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岗厦书法“第一人”文以博
  • 点击:52006评论:32021/08/24 19:01

岗厦书法“第一人”文以

说起父亲文以博,文沃的语气和神情充满了对父亲无尽的思念。文沃记忆最深的是小时候,父亲常常在家门口招呼他和在外玩耍的哥哥姐姐们:“孩子们,快回来!快回来!爸爸要写字了,来给爸爸帮忙了!”每每听到父亲站在家门口充满温情的招呼声,文沃和哥哥姐姐们就会以最快的速度跑回家,蜂拥而至,围着父亲,看父亲提起大大的毛笔写起那一个个神奇好看的大字。

文沃睁着一双黑黑大大的眼睛,目不转睛地看着父亲埋头专心写字的身影。这时的父亲,在文沃小小的心田,充满了无穷的魅力。他用尽力气帮父亲的忙,一双小手使劲地压着硬硬的洁白的纸张,好让父亲在纸上畅快自如地写字。

今年64岁的文沃,性格内敛,甚至还有几分腼腆。当说起父亲文以博,文沃的眼眶噙满了泪水。他说:“父亲晚年受到不公正的对待,他是在郁闷中离世的。但他始终相信***,对***是发自内心的崇敬和热爱!现在看来父亲真有远见卓识!我始终以我是文以博的儿子而感到骄傲自豪!”

当我向岗厦村上了年纪的人提起文以博,几乎无人不晓,“文以博是我们岗厦村的大书法家!大知识分子!真正的读书人!”其实,知道文以博大名的人还知道,文以博不仅是书法家,他还是岗厦村第一位参加**工作的地下党。

少年文以博情有独钟爱上书法

文以博出生于1900年,家中弟兄四人,他排行最小。文以博的大哥少时离家去到湛江打工,后来在湛江开药材店,其它兄弟均在家务农。在外闯荡的大哥由感而发:自古唯有读书高!我们家得有一个读书人才行。大哥与父母和其它两兄弟商议合力出钱供最小的弟弟文以博读书。

家人和文氏族人一起请来教书先生,去到文氏书屋与各房孩子一起就读。文以博自幼聪慧,读书刻苦用功。那时读私熟,自识字起,就用毛笔字。文以博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开始临帖练习各种书法。不管三伏天的酷暑,还是寒湿天的阴冷,从不间断,天天持之以恒地练习临摹各种书法范本。王羲之、颜真卿等书法大家是他自学书法的启蒙老师,这为他日后的书法艺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文以博在练习书法中得到了无穷的乐趣,书法世界为他打开了更为广阔的天地,任由他在这个天地中驰骋翱翔。每每端坐在书桌前写字时,他常常会忘记了吃饭睡觉,总要家人催促好几次才会不舍地放下笔。

文以博不仅在书法中找到了快乐,还找到了写字的窍门。他懂得了综合书法大家的风格,并结合自身的书法特点,并将其有机揉和提升,并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书法风格。少年若天成,习惯成自然,不到20岁的文以博,书法便独树一帜,其作品被广为称赞叫好。

动荡不安的大时代个人命运的颠沛流离

成年后的文以博身高1米78,飘逸俊秀,玉树临风。不仅书读得好,书法好,外表也同样出类拔萃。

这里有个典故不得不提,文以博原名并不叫文以博,而是叫文祥兴。当文祥兴成了一名文化人,他“叛逆”地将自己的名字改为——文以博。这既是作为文化人文以博的新生,也是对自己满怀理想的期许——作一名心怀博大,学问博大的文氏后人!

上世纪20年代,****后,旧的政权被打破,新的政权尚未建立。正值动荡不安、军阀混战的年代,中华民族正经历磨难与阵痛。因为文以博的出类拔萃,他得以在国民政府的机关里(位于今南头古城新安县府)任参议员,顺理成章地加入了***。

当时,中国***正以星星之火的燎原之势,发展壮大起来。文以博被***发展为地下**,成为一名地下工作者。文以博满腔热血,积极投身到爱国救国的洪流之中,他去到乡下组织农会,开展农民运动,领导农民闹**。其间,他还来到岗厦村组织开展农会运动。

在那民不聊生、兵慌马乱的年代,家人不禁为文以博的生命担惊受怕,远在湛江开药店的大哥,特来岗厦村对文以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说湛江的药材店正缺人,希望他前去帮忙打理。

1927年的文以博已结婚生子,迫于时局的动荡和生活的双重压力,在煎熬和痛苦决择中,文以博不得以中断了与地下党的联系,只身离开家人去到湛江的药材店帮忙。

远在湛江的文以博,从又拿起了手中久违的毛笔。所有尘嚣往事似在他心中渐渐远去,所有牵绊激越在他心里也已化为云烟。在他乡异地,文以博夜以继日,挑灯夜战,一笔一划,笔耕不辍。漫漫长夜,他寄情于书法来表达内心的情怀,青春的激情岁月,似乎依稀还在他心中激越荡漾着。

个人命运在动荡不安的大时代里,文以博的内心充满了迷惑和迷茫,而似乎只有手中的笔,才能令他一解心头的满腔愁绪。经过几年时间的苦练,文以博的书法日趋成熟,自成一体,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他的书法以行草见长,既灵动飘逸,又刚劲有力。凡见过文以博书法的人,无不拍手叫好。在书法的天地间,他精神世界的寻觅和苦恼,似乎找到了发泄口。

深圳各大小单位以求到文以博的题字为荣

***解放前,文以博从湛江回到深圳参加工作,被政府安排在宝安县药材公司(今深圳市药材公司)任会计一职。没多久,便开始陆续有单位或个人找文以博求字,特别是题写招牌。一时间,酒楼、商场、旅店、学校、工厂、公司以及各个大小杂货店等大小单位,纷至沓来,都以为求到文以博的题写的招牌为荣。

上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至60年代初,深圳各街道商场,几乎都是文以博为之题写的招牌。从、深圳小学、岗厦小学、新安酒家、伶记酒家、宝元堂药店、深圳旅店、理发店、医院、松岗糖厂及各类杂货店、小吃店等等,文以博的大名不径而走,享誉一时。

深圳与香港毗邻,来往方便,互通有无。香港那边知道了文以博的大名,各类商家也纷纷找上门来,找文以博题字。如上水的源圆酒家、上水的文记食品公司、南记杂货等等,文沃特别记得香港任锡五汽车有限公司的招牌是父亲写的,街上穿梭的大巴、小巴,还有汽车公司信封上的题名,也均出自父亲之手。

文沃回忆道:那时候,没有宣纸,父亲写字都是在一张张又厚又硬的普通白纸上写。为了吸墨,父亲用谷壳子烧成灰,在没有化成灰之前,其成份是可以吸墨汁的。兄妹们一起合力压着又厚又硬的纸,一边看父亲奋笔疾书。

文沃印象特别深的是父亲在为“松岗糖厂”题字时,每个字均有两米高。那时候写字,不像现在有电脑可以随意地让大字变小字、小字变成大字,那时可是真枪实干,完全是1比1的比例。

对于“松岗糖厂”两米高的大字,父亲想了好久,终于到了一个好的办法。父亲去到田野寻到了一片芦苇地,将一大把芦苇用力捆扎,背着回来。家人问他干啥,父亲高兴地说:用来当毛笔使!芦苇当毛笔,不知是否是文以博的首创,但我如今听来仍感到惊奇和佩服!

“松岗糖厂”那几个巨幅大字高高地悬挂在工厂上方,很是醒目,字迹大刀阔斧,挺拔有力,成了松岗一道引入注目的风景。

岗厦村后人纷纷盛赞文以博的书法

岗厦村文志强老伯说,小时候随家人去香港游玩,在上水街头,一路上看到的招牌几乎都是“文以博题名”。如今,提起文以博,78岁高龄的文志强老伯赞叹不已:“那可是我们岗厦村的文化人,大书法家!对这样有文化的人,我们岗厦村尊重钦佩!”

岗厦村85岁的文盛万老师,退休前曾在沙头小学、岗厦小学做过老师。当说起文以博及他的书法,文盛万老师赞叹不已:文以博的字有力!好看!当时,我们这些喜爱书法的年轻人都在摹仿他的字,但至今也没有一个人能超过他,对于他的书法,我们都很服气,他的字确实写得好!而且,他不仅书法好,还是一个有深厚文化功底的文化人!

岗厦村的另一位文化人——文炳和老伯,对文以博极为崇拜。文炳和与文以博有一段很深的因缘,他们是情同父子一般的忘年交。少年时代,文炳和与文以博的大儿子是小学同窗,以此常去文以博家里看他挥毫泼墨。他着迷般地看文以博写字,有事没事就去文以博家里看他写字。一天,他跟着文以博身后,充满稚气地对文以博说:我给您当徒弟吧!我可以给您帮忙干活,我什么都愿意做!文以博用手摸摸他的头,笑着说:当徒弟就不用了,你有时间就来家里玩吧!在文炳和看来,文以博手中的大笔似乎有着神奇的魔力,看他龙飞凤舞,酣畅淋漓地写着,不多久,一幅大而好看的字就出来了。文以博写出来的字令人百看不厌,他写字时专注的神态也令人百看不厌。文炳和纯净的少年情怀中有了第一偶像,那便是文以博。在他眼里,整个宝安城,没有比文以博的字写得更好的了。如今,说起文以博和他的字,文炳和的语气里流露出无限的敬仰和崇拜之情:文以博就是我少年时代的偶像!我崇拜他就像现在的年轻人追星一样热烈!

古道热肠爱好广泛的文以博

上世纪40年代末,文以博常被邀去香港写字。一来二去,有个女孩约十八九岁,刚中学毕业,痴狂地爱上了魁梧英俊、满腹才华的文以博,女孩以身相许,一定要嫁给文以博。这便是文以博的第二任太太,也是文沃的亲生母亲。

文以博为各单位及商家题写招牌,适时缓解了家里窘迫的经济状况,润笔费贴补了家用。那时家里兄妹6人,加上父亲、大妈和二妈,近十口人,围在一桌吃饭,真是热闹宠大的一大家子。

父亲题写招牌从不规定润笔费多少,随对方心意给。父亲题写招牌有个规矩,每逢口字,父亲绝不会将口字封死闭上,而是留一个大大的口,将口字张开。这或许是一个念想,讨一个吉祥好兆头的意思。父亲的这一规矩,赢来了商家的一致欢迎和称赞,大家一致认定,只要是文以博题写的招牌,就一定能赚钱,大吉大利!

因了父亲的名气大和好人缘,每逢节假日,就是平常日子里,家中的客人总是络绎不绝。来客除了提些烟酒,也还会特别为孩子们带些好吃的来。

文以博温和慈祥的性格和德高望重的人品,得到了岗厦村上上下下村民们的一致尊重。村里有人家生了孩子,都会找上门来让文以博给取名字。他也欣然应允、乐此不疲。村里大部分孩子都是他给取的名字。还因他的资源多人脉广,常为村里的年轻人介绍出外工作的机会,让村里的年轻人得到锻炼。

因多年在药店工作的经历,文以博也精通医术,尤其擅长医治小儿麻痹症。对阴阳八卦、命理风水他也精通知晓。

文以博还有一个爱好就是喜打自编的太极拳。每天天刚亮,他就悄悄去到岗厦村的村头去练太极,有时他还会兴致勃勃去到村里的晒谷场上去练。村里的几个后生被这柔中带刚的一招一势所吸引,诚心叩拜文以博为师,天天跟着文以博后面“闻鸡起舞”。村民们一边饶有兴趣地看着,一边指着文以博师徒们大笑:“这打的是什么拳啊?像瞎子下海摸鱼摸虾一样!”乐得文以博和学生们也不禁大笑起来。

**中惨遭迫害**

  • 1
  • 2
1/2页上一页12下一页
  • 关键词:岗厦历史人物——文以博
  • 分享到:
本文所得 3000邻家币,明细如下:
  • 春风妙语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8-26
  • 陈湖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8-25
  • 陈湖打赏1000,共计1000
  • 2021-08-25
  • 以文会友·庠序邻家

    扫一扫

    关注邻家社区微信版

  • 文章评论
  • 64岁文沃讲述父亲文以博热爱书法的故事。岗厦村人杰地灵,1900年出生的文以博便是其中一个。读过私塾的文以博不仅爱好书法,还是岗厦第一个参加**的地下工作者。他到乡下开展农民运动,在岗厦村开展农会运动。20岁的他,书法便独树一帜。远村近邻的人们会找他题字。在动荡不安的年代,除去湛江药材店帮忙,他日夜灯,笔耕不辍。令岗厦村的村民敬重和钦佩。爱书法,通医理,对阴阳八卦,风水也精通,是太极拳的爱好者。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妙音2021/08/27 22:48:23
    • 分享到:
  • 感谢您的阅读和支持!文以博早以不在人世,但在岗厦村,只要是提起他的名字,几乎无人不知。他是文氏后人的典范!
  • 最近来访
  • 1布衣
  • 1星
  • 1钻
  • 粉丝|邻家币|作品|积分
  • 0
  • 5100
  • 3
  • 410
  • 这篇文章说是小说,看起来更像散文,情节跳跃,语言流畅。用诗的语言描写了三代女人。“这三个女人,既想成为和自己母亲一样的人,又拼命挣脱上一代的束缚,想做完全相反的人,她们是那样的不同又是那样的相似,”最后“她们又都变成了一株植物……”三位母亲人生完全不同,第一位母亲生了生育过度,劳累不堪。第二位母亲被计划生育,守着女儿过着没有男人的生活。到了第三位母亲没有婚育,领养了“我”,人口终于负增长了……

    文夕三个女人的植物诗

    2023/10/12 21:44:59
  • 《断尾》这个名字很哲学!断尾对于一些动物来说是生存的本能,对人来说却是智慧。在人的一生中,有许多时候需要做出断尾的抉择,尽管疼得生不如死,但是生存更重要,只有生存才有希望,对能实现理想。铅山的壁虎两耳是贯穿的,从这个耳孔望进去,可以看那只耳孔外的世界,这是一个隐喻,两耳的两边也许是两个世界,从此生望去,看到壁虎耳外的前生或者来世,公公从断尾铅山壁虎的一只耳孔看到另一只耳孔外更大的世界。他激动得大喊

    文夕断尾

    2023/10/12 20:28:35
  • “舞蹈还能这样跳,你的白腿,旋转的裙摆,实在是太漂亮了,活力四射,真的让人念念不忘呀。你就像一个五彩陀螺,在我的心头转,转来转去,就带走了我的心。”江新爱她真的成了陀螺,为了生活了为工作不停地旋转,这篇小说短而精,在小小的篇幅里道同事业、生活、爱情之中种种微妙的链接,很耐读而又给人回味无穷。

    红红的雨陀螺

    2023/10/12 13:55:24
  • 龙华四季,基实就是写她自己人生的几个阶段,成长中的快乐与哀愁,总之作者算是苦尽甘来,过的还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作者又是勤奋的,打过工,又经营着自己的店,看完了写的冬,总之也让我感觉了: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生命生活就是这样,需要反反复复地创造,反反经受考验......

    理红龙华四季

    2023/10/12 10:58:31
  • 深圳四十多年沧海桑田,荣哥的事件已没法复制,但荣哥这种精神值得讴歌赞美,这种蛮干苦苦用心的劲儿也可用在现代科技的研发上。作者的文字有力量、有嚼劲,构思缜密,一点一滴地叙述着荣哥为了求生存求发展,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写得滴水不漏,文风四平八稳,干净而有利索!

    理红荔香夜话

    2023/10/12 10:46:13
  • “三个女人的植物诗”,人非草木。但人就如草木一样,而又比草木生得活沉重,作者在舒缓的述说着如弹奏起一曲曲悲凉的曲子,一个时代同另一个时代还是有所不同,女人过得好与否,同社会的文明、时代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关系。总之第三代女人所处的社会的进步还是超越前面的,虽然在作者笔下的文没有一一叙述,但还是读得懂的。我来读了一遍,不留句言,好像心里不踏实......

    红红的雨三个女人的植物诗

    2023/10/11 21:53:39
  • 写出了中英街的现状和历史,通过老人映照历史,通过导游写了为了追求想要的生活,而做出的不懈努力,通过水客,写了中英街的暗潮涌动,求生之艰辛。其中种种,只有海浪知道。

    昆阳森林三汲浪

    2023/10/11 17:28:42
  • 飞泉的诗一如既往的好!有力度、有高度、有气势!血脉里都流淌着对诗歌的热爱,所以他笔耕不辍。生命里不能没有光,在黑暗中,突然出现一丝亮光,生活里便有了希望。各种光充斥在飞泉的诗里,只愿飞泉拾到适合自己的光,照亮自己。不再如:你对我说,孩子,暴雨终将过去 “太阳还会绽放,像你的笑容” ......之后又 落在一片片乌黯的云层之后 那是我凋落的心.....

    红红的雨拾光者

    2023/10/11 16:26:45
  • 这篇能吸引我读下去,特别是写深圳家长的卷,写得轻松自如,也令人读来轻松活泼,不像有些人写的那些,自认为硬是道理。其实嘛,像深圳中学,那么几十个人能上清北,整人数一千七八,盲目跟风卷,还不是傻丢钱。我是看原籍是四川人的作者来认真读的,当年我伯父57年毕业于北大然后去四川教大学。 作者的文笔原浆味,不僵硬,很潇洒自如,故事与故事交织在一起,也不零乱,很干爽!

    红红的雨福田南,石厦北,石厦南

    2023/10/11 15:55:01
  • 很纯粹的思绪,诗意随诗人所描述的花朵、燕子、海鸥飞扬。诗歌有无数的表现形式,这样的唯美诗句令多数人开心,因为读来轻松,忘却了一切,没有现实的了磕绊。诗人是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所以能把日常琐碎写入诗中,并且是在开怀时写的,不信你去读“宠物狗的耳语”,写得可爱极了!哈哈......

    红红的雨日落时分的吟唱

    2023/10/11 15:41:08
  • 作者打工多年,写诗多年。她的诗来自生活,也高于了生活。工作、生活,是有点像苦瓜的滋味,但尝过苦味之后,又滋养了身心。正像苦瓜可以选择结果不结果的事,工作会苦,但可以选择乐观对待,它就变味了,平淡甚至清甜了。女诗人因为月光,便有了深度的思考,生命的节律也因为月的亏盈而潮起潮落,因月亏而心生诗,月圆梦也圆了。作者的诗越写越好。赞

    红红的雨月光里的我们

    2023/10/11 15:20:30
  • 文字如饭菜,厨师好,材料好,味道好,“三好”才算好。这篇小文有此三好。真没想到,六六作者的文字的语感——味道这么好——轻、松、醇、纯、新、鲜、透。虽不长情节,但生活、情感、品格、精神等的功夫已内涵在长长短短的句子和温情从容的对话里了。文学是人学,不光是写“人”,最重要是“人”写,“人”的精神与“写”的劳动最好是自然、和谐、统一,那么他一落笔,便有了个人的味道。文如其人是此理,六六找到了文学的钥匙。

    廖令鹏太阳下山有月光

    2023/10/11 11:23:25
  • 这是一篇很有涵养的散文佳作。其涵养,不仅体现在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不俗的艺术造诣与丰富的知识储备上,更体现在作者见天地、见苍生的通达境界中。作者文笔雅致、从容、大气,于云淡风轻、静水流深的叙述中,将自己的艺术史、心灵史、家族史与地方志乃至中国当代史融汇起来,让我读得心潮澎湃。这篇散文值得再三品读。我的10个提名指标已经用完,读到此文,忍不住赘评几句,以此表达对此文以及此文作者的敬意。

    孙行者墨点无多泪点多

    2023/10/10 23:48:04
  • 这应该算一片非虚构小说吧,报告文学似的笔调,熟悉的场景,很像是讲述的真人真事。时代背景是大家共同经历过的,主角的南漂经历,也容易让人感同身受。题材和角度虽然有点旧,但这种孜孜不倦的书写,也是值得铭记、关注和尊重的,就如同社会不能遗忘个体在时代潮流中的命运沉浮,这座城市不能忽略每个人微小的内心世界。只是小说开头入戏有点慢了,人物形象不是很立体,这可能跟笑兰写惯了散文有关,节奏感方面建议再润色一下。

    张夏远方以远

    2023/10/10 23:40:55
  • 谢龙的小说,笔调轻快、跳跃,年轻态。但又带着生活的肌理和质感,夹叙夹议转换自然。心理描写深刻而简洁,自然流露,就像不时迸出的小火花,有点个性。抑郁症能通过这种偶尔自我放逐,文艺的漂泊,在山水间行走呼吸而痊愈吗?当重新面对生活本身时,那种曾被唤醒的孤独只会更清晰,被现实的泥泞重新碾压时只会更疼痛。文学难以拯救生活,但或许可以拯救心灵。靠近,治愈不了社会人生赋予的隐疾,但或许可以解释它。

    张夏​靠近

    2023/10/10 23:18:03
  • 邻家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