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职场生涯
  • 点击:14998评论:42023/08/08 19:08

一、在深圳的First Job

每天,我疲惫不堪地拖着疲惫不堪的躯壳去人才市场,就像拖着一具畜生的尸体一样去那里售卖。无论我如何贱卖,都无人眷顾我这个资历浅薄、经验贫乏、一张废纸般来自小城市的年轻人。时至今日,我依然清晰地记得当年求职的情景,我甚至多次在梦境里重现初入职场时的苦苦寻觅与迷惘。我每天在熙熙攘攘、人头攒动的宝安北路的街头徘徊,赶集似的在几个人才市场之间穿梭,裹挟在汹涌的人潮里,流连在一个又一个招聘展位前。通常,在展位侧畔竖立着一个易拉宝展架,展架上的招聘海报用细密、简洁的文字描述招聘的具体岗位、人数、岗位职责和任职条件等岗位信息,譬如:采购员、销售员、财务经理、会计、出纳、司机、仓管员、品质经理、PMC、铣工等等。每个展位后面枯坐着一些傍观冷眼、神情淡漠的面试官,他们以“上帝”般居高临下的姿态,等待一个又一个求职者的到来。他们例行公事地让每个面试者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然后决定他们的去留。往来如过江之鲫,但“鲫鱼”的心境与“上帝”的心境却大不相同。有的展位无人问津,有的展位排起长龙。求职者犹如吃流水席一般,面完这家,去下家面。这场游戏表面上是“双向选择”、“公平竞争”,但却是个彻头彻尾的“买方市场”。有一家公司令我印象最为深刻,因为每次去深圳市人才市场我都能看见它那显赫的招牌,它就是大名鼎鼎的位于龙华坂田的富士康。我曾以最真挚、最虔诚的信念投以简历,但投出去的简历大多都石沉大海,毫无反响。大概经过一个多月的煎熬等待,我终于接到一家名不经传的小公司的录用通知,总算可以在这座偌大的繁华都市里安下身来。

这已经是十几年前的往事了。昔日宝安北路上“招揽天下英才”之圣地,早已“门前冷落鞍马稀”,而我也从当年那个涉世未深的年轻人,变成饱谙世故的中年人。我曾扪心自问,为什么要来深圳?是为了谋求更好的发展机会、更高的薪资待遇?是不甘囿于一隅才从那个令人窒息、令人厌倦、令人绝望的山城逃离?是为那句似是而非的“生活在别处”的诗意所蛊惑?是为了实现文学梦?都是又都不是。更深层的原因,却是内在的永不安分的自我意识的驱动,一种宿命般的——尽管我从不信命——神秘力量驱使我奔赴前途未卜的远方。二十年间,我先后换了十多份工作,但每份工作都干不长久,长则两三年,短则两三月,最短的一次只干了一个星期。我幸运地进入一些很好的工作单位,但后来都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离开了。于我而言,再好穿的鞋子都难逃弃若敝屣的命运。无论我身在何处、所做何事,我始终都像个落落寡合、格格不入的局外人,像个游魂一样游离在整个群体之外,成为一个孤独的存在。在一个地方呆久了,我的心里就会产生某种难以言喻的厌倦之情,于是等待某个契机出现——譬如难忍领导的官僚作派、缺乏成长空间、薪资待遇低、内心莫名地感到惶恐和压抑、纯粹的不开心等等——我便毅然决然地离开了。我一直在不断地折腾,从来都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舒适区”。之所以如此,究而言之,乃性格使然也。那时我年轻气盛,性格孤傲,但凡看不惯的人事皆鄙而视之,不愿曲意逢迎、同流合污,我一向独来独往,行事往往率性而为,一旦心有不爽,便拂袖而去,“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这是一家小型建筑工程公司。公司位于南山区同乐海关附近一栋不起眼的办公楼里。我去后才知道,公司实际上是做工程承揽业务的,接到工程后再转包给施工企业。公司不到十个员工,有两个工程监理、五个销售及业务助理、一个行政助理兼出纳。老板是个北方人,四十来岁,他身形壮硕,精力旺盛,操着浓重的北方口音。此前,公司聘请了一个兼职女会计,她每周抽两天时间到公司来记账和报税,后来老板认为有必要聘请一个全职会计,于是将我招聘到公司。起初,老板时不时叫我去他办公室喝茶。他办公室的角落里摆着一株长势旺盛的大发财树盆栽,酒红色大班台后侧的墙上供奉着关二爷的神祇,整间办公室的陈设和装修风格使他的个人品味和商业信仰一览无遗。那时的我还没有多少社会经验,还有几分笨拙、固执的书呆子气,并非完全不懂世故人情,实因性格孤傲,不喜交际。这位成熟稳重、阅历丰富、务实干练的中年男人一眼便看出了我的弱缺点,他觉得有责任、有必要改变一下自己的下属。我拘谨不安地坐在茶几旁边一张黑色真皮长沙发上,老板悠然自得地坐在我的对面,他亲自泡工夫茶,他用竹夹子夹着玻璃茶盅用开水仔细地涮洗,然后往茶盅里倒上浓郁、醇厚的普洱茶。我一边慢慢啜饮,一边洗耳恭听。刚开始,他想试探我的虚实,便问我对公司的业务发展和企业管理有何见解,但他很快发现,我除了财务专业知识以外,对企业业务并无见地。于是渐渐对我心生不满了。

“你不能整天关着门抱着账本过日子,你要跟其他部门的同事多交流,想办法为业务部门排忧解难。”他显得有些不耐烦。

“可是,我——”

“我不知道你整天在办公室里忙些什么?”他生气地说道。

“我……我在记账。”我声若蚊蝇般低声说道。我心想我只是个会计,我来这里就是干这个的。

“记账?账有什么好记的?我随便找一个人都能记。你好好想一想,你能为公司创造什么价值?”

“我——”

“我要的不是一个账房先生,而是一个能帮我解决实际问题的财务专业人员。你应该想想有什么办法可以加快资金回笼?如何实现业务增长?”

“我一个月开你多少工资?”他接着问道。

“两千五,老板。”

“你觉得自己值多少钱?如果一个人拿多少钱就干多少活,那他这辈子都不会有出息,我可以给你开更高的工资,但前提是你要做出更大的贡献。”

行政助理曾悄悄地告诉我,先前那位兼职女会计的月薪是六千元。我觉得那已是我理想薪资的天花板了。我想到自己现实的“低廉身价”和未来的“上升空间”,便诚恳地说:“好的老板,我会努力的。”

老板似乎对我谦卑的态度还算满意,终于放下居高临下、咄咄逼人的姿态,他又问我以后在深圳有什么打算?这个问题我着实答不上来,我才刚找到“落脚之地”,不会去考虑那么遥远的事情。他像兄长一般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好好干,以后就在深圳定居下来。”

我身似浮萍,四处飘零,我想我肯定不会长久地呆在一座城市里。但万万没想到,后来我真的定居深圳了。十多年后,每当我想起我在深圳的第一份工作,那位如兄长般的老板对我说过的那句话便在我耳畔响起:“以后就在深圳定居下来。”

在我的老板看来,企业管理中所有的问题归根结底都是财务的问题。因此,便也成了我的问题。“你得具备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我的老板满怀期待地对我说。为了将我改造成“未来的财务总监”,他向我提出越来越多、越来越高的要求,已经远远超出我当时的能力范畴。而我只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小会计,力有未逮,难堪重任。我每天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最终不堪其忧,不到两个月,辞职去也!


二、在体制内

很快,我又找到新的工作了,那是位于盐田区沙头角的一家港资服装公司。从深圳西的同乐海关到深圳东的沙头角,两地相距约四十公里,乘坐公交车要三个多小时。周末,我便搬到梧桐山脚下的一幢三层楼的出租屋里。我住在三楼,两室一厅,屋内十分干净整洁——简直是家徒四壁,空空如也,连一件家具都没有!我还没有凑齐购买一张床的经费,只好在附近的“乐知福购物广场”买了一张用来打地铺的薄床垫和一些生活用品,先凑合凑合。另外,我打算再找一个人合租,共同分担房租(几乎每一次换工作,我都会搬一次家,我搬家的次数两只手都数不过来。关于搬家的苦与乐,大抵每一个深漂都深有感触罢。)我在财务部担任会计,财务经理安排一个年轻的女孩子带我,我每天的主要工作是根据报关单据在财务系统录入会计凭证。工作繁忙而充实,在这里我只需要做好会计的本职工作,再也没有人用那种宏大、深奥的问题来诘难我了。刚上班没几天,我又接到了一个面试通知电话。那是一家市级事业单位的HR打来的,在这里我姑且称之为G单位。我认为这是一个可遇而不可求的好机会,便决定去试一试。周五,我请了半天假,来到位于上步中路的G单位。面试官是组织人事部部长,身材颀长,戴着眼镜,显得斯斯文文的。他别出新裁,不考核面试者的财务专业能力,而是要求每个人写一篇千字的文章。这个要求让在场的面试者感到十分惊愕。但却难不倒我,恰巧是我所长,我略加思索,便信手拈来,一挥而就。我记得当年连战访问大陆,我便以此为题写了一篇评论。也许是我的文采打动了面试官,他最后决定录用我。但糟糕的是,不知道他们怎么搞的,竟然将我的简历弄丢了,因此无法联系到我本人。组织人事部部长要求,无论如何也要找到此人。HR急得团团转。也许是因为HR大费周章,才从别处要到我的联系电话,当她将面试结果告诉我时,竟比我本人还要兴奋:“哎呀!可算联系到你了,找你找得好辛苦呀!”我问她怎么回事。原来,他们弄丢我的简历后一筹莫展。这时财务部的小刘说,这位候选人曾在“三苗网”上发表过文章,他以前读过我写的文章,对我颇有些印象。于是他们按图索骥查到我原来的工作单位,又想办法查询到我原工作单位的联系方式。HR打电话过去,对方说我已经离职,没有我的联系电话,不过我有一个大学同学在安顺市分公司工作,可以打电话试问下他。后来HR通过我的大学同学颜林,终于与我取得联系。这件往事,如今写来,如同讲述他人的故事,感觉人生际遇真是十分奇妙而有趣。

进入事业单位后,我才知道有“编内”、“编外”之别。“编内人员”指通过公务员考试聘录的正式员工,而“编外人员”则是通过社招渠道聘录的非正式员工或合同工。二者的薪资待遇及晋升空间千差万别,不可相提并论。显然,我属于后者。在单位,在办公室里,我能够敏锐地察觉到别人异样的目光,某些场合(如单位会议)我被排斥在外,年节发放的福利礼品也与“编内人员”不一样(可怜的另类!)然而,在这里我必须低眉顺眼,小心谨慎,才能保住饭碗。我除了做本单位的部分财务工作,还负责两家下属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会计事务乏善可陈,闲暇之余,我便读书遣日,或与三五好友啸聚,倒也逍遥快活。

办公室的氛围自然是一团和气,其乐融融的,但你若仔细观察,便能辩识出这里面夹杂着某种虚伪、做作的成分。这个房间的头儿是一位五十来岁的女人,她每天穿的衣服都不重样,用华丽的衣服装饰着她那瘦削、孱弱、空洞的身躯,身上喷着一种香味浓烈、令人作呕的昂贵的香水,她的脾气古怪莫测,说话尖声尖气(故作惊喜时常用假嗓),动作夸张做作。她便是这个房间里的女王,所有的人——王会计、李出纳、小刘——都围着她转圈,大伙儿都笑容可掬,点头哈腰,说话声音尽量柔和甜蜜。我像根倒刺一样冷眼旁观,内心对这群职场戏子十分鄙夷。我知道我永远都不会成为其中一分子,我是个局外人。

  • 1
  • 2
1/4页上一页1234下一页
  • 关键词:深漂职场
  • 分享到:
本文所得 4000邻家币,明细如下:
  • 以文会友·庠序邻家

    扫一扫

    关注邻家社区微信版

  • 文章评论
  • 职场曲折,人心浮躁,佩服作者遇到都有自己主见,心态非常好。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暁霞囡4举人2023/09/09 21:31:52
    • 分享到:
  • 在朋友圈中陆续看过,第一次完整看下来有别样的感受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分些小标题就好了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格阑2023/08/14 16:39:56
    • 分享到:
  • 谢谢老亨中肯的建议。已加上小标题。
  • 最近来访
  • 4举人
  • 3星
  • 2钻
  • 抱道不曲,拥书自雄
  • 抱道不曲,拥书自雄
  • 粉丝|邻家币|作品|积分
  • 23
  • 0
  • 109
  • 11530
  • 这篇文章说是小说,看起来更像散文,情节跳跃,语言流畅。用诗的语言描写了三代女人。“这三个女人,既想成为和自己母亲一样的人,又拼命挣脱上一代的束缚,想做完全相反的人,她们是那样的不同又是那样的相似,”最后“她们又都变成了一株植物……”三位母亲人生完全不同,第一位母亲生了生育过度,劳累不堪。第二位母亲被计划生育,守着女儿过着没有男人的生活。到了第三位母亲没有婚育,领养了“我”,人口终于负增长了……

    文夕三个女人的植物诗

    2023/10/12 21:44:59
  • 《断尾》这个名字很哲学!断尾对于一些动物来说是生存的本能,对人来说却是智慧。在人的一生中,有许多时候需要做出断尾的抉择,尽管疼得生不如死,但是生存更重要,只有生存才有希望,对能实现理想。铅山的壁虎两耳是贯穿的,从这个耳孔望进去,可以看那只耳孔外的世界,这是一个隐喻,两耳的两边也许是两个世界,从此生望去,看到壁虎耳外的前生或者来世,公公从断尾铅山壁虎的一只耳孔看到另一只耳孔外更大的世界。他激动得大喊

    文夕断尾

    2023/10/12 20:28:35
  • “舞蹈还能这样跳,你的白腿,旋转的裙摆,实在是太漂亮了,活力四射,真的让人念念不忘呀。你就像一个五彩陀螺,在我的心头转,转来转去,就带走了我的心。”江新爱她真的成了陀螺,为了生活了为工作不停地旋转,这篇小说短而精,在小小的篇幅里道同事业、生活、爱情之中种种微妙的链接,很耐读而又给人回味无穷。

    红红的雨陀螺

    2023/10/12 13:55:24
  • 龙华四季,基实就是写她自己人生的几个阶段,成长中的快乐与哀愁,总之作者算是苦尽甘来,过的还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作者又是勤奋的,打过工,又经营着自己的店,看完了写的冬,总之也让我感觉了: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生命生活就是这样,需要反反复复地创造,反反经受考验......

    理红龙华四季

    2023/10/12 10:58:31
  • 深圳四十多年沧海桑田,荣哥的事件已没法复制,但荣哥这种精神值得讴歌赞美,这种蛮干苦苦用心的劲儿也可用在现代科技的研发上。作者的文字有力量、有嚼劲,构思缜密,一点一滴地叙述着荣哥为了求生存求发展,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写得滴水不漏,文风四平八稳,干净而有利索!

    理红荔香夜话

    2023/10/12 10:46:13
  • “三个女人的植物诗”,人非草木。但人就如草木一样,而又比草木生得活沉重,作者在舒缓的述说着如弹奏起一曲曲悲凉的曲子,一个时代同另一个时代还是有所不同,女人过得好与否,同社会的文明、时代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关系。总之第三代女人所处的社会的进步还是超越前面的,虽然在作者笔下的文没有一一叙述,但还是读得懂的。我来读了一遍,不留句言,好像心里不踏实......

    红红的雨三个女人的植物诗

    2023/10/11 21:53:39
  • 写出了中英街的现状和历史,通过老人映照历史,通过导游写了为了追求想要的生活,而做出的不懈努力,通过水客,写了中英街的暗潮涌动,求生之艰辛。其中种种,只有海浪知道。

    昆阳森林三汲浪

    2023/10/11 17:28:42
  • 飞泉的诗一如既往的好!有力度、有高度、有气势!血脉里都流淌着对诗歌的热爱,所以他笔耕不辍。生命里不能没有光,在黑暗中,突然出现一丝亮光,生活里便有了希望。各种光充斥在飞泉的诗里,只愿飞泉拾到适合自己的光,照亮自己。不再如:你对我说,孩子,暴雨终将过去 “太阳还会绽放,像你的笑容” ......之后又 落在一片片乌黯的云层之后 那是我凋落的心.....

    红红的雨拾光者

    2023/10/11 16:26:45
  • 这篇能吸引我读下去,特别是写深圳家长的卷,写得轻松自如,也令人读来轻松活泼,不像有些人写的那些,自认为硬是道理。其实嘛,像深圳中学,那么几十个人能上清北,整人数一千七八,盲目跟风卷,还不是傻丢钱。我是看原籍是四川人的作者来认真读的,当年我伯父57年毕业于北大然后去四川教大学。 作者的文笔原浆味,不僵硬,很潇洒自如,故事与故事交织在一起,也不零乱,很干爽!

    红红的雨福田南,石厦北,石厦南

    2023/10/11 15:55:01
  • 很纯粹的思绪,诗意随诗人所描述的花朵、燕子、海鸥飞扬。诗歌有无数的表现形式,这样的唯美诗句令多数人开心,因为读来轻松,忘却了一切,没有现实的了磕绊。诗人是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所以能把日常琐碎写入诗中,并且是在开怀时写的,不信你去读“宠物狗的耳语”,写得可爱极了!哈哈......

    红红的雨日落时分的吟唱

    2023/10/11 15:41:08
  • 作者打工多年,写诗多年。她的诗来自生活,也高于了生活。工作、生活,是有点像苦瓜的滋味,但尝过苦味之后,又滋养了身心。正像苦瓜可以选择结果不结果的事,工作会苦,但可以选择乐观对待,它就变味了,平淡甚至清甜了。女诗人因为月光,便有了深度的思考,生命的节律也因为月的亏盈而潮起潮落,因月亏而心生诗,月圆梦也圆了。作者的诗越写越好。赞

    红红的雨月光里的我们

    2023/10/11 15:20:30
  • 文字如饭菜,厨师好,材料好,味道好,“三好”才算好。这篇小文有此三好。真没想到,六六作者的文字的语感——味道这么好——轻、松、醇、纯、新、鲜、透。虽不长情节,但生活、情感、品格、精神等的功夫已内涵在长长短短的句子和温情从容的对话里了。文学是人学,不光是写“人”,最重要是“人”写,“人”的精神与“写”的劳动最好是自然、和谐、统一,那么他一落笔,便有了个人的味道。文如其人是此理,六六找到了文学的钥匙。

    廖令鹏太阳下山有月光

    2023/10/11 11:23:25
  • 这是一篇很有涵养的散文佳作。其涵养,不仅体现在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不俗的艺术造诣与丰富的知识储备上,更体现在作者见天地、见苍生的通达境界中。作者文笔雅致、从容、大气,于云淡风轻、静水流深的叙述中,将自己的艺术史、心灵史、家族史与地方志乃至中国当代史融汇起来,让我读得心潮澎湃。这篇散文值得再三品读。我的10个提名指标已经用完,读到此文,忍不住赘评几句,以此表达对此文以及此文作者的敬意。

    孙行者墨点无多泪点多

    2023/10/10 23:48:04
  • 这应该算一片非虚构小说吧,报告文学似的笔调,熟悉的场景,很像是讲述的真人真事。时代背景是大家共同经历过的,主角的南漂经历,也容易让人感同身受。题材和角度虽然有点旧,但这种孜孜不倦的书写,也是值得铭记、关注和尊重的,就如同社会不能遗忘个体在时代潮流中的命运沉浮,这座城市不能忽略每个人微小的内心世界。只是小说开头入戏有点慢了,人物形象不是很立体,这可能跟笑兰写惯了散文有关,节奏感方面建议再润色一下。

    张夏远方以远

    2023/10/10 23:40:55
  • 谢龙的小说,笔调轻快、跳跃,年轻态。但又带着生活的肌理和质感,夹叙夹议转换自然。心理描写深刻而简洁,自然流露,就像不时迸出的小火花,有点个性。抑郁症能通过这种偶尔自我放逐,文艺的漂泊,在山水间行走呼吸而痊愈吗?当重新面对生活本身时,那种曾被唤醒的孤独只会更清晰,被现实的泥泞重新碾压时只会更疼痛。文学难以拯救生活,但或许可以拯救心灵。靠近,治愈不了社会人生赋予的隐疾,但或许可以解释它。

    张夏​靠近

    2023/10/10 23:18:03
  • 邻家悦读