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尘埃之上
  • 点击:14137评论:132022/08/31 15:40

有人说:语言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因此,我一直认为,文字是有灵魂的,文字不是不经思索就能跃然纸上的。于是,我从不敢轻易提笔写下只言片语。直到我看到在“睦邻文学奖”征稿文宣中,有这样一句话:“所谓人文关怀,是邻家传来的焦锅味--木心”,瞬间感到内心涌过一阵暖流,脑海中闪现出年少时因家中拮据差点辍学的画面,老师骑着摩托车到我家里把我接走,奶奶抹着眼泪在后面不断招手叮咛嘱咐,直到灰尘里再也看不见奶奶的身影.....

又浮现出刚毕业来到深圳人生地不熟时,遇到的那个比我还小一岁的山东小姐姐,她不到18岁就出来工作,染着青黄相间的头发,眉眼间的成熟显得倒是比我大不少,于是逼着我喊她姐姐,刚出社会的我,甚至不知道作为女孩子出门是要背好看的包,要化妆的,她像是个启蒙老师,指引我,带领我,用自己的工资补贴我,尽管已经工作两年,她仍然葆有单纯的一面。

我想,这些大概就是我曾感受到的焦锅味,一种充满温暖的人间烟火味。

或许我无法像许多大文豪那样写出惊世之作,但也想在回忆突然像决了堤的河水涌上心头的这一刻将我的故事娓娓道来......

21岁还未毕业的我并不像众多乖巧沉稳的女生那样接受命运的安排,选择学校指派的实习机构,而是孤身南下,去往曾经在父辈嘴里提到过多次的“深圳”,这座令我向往已久的南方小城,充满各种神秘,像是一个番多拉盒子,只等我去开启。

为了向父亲证明,没有他的帮衬,我也可以自己闯出一片天,安定好住所后,便自己只身去找工作了。第一份工作的寿命只有不到两小时,那是在上塘的一家餐厅,看到门口招聘楼面服务员,我便意气风发的揭了榜,心想,就凭我从农村长大的,这苦还是能吃的。经理给安排的第个任务便是拖地,抹玻璃,不到两小时,经理给了二十块钱,便让我走人,理由是:我不像干活的样子。天知道,插秧割麦子打油菜籽都会的我,竟然不会拖地。这是真的,因为在我的农村老家,地上全是土,我长到那么大,没用过拖把,而在上学寄宿后,学校不会在每个宿舍都放一套清洁工具,统一由有宿管阿姨在固定时间负责拖地。我没有向经理去解释什么,因为对于我们这样的人,大概在他听起来会认为是编的,至少他给了二十块钱,这也给了我鼓舞和信心,同时也感受到了来自这个城市的温度。

零九年的深圳,最常见的场景便是在天桥上两边摆满了地摊,各种好玩好看好吃的,这些我都舍不得买,常会去书摊旁,蹲着看会儿书,书摊老板也不撵我,时不时还跟我攀谈几句,常夸我有学问,书摊老板说:“你不该成为在天桥这里逛地摊的人!”我说:“那我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老板侧过身指向天桥下面来往的车辆说:“你应该像他们那样,手握方向盘,成为职场精英,去发光发热,成为有用的人。”老板最后送我一本书:拿破仑著的《人人都能成功》。趁着他在招呼其他客人时,我偷偷把那二十块钱工资压在了其它书底下,起身就回家了。那一天的夕阳很美,它让我感受到了许多希望,身体里像是被无形注满了许多勇气。

回家后,找父亲借了六百块钱,去报了电脑培训班,顺便还给父亲打了个借条。尽管一直到现在我都没有真正去还这笔钱给父亲,但在当年那样清高的秉性下的我,还颇觉自己做得非常硬气。而父亲也只是默默付出,从不解释,从不劝诫,也从不过问,外人看来,颇像一个对子女不负责任的人。

在电脑培训室里,老师问:“你们在学校里都有计算机考试,都是会教电脑的吧,怎么还要来这里学?”拿破仑的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工作不是我们为了谋生才做的事,而是我们要全力以赴用生命去做的事。学校所学电脑技术只是皮毛之术,断不能应付我接下来工作中需要用到的电脑知识,提前未雨绸缪的学习万一能用上了,也能提高工作效率。

电脑学得差不多了,那本书我也看得差不多了,以前总以为能生存下去,衣能遮体,食能果腹,就是生活的意义。但似乎不仅仅是这样,人生还可以有很多有意义的事情去做,不该只活在尘埃里。可以像别人那样衣着华丽,也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坐在小汽车里,而不是挤公交。

接下来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并未闲着。我做过天桥发单员,感受过被人恶狠狠的骂,也感受过被人推开怪我挡路,也亲眼看着好不容易塞到路人手上的传单,在不到五米的视线中被丢到垃圾桶而无能为力。我也在服装店做过促销员,但因为我性格活泼,喜欢说,喜欢笑,找我买衣服的顾客多,所以每天我的成交量都大于许多老店员。

每每被这些雇用我的老板们夸我肯吃苦,不好高骛远时,我都会想起爷爷奶奶,作为留守儿童,他们给了我所有父母亲的爱,也培养了我所有好的品质,所以我想,一个人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大抵也基于他拥有什么样的品质。

在打零工期间,认识了一位山东小姐姐,她叫任雪薇,人长得像她的名字一样,皮肤雪白,又特别美,她是我在来深圳后第一个好朋友。我们曾经一起泡过网吧,一起在夜市吃过同一碗五块钱的炒河粉,她还帮我揍过那些不怀好意来搭讪的男子,而我愿意帮她洗臭袜子,臭鞋子,也愿意乖乖闭上眼睛,任凭她在我的脸上涂抹红粉白唇勾勒出壮丽山河。尽管我自认为性格已经算较刚硬了,但有她在的时候,我始终都是站在后面。比我高出二十几公分的她,就像是一个大姐姐一样,时刻保护着我,温暖着我。谁又能知道,她其实比我还小一岁,不过是不得已辍学,小小年纪便承受了不该承受的生命之重。我想,那时候的友谊便是至真至纯的。

功夫不负有心人,投出的简历收到了回复。要知道,在两千零几年找工作难是众所周知的,而人才市场更是每日人声鼎沸。

面试的地址在观澜的一个叫松元的村子,雪薇特地为我打扮了一番,还将平时不舍得穿的衣服借来给我穿。面试很成功,然而并未想到,日后会遇到交接难题......

在松元村这里就职的是一家普通工厂,员工只有十几人,与我交接的是一个很漂亮的小姑娘,看样貌约摸比我还要小两岁,看起来特别精干。在与我交接过程中,她便问我:“老板给你多少钱一月?”我不假思索如实回答。她立马脸阴沉起来,嘟嘟囔囔骂老板:“凭什么我干了这么久比你还低那么多?就凭你文化高吗?”彼时,我甚至有些自责,是不是我锋芒太露了,无意中让其被领导与我做了比较。其实那个年代,文化水平并不占多少优势,许多用人机构更看重的是一个人的经验,而我之所以能够在毫无工作经验的情况下被选上,我想,这大概只能称之为幸运了。然而,从那次交谈后,何海花不再向我过多交接,而是把我当助理一样去使唤,当老板问起交接情况,她便称我接受太慢,需要慢慢教,我也不辩解,任由其说,只做好她安排的工作就好。

车间的主管姓张,一个河南的大哥,瘦小的个子,做事很麻利,话不多,看起来还略带几分冷默,于是,工作当中,我甚少与其接触,却不知,最后竟是他这样一个陌生人护了我。

一日,车间产品点数过程中,何海花负责对接发货数据,并未交代给我,我对关于发货的事情毫不知情。午饭过后,老板似是带着满腔怒火的把何海花叫到了办公室,又“呯”的一声把门关上,吓得我大气不敢出。不到五分钟,他俩一起出来,到车间找到我,何海花指着我就是一顿骂:“我今天明明跟你讲得清清楚楚的,现在易通和捷达的货两家发错了,数据还出了问题,客户的产品今天就要出海关的,现在面临扣款,这个钱从你工资里扣吧。”

“我......你......没有......不是我......”被莫名其妙这一顿嚷嚷,我有些语无伦次,完全没有处理这种事情的经验。

何海花立马抢了话:“我什么我,你什么你,我跟你交代得清清楚楚的,你是不是想说我没有拿笔给你写得清清楚楚的,让你没有证据是吧?反正我是在交接工作期间,这些本来就是你应该负的责任,我也只是在指导你工作!”

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我突然很大声说了一句:“你压根没有跟我讲过今天要出货的事情,我来了这么多天,你也没有把你手里工作完全交给我,今天你安排我在车间看品质,并未跟我讲过其他东西,所有车间人都可以作证,我一个上午都坐在这里,实在不行,你也可以查监控......”

话未落音,何海花就将手里的文件夹砸向了我,文件夹的一角正好砸中我的太阳穴,如果再偏一寸,估计就成了半个盲人,但就那一砸,也让我当时眼前闪了好一会儿的金星,只能顾着用手扶眼睛,再也顾不上去跟她辩解了。而这时一双又黑又粗的手挡在我前面,声音低沉,却非常有力,他缓缓说道:“如果你再动她一下,我让你横着出去!”

何海花气得加大了音量:“你来呀,你打我啊,你跟这个新来的什么关系,你们熟吗?你替她强出什么头?”

“她是我妹子,刚认的,不信,你就再动一下她试试!”我这才抬头看了看,这不正是那个车间张主管吗?从进厂到现在我跟他说话可能不超过十句,他为什么要帮我呢?

“何小姐,得饶人处且铙人,你这些天的所作所为,可能只有你自己以为我们都看不到,但凡有点社会经验的,都知道你在欺负新人,首先,是你自己嫌工资低辞职了,公司里没有人不知道,现在你嫉妒别人新来小姑娘拿的工资比你高,又迟迟不放手。今天货谁发的,很简单,去看发货单谁打的,字谁签的。你不用欺负人家新来的没有经验,老板也不是个傻子。你以为你这么一闹,老板还能容你在这里继续嚣张吗?”

当天下班前,何海花就结完工资走了,而张主管,这位大哥在我心里也成为了亲人,在后来的将近两个月工作里,也多次得到他的照拂,多年后因为各自生活轨迹不一样,慢慢失去联络,偶有一天向老同事打听张大哥的消息,却得到一个令人悲痛的消息,他已因故去世,这么多年,我永远也忘不了这位萍水相逢的大哥,曾给过我如亲人般的关照。

在松元村这个小地方安定了工作,让生活也显得安稳许多,我从不介意老板要求加班,甚至会自己主动把所有工作做完检查所有电路后再下班,而后也不断因为工作中的出色表现,得到老板赏识,同时也被许多客户认可,甚至有客户开玩笑说要将我挖走。原本以为能在这样让人舒适没有压力的工作环境中至少待个三五年,边学习变成长。谁曾想,客户曾经的玩笑话竟成了真,而那段日子里的发生的一切大约是我青年时期的高光时刻。

一日在正常工作忙碌中,QQ消息闪来一家叫红星的客户公司的采购员蓝小姐发来的消息:“给你说个事,你要做好准备来我们公司工作了,两家老板正在商谈交换条件。”我与蓝小姐熟络,每天工作之余都会网上聊天,所以她说这话不似在逗我。看到这消息,我使劲掐了自己,交换?这是演电影吗?我才工作多久就能遇到这种事情。正当我没反应过来时,对方工程部一位平日跟我对接较多的工程师打来电话,又说了一个让我特别吃惊的消息:“我去老板办公室交项目,听我们老板说要给你们公司结算两个月货款,以此为条件来交换你到我们公司来做项目跟单员。”紧接着不到一个小时,红星的副总就打来电话,是个大约六十岁的老头,我见过一面,没什么老板架子,倒是有点官架子,就像我小时候见过的村长那样,所以面对这个人说话我还是比较谨慎,接起电话我礼貌的说了一声:“吴总,您好”他便在那头笑盈盈的说:“小林啊,我们打算请你来我们公司做项目跟单,不知道你愿意不愿意啊,工资肯定比你现在高。只要你点头,你们老板那边我会打招呼”我一下不知该如何回复,在学校里喝了这么多年墨水,学到许多知识,却没有一个科目是告诉我如何应对工作中的这种突如其来的情况。然而,让人大跌眼镜的还在后头……

  • 1
  • 2
  • 3
1/2页上一页12下一页
  • 关键词:都市励志
  • 分享到:
本文所得 8000邻家币,明细如下:
  • 费新乾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2-09-14
  • Inna打赏1000,共计1000
  • 2022-09-02
  • 以文会友·庠序邻家

    扫一扫

    关注邻家社区微信版

  • 文章评论
  • 这篇深圳打工记写得倒是故事性十足,也富有真情实感,只是可能因为写作的时间短,在语言和细节上还有比较大的提升空间。文章不仅是讲故事,讲故事只是一个层面,在讲好故事的基础上,可以放进更多的东西,比如人物形象的塑造,包括人物语言的区分,各人讲各话,要符合人物身份等。我觉得作者完全可以做得更好。现在这个作品就当是练笔吧。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linxi2022/09/14 10:21:56
    • 分享到:
  • 谢谢老师点评
  • 创业故事是深圳永远的主题。也必然是睦奖的主题。这篇作品瑕疵还很多,缺少细节,人物模糊,典型事例不够,难以匹配文气满满的标题。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每天,有很多人来到深圳,每天,也有很多人离开深圳。这样一座城市,必定有很多故事。作者是一个年轻、聪明、要强的女孩,把这些年的打工经历浓缩在这短短的几千字里,又是短短的几个小时写出来,本身充满传奇,带着深圳烙印的传奇。感觉能在作者身上看到我自己的影子。期待以后看到你更好的作品,就像你说的,文字是有灵魂的,而一个有思想的人,是可以写出有灵魂文字的。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linxi2022/09/16 13:30:41
    • 分享到:
  • 谢谢老师,我后期准备充分一些!
  • 这是一篇很典型的“深圳打拼创业记”,叙事干脆,脉络清晰,语感不错。标题也取得捧。如果此文真是3个多时就写成的,说明作者的写作功底扎实。继续写下去吧,别浪费自己的写作潜质。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linxi2022/09/11 09:13:31
    • 分享到:
  • 谢谢老师点评暑假比较忙碌,30号上午十点多才注册,吃完饭就开始码字,很多年没写字,提升空间还有太大。时间紧凑,担心提交来不及,都没修改导致错别字和病句很多。以后一定谨慎对待
    • linxi2022/09/11 09:17:03
    • 分享到:
  • 31号
    • linxi1布衣2022/09/02 14:23:41
    • 分享到:
  • 谢谢大家打赏,凡打赏的都已关注,拜读前辈大作!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Inna3秀才2022/09/02 11:19:58
    • 分享到:
  • 感觉创业可以详细一些,结束有点仓促。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linxi2022/09/02 14:21:14
    • 分享到:
  • 感谢打赏,31号中午才有空来注册这个账号,确实挺匆忙的,在这之前不知道有这个网站(后面看到朋友圈里有朋友分享,想试试)。总共花三个多小时写了这七千多字,都没有时间去好好酝酿和修改
    • Inna2022/09/07 15:19:38
    • 分享到:
  • 那就好好斟酌,不要辜负了一篇好作品。
    • linxi2022/09/14 10:22:48
    • 分享到:
  • 好嘞谢谢前辈鼓励
  • 最近来访
  • 林夕
  • (文坛认我名)
  • 1布衣
  • 1星
  • 1钻
  • 粉丝|邻家币|作品|积分
  • 0
  • 4100
  • 1
  • 290
  • 我们阅读网络小说各种题材,比如穿越、宫斗、职场、言情等,故事很精彩,人物很鲜明,但总觉得会少一些什么,其语言、情节与小说的张力都不能很好地融汇贯通,创造出迷人的气息,给读者阅读带来冲击。这篇小说情节并不复杂,职场故事似曾相识,而语言与节奏把握相得益彰,呈现出一个现实与心理都趋向虚无的多向文化空间,如同昆德拉的小说一样,可此小说的重点并非叙“事”,而是造“境”、抒“情”。

    廖令鹏橘子站在樱桃旁边

    2022/9/21 11:01:52
  • 这篇成长小说刻画了一个思维活跃、生动有趣的小女孩,把她写“活”了,特别是现在二孩、三孩家庭里,孩子们如何与父母、阿姨、兄弟姐妹相处,小说站在孩子的世界作了很多细致入微的观察与思考,既严肃又天真,给人们的启发较大。我比较欣赏小说的语言和叙事,特别是视角的转换比较成功,浑然一体。可以说,这是一部非常成功的成长小说,适合家长、老师、同龄人阅读的一本好作品。

    廖令鹏一加一不等于二

    2022/9/21 10:47:59
  • 主人公从贫苦农村出发,跨越山川湖泊,来到寸土寸金的城市打拼,持之以恒地向梦想一路高歌猛进,最后换来了命运的逆袭。 创业的道路无疑是辛酸且苦闷的,充满荆棘和坎坷。而今凝目回望,仍将感谢曾经那个不轻言放弃的自己。他人的成功无法复制,但是他人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一路走来,既要像海绵一样汲取知识,也像海绵一样挤干“水分”,脚踏实地,追求梦想,深圳是一个充满机遇的城市,创新、包容、进取是真正的深圳精神。

    胡帝我在深圳这些年

    2022/9/21 9:57:44
  • 这篇我今年读的第一篇的文章,这个小说有一股生猛的原生态气息,在我的脑垂体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我生来就是一个感性动物,但我当时还是克制下提名的冲动。我的原则是要把所有的小说和文章看一个大概,才能提名……两栋楼对窗而立,无数个夜晚,他们在熄了灯的床上观摩对面投在窗子上的女人身影,一道凹凸有致的影子慰藉了他们许多个春夜……小说里的多处写实,淋漓尽致,令人忍俊不住……我始终认为爱情是人类的必须品。

    文夕​月在东山上

    2022/9/21 0:09:36
  • 今年我的提名原则也是跟陈卫华老师一样,尽量以提新面孔、年轻人和我不熟悉的作者,手中票数有限,希望鼓励到更多的新人。作者作为新生代都市人,他的笔下的人物,游刃有余地游走在数个大都市里恋爱和生活,看着都是不相干的人物,完全不同的人生,不相同的价值观,最后却都被作者巧妙地捏到了一个小说里,还是亲人情人和友人。作者说到:社会学中有一个说法,世界上任何两个人最小可以通过六个人联系起来。他在这篇小说中做到了。

    文夕​一场生活

    2022/9/20 23:31:41
  • 此文文笔流畅,语言有节奏。我最喜欢这篇文章的是语言节奏感,这种有节奏句子,读起来富有弹性,在节奏中阅读,很容易把读者带入故事情节之中,我读着读着就把自己代入角色了,为她们的故事动情,被她们的真爱所打动。我是一个完全的异性恋者,我并不了解同性之间的爱恋,但在这篇文章中,我看到她们的爱一点也比男女之间的爱逊色。深圳是“我”心中的圣山,“我”的爱人在深圳,给“我”介绍深圳,她的深圳就成了“我”的圣山。

    文夕去深圳

    2022/9/20 21:51:42
  • 历来如此,人之道与文之道异曲同工。求新,也是一种选择。写什么,怎么写都重要。所以,一个平凡的故事也能让人留心。这里,不仅仅是作家的发现,更是作家的选择,读者的期待。

    秦锦屏跨境直播:让世界听到我们的声音

    2022/9/20 14:57:27
  • 人如生活之浪,需要在时代中飞扬,在作家的发现中激昂,作者的的选题,构思,落笔都很好,如能再多讲点故事,多些生命的过往打捞,更好!

    秦锦屏禹国刚,中国证券市场拓荒牛

    2022/9/20 14:51:58
  • 一些生活的细节是可圈可点的,空间格局也有回响。 如果不代替“人物”发表意见,让“人物”自己出镜,更妙。但不失为一篇有腔调的作品。

    秦锦屏羁爱的脚本

    2022/9/20 14:34:22
  • 作者给我的感觉是一个人情练达的人。文字干净,节约,有一种泰然的气质。信手拈来的一些句子,将双城典型环境中的人生况味勾勒的从容,超然,又深入其中,张弛有度。

    秦锦屏王福田的双城生活

    2022/9/20 14:31:39
  • 以科幻的手法,让人事,现实与超现实相互交融交织,给读者提供了一种新体验。以其殊异性,形成了不可替代的形貌。略失于仓促。但不失仍是一个值得继续打磨的文本。

    秦锦屏创·城

    2022/9/20 14:26:01
  • 题材虽不新,还是容易引起共鸣。广场舞是中国特有的一个文化现象,是自发组织的,大妈大爷们精神的需要,几个主角有各自的故事,可以说多少个舞者就有多少个故事,是长篇是中篇,是几部长篇难详尽的一个大妈。我有首诗里写道,她们被老龄丈夫粗暴地赶出家门,一直在公园大唱革命歌曲!人性是复杂的,作者发现了也呈现了,可是还需要进入所谓的化境,即看山还是山。需要让他们再次粉墨登场,可以一笔带过,而避免道德优势与审判之嫌

    健字号跳广场舞的女人

    2022/9/20 14:25:46
  • 人物的命运感很强,他们在时代面前的苦与乐都在故事的兜兜转转中得以体现。这是地三鲜今年连续多篇中我个人觉得最可贵的一篇,特点保持了文章标题亮眼之外,对人物的刻画很有章法,故事也相对圆熟。

    秦锦屏飞往回南天

    2022/9/20 11:49:32
  • 好的非虚构未必是记录大事件,恰恰相反,记录个人生活里闪烁着光辉的微末故事,恰是我们作为平凡老百姓最值得做的,因为大事件自有史官记录,而我们的人生记录者只有自己。这位维修店的小老板文采如此之好,如果能多写一点、选材再种类丰富一点,你的维修杂记是能获大奖的水平。最后再把今天偶得的一句名言分享给你:有时候真实比小说更加荒诞,因为虚构是在一定逻辑下进行的,而现实往往毫无逻辑可言——马克�吐温 ​ ​​​​

    陈彻维修杂记

    2022/9/19 17:56:50
  • 这篇小说写出了人生的无常感。一切都是偶然。亲情、爱情、友情,都是那么回事,无所谓神圣与庸俗。萍水相逢本身就是理由,此外不必再寻找其他的理由。作者对人生有一种冷冷的看透,不赞美也不抨击,只是以零度情感予以叙说,如冷月照江河。语言老道,叙事精妙,很有功力。

    孙行者残鸟

    2022/9/19 14:02:24
  • 邻家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