅怀的追忆,甚至连凉帽的制作、编造,都面临着消失的危险。或许,再过许多年,我们的后辈就看不到凉帽了。想想这些,就特别的惋惜,遗憾这些民间财富的消亡。在这样的思想下,写下关于凉帽的诗句,用文字的方式来延续凉帽的存在,这也许是文字存在的又一意义,记录、再现,让我们通过文字看到那些即将流逝的事物。
  • 2019/09/18 19:28:07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TA评论了作品《为一座城市里的一些事物写点什么》 新诗跌跌撞撞被人写了近百年,经过的主义、立场不胜枚举,到底该怎么写,没有人说得清楚,好在可以谈谈阅读的体验。从忠于个人内心的表达来说,这组诗很好,在邻家众多的诗作之中,至少,让我感到惊喜,体验到了诗歌的美感,特别的美妙。其中的不同,大抵在语言的应用和意象的把握上,打破了常规,有强烈的陌生感,这就是诗人的创意和本事,如,“天空常维持蓝色基调,播放白色的软绵绵的歌谣”“那尖锐的弧线,甚至可以切割云彩”
  • 2019/09/10 19:23:38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无香回复> 谢谢阅读点评喜欢"陌生感"这个词
  • 2019/09/11 12:51:10
  • TA评论了作品《马峦山(组诗)》 诗人写诗,其与文本的距离到底该如何把握?这一直是一个问题。王国维先生说,词,当然也是说诗,有造境,有写境,然二者颇难分别。很显然,《马峦山上》一诗,状景言志,大体上还是写境,现实的物象多于诗人内心的物象,然而也有些许诗人内心的介入,其也恰似王国维先说所说,“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总体的尺度,还是有一番意味,只是尚觉所状之词,大词较多,个体感官的刺激也就弱了些。
  • 2019/09/10 19:08:42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骚风回复> 感谢高评,今后多读读王国维
  • 2019/09/11 20:10:30
  • TA评论了作品《人行天桥(外一首)》 优秀的诗人需要有敏感于常人的感受力,在触动内心情愫的时候,往往能够换位体验,把别人的喜怒哀乐、身世遭遇嫁接或者粘连在自己身上,如此,方为写下好的诗篇打下基础,显然,《盲人》一诗,便是这样的作品。诗歌将“本我”与 “他我”柔和在一起,“探寻自己的光,亦许光在人间,在天宫,侧耳倾听凡人间”,前一段写实,中一段写虚、后一段写意,整体的表达浑然一体,给人以直观的感受。
  • 2019/09/09 14:56:20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回复> 多谢橙橙的全面深入的点评,与盲人相处亦就是十来分钟的时间,但是跟人的感触与启发,远远不止这点。多谢您学习才对。
  • 2019/09/09 16:15:02
  • TA评论了作品《入深圳记:火车穿过苍茫》 喜欢这样的文字:时光流转到今天,往日的生活渐渐沉淀到记忆深处,成为不可回溯的流沙。我也早已经离开了埋葬着祖先灵柩的家乡,追随父亲的背影来到深圳多年。尽管祖辈传下来的务农的手艺和学问,已在我的手中断绝,但那片让我时刻惦记的乡间土地,却还在用午夜凝结在草叶上的甘甜的露水滋养着我的乳名。想家的时候,我总会想起绵延的铁轨上呼啸而过的火车,它不断地抛弃却又不断地制造着与铁轨摩擦出的火花,一路前行
  • 2019/09/03 13:04:52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溪有源回复> 感谢。希望写下的文字都能保有它们固有的能量和色泽。
  • 2019/09/06 10:13:31
  • 橙橙回复> ,穿过苍茫的黑夜,又行经星辰淡去的黎明,迎来灿烂的朝霞和辉煌的白昼。
  • 2019/09/03 13:05:20
  • TA评论了作品《入深圳记:火车穿过苍茫》 “入深圳记”,邻家选定了如此宏大,且极其富有时代感的命题,自然是吸引了很多的作者动笔,在直叙的众多作品中,我喜欢这片散文的视角,犹如管中窥豹,聚焦性强。说起火车,每个人都有很真切的体验,然而作者笔下的火车却并没有仅仅局限在个人的情感上,其颇具思辨意味的叙述,不仅跨越了自己的成长,也跨越了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就像是在记录千万人,从故乡出发,在深圳抵达,这不仅是自己生活的缩影,也是所有人来深圳的缩影。
  • 2019/09/02 14:19:58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溪有源回复> 感谢点评!
  • 2019/09/06 10: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