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闹药
  • 点击:69983评论:52020/12/21 08:52

在南海我有一个朋友,他叫李不语,江西吉安人,长相很大众化,不高不矮、不胖不瘦、不丑不帅,扔在人群中很容易被忽略,年龄三十有多,还没过四十。李不语是他的网名,真名叫李金保。我说,你的真名真土。他说:不土我干嘛另起名?我说,但你这名跟你人不对头,感觉你是旱鸭子嘴叫不停。他说,莫言真莫言吗?我笑。他说,这个不怪我,是我爸没文化,小学三年级没毕业,农忙在乡下种田,农闲到城里搬砖,名字是从别人那儿搬来的。

我们相识于一场文学活动。市作协给一位长相不赖的女作者开作品研讨会。我去参加了。李不语也在。我们是去做听众的,坐在后面墙脚下,负责鼓掌,顺便蹭饭局。大家把女作者夸成一朵花。这也可以理解,来者都是来讲好话的。李不语突然站起来说:我可以讲两句话吗?主持人说,非常欢迎,您请。李不语说,我没看出作品好在哪,跟中学生作文差不多,我不相信各位老师的眼力那么差,你们是在以文学的名义欺负文学。此言一出,举座皆惊。我看见一位美少妇朝他竖大拇指。我也很亮眼地看了他一眼,不错,是位敢说话的爷们。文写得是不怎么样,我会来做听众,是女作者喊了,说给姐姐捧捧场,旺旺人气。李不语这样说,是会遭人嫌弃恨的。用餐时,李不语跟我同桌。他不是来结交我,是因为美少妇,她就坐在我对面。李不语来找坐位,看见美少妇就挨她坐下了。他坐下后,先是东张西望,还冲我笑了笑,再是对美少妇说,你说王朔这人怎样?美少妇说,挺有意思的一个人。李不语说,王朔这人爱戏谑,他的戏谑是解构了那些假崇高,让人过瘾,但也摧毁了真崇高,社会失去了真崇高,也真他妈没意思。我冷笑了。我顶讨厌那种有一点见解就急不可待地向人兜售,好像他高人一等。我对他的好感瞬间消解了一半。

这时,席间来了两位新人,一男一女。男是中年男。女是青年女。青年女挽着中年男胳膊,小鸟依人的甜美造型。现场一阵波动,是对他俩到来所表达的热情。看来是大人物。我没动。李不语与美少妇也没动。突然,李不语用筷子狠敲一阵饭碗,打锣那样敲,直把所有的目光都吸过来,才大声说:各位,各位,我想讲个故事以资助兴怎么样?有人说好,有人鼓掌。他开讲了,说他念小学时,学校有个女老师,人长相一般,但乳房很大,有篮球那么大,正处哺乳期。她洗的衣服,就挂在走廊上晾晒。班上有个同学,忘记大名叫什么了,人奇瘦,背略驼,外号柴梗子。女老师晒好衣服,柴梗子溜出教室。他不是看衣服,而是仰起脖子张开嘴巴,让乳罩上的滴水一滴一滴落进嘴里。女老师一声尖叫,校长提着他耳朵扔他到操场上罚站,并把他老爸喊来。他老爸也瘦,坏了一只眼睛,人称半瞎子。同学们以为柴梗子少不了一顿胖揍。这是有经验的,哪个同学的家长让学校请来了都少不了一顿胖揍。半瞎子却直接走进校长办公室,对着校长扑通一声跪下纳首磕头:求求校长您开恩,您开恩,别治我家娃的流氓罪,他还小不懂事。李不语讲到这不讲了,伸出筷子把一块脆皮鸡塞进嘴里。后来呢?有人问。没有后来,李不语说,柴梗子还在学校念书,女老师继续走廊上晒衣服。众人皆笑。我也想笑,不是故事让人笑,而是后面那句话,直抵了生活的真相,但没笑出来。

还有一位没笑,三十上下青年男,身穿灰色夹克白衬衫,刚剃了三胖头。他一直在喝闷酒,从两位大人物来了就开始喝,自己给自己满上,一口闷下去,再满上。喝了多少杯?我没数。李不语故事刚讲完,他便倒木桩一样倒下。现场一片混乱。李不语跑过去抱起他,可能是太沉了抱不动,便冲我喊:过来帮忙哈。我走过去。我和李不语把他送进医院,安置好后,在回来路上,李不语说:你晓得他为什么喝闷酒?我说不知道。李不语说,他是个情种,一直暗恋那女的,今儿是为爱情着急了。我微微而笑,说,着急喝酒不济事哈,他应该动刀子。李不语哈哈大笑,说,他是写散文的,写散文的胆子都小,遇事只会喝闷酒,对了,你写啥?我说写小说。他又是哈哈大笑,说,难怪,写小说的就喜欢虚构,这事搁你头上会动刀子吗?我说不会。他说,对了吗,写诗的可能会刀子,情绪化严重。我说,你写诗?他说,上大学那会儿写了点,但没写出名堂。我说,知道了,换了你可能会动刀子。他说,也不会,我会每天写首诗给她,直到把她写过来。我说,天真,现代社会你这套行不通,得使钱。他说,我们交个朋友吧。我说给个理由。他说,我们有共同的爱好。我说,天下文学爱好者太多了。他说,我这人有点不正常,跟不正常的人交朋友,生活可以多有乐趣。我说这个可以有。

李不语住在湖景湾小区,离公司不远,走大路有七里,抄小路五里,中间隔着洗马井公园,靠他那边有个水塘,月牙形状,南海人讲那是湖。那个楼盘开发比早。李不语说买房时一平米只花了三千八,现在涨到两万八了。我心里酸酸的,城里没房是横在像我这样根在乡下却回不去的年轻一代人心上的一道坎,房子是敏感话题,一般不讲,别人讲也不好意思不高兴。我说,你可发财了。他说,没出手卖掉就不算发财,但心里有笔厚实的资产在垫着,踏实。房子是他老婆买的。他老婆姓钟,叫什么英,他称她钟老师。他与老婆是初中到高中的同学。他老婆考上了华南师大,毕业后来到南海当老师,就在附近洗马井中学,教数学。李不语说她很有事业心,老拼,劳碌命。李不语上的是北方一所大学,念中文系,毕业后没正经找工作,四处打流浪,走过五个城市,换了八份工作。不知怎地,两人在QQ上联系上了。钟老师说,我在这儿买了套房,想跟你共同所有,过来不?那会儿李不语身无分文,刚被一伙小流氓打得鼻肿脸青。是打抢的,没抢到钱,很生气,临走还连踢几脚,骂道,去你妈的穷鬼。李不语说,没钱连打抢的小流氓都鄙视你。再说,那会儿我差点哭了。我说,你与钟老师,肯定有爱情故事。李不语说:没有,我一直不知道她喜欢我,初中时同过一张课桌,我在课桌上画了条线,她一越界我就用尺子打她,打哭她好多回。我大笑。李不语说:钟老师父亲是生意人,虽说不上家财万贯,但不差钱花,本来不用出来,在家里做千金小姐,可她不,就要出来打拼,所以我说她是劳碌命。我说,各人有各人的人生观,她可能认为这样才好。李不语说,那是,她也有一点好,家里给钱从来不拒绝。钟老师长得不怎么地,不是指身高和身材,是指脸蛋,收拢得太着急了。我见过她。那天饭局一个礼拜后,星期天十一点,李不语微信上微我,今天不用上班吧?我说,宅宿舍看麦克尤恩,这个家伙像我。他说,想请你吃饭,巫山纸包鱼,味道很不错。我说,干嘛请我吃饭?他说,我们已经是朋友了,吃吃喝喝才像真朋友。他把钟老师也带来了,还有一个五岁小男孩。小男孩长得像钟老师更多一点。这是他们家庭外出聚餐哈,我顿感是在做一盏不甚明亮的灯泡,有点不自然。那天没有深聊,感觉钟老师是太严肃点,不属于好玩类型。忘了小男孩什么事惹着她了,她欲用手指戳男孩脑侧,却停住了,说:不是讲好了,在叔叔面前要表现好一点。语调柔和却具有不容置疑的威严。小男孩显然怕他,不吭声,过后悄悄嘟嘴吧。后来李不语跟我说:钟老师对孩子要求太严了,搞得他一点都不像我,没味道。李不语来到南海后先在一家大公司里呆了三年。李不语说:我能在那儿呆上三年,是老板太有趣了,春节后就在公司里拉开桌子来赌钱,不会赌钱的混不上高管。我们去上班,见老板在做庄家,走过去说一句,董事长新年发财,立马一个红包扔过来,五百一十八元。有一年我一天到喊了三回,他拍了一下我后脑勺,说,臭小子挺会投机取巧哈,你是哪个部门的?把我乐坏了。他辞职后与朋友办了个贸易公司,本钱是老婆那边拿出来的。他不参与具体事务,坐地分红,效益很还行,一年能分到十来万。他说:我不喜欢上班,也不喜欢管事。上班像坐牢,还要受牢头斥责,管事像自套枷锁,烦。我喜欢自由自在,但自由自在也会无聊。李不语这话又伤到我的敏感。我也喜欢自由自在,但自由自在得有财务自由,他有我没。李不语说,我现在是无业游民,有时感觉挺好,有时很空虚,只干家务活真让人沮丧,我都不知怎么活着才好。我拍了拍他肩说,你这是凡尔赛文学。

与李不语交往一个月后,有文友笑眯眯问我:听说你跟李不语关系搞得火热?我说:多个朋友多条路。文友意味深长地说:是哟,多个朋友是多有一条路。我知道他的意味深长。李不语真有点不正常。南海就这么大,文学圈还更小,人们又喜欢八卦,他有些故事自然会吹进我耳朵里。他所呆的那家大公司,不是他不愿意干,而是公司把他开掉了。他跑去要老板拿出一笔钱来办诗社,搞文艺活动,诗是多么美好的东西啊!他讲得特别抒情。老板说,好好把工作做好吧,别的事少操心,已有不少人反映你工作不在状态,年轻人要懂得珍惜。李不语说,那些人就是神经病。老板说,老说别人是神经病,你不反省你自己?李不语立马炸了,大手往桌子一拍:我就知道你一个暴发户不会懂艺术,不可理喻,你的破公司离倒闭不远了。人们八卦时笑得前仰后跌。李不语与人合伙办那个贸易公司,是亲戚看钟老师面子。刚开始李不语在公司管事,不认真看还以为业务繁忙,他办公室里每天都坐满了人,可那些人不是来谈业务,而是来弹琴、画画、唱歌、讨论诗歌,抽烟、喝酒的,整个乌烟瘴气。李不语大方得很,天天请他们上馆子。他大方我信,我们两人的吃吃喝喝都是他买单。这,已让亲戚很恼火了。有一次,有客户来找他谈业务。他翻起白眼皮说:你不见我忙吗?直接把客户气跑了。亲戚对钟老师说,叫他滚吧,不滚只有公司解散了。李不语还有更离谱的事情,喜欢上了别人的老婆。别人的喜欢是偷情,他的喜欢直接找到她老公:你赶紧离婚吧。那人说,神经病。李不语说,你老婆爱的是我,我也爱她。那人说,你找打是吧?李不语说,要不这样,你跟我老婆过,我跟你老婆过,我们皆大欢喜。结果他就真找打了。这些故事也不知真假,我没问他。有件事情是真的。他跟我讲了个故事,说钟老师那边有个乡下亲戚,不算穷,但特别不正常,他跟钟老师喊表哥。表哥的不正常就是偷,打小就喜欢偷东西。去菜园,要顺走他人的辣椒与茄子;去放牛,连根牛绳都要偷;去他人家里,怎么也要顺走一点东西;老师抓他进办公室训话,准有哪个老师丢了钢笔;偷的最多的还是吃的,就是说,有吃的先偷吃的,没吃的才偷其它。他一天不偷东西晚上觉都睡不安稳。现在他发财了,在县城办了家培训机构,专赚学生的钱,但偷东西的毛病没改。一次李不语拜访他。他开车拉李不语去风景区玩。那回他偷了两样东西,护路青岗石两块,河沙一编织袋,还叫李不语帮他搬进后备箱。李不语说:我都不好意思啦,路上有两人怪怪地看着我们。李不语再说:我算是大开眼界了,他在一层买了两间车库作储藏室,里面什么东西都有,简直是废品集中营。后来,也是很偶然的机会,我在湖景湾不远的城中村看见他从小车后备箱搬东西下来,是一张折叠电脑桌。他把电脑桌放进一间低矮的旧屋里。他往里面看了一会儿,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拍了拍手,锁上门。他所讲的故事极有可能是他自己的,也可能不是。我没走过去,以免戳穿他。我愿跟他做朋友,恰恰是他有点不正常,我也有点不正常。我们之间的区别是,他可以放肆地不正常,而我在伪装正常。这方面我妒嫉他。

  • 1
  • 2
1/6页上一页123456下一页
  • 关键词:言情
  • 分享到:
本文所得 5000邻家币,明细如下:
  • 黄元罗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7-29
  • 茨平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0-12-25
  • 以文会友·庠序邻家

    扫一扫

    关注邻家社区微信版

  • 文章评论
    • 黄元罗5进士2021/07/29 08:09:55
    • 分享到:
  • 这篇文章里的“王小白”和“李不语”俩人在谋划出版鸿篇巨制的过程中,因为某些故事情节构思经常“闹”的现象看似无厘头,甚至带有丝丝喜剧色彩,实际上隐隐透露出现阶段专业作家群体的生存艰难,以及对此的另类反抗。这些带着眼泪微笑的场景不仅使读者产生了触动,还陷入了沉思。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茨平2021/07/29 14:08:05
    • 分享到:
  • 多谢,您说到我心坎里了
    • 茨平4举人2020/12/22 11:16:09
    • 分享到:
  • 这个小说,来自一句玩笑话。几个文友凑一起瞎聊,我指着某说,我要写你与某某私奔。他们起哄,我就真写了。我没写他们私奔过程,这样会掉进套里。初习写作时,我明白,把假故事编真了才算成功。现在明白,小说就是把简单的事情搞复杂来,越复杂可能越有味道。于是,在这里,我拼命往复杂里搞,横生枝节,摁在看似简单的过程中。最后说一句,写文有时真痛快,有时真痛苦。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别看了4举人2020/12/22 10:46:37
    • 分享到:
  • 又见洗马井,感觉语言可以在简练,行文会更顺畅好读些。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茨平2020/12/22 11:17:21
    • 分享到:
  • 语言习惯哈
  • 最近来访
  • 4举人
  • 4星
  • 3钻
  • 没事写字玩
  • 没事写字玩
  • 粉丝|作品|积分
  • 32
  • 61
  • 9250
  • 这篇文章说是小说,看起来更像散文,情节跳跃,语言流畅。用诗的语言描写了三代女人。“这三个女人,既想成为和自己母亲一样的人,又拼命挣脱上一代的束缚,想做完全相反的人,她们是那样的不同又是那样的相似,”最后“她们又都变成了一株植物……”三位母亲人生完全不同,第一位母亲生了生育过度,劳累不堪。第二位母亲被计划生育,守着女儿过着没有男人的生活。到了第三位母亲没有婚育,领养了“我”,人口终于负增长了……

    文夕三个女人的植物诗

    2023/10/12 21:44:59
  • 《断尾》这个名字很哲学!断尾对于一些动物来说是生存的本能,对人来说却是智慧。在人的一生中,有许多时候需要做出断尾的抉择,尽管疼得生不如死,但是生存更重要,只有生存才有希望,对能实现理想。铅山的壁虎两耳是贯穿的,从这个耳孔望进去,可以看那只耳孔外的世界,这是一个隐喻,两耳的两边也许是两个世界,从此生望去,看到壁虎耳外的前生或者来世,公公从断尾铅山壁虎的一只耳孔看到另一只耳孔外更大的世界。他激动得大喊

    文夕断尾

    2023/10/12 20:28:35
  • “舞蹈还能这样跳,你的白腿,旋转的裙摆,实在是太漂亮了,活力四射,真的让人念念不忘呀。你就像一个五彩陀螺,在我的心头转,转来转去,就带走了我的心。”江新爱她真的成了陀螺,为了生活了为工作不停地旋转,这篇小说短而精,在小小的篇幅里道同事业、生活、爱情之中种种微妙的链接,很耐读而又给人回味无穷。

    红红的雨陀螺

    2023/10/12 13:55:24
  • 龙华四季,基实就是写她自己人生的几个阶段,成长中的快乐与哀愁,总之作者算是苦尽甘来,过的还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作者又是勤奋的,打过工,又经营着自己的店,看完了写的冬,总之也让我感觉了: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生命生活就是这样,需要反反复复地创造,反反经受考验......

    理红龙华四季

    2023/10/12 10:58:31
  • 深圳四十多年沧海桑田,荣哥的事件已没法复制,但荣哥这种精神值得讴歌赞美,这种蛮干苦苦用心的劲儿也可用在现代科技的研发上。作者的文字有力量、有嚼劲,构思缜密,一点一滴地叙述着荣哥为了求生存求发展,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写得滴水不漏,文风四平八稳,干净而有利索!

    理红荔香夜话

    2023/10/12 10:46:13
  • “三个女人的植物诗”,人非草木。但人就如草木一样,而又比草木生得活沉重,作者在舒缓的述说着如弹奏起一曲曲悲凉的曲子,一个时代同另一个时代还是有所不同,女人过得好与否,同社会的文明、时代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关系。总之第三代女人所处的社会的进步还是超越前面的,虽然在作者笔下的文没有一一叙述,但还是读得懂的。我来读了一遍,不留句言,好像心里不踏实......

    红红的雨三个女人的植物诗

    2023/10/11 21:53:39
  • 写出了中英街的现状和历史,通过老人映照历史,通过导游写了为了追求想要的生活,而做出的不懈努力,通过水客,写了中英街的暗潮涌动,求生之艰辛。其中种种,只有海浪知道。

    昆阳森林三汲浪

    2023/10/11 17:28:42
  • 飞泉的诗一如既往的好!有力度、有高度、有气势!血脉里都流淌着对诗歌的热爱,所以他笔耕不辍。生命里不能没有光,在黑暗中,突然出现一丝亮光,生活里便有了希望。各种光充斥在飞泉的诗里,只愿飞泉拾到适合自己的光,照亮自己。不再如:你对我说,孩子,暴雨终将过去 “太阳还会绽放,像你的笑容” ......之后又 落在一片片乌黯的云层之后 那是我凋落的心.....

    红红的雨拾光者

    2023/10/11 16:26:45
  • 这篇能吸引我读下去,特别是写深圳家长的卷,写得轻松自如,也令人读来轻松活泼,不像有些人写的那些,自认为硬是道理。其实嘛,像深圳中学,那么几十个人能上清北,整人数一千七八,盲目跟风卷,还不是傻丢钱。我是看原籍是四川人的作者来认真读的,当年我伯父57年毕业于北大然后去四川教大学。 作者的文笔原浆味,不僵硬,很潇洒自如,故事与故事交织在一起,也不零乱,很干爽!

    红红的雨福田南,石厦北,石厦南

    2023/10/11 15:55:01
  • 很纯粹的思绪,诗意随诗人所描述的花朵、燕子、海鸥飞扬。诗歌有无数的表现形式,这样的唯美诗句令多数人开心,因为读来轻松,忘却了一切,没有现实的了磕绊。诗人是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所以能把日常琐碎写入诗中,并且是在开怀时写的,不信你去读“宠物狗的耳语”,写得可爱极了!哈哈......

    红红的雨日落时分的吟唱

    2023/10/11 15:41:08
  • 作者打工多年,写诗多年。她的诗来自生活,也高于了生活。工作、生活,是有点像苦瓜的滋味,但尝过苦味之后,又滋养了身心。正像苦瓜可以选择结果不结果的事,工作会苦,但可以选择乐观对待,它就变味了,平淡甚至清甜了。女诗人因为月光,便有了深度的思考,生命的节律也因为月的亏盈而潮起潮落,因月亏而心生诗,月圆梦也圆了。作者的诗越写越好。赞

    红红的雨月光里的我们

    2023/10/11 15:20:30
  • 文字如饭菜,厨师好,材料好,味道好,“三好”才算好。这篇小文有此三好。真没想到,六六作者的文字的语感——味道这么好——轻、松、醇、纯、新、鲜、透。虽不长情节,但生活、情感、品格、精神等的功夫已内涵在长长短短的句子和温情从容的对话里了。文学是人学,不光是写“人”,最重要是“人”写,“人”的精神与“写”的劳动最好是自然、和谐、统一,那么他一落笔,便有了个人的味道。文如其人是此理,六六找到了文学的钥匙。

    廖令鹏太阳下山有月光

    2023/10/11 11:23:25
  • 这是一篇很有涵养的散文佳作。其涵养,不仅体现在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不俗的艺术造诣与丰富的知识储备上,更体现在作者见天地、见苍生的通达境界中。作者文笔雅致、从容、大气,于云淡风轻、静水流深的叙述中,将自己的艺术史、心灵史、家族史与地方志乃至中国当代史融汇起来,让我读得心潮澎湃。这篇散文值得再三品读。我的10个提名指标已经用完,读到此文,忍不住赘评几句,以此表达对此文以及此文作者的敬意。

    孙行者墨点无多泪点多

    2023/10/10 23:48:04
  • 这应该算一片非虚构小说吧,报告文学似的笔调,熟悉的场景,很像是讲述的真人真事。时代背景是大家共同经历过的,主角的南漂经历,也容易让人感同身受。题材和角度虽然有点旧,但这种孜孜不倦的书写,也是值得铭记、关注和尊重的,就如同社会不能遗忘个体在时代潮流中的命运沉浮,这座城市不能忽略每个人微小的内心世界。只是小说开头入戏有点慢了,人物形象不是很立体,这可能跟笑兰写惯了散文有关,节奏感方面建议再润色一下。

    张夏远方以远

    2023/10/10 23:40:55
  • 谢龙的小说,笔调轻快、跳跃,年轻态。但又带着生活的肌理和质感,夹叙夹议转换自然。心理描写深刻而简洁,自然流露,就像不时迸出的小火花,有点个性。抑郁症能通过这种偶尔自我放逐,文艺的漂泊,在山水间行走呼吸而痊愈吗?当重新面对生活本身时,那种曾被唤醒的孤独只会更清晰,被现实的泥泞重新碾压时只会更疼痛。文学难以拯救生活,但或许可以拯救心灵。靠近,治愈不了社会人生赋予的隐疾,但或许可以解释它。

    张夏​靠近

    2023/10/10 23:18:03
  • 邻家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