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闲来食茶
  • 点击:13377评论:272023/09/19 22:52

1、一茶一会

礼拜天早晨,窗外的鸟鸣声将我唤醒,我伸手拉了一下帘角,像扯了老式拉线电灯那根细长的绳,屋里的光线就亮了。

想起近来迷上的班得瑞纯音乐:来自阿尔卑斯山林间大自然的元音,如水澄澈。点开手机的QQ音乐,我搜出最近播放:《初雪》《寂静山林》《安妮的仙境》……顺序播放、单曲循环、列表循环,随意切换,鸟鸣声时而应和。一首接一首的乐曲,如天籁之音,在屋里漫流。这才慢悠悠起床,趿着拖鞋半眯着眼洗漱、换装,仍沉浸在音乐的旋律和意境里。

短信的天气预报显示:晴天间多云,气温23-28℃。这是冬日的深圳,阳光柔和,体感舒适。穿长衫长裤,外加薄款风衣,刚好。和吉先生一起出了门,在楼下的早餐店吃了原味汤米粉,折回小区草坪晒了一会太阳。

时针快指向十点时,吉先生说,去买点茶叶。

好。我也正有此意。

龙华和平路已是车水马龙,周末的场景,就是热闹。穿过一个红绿灯,步行至“第七朵花”店左拐,进入一条未经命名的小路,第六间铺位就是“荣兴茶业”店。

来了?

来了。

简洁的一问一答,如茶的一叶一芽。无需过多的寒暄,我们轻车熟路就坐在茶桌的配套椅上。店老板姓陈,年二十三,仪表不凡。见我们来,他放下手上的事,开始洗壶煮水,做沏茶前的准备。说起上次见面,仿如昨日,竟已三月有余。时间如流水,缓缓远去,一转眼,他的儿子已满月(孩子和太太在老家)。我们上次来喝茶,他太太腆着肚子正埋头从满竹筛的铁观音里分离茶叶与茶梗。她说自家种的茶炒的茶,快递过来后全靠手工挑拣。挑出的茶梗也不浪费,普通的餐厅、茶楼会选用这类茶梗,耐泡,且泡出来的茶水汤色好,重点是与分拣出来的精细茶叶是一致的香。茶梗价格超低,一斤十元左右,拣好的精细茶叶价格是茶梗的十倍、几十倍……茶梗除了流向餐饮业,也有人购买茶梗,用于新屋新车等吸甲醛除异味。

应是陈老板深谙和善用数学大师华罗庚的统筹方法,说话间,水开杯净茶熟,铁观音的茶香飘溢。我们闻香喝茶,陈老板沏茶说茶,好像由他口中弹出的每一个字,都沾着茶的香气。他说的茶,有入口温润且在有味无味之间游离的熟普,有清洌又绿意盎然的西湖龙井,有甘香浓厚之后回甘的凤凰单枞……轻柔的音乐悠扬,正从挂在壁上一左一右的两个银色小音箱里流泻而下。


2、闲来食茶

他慢条斯理又自然而然地摆弄着黑檀木茶盘里的茶器茶宠:两只一大一小被茶水浸染得发亮的金蟾霸住茶盘一角,五个形状各异的紫砂茶壶,两个青花瓷盖碗,一个羊脂玉瓷盖碗,一个玻璃公道杯,一个小茶漏,一支毛笔刷,一支竹夹子。茶盘边上是全智能电茶壶,双炉,一个炉煮开水,一个炉煮茶杯。日常的茶事,就这样途经他的双手摆弄而至。

喝茶,在我的家乡潮州市饶平县,就是日常。几乎家家户户喝工夫茶,无论贫富,不分雅俗。客来煮水冲茶(潮汕习惯说冲茶),是潮汕人的待客之道;一句“闲来食茶”,是潮汕人见面寒暄后的邀约、留言,也是维系关系的软桥梁。七八十年代那会,家乡人的生活并不宽裕,甚至拮据,但茶具备有,习惯日常喝茶,不管家里有没有茶几,有没有备茶叶。我的邻居老大哥,平时家里并无备茶叶,也无茶几,想喝茶时,就喊其七八岁的小儿说:去买茶米。一个五大三粗的大男人,将茶叶称为茶米,我第一次听时觉得很有雅趣,也很乐意听他这么说茶米,好像经他一说,冲泡出来的茶汤有了生活的气息。茶米茶米,茶如米,茶是米,是这意思吗?我没问,只琢磨。小店卖的小茶包是单枞茶,8克左右,用茶纸包得仔细,正正方方的,像个小魔方。老大哥常将买回的一泡茶米分成两泡来冲,晚饭后碗筷收拾好,茶盘端上饭桌,一家四口就围坐着喝茶。我若恰好从他家门口过,他必热情喊我:妹,来食杯茶(来喝茶)。他冲的茶,很酽。我喝过不少。

上初中时,听一同学说他村里有一对夫妻嗜茶,每天天未亮即起床,不洗漱也不煮早餐,先煮水冲茶。夫妻俩喝茶时也不多话,你一杯我一杯,喝舒坦了,才开始一天的生活。听上去与当代文学家汪曾褀“每天起来第一件事,便是坐水,沏茶。”的喝早茶习惯没什么两样。还说这对夫妻家门前有口大水缸,盛装的茶渣,快满缸了。我猜算着,这得喝掉多少克茶呀!

那时的茶几大都木制的,分上下两层,茶几左右是配套的木制沙发,上了清漆,实木纹路清晰可见。茶几下放茶叶罐子,几上摆简单的工夫茶具,圆形瓷茶盘一个,小茶杯三个和盖碗一个。茶几旁置一红泥木炭炉(讲究的用榄核炭或酒精炉),炉上放一个煮水壶。煮水的壶不大,水刚刚够洗三个茶杯后再斟出三杯茶,供三个人品饮。小茶杯口径约5cm,约30ml的容量,如当水喝,一口可饮尽;若口渴,会嫌杯太小,不够饱喉。喝的是茶,就得慢慢地“分三口品,一口啜,二口品,三口回味”,感受与体验茶的香韵。

闲来食茶,食的是茶,也是闲工夫。只用三个茶杯,围成一个品字,有团结团圆之意。家里来客多,也不添加茶杯,备有的茶杯,不是为客人多而备,是茶杯破损时替换。有一回和同学去班长家,十几个人,排着队喝茶,三杯又三杯地轮转。除非当下特别渴,才会开口要来一大杯水牛饮。第一道茶水不喝,只洗茶,让茶叶舒展,也去除尘灰、浮沫。第一杯茶敬客,冲茶人不喝,这是礼貌。接着第二轮煮水,第二轮沏茶,如音乐的“单曲循环”。徒手烫洗茶杯,才是传统正宗的洗杯方式,不借助竹夹子木夹子铁夹子。手指将茶杯侧拿,大拇指贴着杯沿,另几个手指轻握茶杯底部,放入另一个倒满滚水的茶杯里轻转几圈,在滚烫的水温中快速将三个茶杯洗净,既要有硬工夫,还要有灵动性。擅长者像在表演茶艺,三个杯在快速滚动中烫洗完毕,一气呵成,不急不躁,干净利落,只听得茶杯与茶杯轻碰而发出的瓷器声响,甚是悦耳。烫洗茶杯既清洁茶杯,也保持茶杯温度,此时才将茶汤斟出。潮汕人这种冲茶方式令人佩服也令人费解,曾听外地人心疼而感慨地说:这样手指会不会被烫伤?这样洗茶杯的水比喝进去的水还多!


3、一韵一味

茶业店大门敞开,每一个进来的人,陈老板不问买不买茶,而是一声邀请“来喝茶”,像在招呼串门的亲友。有空坐下喝茶的,他就用竹制的夹子从煮锅里夹出茶杯,每人固定一个茶杯,杯下垫一方形竹茶托,茶托大小与茶杯尺寸相近,茶托正中刻着一个“茶”字。喝同一泡茶,茶杯无需每次烫洗。他用的是青花瓷盖碗沏茶,倒入公道杯让茶汤均匀,再为我们斟茶。他洗杯、沏茶、斟茶的动作娴熟,得心应手,每一杯由他手中沏出的茶,都凝聚着他的茶语。

他的家乡在福建安溪,他说那里的铁观音要比武夷山的铁观音更有韵味,武夷山的茶讲究的是茶的原味,安溪的茶却是一个“韵”字。担心我没听清“韵”字,他用洗茶盘的毛笔刷在茶桌上写字,一边写一边说。我的目光随着笔刷的走向移动,一笔一划,直至最后一笔向上一提,意味深长地,我“哦”了一声,吉先生说韵字写得好有茶味。一个“韵”字,有如一首乐曲结束,最后一个音还飘在半空,有距离感,有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余味。

我们喝的是高山铁观音,他说生长在高海拔(海拔800米左右以上)的茶,在云雾的作用下,茶的品质更胜一筹。高山铁观音有幽兰的香气,等不及他讲解结束,我又端起一杯啜饮,茶汤中似有一股兰花的清香把我味蕾拨醒,顿觉神清气爽,入喉后回甘。

茶的品质,他说要从茶的色、香、味、形、叶五个方面来辨别。以铁观音为例:先看茶叶的色泽,新茶鲜绿,有光泽;茶香是从第一注水开始溢出,后至闻香,最后入口;味就是入口后,舌尖与上下唇轻轻触碰,如有一股茶香弥留喉底,即所说的回甘、生津;茶叶的条形,粗细要均匀;叶的鉴别要在冲泡后,等叶片完全舒展开来细看,嫩芽的叶,色亮,枝细。有些次的茶在未泡前看,茶叶形态还是不错,但不经泡,一泡现形,叶色不亮,甚至手一捏,叶绵烂,这样的茶汤和口感,大打折扣。现在的茶树,好多不如以前的好,肥料和杀虫剂会影响茶的色、香、味……他一连贯的解说,外行的我,犹如迷失于云里雾里,但我甘愿沉醉于茶香里。我还不能够精准地用茶叶的色泽来辨别茶的好与差,只知不涩口、顺滑即好。我也爱看茶的汤色,于午后,在家“无由持一碗”,借着光,侧着头,看茶色,闻茶香。洗净尘心,任茶与水在时光里漫延。


4、茶配茶点心

他将我们的茶杯拢回,烫洗,说换普洱吧,人少用莲子壶。壶不大,紫砂的,我对紫砂壶压根不懂,家里有一大一小两壶,却不知叫啥名堂,不过,小的壶倒和莲子壶形状相似。煮水的间隙,他起身,去背后的柜子里拿出一包装的食品,说是家乡的麻糖,拆了置于白瓷浅碟,作茶配。长条形的麻糖,里面是麦芽糖,外面用研磨成小颗粒的碎花生裹住,入口有花生香,里面是麦芽糖的甜。此时的麻糖,来得正好,“因茶叶里有茶碱,空腹喝茶或是茶喝太多了,会有饥饿感,疲劳,或心率加快等症状”,简单说就是醉茶。醉茶比醉酒辛苦难受,醉酒人感觉飘飘然,胡说乱话或容易入睡;醉茶时感觉全身软绵无力,不得劲,或伴有恶心等症状。我初中时常与几位较要好的同学聚一块喝茶,对茶却没怎么了解,只知茶香,就多喝几杯,有时醉了也不知,只觉人疲,乏力。也曾听说醉茶这回事,口袋里却没多少零花钱可买所谓的茶点心,唯有口里含个糖果应付过去,后来从卖茶人口中得知糖的甜味也可解茶醉。

英式的茶配精致,有各式甜点和饼干、蛋糕、三明治等,组成三层点心塔,一壶红茶,消磨午后轻闲时光。既是他们的生活方式,也是社交活动,确是惬意。网上流行的“申时茶”,即在午后三点至五点这时间段喝茶,与英式下午茶时间大致相同,喝了提神醒脑,身心灵清澈。在成都,泡茶馆是日常,也是时尚,茶点心多为成都当地小吃,人民公园里的鹤鸣茶社,有售卖带壳花生,炒葵花子,还有特色糕点、钟水饺等等可供选择。我曾在成都杜甫草堂景区里的“云在”茶馆,和友人小坐,喝“碧潭飘雪”盖碗茶,茶汤淡绿透亮,入口清香。茶配是坚果:腰果,榛仁,核桃。几样坚果先是放在一片像帆一样的深棕色树皮上,再盛装在一个暗色木制的方形盒子里,有古朴之美。又端上来一个长方形的双格盒子,一格装饰,洁净的细沙铺底,上放一灰色小假山,营造出一小景;另一格底部用粉色花纹信笺垫着,上面是一块贝壳形状的浅黄色糕点,吃起来清甜不觉腻。糕点不大,一口的量,却还配上不锈钢小勺。

  • 1
  • 2
1/3页上一页123下一页
  • 关键词:茶事
  • 分享到:
本文所得 55000邻家币,明细如下:
  • 廖令鹏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3-10-06
  • 郭海鸿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3-10-06
  • 郭海鸿提名10000,共计10000
  • 2023-10-06
  • 费新乾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3-10-05
  • 费新乾提名10000,共计10000
  • 2023-10-03
  • 梦晴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3-09-28
  • 天上飞机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3-09-28
  • 漫漫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3-09-28
  • 打赏1000,共计1000
  • 2023-09-26
  • 胡笑兰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3-09-26
  • 李玉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3-09-26
  • 悠悠打赏1000,共计1000
  • 2023-09-25
  • 十十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3-09-21
  • 春风妙语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3-09-21
  • 平安1打赏5000,共计5000
  • 2023-09-20
  • 高旗打赏2000,共计2000
  • 2023-09-20
  • 以文会友·庠序邻家

    扫一扫

    关注邻家社区微信版

  • 文章评论
  • 去年写鸟,写到极处,非常喜欢;今年喝茶,品出韵味,亦是一喜。文章写出了“闲”与“食”,可谓别致。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洋洋洒洒,娓娓道来,一篇很生活化的好文章。茶,是草木,是商品,是生活,是习俗,是文化,这些属性在本文中都得以展现。深圳、潮汕,在客乡与故乡之间叙事、回忆,恰好呈现了深圳这个移民之城的特质。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食茶”大约是许多深圳人的生活方式与待客之道。这篇散文将“食茶”娓娓道来,用细腻的笔触,勾描了出普罗大众的烟火人生。“食茶”,食的不仅是茶,更是人情、风俗、岁月。社区文学大赛一直倡导写身边事,“所谓人文关怀,是邻家传来的焦锅味。”只有这种贴着现实生活,充满“焦锅味”的文字,才能让我们真正走近深圳,感受到深圳的脉博与温度。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感谢费评委点评及提名鼓励
    • 梦晴3秀才2023/09/27 11:26:42
    • 分享到:
  • 读小玲的文章,仿佛看到这样一个画面:一个温婉的女子,身穿白衣长裙,手挎竹编篮子,带着花香、茶香、书香,沿着江边,踏着碎步,从云雾缭绕的大山深处缓缓走来。文字如风轻轻掠过,让人清爽甘洌,思绪如歌,低吟浅唱,让人内心平和、恬淡、从容。 这篇《闲来食茶》,用细腻的笔触,将茶叶、茶道、茶点一一道来,有情有景,有声有色,不但是茶的“百科全书”,还是为人之道,以茶养心,与茶相濡以沫的人,一定是有爱和幸福的。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谢谢梦晴好评
  • 闲来食茶,突出的是一个“闲”字。偷得浮生半日闲。人到中年,到处都是事,老人,孩子,家庭,职业,都等着我们去安抚去打理,所以这闲,得“偷”。这偷来的闲,用于喝茶,最妙不过。一盏清茶,两叠干果,三五知已,散漫随意,便是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了。碧潭飘雪也好,鸭屎香也罢,喝茶,其实不过喝一个“闲”字。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谢谢青桐精彩点评
    • 漫漫3秀才2023/09/26 11:04:17
    • 分享到:
  • “得闲饮茶”是广东人打招呼的口头禅,湘楚有辣椒文化,广东有茶楼文化,广东人喜欢喝茶,就如湖南人喜欢吃辣椒,小时候就听过一句关于俗语“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在广东很多茶客均有早晚饮茶的习惯,对茶的依恋几乎到了迷醉的地步。而且没有什么是茶解决不了的,不管是沟通生意崇拜还是吵架,你都可以用茶来解决。如果有什么事情不能解决多喝茶事情总是可以解决的,就像生活中的障碍一样,跨越好几次,总是可以过去的。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谢谢漫漫精彩点评
    • 胡笑兰1布衣2023/09/26 10:00:11
    • 分享到:
  • 闲来食茶。是潮汕人见面寒暄后的邀约、留言,也是维系关系的软桥梁。闲来食茶,贯通文章始终。在岭南,这的确是一句令人心领神会的歇语。茶叶挑选,泡茶的章法,品茶的独有体会,自己与茶相濡以沫,爱得深沉。茶的妙用,养心养身等等都有细致的描摹。文章深得要义。 入口温润且在有味无味之间游离的熟普,有清洌又绿意盎然的西湖龙井,有甘香浓厚之后回甘的凤凰单枞……满屏文字都沾着茶的香气。也如轻柔的小夜曲,令人回味无穷。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感谢笑兰精彩点评、打赏。
    • 李玉5进士2023/09/25 20:26:04
    • 分享到:
  • 来南方之前,我在北方家里喝茶,都是用大茶缸子泡一把茶叶,一直续开水,续到天黑。到了南方之后才知道功夫茶。小小的茶杯,一杯一口。开始的时候,非常难以理解,认为他们真闲,后来理解了功夫茶的含义,就懂得了南方人“叹茶”的妙处,尤其是他们洗茶具、倒茶水的动作,行云流水一样,第一次知道了饮茶原来是一门艺术。作者梳理了她这些年关于茶的生活细节以及回忆,通篇文字淡定从容,非常符合茶的气质。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谢谢玉弟好评鼓励、打赏。
  • 作者去年写鸟,今年写茶,看来是热爱生活之人。作者从九个方面细品茶文化,讲得头头是道。都说“茶有茶”,朋友来了,羰一杯香郁之茶给朋友,既能解渴,暖心,更能看出一个人的处事之道。刚来深圳,我一点不习惯“功夫〞茶,一小杯,根本没时间坐下来小饮。扣地喝茶习惯不一。四川人喜欢喝茶,四处是茶馆,5元8元价格不等,几个老人相约茶馆,天南海北坐一下午,没人催你走。当然,一边喝茶一边打牌搓麻,悠闲度日也不是少数。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我跟小玲也喝过无数次茶,喜欢看她用纤纤细手,表演菜道。但我还是没改悼大口喝菜的习惯。在家里就我一人喝。我是直接用一个大瓦碗,泡上一品碗,然后听到喝得咕咚咕咚声响,那才叫爽。
  • 茶,有入口温润且在有味无味之间游离的熟普,有清洌又绿意盎然的西湖龙井,有甘香浓厚之后回甘的凤凰单枞……,我啥茶都 喜欢喝。跟对的人在一起,白开水都 好喝。
  • 谢谢荣姐的超长评
    • 十十4举人2023/09/20 12:53:52
    • 分享到:
  • 在广东,潮汕人喝茶的讲究应该是出了名的。我记得他们一般喜欢用小巧又精致的茶杯,泡好茶后,把茶倒入已用滚水烫过的杯子里,那小小的杯子只够一口闷,客人喝完一杯后,茶杯放回桌面,主人把品茗杯紧挨着排列成“一字形”或“四方形”,然后再拿滚水烫一遍,然后再倒茶给客人,周日而复始。潮汕人似乎不嫌麻烦,就这么一遍又一遍地烫杯、倒茶。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闲来吃茶,写得风轻云淡,是一个关于茶文化的大观园。在快节奏的深圳,写写慢节奏的茶,这本身就是巨大的超越。柴米油盐酱醋茶,茶虽然排在最后,但我觉得在温饱问题解决以后,茶应该排在首位,这是一种高层次的需求。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茶应排在首位”有见地感谢
    • 十十4举人2023/09/20 12:54:40
    • 分享到:
  • 接上:这一点跟我们客家人的风俗不太一样,客家人一般倒了第一杯茶后,那只杯子一直都是自己专用的,中间不必再烫杯子,直到人走茶凉。潮汕人泡的每一杯茶都必须是刚泡好味道刚出来的,一切都恰恰好才满足。 小玲此文细述了喝茶的各种讲究。不管买不买茶叶,茶店老板的一句“闲来食茶”,恰好说明了潮汕人的热情和好客。闲来食茶,任时光流逝,任年华渐老……甚好。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十十好,感谢
  • 写得蛮有味,拜谢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感谢黄总溢美。打赏
  • 其实不止潮州、福建,客家人基本都爱喝茶,饭后一杯茶,清爽解腻,就算邻里吵架也要一边喝茶一边吵,前段时间洪涝刷到一个视频,水都过膝盖了,大家还在淡定喝茶。天塌下来有高个顶着,万事都没有喝茶重要。哈哈。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感谢到访、点评
  • 最近来访
  • 2童生
  • 3星
  • 3钻
  • 许小玲,广东潮州人。现居深圳龙华。热爱文字的排列与组合。
  • 许小玲,广东潮州人。现居深圳龙华。热爱文字的排列与组合。
  • 粉丝|邻家币|作品|积分
  • 16
  • 0
  • 7
  • 1360
  • 这篇文章说是小说,看起来更像散文,情节跳跃,语言流畅。用诗的语言描写了三代女人。“这三个女人,既想成为和自己母亲一样的人,又拼命挣脱上一代的束缚,想做完全相反的人,她们是那样的不同又是那样的相似,”最后“她们又都变成了一株植物……”三位母亲人生完全不同,第一位母亲生了生育过度,劳累不堪。第二位母亲被计划生育,守着女儿过着没有男人的生活。到了第三位母亲没有婚育,领养了“我”,人口终于负增长了……

    文夕三个女人的植物诗

    2023/10/12 21:44:59
  • 《断尾》这个名字很哲学!断尾对于一些动物来说是生存的本能,对人来说却是智慧。在人的一生中,有许多时候需要做出断尾的抉择,尽管疼得生不如死,但是生存更重要,只有生存才有希望,对能实现理想。铅山的壁虎两耳是贯穿的,从这个耳孔望进去,可以看那只耳孔外的世界,这是一个隐喻,两耳的两边也许是两个世界,从此生望去,看到壁虎耳外的前生或者来世,公公从断尾铅山壁虎的一只耳孔看到另一只耳孔外更大的世界。他激动得大喊

    文夕断尾

    2023/10/12 20:28:35
  • “舞蹈还能这样跳,你的白腿,旋转的裙摆,实在是太漂亮了,活力四射,真的让人念念不忘呀。你就像一个五彩陀螺,在我的心头转,转来转去,就带走了我的心。”江新爱她真的成了陀螺,为了生活了为工作不停地旋转,这篇小说短而精,在小小的篇幅里道同事业、生活、爱情之中种种微妙的链接,很耐读而又给人回味无穷。

    红红的雨陀螺

    2023/10/12 13:55:24
  • 龙华四季,基实就是写她自己人生的几个阶段,成长中的快乐与哀愁,总之作者算是苦尽甘来,过的还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作者又是勤奋的,打过工,又经营着自己的店,看完了写的冬,总之也让我感觉了: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生命生活就是这样,需要反反复复地创造,反反经受考验......

    理红龙华四季

    2023/10/12 10:58:31
  • 深圳四十多年沧海桑田,荣哥的事件已没法复制,但荣哥这种精神值得讴歌赞美,这种蛮干苦苦用心的劲儿也可用在现代科技的研发上。作者的文字有力量、有嚼劲,构思缜密,一点一滴地叙述着荣哥为了求生存求发展,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写得滴水不漏,文风四平八稳,干净而有利索!

    理红荔香夜话

    2023/10/12 10:46:13
  • “三个女人的植物诗”,人非草木。但人就如草木一样,而又比草木生得活沉重,作者在舒缓的述说着如弹奏起一曲曲悲凉的曲子,一个时代同另一个时代还是有所不同,女人过得好与否,同社会的文明、时代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关系。总之第三代女人所处的社会的进步还是超越前面的,虽然在作者笔下的文没有一一叙述,但还是读得懂的。我来读了一遍,不留句言,好像心里不踏实......

    红红的雨三个女人的植物诗

    2023/10/11 21:53:39
  • 写出了中英街的现状和历史,通过老人映照历史,通过导游写了为了追求想要的生活,而做出的不懈努力,通过水客,写了中英街的暗潮涌动,求生之艰辛。其中种种,只有海浪知道。

    昆阳森林三汲浪

    2023/10/11 17:28:42
  • 飞泉的诗一如既往的好!有力度、有高度、有气势!血脉里都流淌着对诗歌的热爱,所以他笔耕不辍。生命里不能没有光,在黑暗中,突然出现一丝亮光,生活里便有了希望。各种光充斥在飞泉的诗里,只愿飞泉拾到适合自己的光,照亮自己。不再如:你对我说,孩子,暴雨终将过去 “太阳还会绽放,像你的笑容” ......之后又 落在一片片乌黯的云层之后 那是我凋落的心.....

    红红的雨拾光者

    2023/10/11 16:26:45
  • 这篇能吸引我读下去,特别是写深圳家长的卷,写得轻松自如,也令人读来轻松活泼,不像有些人写的那些,自认为硬是道理。其实嘛,像深圳中学,那么几十个人能上清北,整人数一千七八,盲目跟风卷,还不是傻丢钱。我是看原籍是四川人的作者来认真读的,当年我伯父57年毕业于北大然后去四川教大学。 作者的文笔原浆味,不僵硬,很潇洒自如,故事与故事交织在一起,也不零乱,很干爽!

    红红的雨福田南,石厦北,石厦南

    2023/10/11 15:55:01
  • 很纯粹的思绪,诗意随诗人所描述的花朵、燕子、海鸥飞扬。诗歌有无数的表现形式,这样的唯美诗句令多数人开心,因为读来轻松,忘却了一切,没有现实的了磕绊。诗人是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所以能把日常琐碎写入诗中,并且是在开怀时写的,不信你去读“宠物狗的耳语”,写得可爱极了!哈哈......

    红红的雨日落时分的吟唱

    2023/10/11 15:41:08
  • 作者打工多年,写诗多年。她的诗来自生活,也高于了生活。工作、生活,是有点像苦瓜的滋味,但尝过苦味之后,又滋养了身心。正像苦瓜可以选择结果不结果的事,工作会苦,但可以选择乐观对待,它就变味了,平淡甚至清甜了。女诗人因为月光,便有了深度的思考,生命的节律也因为月的亏盈而潮起潮落,因月亏而心生诗,月圆梦也圆了。作者的诗越写越好。赞

    红红的雨月光里的我们

    2023/10/11 15:20:30
  • 文字如饭菜,厨师好,材料好,味道好,“三好”才算好。这篇小文有此三好。真没想到,六六作者的文字的语感——味道这么好——轻、松、醇、纯、新、鲜、透。虽不长情节,但生活、情感、品格、精神等的功夫已内涵在长长短短的句子和温情从容的对话里了。文学是人学,不光是写“人”,最重要是“人”写,“人”的精神与“写”的劳动最好是自然、和谐、统一,那么他一落笔,便有了个人的味道。文如其人是此理,六六找到了文学的钥匙。

    廖令鹏太阳下山有月光

    2023/10/11 11:23:25
  • 这是一篇很有涵养的散文佳作。其涵养,不仅体现在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不俗的艺术造诣与丰富的知识储备上,更体现在作者见天地、见苍生的通达境界中。作者文笔雅致、从容、大气,于云淡风轻、静水流深的叙述中,将自己的艺术史、心灵史、家族史与地方志乃至中国当代史融汇起来,让我读得心潮澎湃。这篇散文值得再三品读。我的10个提名指标已经用完,读到此文,忍不住赘评几句,以此表达对此文以及此文作者的敬意。

    孙行者墨点无多泪点多

    2023/10/10 23:48:04
  • 这应该算一片非虚构小说吧,报告文学似的笔调,熟悉的场景,很像是讲述的真人真事。时代背景是大家共同经历过的,主角的南漂经历,也容易让人感同身受。题材和角度虽然有点旧,但这种孜孜不倦的书写,也是值得铭记、关注和尊重的,就如同社会不能遗忘个体在时代潮流中的命运沉浮,这座城市不能忽略每个人微小的内心世界。只是小说开头入戏有点慢了,人物形象不是很立体,这可能跟笑兰写惯了散文有关,节奏感方面建议再润色一下。

    张夏远方以远

    2023/10/10 23:40:55
  • 谢龙的小说,笔调轻快、跳跃,年轻态。但又带着生活的肌理和质感,夹叙夹议转换自然。心理描写深刻而简洁,自然流露,就像不时迸出的小火花,有点个性。抑郁症能通过这种偶尔自我放逐,文艺的漂泊,在山水间行走呼吸而痊愈吗?当重新面对生活本身时,那种曾被唤醒的孤独只会更清晰,被现实的泥泞重新碾压时只会更疼痛。文学难以拯救生活,但或许可以拯救心灵。靠近,治愈不了社会人生赋予的隐疾,但或许可以解释它。

    张夏​靠近

    2023/10/10 23:18:03
  • 邻家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