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排行
  • 赛事
  • 入深圳记
  • 资讯
  • 邻家
  • 注册
  • |
  • 登录
  • 520微咖大赛
  • 睦邻文学奖
  • 华文擂台
  • 作者文库
  • 城市文库
  • 类型文库

登录|注册

  • 首页
  • 排行
  • 赛事
  • 入深圳记
  • 资讯
  • 邻家
  • 520微咖大赛
  • 睦邻文学奖
  • 华文擂台
  • 作者文库
  • 城市文库
  • 类型文库
  • 全网作品
  • 参赛作品
  • 封面文章
  • 海选入围
  • 决赛入围
  • 520周冠
  • 获奖作品
  • 赛事动态
  • 参赛须知
  • 大赛留言
  • 媒体报道

赛事动态

胡野秋推选决赛入围作品

发布人:秘书处  发布时间:2013/9/27 9:15:07  点击:39237

 

对社区文学大赛评价及决赛入围作品的推选标准和理由

评委:胡野秋

深圳作为一个移民城市,面临着与其他城市不同的“二次整合”。第一次整合是物理整合,将人群聚集即告完成;第二次整合则需文化整合,这是更高层次上的整合,社区文学大赛便是文化整合中的一次有益尝试。文学是人类最长久、最温润的甘霖,只要我们还有文学情怀、文学梦想,我们的城市就能让人迷恋,让人向往。大赛让深圳普通的社区居民都焕发出创作热情,文章也许有这样那样的局限,但他们的文学活力足以让人刮目相看。

推选标准及理由

一、一切以文字为最高原则,在此基础上不避亲、不遗珠;

二、贴近生活、真情实感者优先;

三、已进入决赛的作品不再评选。

 

胡野秋评委推荐的2013年度深圳社区文学大赛决赛入围作品及入选理由

 

《小说:合伙》   陈彻

点评:故事未必新鲜,但仍有动人之处,合伙人及夫妻的分分合合,衡量和拷问着良知与人心。两对男女如镜子两面,折射出不同色泽,纪涛的隐忍、陈明的自私、徐沫的算计、方妮的专情,碰撞出别样的火花。小说平淡甚至冷酷地叙事,让我们能听得到物质和精神较量的铿锵,玻璃屋是全篇的亮点,虽然隐喻得过于直接,但依然穿透内心。但对徐沫的漫画式描写流于粗糙,没有一个算计者会和盘托出与对方,如通过更细微的情节揭示,则更合生活逻辑。

 

《花草生活》   伍呆呆

点评:花草生活对深圳人而言,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美好生活。难得作者有如此恬淡之心、冲和之气,他在悉心经营花草的同时,不着痕迹地经营文字,这些文字构成另一类花草,滋养着生硬、灰色、冷漠的都市。作者有一种曾经沧海的从容,显然经历过浮躁、立志、奋斗的过程,但今天已逐渐悟透了人生,比如:我们要什么?追求什么?什么样的生活让我们心安。

多读这样的文字,可以清心,可以养身,可以发呆矣。

 

《上沙》《下沙》《银湖》三首诗    阿翔  

点评:阿翔的诗歌总是充满着奇思妙想,也许因为他听不见、也无法说,所以他对世界的敏感便全部隐藏于文字间,这三首诗借三个地方表达诗人对整个深圳的触觉,全诗在层出不穷的意象叠加中,富有象征性地展示了一个富裕、荒诞、欲望、金钱、肉体等等交织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诗人是无奈的,甚至有一些手足无措,但他不会随波逐流,而是有自己坚定的方向。诗的语言极有张力,时而隐忍、时而乖张,十分过瘾。

 

《夫妻房》   段作文

点评:寻常日子最难写,如何集中笔墨表现小人物生活很考验作者能力。本篇小说把故事核浓缩于“夫妻房”,以房写事,最终还是为了写人。小说中几个工友都是有缺陷的真实的人物,他们为了一些在常人看来很琐碎的小事:空调、电扇、集体宿舍、夫妻房……从一开始的竞争关系,逐渐演化为互相的情感妥协。为了夫妻房,不惜假怀孕,但最终的竞争者却面临更大的不幸,此时矛盾消解,人性的最深处成为相互的通道。

尤为称道的是小说语言,富有生活气息,对话生动、贴切。

 

《路上的风景》   庄昌平  

点评:路上的风景每天都在变化,但路人常常忽略这种变化,作者用“散步”的节奏与方式进行了视觉扫描,看似漫不经心,但却相当有心。整篇散文外松内紧,文字老到,有一种从容驾驭的功力。作者以独特的视角捕捉各种容易被忽略的场景和人物,以小见大、形散神聚,有全景、有中景、有特写,层次铺陈得当,语言朴素扎实,殊为难得。

 

《岗边村散记》  刘菡萏    

点评:这是一幅都市风情画,尽管不追求新奇,貌似平淡如水,实则暗藏深意。一个岗边村,实际上是深圳大部分城中村的缩写,各色人等均有涉猎,他们生活在底层,各有独特的人生轨迹,它们构成了移民城市的复杂社会。细节描写真实,人物刻画细腻,语言生动传神。纪实中能看出虚构的能力。

 

《灯火章台处处纱》   阿楚

点评:好小说不在长短,只在韵味,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味道。作者似受清人笔记小说的影响,行文含蓄、婉约,明清小说的妙处正在于迷离和朦胧之美。此篇便有此妙。

晴儿是都市中多见的所谓“剩女”,她们渴望感情,却又害怕失去什么,左顾右盼,得而复失。她在两个男人——若蓝和李依——之间的选择,代表了当今都市知识女性的爱与怕。最终,晴儿们便只能躲进更美丽也更安全的诗词里去。

 

《文先生》    夏瓦

房东与房客的故事,在深圳这座移民城市每天都在发生,作者描述的那一段,一定会使来深二十年以上的人更有感慨,因为那是个更加干净的时期。本文的叙事极为平实,着墨了无痕迹,绝无矫饰之态,颇有沈从文、汪曾祺一路文风。在一个写作被娱乐化、随意化绑架的年代,如此真诚的写作,理应得到同样真诚的阅读和褒奖。

 

《吉娜》        赵黎霞

像吉娜这样的女孩,在深圳比比皆是,但在作者笔下却能写出这个普通女子的独特处,吉娜与罗湖的十五年,浓缩了大多数闯深圳的女孩子的隐秘世界。作者的叙事绵密、细致、耐心,不动声色地把情感灌注进去,让读者与人物同呼吸、共悲喜。

 

《阿霞》         安小橙

在作者眼里,阿霞是个暧昧行业的女子,但随着互相了解,发现自己完全错看了她。世俗偏见在生活中的力量可见一斑。最终恰恰是阿霞给了作者危难中的帮助。作品有一定生活积累,语言干净,在表面的直线叙事中,注意到情节的起伏回旋。

 

评委简介:

胡野秋,文化学者,作家。凤凰卫视《纵横中国》总策划,香港卫视《东边西边》主持人。他时而把自己关在书斋潜心读书,时而走出大世界去触摸生活、了解苍生。他是个怀疑者,对一切现存的结论都保有自己的质疑,因此他经常在孤独地行走。主要著作有:《冒犯文化》、《胡腔野调》、《六零派:文学对话录》、《触摸》、《作家曰》。

 

相关

  • 一个“坪山二代”记父辈经历
  • 我与坪山同频共振
  • 坪山给予我幸福生活
  • “我的家,在金沙”
  • 坑梓的美好
  • 红色力量与新时代
  • 风雨兼程坪山人
  • 2020年度邻家币兑换须知
  • 金碧路
  • 回忆在坪山碧岭的日子
我要发表
大赛评委> 大赛作者>
2020“睦邻文学奖”颁奖典礼>> 2019“睦邻文学奖”颁奖典礼>> 2018“睦邻文学奖”颁奖典礼>>
2017“睦邻文学奖”颁奖典礼>>
2016“睦邻文学奖”颁奖典礼>>
2015“睦邻文学奖”颁奖典礼>>
2014“睦邻文学奖”颁奖典礼>>
2013“睦邻文学奖”颁奖典礼>>

阅读分类

  • 小说
  • 诗歌
  • 散文/游记
  • 城市浮世绘
  • 长篇连载
  • 微创作
  • 纯虚构
  • 非虚构
  • 文论
  • 戏剧
  • 同题/征文
  • 非首发作品
  • 新类型

阅读更多>>精彩评论

夜上阑珊新近发表的小散文《勒杜鹃》,弥漫着浓浓的春天气息,虽然这几天深圳正处于寒冬。文章开头并没有直接写勒杜鹃,而是用牡丹花作了一个小引子,喜欢她的大红大绿,雍容贵气。紧接着作者笔锋一转重笔写了文章的主要花卉--勒杜鹃。从深圳的深南大道、公园、写字楼、小区、城中村、小巷里、老房子,到阳台上,都可以看到它火红的身影,最后直奔主旨:那开出一簇簇的花朵,就像深圳这座城市里的打工者,来了就是深圳人。

方华吉 评《勒杜鹃》

2021/1/11 20:34:49

非常感谢老亨和元罗君的抬爱与慷慨打赏。相信每个人都有一个非比寻常的2020,疫情带给我们不一样的人生体验,我们做不了时代的英雄,但是可以用天然真挚的文字见证时代历史,记录平凡生命的轨迹。感谢邻家,让我们的生命可以在这里相交相感 。年终感言记录我们这一年的欢喜悲忧,也让我们能够在岁月轮回,新旧交替之际,让匆匆的自己能够停足顿首片刻,回望来时的路, 远眺前方的景,在心里,为自己燃一盏灯,继续上路!

王学君 评《2020讲不出再见》

2021/1/5 6:44:07

阅读可以使人生更精彩,使生命更丰盈。阅读也是一门人生的必修课,有修为的人,能多经典,也能把自己读成经典。但从古至今,阅读更多是个人的事,自己的事,能够从自己阅读出发,有对阅读的喜爱出发,把推广阅读作为自己的毕生的事业——纯公益的事业来做,实在是难得,实在是了不起。到了后期,推广活动不仅停留在做几次阅读分享,办几场阅读沙龙,还能调动社会力量,联系爱心企业参与,这样就把对于阅读的公益推广做强做大了!

老练之一 评《做快乐的公益领读人》

2020/12/29 21:23:54

这个小说,来自一句玩笑话。几个文友凑一起瞎聊,我指着某说,我要写你与某某私奔。他们起哄,我就真写了。我没写他们私奔过程,这样会掉进套里。初习写作时,我明白,把假故事编真了才算成功。现在明白,小说就是把简单的事情搞复杂来,越复杂可能越有味道。于是,在这里,我拼命往复杂里搞,横生枝节,摁在看似简单的过程中。最后说一句,写文有时真痛快,有时真痛苦。

茨平 评《闹药》

2020/12/22 11:16:09

诚如深圳老亨所言,作品的篇幅太短了,建议写成金融系列故事。那天陈彻老师讲到,写出自身行业的独特故事,让更多的人阅读与分享。我是股票爱好者,多次持有与操盘深发展,在股市风云际会中沉浮,感慨万千,期待多一些细节描写,加长篇幅,让读者看个痛快。

阮声 评《股票的魔力》

2020/12/3 21:43:18

那天一起坐地铁回家,聊起你的经历、你的行业,兴高竟不觉路短。我因前几年写物流行业的剧本,对这个行业了解了不少,发现这几乎是当代中国城市里最辛苦也最有希望的行业,百万物流人支撑起了整个中国的消费经济,几乎每个中国人都离不开快递、外卖,但并没有多少人了解物流人的工作原理、付出的辛苦。所有快递员一年只有春节休息3、5天,其他节假日永远无休,收入也远没有大家以为的那么高。这个行业值得大书特书,阮声,加油!

陈彻 评《遇见邻家,寻觅久违的文学梦》

2020/12/2 16:01:21

其实,在看到你文章之前,我都不知道深圳发展银行已经消失了。读了你的一系列文章之后,才了解到深圳银行业经历过如此波澜激荡的发展历程。看来任何一个行业外人只能了解到只鳞片爪,只有行内人才能深入、全面地讲出来因去果。希望能有更多行业的人都来说说自己所从事的行业,那天跟阮声一起坐地铁回家,跟他聊起他在快递业的经历,也是大开眼界。希望各行业的人来讲各行业的深圳故事,能成为2021年邻家写作的一个内容。

陈彻 评《股票的魔力》

2020/12/2 15:56:11

感谢各位倾情打赏,这或者就是写作的动力。文字搬运是个苦行僧,搬呀搬呀发现四周无一人,多孤苦,此时多么需要掌声。打赏就是。这篇小说,来自网上热传的不雅视频。都说小说是从新闻结束的地方开始,于是想哈想哈就有了这个故事。人生有很多岔道,我主观地让他们朝好的方向走。但尽管如此,人生乃然有很多条趟不过去的河。河只是一种象征,各位可以从伦理中跳出来,作另外的想象。

茨平 评《趟不过去的河》

2020/11/24 14:18:32

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文学的热爱,这样的人会活得很带劲儿,有理想有追求且一步一个脚印向上攀登着,这样的人生对于理想主义者来说就是最大的幸福。邻家聚集了一大群这样的文学爱好者,我们聚在一起单纯、热烈、美好,无论生活中遇到什么挫折、艰难、变故,只要精神世界的理想还在前方,就总能在跌倒的地方爬起来,收拾好伤口再出发。用故事点亮的城市有万家灯火的热闹,在这样的城市里生活就不会孤独。

陈彻 评《用故事,点亮城市》

2020/11/17 20:24:46

陈老师,当初阅读了你的《被房号串起的日子》以后,我就认为你这篇文章肯定会得奖,甚至可能是获得大奖。你的文字蕴含真情,在朴实无华中,娓娓道来。文章围绕房子这一主线,从初入深圳打工,到与丈夫结缘,一个又一个和房子有关的故事,以及你的自强不息的奋斗,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教师,让我敬佩。获奖实至名归。希望在邻家看到陈老师更多的作品!

谢龙 评《与文字为伴》

2020/11/17 18:25:27

楚桥说得对,越是最痛切的亲情讲述,越是要收着写。把读者看哭的作品固然是出色的,但这一位母亲的人生应该不止令人难过,更应该有悲凉、愤怒、遗憾、思考的情绪,如果行文能把这些情绪都勾出来,那就更好了。推荐这次入决的一篇作品,赵俊的《父亲,我究竟该回忆什么》,这篇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可是不管怎么样,写自己的父母对我们来说都是异常艰难的事,因为可能要面对一个自己不愿面对的自己。让我写的话,肯定没你写得好。

陈彻 评《​关于母亲的一切》

2020/11/6 13:10:04

很精彩的故事呀,叙述的节奏很冷静,成功地牵引了读者的兴趣。只是前面铺垫的有点多,后面拆开“包袱”又有些仓促。由于这个“青龙”始终没有出现过,其实读到中段的时候我已经有些猜到是怎么回事了,如果在这个时候加点疑似青龙的人稍微出现那么一下,会稍微打消读者的疑虑,按照作者的布局继续迷下去。其实这个“青龙”是胡伊格这个可怜的女人对爱情和生活近乎无望却执着的梦想,如果能在方面再深挖一下就更好了。拙见。

陈彻 评《后遗症》

2020/11/6 12:54:01

你太机智了,竟然想到了投资,真是块发财的好料啊!我太实在了,除了当评委推作品打赏,就是用这个普通账号打赏,两个号的邻家币都已经消耗殆尽。不过也是有收获的,这两个月读到了太多好作品,度过了美好的阅读时光。邻家是个温暖的所在,这里喧嚷热闹,其乐融融,很快又将迎来一年一度的节日:颁奖礼,有邻家,所有文友都不孤独。

陈彻 评《写在2020年睦邻文学奖揭晓季》

2020/11/6 12:37:36

再说一句,深谢老亨多次打赏。这篇稿子的确花了点心思去写,三易其稿吧。正面强攻,侧翼包抄,最后采用此法写,觉得更好一点。你的痛苦来自于哪,你就会幻想于哪,不只是中国人,恐怕全世界人性都这样。所谓侠客,所谓清官,所谓明君,都来自于此。小说原名《臆症》《伤心洗马井》,最后才是此名,我也不知哪个好,望师友们赐教。 小说,小心谨慎地说。故事,多加点事。呵呵!

茨平 评《后遗症》

2020/11/5 19:26:02

身体弱,没文化,很难改变自己的命运。少时从父,中年从夫,老来从子,是一位典型的老式传统弱势女性。这种文字,我觉得作者不必有太多的旁白和感慨,而是耐心地结合时代背景讲述母亲的一生。当然,作为儿子,在书写母亲的人生时,确实难以做到那么理性,或藏或露都有太多讲究。所以,写自己或者写至亲是技术难度很大的事儿。

海棠未眠 评《​关于母亲的一切》

2020/10/31 17:49:50

最新打赏阅读更多>>

白水煮茶 点赞了 《双赢》10元(1000邻家币)。

520周冠 打赏了 《双赢》44000邻家币。

李逍遥 点赞了 《双赢》10元(1000邻家币)。

暁霞囡 打赏了 《双赢》1000邻家币。

暁霞囡 打赏了 《驳“任性管教”》1000邻家币。

深圳老亨 打赏了 《驳“任性管教”》1000邻家币。

广东
深圳市
县区
街区
社区
小区
省区选择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华文擂台 子虚国
城市选择
县区选择
街区选择
社区选择
小区选择

分享到:

手机版 |  邻家公约 |  游客便利 |  联系我们 |  会员权利 |  帮助中心 |  建议留言

Copyright ©2016 邻家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4]0415-115号 备案号:粤ICP备14014385-1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