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选择作品
    • 一种自我表述的张力弥漫了字里行间,把传统诗歌的意境、比兴、弘道,言志打乱,保留诗歌本来具有的音乐性,这是通过词与词的碰撞产生的节奏,刻意造出结构上的律动以及重叠、倒置、悬空。这种词语架构及随性的表述,产生一种无意识的期待性和偶发感。在词场的演变中,抽出了诗歌的节奏,使词与词语之间相互依存。这不仅在自我言说,也在表述中进行思想和精神内核探索。可见自我表述的表现力可通行万物,更多空间创造出更多可能性。
    • 2018/09/07 23:50:36
    • 分享到: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故乡是诗人永恒的母题。诗人从大都市回到故乡,第二故乡就变成第一故乡了。他的感触却只是乡悲乡怨。同时他也感到现代工业文明对故乡农村文明的一种蚕食。特别是农村城市化,对故乡生态文明的一种浸食,都是他诗歌的主题。这是他祖上流浪到这个地方,被敞开怀抱收留的地方。他对故乡的情感是很深,在城市生活了20多年。观念思想都得到改变,他需要在都市奋斗、为家乡的亲人过上更好的幸福生活而努力。语言很有张力,非常耐读。
    • 2018/09/07 17:57:07
    • 分享到: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我家就在大芬村旁,太熟悉这个村了。读张夏这篇小说,觉得她笔下的大芬村,和真实的大芬村,是一种既像又不像的关系。小说的成功之处,在于塑造了三个有意思的人物:崔大神、九米和陈红果。九米这个人有点刺痛我。“大隐隐于市”的题目也取得好,传递(用“描述”或许更准确些)的是“和光同尘,有所不为有所为”的价值观。笔法老道,越往后故事越好看也写得越好。是一篇成功的世相小说(也不妨视为泛商业小说)。
    • 2018/09/04 22:31:54
    • 分享到: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看完了这个很有点长的小说,很深圳的味儿,很老作家的腔,很绵密的针脚,很深的用意,很扎实的准备。几乎是大芬村的记录史。这是好的。但我要说的是,可能作者有太大的抱负,要一古脑儿将天玄地黄的哲学、艺术、爱情、婚姻、商业等全部揽括进来,不过是借了大芬村这个壳,这就显得有小马车拉大炮之嫌,不堪其重,进而使得无论情节铺展还是人物关系都有强捏之嫌,李敖写过一部《法门寺》,哲思固深,文学未及。这是个探索性的小说。
    • 2018/09/04 16:04:51
    • 分享到: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我觉得不过是借了大芬村这个壳,写的依然是无数深圳拼搏创业者的甜酸苦辣,理想和现实似乎永相背驰。理想主义者九米,在诗和远方处最终撞了南墙。善良好强的陈红果和崔大神在事业生活中屡次相携度过难关,并产生深厚情谊。张夏的文字一如既往的活色生香,看得出对大芬村的产业有过实地考察,可谓用心良苦。叙述干脆利落,人物传神,诙谐的语言无不透着现实的千疮百孔,生活是一场永无止静地修行,身居物欲都市何尝不是大隐隐于市。
    • 2018/09/02 14:23:31
    • 分享到: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小说好长,分了好几次读的。当然,意料之中,读完之后,大呼过瘾。张夏是中篇高手,对写作又有理想,又有实干精神。《大隐隐于市》,笔触伸向闻名世界的深圳大芬村,写了一批画廊艺术家、生意人,他们的事业、生活、感情纠葛,构成了深圳芸芸众生里的人生记录和人性样本。人生和人性,其实就那么点事,但要呈现出每个人物的独特性,才必须有独一无二的素材和载体。张夏的实干精神在此发挥了作用,她深入其中,调查访谈,获得鲜活的
    • 2018/08/29 11:43:07
    • 分享到: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每次看张夏老师的文章前,必把椅子摆正、喝口茶、深呼吸。与以前大多作品一样,《大隐隐于市》依然保持厚实绵密的语言,不拖泥带水,冷静的叙事风格,精彩的章节和句子随时可能出其不易地跑出来,容不得读者偷懒。大芬村是深圳的,也是中国的甚至是世界的,但终究还是深圳的:小说中的人物构成了典型的深圳特点:拼、快、敢、坚——这也算是一种兼具时代性和地域性的表达吧?
    • 2018/08/22 15:07:33
    • 分享到: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程鹏这首诗,想象瑰丽,意象纷纭,就像一只只,一群群蝴蝶从神殿后面飞出来,伴随着阵阵福音,在烟波浩渺之间降临人世,让人感觉祥和、愉悦;又像一朵朵玫瑰竞相盛开,充满祝福感。而且朗朗上口,有一种金属般的韵律感,每读一句,如同撞击在大山深处,即有回声。很适合朗诵,有一种庄严的仪式感。但篇幅是不是太长了一点,个人觉得,有的句子似乎可略作精简。整体来说,非常棒。值得打赏。
    • 2018/08/11 09:18:35
    • 分享到: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我曾看过《中国梵高》记录片,也读过大芬的非虚构,当然也去过那买材料。记录片拍得好,真实,深刻,形象,那一幅幅画面,有时候非常震撼,我在想,为什么我们的文学没有这样的“震撼”出现?作家哪儿去了?此小说有初心,也让我萌生一个假设:大芬换成华强北、陈红果换成陈绿果、九米换成一个三流电子工程师,能否成立?小说中的大芬几乎没有描写一张“行画”,没有一个画行画的“动作”,没有真正的“观众”和“客户”,为何?
    • 2018/08/05 11:37:39
    • 分享到: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这篇小说的取材很巧妙,故事紧紧围绕深圳的奇妙之地大芬村,既有商业性,又带着艺术气息。没有实地调查和与画师的交流,很难写出这一世界的隐秘之处。看得出来,张夏下了实地勘察的功夫,才让人物活灵活现,悲喜可感。归根结底,画师也是普通人,也被时代所裹挟,也带着普遍人性。
    • 2018/07/06 12:27:14
    • 分享到: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非常好看的小说!张夏的笔力比之前更有突飞猛进的进步,可喜可贺。而且摆脱了从前作品或多或少的那种涩滞感,这一篇越发流畅好读。让我最有兴趣的是九米这个人物,与其说陈红果爱上他终生不移,莫若说陈红果爱上的是爱情本身、爱上的是爱上九米的那个自己、那个自己无法抵达的心灵圣地。对九米的这种飘忽不实的写法太漂亮了。至于商业内容,我看不一定需要添加,别破坏了现在这种整体感。我倒是觉得崔大神这个人物似还需要加强。
    • 2018/07/04 19:34:51
    • 分享到: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都说艺术家是多情的,一点也不假,九米的离去或许是另一种开始。这段用艺术皮囊包裹的感情充满了戏剧性,却又因现实的伦理变得如此不堪。开头还以为是个情景喜剧,未曾想逃不过狗血情感的魔爪。商业和感情两条主线递进情节。感情戏细腻无需多言,商业方面还是略显单薄。
    • 2018/06/28 14:55:42
    • 分享到: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大芬村油画是个奇迹。在简陋的城中村里,边缘的画匠与西方的装饰艺术牵了手,最后竟然成为这个行业中的翘楚。个人的命运其实不重要,关键是产业转移的趋势使然;个人的命运却有很有趣,画工、画家,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的社会角色定位,见证了这个大变革时代艺术从业者的内心焦虑与事业悲喜。这个题材值得深挖、是可以出好看、好有意思的大作的。
    • 2018/06/28 11:02:21
    • 分享到: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程鹏的诗带有强烈的个人语言风格,擅长于叙事和抒情,从这组看,他以中外名家大家为师,洋为中用,古为今用,而又能独出机杼,自成体系。不像有些诗人空有形式而无实际内容。他说过要在“清水里下刀子”。什么意思呢?应是在司空见惯的日常中挖掘出诗意的美,这种美可能包括容易被人遗忘的、残酷的、现实的、难以释怀的疼痛,时刻提醒深圳的另一面,另一群人,他们的生活状态,他是一个代言,而诗就是武器,最有力量的无声的呐喊。
    • 2017/08/30 09:54:03
    • 分享到: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这组类似《南京南京》的诗,毫无疑问是写深圳本土,从这点上看,他写得比我好,观察比我细致,感情被我真挚。这组诗歌很有程鹏的风格,贴着地气走,随着感情的波澜起伏而变得与众不同。作者笔下熟悉的街区、地名、人名,我都很熟悉,这也是我生活的城市,也是撑托我成长和立足的城市,我的骨子里也有这种质朴的感情。所以,当我读这组诗时,脑海里像放电影一样,历数着自己一路走来的场景,很多场景与之重合,从而变得深邃真挚。
    • 2017/08/20 17:06:12
    • 分享到: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写深圳本土题材的诗歌,是诗人与城市之间的事,在已有很好诗歌技艺的基础上,企图用上摇滚的元素,所以风格和语言都是带着节奏,有很好个探索性。
    • 2017/08/19 17:51:17
    • 分享到: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文章落笔干脆利落,开门见山。通篇文章中优美的文字,让人读起来心情愉悦,跳跃的思想,让人也随着文字欢快了起来。作者的思想在梦与现实之间游离,将美好的,丑陋的,都用阳光的油漆粉刷一遍,由此世界哪还有阴暗污秽呢。文章极大的用了夸张手法:我搬来大梅沙的镜子,我运来梧桐山的水,我偷来仙湖中的野渡。我开始在梦境中做着醒来不能做到事情。这种豪迈的作派,让人忍俊不禁。
    • 2016/12/24 21:37:46
    • 分享到:
    • 本评论已获得 100 邻家币明细>>
    • 很短的篇幅,讲了一个家庭从贫穷到富贵,从恩爱到夫妻双双出轨,题目有些俗套,细节如果饱满一点就好了,现在看,略显单薄,只有记叙性故事,文本风格应该是那种都市风格,以两性取悦读者的杂志相似。拜读。
    • 2016/11/05 14:49:40
    • 分享到:
    • 本评论已获得 100 邻家币明细>>
    • 深圳的景点众多,司空见惯中,常常映入大家的眼帘,却难以触动情感,人们忙于生计,或迫于压力,对丑的充满抱怨,对美的也充满抱怨,因为那颗想拥有更多的心,终是难以填满。这一组诗,为大家打开了另一扇门,让人们在百忙之中,能抽出一份闲暇,随着诗人的笔端去旅行。我虽不在深圳,但诗中的梧桐山、大梅沙、南澳、东江纵队都有去过,在读此诗时,特别能体会作者的那种精气神,更多的是他启迪了我们的生活,也启迪了我们的灵感。
    • 2016/11/02 23:33:21
    • 分享到:
    • 本评论已获得 100 邻家币明细>>
    • 推荐这篇散文的唯一理由是:语言。这才是富有个人色彩的语言,文学离开了语言将一无是处。现在写作的人很多,但推敲、研磨文字的人太少,不要说散文,即使是小说,没有了好语言,便成为故事会。作者如果继续以如此对文字的尊崇写作,将来必有佳作。
    • 2016/09/29 13:49:33
    • 分享到:
    • 本评论已获得 100 邻家币明细>>
      • 才子气十足的楼河,这次再让我们清醒,何为抒情诗,何为非诗,他没有划界,而是把抒情诗的困境摆在我们眼前,你看呀,是不是这样,我还没有穷尽呢。像这篇有思考力的散文,它的启发性是空前的,在深圳,一个认真写诗的人会在他的系列以探究后现代语境下诗歌本质与形式等的大散文里,变得警醒与自觉,受到滋养与启迪,在全国范围内,他的文本也不输给大家,非常荣幸第一个为他提名,为深圳诗歌的希望提名,希望更多的人意识到这一点
      • 优秀
      • 在我认识的作者中,女性往往很厉害的,文学理应不分性别。
      • 读张夏的文章,让我想到南瓜尾巴。其他的瓜都是瓜头更好,因为更嫩,而南瓜是瓜尾更好,更密实更板扎。我一次次地在阅读中停下来,因为文字太密实,太多的语句引人深思。读到南瓜被偷那一段,本来心里还在为前面的抬瓢神而笑,转而被一刀直戳心脏,我捂着心口捂了好一会,那里放着我奶奶,我母亲,还有我自己......
      • 初棉的比喻很实在。谢谢才女的解读和打赏。
      • 很漂亮的随笔。
      • 当代知识女性受佛道明显影响的难以看到,作者好像有一些,和光同尘也不易吧。
      • 谢谢您的解读。
      上一页123456...下一页 第
      • 最新来访
      • 这篇文章说是小说,看起来更像散文,情节跳跃,语言流畅。用诗的语言描写了三代女人。“这三个女人,既想成为和自己母亲一样的人,又拼命挣脱上一代的束缚,想做完全相反的人,她们是那样的不同又是那样的相似,”最后“她们又都变成了一株植物……”三位母亲人生完全不同,第一位母亲生了生育过度,劳累不堪。第二位母亲被计划生育,守着女儿过着没有男人的生活。到了第三位母亲没有婚育,领养了“我”,人口终于负增长了……

        文夕三个女人的植物诗

        2023/10/12 21:44:59
      • 《断尾》这个名字很哲学!断尾对于一些动物来说是生存的本能,对人来说却是智慧。在人的一生中,有许多时候需要做出断尾的抉择,尽管疼得生不如死,但是生存更重要,只有生存才有希望,对能实现理想。铅山的壁虎两耳是贯穿的,从这个耳孔望进去,可以看那只耳孔外的世界,这是一个隐喻,两耳的两边也许是两个世界,从此生望去,看到壁虎耳外的前生或者来世,公公从断尾铅山壁虎的一只耳孔看到另一只耳孔外更大的世界。他激动得大喊

        文夕断尾

        2023/10/12 20:28:35
      • “舞蹈还能这样跳,你的白腿,旋转的裙摆,实在是太漂亮了,活力四射,真的让人念念不忘呀。你就像一个五彩陀螺,在我的心头转,转来转去,就带走了我的心。”江新爱她真的成了陀螺,为了生活了为工作不停地旋转,这篇小说短而精,在小小的篇幅里道同事业、生活、爱情之中种种微妙的链接,很耐读而又给人回味无穷。

        红红的雨陀螺

        2023/10/12 13:55:24
      • 龙华四季,基实就是写她自己人生的几个阶段,成长中的快乐与哀愁,总之作者算是苦尽甘来,过的还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作者又是勤奋的,打过工,又经营着自己的店,看完了写的冬,总之也让我感觉了: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生命生活就是这样,需要反反复复地创造,反反经受考验......

        理红龙华四季

        2023/10/12 10:58:31
      • 深圳四十多年沧海桑田,荣哥的事件已没法复制,但荣哥这种精神值得讴歌赞美,这种蛮干苦苦用心的劲儿也可用在现代科技的研发上。作者的文字有力量、有嚼劲,构思缜密,一点一滴地叙述着荣哥为了求生存求发展,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写得滴水不漏,文风四平八稳,干净而有利索!

        理红荔香夜话

        2023/10/12 10:46:13
      • “三个女人的植物诗”,人非草木。但人就如草木一样,而又比草木生得活沉重,作者在舒缓的述说着如弹奏起一曲曲悲凉的曲子,一个时代同另一个时代还是有所不同,女人过得好与否,同社会的文明、时代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关系。总之第三代女人所处的社会的进步还是超越前面的,虽然在作者笔下的文没有一一叙述,但还是读得懂的。我来读了一遍,不留句言,好像心里不踏实......

        红红的雨三个女人的植物诗

        2023/10/11 21:53:39
      • 写出了中英街的现状和历史,通过老人映照历史,通过导游写了为了追求想要的生活,而做出的不懈努力,通过水客,写了中英街的暗潮涌动,求生之艰辛。其中种种,只有海浪知道。

        昆阳森林三汲浪

        2023/10/11 17:28:42
      • 飞泉的诗一如既往的好!有力度、有高度、有气势!血脉里都流淌着对诗歌的热爱,所以他笔耕不辍。生命里不能没有光,在黑暗中,突然出现一丝亮光,生活里便有了希望。各种光充斥在飞泉的诗里,只愿飞泉拾到适合自己的光,照亮自己。不再如:你对我说,孩子,暴雨终将过去 “太阳还会绽放,像你的笑容” ......之后又 落在一片片乌黯的云层之后 那是我凋落的心.....

        红红的雨拾光者

        2023/10/11 16:26:45
      • 这篇能吸引我读下去,特别是写深圳家长的卷,写得轻松自如,也令人读来轻松活泼,不像有些人写的那些,自认为硬是道理。其实嘛,像深圳中学,那么几十个人能上清北,整人数一千七八,盲目跟风卷,还不是傻丢钱。我是看原籍是四川人的作者来认真读的,当年我伯父57年毕业于北大然后去四川教大学。 作者的文笔原浆味,不僵硬,很潇洒自如,故事与故事交织在一起,也不零乱,很干爽!

        红红的雨福田南,石厦北,石厦南

        2023/10/11 15:55:01
      • 很纯粹的思绪,诗意随诗人所描述的花朵、燕子、海鸥飞扬。诗歌有无数的表现形式,这样的唯美诗句令多数人开心,因为读来轻松,忘却了一切,没有现实的了磕绊。诗人是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所以能把日常琐碎写入诗中,并且是在开怀时写的,不信你去读“宠物狗的耳语”,写得可爱极了!哈哈......

        红红的雨日落时分的吟唱

        2023/10/11 15:41:08
      • 作者打工多年,写诗多年。她的诗来自生活,也高于了生活。工作、生活,是有点像苦瓜的滋味,但尝过苦味之后,又滋养了身心。正像苦瓜可以选择结果不结果的事,工作会苦,但可以选择乐观对待,它就变味了,平淡甚至清甜了。女诗人因为月光,便有了深度的思考,生命的节律也因为月的亏盈而潮起潮落,因月亏而心生诗,月圆梦也圆了。作者的诗越写越好。赞

        红红的雨月光里的我们

        2023/10/11 15:20:30
      • 文字如饭菜,厨师好,材料好,味道好,“三好”才算好。这篇小文有此三好。真没想到,六六作者的文字的语感——味道这么好——轻、松、醇、纯、新、鲜、透。虽不长情节,但生活、情感、品格、精神等的功夫已内涵在长长短短的句子和温情从容的对话里了。文学是人学,不光是写“人”,最重要是“人”写,“人”的精神与“写”的劳动最好是自然、和谐、统一,那么他一落笔,便有了个人的味道。文如其人是此理,六六找到了文学的钥匙。

        廖令鹏太阳下山有月光

        2023/10/11 11:23:25
      • 这是一篇很有涵养的散文佳作。其涵养,不仅体现在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不俗的艺术造诣与丰富的知识储备上,更体现在作者见天地、见苍生的通达境界中。作者文笔雅致、从容、大气,于云淡风轻、静水流深的叙述中,将自己的艺术史、心灵史、家族史与地方志乃至中国当代史融汇起来,让我读得心潮澎湃。这篇散文值得再三品读。我的10个提名指标已经用完,读到此文,忍不住赘评几句,以此表达对此文以及此文作者的敬意。

        孙行者墨点无多泪点多

        2023/10/10 23:48:04
      • 这应该算一片非虚构小说吧,报告文学似的笔调,熟悉的场景,很像是讲述的真人真事。时代背景是大家共同经历过的,主角的南漂经历,也容易让人感同身受。题材和角度虽然有点旧,但这种孜孜不倦的书写,也是值得铭记、关注和尊重的,就如同社会不能遗忘个体在时代潮流中的命运沉浮,这座城市不能忽略每个人微小的内心世界。只是小说开头入戏有点慢了,人物形象不是很立体,这可能跟笑兰写惯了散文有关,节奏感方面建议再润色一下。

        张夏远方以远

        2023/10/10 23:40:55
      • 谢龙的小说,笔调轻快、跳跃,年轻态。但又带着生活的肌理和质感,夹叙夹议转换自然。心理描写深刻而简洁,自然流露,就像不时迸出的小火花,有点个性。抑郁症能通过这种偶尔自我放逐,文艺的漂泊,在山水间行走呼吸而痊愈吗?当重新面对生活本身时,那种曾被唤醒的孤独只会更清晰,被现实的泥泞重新碾压时只会更疼痛。文学难以拯救生活,但或许可以拯救心灵。靠近,治愈不了社会人生赋予的隐疾,但或许可以解释它。

        张夏​靠近

        2023/10/10 23: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