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火焰山之恋
听说
火焰山的热恋是因为一个孩子
取一把公主的铁扇
就有了风
可以扇灭一切火
而我
把自己藏在酒坛里浸泡
经年
满身的酒香扑满整个吐鲁番
因为夜灯
我做了飞蛾
因为你
我义无反顾
当一千滴眼泪流干的时候
我再也闻不到哭的味道
不远处
火焰山下
有海
在咆哮
2.情人
寻一枚情人
藏进西湖
在秋天
将种子埋藏在湖的最深处
守候
成
千年蛇精
期待
断桥、白雪、残月
3.致爱人
如果有轮回
我宁愿用千年的修炼
化作一棵树
在最高的枝头长满眼睛
看清你来时的方向
铁树开花石生根
也只为你聆听你归来的声音
一座座山
最高的山巅
聚存一泓碧水
我把心安放在云天之外
感受你的颤动
你深情的一眸
足让一粒粒尘埃
填满大海
化成永恒
这一切仅仅是为了那只千年的白狐
4.错站
那一年
我们埋错一粒种子
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站成不会开花的树
绿叶遮住眼睛,失去
一片天空的蓝。那个夏天
泪水淹没小城的轨道,房屋和城墙
枝叶将繁花掩盖
没有再等
这一站,错过了
原野的金黄
风,一来
那一泓水,再也无法安宁
破碎,如一面镜子
北风,匆忙收场。带来
雪,覆盖大地
一地的素白,企图洗礼
没再联系
泪,比风大
思念溢出酒坛
满巷子的香浸透
路人,小鸟。直到把夕阳泡出血,我们
依然再次擦肩,成为陌路
那双手,只是理理衣衫,便装进裤兜
头,没有扭动。也不再语言
一段没有风的爱恋
静止。月亮穿过云,一路向西
您只需点赞10元,即享月度会员,30天内免费阅读全网作品。
以文会友·庠序邻家
扫一扫
关注邻家社区微信版
很荣幸,我的名字出现在黄老师的三句诗中,黄老师和我一样,是邻家的铁杆粉丝,号称“金牌投资人”,他很勤奋,每天都会出现在邻家,他的打赏和评论给作者带来鼓励,向勤奋的黄老师学习!我的签名:为什么离不开邻家呢!因为文学大家相聚邻家,因为喜爱所以离不开邻家。2013年在心灵拾贝的引荐下进入邻家的,如今十年,几多感慨,感谢邻家好平台,让有着共同爱好的我们相识相知,互相学习和交流。
终于知道魏老师是蛙哥。为什么叫蛙哥,只有帮他取这个別名的人清楚。蛙哥是邻家著名的三皮匠之一,获两次大奖,其作品以诗歌为主,散文,小说次之。经常看到他在报刋上发表文章。先和的诗歌清新明快,其获奖诗《当我说起深圳》,用诗叙说了深圳春天的故事,深圳的夜色,大海,群鸟和山林都处处充满生机。先和也是邻家具有亲和力的作家之一,邻家十年,在这里以文会友,用手中的笔描绘深圳日新月异的变化.描写乡愁与思念.
飞泉是我最熟悉的邻家人之一,忧郁且勤奋——前者让他生活在诗中,后者让他获得邻家6届年度大奖。这真不是盖的。他的记忆里很好,像和邻家文友间的细枝末节都记得清清楚楚,好记性也就罢了,他还有记日记的习惯——这可就了不得了,他在2020年初,疫情刚开始时,写下的封村日记,令人动容的同时,也让每个经过那个时段的人感同身受。 一个陪着邻家赛事一路走来的“老邻家人”,写这邻家十年,字里行间,全是感激。
我觉得写作就应该这样,家长里短,日常点滴都可以写入文字,虽然琐碎,但充满温情,也不乏向善向上的力量。看了这样的介绍,我知道初棉和王威老师都是不错的人,都能把点滴的经历,变成温暖的文字,赞过。
来了就是邻家人,很多文友都是通过文友引荐走入邻家这个大家庭的。对于邻家,相信很多人都和作者有着一样的情感——初遇时的惊喜,久处后的还欢。这些年,邻家也一直在摸索市场的口味,寻求文化和商业的关系,也因此给作者带来了更多的机会。深圳的作家是幸福的,因为有邻家这样开放的平台,写了文章,发表到这个平台来,就会有人看,有人关注,有人点赞和打赏。原邻家是每个文字爱好者的精神家园,郁郁葱葱,一路长青。
特别是别人相互打招呼或者敬酒时,而我无人问津,我尴尬极了。唯一秦主席在一次写作活动中见过,而正好我一个牙科博士朋友和秦主席都是人大代表开会坐在一起过,他跟我提起过秦主席,我以此为理由跟秦主席搭讪过一次哈哈哈。所以在那个颁奖场面上我其实是自卑的,我希望通过自己的罗罗大方掩饰自己的自卑,最后也是落荒而逃。这个也是我回来后一直不敢跟你联系的原因,我不知怎么跟你在继续去保持我们最初渴望和热切。
记得第一次参加完邻家文学的颁奖活动,就成立了″饭饭群″。顾名思意,约饭群。谈文学,聊美食,多年来留下多少佳话。小橙是群里的小妹妹,写短小说、儿童文学是她的擅长。不喜言辞的她,在一次聚会中很认真地唱了《纤夫的爱》虽然跑了调,笑点特高。在邻家的各种文学活动下又催生出许多小活动,有欢笑有歌声,永不寂寞。小橙还是打铁文艺社的社长,她是一个温柔、善良,充满智慧和写作勤奋的女孩,是邻家优秀的作家之一。
吴继磊写吴继磊?第一次见到这种写法,姑且称“第四人称”吧。挺让我受启发的,学习了。德彬这么专注,努力,越来越博学了;吴老师在邻家露脸,越来越被更多人认识。都是文学带来的邂逅,让很多文友有了继续写下去并互相交流的动力。写作原本是孤独的事业,有时甚至是遥遥无期的酷刑,但很多人还是甘愿为之付出。能被适当激励是很重要的,也是幸运的,每个师友,每个家人的鼓励,都是宝贵源泉。
作者对鲁西南乡村充满恨,是强烈的逃离欲。源于童年的残酷经历,使他更多地感受到物质的匮乏、农民的苦难、家族的冷漠、亲情的缺位、乡人的残酷、陋习的肆虐、权力的狰狞……他向往一次精神逃亡,逃亡到温暖的深圳,自由掌控自己的生活方式。他成功做到了。但是衣锦不还乡,底层经历的暗影烙印在他脑海里,使他感觉屈辱。作者批判乡村越是不留情面,渴望新生活就越是迫切。在这样的一破一立间,文学的巨大张力就产生了。
在八、九十年代,中国有许多闯荡者,也有许多“文学青年“,这其中有成功的,也有默默无闻的,在深圳这块火热的土地上,成功人士不少,成功的文学青年也不少,主要看各人的桓心,毅力和机遇,有人持之以恒,不管生活多么艰辛也绝不放弃文学梦,也有人虽抱一腔热血,但因生活压力或方式不对或机遇错失,最终湮灭在柴米油盐的生活洪流中,但只要坚持,不放弃,多努力,是金子还是会发光的。
写得很好,标题也很贴切,精准地描写了那个时代的现实生活,在中国那个变革的年代里,文章反映的社会现实在各行各业都有类似的状况,生活中有许多阳光的一面,也有很多阴暗的地方,虽然有些心肠不好的人出了意外是碰巧,根本与诅咒无关,但冥冥之中就会有一些玄乎的现象让大家认为是报应,时辰还是有的,“不是不报,时辰未到“的谚语还是会震吓到许多有坏心思的人改变冲动时的魔鬼想法!
曾经匆匆一瞥,知道是个悲伤的故事,不忍读下去。今日读完,脑海里闪过好些深漂的形象,李新雪确实太普通了,要啥没啥,和当年许许多多人一样。怀揣梦想,但有心无力;憧憬爱情,却无人问津。他们在深没有生活,拼尽全力也只是求个存活。他们中的许多人,终其一生都没法如愿过上好日子。李新雪更凄惨些,连一生都那么短……我贪恋红尘,更明白他有多不甘。死亡不知何时到来,生的人如果不能好好活,那对逝者便是大不敬。
当读到尾声,作者和W在沙滩上那段对话,我笑喷了!把报告文学写成了青春文学,让我再次惊艳你的文笔。人的有些经历,之所以难以从记忆中抹去,是因为那个企业、那个事件曾经陪伴过我们的青春韶华时光。对吧?正因为如此,你才能带着情感写华为,把个人对已逝青春的追念,汇聚到笔端,寄情于华为,书写华为的成长变迁,也是刻画你自己和W的成长变迁,让文字有了鲜活的生命力。这是我阅读的理解。没有人永远年轻,但是有人正年轻。
“双减”应该是今年的流行语。青桐的这一篇,从家长的视角出发,呈现了社会培训机构火爆的一个重要原因:家长不甘孩子落于人后!这也是教育内卷化的直接结果。作为老师和家长,我个人认为,补习应该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如果孩子在学习上很有压力,可能会丧失学习的信心,补习作为一种对他的支持未尝不可。
这是一篇醉人情怀的传奇青春故事。原以为是有关华为的报告文学。作者借华为这个载体,记录了作者的青春,W的青春,华为的青春,三者交融,把青春的怅惘、情愫、澎拜和记忆贯穿于全文,记录了一代人的成长,也记录了一个企业的成长。作者和W,两个人物的心路轨迹,融合于华为的成长历程中,让故事更生动,也给有了趣味和看点。这是一代人青葱岁月的记录,也是一代人的逐梦记,一个企业传奇的成长史,更是一个时代变迁的见证。
谢谢红月亮老师、黄元罗老师、Iucy老师、昆阳森林老师打赏支持!
很荣幸能够跟亨大师,邻家小妹,李玉,梦晴一道观澜一日游,去领略龙华的文化魅力与时代有变迁。观澜的变化很大,以前的小街小巷,现在有高楼大厦。以前交通不便,去深圳办事要花一天的时间,现在一溜烟功夫便可到达市区。龙华以前是深圳的后花园,随着改革开放的步子加快加大,龙华将会变成与深圳比肩的城市。轻轨和地铁的贯通,四通八达。社康中心在家门口,方便就医。学校建设加快,优美的绿化环境适合宜居。龙华是文化之乡。
优秀的小小说,以小见大,含而不露。
必须得找事情一起做,这样大家才有可能经常聚在一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