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请莫对号入座)
90年金明由贵州大三线工厂派到地处福田区八卦岭的深圳宇明公司工作,这是一间生产圣诞灯(星星灯)的企业。八卦岭是深圳市政府最早的工业区。
关于八卦岭的来源,民间有多种传说:广东人把说闲话叫做“八卦”,不会是八卦岭的人都爱说闲话吧;八卦是道家文化,是一套用四组阴阳组成的哲学符号,表示事物变化的阴阳系统,八卦就象八只大口袋,能装世间万物。三国时期诸葛亮布下八卦阵,把对手打得落花流水。也有人说,笋岗北面古有“牌榜山”,这牌榜与八卦古时同音,由此音讹而得名。
八卦岭一栋栋标准厂房不知为何排到了500多栋,600多栋,其实那有那么多栋。金明上班的宇明公司就在528栋一层。标准厂房内,一层厂房可以是一个公司,两层也可以是一个公司,半层也可以是一个公司,这得依公司的规模大小来定。每个公司无论大小至少会有一辆双排座,也叫人货车。前面两排可座五个人,后面拉货,限重2吨半。那时深圳的街头跑得最欢见得最多的是这种双排座人货车。
1公司的人货车司机叫王龙,三十多岁,四川人,当过兵,长的还算秀气,只是个子不高,他来深六、七年了。算是老深圳了。金明因为工作关系经常要用车,因此和王龙走得很近。宇明公司这条圣诞灯生产线,是从台商那儿买来的旧生产线,特区初期,从内地来的企业,有不少引进台湾的二手设备,由于成本低,技术含量不高,容易上马,很快见效。
星星灯(圣诞灯)的品种按灯的个数分有几头的,几十头的上百头的;按闪烁节奏分有一跳的,几跳的;按功能分有电控的跑馬灯,电控的音乐灯;按颜色分则有赤、橙、黄、绿、蓝、紫、白;按使用场所分有汽车灯、舞厅灯……五花八门,约有上百种。灯泡插在软芯里,每一个灯泡有两个触点,如果引线材料的质量不好,或规格不合要求,或灯泡装配不牢靠就可能使局部湿度升高,塑料软芯受热软化,甚至酿成火灾。所以质检一定要求,灯泡插进软芯要牢靠,要进行抽查。
在美国因圣诞灯质量问题引发火灾发生索赔事件,摊上这种事,厂商就惨了,甚至要到破产的地步。美国要求按UL标准检验星星灯,电线要是阻燃的,插头要带保险,导线要做拉力试验以保证使用安全。我国生产星星灯的厂家很多,产品质量差异很大,有的厂家为了降低成本,粗制滥造,酒店宾馆用上这样的星星灯是很危险的。
宇明公司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很多工种工作都靠人的手工来完成。公司成立初期,派员四处招工,学工们有的来自河源,有的来自五华,有的来自梅县,每个县招七八十人。这些学徒工,稍稍培训即可上岗,因为技术含量不高。
清水河武警医院里有两栋铁皮房,三百多个打工崽就安置那儿。这里离八卦岭的工业厂房不远,不用乘车,走路也就二十分,十几岁的来自农村的大姑娘小伙子还怕走这点路吗?每当夜幕降临,劳累了一天的打工妹,打工崽们回到了铁皮屋宿舍,两栋铁皮房灯火通明,打工妹的说笑声,盆盆碗碗的碰撞声,使这原本寂静的铁皮屋变得热闹非凡,这里燃烧着青春的火焰。
仅仅靠几百人打工崽的劳动远远不能满足公司对劳动力需求。生产星星灯需要大量的劳动力,除了制造灯泡用了些二手机械设备外,其余全部靠人工。将灯泡插进软芯,插好软芯的灯泡用电线串起来,还有装电控器,装发泡胶,小包装,大纸箱包装,上大货柜车,一个接一个的货柜车,发到香港再转运美国。你想想需要多少劳动力呀。总不能把这么多人都招进公司来吧。
于是公司成立了外包部,向外发包。九十年代初,深圳竹子林这个地方有一个失足女收容所,据说多的时候这里关着几千名失足女。为了不让这些想吃轻松饭的女孩闲着,收容所的领导和宇明公司签订了协议:由宇明公司提供做星星灯的另件,由拘留所的失足妹加工制成半成品,宇明公司向收容所付来料加工费。
收容所的大门厚厚的,很严实。在一间空阔的房子里,几十个失足妹围着一张大桌子,桌子上摆满了仔泡软芯,失足妹的工作就是把仔泡套进软芯做成星星灯的半成品。工作简单,重复,枯燥无味。
当送料的两个青年男人来到失足女的工作间,大家轰的一声一齐站起来,向两个男人围过来,喊着:老板,老板,有名片吗,我出去后壳你。两个青年男人象是有点招架不住,说道:我们也是打工的,有什么名片啊。靓女们依然不依不饶:那你写个地址,以后我来找你。
待到女看守过来,大声吼道:怎么啦。不守规矩呀,赶快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去!这些美女们才不情愿地慢慢散去。金明用眼睛一瞄,这里真还有绝色美女呢,有的才十五、六岁。据说这些失足女只要好好劳动,就可以减少看守期,但是要家人来领。
王龙年纪不大,却是猎艳老手,他冒称浙江萧县妹仔芳芳的亲哥,把芳芳捞了出去,那芳芳才十六岁,长得楚楚动人,长睫毛,两只水汪汪的眼睛象能说话。后来王龙跟金明说:芳芳坐他的车,他摸她。芳芳象沒事人一样,由他摸。至于更深的交往,王龙没有说。
有一次金明与王龙去送货,王龙说要顺道去看望芳芳,芳芳被王龙安排住在一个打工妹的宿舍。宿舍里,打工妹正忙各人的事,王龙和她们很熟悉,他是很有女人缘的男人,在这里他很受欢迎,和她们谈笑着风生。芳芳躭着被子,躺在靠门口的一张床上,丰满的胸部不停地起伏,她用脚踢了踢坐在床缘金明,悄声说:你晚上请我吃饭,再给我200元,我陪你一晚。
金明嚇了一跳,这女孩这么大胆,这么直截了当。他刚来深圳不久,还没开放到这种程度。就随口说:你是王龙的。芳芳象是很生气的样子说:他管得了我个屁呀!
王龙色是色,却也有善良的一面,他说,他曾经劝芳芳回老家去,也想让金明将她招进厂。这么年纪轻轻干点别的什么不好吗?可芳芳就是不听。不久就看到她和一个小姐妹挨个敲豪车的车窗。
认识深圳著名的作家郑婧,也是因为宇明公司的产品外包,那时郑婧的爸爸在八卦岭520栋做保安,有闲的时候,特别是晚上。闲着也就闲着,找点事干,时间打发得快,还可以捞点外快,有什么不好呢,象郑倩老爸这样的个体承包户还不少呢,他们从宇明公司外包部接活,加工成半成品,又送回宇明公司,收取加工费。外包部的人告诉金明,郑老者的女儿郑倩,是深圳著名作家,你不也爱好写作吗?可以和她聊聊。金明来深圳不久就已知道郑倩。《深圳特区报》正连载她的长篇纪实报告文学“深圳家庭”,文章文笔流畅,朴实生动。由于她爸出身平民,还由于她爸在宇明公司接活,金明觉得与这位名人没有距离,就决定去拜访她。
在红嶺路深圳市作协的一间小屋里,金明与著名作家郑婧进行了一次长谈,眼前的郑婧还是一个小巧玲珑、面容姣好20多岁的女孩,她说:起初她在韶关的一家工厂上班,因为声音甜美被选为宣传科的广播员,一干就是八年,广播员的空余时间很多,她没有让它白白浪费,宣传科有很多图书,她就如饥似渴抓紧时间阅读,渐渐地她自己想写作了,在《中国妇女》杂志一次征文中,她获得了一等奖,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走上了写作的道路。
26年过去了,郑婧已是深圳作协的领导人。在她最近的一篇散文中,得知她那做保安的老爸,曾经在深圳宇明公司接活的老人已经走了,令人唏嘘。郑老也许微不足道,但他也为特区发展,出口创汇作出过贡献!
宇明公司的另外一个发包点在离八卦岭较远的城中村,我们的双排座把原料送过去,要走一个多小时的路程。这包工头,我们称他林老板,是从香港过来的一个退休老头。他在这个城中村租了一层农民房。在大客厅里摆了一排桌子,招了二十多个,十多二十岁的打工妹,围着桌子加工宇明公司的产品,我们去了,她们也只抬头看看,仍然埋头干自已手中的活。
我们和林老板进行了交接,把新的原料交给他,把半成品放到车上。林老板的办公室很简单,十多平方的小房间里放着一张桌子,上面有一台旧电视机,房间的一角还安着床,这是林老板的卧室兼办公室。金明在想:这个香港老板在深圳的起点并不高啊。
没有多余的凳子,金明就坐在林老板的床沿,床上赫然放着一本香港杂志《龙虎豹》。金明出于好奇,拿来翻了翻,尽是裸女的图片,连裸女撒尿的照片也拍得唏里哗啦。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啊。金明还在085基地上班的时候,就见过一个通报,说基地组织厂长们去香港参观访问,其中885厂的厂长就是带回了一本《龙虎豹》这样一本黄书,被海关查获,不仅被通报批评,而且还被撤职。象摸到烫手的山芋,金明赶忙把那本杂志丢了。没想这么敏感黄书,在这里却满床都是。
过了几年,金明的女儿生小孩,在市妇幼保健院产妇病房里,金明见到了久违的林老板,林老板坐在年轻产妇旁边,那产妇光裸着上身,顾不了羞涩:露出来两只白花花的奶房。林老板默不作声,床边站着比林老板年轻的产妇的妈妈。有人告诉金明,林老板那个来料加工厂里,最漂亮的打工妹,被林老板提拔为领班,后来就成了林老板的情妇,为林老板生了个女孩。
那时候,八卦岭的人,有人想快速致富忙着赚钱;有人一心只想飘洋过海,远渡重洋;有的人热衷于内斗,争权夺利。
在光华舞厅王龙和周娟邂逅。周娟是公司白领,她个子高挑,容貌姣好。这女孩高学历,正考托福,办出国手续。她需要一笔钱,这笔钱也就三万多。他知道王龙是个小老板,拿出这笔数字并不费劲。但王龙并不轻易出借。
那天,周娟约王龙去她租住的出租屋,出租屋就在八卦岭北边的泥岗村,那是一栋被称为农民楼的房子。楼高五层,不带电梯。每层有几个房间。同租的女友外出了。王龙应邀敲开房门,眼前一幕让他顿时血管贲张。周娟从洗嗽间出来,如瀑黑色长发散落在两肩,嫩嫩的脸蛋红朴朴的,她披着一件薄得近乎透明的白色外套,桌子上,风扇呼呼地吹着。女人那惹火男人的三点,时隐时现。王龙一下子呆在门口,有点不知所措。但是他很快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他顺手把门关上,走过去双手合抱,一把搂住周娟纤细柔软的腰身,把周娟放倒在床上,周娟半推半就,任凭王龙在折腾。王龙事后说:这种好事你还不上呀。要借我的钱,不那么容易。我还要她打上借条,找个常住深圳的人来担保。
宏基集团的章总,原来是金明所在的981厂的副厂长。改革开放初期,他将贵州铜仁的花生米出口换汇,从南韩买回电视机部件,利用工厂的技术力量,组装成14时黑白机出售。那时候还没有彩电,黑白电视机可紧俏啦,况且南韩的部件比较可靠,这种组装机很受欢迎。工厂军品任务不足,企业面临亐损,章厂长这一招很有效,养活了981厂人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