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演技不灭,将星不朽
  • 点击:91442评论:42019/11/11 10:19

闪烁的演技真情不灭,亘古的将星功勋不朽——电视剧《特赦1959》评论


01

这篇剧评足足花费我半个月时间,包括收集历史资料,反复回看剧情,收集演员资料,但于我,都是值得的。

12年为《密使》写过一次长评,之后再也没有为任何电视剧写过评论。毕竟我更喜欢看电影,十几年来,也看过上千部中外优秀电影,对片子的质量越发挑剔。我属于后知后觉类型,一般是过段时间等评分,再做决定,倒也省去不少无谓时间。毕竟,一部兼具尊重史实、剧情和演职人员双在线的优秀作品真的不多,而能对自己口味的就更少了。很多作品剧情过于拖沓注水,诠释过于光伟正,引导过于主旋律,演员演技着实尴尬,让人不忍卒视。譬如那部穿着21世纪夹克、骑着炫酷摩托车**的**科幻片,手撕**、裤裆藏雷的**玄幻剧真的是砒霜入喉、生不如死。还有,对中国影视行业泥沙俱下的现状也不满,实在无法想通,为何抠图流量明星能得到热捧,而真正热爱表演艺术的好演员却得不到公正对待,这是难道不是时代的悲哀,文艺的悲剧吗?不过市场经济下,抱怨也徒然,还是多看佳作更来得实在。

在这样的情况下,有幸看到《特赦1959》,我果真是后知后觉的,是央视重播才看到。说实话,伊始对电视剧名有点感觉不舒服,觉得是某种高高在上的施舍,抑或是说教的年代剧。一查,才知道是历史真实事件改编,原本就是《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再看卡司阵容,尤其蓝方角色的演员,惊喜万分,全是老戏骨。我在想,就冲着这些老戏骨,这部剧也不会差到哪去。

一部影视剧的成功,两个最重要因素无非是剧情和演员,我一直觉得演员的演技能弥补剧情的缺陷。我们都知道,老版《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花了那么多时间雕琢,在选角和演员表演环节下了多少功夫,才有后来的精品,而后翻拍的,就不说也罢。在当今快餐、碎片化占主导的今天,已经很难有人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研磨剧本,再去找到最合适的演员,演员们再通过潜心创作,以高超的演技征服观众,这是当前浮躁年代的遗憾。就连很多主旋律作品亦是如此,更别提那些启用流量明星,完全不尊重史实的神剧了。据说,本剧的编剧赵琪老师花了一年多时间打磨剧本,之前更是花十几年时间收集、整理、编辑素材,可谓功课做到精益求精。

在网上花了三天从头到尾认真看完整剧,很多网友客观评价,剧情有注水嫌疑,副线设置没问题,想通过记者、平民百姓的眼光展开十年建设的画卷,但篇幅还是略显多了些,无形中压缩了主线的内容;青年演员虽然已经很努力,毕竟功力和老戏骨还有不少差距,导致了泾渭分明的对照,也成了很多网友快进的理由。还有,这部剧的台词实在太多,有时让人感觉说教成分较大,而且台词多也非常考验演员功底。正如主演张铎说的,台词相当于其他作品的三倍,说得口干舌燥。

万幸的是,这部剧几个老戏骨,尤其蓝方角色的那几位老戏骨,选角上几无瑕疵,正是他们通过教科书式的逆天表演,推进了剧情,打动了观众。这部剧刻画了功德林里战犯们的众生相,着重表现了人性中的忠孝节义、宽厚隐忍、相互扶持的世间最美好的一面,这种光芒四溢的情愫流淌在每一段剧情、每一场表演中。相对于时代的波澜壮阔、国家的蓬勃向上、***的宽厚仁义,人的至情至性、深情厚谊才能够让如铁之心复苏。即便坚硬如铁、如花岗岩、如钻石,也经不起点滴温情感化,它像春风化雨般慢慢地温暖了无数绝望的冻僵之心。这些败军将领本以抱着必死之心,却能够得到恩情润泽,人性温暖,一颗颗灰暗干涸的心被重新激活,求生欲望让他们放下了成见,改变了原有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思想也得到巨大的转变。抛开**立场和成见,我们无法去诟病他们坚守内心的道义,譬如忠诚与尊严,荣耀与气节。趋优向上的人性之美让他们选择了更正确的人生旅途。滚滚洪流中,人无非草芥,我们怎能苛求一个人内心世界的骤然变迁?即便如今,我们也非常佩服当年的政策引导功力和呈现出的脉脉温情,人秉持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总是有其固执的一面。这就是史实,无法更改。我们也能理解战犯内心世界的改变是符合叙事逻辑的,也是有迹可循的,这点在剧情中体现得比较自然,而演员们的非凡表演将这种自然呈现出来了。


02

首先,这是演技的胜利。是属于演员表演的胜利,是属于导演掌控力的胜利。功力深厚的实力老戏骨撑起了剧情。谢谢导演的用心选角,这部剧里,没有流量艺人,没有话题明星,没有娱乐分子,有的是用心雕琢演技的好演员。这和写作一样,用心雕琢作品才是唯一正确之道。作家靠作品说话,演员靠演技说话。这部近四十集的电视剧涉及人物众多,不少是真实的历史人物,而且还是具有巨大影响力和争议的人物。像杜聿明、王耀武、黄维、康泽、邱行湘、郑庭笈、周养浩、徐远举、沈醉、王陵基,以及有原型可循的虚构人物刘安国、蔡守元、叶立三、陈瑞章等。扮演蓝方角色的是一群老戏骨。他们用演技诠释了演员的本质定义。赵恒煊(王耀武)、肖荣生(杜聿明)、徐成峰(黄维)、米学东(刘安国)、左百学(康泽)、马仑(蔡守元)、姚居德(陈长捷)、徐永革(叶立三)、刘旭(陈瑞章)、王海平(宋希濂)、裴疆童(邱行湘)、侯伊健(郑庭笈)、嵇建(廖耀湘)、姚阔(沈醉)、牛志强(徐远举)、宋楚炎(周养浩)……谢谢他们。他们把杜聿明的内敛深沉端庄持重,王耀武的圆滑世故八面玲珑,黄维的忠诚高傲铮铮铁骨,叶立三的恃才傲物温润儒雅,刘安国的阴险狡猾见风是雨、康泽的阴沉固执耿直刻板、蔡守元的八卦聪明火爆脾气、周养浩徐远举阴暗的特务本性都非常生动地展示出来,让观众印象深刻。除此之外,连友情出演的***、***、***、罗瑞卿、陈赓、梁**等演员很多都是表演艺术家级别。

红方的几个角色,像主角王英光、贺春年、胡大树、梁东芳也塑造得不错,贺春年和胡大树展示出了角色需要的人物气质和特点,比如贺春年的**觉悟强、沉稳持重,胡大树的处事鲁莽直率、阶级感情朴素,通过细节也体现得很扎实。梁东芳也将天使的纯洁无瑕和人性温情演绎得饱满。要特别为张铎点赞,他是一位非常有实力的青年演员,台词功底深厚,面对戏骨们的轮番冲击,也基本不落下风,着实不易。而且时常能体现出调皮活跃的一面。印象最深的是他怼叶立三和黄维的两场戏,非常精彩。但我们也应该客观看到:比起蓝方的角色,似乎没有完全舒展开,人物特点不那么鲜明,看得不过瘾。未必是表演功力问题,而是角色本身问题,塑造不容易,同质化问题不易解决。过于板正,过于脸谱,过于框架,发挥空间和角色戏剧性不如蓝方那几位立体丰满。其中也没有太多令人过目不忘的细节。但作为叙事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都是值得点赞的。

这部戏核心部分就是功德林战犯改造部分,这部戏基本是群戏,角色出现的场景也比较局限,基本在操场、宿舍、食堂、锅炉房、阅览室等狭隘空间,加上拍摄季节的客观因素,大多在冬春季拍,对演员的肢体语言和表演是有很多限制的,很难做到大开大合,也不可能有炫酷的动作设计。他们好比在戏剧舞台表演,这就看演员的表演功底是否深厚,以及演员之间是否默契、能否通力合作。不然出来的,就显得如春晚小品那样空洞无物。幸运的是,领衔这些表演的,是一群不显山露水、不追求炒作、没有太多花边新闻、连微博关注都不高的好演员,他们通过自己的精湛演技,通过相互互动促进的疯狂飙戏,才最终形成了这部精品主旋律作品。因而说,这是真正的演员和演技的胜利,他们通过高超精湛的演技、对细节的精确处理,对表情不动声色的展示,以及深厚扎实的台词功底,不仅弥补了剧情确实存在的拖沓、失实和副线叙事相对薄弱的缺陷,而且让我们收获了意犹未尽的飙戏快感,看到了演技高于一切的精神力量。他们不啻为一批老戏骨,好演员,真情流露,演技炸裂,他们以厚实的自身功力和对艺术的孜孜不倦的追求,让那些娱乐抠图明星沦为笑柄。让人愤愤不平的是,这些好演员的全部片酬,也许都没有某些流量鲜肉一个人的片酬高,难免让人感到哀伤,我们的影视拍摄是为了什么?我们的社会受众到底想看什么?


03

其次,主要角色的鲜活跃动,打动人心。在所有的角色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爱偏好。我专门买了黄济人的《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这部电视剧的参照原著,也看了电影版特赦《决战之后》,综合而言,我最喜欢的是黄维。其次是王耀武、杜聿明、康泽和叶立三。这几个角色,除了王耀武,其他几个身上都有书生意气,或许自己身上也有这种影子,所以格外喜欢他们。


固执如牛牯、铮铮铁骨的死忠书生将军:黄维

1904年生于江西贵溪,出生于农家,师范国文系毕业,当过小学教员,后来考入黄埔一期,和陈赓同班,也算高材生,中途还去德国一年。这是一位内心高傲,讲究忠孝节义,甚至有点愚忠的人据说他给自己取名“悟我”,不知为何蒋先生记错了他的名字,写成了“培我”,也许是有意为之,想拉拢人心,黄维就此改为“培我”了。后来还因此和邱行湘有过一次争执。

他骨子里本质是书生气质,也许教导人员、工程师或技术研究人员更适合他。但他偏偏弃文从武,多少注定了他人生轨迹更充满传奇色彩。他绰号“书呆子将军”,说的是他固执刻板,容易钻入死胡同。譬如在淞沪会战的“血肉磨坊”罗店战役中死守,被认为不知变通,落下了书呆子的绰号,然而知道那段历史的都明白,这是一种罕见的可歌可泣的民族气节啊,抵御外辱,恨不得战死沙场,才是将军作为。后来在****中,他是不服气的,被俘虏了还嚷着“各退二十里再打一次”,因部属**地下**廖运周的**,葬送了他最后的希望。战败的他,自然是不服气的,本来内心就是极度自负的人,这次沦为阶下囚,自然不服从改造,也非常怨恨廖运周,三十多年后,沧海桑田,两位老将军能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算是佳话了。不过作为一个将军,如同企业家,如果被部属这么欺骗,怨恨之心也正常。只是他完全不明白,这是历史所趋、民心所向。

于是他在剧中的出场总是高昂着头,一副不屑一顾的样子,对旁人目不斜视,俨然胜军将领派头。外表也是刚硬如铁,面对记者采访,慷慨激昂,反客为主,“气焰十分嚣张”。这也为他推迟特赦埋下种子,据说原本第一批就有他,被管理所的人压住了。显然,这样的固执分子是不符合改造要求的,不然其他人也会有意见。他固执如牛牯,却刚毅清高。他傲慢对待看守人员,却藏不住心中的正义之光:叶立三被胡大树惩罚,他找到王英光讨要说法;徐远举和周养浩吓坏蔡守元,他单枪匹马上门挑衅,说事情不解决好,这件事没完;周养浩捡了他碎纸片上交,他前来讨说法,全然不惧他们是一伙的;别人说***好话,说***坏话,他捂耳冷眼,看到王耀武、宋希濂他们“软骨”表现,一脸不屑,甚至讽刺他们“快要加入***”。

  • 1
  • 2
1/6页上一页123456下一页
  • 关键词:特赦1959
  • 分享到:
  • 猜你喜欢!
本文所得 52000邻家币,明细如下:
  • 520周冠打赏44000,共计44000
  • 2019-11-18
  • 江飞泉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19-11-11
  • 以文会友·庠序邻家

    扫一扫

    关注邻家社区微信版

  • 文章评论
    • 江飞泉6探花2019/11/11 10:20:54
    • 分享到:
  • 花半个月时间写了两万多字的剧评,内心依然难掩激动,久久不能平静,我已经好久没有如此了。那么多将星,如璀璨星辰,成为败军之将,如寻常百姓一样过着囚犯的生活,让人无限感慨,又心生感动。他们叱咤风云半生,转瞬功名成土,令人叹息。但他们建立的不世功勋,依然会被铭记。剧中借演员说出:艰难的岁月,艰苦卓绝的****,在民族气概之下,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的热情,字里行间不乏豪迈之情。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2童生2019/11/18 08:50:48
    • 分享到:
  • 每个人物刻画得非常细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张屯3秀才2019/11/11 21:40:33
    • 分享到:
  • 这么长的评论,首先就不易!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的确花了不少功夫,多谢留评
  • 最近来访
  • 6探花
  • 4星
  • 4钻
  • 江飞泉,福建建瓯人,江西财大经济学学士,北科大工商管理硕士,诗人,广东省作协会员。出版诗集《今夜万物安睡》《苍生辽阔》。
  • 江飞泉,福建建瓯人,江西财大经济学学士,北科大工商管理硕士,诗人,广东省作协会员。出版诗集《今夜万物安睡》《苍生辽阔》。
  • 粉丝|作品|积分
  • 93
  • 165
  • 43340
  • 这篇文章说是小说,看起来更像散文,情节跳跃,语言流畅。用诗的语言描写了三代女人。“这三个女人,既想成为和自己母亲一样的人,又拼命挣脱上一代的束缚,想做完全相反的人,她们是那样的不同又是那样的相似,”最后“她们又都变成了一株植物……”三位母亲人生完全不同,第一位母亲生了生育过度,劳累不堪。第二位母亲被计划生育,守着女儿过着没有男人的生活。到了第三位母亲没有婚育,领养了“我”,人口终于负增长了……

    文夕三个女人的植物诗

    2023/10/12 21:44:59
  • 《断尾》这个名字很哲学!断尾对于一些动物来说是生存的本能,对人来说却是智慧。在人的一生中,有许多时候需要做出断尾的抉择,尽管疼得生不如死,但是生存更重要,只有生存才有希望,对能实现理想。铅山的壁虎两耳是贯穿的,从这个耳孔望进去,可以看那只耳孔外的世界,这是一个隐喻,两耳的两边也许是两个世界,从此生望去,看到壁虎耳外的前生或者来世,公公从断尾铅山壁虎的一只耳孔看到另一只耳孔外更大的世界。他激动得大喊

    文夕断尾

    2023/10/12 20:28:35
  • “舞蹈还能这样跳,你的白腿,旋转的裙摆,实在是太漂亮了,活力四射,真的让人念念不忘呀。你就像一个五彩陀螺,在我的心头转,转来转去,就带走了我的心。”江新爱她真的成了陀螺,为了生活了为工作不停地旋转,这篇小说短而精,在小小的篇幅里道同事业、生活、爱情之中种种微妙的链接,很耐读而又给人回味无穷。

    红红的雨陀螺

    2023/10/12 13:55:24
  • 龙华四季,基实就是写她自己人生的几个阶段,成长中的快乐与哀愁,总之作者算是苦尽甘来,过的还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作者又是勤奋的,打过工,又经营着自己的店,看完了写的冬,总之也让我感觉了: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生命生活就是这样,需要反反复复地创造,反反经受考验......

    理红龙华四季

    2023/10/12 10:58:31
  • 深圳四十多年沧海桑田,荣哥的事件已没法复制,但荣哥这种精神值得讴歌赞美,这种蛮干苦苦用心的劲儿也可用在现代科技的研发上。作者的文字有力量、有嚼劲,构思缜密,一点一滴地叙述着荣哥为了求生存求发展,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写得滴水不漏,文风四平八稳,干净而有利索!

    理红荔香夜话

    2023/10/12 10:46:13
  • “三个女人的植物诗”,人非草木。但人就如草木一样,而又比草木生得活沉重,作者在舒缓的述说着如弹奏起一曲曲悲凉的曲子,一个时代同另一个时代还是有所不同,女人过得好与否,同社会的文明、时代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关系。总之第三代女人所处的社会的进步还是超越前面的,虽然在作者笔下的文没有一一叙述,但还是读得懂的。我来读了一遍,不留句言,好像心里不踏实......

    红红的雨三个女人的植物诗

    2023/10/11 21:53:39
  • 写出了中英街的现状和历史,通过老人映照历史,通过导游写了为了追求想要的生活,而做出的不懈努力,通过水客,写了中英街的暗潮涌动,求生之艰辛。其中种种,只有海浪知道。

    昆阳森林三汲浪

    2023/10/11 17:28:42
  • 飞泉的诗一如既往的好!有力度、有高度、有气势!血脉里都流淌着对诗歌的热爱,所以他笔耕不辍。生命里不能没有光,在黑暗中,突然出现一丝亮光,生活里便有了希望。各种光充斥在飞泉的诗里,只愿飞泉拾到适合自己的光,照亮自己。不再如:你对我说,孩子,暴雨终将过去 “太阳还会绽放,像你的笑容” ......之后又 落在一片片乌黯的云层之后 那是我凋落的心.....

    红红的雨拾光者

    2023/10/11 16:26:45
  • 这篇能吸引我读下去,特别是写深圳家长的卷,写得轻松自如,也令人读来轻松活泼,不像有些人写的那些,自认为硬是道理。其实嘛,像深圳中学,那么几十个人能上清北,整人数一千七八,盲目跟风卷,还不是傻丢钱。我是看原籍是四川人的作者来认真读的,当年我伯父57年毕业于北大然后去四川教大学。 作者的文笔原浆味,不僵硬,很潇洒自如,故事与故事交织在一起,也不零乱,很干爽!

    红红的雨福田南,石厦北,石厦南

    2023/10/11 15:55:01
  • 很纯粹的思绪,诗意随诗人所描述的花朵、燕子、海鸥飞扬。诗歌有无数的表现形式,这样的唯美诗句令多数人开心,因为读来轻松,忘却了一切,没有现实的了磕绊。诗人是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所以能把日常琐碎写入诗中,并且是在开怀时写的,不信你去读“宠物狗的耳语”,写得可爱极了!哈哈......

    红红的雨日落时分的吟唱

    2023/10/11 15:41:08
  • 作者打工多年,写诗多年。她的诗来自生活,也高于了生活。工作、生活,是有点像苦瓜的滋味,但尝过苦味之后,又滋养了身心。正像苦瓜可以选择结果不结果的事,工作会苦,但可以选择乐观对待,它就变味了,平淡甚至清甜了。女诗人因为月光,便有了深度的思考,生命的节律也因为月的亏盈而潮起潮落,因月亏而心生诗,月圆梦也圆了。作者的诗越写越好。赞

    红红的雨月光里的我们

    2023/10/11 15:20:30
  • 文字如饭菜,厨师好,材料好,味道好,“三好”才算好。这篇小文有此三好。真没想到,六六作者的文字的语感——味道这么好——轻、松、醇、纯、新、鲜、透。虽不长情节,但生活、情感、品格、精神等的功夫已内涵在长长短短的句子和温情从容的对话里了。文学是人学,不光是写“人”,最重要是“人”写,“人”的精神与“写”的劳动最好是自然、和谐、统一,那么他一落笔,便有了个人的味道。文如其人是此理,六六找到了文学的钥匙。

    廖令鹏太阳下山有月光

    2023/10/11 11:23:25
  • 这是一篇很有涵养的散文佳作。其涵养,不仅体现在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不俗的艺术造诣与丰富的知识储备上,更体现在作者见天地、见苍生的通达境界中。作者文笔雅致、从容、大气,于云淡风轻、静水流深的叙述中,将自己的艺术史、心灵史、家族史与地方志乃至中国当代史融汇起来,让我读得心潮澎湃。这篇散文值得再三品读。我的10个提名指标已经用完,读到此文,忍不住赘评几句,以此表达对此文以及此文作者的敬意。

    孙行者墨点无多泪点多

    2023/10/10 23:48:04
  • 这应该算一片非虚构小说吧,报告文学似的笔调,熟悉的场景,很像是讲述的真人真事。时代背景是大家共同经历过的,主角的南漂经历,也容易让人感同身受。题材和角度虽然有点旧,但这种孜孜不倦的书写,也是值得铭记、关注和尊重的,就如同社会不能遗忘个体在时代潮流中的命运沉浮,这座城市不能忽略每个人微小的内心世界。只是小说开头入戏有点慢了,人物形象不是很立体,这可能跟笑兰写惯了散文有关,节奏感方面建议再润色一下。

    张夏远方以远

    2023/10/10 23:40:55
  • 谢龙的小说,笔调轻快、跳跃,年轻态。但又带着生活的肌理和质感,夹叙夹议转换自然。心理描写深刻而简洁,自然流露,就像不时迸出的小火花,有点个性。抑郁症能通过这种偶尔自我放逐,文艺的漂泊,在山水间行走呼吸而痊愈吗?当重新面对生活本身时,那种曾被唤醒的孤独只会更清晰,被现实的泥泞重新碾压时只会更疼痛。文学难以拯救生活,但或许可以拯救心灵。靠近,治愈不了社会人生赋予的隐疾,但或许可以解释它。

    张夏​靠近

    2023/10/10 23:18:03
  • 邻家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