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修改资料
设置头像
修改密码
退出
消息
充值邻家币
首页
排行
赛事
入深圳记
资讯
邻家
全站
作品
作者
注册
|
登录
520微咖大赛
睦邻文学奖
华文擂台
作者文库
城市文库
类型文库
0星
4钻
胡野秋
(江南道长)
认真读,仔细看;选精品,少遗憾;不避亲,不遗珠。
TA的社区:
广东
深圳市
南山区
西丽街道
松坪山社区
10390
赞TA
留言板
40
粉丝
3
关注
0
共同关注
TA的动态
好友动态
TA的留言
TA的作品
TA的评论
TA的打赏
TA的来访
TA的阅读
TA的收藏
版力/加精
获奖作品
TA的征文
TA的评论
TA评论的
(138)
评论TA的
(0)
提到TA的
(0)
TA
评论了作品
《26年前,我走出家乡红土地》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入深圳记”,李敏兄的“入深圳记”别有一番滋味,他无论在家乡还是在特区,始终贯穿人生的是文学写作,场所、境遇变了,文学梦始终未变。在深圳这块神奇的土地上,他从闷热的工棚里一直奋斗到文学的殿堂,甚至还培养了一大批未来的写作少年,这样痴心不改地付出已经收获了满满的成果,必须向他致敬!
2019/09/03 15:06:12
limin
回复>
野秋老师:您好!谢谢您在百忙之中对我的点评。作为一个小人物,写一点自己的小故事,也算是对自己在深圳26年来的经历做一个小结。深圳即将迎来它40岁生日,我祝福深圳明天会更好!谢谢您的鼓励!
2019/09/03 19:33:12
TA
评论了作品
《白石洲口述史》
深圳太需要如此诚实的记录了,中国人素有记史修志的传统,只是当代无人肯做,以至于一个不太老的城市也变的混沌不清。很喜欢这种纯粹白描的冷静写法,如果每个村子都来这么清晰的一篇,深圳就容易说清了。
2019/09/03 03:49:02
老师父
回复>
谢谢胡老师,住在白石洲十年了,有感情,希望留下一点记忆,因为白石洲四村即将消亡。
2019/09/03 07:55:56
TA
评论了作品
《看不见的深圳人》
散文描写了当代都市里两种“看不见的人”:一种在树上,一种在地铁里。“在树上聊天”让我想起卡尔维诺的《树上的伯爵》,都住在树上,都在逃避某种生活,非常像隐喻。不同的是卡尔维诺笔下的伯爵尚且有坚持逃避的自由,而今天住在树上的人们,仍然得下地讨生活,无法完全自由,更显出无奈。地铁里的“他们”也一样像隐喻,如蝼蚁一样地奔走忙活。地地道道的散文写出了小说的味道,其实真正的文学是超越文体的。
2019/09/03 03:35:41
王国华
回复>
谢谢胡老师的高评!!
2019/09/03 11:14:33
TA
评论了作品
《四种深圳》
四种深圳,实际上是四个人的故事,作者试图写出某类人的状态,显出不小的写作野心。一个小黄车修理工,一个女菜农,一个清洁工,一个小旅店老板,都是这个城市最容易被忽视的人,他们聚合在一起,构成了底层生活的基座,没有苦难,甚至连一般意义上的窘迫也没有,他们各安其命地生存,出自己的力挣自己的钱,一日复一日地活着。正是在这种波澜不惊的庸常日子里,透射出生活的坚韧,作者将这些日子串起来,冷峻中散发出温暖的力量。
2019/09/03 03:19:54
TA
评论了作品
《深圳卷帘人》
这样的文字在邻家文学里应属上乘。同样是讲述自己的深圳故事,同样没有什么惊世骇俗的情节,但每一笔都显得那么扎实、妥帖,写底层生活其实也可以极尽优雅的,并非一定带着哭腔以示悲惨,也未必夹着粗话以表豪放,优雅才是汉语书写的正途。不知水去先生为谁,猜想应该也是一位散淡的文人,他的文字看似漫不经心,但处处显出功力,貌似散乱不堪,但最终又都能收拢回来。殊为不俗。
2019/09/02 21:54:43
水去先生
回复>
感谢,鞠躬
2019/09/03 19:26:58
TA
评论了作品
《下梅林上人》
自传性作品其实不好写,一味自我拔高会让人觉得可疑,一味自我贬低会让人觉得不真诚,好在顺健是写小说出身,对主体与客体的叙事分寸处理起来游刃有余,所以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真实得像小说的人物,他的经历因为身份而非常个别,满足了读者对故事独特性的追逐。但他对人生感悟又具有普世性,让很多人在与他比较中产生感慨与感悟。文字如素描,结构如流水,一切都是自然恰切的。
2019/09/02 18:42:54
健字号
回复>
感谢野秋老师的提名与评赏!多年来默默进行的文字训练是值得的。近来,我也集中读了很多参赛文友的作品,感触不小,我会加油!
2019/09/04 02:18:17
TA
评论了作品
《村城嬗变说梅林》
深圳需要自己的史家,多少人在深圳生活,多少人从这里来来去去,但很少有人会把笔墨沉浸到陈旧的岁月里去,作者一直在致力于挖掘深圳的风土史,而且既有田间口述,又有史籍佐证,所以写来厚重坚实,尤为可信。文字也非常凝练,张弛有度。希望作者能继续这项有益的工程,让深圳不再是一个只活在当下没有过去的城市。
2019/09/02 16:28:33
一面湖水
回复>
感谢野秋老师鼓励。深圳早已成为我的第二故乡,只有当我用笔和脚步深入它时,我才发现我对它的爱有了份量。我希望我能继续深入它的肌肤和内里,和着它强劲的脉搏,展示出深圳人自强不息的姿态。
2019/09/04 23:26:37
TA
评论了作品
《手记:深圳生活纹路》
从一只手切入,经过一系列繁复回旋的讲述,作者表达的其实是人在世间命运的不确定性,是耶?非耶?从不可知来,最终仍然归于不可知。男男女女都把自己的手掌交给他人,无非是通过别人之口应和自己内心的答案。作品文字老到,不事修饰,无悲无喜,淡到极致,这样的文字总归超过很多色彩浓烈的文字吧。
2019/09/02 16:19:38
向日葵兄弟
回复>
谢谢胡老师的点评和鼓励!
2019/09/05 09:43:44
TA
回复了作品
《铜质玫瑰》
漏了两个字,“关注江飞泉的诗很久了”。
2019/09/02 15:44:06
TA
评论了作品
《铜质玫瑰》
诗歌是不需要解释的,而一旦解释清楚的就不是诗了。江飞泉的诗很久了,其实他一直在变,一直试图突破自己,时时能体会到他的焦虑和烦躁。这组诗最能吸引我的是一种悸动不安的情绪,和当下都市人的普遍心境相合,而在诗里通过不断的隐喻和意象叠加,强调这种悸动不安,我不知道诗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状态如何,但从诗里我能感受到诗人在呼唤一种安全感,他把所有的不踏实都发泄出来了,剩下的就是踏实。
2019/09/02 15:37:10
胡野秋
回复>
漏了两个字,“关注江飞泉的诗很久了”。
2019/09/02 15:44:06
江飞泉
回复>
谢谢胡老欣赏提名。您说得对,不安全感一直充盈着我,但可能不一定是针对我个人,比如当前社会现实,苍生冷暖种种,总让人悸动不安。
2019/09/02 15:43:49
TA
评论了作品
《深圳,深圳》
平淡到骨子里的叙述,对苦难并没有任何刻意的渲染,甚至有意地从感性中抽离出来,像讲述别人的故事一样地讲自己。故事看上去似乎不新,但对读者早期记忆的唤醒力量巨大。虽然是非虚构写作,但文字的小说味道很浓。 作者写作多年,一直坚持着现实主义的立场,并不因自身境遇的改变而寻找时髦的题材,这是一种定力!
2019/09/02 00:12:06
唐诗
回复>
谢谢老师的鼓励和肯定,希望有机会向您多学习~
2019/09/02 13:10:52
TA
回复了作品
《散落在深圳的青春》
长篇可以从容进入,短篇一定要从矛盾、冲突切入。
2018/09/14 18:43:39
TA
回复了作品
《万物相隔》
最好的作家都是把自己置之事外,哪怕是自传体小说也需要距离,适度的距离会产生叙述的自由和力量。
2018/09/14 18:42:04
TA
评论了作品
《那些你我他》
散文诗的妙处在亦文亦诗,难处也在于此。作者把握得还算到位,一直在用文叙述,用诗抒发,偶尔还有思考,时有金句。比如:“在深圳。街头和写字楼的距离只有一支笔长。”比如:“贫瘠的心房,阳光是稀客,但是月光却是内心的一部分。”。好句子有时候能弥补很多文章的不足。
2018/09/10 21:47:25
太奇
回复>
感谢胡老师的认可。那些你我他,是我们内心的你我他面,也是社会的你我他。
2018/09/11 11:32:40
TA
评论了作品
《散落在深圳的青春》
上面平静无澜,底下暗流汹涌,这就是生活的本来面目,作者没有表情地书写,情节和细节都亦真亦幻,像极个人经历,但又分明虚构文字。读到后一半才读出点味道,可见开头还可好好经营。
2018/09/10 21:36:23
冬十年
回复>
以后要多跟老师们学习。
2018/09/21 00:39:28
胡野秋
回复>
长篇可以从容进入,短篇一定要从矛盾、冲突切入。
2018/09/14 18:43:39
冬十年
回复>
胡老师说得好,前半部分的确差些味道和火候,还有待改进
2018/09/11 00:08:29
TA
回复了作品
《啊,深圳,一只鹅要拨动多少清波》
最后一行“是人”乃“诗人”之误。抱歉!
2018/09/10 21:07:11
TA
评论了作品
《啊,深圳,一只鹅要拨动多少清波》
以诗歌纪录生活轨迹,是个不错的切入,诗人的语言具有两重性,一方面似乎毫不在乎地冷眼打量周遭,另一方面却又无意流露出心有不甘。这组诗试图制造“我”与“深圳”的距离,但实际上投射的是对这座城市每个角落无法掩饰的迷恋,当然是人最迷恋还是那些给他带来过快乐的姑娘,无论存在过没有。
2018/09/10 21:04:59
胡野秋
回复>
最后一行“是人”乃“诗人”之误。抱歉!
2018/09/10 21:07:11
TA
评论了作品
《光阴入怀:江飞泉自选诗》
这是一组有灵性的诗,充满个人体验和奇特想象,在诗人的笔下,精神和物质是相通的,并无区隔 。文字节制,虽没有某些诗歌的张扬,但意图表达恰到好处。但是作者如果不要把如此庞杂的诗歌放在一起,只是让同类情绪的诗歌组合一体,效果也许更佳。作者也许还未完全领会组诗的要领,诗歌从不以量取胜,有时候一首诗胜过无数。越想刻意表现丰富,也许就越单调。
2018/09/09 23:29:28
江飞泉
回复>
谢谢胡老的提名鼓励
。我会再去芜存菁,再拾掇拾掇,以求更好。
2018/09/09 23:33:35
TA
评论了作品
《图画展览会》
我始终觉得语言是小说的肉体,结构是小说的灵魂。从这个意义上,这个小说具备了基本的肉体和灵魂,尽管在技巧的使用上还显稚嫩,还有模仿痕迹,但至少在邻家的众多小说中已经脱颖而出了。相对于那些努力地说故事,而且不讲究语言和结构地讲故事,这个系列小说高出太多了。
2018/09/09 23:15:27
无香
回复>
不好意思,手机回复,点错表情了,老师见谅
2018/09/09 23:48:24
无香
回复>
感谢胡老师点评鼓励及提名,这么长的小说合辑,老师真是辛苦了
感动
2018/09/09 23:47:08
TA
回复了作品
《网》
更正:稍欠火候。
2018/09/08 00:36:56
TA
评论了作品
《网》
吸引我的不是这个故事本身,商场的猫腻、三角债的困窘,都没太多令人意外之处。倒是作者的语言可圈可点,语言干净、准确,偶尔的小俏皮并不讨厌,虽然有时还稍显火候,但确实具备了小说的语言要求,与邻家的众多小说相比,那些只专注于“说故事”,不讲究“说”的技巧的小说就显得寡淡了。所以本篇就胜在此处。
2018/09/08 00:35:39
笑谈一生
回复>
谢谢老师
抬爱
2018/10/10 11:12:07
胡野秋
回复>
更正:稍欠火候。
2018/09/08 00:36:56
TA
评论了作品
《小家庭》
第一次在网上读完一部长篇小说,尽管用纸本篇幅衡量并不算长,但于我亦属奇迹。一是题材,在欧美小说中写作家生活司空见惯,但在国内作家写作家甚为罕见,作家们都热衷于挖掘各种人物,从上层到底层,但恰恰会忽略自己。二是写法,作者并未把作家当作故作清高的怪物,也未添加额外的光环,所以我们就看到了这位窘迫而不失纯真的作家胡一归,经过了生活的无情碾压,胡一归也许终成胡不归,他的文学梦也会伴着小家庭的柴米油盐前行。
2018/09/04 02:39:26
TA
评论了作品
《我之急需,怎能辜负》
作者一直以旁观者的心态重述自己的生活,理性到极致,仿佛一幅与己无关的姿态,恰是这种白描手法显现出深藏不露的功力。这是一种内功,无一字一词张扬,不温不火,尺度拿捏到位。 表面写职场,着力点其实在情感,可以体会到文字背后淡淡的无奈。 也许因为本人吃素,所以喜欢的好文字也是这样的素字。 在邻家的文章中,这样的素淡文字还是太少了。
2018/09/04 02:00:59
TA
评论了作品
《岁月峥嵘说岗厦》
报告文学贵在有事、有人、有数、有史,这一切因素聚齐于此文中,深圳以外的读者,读了此文定会认识岗厦这个独特的村子。岗厦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缩影,解剖这只麻雀,可以了解中国这匹骏马。此文虽有一定的应景性,但作品的历史感部分地弥补了这种应景性。 略显不足的是,各部分文字缺乏连贯性,叙事较为出彩,但在引述材料时需要更具匠心的缝合、连缀。此外如有些理性的提升式文字,则笔力会更强。
2018/09/03 23:33:16
TA
评论了作品
《万物相隔》
作者关注到的是一个普通人的死角:敏感部门。但主人公却超出一般读者的预期,公务员队伍中的底层。岳阳对于上访者,她是政府;对于官员,她又是平民,而且亦属弱势。这种人设体现了作者的高明。 此外,作者的叙事保持了一贯的冷静,甚至有些冷漠,在不动声色中把生活的严峻和不堪一丝一丝地渗透到读者的心中。题目“万物相隔”具有大孤独的意味,起初正是这个题目牵引了我的目光。
2018/09/03 23:07:05
胡野秋
回复>
最好的作家都是把自己置之事外,哪怕是自传体小说也需要距离,适度的距离会产生叙述的自由和力量。
2018/09/14 18:42:04
唐诗
回复>
另外,老师,您说在这篇小说里我表现得冷静吗?那真是对我莫大的肯定
,我今年初写了一个中篇,投给一个编辑后,她说在那个小说里看到了我很大的情绪,希望我要懂得不露声色
2018/09/10 11:18:10
唐诗
回复>
老师节日快乐。是这样,我在维稳线工作了近9年,确实手头上积攒了很多素材,还没想好要怎么写。。。好多年就想了,拖到现在才写了几个,将其中的一个发上来,实在是没自信。感谢您的鼓励。
2018/09/10 11:10:55
TA
回复了作品
《补爷》
勘误:“作者许是平稳沉着”应为“作者叙事平稳沉着”。
2017/08/31 02:36:13
TA
评论了作品
《补爷》
啰嗦和絮叨有时候是缺点,但在小说里用好了,也许是佳构。作者许是平稳沉着,人物形象刻画精细,原来写小说也需要匠人精神的。
2017/08/31 02:29:36
段作文
回复>
谢谢胡老师。每年都提名阿段,倍加感激。
2017/08/31 10:40:18
胡野秋
回复>
勘误:“作者许是平稳沉着”应为“作者叙事平稳沉着”。
2017/08/31 02:36:13
TA
评论了作品
《被命运刺上鲸刑的人》
人性本恶,很多时候即便只有两个人在一起也会形成一个战场。而夫妻的关系就像两个人牵手爬山,总有一些人是在原地不动,也有些人喜欢追求无限风光在险峰,朋友、同事、亲人之间的关系莫不如此……作者构思的故事很现实,但选取的角度很独特,很值得一读。
2017/08/31 02:29:21
乘风无痕
回复>
谢谢胡老师的推荐和点评!
2017/08/31 10:13:25
TA
回复了作品
《深圳诗记》
“唯有一贴张返乡的膏药”实应为“唯有贴一张返乡的膏药”之误,建议作者改过来。
2017/08/31 02:16:57
TA
评论了作品
《深圳诗记》
每年写到腊月,我的诗句 就会犯病 唯有一贴张返乡的膏药,才能裹住 疼痛。 仅这第一段,就够资格入围决赛了,真正的诗是“人诗合一”的,同样的境遇,同样的乡愁,用不一样的语词表达,就是文学。
2017/08/31 02:15:09
望月鸿羽
回复>
非常感谢野秋老师的提名和指导,感谢,感谢!是啊,多带了一字,但不知如何操作改过来。
2017/08/31 12:38:42
胡野秋
回复>
“唯有一贴张返乡的膏药”实应为“唯有贴一张返乡的膏药”之误,建议作者改过来。
2017/08/31 02:16:57
TA
评论了作品
《十字诗》
有禅味的诗当然是好诗,独立看各自成篇,连起来看具有连贯的叙事性,也许一个人的史诗也是史诗吧。
2017/08/31 02:11:06
七里老塞
回复>
谢谢老师的肯定与支持,这评论,让我好激动。
2017/08/31 10:57:20
TA
评论了作品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
表面上在写商战,实际上还是写情感、精神,复线穿插富有层次,京剧脸谱的介入让故事的人文容量增大。语言上如果再能含蓄一点则更佳。
2017/08/31 02:03:38
杨点墨
回复>
感谢胡老师的打赏及评论。写这篇小说时,我一直在找寻情节的起伏与语言的含蓄这二者之间的平衡点。希望今后我能二者兼备。
2017/08/31 13:12:00
TA
评论了作品
《喷嚏悠扬》
给小说起名字就像给自己的孩子起名字一样,名字好,作品就成功了一半。《喷嚏悠扬》的“悠扬”吸引了我。母女的感情矛盾、纠葛实际就是现实与理想的交战,令得有相似经历的读者会情不自禁地把自己代入其中,故事若能丰满一点则更佳。
2017/08/31 02:00:31
张夏
回复>
谢谢胡老师的认真阅读与点评。
2017/08/31 12:57:59
TA
评论了作品
《我有一个岛》
作者是个爱做梦的人,他把梦想带到小说,一切就顺理成章了。我不知道作者是否在旧金山生活过,但已经不重要,只是为了要寻找一个和深圳拉开距离的现场,小说里的所有人都仿佛有原型,但又是独特的,生活场景、故事也是如此。结构形散而神不散,文字老到深邃。
2017/08/31 01:54:48
健字号
回复>
评委所言即是,我在旧金山已生活多时,与往事有了一种距离感,加上老甲之死,震撼了我。我要感慨黑光和老甲这两位真实存在过的人,在我的生命中留下的不灭印迹,并最终让我拿起笔,进行一次跨文体写作,我会加油!
2017/08/31 10:38:20
TA
评论了作品
《去暮色里》
“生活流”风格的小说,细腻至极、力透纸背,余弦和徐方都是寻常都市人,他们做的所有事都与他人无别,但细节与过程却有别,太阳底下无新事,指的是结果,但过程构成了小说。作者时常会把自己代入余弦的角色吗?去暮色里自然无影。
2017/08/31 01:40:23
无影
回复>
谢谢胡老师点评。想要将虚构的写得真实,很多时候就得像一个演员一样去揣摸了,该怎么样去演绎才能最真。
2017/08/31 12:44:39
TA
评论了作品
《孤独症》
孤独才是生命的常态,就像一片树叶最终会独自飘零,而只有孕育你的那棵树与你有关……作者用细密、琐碎的过程铺垫了绝望,最终还是像回到树根下的叶子一样,回归了希望。其实作者精心布局的故事让读者看到,孤独未尝不是一种希望。
2017/08/31 01:26:30
无香
回复>
谢谢胡老师诗一般的点评
2017/08/31 07:25:02
TA
评论了作品
《旧时光里的倒影》
小说的俗生活中,有了雅意的书写,一切便都不同,本来也许是几段生活碎片,但用心一串,就连缀起来了。不过,既然用了词牌的创意,小说题何必用《旧时光里的倒影》这种略显陈词?不如用《浪淘沙》作为总题。
2017/08/31 01:16:50
TA
评论了作品
《我的门外有一片好大的湖》
真正的美好应该建立在精神世界上,超越平常的人间烟火,每个人心中都该有一个“湖”,来洗涤我们被雾霾包裹的尘世污染的心,来承载那些从半空中跌落的梦。
2017/08/31 01:05:22
一叶
回复>
2017/08/31 07:13:22
TA
评论了作品
《我们的深圳》
这个小说有一个很高级的核,两个杀人犯在深圳以保安的身份活着,从恶走向善,原罪当然最终需买单,但内心干净了。如果去除那些直白如口号的标签式语言,如果再能多些生活细节,就好了。还是推荐一下,为了鼓励写作的独特性。
2017/08/31 01:04:36
昆阳森林
回复>
结合老师的建议,进行再次的修改,补充细节,隐藏口号,老师的意见很中肯。
2017/08/31 05:21:59
昆阳森林
回复>
谢谢老师点评及提名推荐
2017/08/31 05:04:51
TA
评论了作品
《所有的房间和争吵》
一个好的写作者是需要具有悲悯情怀的,就这一点来说,唐诗是成功的,他让小说里的人物都鲜活地站在了读者面前,虽然渺小而平凡,但都带着人性的温暖,自有一种温情的力量。
2017/08/31 00:55:53
唐诗
回复>
谢谢老师的鼓励和支持。
2017/09/04 15:38:00
TA
评论了作品
《世间无限丹青手》
都市里的人最怕失去内心,作者在云天间找到自己的内心,类似于佛家讲的观自在,文如行云流水,甚是干净。
2017/08/31 00:53:59
TA
评论了作品
《不归》
其实每个人从出生的那一天开始就走上了一条不归路。马平川夫妇的生存状态和生活状态正是我们身边一部分夫妻的写照,无奈而真实。作者的叙事能力无需置疑,他用自己的风格刻画了一卷微缩版的浮世绘。
2017/08/31 00:47:33
卫鸦
回复>
谢野秋老师:)
2017/08/31 17:57:38
TA
评论了作品
《听说我们厂要搬去松岗》
戏中戏、文中文,读下来逐渐把蔓蔓和作者合二而一,但显然又各有各的使命,蔓蔓负责平淡如水的生活,作者负责不动声色地记录生活,任务完成得都不错。
2017/08/31 00:25:58
吴春丽
回复>
谢谢胡老师!
2017/09/08 10:18:30
TA
评论了作品
《红磷焰火》
作者驾驭文字的功力已经炉火纯青,细腻、流畅的讲述,使得故事的走向似乎在读者的预料之中,却又出乎意料之外,在当下这个随处充满“爱”却又极度缺乏爱的时代,这样的结局是必然的。
2017/08/31 00:23:34
TA
评论了作品
《一瓶水让我留在了深圳》
苦难也许是文学之母,作者用身体诠释了这点,并且用平实的语言记录下来,叙事冷静,控制力极强。
2017/08/30 23:47:56
贝小金
回复>
小贝敬谢评委胡野秋老师表扬!虽然水平有限,但欣慰有个平台竟然让我逼出多年想写的文字,我像是酒逢知己千杯少,或者酒后吐真言.......”祝睦邻——大众文学的星光大道这边风景独好!
2017/08/31 20:06:45
TA
评论了作品
《曾经爱过我的(组诗)》
熟悉的城市,熟悉的街道,熟悉的人、事、物……一切皆如画卷展开,在李双鱼的诗句中回归其原本的面目,似幻而真,浓时猛烈如酒,淡时纯真若水,文字张力十足。不错!
2017/08/30 23:26:15
TA
评论了作品
《苇公子组诗》
不动声色中洋溢着的诗情,是当下最缺的东西。文字极为朴素、清谈,但字里行间无不呈现出成熟的驾驭文字的能力。
2017/08/30 23:21:25
一面湖水
回复>
我是昨晚才下定决心贴上文字的。作为一个迟到的人,本来应该得到批评和惩罚,却意外收获了胡老师的提名和点评,感动不让一点点……
2017/08/31 14:22:24
TA
评论了作品
《鲸落》
“鲸落”,一个漂亮的象征和隐喻,正是它支撑我读完这篇不短的小说。作者不动声色地描写司空见惯的生活,爱情、出轨、背叛等等,最终的结尾最见功力,四两拨千斤,完成了对全部生活的解构,有些出人意料,又有些在预料之中。似与不似之间最高。
2016/09/30 16:10:05
曾楚桥
回复>
感谢胡老师慷慨打赏和精到的点评。。感谢。。。
2016/09/30 16:28:06
TA
评论了作品
《闯入者》
“闯入者”是个既时尚又有画面感的角度,但究竟是谁闯进了谁的生活?表面上是小说中表达的女人闯入“我”的生活,但其实“我”又何尝不是闯进她们的生活呢?生活总是互为因果。阴谋、算计、报复等等流行元素,在作者的精心安排下一一登场,倒也能让我们在围观之余产生一些思索。
2016/09/30 15:55:04
深圳的红树林
回复>
感谢胡老师慧眼一票,小说如海,您把它打捞了出来。这票对我的意义十分重大。您的点读句句入心,正是我写这篇的初衷,感动!
2016/09/30 16:04:40
TA
评论了作品
《西乡河的倒影》
这篇小说初见无甚惊喜,但在略显琐碎的叙述中能见到生活内里的无奈,语言简约、精确,细节点到即止,行文节制。作者长期致力于底层写作,这是好的,但也要考虑不能永远在同一个层面上重复,要把写作的视野放得更开一些。
2016/09/30 15:49:18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第
页
广东
深圳市
南山区
西丽街道
松坪山社区
小区
省区选择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华文擂台
子虚国
城市选择
县区选择
街区选择
社区选择
小区选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