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孔雀东南飞,千里不俳徊。上世纪九十年,我所在的洛阳市委宣传部先后有五个科长,从十三朝古都的洛阳,飞往了南国深圳改革开放的热土。
第一只飞走的,是宣传科长老范。他是老大学生,比我大。我俩是同时调进部里的,因会打篮球,报到那天,先被拉到了球场练球,准备参加马上就要开战的市直机关篮球赛。我俩在原单位,都是单位代表队的队员,到场上一遛,立马成了主力,把酷爱打球的李部长乐得喜笑颜开,我俩还未共事,先成了球友。印象最深的是拉我们去球场的那辆上海牌小轿车,那是我“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坐小轿车,新鲜、激动难以言表。那年宣传部成绩打得不错,篮球一直是部里业余爱好的传统项目,那几年一到周末,就到处联系打比赛,还先后从市图书馆、洛阳大学调来了一名司机大斌和一名教师小吳,都是场上的绝对主力,有一年终于打出了市直机关的亚军。老范和我在部里呆的那几年,活沒少干,球也沒少打。
老范比我提科长早些,他所在的宣传科是部里的大科室,上任后干得不错,正当顺风顺水之际,这老兄却突然提出申请要去深圳。常委部长和主管副部长都不舍得放人,无奈他去意已决,前后拖了一年多,才开了綠灯。老范是宣传部南下深圳的第一个科长,对我们都有些冲击和影响。部里的宣传工作问题不大,但篮球场少了名主力却是真的。
第二个南下深圳的是新闻科长小李子。这老弟开始在宣传科老范的手下,因为能干被提为新闻科长。一见老范远走高飞去了深圳,也心猿意马起来。老范到深圳后,他利用休假也考察了一下深圳。回洛后便向部里递了调动申请。他走的是一条通过组织调动的常规路线,好像比老范慢些,也调入了老范所在的单位,没待太久,进了深圳市政府办公厅。他儿子跟我儿子在一所中学,接孩子时碰见过几次。他在部里的篮球队是“板凳”队员,除非嬴得大局已定或者败得不可挽回之际,才会换上场遛遛,对球队的名次和战绩都无大碍。
第三个南下深圳的是外宣科长宁生。她走的是一条“曲线救国”之路。先到了洛阳高新区驻深圳办亊处当主任,为洛阳的高新区和企业牵线搭桥,引进投资。那年头这一类的办事处大热,几乎全国各地城市都会在深圳开设这么一个窗口。项目谈了许多,接待搞了不少,但真正落地的项目凤毛麟角。折腾了几年,最后还是横下一条心,离开了办事处,从岸上下了海。
第四个南下深圳的就是我这个在部里干了八年,当了七年文教科长的我了。不过准确说我下海时已去了市文联。去文联前部里的业余篮球生涯已临近尾声,最好的成绩是在强队如林、好手如云的市直机关篮球赛打过一次亚军,仅败给了当时有军级专业队队员转行的市工商局。让只有几十人的市委宣传部大出了一次风头。不过那时球队的主力是大斌、大宏、小司、小吳他们,我在第五、六人之间摇摆。随着年龄渐长,对篮球的痴爱也有所下陴。我来深圳,是因二弟先到的宝安集团宣传部正好有个空缺,就向老总陈政立推荐了我。看到老范、小李子、宁生三位科长都先行了一步,我便也义无反顾告别了铁饭碗。
第五个南下深圳的是外宣科副科长玉萍。相比之下,她最年轻。我从深圳回洛阳时,因都住在市委家属院,路上碰见几次。她对深圳很有兴趣,问这问那,不大像一般的寒喧。那时我就有一种预感,可能她也动了下海的心思。果不其然,没过多久,她就辞职,先到珠海,后来深圳。在珠海,她到了石景山风景区做旅游。我所在的宝安集团有一次组织去珠海旅游,回程路上,她搭了集团的顺风车跟我一起回深圳。车到福田,她就下车找小李子去了。再过段时间,她调入了深圳特发旅游,当了副总,配了小车,还来过我住在关外的家,俨然一个白领丽人。只可惜有些太过要强,干了几年,又杀了回马枪,回到珠海石景山,仍不满足现状,又去了珠海驻京办事处。正是人到中年,事业处于上升期时,却不幸红颜薄命,撒手人寰,丢下老公、女儿,去了另一个世界,令人不胜惋惜,唏嘘不已。
曾经有人戏言:“跟着组织部,年年有进步;跟着宣传部,经常犯错误”。说的是组织系统的干部提拔较快,宣传系统的干部发展缓慢。发展快慢且不说,但宣传干部脑袋灵活,思维活跃,反应敏捷,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当年洛阳市人民政府公开招聘驻外办事处主任,市委宣传部的理论科长小朱和文教科长小陈报名应聘,几轮下来,分别出任了天津和大连两个办事处主任,令整个市直机关大为感叹!正应了邓小平南巡时对深圳特区的嘱托:“胆子再大一些,步子再快一些,思想再解放一些”,回首我们五个科长孔雀东南飞的历程,大同小异的都是在当时看来还是颇需要些勇气才能做出的这种自我选择。即便放眼全国,一个市委宣传部,竟走出了五位科长南下深圳,恐怕也不多见。时至今日,也是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如今早就流行考公务员了。时过境迁,也是见仁见智,有失有得了。
我们这五人,老范和小李子其实还是公务员,一个正处,一个副厅,基本还在原来的圈子。另外三人都在企业,是名副其实的下海。虽都是孔雀东南飞,也是各飞各的不同。如今都船到码头车到站,殊途同归皆退休。我和宁生住一个小区,会不期而遇打个照面,聊上几句往事如烟。只是遗憾了玉萍,走得太早,还最年轻。
有一次当了鹤壁市人大主任的小桂(请领导原谅,我还是沿袭部里老人的称呼)来深出差,我和小李子、宁生和他一聚,联系老范,未在深圳,都有些遗憾。不过这些年,大家还是隔三岔五,回洛阳小住几天。有人还保留着原来的住宅,有人又在老根据地买了新房,总之第二故乡难忘。我们这些飞来飞去的老孔雀,恐怕第二故乡也不限于洛阳。听宁生说,她老公还在洛阳搞了个企业,每年都会回洛阳小住一段,两边奔波,不亦乐乎。好在高铁通了,朝发夕至,十分便捷。虽算不上告老还乡,却都乐此不疲,毕竟都是在洛工作多年,又是从那里走出来的。
这正是,孔雀东南飞,人生路漫长。不管飞到哪,归途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